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初中美術課本內容

初中美術課本內容

發布時間: 2020-12-03 14:05:24

① 浙江省的初中美術教材是什麼版本

我就是浙江的,我們用的是人教版的

② 論述目前我國中學美術教科書的結構由哪些基本內容構成的

從目前中學美術教科書的內容看,它的結構主要是由欣賞、繪畫、藝術設計三大板塊內容所構成。
1.欣賞部分
欣賞部分的主體是美術作品與美術常識,其次是圖文提示、注釋與復習思考題,有的還有自學內容等。
美術作品是欣賞教學的主要材料它包括繪畫作品、雕塑作品、藝術設計作品、民間美術作品以及建築藝術作品等,從古代到現代,從東方到西方,從名家名作到學生的優秀范作,涵蓋面相當廣。
2.繪畫部分
繪畫部分的主體是技能操作訓練與相關的美術基礎知識,另外還有少量的隨堂欣賞。技能操作訓練是繪畫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想像能力、創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訓練學生手、眼,腦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包括素描(含線造型、明暗造型及速寫)、鉛筆淡彩畫、中國畫(含花鳥、山水)、版畫等的寫生、臨摹與創作。欣賞、繪畫、藝術設計三大部分是相對獨立的,但絕不是孤立存在。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無論繪畫還是藝術設計的課業中都含有欣賞的內容,都需要通過欣賞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此同時,通過欣賞又能鞏固許多繪畫、藝術設計方面的技能知識,正如前面所說,它們是一種前後依存,相互包容的關系。
3.藝術設計部分
藝術設計部分的內容比較龐雜。它的主體是三大構成的基礎練習與應用設計,其次是民間工藝美術以及小型雕塑的製作訓練,相關的美術基礎知識,指構圖知識、色彩知識、透視知識、人體結構知識以及一些繪畫材料性能的使用與保管等方面的如識,這些鄙是繪畫技能的操作訓練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識。

③ 我國中學美術教科書的結構是由哪些基本內容構成

大概就是如下的這些部分:
在美術世界中遨遊

手繪線條圖像—會說話的圖畫

大家動手做條龍

生肖的聯想

發現與創造

大自然的色彩

色彩與生活

漫畫

藝術節策劃與美術設計

宣傳品的設計

吉祥物的設計

面具的設計製作

展示設計

如何欣賞繪畫作品(選修)

綜合練習

中原名塔

家園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手繪線條圖像—物像立體的表達

同類色與鄰近色

色彩的對比

色彩的調合

學習服裝的色彩搭配

中國畫的筆墨情趣

寫意花卉

幾何形體的聯想

策劃一次出遊活動

旅行團的標志和旗幟

文化衫的設計與製作

用相機記錄我的旅行

如何欣賞雕塑作品(選修)

綜合練習

漢字的象形之韻

龍門石窟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空間的表達

用裝飾色彩來表達

用色彩表達情感

中國山水畫

中國畫的形式美

三位中國美術家

紙板的創想—成型方法

紙板的創想—座椅設計

布置理想的家居
櫃架陳設的一藝術 美化生活的裝飾布
我的小天地—立體紙模型 如何欣賞書法作品(選修) 綜合練習 中原名瓷 家鄉的河
繪畫的多元化
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的多視角表達 兩個外國美術流派 單色版畫
一版多色版畫 藏書票 色彩靜物畫 色彩風景畫 牆壁小裝飾
關注身邊的美術遺存 傳統民居的藝術魅力 美術遺存的保護與傳承 藝術品的收藏與拍賣
如何欣賞建築藝術(選修) 綜合練習 游太行 中原美玉

④ 初中美術課都有什麼內容,教師考編要用,急。

本資料是美術理論考試試題集錦,涵蓋中小學美術,包括教材、中外美術史、美術新課標、教材教法、藝術概論、教育法規等2000多題。類型很全,填空843題以上、判斷180題以上、單選304題以上、多選88題以上、名詞137題以上、簡答186題以上、分析74題以上、連線20題以上、美術新課標170題以上、操作20題以上(操作無文字答案)等。均有答案,適合美術教師各類考試!!

1中國美術史分章節6月版.doc
2美術填空題843題25頁.doc
3美術名詞解釋137題10頁.doc
4美術判斷題180題5頁.doc
5美術單選題304題16頁(09年3月糾錯).doc
6美術多選題88題5頁.doc
7美術分析題74題以上13頁.doc
8美術簡答題186題以上28頁ok.doc
9美術連線題20題4頁ok.doc
10美術操作題20題以上1頁.doc
11美術教學案例21題7頁.doc
12美術說課資料22例36頁.doc
13美術新課標理論資料170題14頁.doc
14藝術概論22頁.doc
15教育法規143題13頁.doc
16美術資料答案糾錯.doc
17美術招聘理論5月新增.doc
18招考面試題目供參考.doc
19美術招考資料說明.doc
來自: 看看教師招聘網 文章地址:http://www.zjjszp.net/bbs/thread-36994-1-1.html

⑤ 初中美術理論知識

是考關於美術教師資格嗎?如果是的話就要考教心學,如不是,回在我們這里也要考答教心學,然後才是專業知識,專業方面,首先是理論方面,相關素描呀,色彩呀,然後就是國畫。油畫。這里邊的理論,其次是中國和世界美術史。這些都有書,你是不是美術專業的呢,如是的話把那些書看一下,就知道了。

⑥ 人教版七年級美術上冊的目錄

人教版七年級美術上冊目錄為:

第一單元 勞動──人類創造力的源泉

第二單元多彩的學習生活

第三單元傳遞我們的心聲

第四單元我為校園添色彩

第五單元實用又美觀的生活用品

(6)初中美術課本內容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美術七年級上冊簡介

第一單元:本單元為欣賞·評述領域,選擇了古今中外不同種類的美術作品提供給學生欣賞。與此緊密配合的是,設計了若干欣賞活動,以使學生能夠在教師引導下步人欣賞的情境,通過欣賞層面的不斷遞進,從而學到欣賞的方法,並深入了解「勞動──人類創造力的源泉」這一主題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意義。

第二單元:本單元為造型·表現領域,由三個部分的內容構成,分別是「優美的校園」、「校園夥伴」、「在校園中健康成長」。從初中生新的學習階段開始,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的校園,並樂於觀察、表現自己的校園和校園生活,構成一個帶有綜合性的學習單元。

本單元涉及的知識技能分別有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取景與構圖、人體比例與動態等。本單元注重學生自主的觀察、思考與集體的討論、交流相結合,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態度,同時體現出教與學的方式方法的改革。

第三單元:本單元為設計·應用領域,以校園生活中的內容之一──壁報為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聯系。本單元涉及的知識技能分別有字體設計、版面設計等。同時,引導學生利用多種媒體渠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搜集整理對自己的學習、做人有用的信息。培養交流的意識,以適應自我成長和社會發展對團體協作精神的需要。

第四單元:本單元為綜合·探索領域,由校服設計、校園實地考察、校園規劃三個部分的內容構成。引導學生從自身美化開始,逐步擴大到對生存環境──校園的美化。使學生樹立健康良好的審美意識、設計意識和社會服務意識,為人才素質打基礎。在學習活動中,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強調集體協作意識,注重交流。

第五單元:本單元為欣賞·評述領域,選擇一些人們生活中經常涉及到的日用品設計,以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到處存在著美、存在著設計,而美與實用(功能)是一體的。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學會在生活中觀察和分析接觸到的設計產品,認識其設計的成功和不足,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

⑦ 初中美術課本目錄

第一部分18種目錄(全):1.新石器時代彩陶;2.殷商青銅;3.夔鳳婦人像;4.長城;5.武士佣;6.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7.和林格爾出土的樂舞百戲壁畫;8.女史箴圖;9.敦煌壁畫狩獵圖;10.雲崗石窟大佛;11.游春圖;12.步輦圖;13.送字天王圖卷;14.搗練圖;15.寫生珍禽圖卷;16.韓熙載夜宴圖卷;17.簪花仕女圖卷;18.五牛圖卷。第二部分16種(全應為20種,缺4.清明上河圖;5.瀟湘奇觀圖;13.秋風紈扇圖;19.天竹雞)目錄:1.雪景寒林圖;2.芙蓉錦雞圖;3.五馬圖;6.採薇圖;7.踏歌圖;8.富春山居圖;10.漁庄秋霽圖;11.朝元圖;12.山水;14.牡丹礁石圖;15.西廂記插圖(缺右下小角,空白處有些鉛筆字);16.荷花水鳥圖;17.淮揚潔秋圖;18.蘭竹圖;20.花卉

⑧ 初中美術

你說的第一幅應該是畢加索油畫作品<格爾尼卡>:
網路的相關介紹:
1937年,西班牙的格爾尼卡小鎮為德國法西斯空軍夷為平地,他聞訊後極為憤慨,就為巴黎世界博覽會西班牙館畫了《格爾尼卡》這幅壁畫,對法西斯暴行表示強烈抗議。此畫結合立體主義、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風格表現痛苦、受難和獸性:畫中右邊有一個婦女舉手從著火的屋上掉下來,另一個婦女沖向畫中心;左邊一個母親與一個死孩;地上有一個戰士的屍體,他一手握劍,劍旁是一朵正在生長著的鮮花;畫中央是一匹老馬,為一根由上而下的長矛刺殺,左邊有一頭舉首顧盼的站著的牛,牛頭與馬頭之間是一隻舉頭張喙的鳥;上邊右面有一從窗口斜伸進的手臂,手中掌著一盞燈,發出強光,照耀著這個血腥的場面。全畫用黑、白與灰色畫成。這幅畫描繪了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遭德軍飛機轟炸後的慘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將領和士兵經常出入於巴黎的畢加索藝術館,爭相觀看畢加索的藝術。可是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藝術館的出口處,畢加索發給每個德國軍人一幅他的油畫《格爾尼卡》的復製品。

一位德國蓋世太保頭目指著這幅畫問畢加索:「這是您的傑作嗎?」畢加索麵色嚴峻地說:「不,這是你們的傑作!」

關於敦煌壁畫:
莫高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並衍生出了一門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但莫高窟在近代以來受到許多人為的損傷,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還有: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

【沿革概述】
莫高窟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它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佔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元朝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並逐漸湮沒於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後,這里才重新為人注意。近代,人們通常稱其為「千佛洞」。
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死亡後掩埋的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台燈等生活設施。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檐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

【藝術特色】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並有走廊、棧道等相連,現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瑰麗華艷,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中國五代以前的畫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畫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也為研究中國古代風俗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形象和圖樣。據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松軟,並不適合製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弟子、菩薩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像力豐富、造詣高深,而且與壁畫相融相襯,相得益彰。
它是一個九層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處在崖窟的中段,與崖頂等高,巍峨壯觀。其木構為土紅色,檐牙高啄,外觀輪廓錯落有致,檐角系鈴,隨風作響。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繪而成,是中國國內僅次於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納大佛的空間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樓外開兩條通道,既可供就近觀賞大佛,又是大佛頭部和腰部的光線來源。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當時為5層,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進行了重建,並改為4層。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現在的9層造型。
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個反彈琵琶的飛天仙女的形象。飛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釋天的神,能歌善舞。牆壁之上,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手捧蓮蕾,直沖雲霄;有的從空中俯沖下來,勢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游龍;有的則隨風悠悠漫卷。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為人們打造了一個優美而空靈的想像世界。
熾熱的色彩,飛動的線條,在這些西北的畫師對理想天國熱烈和動情的描繪里,我們似乎感受到了他們在大漠荒原上縱騎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許正是這種激情,才孕育出壁畫中那樣張揚的想像力量吧!

【風格演變】
莫高窟現存有壁畫和雕塑的492個石窟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開鑿於北朝時期的洞窟共有36個,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於北涼時期。窟形主要是禪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圓塑和影塑兩種,壁畫內容有佛像、佛經故事、神怪、供養人等。這一時期的影塑以飛天、供養菩薩和千佛為主,圓塑最初多為一佛二菩薩組合,後來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體態健碩,神情端莊寧靜,風格朴實厚重。壁畫前期多以土紅色為底色,再以青綠褚白等顏色敷彩,色調熱烈濃重,線條純朴渾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後,底色多為白色,色調趨於雅緻,風格灑脫,具有中原的風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如,第243石窟北魏時代的釋家牟尼塑像,恭正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頭頂扎扁圓形發髻,保留著犍陀羅樣式。
隋唐是莫高窟發展的全盛時期,現存洞窟有300多個。禪窟和中心塔柱窟在這一時期逐漸消失,而同時大量出現的是殿堂窟、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數量最多。塑像都為圓塑,造型濃麗豐肥,風格更加中原化,並出現了前代所沒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組合多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或四菩薩,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和二天王,有的還再加上二力士。這一時期的莫高窟壁畫題材豐富、場面宏偉、色彩瑰麗,美術技巧達到空前的水平,內容主要有佛像、經變、佛教史跡、佛教故事和供養人等。如中唐時期製作的第79窟脅侍菩薩像中的樣式。上身裸露,作半跪坐式。頭晌合攏的兩片螺圓發髻,是唐代平民的發式。臉龐、肢體的肌肉圓潤,施以粉彩,膚色白凈,表情隨和溫存。雖然眉宇間仍點了一顆印度式紅痔,卻更像生活中的真人。還有在第159窟中,也是脅侍菩薩。一位上身赤裸,斜結瓔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頭微向右傾,上身有些左傾,胯部又向右突,動作協調,既保持平衡,又顯露出女性化的優美身段。另外一位菩薩全身著衣,內外幾層交待清楚,把身體結構顯露得清晰可辨。衣褶線條流利,色彩艷麗絢爛,配置協調,身材修長,比例恰當,使人覺得這是兩尊有生命力的「活像」。
五代和宋時期的洞窟現存有100多個,多為改建、重繪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壇窟和殿堂窟。從晚唐到五代,統治敦煌的張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為莫高窟出資甚多,因此供養人畫像在這個階段大量出現並且內容也很豐富。塑像和壁畫都沿襲了晚唐的風格,但愈到後期,其形式就愈顯公式化,美術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這一時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圖《五台山圖》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畫,高5米,長13.5米,繪出了山西五台山周邊的山川形勝、城池寺院、亭台樓閣等,堪稱恢宏壯觀。

最後一幅作品是波提切利的<春>:
相關介紹:
《春》203×314cm 佛羅倫薩烏菲齊博物館

這幅畫取材於詩人波利齊亞諾的詩歌。藝術家以自己的思想去解釋古代神話中的形象,畫面的情節是在一個優美雅靜的樹林里展開的,美麗端莊的維納斯位居中央,她以閑散幽雅的表情等待著春之降臨。在她左右,三位女神(阿格萊亞、賽萊亞、攸夫羅西尼)互相攜手翩翩而舞,在維納斯的左邊,春神弗羅娜正以優美飄逸的健步向觀者迎面而來,她全身披戴著飾花的盛裝身後是春風之神莎菲爾和一位希臘少女。這種對於人性的贊美,在波提切利的作品中具有非凡的美感。而且,波提切利以其秀逸的風格、明麗燦爛的色彩和流暢輕靈的線條,在文藝復興諸大家中獨樹一幟。但在文藝復興後,有較長時期西方人士未能對他作出恰當評價,直到19世紀浪漫主義和英國拉菲爾前派運動中,他才倍受贊揚,被人們推崇為義大利文藝復興前期的大師。由於他極善於運用線條,與東方藝術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一點也深得中國及日本研究者的重視。

在這里,人物比前一幅要多些,也是按照詩人波利齊安諾的詩來創作的中間也是一位維納斯,但形象並未比前一幅上的維納斯有更多的歡樂情緒。相反,倒是左邊三位「優美」女神(阿格萊西、塞萊亞、攸美羅西尼)描繪得富有生氣:森林邊,這三位女神沐浴在陽光里,正相互攜手翩翩起舞。右邊的一個象徵「華美」,中間一個象徵「貞淑」,左邊一個象徵「歡悅」。她們將給人間帶來生命的歡樂。

波提切利用中世紀的裝飾風格來展現這三位女性形象,線條富有節奏感,人物的形體美藉助於線條來體現,十分流暢。 在畫的右邊,分別是花神、春神與風神(自左至右)三個形象,象徵「春回大地,萬木爭榮」的自然季節即將來臨。

古羅馬哲理詩人盧克萊修在其長詩《論事物的屬性》里,對這三個形象作過一番描寫,這些詩句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廣為流行,這可能就是波提切利繪畫動機的來源。只是這里的風神沒有貴族氣息,形象比較生動,一定程度上倒很象是中間美神維納斯的僕役,而畫面上唯一佔有顯著地位的男子形象,則是最左邊那個好象在採摘樹上果子的墨丘利(希臘神話中的「赫耳墨斯」),實際上這位眾神的使者是在用他的神杖驅散冬天的陰雲。他是眾神的信徒,在這里是報春的象徵。

此外,在維納斯的頭上,還飛翔著被蒙住雙眼的小愛神丘比特,他正朝著左邊的人准備把金箭射去。誰要是中了他的金箭,便產生如痴似狂的愛情。這一切,都是波提切利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寫照,他把詩人的贊美以豐富的形象手段象徵性地鋪陳在這一幅畫上。 藝術家對美好事物的願望,總是與他所處的生活境遇發生矛盾。波提切利在畫上展示了那麼多充滿著春的歡欣的天神形象,盡管他們顯得莊重與自信,總不免帶著畫家內心深處所埋藏的一種無名的憂傷。

畫上的基調則是纖弱和略顯悲愁。不難理解,這種傷感情調正是當時貴族文化的通病,如在勞倫佐•美第奇的一首詩中所寫的: 青春雖然歡樂 卻並不長久; 讓我們盡情歌舞吧,莫問明天是否吉祥! ——《亞麗安德妮詠》 波提切利是皮革商人的兒子,排行第七。早期受他的老師們的藝術影響,畫面上還充滿著人生的樂趣,而且帶有明顯的民主氣質。自從得寵進入美第奇宮廷後,由於社會政治形勢的多變,加上自己的身份與眾不同,在急劇的城市貧民與工人革命的斗爭聲中,美第奇被逐,宗教改革家薩伏納羅拉被焚,德國皇帝入侵和城市共和政體瓦解……,這一切,使他感到恐懼與彷徨。而畫家的內心憂郁,似乎都交織在他以後的繪畫創作之中了。

⑨ 人教版初中美術教材

相對來說 缺乏一些素質生成性 。簡言之、美術除了教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和審美鑒賞的能力外 還應該給予更多的素質生成 比如社會道德的上升 人生觀念 等一列諸多問題。我們中國的美術教育相對西方來說還相對欠缺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育 。 例、中 、日兩國 淵源甚多 對其文化也是影響較大,但為何當今, 在建築、服裝等各項藝術門類中 日本藝術家能占據世界的半邊天? 在世界的名流中每一項 都有日本人藝術家的存在。為何?這值得我們大家引起反思!! 這一切均是因為 日本早期果斷的採用了西方的教育觀念 注重觀念性 創造性 等一系列理念。然後在中國 因為傳統文化等諸多因素、、、、、、 以上僅個人看法,說得不對還望見諒

熱點內容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
是在下輸了是什麼梗 發布:2025-05-15 01:59:54 瀏覽:289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