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乃文言文的意思

乃文言文的意思

發布時間: 2020-12-04 09:44:10

文言文中乃的意思

竟然 只 才

② 文言文中乃字的意思

1、你(的);你們(的)。
《示兒》:「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2、這;這樣。
《齊桓晉文之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譯文:我這樣做了,回頭再去想它,想不出是為什麼
3、表判斷,是。
《赤壁之戰》:「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譯文:如果事情不能成功,那是天意啊!
4、竟然;卻。
《桃花源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文: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
5、才。
《祭十二郎文》:「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
譯文:聽說你已經死了七天的時候,才能懷著哀痛之情表達對你的誠意。
6、僅僅;只。
《垓下之戰》:「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譯文:到了東城,只有28個騎士。
7、於是;就。
《岳陽樓記》:「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譯文:於是(滕子京)就重新修整岳陽樓,擴大它舊時的規模。

③ 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代詞)你,你的;他的;此,這個;

2、(動詞)是,就是專

3、(副詞)剛剛,才;竟,竟然屬;卻;於是

組詞如下:

不乃、至乃、乃眷、乃才、普乃、乃耳、乃往、乃情、既乃、焉乃、便乃、乃誠、然乃、此乃、亦乃、乃纔、乃比、乃老、來乃、你乃

(3)乃文言文的意思擴展閱讀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乃,曳詞之難也。象氣之出難。凡乃之屬皆從乃。古文乃。籀文乃。

白話版《說文解字》:乃,說話措詞遲鈍。字形像語氣出口很難的樣子。所有與乃相關的字,都採用「乃」作邊旁。這是古文寫法的「乃」字,這是籀文寫法的「乃」字。

組詞解釋:

1、不乃

無乃,豈不。

2、至乃

連詞。提出突出事例,表示達到某種程度。猶言甚至,竟至。

3、乃眷

他的妻子。

4、普乃

鮮卑的姓氏。

5、乃往

從前,以前。

④ 乃字在文言文的意思

1.第二人稱代詞.你抄,你的.《漢書》:「今欲發之,~肯從我乎?"[~表示乃字,我就簡寫了.]《示兒》中:"家祭無忘告~翁."
2.副詞.於是這才.《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三顧茅廬於草廬之中."
3.副詞.卻,竟然.《史記.吳王濞傳》"當改過自新,~益驕溢."
4.副詞.只,僅僅.《呂氏春秋.義賞》:"天下勝者眾矣,而霸者~五."
5.是,就是.《史記。張儀傳》:「臣非知君,知君~蘇君。」
6。語氣詞。《尚書。大禹謨》:「~武~文。」

⑤ 古文中"乃"的意思


nǎi

才:今~得之。「斷其喉,盡其肉,~去」。

是,為:~大丈夫也。

竟:~至如此。

於是,就:「因山勢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時」。

你,你的:~父。~兄。「家祭無忘告~翁

⑥ 乃字的古文意思

「其」代表上句的君子,「乃」是竟然的意思,「歟」是語氣詞,相當於啊。
現在他們的智慧竟然不能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這是很奇怪的啊

⑦ 古文中乃的意思

編輯本段釋義
基本字義
● 乃 nǎiㄋㄞˇ
◎ 才:今~得之。「斷其喉,盡其肉,~去」。
◎ 是,為:~大丈夫也。
◎ 竟:~至如此。
◎ 於是,就:「因山勢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時」。
◎ 你,你的:~父。~兄。「家祭無忘告~翁」。
(1) 你,你的 [your]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父親)。——陸游《示兒》 乃父(乃翁。你的父親);乃祖(你的祖父;先祖);乃公(你的父親);乃兄
(3) 他的 [his] 乃心在咸陽。—— 曹操《蒿里行》 乃眷(他的妻子);乃尊(尊稱別人的父親);乃老(他的父親);乃堂(他的母親)
(5) 此,這個 [this] 吾聞之,五子不滿隅,一子可滿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 乃者(往日;從前)
(7) 這樣,如此 [so] 因山勢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刻;乃爾(如此;這樣);乃若(至於) (9)蒙乃始就學——《孫權勸學》
乃〈動〉 nǎi (1) 是,就是 [be]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 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真乃英雄好漢;失敗乃成功之母;乃是(卻是)
乃〈副〉 nǎi (1) 剛剛,才,表示事情發生得晚或結束得晚 [just now] 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春秋經·定公十五年》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聊齋志異·狼三則》
(2) 只,僅僅 [only then]。如:唯虛心乃能進步
(3) 竟,竟然 [unexpectedly;actually]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 韓愈《師說》 (4) 卻 [at the same time] 乃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卻每天尋找可買的合適的土地房屋。)——漢· 劉向《列女傳》
(5) 於是;就 [then;whereupon] 屠乃奔倚其下。——《聊齋志異·狼三則》 乃令張儀佯去 秦,厚幣委質事 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乃遂(就,於是);乃其(於是,就)
乃〈連〉 nǎi 可是,然而 [but;however] 時夫仆具阻險行後,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徐霞客游記》.

⑧ 文言文中「乃」字的意思是什麼

一、<用作代詞>

  1. 你(的);你們(的)。《示兒》:「家祭無忘告乃翁。」

  2. 這;這樣。《齊桓晉文之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二、<用作動詞>

  1. 表判斷,是。《赤壁之戰》:「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三、<用作副詞>

  1. 竟然;卻。《桃花源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 才。《祭十二郎文》:「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

  3. 僅僅;只。《垓下之戰》:「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4. 又。《庖丁解牛》:「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5. 甚至。《赤壁之戰》:「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6. 於是;就。《岳陽樓記》:「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⑨ 文言文「乃」的意思



⑴於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蘆置於地。②乃入見。③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④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乃罷會。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懷王乃悉發國中兵。

⑵才,這才。例:①雖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損而潤色之。(乃:然後才。)②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③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④度我至軍中,公乃入。⑤泛彭蠡口,四望無際,乃知太白「開帆入天境」之句為妙。

⑶卻。例:①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③今君乃亡趙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來是。例:①視之,乃龐德也,②當立者乃公子扶蘇。③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乃:一說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⑤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一歧東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門抱關者也。⑧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⑨是乃仁術也。

⑸竟然。例: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⑹他的。例:是芋視乃婦也。⑺乃至,甚至。例:蒙沖斗艦乃以千數。(乃:一說竟然。)

⑻可是。例:①零落難堪,似成棄物;乃摘而藏之,雙備經年裹物之用。②時夫仆俱陰險行後,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乃:一說只是,表示輕微的轉折。)

⑼而,又。例: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⑽這樣。例: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例: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希望我的解答能幫你解決問題!!!

熱點內容
老師面試班 發布:2025-07-11 23:57:06 瀏覽:802
如何鋪地磚 發布:2025-07-11 22:46:37 瀏覽:232
田靜老師 發布:2025-07-11 22:21:52 瀏覽:758
文科生物會考知識點 發布:2025-07-11 21:32:18 瀏覽: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