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晏子使楚文言文朗讀

晏子使楚文言文朗讀

發布時間: 2020-12-04 06:32:52

『壹』 j急!急!急!!!《晏子使楚》文言文朗讀 mp3

樓主,已發送《晏子使楚》文言文朗讀 mp3!!!請查收!

『貳』 晏子使楚文言文翻譯

原文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
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yì)王。王曰:「縛者曷(hé)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譯文
晏子出使楚國。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門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現在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難道沒有人了嗎?怎麼派你來呢。」晏子嚴肅地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匯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後跟,怎麼能說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會打發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裡去,不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賢能的國王那裡去。我晏嬰是最沒有才能的人,所以當然出使到楚國來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消息,便對手下的人說:「 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說:「在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我們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這人是干什麼的?』我們就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又問:『犯了什麼罪?』我們就回答說:『犯了偷竊的罪。』」晏子到了,楚王賞賜晏子酒。當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楚王說:「被綁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官吏回答說:「他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鄭重地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事,橘子生長在淮南就叫它橘,生長在淮北就叫它枳,它們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它們的果實的味道卻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竊,來到楚國就偷竊,莫非楚國的水土會使百姓善於偷竊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叄』 晏子使楚文言文朗讀有么

自己讀 錄下來

『肆』 晏子使楚文言文翻譯

晏子出使到楚國。楚人因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門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門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狗門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就能遮天;揮灑汗水,就是下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後跟,怎麼能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會打發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不同的規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國家,沒有德沒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沒有德沒有才的國王所在的國家。我晏嬰是最不賢,沒有德才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國來了。」
(二)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身邊的大臣說:「晏嬰是齊國的一個能言善辯的人,現在 他正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臣回答說:「在他來的時候,大王請允許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做什麼的?』(我則) 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接著再)問:『(他)犯了什 么罪?』(我就)回答:『(他)犯了偷竊罪。』"
(三)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名小官員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做什麼的人?』(公差)回答 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樹,只是葉子相像罷了,他們的果實味道卻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到了楚國就偷東西,莫非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聖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伍』 晏子使楚文言文翻譯

譯文
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五尺高的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戶人家,展開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樣,人挨著人,肩並著肩,腳尖碰著腳跟,怎麼能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為什麼派你這樣一個人來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對象,賢明的君主就派遣賢明的使臣,無能的君主就派遣無能的使臣,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國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左右的人(近侍)說:「晏嬰是齊國的熟悉言辭的人,現在將要來了,我想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左右的人回答說:「在他來的時候,請允許我們綁一個人從大王您面前走過。大王問,『這是什麼國家的人?』(我們)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說,『他犯了什麼罪?』我們說,『犯了偷竊罪。』」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給晏子酒,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問:「綁著的人是什麼國家的人?」(近侍)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事: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了,只是葉子的形狀相像,它們果實的味道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水土不同。現在老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竊,到了楚國就偷竊,莫非楚國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於偷竊嗎?」楚王笑著說:「聖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人,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愛國,機智勇敢,善於辭令,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諷刺了狂妄自大,傲慢無理,自作聰明的人。
原文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
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meì)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fù)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yì)王。王曰:「縛者曷(hé)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
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王笑曰:「 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陸』 晏子使楚文言文閱讀答案

一、文章內容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二、文學常識
1、本文選自《晏子春秋》
2、《晏子春秋》是後人搜集齊國大夫晏嬰的言行編輯而成的。
3、晏嬰,春秋後期齊國著名政治家,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
三、語音
詣(yi) 枳(zhǐ) 縛(fù)
四、通假字
1、縛者曷為者也 曷通何,什麼 2、人非所與熙也 熙通嬉,開玩笑
五、古今異義詞
1、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其實:古義:它的果實 今義:實際上
六、詞類活用
七、一詞多義
1、坐:(1)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2)通「座」,座位(滿坐寂然)(3)犯罪(何坐?坐盜)
八、重點詞語解釋
1、晏子將使楚 使:出使
2、謂左右曰 謂……曰:對……說 左右:近旁的人,這里指近侍
3、習辭者 習:熟練 辭:言辭 4、今方來 方:將要
5、何坐 坐:犯罪 6、坐盜 盜:偷竊
7、吏二縛一人詣王 縛:捆綁 詣:到(指到尊長那裡去)
8、齊人固善盜乎 固:本來 9、葉徒相似 徒:只
10、其實味不同 實:果實 11、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得無:莫非
12、聖人非所與熙也 聖人:才德極高的人 13、寡人反取病焉 病:辱
14、晏子避席對曰避席:離開座位
九、特殊句式
1、何以也 賓語前置:以何也 2、何坐 賓語前置:坐何
3、吏二縛一人詣王 定語後置:二吏縛一人詣王
十、朗讀節奏
十一、理解性默寫
十二、重點語句翻譯
1、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莫非楚國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歡偷東西嗎
2、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戲弄(開玩笑)的,我反而自取恥辱(自討沒趣)了。
3、晏嬰,齊之習辭者也。*晏嬰,是齊國很擅長辭令的人。
4、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 *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兩個小官吏捆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
5、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橘樹在淮河以南就成長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兩者只是葉子相似,它(果實)味道是不同的。
6、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 *莫非是楚國的水土能使百姓擅長偷盜吧?
7、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當他到來的時候,請允許我們綁上一個人從你面前走過。
十三、課文內容理解
1、選出下列各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D)。(2分)
A、針對楚王的發難,晏子運用了類比推理的方法進行反駁,使楚王陷於尷尬的境地。
B、晏子在席間的對話表現出其超人的智慧與膽識。
C、從文末楚王的話語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錯認錯。
D、晏子用「橘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句話強調環境對人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現象說明了什麼?請簡要回答。
環境影響成長(水土異也)。
3、楚王為什麼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話回答)
因為他知道晏子很會說話,很會外交,想找機會羞辱他,試探他。
4、楚國君臣是怎樣安排計謀的?(用自己的話回答)
先預設抓住齊人偷盜的情境,當晏子到來時,故意帶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齊人都善偷,從而戲弄晏子。
5、針對楚國君臣的戲弄侮辱,晏子是怎麼回擊對方的?
以橘樹生長地不同,而本質不同來設喻,得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結論,環境造人。
6、晏子的回答,可謂巧妙 表述有誤的一項是(D)。(2分)
A、針對楚王的發難,晏子運用了類比推理的方法進行反駁,使楚王陷於尷尬的境地。
B、晏子在席間的對話表現出其超人的智慧與膽識。
C、從文末楚王的話語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錯認錯。
D、晏子用「橘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句話強調環境對人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現象說明了什麼?請簡要回答。
環境影響成長(水土異也)。
3、楚王為什麼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話回答)
因為他知道晏子很會說話,很會外交,想找機會羞辱他,試探他。
4、楚國君臣是怎樣安排計謀的?(用自己的話回答)
先預設抓住齊人偷盜的情境,當晏子到來時,故意帶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齊人都善偷,從而戲弄晏子。
5、針對楚國君臣的戲弄侮辱,晏子是怎麼回擊對方的?
以橘樹生長地不同,而本質不同來設喻,得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結論,環境造人。
6、晏子的回答,可謂巧妙得體,體現了一個外交家的風范,請說說晏子外交的特點。
晏子外交特點:擅長辭令、聰明機智、維護國家尊嚴。
7、晏子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其目的是什麼 ?
說明百姓生長在齊國不偷盜,一來到楚國就偷盜,是因為楚國的水土使人喜歡偷盜。反擊楚王「齊國人本來就喜歡偷盜」(齊人故善盜乎?)的羞辱。
十四、開放性試題
1、你喜歡晏子這個人物嗎?為什麼?
晏子:機智敏捷、能言善辯、勇敢的外交家、不畏強暴、講話幽默生動、聰明的政治家、具有愛國主義精神。

『柒』 晏子使楚文言文

譯文或注釋:復 』」制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公差兩名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公差)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了席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權樹,只是葉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現在這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一到了楚國就偷起來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他喜歡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注釋 】 徒:只是 縛:綁著

『捌』 晏子使楚文言文翻譯

晏子被派遣到楚國。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嚴肅地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匯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後跟,怎麼能說沒有人才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會打發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裡去,不肖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肖的國王那裡去。我晏嬰是最不肖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國來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消息,便對侍臣說;「晏嬰,是齊國的善於辭令的人,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臣回答說:「在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我們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這人是干什麼的?』我們就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又問:『犯了什麼罪?』我們就回答說:『犯了偷竊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晏子喝酒。當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從楚王面前走過。楚王說:「綁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都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事,橘子長在淮河以南結出的果實就是橘,長在淮河以北就是酸枳,(橘和枳)它們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果實味道卻完全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盜,來到楚國就偷盜,難道楚國的水土會使人民善盜嗎?」楚王笑著說:「聖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是自討沒趣了。」

『玖』 晏子使楚原文怎樣斷句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

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 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 何為者也?』對曰『 齊人也。』王曰『 何坐?』曰:『 坐盜 。』 」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 縛者曷為者也?」對曰:「 齊人也,坐盜 。

」王視晏子曰:「 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 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 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晏子使楚》是戰國末期佚名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愛國,機智勇敢,善於辭令,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諷刺了狂妄自大,傲慢無理,自作聰明的人。

全文語言簡潔明了,層次分明,人物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且敘述客觀,情節一波三折節奏緊湊充實,作者將兩國交鋒時的緊張刺激娓娓敘來,並且通過語言描寫向讀者傳遞這種氣氛使讀者如有親身體驗之感,同時也能領略到晏子的風采。

春秋時期,很多謀士能臣遊走於各國之間,憑借自己的口才和智慧,各為其主,謀取霸業。晏子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公元前547年,齊景公即位。前548年,由於齊景公在晉國訪問時的狂妄態度,引起了晉國高層的不滿,於是派出軍隊對齊實施震懾性攻擊,齊景公一開始並不在意,但後來晉國軍隊幾乎兵臨城下,使得他不得不服軟。通過這次教訓,齊景公意識到單憑齊國的力量是無法與強晉抗衡的,於是他將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國,決意與楚修好,共抗晉國。

在這種情況下,晏子作為使者訪問了楚國。《晏子使楚》即是記錄晏子在這種情況下出使楚國的這一故事。

《晏子使楚》全文語言精煉,卻寫得生動傳神,文中所塑造的晏子形象,遇事不亂,臨大節而不辱,嫻於辭令,出妙語而制勝。其思維的敏捷,論辯的嚴密邏輯性以及作為政治家、外交家的氣量風度,均給讀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晏子形象在中國古代傑出人物的藝術畫廊中,也是獨具特點,閃爍著耀眼光華的晏子的爐火純青的外交藝術和高超絕妙的講話藝術,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寶庫,至今仍值得人們研究和借鑒。

『拾』 晏子使楚古文帶拼音

1 [原文]

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bīn)者更道,從大門入。

[譯文]

晏子出使楚國。楚國人想侮辱他,因為他身材矮小,楚國人就在城門旁邊特意開了一個小門,請晏子從小門中進去。晏子說:"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中進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國,應該不是從此門中入城吧。"楚國人只好改道請晏子從大門中進去。

評點

這個寓言故事,表現了晏子的機智敏捷、能言善辯的才幹,同時也表現了他熱愛祖國、維護祖國尊嚴的可貴品質。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應該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 [原文]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lǚ),張袂(mèi)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譯文]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恐怕是沒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戶人家,人挨著人,肩並著肩,展開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樣,怎麼能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為什麼派你這樣一個人來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對象,賢明的人就派遣他出訪賢明的國君,無能的人就派他出訪無能為力的國君,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國了。"楚王立即不好意思了。

評點
外交無小事,尤其在牽涉到國格的時候,更是絲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針尖對麥芒"的方式,維持了國格,也維護了個人尊嚴。

3 [原文]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yì)王。王曰:「縛者曷(hé)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譯文]

晏子將要出使(到)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身邊的侍臣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正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臣回答說:「當他來的時候,請讓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干什麼的?』(我就)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了什麼罪?』(我)回答說:『(他)犯了偷竊罪。』」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公差兩名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公差)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了席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權樹,只是葉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現在這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一到了楚國就偷起來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他喜歡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熱點內容
微生物學第三版 發布:2025-07-11 00:14:22 瀏覽:107
初中數學卷子 發布:2025-07-11 00:11:28 瀏覽:807
2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試卷 發布:2025-07-10 23:36:23 瀏覽:93
活性炭化學式 發布:2025-07-10 16:30:45 瀏覽:437
怎麼雙眼皮 發布:2025-07-10 14:11:37 瀏覽:591
教師師德演講稿集錦 發布:2025-07-10 13:52:59 瀏覽:701
英語培訓翻譯 發布:2025-07-10 10:05:31 瀏覽:823
2014暑期實踐 發布:2025-07-10 09:19:41 瀏覽:982
老師批改作業的圖片 發布:2025-07-10 07:56:40 瀏覽:819
蘭州市教育 發布:2025-07-10 04:28:12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