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小學科學用處

小學科學用處

發布時間: 2020-12-04 20:25:00

❶ 自然科學知識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用處

學科的學習是人類認知發展及生存的必然發展規律,同時又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音樂教學藝術的綜合實施可以同具有類似藝術的學科全面開展,比如說文學、歷史地理、科學等科目內容方面對授課內容、授課載體、開授課方式進行改進。

關鍵詞:多學科 多元文化教育 藝術學科
《音樂課程標准》基本理念中有關「倡導學科綜合」的觀點指出:「音樂學習的綜合包含了音樂教育不同領域之間的結合;音樂同舞蹈、戲曲、影視、美術等姐妹藝術的結合;音樂同藝術以外的其他學科的結合。在執行時,綜合要以音樂為授課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素材建立起同其他藝術學科或非藝術學科的聯系。」由此可見,單純的學唱歌曲或是各學科的隨意拼接並不是此課標所倡導的學科綜合,下面就探討一下教學中學科綜合的意義和技巧。
一、學科綜合在音樂教學中體現的意義
(一)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實際需求
隨著現代文明社會的不斷前進,人們的文化知識水平、自然科學水平和社會科學水平都得到了相應的提升,並且各方面的聯系也達到了更廣闊的層面。多元文化社會不斷前進的同時也要求多元文化教育的不斷發展,這種發展趨勢需要建立全面的認知體制,但這只是通過對各個單獨的學科進行學習,進而促進多學科的整體結合,這樣的過程是促進一個全面的認識和學習結合的過程。所以,現代教育的根本要求就包含了對於學科的綜合能力的培養。當代教育所提到的學科綜合主要包含的是自然學科之間的一體化,其中包括了藝術和靈魂樂兩者的結合,作為藝術是個體發展在當今社會結構完整化的需求,對人的認知品格的豐富和完整化的影響是最重要的課程,可以全方位地促進人類的進步,這是建立在同其他學科的有關知識相接觸的基礎之上的。將各學科同音樂學科進行綜合是為了能夠提供全面發展的知識,培養學生深刻、全面的人文情懷,這是目前學科綜合學習的重點內容,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當代音樂教育及教學改革的需要
最新的音樂教育學科的改革對於綜合知識的學習比較重視,在音樂新課標的基本觀念所提倡的概念中,我們不難發現:全面的音樂教育重點是將不同區域之間的音樂進行集合,其中包含了歌曲教學、舞蹈教學、戲曲教學、電影教學、音樂和其他姐妹藝術的綜合教學等內容,音樂同藝術學科以外的內容進行全面的綜合。在實踐過程中,是將音樂教育作為重點進行的全面發展,利用特定的音樂素材同其他學科的聯系,這為音樂的學習提供了多方位的音樂授課內容。而且,對教學的內容也做了詳細的規定:首先,音樂學科與同類藝術學科的集合;其次,與其他各學科的結合。
現代音樂教育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是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結合,同時也體現了一體化的現代化教育與國際發展形勢相統一的局面。綜合性學習是如今世界教育的一個特色功能,但是音樂教育是以審美教育為主題的,比較提倡宣傳綜合學習的理念以及實施過程的綜合。長期以來,音樂課程都是孤立的,與其他學科沒有聯系的,目前最重要的是能夠實現一個真正的全面個性化的變化,產生一個完整的、個性的發展模式,培養出德智體美全方位發展的學生就是音樂學習的主要目的。
二、音樂學科的授課技巧
(一)將音樂和語言進行合理的組合
音樂的特點就是具有較強的情感傳達性,可以帶動聽者的情緒。比如,在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進行「凝固的音樂」課程講解時,就是通過引導學生對建築的認識、了解及關心,來讓學生通過音樂感受到建築所體現出的各種風格;在對五年級學生開展「漢字的樂趣」的授課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對中國漢字的認識、了解及關心,進而開展填字游戲、朗誦課文、說成語講故事等來感受人物的聲美、形美、意美等特點。
(二)現代教育信息化可以同音樂相結合
能夠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是學習活動中最大的樂趣。學生有了這種幸福感的滿足,對今後新知識的學習會更加有動力,也會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藝術家」,這句話出自世界著名的畫家畢加索之口。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就會通過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來描繪出自己所想到的事物。雖然有些學生所描繪出來的畫面不貼切實際,但是有誰想到過幾年後尤里卡所畫的蘋果梨就真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了呢?老師過分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學生的身上,這種做法非常錯誤,這不僅僅是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還抹殺了孩子們最最珍貴的想像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傳授給學生基本的知識及技巧,引導學生發現美的能力,但是孩子們認為的事物及世界,要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現。
(三)注重音樂與藝術的結合
學校藝術教育的重點內容是音樂和藝術學科,也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主要途徑,筆者認為藝術是流動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影像,兩者是緊密相連的。美術學習作為小學教育的基本學科,就發揮了比較獨特的作用。首先,這門課程對審美和道德進行了教育,其次,這門課程使得學生身體和精神得到了愉悅,是一門創作性的實踐課程。在對學生講授藝術基礎知識的同時,我們也要引導學生逐漸發現生活中的美,學會表達自己心中的世界。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應該起到引導作用,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利用多媒體技術和其他教學活動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授課,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去,讓他們親身體驗生活中的美。有一句話這么說的:「生活中不缺少美,但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藝術老師成為學生前進路上的一盞明燈,照亮他們的路,指引他們前進。
(四)音樂同其他非藝術類課程綜合起來進行授課
音樂是藝術門類中一個重要的學科,與廣闊的文化領域之間有著天然的緊密聯系,這也加大了音樂課程與其他非藝術類課程之間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比如在小學所學的各門課程中,音樂可以同數學語文進行溝通(包括詩詞、戲劇等);音樂中的音值、節奏等可以同數學課程中的數量關系進行結合講解;音樂的節奏感、旋律美可以同體育課的廣播操、韻律操相結合;音樂中相應的地方文化所包含的民族知識、地理知識、環境知識、風土人情知識等可以與科學、歷史等課程進行結合等等,都使得音樂教學同這些非藝術類課程之間的聯系有了很大的可能性。例如,在《小雨沙沙》的教學中,就可以進行多樣化的授課。傳統的授課方式最多是進行歌曲表演或是打擊樂器,現如今可以對其進行改編創作,制定相應的情景,讓學生進行表演,伴唱聲部;學科綜合進行古詩朗誦,兒歌朗誦,來欣賞雨中的景色,體會藝術家筆下的雨,欣賞學生通過觀察以後自己畫出的雨,也可以到網路中尋找其他有關雨的歌曲。其中就有很多是運用了非藝術類學科的綜合。進而拓寬了老師的思路,開發了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音樂學科同其他非藝術類學科的結合,從表面上看各方面內容是相矛盾的,但實際上的本質問題是:習慣了的「學科次序」、傳統的教學定勢與開放、自主、內容豐富的新課標之間的矛盾。
(五)綜合性材料的合理利用
對綜合性材料進行合理的利用可以讓音樂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更加熱鬧,因此,大部分老師在上公開課時非常喜歡使用大量的綜合性材料,但結果導致佔用了學生學唱的時間,往往導致適得其反。因此,老師們在選用綜合性材料的時候要遵循少而精的標准,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同時要考慮到本學科的特點,以音樂為主要來開展教學。在挑選綜合性材料時,進行詳細的考慮,如果確定可用的,就可以進行大膽的嘗試,如果達不到效果的,就必須要放棄,還音樂以本位。
總而言之,倡導學科綜合的目標是為了加大力度拓寬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進而加大力度的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為把他們培養成為我國未來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及建設者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趙玉齡.新課標下的教學新理念——音樂教學如何實施學科綜合[J].音樂天地,2006,(08).
[2]金亞文.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李麗妍.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學科綜合技巧[N].遼寧師專學報,2013.

❷ 小學四年級科學作業自己做怎麼弄比如,一個東西,它除了本身的用處之外怎麼樣可以做成其他的東西

比如礦水瓶,可以用剪刀剪成花籃,也可以做成污水處理器:用兩個礦水瓶,一個在瓶蓋上扎幾個小孔,裡面裝沙和污水;另一個用剪刀減去一小半,然後把第一個倒過來放在上面。(礦水瓶本身的用處是盛水)

❸ 小學科學題:水的用途有哪些

水的用途有哪些
無可代替的物質

對於許多事物是可以這樣做或那樣做的,辦法總會有的。比如照明,沒有電燈,我們可以點蠟燭;沒有蠟燭,我們可以點油燈;沒有油燈,我們可以點松明火把;連火把也沒有,我們只好靜靜地等待黑夜過去,白天的到來。而對於水就不同了。沒有水,我們無法洗臉、刷牙,無法解渴,餐桌上沒有了魚蝦,看不到花草樹木,不知道什麼叫游泳,船艦全部報廢,混凝土攔不成,高樓無法建,連小娃娃哭也沒有了眼淚……啊,還是不要往下想的好!

水作為液體所能起的各種作用,其他物質多半無法替代。這多半是由於水的一些怪脾氣決定的。比如,水在4攝氏度時密度最大,再冷,反而體積膨脹起來,所以冰比水輕,浮在水面,冰不善 於傳熱,才不會一凍到底,保證水下生物安全過冬;水容熱的能耐很大,是鐵的10倍、沙的5倍、空氣的4倍,所以海洋性氣候溫和,人體也靠水來保持體溫;水的三態(水、冰和水氣)可以在自然狀態下共存;水的凝聚性、表面張力,使岩石和土壤的縫隙中能「含」水,水能「爬」上高高的樹梢,給植物送水分和養料;幾乎什麼物質都能溶解於水,所以魚兒才能從水中得到氧氣。

❹ 小學科學實驗器材的名稱作用及使用方法

精燈:酒精燈是以酒精為燃料的加熱工具,用於加熱物體.
試管夾:用於夾試管
蒸發皿:用於蒸專發濃縮屬溶液或灼燒固體的器皿.
雨量器:雨量器是用來收集降水的專用器具,並通過與之配套的雨量量筒,用來測定以毫米為單位的降水量.
試管:(1)盛取液體或固體試劑(2)加熱少量固體或液體(3)製取少量氣體反應器(4)收集少量氣體(5)溶解少量氣體、液體或固體的溶質.(6)離心時作為盛裝的容器(7)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
集氣瓶:用於收集氣體、裝配洗氣瓶和進行物質跟氣體之間的反應.

❺ 請問冀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金屬的來歷》課件從哪裡去找

課件找不到,但這個也許能幫你。
http://www.fnjy.net:6000/xj/uploadfile/2006424162057286.doc

17常見礦物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從多角度描述礦石的特點.
2.能根據礦物的不同性質對礦石進行分類.
3.能舉例說明每一種分類方法(或標准)的優缺點.
4.能用科學的方法測量各種礦物之間的相對硬度.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什麼是礦物.
2.能舉例說明什麼是礦物的條痕.
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目標:
1.能舉例說明礦物在人類生活中的用途.
2.能舉2個以上的實例說明寶石的用途
教學准備:常見礦物,刻刀, 磁鐵,無釉瓷片,銅鑰匙,銅幣,鐵釘,玻璃片,砂紙等.
教學過程:
1,談話:地球上的岩石大多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礦物是人類生存所需的重要自然資源.關於礦物,你都知道些什麼
2,出示各種常見礦物.
3,討論:你希望研究礦物的什麼性質 需要什麼養的工具 採用什麼養的方法 怎樣記錄實驗結果
4,交流.
5,閱讀教材:77頁
6,提問:怎樣觀察礦物的顏色
7,講解:條痕就是礦物再無釉瓷片上刻劃留下的痕跡,是礦物的粉末,能夠轉為准確地反映礦物的顏色.礦物條痕的顏色與礦物的實際顏色是有一定區別的,條痕的顏色才是礦物的准確顏色.
8,認識摩氏硬度計.
9,分組活動,做好紀錄.
10,交流觀察和實驗的結果,比較各種礦物的特徵.
11,根據對礦物的觀察和實驗結果,選擇適當的標准給礦物分類.
12,交流各族的分類標准和結果,比一比誰的分類標准更科學.
13,評價學生和分類活動.
14,講述:有些礦物經切割和磨光後可製成美麗的寶石,關於寶石你知道些什麼
15,認識一些寶石及其用途.
16,布置作業:搜集寶石及寶石的用途.
附板書:
形狀
顏色
光澤
17.常見礦物 條痕
硬度:摩氏硬度計
磁性
18,金屬的來歷(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辨別出常見的金屬製品是由哪些材料製成的.
2.能舉3個以上的實例說明金屬材料是從什麼礦物中提煉出來的.
3.能通過觀察發現大多數金屬礦石的共同特性.
4.能設計實驗研究"銅,鐵,鋁"等金屬有哪些特性.
5.能舉3個以上的實例說明常見金屬的用途.
6.能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研究過程和結果.
教學准備:
生活中各種金屬製品,如鐵鍋,銅鑰匙,電線,鐵刀,銅幣等;分別含有銅,鐵,鋁,鋅,鉛,鎢等各種金屬礦物質的金屬礦石,電池,燈泡,小刀,酒精燈等實驗工具.
金屬用途方面的資料或圖片.
教學過程:
1,談話:2000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知道從礦物中冶煉銅和鐵,鑄造出銅器和鐵器.自從掌握了冶煉技術以來,人們從礦物中提出許多有用的金屬,如銅,鐵,鋁等.現在,利用金屬製成的工具,機器等隨處可見.
2,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由金屬製作的各種物品,你知道嗎哪些
3,交流.
4,打開書,80頁,圖中這些物品分別是由那種金屬製成的用直線將礦物,金屬及其製品聯系起來.
5,匯報結果:
6,交流:從金屬礦物中能提煉出哪些金屬 這些金屬有什麼用途 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資料給大家展示一下.
7,提問:你想研究金屬的哪些性質
8,選擇問題設計實驗進行研究.提示學生設計對比試驗,進行比較分析.
9,匯報實驗方案,並加以改正.
10,分組活動並將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11,分析實驗結果.
12,討論:金屬的這些性質有哪些用途
13,總結:金屬的共同性質與用途.
附板書:
18.金屬的來歷(第一課時)
有金屬光澤
銅 導電性能好
鐵 傳熱性能好
鋁 具有一定的柔韌性(延展性)
18.金屬的來歷(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描述煉鐵的基本過程,體驗到煉鐵的復雜性.
2.能模擬開采礦物的主要過程.
3.將本組的開采方法與其他小組交流.
4.能為本"公司"的產品設計一段較好的廣告詞.
5.能從保護環境的角度提出處理廢礦渣的方法.
教學准備:
有關煉鐵的資料和圖片;
幾種礦物,天平,信封,熟石膏混合物,錘子,棉布,泡沫塑料杯,護目鏡.
教學過程:
1.談話:上節課我們研究了金屬的共同性質,金屬通常是從岩石或礦物中提取出來的.
2.出示人們從鐵礦石中提煉鐵的資料和圖片
3.講解:鋼鐵的冶煉過程包括:⑴傳送帶將原料送入鼓風爐內,再由下方送進熱風,爐里的最高溫度為2300攝氏度.⑵從鼓風爐的出鐵口中流出熔化的鐵的成分,這就是生鐵.其中還有很多雜質.⑶將生鐵轉移至爐內製成鋼.⑷將鋼壓成各種形狀.
4.交流:煉鐵過程的感受.
5.閱讀科學在線
6.提問:什麼是冶金工業
7.講述:礦產資源一般都埋藏在地層里,開采礦產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讓我們通過實驗模擬開採金屬礦產的過程.
8.出示實驗材料.
9.按課本中的過程進行操作.
10.提問:實驗中泡沫塑料杯和熟石膏分別模擬什麼
11.課後完成記錄結果,課上交流:
A.(1)我們小組開采出來的礦物是:
(2)設計圖表,表示出本組開採的礦物名稱和質量
(3)概括出本組開采礦物的方法:
(4)將本組開採的結果與事前交給老師的信封中的相關礦物信息進行比較,比較的結果是:
(5)給本組開采礦物做一個廣告,讓更多的人了解它們的用途.
B.在製作和開采過程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將本組開采礦物的方法和過程與其他小組比較,誰的方法有效
C.討論:當礦物從"礦石體"中開采出來以後,剩下的廢棄物就是"礦渣","礦渣"會對環境造成危害,想一想該怎樣處理
D.評價學生活動.
附板書:
18.金屬的來歷(第二課時)
原料 鼓風爐 熔化的鐵 爐內成鋼 壓成各種形狀
19.煤與石油(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說出從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煉出哪些原材料.
2.能通過調查發現煤和石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哪些關系.
3.把自己的調查結果與其他同學交流.
4.認識煤和石油的形成過程.
5.認識人類開採煤和石油的方法.
教學准備:
煤與石油的資料或圖片
煤與石油的形成和開採的資料或圖片
教學過程:
1.談話:煤,石油和天然氣是重要的能源,除了作能源,它們還有哪些用途
2.教師出示自己搜集的資料
3.分析:從煤和石油中可以獲得哪些提煉物 說說它們的用途
4.舉例說明一些日常用品是有哪些提煉物製成的
5.小結:塑料,滌綸,尼龍,塗料,阿司匹林和糖精等都是由煤和石油的提煉物經過復雜的化學加工製成的.
6.討論:如果沒有煤和石油,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
7.出示煤與石油的形成資料或圖片
8.認識煤和石油的形成
9.講解:煤和石油都是遠古時代的生物的遺骸經過幾億年的變化而形成的,含有碳,氫的可燃性礦物質,它們含熱能較高,使用方便,因此成為礦物燃料.
10.出示煤與石油的開采資料或圖片
11.認識煤和石油的開采過程
12.小結:煤,石油在地球上的蘊藏量是有限的,將來必定用完,所以我們要好好的珍惜這些寶貴的資源,不能隨意浪費.
附板書:
19.煤與石油(第一課時)
植物 煤:露天開采
2億~3億年 埋入地下 採煤機
動物 石油:採油井架
19.煤與石油(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根據資料計算地球上現存的煤和石油還能開採的年限.
2.能通過模擬實驗發現從煤中怎樣提煉各種原材料.
3.舉例說明煤與石油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4.體驗煤來之不易.
5.能採取行動避免浪費能源.
教學准備:
酒精燈,試管,帶玻璃的試管塞,棉花,煤,火柴.
教學過程:
1.談話: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煤和石油的形成過程太漫長了.根據下面的資料,分別計算目前地球上已探明儲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氣還能開采多少年 將計算結果填入表格中.
2.學生打開書87頁計算
3.匯報結果
4.討論:通過以上資料的對比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5.交流啟示.
6.講述:人們很早就開始使用煤了,從煤中可以提煉出什麼呢 讓我們來做個煤的分離實驗吧!
7.演示實驗
8.觀察現象並做好記錄
9.匯報交流
10.閱讀科學在線
11.交流:閱讀科學在線的感受,說一說我們應該學習地質學家李四光的哪些科學精神和態度
12.總結

附板書:
19.煤與石油(第二課時)
藍色火焰 煤氣產生
煤 黑色黏稠狀油狀物 煤焦油產生
黑色炭狀物 焦炭產生
20.礦產資源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根據對搜集到的資料和以前做過的模擬實驗分析,意識到物質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
2.能發現過度開采礦產資源對人類生存的環境帶來的危害.
3.能設計一種簡潔清晰的方式把調查的結果公布於眾.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意識到人類生存與資源的密切關系.
2.意識到保護陸地物質的重要性.
3.能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採取行動保護礦產資源.
科學知識目標:
能舉例說出我國礦產資源的危機.
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目標:
能夠與同學一起寫一份保護礦產資源的建議書.
教學准備:收集礦產資源浪費或破壞的資料圖片
教學過程:
1.談話: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礦產資源.我們在生產生活中使用的各種金屬器具,塑料製品,建築材料,主要能源等,都來自於礦產資源,然而,地球上的礦產資源卻面臨枯竭的危險,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哪些浪費,破壞或過渡開采礦產資源的現象
2.將自己的調查結果與同學交流
3.比一比誰的調查更全面
4.講述:在調查基礎上,根據不同的礦產資源所受到的破環提出保護礦產資源的建議.
5.小組討論交流
6.總結:根據提出的建議我們要從我做起,讓寶貴的礦產資源盡快得到保護.
附板書:

食 20 浪費
住 礦產資源 破壞 盡快保護
行 過渡開發
地球板塊運動
加熱
面臨枯竭
高溫高壓
離不開

❻ 榨汁機在小學科學實驗中有哪些用途

多功能榨汁 攪拌機多功能榨汁 攪拌機是集合了榨汁機和攪拌機的功能的食回品加工機械。答攪拌機用電機帶動刀片高速旋轉以達到攪拌、粉碎、切割食物目的的機器統稱為食物攪拌機。單功能榨汁機(又稱果汁機)功能解析:做純果汁。啟動機器以後,電機帶動刀網高速旋轉。

❼ 小學科學儀器鋼尺的的用途

  • 測量距離或長度。

  • 用鋼尺做聲學實驗: 1.聲音的產生:將鋼尺壓在桌面,一部分伸出桌面,撥動鋼尺使其發出聲音,觀察鋼尺的狀態——在振動。實驗說明了:聲音由於物體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效果:鋼尺靠近耳朵,用指甲輕輕刮動鋼尺,幾乎聽不到刮動的聲音;將鋼尺的一端抵住耳朵(注意安全),然後用指甲以相同的力度輕輕刮動鋼尺,能清晰聽到刮動的聲音。實驗說明:固體的傳聲效果比氣體傳聲效果好。 3.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將一個鋼尺伸出桌子不同的長度,按住鋼尺一端,用相同大小的力撥動鋼尺伸出桌面的部分。現象:鋼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動的越快,發出的聲音音調越高。反之亦然。實驗說明:聲源的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4.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將一個鋼尺伸出桌子相同的長度,按住鋼尺一端,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鋼尺伸出桌面的部分。現象:鋼尺振動幅度越大,發出的聲音響度越大。反之亦然。實驗說明:聲源的振幅越大,響度越高。

  • 用鋼尺做光學實驗: 1.將教室左邊的燈關掉,將鋼尺在講台上豎直(用手扶住),可在鋼尺右邊看到鋼尺的影子(亮度相差越大,實驗現象越明顯)。實驗說明: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沿直線傳播。 2.在一個透明的杯子里裝大半杯水,將鋼尺斜插入杯中,可發現鋼尺在水面處的「折斷」現象。實驗說明: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會發生光的折射。

  • 用鋼尺做熱學實驗: 1.將鋼尺用抹布摩擦,來回20次左右,可感覺到鋼尺發熱。實驗說明:摩擦生熱——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2.將鋼尺和木筷同時插入裝有熱水的燒杯中,半分鍾後,用手觸摸鋼尺和木筷。可以明顯感覺到,鋼尺比木筷熱。實驗說明:鋼尺(金屬)的導熱性比木筷的導熱性好。

  • 用鋼尺做力學實驗: 1.將鋼尺拿起在空中放開,鋼尺豎直落下,說明鋼尺受到重力的作用,且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1.用力輕輕彎折鋼尺,可以發現,鋼尺的形狀發生改變。實驗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2.將鋼尺放在桌面上,用力一推,鋼尺有靜止變為運動。實驗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 用鋼尺做電學實驗: 1.將電源、開關、小燈泡用導向連接好,然後在導線的接頭處斷開,分別接入:鋼尺、干木棒。觀察小燈泡的狀態(亮或不亮)。接入鋼尺 是小燈泡能亮;接入干木棒時,小燈泡不亮。實驗說明:鋼尺(金屬)是導體,干木棒是絕緣體。


❽ 小學科學毛衣用途

毛衣只要用途是保溫、次要用處有美觀、裝飾效果
織毛衣用的材料-----毛線是熱的不良導體,它的作用是使人體產生的熱量不向外散失,起到保溫的作用。

❾ 小學科學設計機器人用途功能設計說明

我幫你搞定

追問:
呃……難道是槍畢業設計的高手?想自己了解,不知道如何下手……

❿ 鋅粒在小學科學實驗課中有什麼用處

用稀硫酸與鋅粒在常溫下反應製取氫氣來點燃,加熱蒸發硫酸鋅溶液製取硫酸鋅固體。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