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轍之鮒文言文答案
㈠ 惠子相梁與涸轍之鮒文言文對比閱讀答案
【甲】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芻鳥,子知之乎?夫鵷芻鳥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芻鳥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乙】涸轍之鮒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①,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②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與③,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節選自《莊子·外物》)
習題:
14.給乙文中畫線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三處)
周 昨 來 有 中 道 而 呼 者 周 顧 視 車 轍 中 有 鮒 魚 焉。
1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夫鵷芻鳥發於南海」與「故往貸粟於監河侯」中的「於」意思相同。
B.「仰而視之曰」與「激西江之水而迎子」中的「而」用法相同。
C.「其名為鵷芻鳥」與「子何為者耶」中的「為」意思相同,都可解釋為「是」。
D.「惠子相梁」中的「相」與「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中的「活」用法相同。
16.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
(2)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17.下列句中加點詞體現了人物怎樣的形象?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
(1)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
(2)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18.【甲】【乙】兩文中莊子都採用了講故事的方式,其用意分別是什麼?
答案:
14.周昨來/ 有中道而呼者/ 周顧視/ 車轍中有鮒魚焉。
15.B
16.(1)有人告訴惠子說:「莊子到魏國來,想取代你做宰相。」
(2)你竟然這樣說,還不如早點到賣干魚的店裡去找我!
17.(1)「恐」「搜」寫出了惠子害怕莊子來取代他的相位,從而做出全城搜索的舉動,體現了惠子看重功名,心胸狹窄的形象。
(2)兩個「將」表明監河侯不想借糧食給莊周,又假裝仁義空口許諾,體現了監河侯虛偽吝嗇的形象。
18.【甲】文中莊子講鵷芻鳥的故事,既表明自己對功名利祿的態度,又辛辣地譏諷了惠子醉心於功名利祿又無端猜忌別人的丑態。
【乙】文中莊子講涸轍之鮒的故事,諷刺了監河侯在別人困難時不肯出手相助,只會用貌似慷慨的大話來敷衍的虛偽之態。
㈡ 文言文«涸轍之鮒»原文與翻譯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 、 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莊子家裡貧窮,所以往監河侯借糧米。監河侯說:「可以,我馬上要收到租金(統治者在自己的領地里向老百姓收取稅賦、租金等收入),借給你三百兩金子,好嗎?」莊子變了臉色,說:「我昨天來,聽到呼喊的聲音,我環顧四周,看見乾涸的車轍中有一條鯽魚。我問它,說,『鯽魚啊,你是做什麼的呢?』鯽魚回答說:『我原本是東海海神的臣子。你有沒有一升半斗水讓我活命呢?』我說,『可以啊,我要去南方游說吳、越的國王,引西江水接你,可以嗎?』鯽魚生氣地說:『我失去了平常我所需的水,我沒有可生存的地方,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可以活,你竟然說這些,還不如及早到干魚店裡去找我!』」
㈢ 六年級這幾篇文言文的練習和答案:涸轍之鮒.守株待兔.其父善友。鄭人買履.歧路亡羊。曾參烹彘
1.涸轍之鮒的涸轍是什麼意思
水幹了的車輪印
2.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專,兔走觸株屬,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兔走觸株:株—— (樹樁子)
②因釋其耒而守株:釋—— (放下)
③冀復得兔:冀—— (希望)
④因釋其耒而守株:耒—— (種田用的農具)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為」與「而身為宋國笑」中的「為」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
A、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B、為人謀而不忠乎
C、始悟為山市
D、此何遽不為福乎
3、翻譯下面句子:
①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一隻跑的飛快的兔子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而死)
②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兔子是沒等到,他自己卻成了宋國的笑柄)
4、回答下面問題。
為什麼宋人不會再得到兔子? (這個可以自己發揮了哦~)
㈣ 文言文涸轍之鮒全文翻譯
莊周家裡很窮,去向監河侯借糧食。監河侯說:「好!我就要收租稅了,等我收到以後,借給您三百斤,好嗎?」莊周氣得臉色都變了,說:「我昨天來這里,半路上聽到有人喊救命,我回頭一看,只見車轍里有一條鯽魚。我問它說:『鯽魚啊!您為什麼這樣喊呢?』它答道:『我是東海神的臣子,今天不幸陷落在這干車轍里,您可有一斗半升的水救救我嗎?』我說:『好,我正要到南方去游說吳越的國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上來營救你,好嗎?』鯽魚氣憤地變了臉色說:『我失掉了賴以生活的水,已經沒法生存,我只求你給我一斗半升的水就能活命,你卻說這么多廢話。如果等你把西江水引來,我早就沒命了,你還不如到干魚攤上找我呢?
望採納謝謝
㈤ 涸轍之鮒的文言文
它出自《莊子 外物》。以下是原文: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重點字詞以及翻譯如下:
注釋
貸――――借貸。
諾――――答應的聲音。好、可以的意思。
哉――――文言語助詞。呢、嗎的意思。
激――――引導。
邑金―――封地上所得到的財產收入。
肆――――賣東西的鋪子、商店。
翻譯:
莊周家裡很窮,去向監河侯借糧食。監河侯說:「好!我就要收租稅了,等我收到以後,借給您三百斤,好嗎?」莊周氣得臉色都變了,說:「我昨天來這里,半路上聽到有人喊救命,我回頭一看,只見車轍里有一條鯽魚。我問它說:『鯽魚啊!您為什麼這樣喊呢?』它答道:『我是東海神的臣子,今天不幸陷落在這干車轍里,您可有一斗半升的水救救我嗎?』我說:『好,我正要到南方去游說吳越的國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上來營救你,好嗎?』鯽魚氣憤地變了臉色說:『我失掉了賴以生活的水,已經沒法生存,我只求你給我一斗半升的水就能活命,你卻說這么多廢話。如果等你把西江水引來,我早就沒命了,你還不如到干魚攤上找我呢?
㈥ 文言詩文點擊涸轍之鮒閱讀答案
《涸轍之鮒》——文言文片段練習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
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於枯魚之肆!
一,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 將貸子三百金 金 : 金屬
B 周顧視車轍中 顧: 回頭看
C 鮒魚忿然作色曰 色: 顏色
D 君乃言此 乃: 於是
二、與例句加點詞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A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 既來之,則安之。
D 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
三、與「我,東海之波臣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 )
A 楚左君伯者,項羽季父也。
B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C 南冥者,天池也。
D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四、下列句子加點的虛詞的用法,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①、莊周忿然作色曰 ③、故往貸粟於監河侯
②、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④、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A 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 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C 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D 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五、翻譯下列句子。
1、 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轍中有鮒焉。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失吾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參考答案:
一、B 二、B 三、D 四、B
五、1譯文:莊周昨天來時,從半道上傳來呼救聲。莊周回過頭看見有一條鮒魚在車轍印溝中。
2、 譯文:我將游說吳越之王,激盪起西江之水來救你,可以嗎?
3、 譯文:我現缺失的就是我常常所需要的,沒有我生存的地方。我只需要斗升 水就能使我活下來罷了。
㈦ 古文涸轍之鮒中的怠然 的意思
忿然:
憤怒生氣的樣子
你打錯字了吧??
㈧ 文言文«涸轍之鮒»原文與翻譯是什麼
原文: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 、 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翻譯:
莊子家裡貧窮,所以往監河侯借糧米。監河侯說:「可以,我馬上要收到租金(統治者在自己的領地里向老百姓收取稅賦、租金等收入),借給你三百兩金子,好嗎?」莊子變了臉色,說:「我昨天來,聽到呼喊的聲音,我環顧四周,看見乾涸的車轍中有一條鯽魚。我問它,說,『鯽魚啊,你是做什麼的呢?』鯽魚回答說:『我原本是東海海神的臣子。你有沒有一升半斗水讓我活命呢?』我說,『可以啊,我要去南方游說吳、越的國王,引西江水接你,可以嗎?』鯽魚生氣地說:『我失去了平常我所需的水,我沒有可生存的地方,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可以活,你竟然說這些,還不如及早到干魚店裡去找我!』」
㈨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10分)《涸轍之鮒》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 監河侯曰:「諾。
| 小題1: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與/我無所回處/吾得斗升之水然答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於枯魚之肆 小題2:莊周家裡很窮,去向監河侯借糧食。監河侯說:「好!我就要收租稅了,等我收到以後,借給您三百斤,好嗎?」<莊周氣得臉色都變了,說:「我昨天來這里,半路上聽到有人喊救命,我回頭一看,只見車轍里有一條鯽魚。我問它說:『鯽魚啊!您為什麼這樣喊呢?』它答道:『我是東海神的臣子,今天不幸陷落在這干車轍里,您可有一斗半升的水救救我嗎?』我說:『好,我正要到南方去游說吳越的國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上來營救你,好嗎?』鯽魚氣憤地變了臉色說:『我失掉了賴以生活的水,已經沒法生存,我只求你給我一斗半升的水就能活命,你卻說這么多廢話。如果等你把西江水引來,我早就沒命了,你還不如到干魚攤上找我呢? ㈩ 涸轍之鮒文言文翻譯! (ง •̀_•́)ง 涸轍之鮒(拼音:hé zhé zhī fù)在乾涸了的車轍溝里的鯽魚,比喻處於極度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人。 涸:干 轍:車輪輾過的痕跡鮒:鯽魚選自《莊子 外物》 熱點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