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民間美術
① 廣東民間美術紙盤
廣東民間美術紙盤,可以使用紙盤、彩筆進行DIY的。
然後畫出自己想要的圖案就行。

② 簡單談談民間美術的重要性,以及它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
民間美術的重要性,
特徵 民間美術是構成各民族美術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遠在距今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就閃耀著民間藝術的光輝,中國在魏晉以前的美術創作者主要是工匠,戰國秦漢之際的石雕、陶俑及畫像磚石,雖為統治階級生前或死後享用,但在造型及藝術風格上都帶有朴質活潑的鮮明民間特色,魏晉以迄近代,士大夫貴族成為畫壇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版畫、年畫、雕塑、壁畫及各種工藝創作中,民間匠師仍占絕對優勢,至於在廣大城鄉群眾中流行的剪紙、刺綉、印染、服裝縫制等直接裝飾人民生活的工藝美術創作,更有著極為廣泛的社會基礎。他們世代相沿,在延續繼承中不斷豐富和創新,創造了富有民族和鄉土特色的優美藝術形式。但由於過去的階級偏見使民間美術的成就常常被貶低或忽視;又由於勞動人民在經濟、政治及文化上遭受重壓,以致他們在藝術上的智慧才能,也不免受到壓抑而未能充分發揮出來。
民間美術的作者是人民群眾和民間匠師,其中絕大多數是在勞動生產的業余時間製作的,或作為副業生產,又主要為自己使用、欣賞,因此表現了他們的心理、願望、信仰和道德觀念。民間美術和民俗活動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是伴隨民俗活動而發展的。在民間的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生子祝壽、迎神賽會等活動中,民間美術創作也最為活躍。如中國春節前後用年畫、剪紙、春聯裝飾環境,為孩子趕制服裝,社火花會的戲具,慶賀元宵節的花燈紙扎;端午節懸掛的天師符,鍾馗像、五毒服裝飾件及龍舟綵船;中元節的荷花燈、中秋節的月餅花模、泥塑兔兒爺;結婚用的嫁衣、喜花、喜帳;祝賀幼兒百天和生日用的虎頭帽、虎頭鞋、長命鎖、長命衣。少數民族民俗節日中的歌舞集會中的服飾布置也用豐富的美術品點綴。藏族供神的酥油花,傣族潑水節男女互贈的花荷包等。民間美術分布於全國各地區,由於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在地理條件、風俗、感情、氣質等互有差異,又在民間美術中形成了豐富的品類和多採的風格,這些美術品有的供生活使用(如燈具、食器、傢具),有的用於裝飾和美化環境(如年畫、窗花),具有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統一的特點;民間美術的製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紙、竹、泥土,然而製作技巧高超、構思奇巧、很少自然主義的模擬物象,而是善於大膽想像和誇張表現強烈的感情,又常用於人們熟悉的寓意諧音的手法通過優美的形象表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積極樂觀的態度,藝術上剛健清新活潑淳樸,帶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
③ 急求!誰知道廣東地區民間傳統舞獅特點是什麼
舞獅,廣州俗稱「舞醒獅」,是以武術功法為基礎,又以舞」為形式的獨特民間藝術舞獅。由兩人合作,首尾配合,舞動一頭四不像「獅子」,前有「大頭佛」逗引,配以象徵獅吼和風雷之聲的大鼓、厚鑼、響鈸,隨著樂聲起伏,把「獅子」從酣睡到奮起的神態舉止、喜怒哀樂表現得淋漓盡致。
每逢佳節喜慶、迎春賽會、開張慶典,人們必敲鑼打鼓,舞獅助興。廣州舞「醒獅」活動起源於明朝末年,初為表現武術館的尚武精神。清朝中葉,已廣泛流行於兩廣地區,並傳至南洋、北美和華僑華人聚居的地方。廣州三元里、泮塘的「獅子」尤具特色。時逢節日,舞獅遊行,共慶豐收,亦互為勉勵。若遇「獅子」臨門,視為「驅除邪惡、光耀門庭、大吉大利」之事,紛以彩禮答謝。現在,廣州各鎮、各大企業和一些村、銜都有獅隊。廣州最具實力的獅隊是廣州工人醒獅隊。其實,獅子有「北獅」和「南獅」之分。「北獅」重形,廣州民間的「南獅」重「意」,講究橋馬,善於抽象傳神。「南獅」造型套路甚多,酣睡、出洞、起勢、過三山、上樓台、發獅威,無不神似;喜則歡而碎步,怒則氣沖牛斗,哀則閉眼穩步,樂則躍而跨步。這是南獅重「意」的舞法。還有迎賓舞、跳龍門、疊彩、采青等各種形式。法不離碎步、馬步、弓步、虛步、行步、探步、插步、麒麟步,內外轉身擺腳等。「舞獅」高潮在「采青」。人們把象徵「松柏常青、身壯力健」的「青葉彩禮」(通常是一棵連根的生菜,菜中扎有一封利是)高高掛起或放置於盛盤之中,「獅子」從探青、驚青、食青、吐青按套路表演。「采青」有地青、高青之別,花款有水青、橋青、蟹青、陣門青、七星伴月、九指連環等名式。「采青」時視青」的高度,少則二三人「疊羅漢」踏肩而上,多則數十人肩托圓盤至五六重,摘取彩禮。舞獅者必須順利地一次採到「青」,並將「青」食下,然後再把「青」吐出來拋給主人,主人接「青」以後,表示接到福了,無比高興。廣州醒獅,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明朝初年,廣東出現了一頭肉翅虎,翅如蝙蝠,飛而食邪心人肉,它的皮可以辟百鬼百蠹。粵入迷信,凡能保家宅保平安的東西,都視為吉祥之物,因此,人們仿造此獸形象在節日中舞動它,以告四方生靈,不要給黎民百姓帶來災難。後來人們考究其實,原來這稱之為肉翅虎的,是文殊菩薩的坐騎——獅子,因鬣毛過肩,並且毛色與身體顏色相同,奔跑時鬣毛揚起如蝙蝠的緣故。現在廣州醒獅,頭上是有角的,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造型,名為「獅子」,實為一頭不像獅子,不像犀牛,不像麒麟,不像虎豹的「四不像」。這個「四不像」還有一個傳說,在明朝初年,有頭獨角怪獸出現在佛山,害人害物,人們不得安寧。後來有人想了個辦法,以獸治獸,做了一頭竹編紙糊的頭上也長獨角的獅子,並且敲鑼打鼓大放鞭炮,把怪獸嚇跑了,從此便把獨角獅子作為驅邪消災的吉祥物
4
④ 廣東民間美術有哪些
有粵劇、醒獅等74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五羊傳說」等182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東省回第一批省級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佛山部分、8項)
文化空間:佛山祖廟北帝誕、佛山秋色
民間手工技藝:「石灣公仔」陶塑藝術
戲曲:粵劇(佛山)
曲藝:龍舟說唱(佛山市順德區)
民間舞蹈:廣東醒獅(佛山南海區)
民間美術:佛山剪紙、佛山木版年畫
⑤ 廣東民間藝術有哪些
三雕三塑一鑄復鐵"。"三雕"是指門制口石獅、石鼓等石雕;左門兩邊牆壁嵌砌的磚雕,左為《水滸聚義廳》,右為《劉慶伏狼駒》;以及進門四件大屏風的木雕(包括浮雕、通雕等),木雕在陳家祠處處可見,斗拱昂梁是陳家祠的木雕藝術精品的具體體現。"三塑"是指陳家祠房頂上處處可體現出來的彩塑、灰塑和陶塑。"一鑄"是指陳家祠內高超的鑄鐵工藝品。
⑥ 廣東有什麼特色的民間工藝
親,
嶺南文化。,從粵語、粵劇、廣東音樂、廣東曲藝、嶺南書法、嶺南畫派、嶺南詩歌、嶺南建築、嶺南盆景、嶺南工藝到嶺南民俗和嶺南飲食文化。
例如:佛山剪紙,廣州牙雕,粵綉,廣彩。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謝謝
⑦ 對於傳統民間藝術北京有什麼東北地區有什麼廣東省有什麼
對於傳統的藝術北京有什麼東北地區有什麼廣東省有什麼?對於傳統民間藝術北京有什麼東北地區有什麼廣東省有什麼那北京的傳統藝術很多,比廣東的還要多。
⑧ 廣東民間藝術的種類
你好
自我感覺沒個國家的風俗都不一樣,關於廣東民間藝術種類的區分網路慕容閣小薛曾給我講解 過,要不那你去看看希望給你帶來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