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子罕說寶文言文翻譯

子罕說寶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2-04 22:51:38

文言文子罕說寶中子罕認為人生最珍貴的寶貝是什麼

不貪圖別人的東西

Ⅱ 《子罕說寶》文言文閱讀題

我【以】不貪為寶 :我把不貪作為珍寶,
若【以】與我 :如果(把玉)給我,

玉人回以【為】寶也:玉匠答認為它是珍寶,為:wei 二聲,認為
使玉人【為】之攻之:請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寶玉,為:wei 四聲,替

獻【諸】子罕:把它獻給(國相)子罕!諸:代詞
子罕置【諸】其里:子罕把這塊玉石放在自己的手裡,把獻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處!諸:代詞

故敢獻【之】 :所以敢獻給你!之,代詞,
使玉人為之攻【之】:請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寶玉!之,代詞,代玉

Ⅲ 《人有其寶》的文言文翻譯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內敢獻之。」容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稽首而告曰:「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子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人有其寶》譯文:
宋國有個人得到一塊玉,把它獻給予罕,子罕不接受。獻玉的人說:「我把它拿給雕琢玉的人看,雕玉的人認為是寶物,所以才敢獻給您。」子罕說:「我把不貪財物當作寶物,你把玉當作寶物,你如果把玉給我,我們都失去了寶物。不如我們各自保有自己的寶物。」獻玉的人脆拜行禮告訴說:「小人懷帶著這塊玉璧,不敢走出鄉里,我交出這塊玉來請免於死。」子罕把這塊玉放在鄉里,讓雕玉的人為他雕琢,使這個人富裕後讓他回到原來的地方。

Ⅳ 文言文《子罕說寶》中的句子翻譯

子罕就把美玉放在自己住的地方,讓玉工雕琢它,然後又賣了出去,把錢給了獻玉的人,讓他成了富翁,然後送他回家去了。

Ⅳ 子罕說寶翻譯

子罕弗受玉目錄

本文原文
譯文
注釋
啟示
拓展延伸《左傳》
編年體例
後人注釋
外交辭令
參考資料本文 原文
譯文
注釋
啟示
拓展延伸 《左傳》
編年體例
後人注釋
外交辭令
參考資料
展開 編輯本段本文
原文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 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稽首而告曰:「小人懷碧,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 子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譯文
有個宋國人得到一塊玉石,將它獻給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獻玉石的人說:我曾經把這塊玉石拿給玉工鑒定過,他認為這是一塊寶玉,因此我才敢獻給您。」 子罕說:「我把不貪圖財物的這種操守當作是寶物,你把玉石作為寶物。如果你把寶玉送給了我,我們兩人都喪失了寶物;還不如我們都保有各自的寶物。」 獻玉的人跪拜於地,告訴子罕說:「小人帶著玉碧,不能安全地走過鄉里,把玉石送給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殺身之禍。」 於是,子罕把這塊玉石放在自己的鄉里,請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寶玉,賣出去後,把錢交給獻玉的人,讓他富有後才讓他返回家鄉。
注釋
1、子罕:人名,春秋時官員,宋國國相,又名樂喜; 2、示:給……看; 3、或:有人; 4、諸:之(代詞,放入文中具體解釋)於(介詞,放入文中具體解釋)(在本文意思是:把玉獻給。) 5、弗:不; 6、爾:你; 7、故:所以 8、若:假如; 9、與:給 10、人有其寶:各人保有自己的寶物; 11、以……為:把……當作; 12、以為:認為; 13、皆:都; 14、喪:失去; 15、故:所以; 16、獻:進獻,進貢; 17、玉人:從事玉石加工的匠人 18、懷:藏 19. 稽首而告:獻玉人跪拜著所述。 稽首:跪拜 20. 置諸其里:把獻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所。里:居住的地區 21. 為之攻之:替獻玉人整治好那塊玉
啟示
宋國那個獻玉的人認為人世間最珍貴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獻給子罕,而子罕認為人世間最珍貴的是廉潔。這叫「人各有其寶」,或叫人各有其志。這是不同的人生觀的反映。我們要贊揚子罕潔身自好、不貪錢財的品質。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這樣「不貪」的品德,那社會就清明得多了。道理:人,應該具有高尚的品德·,那才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
編輯本段拓展延伸
《左傳》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編年史。《左傳》後人將它配合《春秋》作為解經之書,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它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是我國現存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最早的編年體史書為《春秋》,最大的編年體史書為《資治通鑒》。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 作者簡介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說姓丘,名明,左乃尊稱),春秋末期魯國人。 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
編年體例
按照魯國十二公的順序,記錄了當事各方面的歷史,共18萬字。 1.隱公11年(公元前722年——前712年) 2.桓公18年(公元前711年——前694年) 3.庄公32年(公元前693年——前662年) 4.閔公2年(公元前661年——前660年) 5.僖公33年(公元前659年——前627年) 6.文公18年(公元前626年——前609年) 7.宣公18年(公元前608年——前591年) 8.成公18年(公元前590年——前573年) 9.襄公31年(公元前572年——前542年) 10.昭公32年(公元前541年——前510年) 11.定公15年(公元前509年——前495年) 12.哀公27年(公元前494年——前468年) 13.書末附悼公4年及智伯滅亡
後人注釋
《春秋左傳正義》,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 《春秋左傳詁》,清洪亮吉撰。 《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清劉文淇等撰。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撰。
外交辭令
《左傳》記載了很多文采斐然的辭令,這些辭令的共同特點是委婉巧妙,典雅從容,在彬彬有禮的外表下包藏著鋒芒。即使是敵國交戰,在兵戎相見之際,也不失溫文爾雅之態。
編輯本段參考資料
作品評價 《左傳》在史學中的地位被評論為繼《尚書》、《春秋》之後,開《史記》、《漢書》之先河的重要典籍。《經學通論·春秋》評論說:左氏敘事之工,文采之富,即以史論,亦當在司馬遷、班固之上,不必依傍經書,可以獨有千古。 《左傳》代表了先秦史學和文學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由於它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 《左傳》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學巨著。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長於記述戰爭,故有人稱之為「相砍書」(相斫書),又善於刻畫人物,重視記錄辭令。其聲律兼有詩歌之美,言辭婉轉,情理深入,描寫入微,是中國最為優秀的史書之一。 《左傳》受到學界重視是在魏晉時期,先後有服虔、杜預為其作註解,以後成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