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科研處
❶ 西南大學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的管理辦法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學校科研經費管理,明確經濟責任,確保科研項目資金的安全、合理使用,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和科研人員開展科學研究的積極性,促進學校科研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根據國家科研及財務管理的有關法規,結合學校實際,制訂本辦法。 科研經費來源
第二條 科研經費來源:
(一)校外各級各類縱向和橫向科研項目經費。
(二)學校及各學院(所、中心等)劃撥的科研經費。
(三)科研成果轉化收入。
(四)其它形式的科研經費來源。 科研經費支出范圍
第三條 科研經費的支出范圍:
(一)設備費:是指在課題研究開發過程中購置或試制專用儀器設備,對現有儀器設備進行升級改造,以及租賃外單位儀器設備而發生的費用。專項經費要嚴格控制設備購置費支出。
(二)材料費:是指在課題研究開發過程中消耗的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購及運輸、裝卸、整理等費用。
(三)測試化驗加工費:是指在課題研究開發過程中支付給外單位(包括課題承擔單位內部獨立經濟核算單位)的檢驗、測試、化驗及加工等費用。
(四)燃料動力費:是指在課題研究開發過程中相關大型儀器設備、專用科學裝置等運行發生的可以單獨計量的水、電、氣、燃料消耗費用等。
(五)差旅費:是指在課題研究開發過程中開展科學實驗(試驗)、科學考察、業務調研、學術交流等所發生的外埠差旅費、市內交通費用等。差旅費的開支標准應當按照國家及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六)會議費:是指在課題研究開發過程中為組織開展學術研討、咨詢以及協調項目或課題等活動而召開會議發生的費用。課題承擔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格控制會議規模、會議數量、會議開支標准和會期。
(七)國際合作與交流費:是指在課題研究開發過程中課題研究人員出國及外國專家來華工作的費用。國際合作與交流費應當嚴格執行國家外事經費管理的有關規定。課題發生國際合作與交流費,應當事先報經項目組織單位審核同意。
(八)資料費:是指在項目研究過程中發生的資料收集、錄入、復印、翻拍、翻譯等費用,以及必要的圖書和專用軟體購置費等。
(九)數據採集費:是指在項目研究過程中發生的問卷調查、數據跟蹤採集、案例分析等費用。
(十)印刷費:是指在項目研究過程中發生的項目研究成果的列印費、印刷費和謄寫費等。
(十一)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是指在課題研究開發過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費、文獻檢索費、專業通信費、專利申請及其他知識產權事務等費用。
(十二)勞務費:是指在課題研究開發過程中支付給課題組成員中沒有工資性收入的相關人員(如在校研究生)和課題組臨時聘用人員等的勞務性費用。
(十三)專家咨詢費:是指在課題研究開發過程中支付給臨時聘請的咨詢專家的費用。專家咨詢費不得支付給參與計劃項目和課題管理相關的工作人員。
(十四)管理費:是指從事科研管理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十五)課題在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的除上述費用之外的其它支出,應當在申請預算時單獨列示,單獨核定。 科研經費管理
第四條 學校所有科研經費必須納入學校財務部門統一管理,嚴格執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科技部關於改進和加強中央財政科技經費管理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56號)文件和《教育部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教財[2005]11號)以及地方各級部門有關科研經費管理的文件規定。
第五條 學校年度科研經費收支由科研管理部門提出預算方案,經財務部門審核,納入學校總體財務預算。
第六條 各類科研項目必須以學校名義簽訂科研項目合同,其經費必須全額劃入學校銀行賬戶,按項目管理。
第七條 科研經費實行責任制管理。科研管理部門負責科研項目管理和合同管理,並配合財務部門做好科研經費管理的有關工作;財務部門負責科研經費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審查項目決算,監督、指導項目負責人按照項目立項書或合同約定以及有關財經法規在其許可權范圍內使用科研經費;項目負責人負責編制科研項目經費的預算和決算,按規定審批、使用經費,並對科研經費使用的真實性、有效性承擔經濟與法律責任,接受學校科研管理、財務、審計等部門對科研經費的監督、檢查。
第八條 縱向項目經費按項目來源單位相關經費管理規定執行;橫向項目在保證按合同(協議)完成任務的前提下,可從項目經費中提取不超過35%的科研勞務費(有明文規定的按相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 向校外合作單位轉撥科研項目經費,必須經學校科研管理部門負責人審批。申請轉撥經費的項目負責人應向學校科研管理部門提供科研項目批復、轉撥科研項目合同和其它相關資料。
第十條 除經費劃撥單位有明文規定外,管理費按實際到校經費的5%提取(學校立項資助的科研經費不提取管理費),管理費的分配比例及其用途為:學校提取10%,用於補充學校科研基金;科研管理部門提取業務費40%,主要用於辦公用品、差旅費、科研項目申報、檢查評審、結題驗收、成果申報鑒定、宣傳、贊助、扶貧等支出;有關管理部門提取事業基金50%,主要用於接待費、對外支付的勞務費、咨詢費以及管理人員值班加班、獎勵等支出。
第十一條 科研項目結題和結余經費的管理:
(一)科研項目結束或通過驗收後,項目負責人應及時根據項目經費明細賬編制項目決算表,到財務部門辦理結題手續。
(二)對已結題縱向項目的結余經費,按科技部國科發字[2005]462號文件、重慶市科委渝科委發[2006]1號文件、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財教[2007]30號文件、教育部社科[2006]2號文件以及相關部門的文件執行,結余經費超過相關部門的規定額度,超額部分將按原渠道上繳。對結題不結賬的橫向項目經費結余,由財務部門根據科研管理部門提供的項目清單將其經費余額劃轉學校並注銷其項目。
第十二條 科研成果轉化經費的分配:
(一)技術轉讓的科研經費,按項目單獨管理,其經費在扣除中介費後,分配按表1執行(管理費的分配比例及其用途按本辦法的第十條執行)。
表1 技術轉讓經費分配表 項目組65% 學校35% 事業基金 項目組科研基金 學校科研基金 學院基金 風險基金 管理費 30% 35% 15% 10% 5% 5% (二)如果學校成果以技術入股形式進行轉化,或技術效益分紅,其經費分配按表2執行(管理費的分配比例及其用途按本辦法的第十條執行)。
表2 技術入股收益分配表 項目組60% 學校40% 事業基金 項目組科研基金 學校科研基金 風險基金 管理費 30% 30% 20% 15% 5% (三)以股份分配方式進行的成果轉化收益,項目組必須與學校簽訂書面協議,明確學校與科研人員各自的權利和職責,以保證轉化成果產業化的有效實施。
(四)學校無形資產的使用費:以「先收費後使用」的原則,按每年0.5~5萬元/項的標准收取使用方費用。
第十三條 凡使用科研經費購置的固定資產,均屬於學校的國有資產,必須納入學校資產統一管理。

❷ 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的學院科研
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科研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建院以來共爭取科研項目870餘項,其中包括部省級項目、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973項目等各類重大、重點項目100餘項。近十年來共爭取科研項目279 項,其中包括部省級項目、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973項目等各類重大、重點項目86項,總經費2300餘萬元,出版發表各級各類科研論文1076篇,出版專著、教材及科普讀物77冊,獲國家、省、部級獎勵40餘項。
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荷蘭、德國、泰國、紐西蘭、韓國、義大利、瑞典、日本、法國、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俄羅斯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30餘個高校、科研機構進行學術交流或開展科研合作。
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建院(系)以來,共培養本科畢業生14500餘人,碩士畢業生680餘人,博士畢業生逾173人。學院現有在校學生1713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381人,全日制本科生1332人。學院重視人才培養,狠抓學生素質教育,學生培養成績喜人:
2002年,該院學生「三個代表」宣講實踐支鄉服務團獲「重慶市大中專學生志願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團隊」稱號;
2003年,該院學生代表在重慶市大學生運動會上破男子1500米比賽紀錄;
2004年,學生創業計劃作品「『GREEN WORLD』花卉產業研發公司創業計劃書」獲得「第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重慶賽區「銀獎」該院學生設計的「大坪循環道標志性方案」獲「重慶市亞太城市市長峰會花街、花堆方案徵集」三等獎,學生書法作品獲第三屆中國書畫藝術「華表獎」大展賽精品獎、「首屆中國書法篆刻大獎賽」銀獎;
2005年,該院學生設計作品獲「『蓋雅杯』首屆全國高校園林景觀畢業設計作品展」入圍獎;
2006年,該院學生創業計劃作品「康信乳業有限公司創業計劃書」 獲得「第五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重慶賽區「金獎」;該院籃球代表隊獲得「西南大學首屆籃球聯賽」男子、女子雙冠軍;
2007年,該院學生科技作品「遠緣植物試管苗嫁接技術體系及其特徵性初步研究」獲得「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重慶賽區「特等獎」、全國「三等獎」;該院學生設計作品「08北京歡迎您」參加「中國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大賽」獲優秀獎;學生付平榮原創詩歌《夢土上》從參評的300多篇原創詩稿中脫穎而出,獲得西南大學首屆「青春飛揚」原創詩歌暨朗誦大賽「原創詩歌優勝獎」,學生吳瓊演繹文學院黃曄同學的原創詩歌《山花——給我支教的同學們》獲得朗誦大賽「三等獎」;該院學生體育健兒在西南大學第二屆新生運動會上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
2008年,該院學生蓋乾文章作品獲得學工部「珍愛生命 活出精彩」主題徵文三等獎;學院團委成立的 「I can」學生通訊社首屆獲得校第二屆校園新聞文化節好新聞大賽「最佳組織獎」;該院學生參加學校第二屆素質拓展周「展素拓風采,迎奧運輝煌」活動獲得三等獎;該院女生寢室楠園1644獲得重慶市文明寢室。

❸ 西南大學的地理科學研究生有嗎
西南大學有地理科學研究生,而且西南大學的地理科學還是省部級重點學科,還是很不錯的
❹ 我是西南大學的學生,想考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的研究生,哪些學校比較好
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好的學校:天津大學、同濟大學、哈工大、北航、重大、東南、大連理工、清華
❺ 西南大學生物技術中心的科學研究
·農業部生物技術與作物品質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
·GhDET2和GhGA20基因在棉花纖維發育中的功能研究
·高效無公害微生物農葯的研製與中試
·利用資陽香橙鐵螯合還原酶基因(CjFRO2)提高柑桔對缺鐵的耐受性
·利用油菜素內脂合成酶基因GhDET2和GhFEI改良棉花纖維 的品質和產量
·羧基轉運蛋白BbJENI與球孢白僵菌毒力的關系
·球孢白僵菌降解昆蟲體壁水解酶基因的協同作用研究
·棉花GA20-Oxidase基因表達特性與纖維發育的關系
·棉花磷酸磷脂醯肌醇結合蛋白基因在纖維發育中的功能
·棉花纖維發育相關基因CF1的克隆與功能分析
·用DNA Shuffling技術改造殺蟲真菌分解寄主外殼的幾丁酶
·親環蛋白Bbcycl-1在球孢白僵菌致病過程中的作用
·兩個新的Rac蛋白基因在棉花纖維起始和伸長中的功能
·高效雜交幾丁質酶的創建及其在殺蟲真菌改造中的應用
·球孢白僵菌BbCycl-1基因與菌株毒力的關系
·目的基因在棉花中的高效功能驗證及評價
·害蟲生防真菌致病與抗逆的分子機理、遺傳改良及其應用
·棉花DGAT3基因對棉花胚珠發育的影響機制的研究
·Bbhogl調控昆蟲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水分脅迫反應的分子基礎
·生長素調控GhASN-like基因表達影響棉花產量的分子機制
·病原誘導啟動因子控制抗菌蛋白基因提高棉花對黃萎病抗性的研究
·GhCUL1基因對棉纖維分化起始與次生壁合成的影響
·利用昆蟲免疫反應負調節因子提高昆蟲病原真菌毒力
·兩個棉花LIM結構域蛋白基因在纖維發育中的功能研究
·GhYUCCAI基因在棉花纖維細胞分化中的功能研究
·棉花TT2同源基因GhTT2-3A與棕色纖維色素合成及產量品質的關系
·棉花纖維-種子協同改良的分子基礎

❻ 西南大學食品科學研究生導師
這些信息去學校網站查看!
就業一般是食品廠、釀造廠、飲料廠、檢驗檢疫機構,醫葯行業的一些實驗員、檢測員崗位也可勝任;公務員也是一個選擇,博士學歷的話做教師的也有,做研發的也有
娃哈哈/匯源等飲料公司
五糧/茅台/洋河等造酒公司
中糧/瑪氏等
雙匯/雨潤/金鑼等肉製品公司
蒙牛等乳品企業
統一等方便麵公司
湖南金健/益海嘉里/魯花等糧油公司
------------- 食品類的企業還是很多的,不過行業利潤較低,待遇相對重工業還是差了一大截的
微生物更好一些,進釀制廠的比較多
0832 食品科學與工程(99)
1 江南大學 A +
2 中國農業大學 A +
3 華南理工大學 A +
4 華中農業大學 A +
5 南京農業大學 A +
6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A
7 南昌大學 A
8 浙江大學 A
9 中國海洋大學 A
10 江蘇大學 A
11 東北農業大學 A
12 華南農業大學 A
13 河南工業大學 A
14 天津科技大學 A
15 沈陽農業大學 A
16 福建農林大學 A
17 山東農業大學 A
18 合肥工業大學 A
19 浙江工商大學 A
20 哈爾濱商業大學 A
上海交大、吉林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等的食品也挺好的
名單僅供參考,各校不通方向上的實力排名也不一樣,建議優先考慮211/985大學的食品;有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 + 食品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的,一般食品專業實力和師資都還不錯
轉行吧,食品那麼差的行業,沒前途的,自己去江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看看上海食品、國內知名食品企業2012在江南大學招收食品類研究生開的待遇吧,普遍是3000 --3900,3000多的工資在物價和消費相對很高的上海,這樣的收入也就是要飯吧,何況還是號稱食品很強的江南大學的碩士,只能說明這個行業跟狗屎一樣臭,爛!
我本人211本碩連讀的食品碩士,畢業也做過食品行業,很多同學也考過南農、江大、南昌大學、中國農大、中國海洋等的食品方面的碩士,現在都參加工作了,總體的待遇和起薪只能用一個字形容:
慘!
食品的名校碩士畢業後,起薪不如一些好行業本科生的起薪,比她們的起薪甚至低1000 --1500,這就是行業差別,血淋淋的現實
可以告訴你中國大陸食品是非常沒有前途的行業,政府重視的是重工業發展,是高精尖技術,食品這樣的傳統行業是被忽視的!! 我建議你盡快轉行,可以超醫葯方面發展,會不錯的!
那麼多高薪的好專業,選什麼不好呢,幹嘛總有那麼多不明真相的人選擇食品類專業呢?!!食品專業找分工作還不算難的,不過發展什麼的,比其好的工科行業就差遠了;
食品科學與技術,江南大學、南昌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院校這塊不錯;上海海洋、華南理工、江蘇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等這塊也挺不錯;只是得提醒下,食品就業容易起薪挺低
食品行業確實有搞出名堂的,比如讀博後爬到教授級的那批,還有茅台董事長等這類做食品企業高管的這批,都是出類拔萃;不過這樣的很少很多,也要熬很多年的,任何食品人要躋身到這波很難,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不計的,無法代表和代替現狀和大局;我們必須要看多數人的情況,這多數人情況才能代錶行業;
一定要選對專業,男怕入錯行,女也怕入錯行的!不同行業畢業生收入、發展、前途等差別實在太大太大了,計算機、通信、醫學影像、輪機、機械、建築等工科就業好多了,起薪也高多了
拜託網上那些沒有切身體會的朋友就不要亂說了,咱再也不能坑害不知情的懵懂學子了,再也不能毀了他們前途了!!我們十年寒窗容易么?我們父母含辛茹苦供我們上學的學費來的容易么?不能錯誤選擇一個黯淡的專業,斷送自己的努力、青春、所有的付出..................
那些不知情的人們,你們了解食品科學與工程么?你們讀過該專業的本科和碩士么?你們對該專業的博士就業又了解多少么?不清楚的,麻煩還是不要摻和說我是憤青什麼的吧!以一個食品人(某211食品院校,全國排名60以內,碩士)身份告訴你們一些所見所聞!
高校眾多專業中,食品和生物專業轉行的最多,只因就業困難、起薪非常低,工作相當辛苦!
食品專業和生物專業在國內是臭名昭著的爛專業了!說句難聽話,在中國,這些專業就是一坨爛泥巴;除非你讀到名校的博士或許運氣好能進一所不怎麼樣的大學做教師;
一般情況,即便中國農大、江南大學、南京農大、華南理工、浙大等食品頂尖學校的畢業生也無一倖免不景氣的就業和狹窄的發展空間,江南大學擁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全國唯一的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按說應該挺強了,可就業呢?一樣無法例外!本人本科同學有江南大學、中國農大、有南京農業大學的食品碩士畢業,他們實驗室待遇和起薪都不大好,食品名校碩士普遍起薪3000 --3500,在一線城市這讓人怎麼生存??!
學食品當下最好出路無非考公務員去食品\葯品\海關等國家檢驗部門,或者讀個食品名校博士畢業進一所一般般的高校,其他出路都比較差(極個別擠入瑪氏的不錯起薪10K,中糧起薪5K,還有益海嘉里等這類企業待遇也好一些,不過十分難進,每年全國也就招那麼幾個,而且不一定招食品,可能是其他專業的,鎖定的基本是北大之類的前20的院校);
更多品類畢業生不得不為生產和獨立而選擇與自己專業相關的食品、飲料、葯物等企業,不得不選擇沒日沒夜的加班、輪班、生物鍾紊亂、生活無規律、緊張的節奏、高度的精神壓力、疲憊的身心...........,按說如此辛苦應該高薪才對,錯!大錯特錯!!這不是金融業、不是船舶業.......食品,這個道貌岸然的專業,不僅辛苦,而且低薪,這是有目共睹的
食品行業屬於快速消費行業,勞動強度大,附加值普遍低,門檻普遍不高;且國內食品加工業的技術含量基本都很低,很少有企業願意不惜血本做研發,大環境決定的,你不昧著良心做你就倒閉,你就OUT,這就是惡心的大環境;自己去查查大陸食品企業還剩幾個有實力的? 康師傅比較強了吧,別搞錯了,她屬於台灣人,不是大陸;徐福記有點名堂,可惜已被雀巢收購!我們曾經應以為傲的民族品牌啊,太太樂、銀鷺、小肥羊、全興集團、味事達等多家中國知名食品企業,均被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法國達能集團、美國百勝餐飲、瑞士雀巢集團等跨國公司收購或並購。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本土食品經濟相繼倒戈.........令人堪憂!!
食品第一學府江南大學,食品研究生畢業也才3500左右,更多的食品研究生起薪只有3000左右;這樣的待遇就連計算機、軟體工程、通信等優勢院校的本科生都不如的,走訪調查過吉林大學、北大等院校的IT類本科就業起薪基本在4000 ---6000!這樣的行業差距你能看下去么?你覺得公平么?你覺得為之付出值得么?
我們的政府也應該睜開一隻眼吧!!! 否則民族食品真的完蛋,徹底的全軍覆沒! 關注下國人的健康吧!!!!!!這些年來,我們回憶下:蘇丹紅、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饅頭、地溝油等彼起此伏的食品問題,現在終於知道這個行業內幕、前途和被重視程度了;在中國,你想吃沒毒的東西,很難很難,除非你是領導人,有特供!!
改行吧,所有學食品的同仁們,所有準備投身食品的潛在食品人們,放棄食品吧,離開這只有辛酸、不公、黯淡的行業吧!!讓我們不辜負美好未來,另闢蹊徑,為輝煌的明天而努力!
❼ 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的科研機構
西南來大學農學與生物源科技學院生物資源與環境研究室
西南大學應用生物技術研究室
西南大學薯類作物研究所
西南大學玉米研究所
西南大學水稻研究所
重慶市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麥類研究室
棉花研究室
三峽庫區生態農業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重點實驗室
生物資源與環境研究室
作物分子育種中心

❽ 西南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管理辦法的第三章 獎懲
第十四條 對成果轉化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其獎勵按《西南大學科研獎勵辦法》執行。
第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自進行成果轉化,擅自轉讓、變相轉讓職務科研成果、專利或植物品種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學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一)在科研成果轉化活動中弄虛作假或非法牟利的。
(二)泄露本單位的技術秘密的。
(三)其它違反成果轉化規定的。

❾ 西南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管理辦法的第二章 成果轉化項目的管理
第七條 各完成單位和科技人員應當在項目完成後,根據科研成果的類型,提供成果介紹,報科研管理部門匯總。提供轉化的成果必須成熟或可獨立應用。實驗室的階段性成果進行轉化時,須註明其開發程度及後續開發條件。
第八條 除學校自行投資轉化的項目外,其餘成果轉化由學校與成果應用單位簽訂轉化合同。
第九條 成果轉化項目的組織實施:
(一)合同生效後,項目組必須全面履行合同各項條款。因學校主、客觀條件限制,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時,項目組及所在單位應及時通知對方,積極採取補救措施,做好善後工作,防止損失的擴大,避免影響學校聲譽。合同確需變更、解約的,應當依法完善手續。
(二)合同履行完成後,學校、項目組及所在單位應按約定的驗收標准和方法,及時辦理驗收手續,合同終止,將全部原始資料立卷、歸檔。
(三)項目組應隨時跟蹤合同項目運行情況及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情況,提供有關材料數據、財務證明等資料報相關部門備案。
第十條 學校鼓勵支持依法成立的技術中介組織和取得經紀人證的技術經紀人,依法從事我校科研成果轉化的代理或居間等中介活動。技術交易場所或者中介機構對其在從事代理或者居間活動中知悉的有關當事人的技術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十一條 科研成果轉化項目經費必須進入學校的專門賬戶,獨立建卡,專款專用。
第十二條 鼓勵科技人員採取多種方式轉化高新技術成果,在成果完成兩年後未轉化的,科技人員可在與學校協商,並在收益分配上達成一致的基礎上自行轉化。
第十三條 進入學校的成果轉化項目經費,其純收益的分配以及技術入股的紅利分配按《西南大學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執行。成果轉化收益的分配,原則上在項目驗收、完成後進行。按合同約定分階段完成者,也可按階段進行分配,但須對方出具驗收證明或階段實施證明。

❿ 西南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管理辦法的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我校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和轉化,更好地服務於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校實際,制訂本辦法 。
第二條 科研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有實用價值和市場前景的科研成果(參照《西南大學科研成果與專利管理辦法》第二條之規定)進行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等活動。
第三條 科研成果轉化的形式:
(一)學校自行投資轉化。
(二)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
(三)技術入股。
第四條 科研成果轉化的組織管理由科研管理部門負責,主要職責包括:
(一)組織高新技術成果的宣傳及交易活動。
(二)組織成果轉化的洽談、合同簽訂與登記等工作。
(三)監督、協調合同的履行,參與合同項目的驗收。
(四)聯合企業推薦轉化項目進入國家或地方政府有關計劃。
(五)為非職務科研成果的轉化提供有償中介服務。
(六)組織成果轉化活動的綜合統計分析。
第五條 校地合作處是成果轉化的執行機構之一,主要負責成熟技術(包括通過上級主管部門正式鑒定和登記、獲獎的成果)的推廣,其中帶有研究性質的科技咨詢、科技開發、科技服務等橫向科研項目納入科研項目進行管理。有關統計數據按要求報送科研管理部門。
第六條 科研成果轉化應當遵循國家有關法律和學校制定的有關規章制度,維護學校利益和聲譽,在平等自願、互惠互利、誠實守信的原則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