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術學院畫展
1. 在他人畫展的時候為客人去介紹畫這樣的工作叫什麼
1,美院---如中央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 天津美術學院 廣州美術學院專 魯迅美術學院 西安美術學屬院 湖北美術學院 等等--
2,或大學裡面的美術學院--如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 等等--
要報考--繪畫系 或史論系 等等--
訪問各大美院的網站--找找相關的板塊--看看具體的內容或打電話咨詢---
我說的不完全--也可能不是太准確---僅供參考
2. 曹力扮演者是誰
1984年參加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展出的《壁畫教師作品展》。1985年參加故宮午門東側殿展出的《十一月畫展》。1986年參加中國美術館展出的《中國當代油畫展》、《北京國際藝苑第一回油畫展》。1987年參加中國美術館《走向未來》畫展和美國紐約HEFNER畫廊展出《中國當代油畫展》。1988年參加美國紐約EFNER畫廊《五人聯展》,參加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中青年教師首屆素描作品展》、《油畫人體藝術大展》。1989年參加北京·中國美術館全國第七屆美術作品展。1990年參加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展出《教師雙年展》。1991年參加日本河日湖美術館展出的《中國現代美術大展》,美術學院陳列館展出的《壁畫系教師作品集》、《91.3月畫展》。1992年參加中國美術館展出《20世紀、中國》美術大展。1993年參加中國美術館展出《93中國油畫年展》、《中國油畫雙年展》。1996年於北京人民文化宮大殿參加「重復·開始」油畫作品聯展。1997年參加美國奧克拉荷馬州「開放之門」——中國油畫展。1999年參加「中國高等藝術院校素描藝術精品邀請展」。2000年參加中國美術館展出「藝術於科學」國際作品邀請展,「20世紀中國油畫作品展」。2002年參加「2002年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會」。2003年參加「首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十所美術院校教師作品展」,「國際當代素描藝術邀請展」。2004年參加「印象武夷—中德兩國藝術家首次面對面互動創作」國際巡迴展(中國)。2005年參加北京·中國美術館全國第十屆美術作品展。2006年參加意象武夷——中德兩國藝術家首次面對面互動創作國際巡迴展(德國)、在紙上行走——曹力紙上作品展(寧波·寧波美術館)。2007年舉永遠的牧歌——曹力油畫作品展(中國·上海美術館、中國·寧波美術館)作品1982在侯一民先生指導下搞畢業創作《苗家風情》,畢業後留壁畫系任助教。同年創作木浮雕作品《生之歌》、《遊方》、《少女與鴿子》等,並發表於《美術》第10期。1983為畫馬,赴內蒙古海拉爾呼倫貝爾草原體驗生活,創作木浮雕《汲水》、《馬頭》、《擁抱》、《女人體》等作品。安徽美術出版社《畫刊》第3期發表《苗家風情》壁畫局部。1984創作油畫《馬與樓道》組畫四幅、《七色鳥》組畫七幅,創作小品畫系列。參加在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展出的「壁畫系教師作品展」。1985創作《馬》組畫四幅、人體線描20幅及大量試驗性作品。參加在故宮午門東側殿展出的「11月畫展」。湖南美術出版社《畫家》第1期發表油畫《馬與樓道》組畫四幅、《七色鳥》組畫四幅、《灰調子》等作品,並發表文章《玩童與他的夢—關於青年畫家曹力》(孫景波文)和《畫外的話》(本人文)。1986創作油畫《村女》(美籍華人陳逸飛收藏)、《牧童》(中國美術館收藏)、《牧牛圖》(釣魚台國賓館藏)、《愛》、《五彩雲》、《紅色閃念》(日本個人藏)和《馬》組畫(美國個人藏)。帶學生赴內蒙古實習寫生。參加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中國當代油畫展」、「北京國際藝苑第一回油畫展」。湖北美術出版社《速寫藝術》中發表作品《牧女》、《洗衣》、《笙舞》、《飲》、《削》、《擔》。《美術》第9期發表油畫《馬》。《新觀察》第4期發表油畫作品《馬》和水彩小品四幅。《民族團結》第6期發表油畫作品《牧童》以及水彩作品《奔馬》、《苗歌》。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富春江畫報》第10期發表油畫《牧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故事畫報》第8期發表連環畫作品《神秘的古堡》。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叢刊》第39期發表裝飾畫8幅、剪紙4幅、速寫6幅、人體素描8幅。《中國美術報》第27期發表油畫《馬》。安徽美術出版社《中國連環畫選刊》發表連環畫作品《向日葵》。1987任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講師。創作油畫《毛毛雨》、《湖畔》(日本個人藏)、《大草與牧童》、《藍色的霧》、《暮色》、《晨》、《牧歸》、《音樂樹》。創作連環畫《格列佛游記》200幅。參加中國美術館「走向未來」畫展。參加美國紐約Hefner畫廊「中國當代油畫展」。《中國美術報》第24期發錶速寫作品《牧歸》並發表文章《談曹力速寫》(衛和文)。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曹力裝飾畫》個人畫冊並發表文章《迷人的童心》(詹建俊文)。廣西人民出版社《中國線描、現代人體作品選》發表人體線描作品十六幅。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油畫》第3期發表油畫《馬》之二。《北京文學》第1期發表油畫《馬與樓道》。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世界文學名著連環畫」中發表《格列佛游記》連環畫200幅。1988創作油畫《黃昏》、《晨》、《暮》(日本個人藏)、《黑與白》(台灣個人藏)、《夢》、《母與子》(日本個人藏)、《自然》(日本個人藏)、《馬戲圖》(台灣個人藏)、《牧馬人》等作品。參加美國紐約Hefner畫廊「五人聯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畫廊舉第一次個人展覽:「曹力油畫、土陶作品展」。參加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中央美術學院中青年教師首屆素描大展」、「油畫人體藝術大展」。安徽美術出版社《素描選集》中發表素描作品五幅。灕江出版社《新寫實繪畫》發表油畫《馬》。《中國美術報》第8期發表油畫《毛毛雨》。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曹力速寫集》個人畫冊。廣西人民出版社《油畫人體藝術大展作品集》發表油畫《春》、《夏》、《秋》、《冬》、《謎》五幅作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油畫》發表油畫《五彩雲》、《苗孩兒》、《童話》、《放牛娃》並發表文章《畫筆下的夢》(吳厚斌文)。1989創作油畫《小城一瞥》、《小城印象》、《驚蟄》等作品。在台北龍門畫廊舉第二次個人展覽。《小城印象》參加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全國第七屆美術作品展」,並獲銅牌獎(德國個人藏)。秋天赴貴州羅甸體驗生活,畫了一批素描作品。1990創作油畫《樂園》、《驚奇》、《原野》(新加坡個人藏)、《木瓜樹下》(美國個人藏)、《謎牆》(西班牙個人藏)、《頭像系列》等作品(美國個人藏)。參加在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展出的「教師作品雙年展」。1991創作油畫《頭像系列》組畫、《假面舞會》、《青春》(西班牙個人藏)及12幅微型油畫(美國個人藏)。參加在日本河口湖美術館展出的「中國現代美術大展」。參加在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展出的「壁畫系教師作品展」。參加「』91.3畫展」。中央美術學院學報《美術研究》第1期發表油畫《葫蘆樹》。第38期《瞭望》周刊海外版發表油畫《紅笛子》。油畫《葫蘆樹》、《南方童話》參加香港太古佳士得公司「中國當代油畫拍賣」,年底赴西班牙考察。1992任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參加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20世紀·中國」美術大展,在西班牙馬德里哥什那達、巴拉哈什兩個城市的文化中心分別舉第3次、第4次個人畫展。同年赴法國巴黎考察。油畫《紅鳥》、《三葉草》、《太陽花》參加香港太古佳士得公司「中國當代油畫拍賣」。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現代線描精選·曹力作品集》個人畫冊。江蘇美術出版社《江蘇畫刊》第1期發表油畫《驚蟄》(美國個人藏)、《驚奇》。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油畫》第2期發表油畫《南京小鎮》(美國個人藏)。江西美術出版社《中國現代線描精選》發表線描作品五幅。回國後創作油畫《戲金蟾》、《冬去春來》、《窈窕淑女》等。1993創作油畫《倖存者》、《藍鳥》、《迷人的夜色》、《牧笛》、《吹簫女》、《夜曲》、《梅花老K》、《銀色》、《島》等作品。參加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中國油畫年展」、「中國油畫雙年展」。參加在炎黃藝術博物館展出的「科學與藝術」美術作品展。油畫《紅鳥》、《晝與夜》參加香港太古佳士得公司「中國當代油畫拍賣」。中央美術學院學報《美術研究》第4期發表油畫《窈窕淑女》、《假面舞會》、《藍鳥》、《樂園》及線描五幅、素描一幅並發表文章《曹力畫中的曹力》(宋曉霞文)。開始與香港Schoeni畫廊合作。1994在香港Schoeni畫廊舉第五次個人畫展。1995創作油畫作品:《喧囂遠去》、《遠處是橄欖樹》、《打開的樂譜》、《最後的歌》等。1996於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大殿參加「重復·開始」油畫作品聯展。參展作品:《盛夏》、《最後的歌》、《遠處是橄欖樹》、《喧囂遠去》、《寶貝》。創作非洲駝鳥蛋作品046號,由中國駝鳥協會收藏。1997應美國GHK公司邀請赴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參加「開放之門」中國幕式。參展作品《最後的歌》、《打開的樂譜》、《馬》系列等。陶藝作品《孩子的幻想》、《母與子》參加中國文化部組織的「中國當代陶藝展」,作品由文化部收藏。1998創作油畫作品《激越的琴聲》、《母與子》、《青春》、《少年日記》、《童聲合唱》。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素描經典畫庫·曹力素描集》。在北京世紀藝苑美術中心舉「第6次個人作品展」。參展作品:油畫40幅、素描20幅。1999在中國美術出版總社主的《中國藝術》1999年第2期發表文章《體味自由》,以及油畫作品《喧囂遠去》、《最後的歌》、《遠處是橄欖樹》、《寶貝》、《窈窕淑女》、《田園合奏》、《牧馬人》、《盛夏》、《藍鳥》、《金色天空》、《光與影》。由中國廣播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曹力繪畫構圖技法》光碟及錄像帶。參加「中國高等藝術院校素描藝術精品邀請展」。參展作品:《過去與未來》、《竊竊私語》。參加青島「國際美術邀請展」。參展作品:《風箏》、《海灘》。2000《今日藝術》總第94期發表評論:《詩·音樂·空間》(張澎文)。發表作品:《原野》、《母與子》、《有月亮的下午》、《青春》、《風箏》、《命運之鳥》、《金色天空》、《光與影》。在四川美術學院主的《當代美術家》2000年第2期發表文章《談點感想》,並發表作品:《規定曲目》、《都市喧囂》、《都市喧囂之二》、《我很煩、我要飛》。油畫《小城一瞥》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參加在中國美術館展出「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邀請展,參展作品:《綜合材料雕塑·新人類》。參加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20世紀中國油畫作品展」,參展作品:《遠處是橄欖樹》。2001創作油畫作品《紅鳥》、《紅土》、《飛翔》、《馬》系列共四幅。在上海文藝出版社主的《藝術世界》總129期發表作品:《演員》、《風箏》、《音樂會》。2002參加「2002年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會」。參拍作品:《紅土》(由美國GHK公司收藏)。在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舉《曹氏馬家族》第七次個人作品展。參展作品:油畫40幅、素描55幅。並在《北京青年報》、《信報》等其他報紙上發表作品及文章。在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出版的《中國藝術》總29期發表文章《有限中尋求無限》及素描作品12幅。《中華文化畫報》2002年第4期發表評論文章:《夢想與隱喻——讀曹力近作》(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研究》編輯、評論家殷雙喜文),同時發表油畫作品10幅,素描1幅。2003創作油畫:《天使之夢》之一之二、《小女孩的夢》、《粉色晨風》、《夢中的橄欖樹》、《完美家庭》。創作素描:《飛翔》、《燭光之歌》、《花樣年華》、《完美家庭》。參加「國際當代素描藝術邀請展」,參展作品:《五魁手》、《兵馬俑新素描》。在嶺南美術出版社、雅昌藝術網有限公司編輯出版的《畫廊》2003年第6期發表評論文章《田園·夢幻與詩》(中央美術學院《世界美術》主編易英文)。同時發表油畫作品:《金色的天空》、《少女與鳥》、《夜生活》、《紅鳥》、《光與影》、《逆光》、《打開的樂譜》、《牧歌》、《青春》、《秋》、《天使之夢》;發表素描作品《曹氏馬家族》16幅;發表綜合材料雕塑《新人類》。在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畫家·叢書(二)》中發表文章:《夢想與隱喻—讀曹力近作》(殷雙喜文)。並發表油畫作品:《雲南童話》、《准備起飛》、《大餡餃子》、《白色夢幻》、《打開的樂譜》、《紅土》、《紅鳥》、《飛翔》;發表素描作品《自在》;發表綜合材料雕塑《新人類》。2004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美術向導》2004年第2期發表素描作品:《看見風景的房間》、《幻境》、《人與自然》、《田園幻想》、《奇異的夢》、《天使之夢》、《生活迷茫》。由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當代畫家風格素描系列一書《曹力素描》,作品115幅出版。創作油畫作品:《情色花園》、《放飛》、《瑜珈》、《琴聲如訴》。2005參加全國第十屆美展,油畫《中國童話》獲中央美術學院「學院佳作獎」。創作油畫:《夢中的俄羅斯》、《綠色童話》、《一束光》、《天使游戲》、《牧童》、《沒睡醒的小鳥》、《金色草地》、《大鳥的夢》、《幾家歡喜幾家愁》。
3. 徐悲鴻個人簡介與評價
徐悲鴻
(現代畫家)
編輯
徐悲鴻(1895-1953年),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版國現代畫家、權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准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1]
被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
4. 書畫展(打一福建省內行政區名)
1949年3月23日 中國木刻赴日本游動展在日本華僑學校舉行。春 香港人間畫會舉行畫展,展出會員30餘人的木刻、油畫、素描、漫畫等約300幅。本年 中華藝術研究會在上海成立,方干民為會長。紅黃藍畫社在香港成立,由何磊發起組織。7月2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出席代表650人,其中美術工作者代表88人。大會主席郭沫若致開幕詞,並作《為建設新中國的人民文藝而奮斗》總報告,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到會祝賀並講話,周恩來作政治報告。19日大會閉幕,正式成立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7月2日 全國文代大會舉辦的全國美術展覽會(即第一屆全國美展)在北平藝專開幕。展出木刻、素描、國畫、雕塑、漫畫、年畫、畫報、油畫、水彩、洋片等556件,展覽會於16日結束。7月21日 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在北京成立。徐悲鴻當選為主席,江豐、葉淺予當選為副主席。9月1日 全國文代大會舉辦的全國美術展覽會移至上海展出。《新中國版畫集》印行。9月15日 上海美協舉行第一次執行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開渠,副主任委員米穀、陳煙橋。10月14日 廣州解放不久,香港人間畫會部分會員集體繪制毛澤東巨幅畫像(高30米),題為《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懸掛於廣州愛群大廈。11月14日 上海連環畫出版工作者聯合會舉行連環畫座談會。11月26日 中央文化部發布經毛澤東主席親自審閱的《關於開展新年畫工作的指示》。1950年1月1日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歷代版畫展覽會。1月8日 上海市連環畫作者聯誼會成立。1月17日 南京成立革命歷史畫創作委員會。2月1日 中國美協機關刊物《人民美術》創刊,並發表有關「新國畫運動」的文章。2月1日 上海美協、杭州美協在上海聯合舉辦新年畫展覽會。2月16日 中國美協、新華書店總店在北京聯合舉辦1950年全國年畫展覽會。2月 北京市人民美術工作室成立。3月2日 中國美協召開年畫座談會。4月1日 國立北平藝專與華北大學三部合並為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任院長。4月16日 中央文化部頒發1950年新年畫創作獎金。6月1日 《漫畫》月刊創刊號出版。7月6日 國務院頒發《古文物遺址及古墓葬調查發掘暫行辦法》及《禁止珍貴文物圖書出口暫行辦法》。8月20日 上海連環畫出版業聯誼會成立。10月1日 中國藝術展覽會在蘇聯莫斯科開幕。10月11日 上海美術界舉行關於文人畫與筆墨情趣座談會。10月29日 上海新國畫研究會成立。本年 國立杭州藝專改名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1958年改名浙江美術學院)。1951年2月7日 天津舉行全國年畫展。3月1日 全國新年畫展覽會在北京舉辦。3月28日 東北文化部出版處召開連環畫座談會。4月3日 蘇聯宣傳畫和諷刺畫展覽會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6月14日移展上海。4月9日 上海市文化局舉辦連環畫展覽會。4月11日 北京歷史博物館舉行敦煌文物展覽。4月13日 華東文化部在上海主辦全國美術展覽會華東作品觀摩會開幕。4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學藝術展覽會在蘇聯列寧格勒舉行。5月16日 《連環畫報》創刊。6月16日 文化部文物局派人到敦煌勘察並擬定修整莫高窟三年計劃。6月25日 上海市文化局組織新連環畫評獎活動。9月14日 人民美術出版社在北京成立。10月18日 文化部出版總署發布《關於加強年畫工作的指示》。10月20日 文物局和故宮博物院在北京舉辦偉大祖國古代藝術展覽。11月14日 胡喬木在北京文藝界整風學習動員大會上作《文藝工作者為什麼要改造思想》的報告。1952年1月23日 捷克斯洛伐克招貼畫、漫畫展覽會在北京舉辦。1月24日 上海舉辦新年畫展覽會。3月29日 智利名畫家何塞·萬徒勒里夫婦由莫斯科到我國訪問。6月6日 波蘭招貼畫展覽會在北京舉行。8月16日 華東人民美術出版社成立。9月5日 文化部公布1951年、1952年度年畫創作評獎結果。10月1日 蘇聯莫斯科畫家之家舉辦中國年畫展覽會。11月10日 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代表拉丁美洲藝術家作品展覽會在北京開幕。1953年1月7日 北京舉行畫家齊白石93歲壽辰慶祝會。周揚代表文化部授予齊白石榮譽獎狀。周恩來總理出席晚宴。2月28日 杭州舉辦黃賓虹90壽辰慶祝會。賴少其代表華東文化局授予黃賓虹獎狀。2月28日 文化部批准國畫研究所成立(後改為民族美術研究所),黃賓虹任所長,王朝聞任副所長。3月3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委總政治部召開文藝創作會議。4月3日 文化部發出「關於建立省市美術工作室的幾項通知」。5月5日 日本人民藝術家木刻展覽會在北京開幕。7月9日 文化部組織麥積山勘察團,吳作人任團長。9月16日 全國國畫展覽會開幕。9月23日 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開幕。周揚作《為創造更多的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而奮斗》的報告,會議10月6日閉幕。10月4日 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改名中國美術家協會,推選齊白石為美協主席。10月20日 現代中國美術展覽會在日本神戶舉行。11月4日 蘇聯版畫素描展覽會在北京舉辦。12月12日 徐悲鴻遺作展覽會在北京中山公園開幕。1954年1月20日 中國美協機關刊物《美術》創刊。4月28日 齊白石繪畫展覽在北京舉辦。7月8日 中國造型藝術展覽會在柏林開幕。8月6日 全國水彩、速寫展覽會在北京展出。8月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成立。9月5日 全國版畫展覽會在北京開幕。9月19日 李可染、張仃、羅銘水墨寫生畫展覽在北京開幕。9月19日 黃賓虹作品觀摩會在上海開幕。9月26日 連環畫原作展覽會在北京舉辦。10月2日 北京蘇聯展覽館開幕,展出蘇聯美術作品280件。10月10日 徐悲鴻紀念館開幕。12月12日 上海舉辦任伯年畫展。1955年1月16日 蘇聯美術院通訊院士扎莫施金應東北美專邀請到該院講學。1月20日 中國繪畫展覽會在英國倫敦開幕。1月24日 上海市博物館舉辦民間木刻年畫展覽。1月28日 北京故宮博物館展出明清繪畫400多件。2月19日 蘇聯油畫家康·麥·馬克西莫夫教授抵達北京,在中央美術學院主持油畫訓練班的教學工作。2月26日 華東地區美術展覽在上海開幕。3月27日 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在北京開幕。展出彩墨畫、油畫、雕塑、版畫、年畫、連環畫、招貼畫、漫畫、插圖、水彩畫、素描速寫等作品996件。至5月15日結束。然後到上海、廣州、武漢、重慶、西安、沈陽等地巡迴展覽。5月3日 《人民日報》就第二屆全國美展發表社論《爭取我國美術的進一步繁榮和提高》。5月5日 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討論繼承遺產等問題。中國文聯副主席周揚到會並作報告,提出反對虛無主義和保守主義兩種傾向。5月8日 凱綏·珂勒惠支作品展覽會在北京開幕。5月 畫家董希文、關夫生、劉侖開始沿紅軍長征路線寫生,至11月返京。6月6日 全國藝術教育行政會議在北京舉行。6月18日 中國木刻展覽會在波蘭華沙開幕。7月1日 文化部召開全國素描教學座談會。7月29日 日本木刻展覽會在北京開幕。9月11日 印度阿旃陀壁畫1500周年紀念展覽在北京舉行,同時召開紀念會。10月9日 敦煌藝術展覽會在北京開幕。10月22日 智利畫家萬徒勒里作品展覽會在北京舉辦。12月11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總理格羅提渥、副總理博爾茨訪問齊白石,並代表德國藝術科學院授予齊白石通訊院士榮譽狀。本年 華東人民美術出版社改名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56年2月5日 新舊年畫、民間玩具展覽會在北京舉辦。3月31日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訓練班開課,由蘇聯雕塑家尼·尼·克林杜霍夫任教。4月20日 英國版畫展覽會在北京舉辦。7月8日 第二屆全國國畫展覽在北京開幕。7月20日 荷蘭畫家倫勃朗誕生350周年紀念會和展覽會在北京舉行。7月25日 中國美協召集在京國畫家和各地來京國畫家座談,對第二屆全國國畫展交換意見。會上對虛無主義、保守主義思想進行了批判,對國畫的特色、繼承遺產、吸收西洋、重視生活等問題也作了討論。文化部副部長夏衍到會講話,希望進一步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鼓勵畫界展開自由辯論。7月31日 墨西哥全國造型藝術陣線油畫、版畫展覽會在北京舉行。8月4日 日本畫家丸木位里、赤松俊子《原子彈災害圖》及訪華旅行寫生展在北京開幕。8月10日 上海美術展覽館正式成立。第二屆全國國畫展同時在滬開幕。8月13日 西安美協舉辦呂斯百油畫作品展覽會和油畫問題講座。8月22日 首都文化界集會紀念日本畫家雪舟等揚逝世450年。9月1日 文化部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召開全國油畫教學會議。9月12日 越南民主共和國美術展覽會在北京開幕。9月15日 近代畫家任伯年、吳昌碩、陳師曾、黃賓虹作品展覽會在北京展出。9月 北京故宮博物院繪畫館展出隋至元代歷代名畫精品,並增加古代書法展覽。10月1日 《版畫》雙月刊創刊。10月7日 19世紀德國繪畫大師阿·門采爾原作展在北京展出,11月17日移展上海。10月9日 埃及藝術展在北京開幕。10月17日 陳半丁國畫展,艾中信訪問民主德國寫生畫展,關山月、劉蒙天訪問波蘭寫生展覽在北京舉行。10月22日 第二屆全國版畫展覽會在北京展出。10月30日 《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發展國畫藝術》。11月1日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京成立,鄧潔任院長,龐薰琹、雷圭元任副院長。11月10日 石魯、趙望雲埃及寫生展在北京開幕。11月12日 法國現代美術作品展覽會在北京開幕。12月16日 全國漫畫展覽會在北京開幕。1957年1月15日 中央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學報《美術研究》創刊。3月9日 為紀念近代畫家吳昌碩逝世30周年,上海舉辦吳昌碩遺作展覽會。3月16日 全國青年美術工作者作品展覽會(即第一屆全國青年美展)在北京開幕。共展出845位青年作者的900多件作品。4月12日 現代中國畫展覽會在莫斯科開幕。5月14日 北京中國畫院成立,齊白石為名譽院長,葉恭綽為院長。周恩來總理出席了成立大會並講話,並建議定名中稱「中國畫」,不稱「國畫」。為慶祝畫院成立,文化部舉辦國畫展覽會,展出古代、近代和現代國畫家作品。5月23日 北京美術家集會座談今後美術創作前途、籌組畫會、舉行畫展等問題。文化部、中宣部、美協有關領導到會聽取意見,會上大鳴大放。5月24日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訓練班結業,文化部舉行酒會祝賀,同時舉行學員畢業創作和習作展覽會。朱德副主席到會參加。5月31日 中國美術家代表團赴捷克訪問。7月16日 德國15--16世紀藝術大師丟勒作品展覽會在北京舉行。7月28日 美術界反右派斗爭運動開始,並在運動中錯誤地提出「江豐反黨集團」,最後將江豐及受牽連的同志錯誤地定為「右派分子」。8月1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0周年紀念美術展覽會在北京舉辦8月4日 蘇聯著名美術家穆希娜、法沃爾斯基、庫克雷尼克塞、托姆斯基、比曼諾夫、拉奇夫等八位美術家作品展覽會在上海展出。9月16日 齊白石逝世。首都各界於22日舉行公祭,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了公祭儀式。10月1日 中國現代版畫展覽會在蘇聯開幕。11月5日 18--20世紀俄羅斯繪畫展覽會在北京開幕。11月6日 蘇聯版畫展覽會在北京舉辦。12月26日 杭州吳昌碩紀念館正式開館。1958年1月1日 文化部、中國美協聯合舉辦的齊白石遺作展在北京開幕。同時展出了黃賓虹、徐悲鴻部分遺作。展覽延期至2月23日閉幕。2月16日 第三屆全國版畫展覽在北京開幕,展出204位作者的302件作品。2月下旬 中國美協在北京召開各地分會和分會籌委會負責人聯席會議。對美術家如何上山下鄉勞動鍛煉與工農結合,加強藝術實踐,繁榮創作等問題交換了意見。3月15日 文化部在北京召開第一次全國性藝術科學研究座談會。3月 大躍進漫畫展在北京開幕。4月2日 保加利亞版畫展覽會在北京開幕。展覽結束後到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地展出。5月1日 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建成揭幕。6月14日 中央美院雕塑訓練班作品展覽在北京開幕。6月17日 中央美術學院舉行雕塑訓練班結業典禮,文化部副部長劉芝明代表國務院向尼·尼·克林杜霍夫贈送中蘇友誼章。6月18日 潘天壽被蘇聯藝術研究院聘為名譽院士。6月28日 《東風》美術月刊在上海創刊。7月8日 1955—1957年蘇聯美術家作品展覽在北京開幕。8月16日 近百年中國畫展覽在北京舉行。8月25日 文化部召開全國文化藝術教育工作會議。9月1日 芬蘭藝術展覽會在北京開幕。9月15日 中央美術學院舉辦工農美術訓練班開課。10月4日 比利時版畫家麥綏萊勒畫展在北京開幕。後移至上海展出。11月21日 全國美術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交流群眾美術普及和專業美術幹部下鄉下廠與群眾結合的經驗。12月26日 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展覽會在莫斯科開幕。我國參展作品共277件。本年 《中國畫》在北京創刊。本年 東北美術專科學校改名魯迅美術學院。1959年1月1日 上海博物館舉辦永樂宮壁畫(摹本)展覽。1月23日 中國近百年畫展在巴黎開幕。1月 中央美術學院編輯的《群眾美術》(月刊)創刊。2月6日 蘇聯漫畫原作展覽在北京開幕。2月21日 羅工柳留蘇油畫習作展覽在北京開幕。3月 中國現代繪畫展覽會在瑞士拉秀德封市開幕。3月 廣州美術學院成立,院長為胡一川。3月24日 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展覽會邀請各兄弟國家的委員及美術家代表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討論會。我國出席會議的代表蔡若虹、王朝聞參加了討論會。6月18日 明清寫真畫展在北京開幕。9月20日 李可染水墨寫生畫展在北京舉辦。10月1日 畫家八大山人紀念館正式開館。10月1日 在北京和重慶兩地同時舉行第四屆全國版畫展覽會。11月 中國美協舉辦蘇聯版畫展覽會。12月12日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造型藝術展覽在北京開幕。1月22日 十年宣傳畫展覽會在北京開幕。本年 在西南美術專科學校基礎上成立四川美術學院。1960年2月12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屆美術作品展覽會在北京舉行。3月16日 江蘇省中國畫院正式成立。傅抱石任院長。4月1日 英國水彩畫展覽在北京舉行,4月25日移上海展出。4月14日 中國美協舉辦林風眠畫展。4月15日 永樂宮展覽在北京展出。5月9日 保加利亞油畫展覽在北京舉行。6月17日 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會在北京展出。共展出27個省市自治區的美術作品907件。至7月31日結束。6月18日 日本現代畫展在北京開幕,30日結束。6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成立,其中美術系於1979年正式組建。7月19日 英國近70年油畫展覽會在北京舉行。7月22日 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7月30日 中國美協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8月9日 中國美協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何香凝為主席,蔡若虹、劉開渠、葉淺予、吳作人、潘天壽、傅抱石為副主席。10月7日 第二屆工人業余美術創作展覽會在北京舉辦。10月7日 德意志600年版畫展覽在北京舉行。11月12日 「北大荒」美術作品展覽會在北京舉行。12月24日 印度尼西亞美術展覽在北京開幕。本年 在西安美術專科學校基礎上建立西安美術學院。1961年2月12日 挪威畫家愛德華·孟克作品展覽會在北京開幕。3月20日 紀念中國古代十大畫家展覽會在故宮繪畫館開幕,展出兩個月,展出期間召開了學術研討會。5月2日 「山河新貌」江蘇中國畫家寫生作品展覽在北京開幕。6月2日 中國美協在北京召開關於革命歷史畫創作問題座談會。9月 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石濤及揚州畫派作品展覽。12月9日 中國美協主辦1931—1949中國木刻展覽會在北京開幕。共展出413幅作品。展出期間舉行了座談會。1962年1月1日 故宮博物院舉辦沈周誕生535周年,陳洪綬逝世310周年紀念展覽會。1月1日 清代揚州畫派展覽在南京舉辦。2月5日 中國革命博物館將館藏的70餘件美術品舉辦展覽會。2月5日 敦煌藝術展覽會在上海舉行。2月17日 司徒喬遺作展在京舉行。2月26日 中國東北墾區版畫展覽會在越南河內舉行。3月11日 畫家董希文、吳冠中、邵晶坤西藏寫生畫展在北京舉行。4月 中國美術館主樓在北京建成。5月23日 文化部、中國美協在新建成的中國美術館聯合舉辦全國美術展覽會(即第三屆全國美術展)。共展出繪畫和雕塑作品1115件,工藝美術品和設計圖稿355件,美術出版物544冊(幅)。9月中 黃賓虹畫展在杭州舉行。9月30日 潘天壽書畫展在北京舉行。12月27日 林風眠畫展在上海開幕。12月 中國美協組織12位美術家到福建前線深入生活慰問寫生。12月 中國版畫展在阿爾巴尼亞、波蘭舉行。1963年4月1日 英國水彩畫展覽在北京舉行。7月5日 日本現代現實主義繪畫展覽在北京舉行。7月26日移展上海。7月28日 中央美院油畫、雕塑研究班畢業創作展覽在中國美術館舉行。8月18日 泥人張彩塑展覽在中國美術館開幕。9月6日 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歷代名畫陳列。10月12日 畫家徐悲鴻逝世10周年紀念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10月25日 西泠印社建社60周年紀念,同時在杭州召開社員大會。12月12日 毛主席批示:「各種藝術形式——戲劇、曲藝、音樂、美術、舞蹈、電影、詩和文學等等,問題不少,人數很多,社會主義改造在許多部門中,至今收效甚微。……」12月28日 文化部、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中國文聯以及中國美協聯合舉辦世界文化名人、畫家齊白石誕生100周年紀念展覽,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中國美協舉行全國連環畫評獎,並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授獎大會。12月29日 第五屆全國版畫展覽會同時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開幕。1964年2月9日 1964年年畫展覽在北京舉辦。3月4日 中南五省版畫聯合展覽分別在廣州、南寧、武漢、長沙、鄭州等地同時舉行。5月1日 中國美協書記處致美術工作者們的信要求歌頌社會主義勞動者的偉大精神,擬舉辦社會主義新人新貌展覽會。5月8日 中國·日本版畫交流展覽會同時在北京、東京開幕。6月27日 毛主席在《中央宣傳部關於全國文聯和所屬各協會整風情況報告》草稿上,作了第二個批示。這個批示於7月11日作為正式文件下發。7月15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屆美術作品展覽會在中國美術館開幕。9月26日 文化部、中國美協聯合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周年全國美術展覽會(即第四屆全國美展)分別在北京、上海、重慶舉行。華北地區作品首先在中國美術館展覽。11月8日 全國高等美術院校1964年畢業創作成績展覽會在北京舉行。12月19日 第四屆全國美展東北、西北地區的作品移至北京展出。1965年1月31日 第四屆全國美展華東地區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3月14日 第四屆全國美展西南地區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4月25日 全國工農業余美術作品展覽會在中國美術館開幕。6月13日 第四屆全國美展中南地區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自1964年9月至1965年7月,第四屆全國美展,先後分為華北、東北、西北、華東、西南、中南六個大區,巡迴於北京、上海、重慶三地展覽,合計展出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作品2818件。7月18日 毛澤東同志對美術教學中使用模特兒的問題作了批示:「男女老少裸體模特兒,是繪畫和雕塑必須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即使有些壞事出現也不要緊,為了藝術學科,不惜小有犧牲……」。10月 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在四川省大邑縣塑成展出。湖北美術院成立。12月24日 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展覽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本年 北京中國畫院吸收了一些油畫、版畫、雕塑創作幹部,改名為北京畫院。1966年1月20日 華北區1966年年畫、版畫展覽在中國美術館開幕。1月 戶縣農民畫在北京展出。2月2日至20日 林彪和江青炮製了所謂《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紀要」全盤否定了建國以來黨領導文藝的偉大成就,排斥一切中外文學藝術遺產,全盤否定「五四」以來特別是三十年代文藝工作的成就,大批作品被打成「毒草」,大批作家被打成「黑線人物」,文藝創作在思想上陷入了僵化和虛假的境地。1979年5月,中央正式通知撤消《紀要》。4月17日 毛主席的好學生焦裕祿美術作品展覽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本年 《美術》雜志停刊。1967年1月11日 《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批判蔡若虹、華君武,稱美協是「裴多菲俱樂部」。11月 《美術戰報》文字版改為《新美術》,為「中央直屬文藝系統美術口革命大聯合刊物」。1967年第一期發表大批判文章《打倒齊白石》等。1968年1月1日 紅太陽畫展在上海美術展覽館展出,是由工廠、農村、部隊、學校34個基層單位群眾組織倡議籌辦,展出作品300多幅。7月1日 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印刷品隨報紙向訂戶贈送。7月6日 《文匯報》發表社論:《又一朵大香花——賀油畫》。7月16日 《解放日報》發表編輯部文章:《光輝的形象,斗爭的力量——評油畫的政治和藝術成就》。1969年9月27日 中國美協全體幹部和職工下放農村「五七」幹校。1970年5月9日 中央美術學院教職工下放部隊農場勞動。冬天 「四人幫」建立中央五七藝術學校,江青任校長。年底 周恩來同志指示,搞賓館布置要做到樸素大方,要反映出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民族文化,要陳列中國畫,從古到今都要有一些。1972年5月23日 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30周年全國美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1973年10月1日 全國連環畫、中國畫展覽及戶縣農民畫展覽在中國美術館開幕。11月 國務院文化組決定在中央五七藝術學校的基礎上改建為中央五七藝術大學,下設戲劇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等,江青任名譽校長,於會泳任校長,浩亮、劉慶棠、王曼恬任副校長。1974年美術大事記2月15日 所謂「黑畫展覽」先後在中國美術館和人民大會堂展出。展出18名作者215幅作品。此後,上海、陝西等地舉辦類似展覽,據不完全統計,被定為「黑畫家」或受到株連的美術工作者上百人。9月 美術學院舉辦工人農兵學員普通班,學制4年,舉辦油畫進修班,學制2年。10月1日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5周年全國美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上海、陽泉、旅大工人畫展覽同時在京舉行。本年 《江蘇畫刊》創刊。
5. 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生畫展需要門票嗎
美術館(油畫,雕塑)的要門票,其他展廳的不要。
免費:N操場校園展廳-(白色臨時展廳)--城市設計學院(家居產品設計)
免費:5號樓--版畫系、壁畫系、城市設計學院
收費:3號樓美術館--國畫、雕塑、油畫、實驗藝術、人文學院
免費:7號樓--1層+2層+4層+5層:設計學院
7層+8層:建築學院
1層紅椅子報告廳:城市設計學院
免費:2號樓--城市設計學院(動畫、繪本)
2015年6月1日~6月30日。每日09:00~16:30開館展覽。
6. 中央美術學院現在還有沒有畫展了
有,你啥時候來都有。造型那個展覽,一直到月末,來看就行,在央美美術館裡面,5號樓的地下展廳,也有展覽。
你來央美裡面一食堂門口旁的布告欄,就有好多畫展海報,一看就全知道了
7. 吳冠中資料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醜緣》等十餘種 。

(7)中央美術學院畫展擴展閱讀:
作品拍賣
吳冠中巨幅油畫作品《周庄》2016年4月4日晚在保利香港2016年春拍「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專場上,經過激烈競逐,最終以2.36億港元高價成交,不僅創造吳冠中本人作品的拍賣紀錄,同時也刷新中國現當代油畫世界拍賣紀錄。
此作畫於1997年,尺寸為148x297cm,畫面以黑、白、灰三種顏色為主,在點、線、面的形式元素組成中,不僅看得到江南的小家碧玉,更看得到江南人的大氣,是藝術市場上所見最大尺幅的吳冠中佳構。
8. 吳作人的吳氏年譜
1908年——生於江蘇省江陰市。原籍安徽省涇縣茂林村。
1912年——父喪,靠長兄當職員維持全家生活。 1921年——就讀於蘇州工業專科學校附屬中學。在校期間與同學組織美術組,參加反帝愛國學生運動。
1926年——入蘇州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系學習。
1927年——入上海藝術大學美術系學習。加入田漢、歐陽予情、徐悲鴻組織的文藝團體「南國社」,並參加他們所倡導的文藝革新運動。
1928年——入南國藝術學院,在徐悲鴻主持的美術系學習。同年秋轉入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徐悲鴻工作室學習。
1929年——與專程從北平來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徐悲鴻工作室旁聽的蕭淑芳女士邂逅。(蕭淑芳,一九一一年生於廣東省中山縣,自幼喜愛繪畫。一九二五年在北京從師汪慎生、湯定之學畫中同年被推舉為南國社南國畫美術部長。在《南國月刊》發表第一幅作品《和平神下的戰艦》(素描)。 1930年——在上海舉辦吳作人、呂霞光、劉毅三人聯展。抵法國巴黎,是年秋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西蒙教授工作室。同年冬,轉赴比利時布魯塞爾,考入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巴思天教授畫室學習。
1931年——在比利時皇家美術學校油畫會考中獲金質獎章,並享有個人畫室及由院方供給全部繪畫費用的待遇。
1933年——在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晚班雕塑會考中名列第一,獲金質獎章。
1934年——參加巴思天教授承包的大型壁畫繪制工作及其它建築工程壁畫。在法、比學習期間,曾先後赴奧、德、英、意等國,參觀各大博物館。這一時期主要作品有:油畫《纖夫》、《哥薩克兵》、《靜物》、《沙蒙魚》、《檸檬》、《窗前》、《月季》、《爭論》、《人體習作》、《坐思》、(《流亡者》)、《風磨》等。
1935年——應徐悲鴻函約回國,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講師。創作油畫《華佗》,原作已佚。
1936年——參加中國美術會。在中央大學圖書館舉行昌斯百、吳作人、劉開渠三人作品聯展。作油畫《玄武湖上的風雲》(已佚)、《沐》等。
1937年——任中國美術會理事,在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中展出油畫《出窯》等作品。抗日戰爭爆發,隨中央大學西遷重慶,繼續任教。作油畫《人體習作》、《芍葯》、《鴨》等。
1938年——組織中央大學戰地寫生團赴潢川、商丘等前方陣地搜集素材。作速寫多幅,有《受難者》等。參加在武漢舉辦的抗日宣傳畫展。參加全國美術界抗敵協會,為理事。創作油畫《擦燈罩的工人》、《故居》、(劉家院子)、《人瘦豬肥》、《播種者》、《嘉陵江畔》、《晨霧》等。
1939年——作品參加赴美國中國畫巡迴展,參展作品有油畫《嘉陵江石門》、《老農》、《梯田》、《晨霧》等。重慶中蘇友好協會在莫斯科舉辦《中國畫展》,參展作品有油畫《纖夫》、《擦燈罩的工人》等。 1941年——與唐一禾、呂霞光、黃顯之、呂斯百、秦宣夫、李瑞年、王臨乙在成都舉行八人美術聯展。在第三次全國美術展覽中展出油畫《空襲下的母親》、《不可毀滅的生命》等作品。
1942年——列名為教育部美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受教育部之聘為終身教授;任中國美術學院研究員。作油畫《自畫像》、《碉樓舊居》等。
1943年——四月至一九四四年初,赴成都、蘭州、西寧、敦煌莫高窟等地旅行寫生、臨摹古代壁畫。赴玉門油礦收集素材、為全國礦冶展覽會作大幅油畫《玉門油礦》。
1944年——三月,在成都與劉開渠、雷圭元、丁聰、沈福文、秦威等組織現代美術會,並舉行首次展覽會。作油畫《祭青海》等。
1944年——六月至一九四五年二月,赴青康藏地區旅行寫生。作速寫和水彩多幅,並開始創作中國畫。在康定舉行個人畫展。展出新作品有:油畫《玉樹》、《青海市場》等。
1945年——五月在成都舉辦「吳作人旅邊畫展」。同年十二月在重慶舉辦「吳作人畫作回顧展」。展出旅邊寫生、莫高窟所臨壁畫以及戰火中倖存的習作,徐悲鴻、郭有守、陶行知、鄭君里等先後在蓉渝兩地報刊上撰文評述。
1946年——由重慶到上海。與張光字、丁聰等美術家組成上海美術作家協會,並舉行第一次聯展。在畫展中與同為會員並參加畫展的蕭淑芳女士重逢。在上海舉辦「吳作人邊疆旅行畫展」。八月應徐悲鴻之聘到北平接管北平藝專,並任油畫系教授兼教務主任。組織北平美術作家協會,任理事長。
1947年——應英國文化委員會邀請赴英國進行學術訪問。五月在倫敦、七月在瑞士日內瓦、九月在法國巴黎分別舉行個人畫展。
1948年——與蕭淑芳結婚,徐悲鴻先生為證婚人,並贈《雙驥圖》。畫上題詩:百年好合休嫌晚,茂實英聲相接攀,譬如行程千萬里,得看世界最高山。在北平組織北平美術作家協會、中國美術院、北平藝專聯合展覽會。參展作品有《古堡與墳場》(水彩)、《喇嘛寺跳神》(水彩,已佚)《驚馬》(速寫)、《蘭州郊外》(油畫)、《藏氂》(中國畫)等。十二月七日在北平成立綜合性藝術團體「一二七」藝術學會。
1949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任全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作油畫《解放南京號外》。 1950年——中央美術學院成立,任油畫系教授兼教務長。到工廠、農村、草原牧區,水庫工地深入生活,寫生
1951年——參加中國文化代表團,訪問印度、緬甸。並作速寫多幅。
1952年——任炳靈寺石窟藝術勘察團副團長,對石窟藝術作發掘整理和臨摹工作。參加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工作,任美術組副組長。
1953年——任麥積山石窟藝術勘察團團長,對石窟藝術進行勘察、臨摹、石刻翻模等。
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全國委員會主席團委員。
1954年——是年起當選為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作油畫《齊白石像》。
1955年——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出席斯德哥爾摩世界裁軍會議。赴內蒙古寫生。作油畫《草原雲雨》、《雨中草原》、《原始林》、中國畫《套馬》、《少女像》等。
1956年——出席在瑞典隆德舉行的國際藝術教育會議。與艾中信、蕭淑芳、葛維墨等合作繪制北京天文館西館大廳天頂畫,惜盡毀於十年動亂中。赴旅順、大連寫生。作油畫《三門峽》等。
1957年——赴青島寫生。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作人速寫集》。
1958年——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赴河北省束鹿縣、涿縣寫生,創作油畫《農民畫家》、中國畫《扁擔籮筐》等。
1959年——出版《吳作人水墨畫選》和油畫專輯《海》,作油畫《沙漠變綠洲》、《李大釗與孫中山》、《芍葯》等。 1960年——赴寧夏旅行寫生,為人民大會堂寧夏廳作中國畫《枸杞園》、《進發》、《灘羊》。
1961年——赴東北寫生。作油畫速寫多幅。
1962年——赴蘇州、無錫等地寫生。作中國畫《太湖》、《漁》、《仙客來》及油畫《月季》等。出版《吳作人畫選》。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作人畫選》。
1963年——為祝賀中國運動員在二十八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奪冠,作中國畫《鷹擊長空》。所作中國畫《熊貓》由郵電部印製成第一套《熊貓》紀念郵票(共三枚)發行。
1964年——作中國畫《知白守黑》、《憶漠上》等。
1965年——作中國畫《芍葯》。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自此年至一九七二年失去創作自由。
1969年——隨中央美術學院師生下放河北省磁縣部隊農場勞動,賦《村北有荷塘》、《寐常少》等詩篇。 1972年——為國務院國賓館作畫,創作《吳哥朝暉》、《貢嘎雪峰》、《鏡泊湖》等大幅油畫和中國畫多幅。作中國畫《熊貓》,由郵電部印製成第二套《熊貓》特種郵票(共六枚)發行。作《任重道遠》、《太湖魚塘》、《橫空出世》等。1974年——赴天津大港油田寫生,作油畫《大海新貌》,並參加全國美展。
1975年——赴福建省武夷山等地寫生,作有水墨速寫《武夷山泉》、《象》等。
1976年——作中國畫《武夷山下》(藏日本長崎唐人館)、《警惕》、《金沙雲崖》等。
1977年——率中國美術家代表團赴日本,參加在東京和長崎舉行的「中國現代書畫展」。為紀念周恩來總理作中國畫《展翅重霄》,與蕭淑芳、趙朴初合作中國畫《豐碑》。作中國畫《牧駝圖》,選入UNESCO「聯合國國際巡迴畫展」,並於一九八○年被郵電部製成為郵票發行。為中國駐外使館作畫多幅:《林海雪原·興安嶺》(存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藏原氂牛》(存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作《金魚》。鄧小平出訪尼泊爾時贈尼國王。
1978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作人畫輯》。作中國畫《通天河畔》、《戈壁行》、《凌雲》等。
1979年——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院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作中國畫《通天河畔》、《葦塘玄鵠》、《藏原奔氂》。作《長驅遠蹈》,鄧穎超副委員長出訪日本時贈大平正芳首相。作《祁連放牧》,由總理贈德意志聯邦總理施密特。 1980年——秋至次年春,應邀偕夫人蕭淑芳先後訪問阿根廷和澳大利亞,作速寫多幅。《客有問--談師造化奪天工》,在《美術研究》發表。作中國畫《金魚》(存人民大會堂)、《池趣》、《長空》、《河西牧駝》、《翔天》等。
1981年——作《戈壁牧野》(存中國駐美大使館)、《天湖瀉瀑》、《雙玄鵠》、《雄雞》等。
1982年——率中國代表團赴法國參加在巴黎大宮舉行的「中國現代藝術展覽」開幕式。中國畫《藏原放牧》榮獲金獎。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藝術委員會委員。朝華出版社出版《千里雲山》、《青海之濱觀舞》、《樹熊》、《駝羊》、《六朝松》等。
1983年——赴雲貴高原寫生、作畫。中央美術學院攝制教學錄像《師造化奪天工--吳作人的中國畫藝術》。任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作中國畫《立鷹》作為全國人大贈禮,贈給葉劍英。應埃德加·斯諾基金會邀請,偕夫人蕭淑芳赴美講學、展出作品,應聘為密蘇里坎薩斯大學藝術系客座教授和奈爾遜·阿特金藝術博物館客座中國部高級研究館長。作中國畫《荇魚》、《雙駝》等。
1984年——法國政府和文化部授予藝術文學最高勛章,授勛儀式於一九八五年在北京法國駐華大使館舉行。赴日本舉行「吳作人蕭淑芳中國畫展」。完成大幅油畫《油田的早晨》。作中國畫《雪山氂運》、《奔氂圖》、《群鶴翔天》、《長壽》等。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攝制《吳作人的藝術》電影片。受聘為中國大網路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名譽理事、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名譽董事長。
1985年——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任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歐洲議會組副主席、中國人民對外友協國際和平年中國組織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赴安徽省涇縣參加全國油畫藝術討論會,並回茂林村探望故里。作中國畫《綠洲灰鶴陣》、《他山之石》等,設計《六藝》壁畫稿,與李化吉合作繪制山東曲阜闕里賓舍休息廳壁畫《六藝》。再版《吳作人蕭淑芳畫選》中、英文版,並出版中、法文第一版。
1986年——由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聯合舉辦吳作人藝術活動六十周年紀念活動並舉辦「吳作人畫展」,率中國藝術代表團赴新加坡參加新國際和平年活動。在中國與比利時建交十五周年之際,赴比利時參加在安特衛普和布魯塞爾舉行的「吳作人蕭淑芳中國畫展」繼此之後又在盧森堡展出。作中國畫《世上奇珍》(熊貓)由國家主席李先念贈送英國菲利浦親王。外文出版社出版中、英文版畫冊《吳作人的藝術》。作中國畫《啄木鳥》等。
1987年——應法國外交部藝術活動協會邀請赴法國巴黎塞努希博物館參加「吳作人蕭淑芳畫展」開幕式,並參觀、訪問。在巴黎為旅法華僑舉辦的「救援中國北方火災書畫義賣」活動捐書法作品五幅。在天津舉辦「吳作人畫展」。
1988年——二月,比利時國王博多安一世授予王冠榮譽勛章。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常務委員會委員。應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之邀在香港舉辦「吳作人蕭淑芳畫展」,並進行藝術交流和友好活動。作《長城--威尼斯》書畫作品,捐國際修復長城,拯救威尼斯委員會。應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獎者李政道教授之請為「二維強關聯電子系統國際會議」繪制會標《太極圖》,已作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標志。為促進中國藝術事業的發展,倡導建立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得到海內外熱心中國文化事業人士的支持。作中國畫《一覽眾山小》(立鷹)等。
1989年——九月,由吳作人倡導,海內外知名人士發起的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在京正式成立。向基金會捐贈個人作品。為榮獲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首次設立的青年獎得主分別贈送《藝無窮盡》和《花開兩岸》篆書作品。獲首屆南京師范大學「徐悲鴻獎學金榮譽獎」。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傳記《吳作人》。作中國畫《金塵漠漠迷天處》、《千程進發》、《地遠天高》、《半天冰雪一天風》等。 1990年二月,應廖靜文邀為陽朔徐悲鴻故居陳列館題匾名。三月,為「中國風情油畫藝術展」題名,並送油畫《海上油田》參展。古吳軒出版社成立十周年之際篆寫「十年艱辛風華茂」和「一朝發穎延壽千秋」祝賀。賦詡並書「兩岸衣帶水,巨匠慕聖師;功德馨千代,垂楊碧萬絲」。贈賀以日本藝術大師東山魁夷先生命名的美術館落成。五月,蔡若虹先生從藝六十年之際,書「仰名廿載,同舟卅年;老當益壯,飛馬揮鞭」致賀。六月,作中國畫《奔騰齊進》贈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一屆亞運動會。作中國畫《母子山羊圖》(中國郵票公司收藏)。七月,作中國畫《沙渡漠跨》,日本山崎優子女士藏。八月,書《壽比南山》祝鄧小平大壽。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吳作人畫傳》(中國當代美術家系列畫傳之一)
1991年——二月,患病住北京醫院。四月,北京電視台播出大型電視系列片《文化人物》中《吳作人》一片。七月,三十餘幅作品參加中央美術學院第二屆「名師的足跡」畫展。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作人速寫集》。香港新聞出版社出版傳記《吳作人》。
1993年——榮獲法國國家藝術學會雙年大展一九九三年「最傑出中國畫家作品特別獎」。
1994年——古吳軒出版社出版《吳作人藝術館藏品集》。
1995年——被推舉為中國民主同盟參議委員會副主任;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吳作人作品集》,共四個分冊----油畫卷、中國畫卷、素描速寫水彩卷和書法詩詞卷。
1996年——11月因大面積腦梗塞送北京醫院搶救;被全國文聯六大聘為中國文聯榮譽委員;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舉辦全國美術院校師生速寫巡迴展和學生優秀速寫作品評選;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作人·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台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吳作人·巨匠與中國名畫》。
1997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4月30日首都社會各界人士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為吳作人隆重舉行送別儀式;5月28日在蘇州舉行吳作人作品捐贈儀式及吳作人藝術館開幕式,蕭淑芳被聘為藝術館館長。
1998年——逝世一周年,各報刊、雜志發表文章、作品緬懷吳作人;蘇州吳作人藝術館舉行開館周年紀念活動;李政道博士在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舉行的吳作人、黃胄先生逝世周年紀念會上發表演講,盛贊吳作人和黃胄的藝術成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沈左堯著《大漠情·吳作人》。

9. 保潔員的國畫參加中央美院畫展,他是如何變「廢」為美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追求,即使條件在艱苦,也不會因為外在因素而放棄追求,努力利用外界條件完成自己喜好,變"廢"為寶,這樣品質是值得稱贊,至於對“廢”的理解,丟棄物品不等於是廢品,判斷物品是否為廢品,那得看物品對個人價值,如果物品對個人沒有多大價值,那就等於廢品,但廢品被他人利用起來,發揮物品最大價值,那廢品就是珍藏品。

利用別人丟棄的物品,發揮物品最大價值,變成美好事物,追求自己喜好,即可以抒發情操,也可以變廢為寶,實現自己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