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秋教案
❶ 小班美術欣賞活動秋天的銀杏葉
陽光灑在銀杏樹的葉子上,秋天的銀杏樹一身金黃,金光閃閃。銀杏葉舒展著扇形的裙擺微笑地體味迷人的秋色。不遠處,一顆槐樹原本綠色的、嫩嫩的樹葉,一半枯黃。些許秋風吹過,片片干黃的葉子,似毫無力氣的羽毛,落到了地上。干癟的葉子躺在樹下的泥土裡,暗自傷心。樹上的槐樹葉子們見狀,也各自感嘆。秋天,是它們失去姿彩,回歸自然的時節。失落、沮喪,葉子們毫無笑容的臉,讓槐樹顯得無精打采。
陽光的滋潤,讓銀杏樹的葉子們更加活力四射。它們盡力地獲取更多的陽光,黃得越發燦爛。走過銀杏樹下的人,紛紛贊嘆醉人的黃色,無不被葉子迸發的活力感染。即便是幾片飄零的葉子落地,人們也稱贊:「好美麗呀!撒在地上,像金黃色的地毯。
秋天,是銀杏樹最美的季節。葉子起初是綠中帶黃,接著變成了黃綠色,到了深秋,滿樹都變成了金黃色。黃燦燦的葉子在陽光的映照下,發出了耀眼的光芒。一陣風吹過,那光芒就在樹葉間跳躍,彷彿小精靈在歡快地玩耍。
❷ 小班藝術教案秋天的果園800字
設計意圖: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許多水果在秋天成熟,成熟的果子不但好吃,顏色也很美。秋天氣候比較乾燥,孩子們吃的水果比較多。小班的孩子在吃水果的時候往往只在意水果的味兒,對於水果的形狀和顏色熟視無睹。為了激發幼兒感受生活中的美,發現身邊被忽略的美,對秋天水果的顏色產生興趣,喜歡用鮮艷的色彩表現秋天不同的水果,我設計了本活動《秋天的水果》。
活動名稱:秋天的水果(小班藝術)
活動目標:
1、認識秋天的水果以及秋天水果的顏色,欣賞水果成熟的美麗景象。
2、初步學慣用棉簽蘸顏料塗色,會選用鮮艷色彩表現秋天不同的水果。
3、樂於參加棉簽畫活動,並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活動准備:
1、PPT課件,《摘果子》音樂。
2、自製神奇果樹,剪好的水果卡片,紅、橙、黃、綠顏料,自製色盤,棉簽、膠帶、抹布。
3、布袋子1隻(內裝蘋果、梨、香蕉、橘子各1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水果袋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猜一猜,袋子里裝著什麼呢?(幼兒隨意猜測回答。)
師:小朋友想看看嗎?我們請小朋友拿出來讓大家看一看,好不好?(請幼兒逐一從袋子里拿出水果,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水果的顏色、形狀),哇!紅紅的蘋果,彎彎的香蕉,橙 黃的橘子,淺綠色的梨。小朋友喜歡吃這些水果嗎?知道它們在什麼季節成熟嗎?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你們知道秋天還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嗎?(幼兒自由回答)。我們一起去秋天的果園里看看吧!
二、播放PPT課件,幼兒欣賞。
1、幼兒觀察、討論,了解秋天水果的顏色、形狀,回憶生活經驗,說一說水果的味道。
觀看PPT1,請吃過這種水果的幼兒說一說它的顏色、形狀、味道。(逐一觀看,請幼兒回答)。
2、幼兒說一說:最喜歡哪一種水果,如:紅紅的蘋果,彎彎的香蕉,紫色的葡萄…………
3、教師小結:這些秋天的水果都很有營養,秋天乾燥,小朋友可以多吃些水果。秋天的水果好吃,它們的顏色也很美哦!老師今天還帶來了一些特別的水果……
三、出示水果卡片。
師:這些水果的身上都是同樣的顏色——白白的,小朋友還能認出它們嗎?這是……(蘋果,)小朋友想給它穿上什麼顏色的衣服呢?(紅色、綠色……)這個是誰呀?(梨子,)它會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呢?(黃色、綠色……)這些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水果,平時見到最多、吃得最多的也 是這些水果,所以今天老師把它們都帶來了,它們沒有穿上漂亮顏色的衣服,我們一起幫這些可愛的水果寶寶穿上漂亮顏色的衣服,好嗎?(好!)小朋友會穿嗎?
1、教師示範用棉簽蘸顏料給水果塗色。
師:老師先給蘋果穿衣服。右手拿棉簽,讓它喝足紅色的顏料,在調色盤旁擦一擦,然後在蘋果身上來回塗,小心手、衣服以及桌面的清潔。塗完以後將棉簽放回紅顏料盤中,換顏色時要重新拿棉簽或用本顏料盤中的棉簽。
2、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卡片,用棉簽蘸顏料塗色,分組進行,教師巡迴指導。
3、教師小結:小朋友太棒了!給水果穿的衣服真漂亮!你們給水果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了呢?(幼兒看著自己的作品回答。)現在請小朋友把漂亮的果寶寶送到神奇果樹媽媽身上吧。我們摘果子去咯!
活動延伸:
播放摘果子的音樂,組織幼兒圍著神奇果樹媽媽做律動《摘果子》。
❸ 秋天的植物小班美術教案
秋天的植物要事先設定好畫哪一種,可以是菊花也可以是楓葉,可以先對小朋友提問秋天的植物有哪些,然後問是什麼樣的什麼顏色等,然後就可以教畫畫了。
❹ 中班上冊藝術秋天多麼美教案
活動目標
能從活動中體驗圓與半圓、橢圓之間的異同,拼出自己感興趣的物體。
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認識半圓和橢圓,能從許多圖形中找出這兩種圖形,並能點數其數量。
活動准備
用幾種圖形拼成的金魚、熊貓等。
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圓,半圓,橢圓,數量若干(每種同類圖形的大小,顏色有區別,如有紅圓,綠圓,大圓小圓等)。
❺ 秋天的落葉塗色小班教案
寫好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學過程是由教師的回教和學生的學所答組成的雙邊活動過程。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技巧,要深刻透徹地理解,並能牢固地記憶和熟練地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掌握規定的基礎知識、技能、技巧的基礎上,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礎知識類推到有關問題中,去理解、分析、解決新的問題。要實現這樣的目的,就要在授課前充分了解學生的認識規律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根據物理教學過程的具體特點,設計出合乎客觀規律性的教學方案,遵循教學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如果不認真書寫教案,教學過程中必然目標模糊、心中無數、要求不當、隨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❻ 小學美術中秋節詳細教案怎麼寫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字數限制,後面的發圖,可以用文字掃描得到上面的文字。
詳細教案: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了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2018年9月25日
三、活動准備:蘇軾的《水調歌頭》ok帶、中秋燈謎、圖畫、月餅
四、活動地點:八班教室
五、活動過程:
老師導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去年開始,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 中秋節的由來
老師:同學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麼,月亮像什麼,
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老師: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麼日子,
說中秋節的由來。
老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
小結:同學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徵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於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老師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裡,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
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師: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嫦娥奔月:
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引導學生講述不同版本的傳說,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等等。
老師:看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3、學生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老師引:好,聽了我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意猶未盡吧。現在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有趣的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