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民間美術的功能

民間美術的功能

發布時間: 2020-12-05 00:08:12

⑴ 雞寶是什麼

寶雞,西部工業重鎮、陝西省第二大城市。 古稱陳倉,是華夏始祖炎帝的故鄉,周秦王朝的發專祥地,素有炎屬帝故里、青銅器之鄉、佛骨聖地、民間美術之鄉美譽。全國百強城市名列第名列第78位,2004;名列第73位,2006

⑵ 民間戲曲的概念和作用

民間戲曲的作用可以借鑒《藝術的社會功能和審美教育》 藝術的社會功能

藝術的社會功能有許多種,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審美認知作用、審美教育作用、審美娛樂作用三種。一、審美認知作用
人們通過藝術鑒賞活動,可以更深刻地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歷史、認識人生。
孔子「《詩》可以觀」、「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1、藝術對於社會、歷史、人生具有審美認知作用
由於藝術活動具有反映與創造統一、再現與表現統一、主體與客體統一等特點,往往能夠更加深刻地揭示社會、歷史、人生的真締和內涵,具有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的特長,並且常常是通過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給人們帶來難以忘卻的社會生活的豐富知識。
2、藝術對自然現象具有審美認知作用
對於大至天體、小至細胞的自然現象,藝術也同樣具有審美認知作用。藝術可以幫助人們增長多方面的科學知識。
二、審美教育作用
藝術的審美教育活動,主要是指人們通過藝術欣賞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啟迪,實踐上找到榜樣,認識上得到提高,在潛移默化中,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發生深刻的變化,引導人們正確地理解和認識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藝術作品,使讀者、觀眾和聽眾感受與領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1、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來自於對生活本質特徵的揭示,來自於滲透其中的藝術家的思想感情、生活態度、社會理想和審美理想。
2、藝術審美教育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等特點。
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藝術教育與其他教育之間最鮮明的區別。藝術作品總是灌注著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通過生動感人的藝術描繪,作用於欣賞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強烈的感染和熏陶。
藝術作品對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無強制的情況下,使欣賞者自由自願、不知不覺地受到感染,在這種漸漸地長期作用下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對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藝術作品這種長期潛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強的穩固性和延續性,常常成為人生觀、世界觀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

⑶ 藝術動畫對動畫發展的作用有哪些

近年我國動畫產業在積極向西方學習的同時,開始了對傳統藝術風格的探索,希望做出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動畫影片。尤其當以中國傳統題材和以中國傳統風格為主創元素的電影《花木蘭》《功夫熊貓》在世界動畫電影市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我們不禁自問:為何這些影片沒有在中國誕生呢?在動畫電影誕生的初期,中國動畫曾以其特有的內涵和風格聞名於世,從中國傳統藝術風格中衍生出來的水墨動畫、剪紙動畫以及特有的壁畫風格,與中國傳統的人文思想、教育理念結合起來,散發出非比尋常的獨特魅力。當今世界動畫電影市場是一個戰國紛爭、諸侯割據的局面,美、日動畫以其成熟的商業動畫模式加以流暢的繪畫風格,在各自獨特的人文理念支持下大行其道。歐洲動畫則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蘊配以超凡的想像力和創意開始登上世界的舞台。中國動畫重新起步,迅速發展,要想在世界動畫的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就需要在民族土壤中吸取更多的養分。下面筆者以傳統藝術風格在早期動畫影片中的應用為例,進行相關分析,來探討中國傳統動畫的成功原因,以期對現代動畫的發展有所借鑒。

一、水墨畫在動畫影片中的應用
中國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水墨畫,催生出了水墨動畫。
(一)水墨動畫中秉承了水墨畫的人文精髓
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其氣質和意境秉承老莊美學,認為天地(自然)之美為大美、至美。講究道家親近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認為人在自然中與萬物相和諧,便能達到豁達的胸境、高尚的情趣與精神的清澈安寧。水墨動畫在其立意和構思上也秉承了這一特性,如《山水情》大氣磅礴,山水縱橫間配以時而悠揚時而激昂的古箏,人在音樂中與自然渾然一體,人的情感融入了音樂和山水之間。一部不到20分鍾的片子將中國的人文自然觀在水墨間表現得淋漓盡致。又如《牧笛》(圖1),通篇都是酣暢淋漓的水墨風景。圍繞著牧童牧牛這一線索,無論是清晨的樹林、巍峨的群山、傾瀉的瀑布,還是嬉戲的蝴蝶、飛翔的小鳥、健美的鹿群等,無不在悠揚的笛聲中體現了自然的生動與壯美。這些水墨風格的優美畫面,潛移默化地陶冶了人的情操,洗滌了人的心靈,使人更加熱愛和親近自然。這些動畫片將水墨繪畫風格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將美學的教化功能全部發揮出來。故事中,牧童的夢境從樹葉化蝶開始,也潛在地將莊周夢蝶的人文自然觀含蓄地表現出來。中國所特有的繪畫工具下所表述的人文情懷、筆墨意境在水墨動畫影片中傳承下來,創作出了有著獨特格調的優秀動畫影片。
(二)水墨動畫傳承了水墨畫的藝術風格
水墨動畫片是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在虛實相間、水墨淋漓的畫面中創造出空靈悠遠的意境,同時配以線性風格的傳統音樂元素,使觀者在視覺以及聽覺上都得到了最為完美的享受。這一風格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國畫技法,既是中國在一定歷史條件和人文環境下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特有的人生觀和藝術觀念的表達。在動畫片的製作中運用這種風格,不僅是對於傳統繪畫風格的繼承和普及,同時也具有其特有的優勢。與一般動畫片的不同之處在於,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水與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一幅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畫,就是一個個觸手可及的場景。其角色造型優美靈動,柔和的筆觸中無不透露出詩一般的意境,將中國水墨畫中不求其似而求其神的美學意境完全展現出來。欣賞一部好的水墨動畫片,就如同在自然中經歷一次心靈的洗滌。水墨動畫片的發展,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
在技術條件落後的情況下,想要在電影屏幕上創作出水墨風格的藝術效果,其製作過程繁瑣艱難。為了創作出酣暢淋漓的水墨效果,必須分層著色。除了背景製作,每一個畫面必須分成多個層次,畫在不同的賽璐璐膠片上,由動畫攝影師分開進行重復拍攝。最後將所有拍攝好的片子組合在一起,用攝影方法處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光是用在攝影拍一部水墨動畫片的時間,就足夠拍成四五部同樣長度的普通動畫片。也正因如此,雖然很多國家知曉了其製作方法,卻都不敢輕易嘗試。中國人的毅力與耐心造就了水墨動畫的奇跡。
(三)水墨動畫的獨特優勢
1.水墨風格的動畫片,在風格上來源於中國特有的傳統繪畫,因而在視效上具有獨特性,傳承的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懷。
2.水墨風格的動畫,在寫實中帶有意象,尤其是作為背景的水墨山水,筆意大氣,在氣氛與意境的營造上有其特有的優勢。水墨畫雖然用色不多,但層次豐富、筆鋒流暢,其風格來源於中國傳統畫者對於自然的感悟,因而在對於自然的描述以及情感意象的表達上有著特有的優勢。
3.水墨動畫在人物和角色的表現上,更多的是運用中國傳統的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繪畫風格。這種風格筆觸簡練,線條流暢自由,在筆墨間就帶有了生氣和性格。如《牧笛》中的水牛和牧童,牛未動,其神已出;牧童未言,其意已到。
中國特有的水墨動畫片,在歷史的舞台上曾一度輝煌,迄今光芒不減。1960年,上海美影廠拍了一部稱作「水墨動畫片段」的短片,包括《魚蝦》《青蛙》《小雞》三個小片段作為實驗,總長10分鍾。同年,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誕生,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自齊白石大師筆下,該片一問世便轟動全世界。其後又拍攝了《牧笛》《山水情》等多部優秀的影片,在國際上屢獲大獎。至此之後,中國傳統水墨動畫有過一段沉寂。如今,隨著計算機的介入,許多通過三維動畫製作模仿水墨動畫效果的短片陸續出現,如最近網路上流行的《夏》等,也可看成是對傳統水墨動畫風格的延續。

二、民間剪紙在動畫影片中的應用
剪紙是我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這一家喻戶曉的傳統藝術形式在中國動畫影片中也散發出獨特的光芒。作為我國特有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早在漢、唐時代,民間婦女就有使用金銀箔和彩帛剪成方勝、花鳥貼上鬢角為飾的風尚。後來逐步發展,在節日中,用色紙剪成各種花草、動物或人物故事,貼在窗戶上(叫「窗花」)、門楣上(叫「門箋」)作為裝飾,也有作為禮品裝飾或刺綉花樣之用的。剪紙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職業藝人則用一種特製的刻刀刻制,稱為「刻紙」。將這種形式的美術風格運用於動畫影片的創作中,溯其源頭,其創始的鼻祖是萬氏兄弟的老二萬古蟾。他經過多次試驗,1958年成功拍攝了第一部彩色剪紙片。在以後陸續拍攝的《漁童》《濟公鬥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影片中,技巧日漸成熟。萬古蟾和他的創作夥伴們汲取了中國皮影戲和民間窗花的藝術特色,使各種類型的剪紙人物或動物在銀幕上傳達出各自的喜怒哀樂,有的古色古香、有的精靈活潑。這樣的形式與許多傳統的故事題材相融合,在動畫影片的傳播中將本土視覺藝術的特色完全展現出來,開創了民族動畫風格的先河,為中國早期的動畫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一)剪紙動畫傳承了剪紙藝術中的民俗文化
剪紙動畫是我國自創的,其獨特的藝術形式來源於我國民俗文化中的皮影戲和民間窗花。
剪紙藝術本身來源於我國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有廣泛的歷史淵源和群眾基礎,不受功利思想的影響,在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始終不失其純朴和清新的特質,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生活情趣。題材的選擇多為日常所見之物,或者民間傳說中的吉祥之物,以贊美生活和表達美好願望為主題,是我國民俗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早期的剪紙動畫在內容和主題上也延續了這一傳統,多以民間傳說、寓言等懲惡揚善的題材為主題,其濃重的藝術風格成為我國民間鄉土文化的代表。如《除夕的故事》(圖2),在題材上取自民間故事,一部以「年」除「夕」的少年英雄式的動畫片,在形式上採用了剪紙片的拍攝手法。整部片子熱鬧喜慶,色彩運用大紅大紫,構圖飽滿,裝飾感強;在各種人物和情節的設置上具機智性和幽默感,生動地將我國除夕這一傳統的節日演繹出來。民俗文化中的喜慶、熱鬧、吉祥等特色躍然而出。一些年輕人對「洋節」的認同多過對傳統節日的認知,這一來源於民俗文化的藝術形式同樣也是普及傳統文化的一劑良葯,在舶來文化肆意橫流的今天,這樣的藝術形式顯得彌足珍貴。

(二)剪紙藝術風格在動畫影片中的應用
剪紙動畫,在藝術形式上參照民間剪紙,同時還吸收了皮影戲在運動和造型上的特點,極富鄉土特色。它來源於民俗文化,來源於中國人民勤勞、勇敢、開朗的性格特點。在造型上,線條流暢,具有民間剪紙中萬剪不斷、筆筆相連的特點;人物在運動時多為側面,無透視變化,極富裝飾性;在顏色上,色彩明快,色調飽和,往往選用帶有濃厚的歡樂和吉祥的色彩。同時,它還注意吸收年畫、裝飾畫等其他民間美術的特點,極具民族特色。
剪紙動畫在製作上,是在剪紙人物(動物)的關節處,用細銅絲或者小黏粒聯結,然後把它們放置在攝影機前逐格拍攝,也有個別非常靈活的動作和片段是用動畫片的動畫繪制方法拍攝的。剪紙片的攝製成本比動畫片低,缺點是剪紙人物的表情變化和轉面、轉身都不能像動畫片那麼靈活自如,動作有局限。當有大幅度的動作片段時,需要不斷地剪、不斷地畫、不斷地拍。一部短短的剪紙片,同樣的人物要剪許多個,並且難以避免人物動作長久保持同一個角度。這些局限,當然也成為它的藝術特點之一。在現代動畫的製作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在電腦的虛擬平台上完成這一形式的動畫製作,不僅可以避免其缺點,還可以將其在造型以及色彩上的特點和優勢全部發揮出來。
(三)剪紙動畫的獨特優勢
1.剪紙動畫源於我國民俗文化,是廣大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體現了我國獨特的鄉土特色。
2.剪紙動畫的藝術風格朴實大氣,富裝飾性,深受兒童的喜愛。
3.剪紙動畫平面造型、平面設色的特點既是其不足也是其特色,它根基於傳統民俗文化,在現代動畫影片中得以繼承和發揚,增加了動畫影片的藝術風格。

三、傳統壁畫在動畫影片中的應用
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中,壁畫是重要的藝術種類之一,自周代以來,歷代皇宮、墓室都有裝飾壁畫的制度。隨著宗教的興盛,壁畫又廣泛應用於寺觀、石窟。在北魏晚期的洞窟壁畫里,就出現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話題材的壁畫造像,由於是繪制在建築物的牆壁或天花板上的圖畫,壁畫藝術有其特有的程式性特徵。如在構圖處理上,以平列式、輻射式、中心發散式為主;在平面造型上,線條概括簡練,景物表現形式感強,人物表現多採用曲線;色彩鮮明簡潔。以上中國壁畫裝飾藝術特色流傳至今,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部分,為早期的動畫影片所借鑒。尤其是壁畫源於宗教,其中的場景和人物形象可以為神話題材的動畫影片所參考和應用。如《哪吒鬧海》這一神話題材的動畫電影,無論在人物造像還是場景造型上都借鑒了傳統壁畫的藝術風格。圖3為《哪吒鬧海》中的天宮圖片。在對天宮進行表現時,影片採用的是從上至下的表述方法,有九重宮的意味。同時在構圖上運用傳統的對稱式構圖以體現皇室的威嚴和氣派,採用了佛教中常用的發散式的佛光造型,以體現神的居所。在天宮的場景中更是加入了飛天的表現。對比圖4中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不難看出其淵源。這樣的借鑒和改變,是在新時代下對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在流暢的線條下使影片具有了濃烈的中國味道,打上了鮮明的中國標識。
以上主要介紹了傳統藝術中的水墨藝術、剪紙藝術、壁畫藝術在中國早期動畫影片中的借鑒與應用,正是由於對這些藝術的應用,使得這些早期的動畫影片具有了濃厚的中國底蘊。中國的人文精神、民俗文化、傳統造型風格融入其中,在世界動畫史上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在全球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同時,繼承傳統動畫的優勢特徵,融合當代的審美意趣,將決定我們的動畫影片究竟能走多遠。繼承與發展這一永恆的命題仍然擺在我們的面前。

⑷ 談民間文學的價值及功能是什麼

民間文學的價值與功能

一、認識價值 1、民間文學與民眾歷史

民間文學是人民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人們可以從民間文學中窺見人類歷史發展的脈絡。高爾基:如果不知道人民的 口頭創作,那就不可能知道勞動人民的真正歷史。拉法格是馬克思的學生,也是他的女婿,後來成為 19 世紀法國工人運動中的積極分子,他說:

民間文學是人們的靈魂的忠實、率真和自發的表現形式,是人民的知已和朋友,也是人民的科學、宗教和天文的備忘錄。所以說,民間文學是民

眾口傳的歷史,在早期的各種神話、史詩,形象地傳遞著史前人類社會的各種信息。這種都以其特有的人類童年時期的天真、與執著,表現出了

無可替代的文化史價值。階級社會出現以後,階級壓迫、階級剝削以及被壓迫階級的反抗,構成了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同時,也就成了口頭文

學頻繁表現的重要題材。在這里,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之間對抗的天然性與農民階級反叛的合理性都表現得十分充分,這些作品,不僅真實地現

現著現實社會的苦難與不平,而且還以其特有的敏銳與深刻,反映出社會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性。它是用藝術方式口撰而成的民眾生活史,它給

後世人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活的生活文化史資料,從而使民間作品的價值不僅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會隨著歷史的延續,而愈被人

們當作反思的對象去加以認識、加以研究。 2、民間文學與民俗風情

民間創作,本身就是民俗生活的一種存在方式。民俗是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當它以一種思緒形式出現時,它是一種民俗心理、民俗觀念;

當它以某種行為方式出現時,就構成某種信仰活動或民俗儀式;而當它表現在人們口頭的時候,在很多情況下,就成了口頭創作。如牛郎織女的

傳說,它不僅是傳說,又是一種信仰的遺留,也是一種民俗活動的實錄。所以從某種角度說,民間作品,既是習俗內容,也是習俗形式。是一種

風俗畫。 3、民間文學與民眾倫理

民間作品對人倫關系的反映也是很廣泛、很深刻的。其中,家、家庭、親族關系是民間作品中經常涉及的內容,這對於認識我國家族結構的民

族性特點及民眾倫理觀念,有獨特的價值。家族,是社會結構的基本民俗形態,是最小的社會群體。而家族關系,是人與社會開始發生聯系的最

早形式。家庭內部以輩份定尊卑,以血緣別親疏。對血親長輩的遵從,對嫡系兒孫的厚愛,對媳婦的另眼相待。因為婚姻關系唯一價值是生兒育

女,接續香火。這是家族關系的特點,也是中國民眾傳統的觀念。

家庭結構內部有兩對基本矛盾:一是血親家長與直系晚輩之間的矛盾;一是直系血親與外性姻親之間的矛盾。九族,是封建家族的完型形態,

也就是以本人為基準,上推四代至高祖,下推四代至玄孫,連本人和他們的配偶一起構成的父系血親家族。在此基礎上,又通過聯姻的方式,擴

展更大范圍的親族結構,「七大姑八大姨」的關系,便是封建關系的基底與內核。「朝中有人好做官」。舊時,當官的可以按照血緣親族關系互相提

攜;在民間,當親族成員的力量不足以擔負某種職能時,親族結構就會向外延伸。「結拜兄弟」,成為准血緣關系。「哥們義氣」相當深厚。 4、民間文學與民眾心理

透過民間文學作品,可以覓到民眾傳統心理的軌跡。民的心理活動是復雜的,影響個人心理活動的因素多種多樣。而民族的心理結構,是歷史

的積層而成的。如民間信仰,紮根的土壤深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以「自然崇拜」為核心的「萬物有靈」觀念;(2)對鬼魂觀念的迷

信。(人是有靈魂的,醒時,與肉體合一,睡時離開---夢、守靈、化為另一物。)(3)對各種「超自然力」的盲目崇拜。出現種種祝祭儀式,形成

固定時間與內容的周期紀念活動,進而演化成各種傳統節日。

總之,民間文學的這種認識價值並不完全是正面的價值,但為我們提供了活生生的生活史。對我們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和現狀,都是有價值的。

二、文學價值(藝術價值) 文學價值(藝術價值)

民間文學是人類文學藝術寶庫中最生動活潑的部分。它是民眾集體智慧和創造力的藝術結晶,是民眾審美意識的集中表現。同時對作家的藝術

生產也產生多方面的影響。1、為作家的藝術創造提供了豐富的素材;2、為作家文學創造了美的形式。

三、實用價值 1、原始社會民間文學的功利性

(1)協調動作,減輕疲勞,提高勞動效率;(2)現現勞動生活,傳授勞動經驗,鼓舞勞動熱情;(3)歌頌勞動,表達人們征服自然的強烈願

望。 2、階級社會民間文學的抗爭性

(1)反映勞動節的二重性,一方面,勞動是幸福的源泉,另一方面,勞動又是痛苦的因素,勞動是痛苦的,進入階級社會後,剝削階級掠奪勞

動成果,給勞動人民的生活帶來苦難,因此,民間文學中有歌頌勞動時,也有詛咒勞動,咒罵剝削者的作品。(2)反映生活的廣泛性,a 直接以

勞動為主題,但又與其他生活聯系;b 以勞動生活為題材,表現多種主題;c 其他題材作品,但緊密聯系勞動生活;d 含有一定的封建意識,但對

美好生活寄予願望。 3、日常生活中的說教(說服性)。

四、科學價值

民間文學往往是藝術和知識的混合物,是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總匯,它同其他學科有著緊密聯系。如民族學、民俗學、

教學、哲學、語言學、自然科學等。

功能:

(一)認識作用:1、幫助人們認識、了解人類歷史;2、幫助人們識別不同的社會形態意識、婚姻狀況、習慣和地型。

(二)教育作用:民間文學是群眾自我教育的最方便、最普及的口頭的教科書。1、幫助人民提高覺悟,大多表現人們勤勞、勇敢、朴實的美德,

同時也表達人們美好的理想、願望。2、生動的民間故事、傳說是啟蒙教育的好教材。

(三)審美作用:民間文學通過一些內在的東西給予美的感受。

(四)娛樂作用:民間文學是勞動人民自我娛樂的工具。

⑸ 中國傳統剪紙的文化有那些

我國的民俗文化(如秧歌,鑼鼓,舞龍,春聯,剪紙)在色彩的運用方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請抓住特徵介紹其中的一種,並用生動的語言說明它的色彩美。(不少於80字)

⑹ 中國民間藝術的功能

民間藝術的功能總的說來,就是美觀和實用相結合,既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實際需要,也美化了生活環境,更滿足了人們寄託情感、表達敬意、愛戀和娛樂的精神需要。是美用合一的完美體現。
從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來看,農業生產工具、漁獵養殖工具、手工工具、餐飲廚炊用具、起居生活用品等各種器物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同時,也被創作者經過彩繪、雕刻、染色、鑿刻、編織等手段,進行了美化。
在海南島黎族地區保留著較為古老的制骨工藝,骨器是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活器物,也曾是人類繼木器、石器發明之後又一重要發明,在史前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黎族骨器中的骨簪、骨梳為骨器中最精美的骨雕。骨器的種類有用於掘土、除草、除灰、食具的骨鏟;用於收山欄稻的骨刀;用於脫取山欄稻穀的刮器;用於紡織機的緯刀;用於織魚網的骨梭;用於刺魚的骨鏢;用於美發、固發的骨簪;用於裝飾頭發的骨梳;用於裝飾和避邪的項鏈等。
餐飲廚炊用具中的碗、盞、碟、勺、筷、茶酒具等各種器物;起居生活用品中的燈、燭、枕具、帽筒、花瓶、鏡架、扇子、暖爐等大大小小的對象,是民眾日常生活中必備的物品。民間的各種器物質朴而且實用,其造型、彩繪、雕刻等裝飾,具有極大的親和性,也是美用合一的實用型藝術品。
在鄉間的農家,我們常常能夠看到充滿鄉土氣息、朴實可愛的儲物缸(有的用紙漿造成,上繪吉祥圖案)、食盒、壺盒、煙具、食器飲具、土陶碗、青花盤、調料盒、諸物罐、油燈、梳篦、具有美感造型的農具,等等。可以說,人們生活在藝術的氛圍之中,目力所及之處,都充滿了質朴的美,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本身。無處不在的民間藝術陶冶著人們的性情,也培養著一代代中國民眾審美的眼光。 民間藝術的功能主要看它在何種場所中使用,如何使用。每一種功能的發揮都具有一定的限定性,這種限定性,規定了民間藝術品的功能歸屬。具有觀賞性和游藝功用的民間藝術是節日期間最受歡迎的項目。
觀賞類的民間藝術品如年畫、剪紙、刻紙、花燈、扇面畫、炕圍畫、屏風、鐵畫、烙畫、彩繪泥塑、麵塑、裝飾性擺件、各種裝飾畫、裝飾掛件等,往往是那些以審美和裝飾為目的,滿足精神需求的比較純粹的美術類藝術品。
玩賞、游藝、表演類中的藝術如各類民間傳統玩具、皮影、木偶、風箏、空竹、風車,包括用於武術和競技、廟會和花會表演、遊街彩車使用的道具、器械、樂器、裝飾品等。這類藝術的特點是要藉助人的參與如舞動、張貼、懸掛、穿戴等才能體現其功能,主要用於表演和游藝的儀式及娛樂活動中。 傳統社會中,除了日常的男耕女織的生活外,手藝是最常見的一種謀生手段,掌握一門手藝意味著多了一種生活的本領出路,也是對人生價值的一種肯定。於是,掌握一門手藝,成為對男人的最普通的一種要求,而對女子則有「生女子要巧的」這句老話世代流傳。巧,便是對女子的一種肯定。在傳統社會中,容言紅(工)德,就成為全面衡量女子價值的內容。女子們比剪花、比織布、比刺綉、比針線活兒,比手巧。巧也就是常說的女紅,即女子的手工活計如何,是最重要的方面。這一點,在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苗族中,顯得尤為突出。
到過黔東南苗寨的人,都會驚異於苗家女子那綉滿花樣的美輪美奐的服裝和滿身披掛的銀飾。在苗族所聚居的清水江流域,十三四歲的苗族女孩子過去都是自已為自已綉制嫁衣,這手藝人人都會。苗族女子的盛裝更是繁復華美,一套銀飾,從帽子、項鏈,到手鐲、耳環,有時達二三十斤重,刺綉工藝也豐富多樣,從十幾歲的少女到六七十歲的老嫗,皆綉服錦帶,其色彩或艷麗或柔暗,無不和諧,令人贊嘆!苗族女子如此裝扮,因為,苗裝和銀飾是苗家用來誇富的,是女子用來顯示手巧的。比做工,比心靈手巧,就是靠這一針一線的手上功夫。不言而喻,女子的價值和自信全部包括在這盛裝之中了。 民間藝術是滿載著情感的載體,是表達情意的信物,手工製作中的一針一線,融入了濃濃的親情和深深的愛意。
婚姻是人生大禮,也是人生禮儀中最講究、與民間藝術發生聯系最多的慶典之一。中國傳統文化中,歷來強調父母作主,媒人之約,青年男女過去並無戀愛結婚的自主權,封建禮教的枷鎖緊錮著人們的婚戀行為。於是,在異性交往受到禮俗限制、不能自由戀愛的封建社會中,情侶間信物的交換和贈送就顯得特別重要。
在民間被稱為定情物的東西,常是那些屬於民間工藝美術范疇的精緻的綉帕、鞋墊、荷包、煙袋、兜肚、腰帶、手工鞋一類。由於是送給情郎的禮物,所以女子在綉制時格外精心在意。在民間鄉俗中,媒人拿著女子的綉活兒為其尋婆家的事是相當常見的,女子尋夫的要求也盡在她的活計之中表述出來。封建社會衡量淑女賢婦的標準是容、言、功、德四方面,婦女的聰穎賢慧又往往以她的手工活計功夫展現出來,針線經緯之中,注入了婦女們全部的情感,送給情郎作信物最適合不過。
流傳廣泛的陝北民歌「綉荷包」唱的就是以綉荷包為信物送給情郎作見證的歌。「十二月歌」,唱的是農歷七月七日乞巧節時,姑娘要為情郎哥作一雙牛鼻鞋的風俗,既以鞋顯示女紅手藝的精湛,更主要是以此表達愛情。歌中唱到:
斜體:「七月里,豆角角白,
咱給五哥做上一雙鞋,
做上一對牛鼻鼻鞋,
得得勁勁你吒(看)妹妹來。」
這首歌把情侶之間的愛戀和情感表達得非常貼切,這是民間藝術作為情感信物的典型,這也是愛情的象徵。 中國雖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宗教神靈,但是對各路神祗的祭拜廣泛存在,更確切地說,中國人對神的態度是敬之、禮之而不是神化之。
與民間宗教和信仰有關的裝飾藝術品,通常是各種材質的神像,其中有些是由巫術的道具演化而來,是美化了的巫術操作工具,它們是溝通人和神的媒介,是人藉以表達對神靈禮敬的載體。
明堂(中廳)是具有宗教意味的神靈居所,商周時期就以明堂作為敬神之所了。常見的各類神像和三星像、八仙、財神等就常供奉在此。在民居的廳堂供桌上面擺放的佛像、「福祿壽」三神像或神龕中供奉的土地神像、天地神像等是民間宗教藝術的主要題材。過去,民間戲班常在演戲開始前,也要對行業神進行祭拜,這是行業神祭拜的規矩,是戲曲行當必須有的禮儀,也是神靈崇拜、天地崇拜心理的體現。在民間各類神廟中,我們熟悉的送子娘娘、葯王像、天師像、鍾馗像、灶王像、水陸畫等都是常見的神靈像,而禮饃、河燈、甲馬紙、月光禡(月光娘娘,也是觀音娘娘)、「泥泥狗」(象徵子嗣的塑像)、祭祀儀式上使用的裝飾品、靈厝(也稱棺罩)、紙扎人物等都屬於這一類媒介的共生性產物。 民間藝術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具有美化和裝飾作用,這類藝術品主要集中在庭院建築和居室的陳設中。庭院是中國家族和家庭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空間;居室則是更為具體的家庭生活處所。這兩種環境空間,由大到小,展示了中國民間生活藝術的不同品類和它們所生存的背景。而具有裝飾和美化作用的民間藝術就生存在院落和室內陳設之中。
院落建構是造型與結構的藝術,它們包括了多種建築構件的排列、組合、裝飾與美化。如飛檐斗拱、瓦當、門樓、牌匾、磚雕、門鼓、門飾、影壁、照壁、風水樓、神龕、花牆、花窗、門楣等、上馬石、拴馬樁、門蹲獅、院中其他雕刻裝飾等。
室內陳設中,正廳的陳設注重觀念的表達和裝飾性,是滿足「精神上的實用」的藝術品,表現為觀賞性為主的藝術形式,以擺設為多。我們常見的有各式雕花的木製品、石雕的神龕、古色古香的天地桌(也稱八仙桌)、古式傢具,它們簡潔大方並具有建築美感。每逢年節,這里的氣氛也是最為莊重的。用年畫、剪紙、其他藝術形式裝扮年節氣氛是室內陳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中廳的供桌上方,還常掛有「松鶴延年」、「八仙慶壽」等吉祥畫。桌裙和門簾通常是刺綉品和藍印花布、蠟染布、織錦等手工作品,上面或綉或畫上吉祥圖案。古意十足的箱櫃、燈具、幾案、屏風等等,延續了傳統的造型、色彩及裝飾圖案,至今仍在民間大量存在。

⑺ 中國民間藝術在當今社會的價值是什麼

中國民間藝術在當今社會的價值是:實用價值、道德教化功能

1、實用價值:實用美術的客版觀規律是實用與權美的辯證統一。實用,始終是第一性的,占居首位;美,是從屬於實用的,是以實用品的物質材料、工藝條件和使用場合等為標準的,兩者結合得越巧妙,愈能加強物品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民間美術對於大多數的

2、道德教化功能: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倫理文化,具有復雜的禮儀規范和嚴肅的道德准則.由於中國傳統文化所確立的人生價值理想,既在盡性亦在盡意,所以民間美術還擔任著啟蒙教育的任務。民間美術以其特有的親和力,把思想理性內容融入藝術形象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寓教於樂,對人們的道德觀念、行為准則、人生價值、是非觀念、審美情趣等以啟迪和教育,有著重要的欣賞、審美和教育的意義。

(7)民間美術的功能擴展閱讀:

民間美術既是藝術之源,又是藝術之流。它的過去是珍貴的民族藝術遺產;它的現在是豐富多彩的群眾生活,是民族藝術的活的傳統。它以自發性而產生,以自娛性而存在,以情真質朴和淳美深厚而見長。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形成了重自我、重感情的造物觀,而民間美術的就是這種感情的最好體現,傳承和發展民間美術成為了歷史的重任。

⑻ 民間美術的有哪些社會功能

美術作品的形式是美術作品內容的存在方式。它包括兩種基本的構成因素:一是內部形式,即「構圖」;二是外部形式,即「藝術語言」。對作品形式的欣賞,即是對由這兩者構成的作品「形式美」的欣賞把握。

構圖就是畫面中諸形象、形式因素的組織安排,即把個別和局部的形象組織成藝術整體的方法。構圖涉及多種形式法則和表現手法,對各種構圖類型的欣賞可以從相關的構圖形式法則知識入手加以把握和分析,但更重要的是要體會構圖的整體形式與所表現的題材內容是否相得益彰構。

美術語言就是畫面中藝術形象的存在形式,即作品的外在形態。美術語言由不同層次的語匯構成,即「媒材語匯」、「手法語匯」和「形象語匯」等。這些語匯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欣賞美術語言時,一方面可以分別欣賞不同層次語匯自身的美感意味(如對中國寫意畫水墨筆法技巧的欣賞),更重要是要把握作為作品整體創作風格的審美特性。

在一般意義上,所謂形式美在美術創作和美術作品中,主要是指色彩、線條、形體、明暗、空間等美術語言既和諧(符合一般規范)又具有創造性(顯示個性色彩)的組合。在美術的發展歷史中已總結出了許多關於形式美的一般規律(如圓形、球體、三角形、黃金分割律、蛇形線等等)和形式美法則(如對稱、平衡、秩序、和諧、節奏、韻律、變化統一等等)。這些形式美的規律和法則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普遍性,是與人的生理結構、心理感受等方面相吻合、相聯結的,同時也是人類審美文化積淀的產物。正如康德在談到審美欣賞時所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時,也由於形式美是人類審美歷史不同文化積淀的產物,它必然具有不同時代、民族、地域,甚至不同個體的經驗、文化意義。從這個意義上看,對於形式美的欣賞,就不能僅僅停留在直觀的「形式美」表面,而應進一步深入到意義的層面。

另一方面,形式美在美術作品中還指與不同美術種類或不同媒體材料相適應的具有自身特徵的美術語言和語言表達方式,諸如油畫的色彩感、塑造感、筆觸肌理感等,中國畫的水墨趣味、描法、皴法等,以及所謂油畫味、國畫味、版畫味、雕塑感等等。這些作為由歷史中的經典作品和藝術創作、欣賞實踐積累的產物,也具有特定的審美趣味和文化內涵,也是美術形式欣賞的重要內容。 展開其他相似回答 (1) 隱藏其他相似回答 (1) 杠杠答題 2009-6-18 10:17:07 211.157.185.* 舉報 美術作品的形式是美術作品內容的存在方式。它包括兩種基本的構成因素:一是內部形式,即「構圖」;二是外部形式,即「藝術語言」。對作品形式的欣賞,即是對由這兩者構成的作品「形式美」的欣賞把握。

構圖就是畫面中諸形象、形式因素的組織安排,即把個別和局部的形象組織成藝術整體的方法。構圖涉及多種形式法則和表現手法,對各種構圖類型的欣賞可以從相關的構圖形式法則知識入手加以把握和分析,但更重要的是要體會構圖的整體形式與所表現的題材內容是否相得益彰構。

美術語言就是畫面中藝術形象的存在形式,即作品的外在形態。美術語言由不同層次的語匯構成,即「媒材語匯」、「手法語匯」和「形象語匯」等。這些語匯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欣賞美術語言時,一方面可以分別欣賞不同層次語匯自身的美感意味(如對中國寫意畫水墨筆法技巧的欣賞),更重要是要把握作為作品整體創作風格的審美特性。

在一般意義上,所謂形式美在美術創作和美術作品中,主要是指色彩、線條、形體、明暗、空間等美術語言既和諧(符合一般規范)又具有創造性(顯示個性色彩)的組合。在美術的發展歷史中已總結出了許多關於形式美的一般規律(如圓形、球體、三角形、黃金分割律、蛇形線等等)和形式美法則(如對稱、平衡、秩序、和諧、節奏、韻律、變化統一等等)。這些形式美的規律和法則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普遍性,是與人的生理結構、心理感受等方面相吻合、相聯結的,同時也是人類審美文化積淀的產物。正如康德在談到審美欣賞時所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時,也由於形式美是人類審美歷史不同文化積淀的產物,它必然具有不同時代、民族、地域,甚至不同個體的經驗、文化意義。從這個意義上看,對於形式美的欣賞,就不能僅僅停留在直觀的「形式美」表面,而應進一步深入到意義的層面。

另一方面,形式美在美術作品中還指與不同美術種類或不同媒體材料相適應的具有自身特徵的美術語言和語言表達方式,諸如油畫的色彩感、塑造感、筆觸肌理感等,中國畫的水墨趣味、描法、皴法等,以及所謂油畫味、國畫味、版畫味、雕塑感等等。這些作為由歷史中的經典作品和藝術創作、欣賞實踐積累的產物,也具有特定的審美趣味和文化內涵,也是美術形式欣賞的重要內容。 0 bigtoothh 2009-9-5 18:53:56 119.61.9.* 舉報 造型藝術的基本構成因素,如點、線、形狀、色彩、結構、明暗、空間、材質、肌理等,以及將造型元素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樣統一、比例、對稱、平衡、節奏、對比、和諧等。
1)美術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他主要由形體、明暗、色彩、空間、材質、機理等視覺語匯組成。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不同與文學語言,在文學中,每個詞都有自己的獨立意義,比如"美麗""漂亮",而美術語言就必須經過藝術家的有機組合才能成為藝術語言。比如一條圈,一條不規則的曲線或一條直線,這是毫無意義的,但是如果通過一定的創造法則,那麼就完全不一般了。(見課件)象馬蒂斯的《女人像》,就是用有變化的線條為藝術語匯,通過畫家的組合,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我們可以看到,線條具有驚人的抽象能力,色彩,明暗等一些藝術語匯全被省略掉了,線和點主宰著一切,富有彈性的線條和形象緊密的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俊美、靚麗的婦女形象,與此同時,彈性有變化的線條產生了一種節奏感和生命活力感,傳達了一種躍然紙上的歡樂之情。如果在其中抽出一條線條,他將變得毫無意義。
(2)另外,由於畫家的性格情感的不同,他們選擇的藝術語言也會有不同。在十九世紀外國出現了許多的美術流派。什麼立體派、野獸派、抽象派等等。作品欣賞:委拉斯凱滋和畢加索《宮女》(略)
(3)由於社會的人文條件的不同,美術的語言也會有所差別,象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繪畫特點就有明顯的差別。(作品欣賞)。
2、 結合作品,來了解美術基本語匯的特點和及其美術語言表達中的作用。
(1)形體:包括點、線、面、體。,
在美術的藝術語言中,點則 具有大小不同的面積或體積,在平面上的點,由於大小、位置的不同, 可以使人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給人以不 同的情緒感染。在工藝美術的圖案設計中,可以利用點構成各種優美的圖形。中國山 水畫中傳統的點苔法就是以各種形狀的點 來表現山石、地坡、枝幹上和樹根旁的苔蘚雜草。這些點既是表現具體物象,又具 有一種獨特的美。
在三維 空間中,線是塑造形體的外輪廓線和標明形體 內部結構的結構線。所以,線在造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線條能表現為一種心 理和情感的效果。(見課件:由學生選擇並簡單的講理由)水平直線給人以 平靜、沉穩、舒展、安寧的感受;垂直線給人以挺拔、剛毅、庄嚴的感受;自由曲 線給人以自由、活潑、流動與愉悅的感受。 此外,線條還能表現出一定的空間關系。例如兩條粗細不同的水平直線位於同一平 面時,粗的線使人感到它離人比較近,細 的線則使人感到離人比較遠。以線條作為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的中國傳統繪畫,在運 用線條這一藝術語言方面積累了極其豐富 的經驗。例如,以墨線勾描物象、多不著色的白描,僅憑簡練的線條就可創造出動 人的藝術形象,如宋代著名的《朝元仙仗 圖》,或稱《八十七神仙卷》。中國古代 人物畫創造的"十八描" 就是為了表現中國古代人物衣 物褶紋而創造的用線方法。
面在美術的藝術語言中,比點、線更顯示 出具體的形,所以,談面實際上涉及到形。各種幾何形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感受,例如 方形給人以方正、堅實的感覺;橫長方形 給人以平靜、沉重的感覺;豎長方形給人以高聳、偉岸的感覺;等腰三角形給人以 向上與穩定的感覺。 以造型為主要特徵的美術,形的重要性遠 勝過於其他藝術,因為沒有形,也就沒有美術。具有造型實體的建築藝術,其重要 藝術語言就是形。通常所說的一座建築的 立面,如希臘帕底農神廟和我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正立面,體現了兩種不同 風格的建築美,同時,在立面的處理上都 運用了諸如對稱、均衡、比例、節奏、韻 律、虛實等一系列形式美法則。
體即體積,因此,體與形狀 體積是密不可分的。人對大小形體的感覺是絕不相同的,大的體積,給人以雄偉、 沉重等感覺;小的體積,給人以靈巧、輕 松的感覺。例如,現今分布在江蘇南京及其鄰近的許多南朝陵墓石刻,大多是表現 傳說中的瑞獸,它們都具有形體碩大,氣 勢逼人的特點,人們遠遠望去,其鮮明有力的體形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產生 一種敬畏的心理。再如,中國古代的樓閣 式佛塔和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教堂,兩者都有高聳的體形,但體形並不完全相同, 中國佛塔的層層屋檐形成了許多水平線, 輪廓飽滿而富有張力;哥特式教堂的立面充滿了垂直線,呈現出一種強烈的升騰之 勢,藉此體現了基督教徒嚮往"天國"的 精神。
(2)明暗: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有光必然會造成物體接受光的不規則性,從而產生了明暗變化。自達芬奇總結出"明暗轉移法"後,他就成為西方繪畫表現立體感主要藝術語言之一。他強調畫面上的明暗的過度是連續的,像煙霧一樣,沒有截然的分界線。
(3)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術語言,例如,凡是偏向於紅、橙、黃的色相,由於能引起人對太陽、火光等的聯 想,給人以暖和的感覺,被稱為"暖色"; 偏向於青、藍、綠的色相,使人聯想到天空、海洋等,使人產生寒冷的感覺,這些 色相就被稱為"冷色"。明度和純度均高的色彩給人以 華麗的感覺;明度、純度均低的色彩使人感到朴實。美術家們正是利用色彩的這些 特性結合其他藝術語言,創造出富有感染 力的藝術形象。
(4)空間:是指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 由長度、寬度、高度表現出來。各個門類的美術總是存在於一定空間之中,所以, 美術又稱"空間藝術"。在美術中,因其 種類不同,空間性質不盡相同。一般說來,空間意識產生於視覺、觸覺和運動覺中。 這些由人的感覺感知的空間,其性質也是 不同的。一般地說,繪畫、書法篆刻、攝影藝術的空間性質依靠視覺;雕塑、工藝 美術和建築藝術,除視覺外,還依靠觸覺 與運動覺。具體地說,繪畫是通過透視、色彩、明暗等手段,在平面上產生現實空 間的假象。繪畫、攝影藝術和雕塑藝術中 的浮雕上形成的空間的錯覺,使畫面上的 空間分為近景、中景和遠景 3個層次。具 有真實的體積感的空間是真實的實體。特 別是建築藝術,"空間是建築的主角"。 建築與其他藝術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它具有可供人使用的空間而且空間的形狀、大小、 方向、開敞或封閉、明亮或黑暗,對人具 有強烈的情緒感染的作用。例如,一個寬闊高大而又明亮的大廳,令人感到開朗舒 暢;小而平易的空間給人以溫馨,大而變 幻的空間使人感到迷惘;開闊的廣場令人 振奮,四周圍有高牆的小廣場給人以威 懾……這些都說明建築的空間具有一種藝 術感染力量。
(5)材質和肌理:任何藝術都要依靠一定 的物質材料,如寫小說需要筆、紙和墨水,但是,這些材料對於創造小說中的藝術形 象沒有多大的關系。然而,美術則不同, 各個門類的美術所創造的藝術形象與它使用的物質材料密切相關。中國畫、油畫、 版畫等畫種的特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 使用的物質材料,用質地細膩、潔白的漢白玉或大理石塑造的少女的雕刻,顯然比 用陶土塑造的形象更動人;現代流行的玻 璃幕牆建築顯然比使用一般材料的建築更使人賞心悅目;中國傳統的書法、篆刻藝 術離開了它使用的物質材料是很難想像的; 攝影藝術更是與它使用的膠卷、洗印葯品等物質材料的性能和質量密切相關。所以, 物質材料在美術創作中的運用,不僅是創 造藝術形象的手段,而且物質材料的性能、質量的好壞也與審美價值密切相關。
所謂肌理,是指美術作品表面的質感, 具體地講,就是美術作品表面的紋理,經觸覺和視覺所感受到的起伏、平展、光滑、 粗糙、精細的程度。在繪畫藝術中一般稱 為筆觸,即繪畫中之筆法。例如,在油畫中,畫家常用稀薄的顏料、輕勻柔潤的筆 法渲染出縹緲的雲天和明凈的水面,而用 濃重的顏料,重疊堆砌的筆觸畫出堅硬的岩石和厚實的土地。在工藝美術作品中, 光滑的綢緞與粗毛線的編織物呈現出兩種 不同的肌理美。所以,合理運用材料的肌理效果,也可以增強美術作品本身的審美 價值。正因為如此,材質和肌理也是美術 的藝術語言之一。

⑼ 宋朝繪畫的主要藝術特徵

1、繪畫題材和表現體裁的多樣化。宋代繪畫題材擴大,繪畫分科變細,計有佛道、人物、山水、屋木、走獸、花卉、翎毛、墨竹、龍水等門類。繪畫形式中工筆繪畫有突出成就,青綠重彩仍然流行,水墨著色在山水畫中佔有重要地位,寫意畫開始出現。宋代繪畫體裁有巨幅壁畫、高屏大幃、長卷立軸、小幅繪畫、冊頁形式、白描粉本小樣等多種樣式。

2、文人參與繪事,文人繪畫漸成潮流。科舉制提高了整個官僚的文化水平,以科舉進身的文人力圖強調自己的文化英雄地位,將繪畫視為文化修養和風雅生活的重要部分。

宋代不少文人士大夫將繪畫看成文化修養和風雅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們在繪畫中以墨竹、墨梅、山水樹石及花卉等為題材,追求主觀情趣的表現,反對過分拘泥於形似的描繪,藝術上主張寧和平淡,追求天真清新的風格。米氏父子、蘇軾等人為典型代表。

3、在宋代,宮廷繪畫承載著宣傳教化、籠絡重臣、粉飾太平的主要功能。宮廷畫家在藝術上必須附和帝王的審美趣味,因此,宮廷繪畫的主要表現風格為:造型准確,格法嚴謹,精微細膩;賦色濃艷,華貴富麗;既有精密不苟之長,某些作品又有萎靡柔媚的傾向,形成「院體」畫的獨特風格。宋徽宗趙佶為典型代表。

4、出現了職業畫家。畫工解除了對貴族的人身依附,成為獨立的手工業者。宋代城市經濟繁榮,文化生活活躍,繪畫的需求增加,繪畫的服務對象有所擴大,為繪畫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和群眾基礎。一些畫師們的創作進入城市商業市場,不少技藝卓絕的畫家活躍在社會上,對促進宋代繪畫起重要作用。

這時期的職業畫家的創作具有明顯的商品畫性質。繪畫作為固定行業與社會建立更廣泛的聯系,突破了宗教題材與貴族題材的羈絆。擴大了視野,使世俗美術有了很大發展。宋代風俗畫的發展可以為證。

(9)民間美術的功能擴展閱讀:

宋代繪畫是中國繪畫藝術發展的高峰。它所反映的廣泛的現實生活內容,在古代繪畫史上是極為突出的。運用多採的優美的藝術形式,創造了很多的藝術表現手法,和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系,元明清繪畫中的風格樣式及理論大多可在宋代繪畫中找到根據,表現了中國繪畫的成熟與高度繁榮。

宋代繪畫藝術在技巧上有許多重要創造。著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狀貌及動人的情節,注重塑造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花鳥畫、山水畫追求優美動人的意境情趣,注意真實而巧妙的藝術表現,並努力進行形象提煉,有著高度的寫實能力。

文人士大夫繪畫對於繪畫藝術的繁榮提高也有促進作用,他們在主觀的表達和筆墨效果的探索上尤有貢獻。宮廷繪畫在整個社會繪畫的繁榮基礎上得到高度發展,其藝術成就也不容忽視。

宋代繪畫進入手工業商業行列,與更多的群眾建立較為密切的聯系。在五代南唐、西蜀建立畫院的基礎上,宋代繼續設立翰林圖畫院,以培養宮廷需要的繪畫人才。民間繪畫、宮廷繪畫、士大夫繪畫各自形成體系,彼此間又互相影響、吸收、滲透,構成宋代繪畫豐富多採的面貌。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