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學科及代碼
Ⅰ 所屬行業及代碼
這個分類還是很細的,要具體看製造的是什麼。根據《2017年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版2017)注釋(試行)》,大類是屬於權「農、林、牧、漁專用機械製造」,從你主營是農牧機械製造來看,應該是歸在「機械化農業及園藝機具製造」,代碼是3527。或3574「畜牧機械製造」。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什麼叫所屬一級學科名稱
所屬一級學科名稱即是專業學科屬於「學科大類(一級學科)」。
我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專業設置按「學科門類」、「學科大類(一級學科)」、「專業」(二級學科)三個層次來設置。
1、我國的高校現行的13個學科門類:
(1)哲學;(2)經濟學;(3)法學;(4)教育學;(5)文學;(6)歷史學;(7)理學;(8)工學;(9)農學;(10)醫學;(11)軍事學;(12)管理學;(13)藝術學。
2、學科門下設一級學科,共有110個一級學科(不含軍事學) 。
3、一級學科下設二級學科,共有375個二級學科。

拓展資料:
一級學科,包括以下2種提法:
①教育部《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在高等學校研究生教育體系設置中,一級學科是學科大類,二級學科是其下的學科小類。根據2011修訂版,共設13個學科門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軍事學、藝術學)、110個一級學科。例如,理學下有數學、物理學、地理學等十餘個一級學科。
②國家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GB/T 13745)。它是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由國家科委與技術監督局共同提出,國家技術監督局於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發布該標准。1993年7月1日正式實施此標准。根據2009修訂版,共設5個門類(自然科學類、農業科學類、醫葯科學類、工程與技術科學類、人文與社會科學類)、58個一級學科。例如,自然科學類下有數學、物理學、地球科學等八個一級學科。
Ⅲ 學科代碼表是什麼
學科代碼表是《學科分類與代碼》(GB/T13745--92),它由國家技術監督局於1992年11月1日發布。學科代碼用阿拉伯數字表示,適用於國家宏觀管理和科技統計。
下面是代碼表的部分內容:
630 管理學
630.10 管理思想史
630.15 管理理論
630.1510 管理哲學
630.1520 組織理論
630.1530 行為科學
630.1540 決策理論
630.1550 系統管理理論
630.1599 管理理論其他學科
630.20 管理心理學
630.25 管理計量學
630.30 部門經濟管理
630.35 科學學與科技管理
630.3510 科學社會學
630.3520 科技政策學
630.3530 科學心理學
630.3540 科學計量學
630.3550 科技管理學
630.3599 科學學與科技管理其他學科
......
......
......
860 新聞學與傳播學
860.10 新聞理論
860.1010 新聞學
860.1015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
860.1020 西方新聞理論
860.1025 新聞法
860.1030 輿論學
860.1035 新聞倫理學
860.1040 新聞社會學
860.1045 新聞心理學
860.1050 比較新聞學
860.1099 新聞理論其他學科
860.20 新聞史
860.2010 中國新聞事業史
860.2020 世界新聞事業史
860.2030 新聞思想史
860.2099 新聞史其他學科
......略。
Ⅳ 程序設計所屬學科代碼
文獻檢索的方法
一、文獻檢索方法
查找文獻的方法分為如下三種:
1. 直接法
直接利用檢索工具(系統)檢索文獻信息的方法,這是文獻檢索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又分為順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1)順查法
按照時間的順序,由遠及近地利用檢索系統進行文獻信息檢索的方法。這種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課題的系統文獻,它適用於較大課題的文獻檢索。例如,已知某課題的起始年代,現在需要了解其發展的全過程,就可以用順查法從最初的年代開始,逐漸向近期查找。
(2)倒查法
倒查法是由近及遠,從新到舊,逆著時間的順序利用檢索工具進行文獻檢索的方法。此法的重點是放在近期文獻上。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最快地獲得最新資料。
(3)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針對項目的特點,選擇有關該項目的文獻信息最可能出現或最多出現的時間段,利用檢索工具進行重點檢索的方法。
2. 追溯法
不利用一般的檢索工具,而是利用已經掌握的文獻末尾所列的參考文獻,進行逐一地追溯查找「引文」的一種最簡便的擴大信息來源的方法。它還可以從查到的「引文」中再追溯查找「引文」,像滾雪球一樣,依據文獻間的引用關系,獲得越來越多的相關文獻。
3. 綜合法
綜合法又稱為循環法,它是把上述兩種方法加以綜合運用的方法。綜合法既要利用檢索工具進行常規檢索,又要利用文獻後所附參考文獻進行追溯檢索,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這兩種方法。即先利用檢索工具(系統)檢到一批文獻,再以這些文獻末尾的參考目錄為線索進行查找,如此循環進行,直到滿足要求時為止。
綜合法兼有常用法和追溯法的優點,可以查得較為全面而准確的文獻,是實際中採用較多的方法。對於查新工作中的文獻檢索,可以根據查新項目的性質和檢索要求將上述檢索方法融匯在一起,靈活處理。
二、文獻檢索途徑
檢索工具有多種索引,可以提供多種檢索途徑。一般來講,檢索途徑可以分為以下四種:分類途徑、主題途徑、著者途徑和其他途徑。
1. 分類途徑
分類途徑是指按照文獻資料所屬學科(專業)類別進行檢索的途徑,它所依據的是檢索工具中的分類索引。
分類途徑檢索文獻關鍵在於正確理解檢索工具的分類表,將待查項目劃分到相應的類目中去。一些檢索工具如《中文科技資料目錄》是按分類編排的,可以按照分類進行查找。
2. 主題途徑
主題途徑是指通過文獻資料的內容主題進行檢索的途徑,它依據的是各種主題索引或關鍵詞索引,檢索者只要根據項目確定檢索詞(主題詞或關鍵詞),便可以實施檢索。
主題途徑檢索文獻關鍵在於分析項目、提煉主題概念,運用詞語來表達主題概念,是一種主要的檢索途徑。
3. 著者途徑
著者途徑是指根據已知文獻著者來查找文獻的途徑,它依據的是著者索引,包括個人著者索引和機關團體索引。
4. 其他途徑
其他途徑包括利用檢索工具的各種專用索引來檢索的途徑。專用索引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各種號碼索引(如專利號、入藏號、報告號等),專用符號代碼索引(如元素符號、分子式、結構式等),專用名詞術語索引(如地名、機構名、商品名、生物屬名等)。
三、文獻檢索程序
文獻檢索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和經驗性很強的工作,對於不同的項目,可能採取不同的檢索方法和程序。檢索程序與檢索的具體要求有密切關系,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分析待查項目,明確主題概念
首先應分析待查項目的內容實質、所涉及的學科範圍及其相互關系,明確要查證的文獻內容、性質等,根據要查證的要點抽提出主題概念,明確哪些是主要概念,哪些是次要概念,並初步定出邏輯組配。
2. 選擇檢索工具,確定檢索策略
選擇恰當的檢索工具,是成功實施檢索的關鍵。選擇檢索工具一定要根據待查項目的內容、性質來確定,選擇的檢索工具要注意其所報道的學科專業范圍、所包括的語種及其所收錄的文獻類型等,在選擇中,要以專業性檢索工具為主,再通過綜合型檢索工具相配合。如果一種檢索工具同時具有機讀資料庫和刊物兩種形式,應以檢索資料庫為主,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檢索效率,而且還能提高查准率和查全率。為了避免檢索工具在編輯出版過程中的滯後性,還應該在必要時補充查找若干主要相關期刊的現刊,以防止漏檢。
3. 確定檢索途徑和檢索標識
一般的檢索工具都根據文獻的內容特徵和外部特徵提供多種檢索途徑,除主要利用主題途徑外,還應充分利用分類途徑、著者途徑等多方位進行補充檢索,以避免單一種途徑不足所造成的漏檢。
4. 查找文獻線索,索取原文
應用檢索工具實施檢索後,獲得的檢索結果即為文獻線索,對文獻線索進行整理,分析其相關程度,根據需要,可利用文獻線索中提供的文獻出處,索取原文。
基本檢索方法
一、布爾檢索
利用布爾邏輯算符進行檢索詞或代碼的邏輯組配,是現代信息檢索系統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常用的布爾邏輯算符有三種,分別是邏輯或「OR」、邏輯與「AND」、邏輯非「NOT」。用這些邏輯算符將檢索片語配構成檢索提問式,計算機將根據提問式與系統中的記錄進行匹配,當兩者相符時則命中,並自動輸出該文獻記錄。
下面以「計算機」和「文獻檢索」 兩個詞來解釋三種邏輯算符的含義。
(1)「計算機」AND「文獻檢索」,表示查找文獻內容中既含有「計算機」又含有「文獻檢索」詞的文獻。
(2)「計算機」OR「文獻檢索」,表示查找文獻內容中含有「計算機」或含有「文獻檢索」以及兩詞都包含的文獻。
(3)「計算機」NOT「文獻檢索」,表示查找文獻內容中含有「計算機」而不含有「文獻檢索」的那部分文獻。
檢索中邏輯算符使用是最頻繁的,對邏輯算符使用的技巧決定檢索結果的滿意程度。用布爾邏輯表達檢索要求,除要掌握檢索課題的相關因素外,還應在布爾算符對檢索結果的影響方面引起注意。另外,對同一個布爾邏輯提問式來說,不同的運算次序會有不同的檢索結果。布爾算符使用正確但不能達到應有檢索效果的事情是很多的。
二、截詞檢索
截詞檢索就是用截斷的詞的一個局部進行的檢索,並認為凡滿足這個詞局部中的所有字元(串)的文獻,都為命中的文獻。按截斷的位置來分,截詞可有後截斷、前截斷、中截斷三種類型。
不同的系統所用的截詞符也不同,常用的有?、$、*等。分為有限截詞(即一個截詞符只代表一個字元)和無限截詞(一個截詞符可代表多個字元)。下面以無限截詞舉例說明:
(1)後截斷,前方一致。如:comput?表示computer,computers,computing等。
(2)前截斷,後方一致。如:?computer表示minicomputer,microcomputers等。
(3)中截斷,中間一致。如?comput?表示minicomputer,microcomputers等。
截詞檢索也是一種常用的檢索技術,是防止漏檢的有效工具,尤其在西文檢索中,更是廣泛應用。截斷技術可以作為擴大檢索范圍的手段,具有方便用戶、增強檢索效果的特點,但一定要合理使用,否則會造成誤檢。
三、原文檢索
「原文」是指資料庫中的原始記錄,原文檢索即以原始記錄中的檢索詞與檢索詞間特定位置關系為對象的運算。原文檢索可以說是一種不依賴敘詞表而直接使用自由詞的檢索方法。
原文檢索的運算方式,不同的檢索系統有不同的規定,其差別是:規定的運算符不同;運算符的職能和使用范圍不同。原文檢索的運算符可以通稱為位置運算符。從RECON、ORBIT和STAIRS三大軟體對原文檢索的規定,可以看出其運算符主要是以下4個級別:
(1)記錄級檢索,要求檢索詞出現在同一記錄中;
(2)欄位級檢索,要求檢索詞出現在同一欄位中;
(3)子欄位或自然句級檢索,要求檢索詞出現在同一子欄位或同一自然句中;
(4)詞位置檢索,要求檢索詞之間的相互位置滿足某些條件。
原文檢索可以彌補布爾邏輯檢索、截詞方法檢索的一些不足。運用原文檢索方法,可以增強選詞的靈活性,部分地解決布爾檢索不能解決的問題,從而提高文獻檢索的水平和篩選能力。但是,原文檢索的能力是有限的。從邏輯形式上看,它僅是更高級的布爾系統,因此存在著布爾邏輯本身的缺陷。
四、加權檢索和聚類檢索
1.加權檢索
加權檢索是某些檢索系統中提供的一種定量檢索技術。加權檢索同布爾檢索、截詞檢索等一樣,也是文獻檢索的一個基本檢索手段,但與它們不同的是,加權檢索的側重點不在於判定檢索詞或字元串是不是在資料庫中存在、與別的檢索詞或字元串是什麼關系,而是在於判定檢索詞或字元串在滿足檢索邏輯後對文獻命中與否的影響程度。加權檢索的基本方法是:在每個提問詞後面給定一個數值表示其重要程度,這個數值稱為權,在檢索時,先查找這些檢索詞在資料庫記錄中是否存在,然後計算存在的檢索詞的權值總和。權值之和達到或超過預先給定的閾值,該記錄即為命中記錄。
運用加權檢索可以命中核心概念文獻,因此它是一種縮小檢索范圍提高檢准率的有效方法。但並不是所有系統都能提供加權檢索這種檢索技術,而能提供加權檢索的系統,對權的定義、加權方式、權值計算和檢索結果的判定等方面,又有不同的技術規范。
2.聚類檢索
聚類檢索是在對文獻進行自動標引的基礎上,構造文獻的形式化表示——文獻向量,然後通過一定的聚類方法,計算出文獻與文獻之間的相似度,並把相似度較高的文獻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個的文獻類的檢索技術。根據不同的聚類水平的要求,可以形成不同聚類層次的類目體系。在這樣的類目體系中,主題相近、內容相關的文獻便聚在一起,而相異的則被區分開來。
聚類檢索的出現,為文獻檢索尤其是計算機化的信息檢索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文獻自動聚類檢索系統能夠兼有主題檢索系統和分類檢索系統的優點,同時具備族性檢索和特性檢索的功能。因此,這種檢索方式在信息檢索中大有用武之地。
五、擴檢與縮檢
1.擴檢
擴檢是指初始設定的檢索范圍太小,命中文獻不多,需要擴大檢索范圍的方法。擴檢的方法主要可以有以下幾種: = 1 \* GB3 ①概念的擴大; = 2 \* GB3 ②范圍的擴大; = 3 \* GB3 ③增加同義詞; = 4 \* GB3 ④年代的擴大。
2.縮檢
縮檢是指開始的檢索范圍太大,命中文獻太多,或查准率太低,需要增加查准率的一個方法。縮檢與擴檢相反,即概念的縮小、范圍的限定、年代的減少等。此外,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限定: = 1 \* GB3 ①核心概念的限定; = 2 \* GB3 ②語種的限定; = 3 \* GB3 ③特定期刊的限定。
擴檢與縮檢是檢索過程中經常面臨的問題。在聯機檢索時,由於機時的限制,用戶應該在上機前就擬定好擴檢與縮檢的策略,也就是說,在擬定檢索策略時,應該同時考慮如命中文獻太少或太多時如何處理的辦法。否則,會大大增加機時,而且不易得到滿意的結果
文獻的概念、等級
一、文獻的概念
文獻是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GB/T 3792.1—1983)。具體地說,文獻是將知識、信息用文字、符號、圖像、音頻等記錄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上的結合體。在查新中,文獻是科技文獻的簡稱,是指通過各種手段(文字、圖形、公式、代碼、聲頻、視頻、電子等)記錄下科學技術信息或知識的載體。
由上述定義我們可以看出,文獻具有三個基本屬性,即文獻的知識性、記錄性和物質性。它具有存貯知識、傳遞和交流信息的功能。
二、文獻的等級
依據文獻傳遞知識、信息的質和量的不同以及加工層次的不同,人們將文獻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稱為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
1.零次文獻
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情報信息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形成一次文獻以前的知識信息,即未經記錄,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們的「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的口頭交談,是直接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的非文獻型的情報信息;二是未公開於社會即未經正式發表的原始的文獻,或沒正式出版的各種書刊資料,如書信、手稿、記錄、筆記和包括一些內部使用通過公開正式的訂購途徑所不能獲得的書刊資料。
零次文獻一般是通過口頭交談、參觀展覽、參加報告會等途徑獲取,不僅在內容上有一定的價值,而且能彌補一般公開文獻從信息的客觀形成到公開傳播之間費時甚多的弊病。
2.一次文獻
這是人們直接以自己的生產、科研、社會活動等實踐經驗為依據生產出來的文獻,也常被稱為原始文獻(或叫一級文獻),其所記載的知識、信息比較新穎、具體、詳盡。一次文獻在整個文獻中是數量最大、種類最多、所包括的新鮮內容最多、使用最廣、影響最大的文獻,如期刊論文、專利文獻、科技報告、會議錄、學位論文等等,這些文獻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和學術性等明顯特徵。
3.二次文獻
二次文獻也稱二級文獻,它是將大量分散、零亂、無序的一次文獻進行整理、濃縮、提煉,並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和科學體系加以編排存儲,使之系統化,以便於檢索利用。其主要類型有、目錄、索引等,如《中文科技資料目錄》、《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等。二次文獻具有明顯的匯集性、系統性和可檢索性,它匯集的不是一次文獻本身,而是某個特定范圍的一次文獻線索。它的重要性在於使查找一次文獻所花費的時間大大減少。
4.三次文獻
三次文獻也稱三級文獻,是選用大量有關的文獻,經過綜合、分析、研究而編寫出來的文獻。它通常是圍繞某個專題,利用二次文獻檢索搜集大量相關文獻,對其內容進行深度加工而成。屬於這類文獻的有綜述、評論、評述、進展、動態等,這些對現有成果加以評論、綜述並預測其發展趨勢的文獻,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盡可能引用一次文獻,經過加工的二、三次文獻往往帶有加工者的主觀傾向,可靠性大大降低。)
主要文獻信息源及其特點
一、科技圖書
二、科技期刊
期刊(Periodicals)也稱雜志(Journals 或 Magazine)
三、專利文獻
四、科技報告
科技報告(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又稱研究報告和技術報告,是科學技術工作者圍繞某個課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正式報告,或對某個課題研究過程中各階段進展情況的實際記錄。科技報告自20世紀20年代產生以來,發展迅速,已成為繼期刊之後的第二大報道科技最新成果的文獻類型。從報道的內容看,科技報告大多都涉及高、精、尖科學研究和技術設計及其階段進展情況,客觀地反映科研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
科技報告的特點是:單獨成冊,所報道成果一般必須經過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單位審定鑒定,其內容專深、可靠、詳盡,而且不受篇幅限制,可操作性強,報告迅速。有些報告因涉及尖端技術或國防問題等,所以一般控制發行。
目前,世界上各發達國家及部分發展中國家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科技報告產生,尤以美、英、法、德、日等國的科技報告為多。
在科技查新工作中利用較多的是美國國家技術信息服務局NTIS(The 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of the U.S Deportment of Commerce)出版的《美國政府研究報告通報與索引。
五、學位論文
檢索國外學位論文可利用Dialog國際聯機系統或國際大學縮微膠卷公司(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編輯出版的《國際學位論文文摘》、《美國博士學位論文》以及《學位論文綜合索引》等檢索工具。
六、會議文獻
會議文獻的主要特點是:傳播信息及時、論題集中、內容新穎、專業性強、質量較高,往往代表某一學科或專業領域內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了該學科或專業的學術水平、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
七、政府出版物
政府出版物是指各國政府部門及其設立的專門機構發表、出版的文件,可分為行政性文件(如法令、方針政策、統計資料等)和科技文獻(包括政府所屬各部門的科技研究報告、科技成果公布、科普資料及技術政策文件等),其中科技文獻約佔30%~40%左右。
政府出版物的特點是:內容可靠,與其他信息源有一定重復。藉助於政府出版物,可以了解某一國家的科技政策、經濟政策等,而且對於了解其科技活動、科技成果等,有一定的參考作用。美國政府出版物數量最多,每年有幾千篇公開,其他國家如英國、加拿大、法國等也出版一定數量的政府出版物。查找美國政府出版物可檢索索引性刊物《美國政府出版物目錄月報》(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收藏)。
八、標准文獻
檢索國內標準的檢索工具主要有《中國標准化年鑒》、《中國國家標准匯編》、《國家標准和部標准目錄》、《中國國家標准文獻資料庫》等;檢索國外標准文獻的檢索工具主要有《國際標准文獻資料庫》(中國標准情報中心編)、《ISO國際標准目錄》、《美國國家標准目錄》、《英國標准年鑒》等中譯本資料及各國標準的原版目錄。
想了解更多,請參考資料
Ⅳ 軟體工程專業所屬一級學科是什麼啊
軟體工程為一級學科,屬於工科類 代碼:0835
所包含的二級學科有:
083501軟體工程回理論與方答法:在計算機科學和數學等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研究大型復雜軟體開發、運行和維護的理論和方法,以及形式化方法在軟體工程中的應用,主要包括軟體語言、形式化方法、軟體自動生成與演化、軟體建模與分析、軟體智能化理論與方法等內容。
083502軟體工程技術:研究大型復雜軟體開發、運行與維護的原則、方法、技術及相應的支撐工具、平台與環境,主要包括軟體需求工程、軟體設計方法、軟體體系結構、模型驅動開發、軟體分析與測試、軟體維護與演化、軟體工程管理以及軟體工程支撐工具、平台與環境等內容。
083503軟體服務工程:研究軟體服務工程原理、方法和技術,構建支持軟體服務系統的基礎設施和平台,主要包括軟體服務系統體系結構、軟體服務業務過程、軟體服務工程方法、軟體服務運行支撐等內容。
083504領域軟體工程:研究軟體工程在具體領域中的應用,並在此基礎之上形成面向領域的軟體工程理論、方法與技術,主要包括領域分析、領域設計、領域實現、應用工程等內容。
如此詳細專業的答案!還有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