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王維美術家

王維美術家

發布時間: 2020-12-05 03:38:14

㈠ 有誰知到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王維

畫家王玉偉(王維),祖籍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常年駐北京,現任國際孔子文化藝術回研究會副會長。系答東西方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詩酒文化協會副會長,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書協藝術指導委員會學術交流中心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詩書畫院副院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畫大賽並獲獎。

北京美術家協會,查不到有叫王維的。

㈡ 王維的渭川回家與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的藝術手法及其他異同

先說王維的。《渭川田家》共五句,前四句都在寫景,墟落、牛羊、牧童、荊扉、麥苗、桑葉……一幅鄉村田園景象躍然紙上。而且所有的這些景物在作者筆下無不圍繞一個「歸」字:牛羊歸窮巷,野老候牧童,田夫背著鋤頭回家,連桑蠶都睡在自己巢里,再加上籠罩於這一切之上的暖黃的夕陽,溫馨之情油然而生。然而,作者在詩歌的最後一句卻筆鋒陡轉:「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一個「羨」,一個「悵」,前文的溫馨頓時盪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對作者的同情或者自身的共鳴。原來,我們先前所見到的景象再溫馨,對於一個旁觀者來說,只能讓寂寥的心更刺痛。對於一個過客來說,你經過的風景越美,越是你的悲哀,因為那風景再美,也只是一種途經,永遠不會屬於你。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出作者的感傷:夕陽西下,萬物都在歸巢,自己卻沒有可以歸屬的地方。我覺得此時作者對於自己歸屬感的傷懷,更多的是內心歸屬的空虛,因為一個人如果心靈沒有依靠、靈魂沒有支柱、感情沒有寄託的話,才是最惆悵的。聯系作者寫此詩時的遭遇,不難理解他的感嘆:「式微,式微,胡不歸!」——豈是不想歸,而是不知該歸向何處啊!
再說陶淵明的。陶淵明的這首《歸園田居》與《渭川田家》的前四句相比較,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羅列了一大堆意象,把鄉村田園景色描繪得淋漓盡致,不同的是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融入了「我」,自始至終作者都是把自己融入所摹景物之中的。所以,與王維《渭川田家》最顯著的不同,是陶淵明享受到了前文所提到的那種「溫馨」,而可憐的王維則只是羨慕。一個是「當事人」,一個是「旁觀者」,心境卻是如此不同。
從我個人角度出發,我不是很喜歡陶淵明的詩。拿這首《歸園田居》來說,筆鋒處處流露出一種古代小文人的洋洋自得,完全陶醉於狹隘的個人情趣之中,多少有點酸氣。這有點像當今的「小資情調」。文人可以有點小資,但是不能所有文人都小資。所以,有一個陶淵明是古代文學的幸運,有一大堆陶淵明則必定是大大的災難。所以我一直不贊成對陶淵明極力推崇,文以載道,文以載道,「道」是始終要載的,否則「文」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真正意義。而「道」顯然絕不僅僅是田園風光、鄉村之

㈢ 王維新的美術創作情況

1985年 中國畫《幼成圖》入選上海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辦,上海美術館展出);
1986年中國畫《玩字圖》入選首屆上海青年美術作品大展(上海青年文學藝術聯誼會主辦,上海美術館展出);
1999年 中國畫《大家族》入選中國美協慶祝建國50周年暨迎接澳門回歸全國詩人、書法家、畫家 作品大獎、展?quot;,並獲優秀獎(中國軍事博物館展出,入編大型畫冊《慶祝建國50周年世界華人詩書畫精品集》);
中國畫《有朋自遠方來》入選上海美協時代風采-慶祝上海解放50周年美術作品展(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展出);
2000年 中國畫《家》入選文化部、中國文聯2000世界華人藝術展,並獲銀獎。 (中國美術館展出,2000年第8期《人民畫報》發表,2000年7月2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頒獎典禮,獲文化部、中國文聯世界華人優秀藝術家稱號);
2002 年 中國畫《伲村上了網際網路》入選中國美協2002全國中國畫展;
2003 年 中國畫《熱血No.3》入選中國美協2003全國中國畫展;
2004年 中國畫《熱血No.6》入選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十屆全國美展-上海展(上海美術館展出),獲中國美協第二屆中國人物畫展優秀獎(中國美術館展出);中國畫《熱血No.5》獲中國民委、中國文化部、中國美協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銅獎(中國民族文化宮展出)。
2005 年 中國畫《熱血 No.7》入選中國美協200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覽(中國軍事博物館展出);入選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北京市文化局永恆的記憶-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京滬兩地作品聯展(上海美術館展出)。
2006年 中國畫《紅軍阿姨住我家》入選上海美協慶祝建黨85周年上海美術作品展(上海美術館展出)。

㈣ 為什麼有人不認同蘇軾對王維的的詩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這是文學評論方面的合理的爭鳴,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正常,有關蘇軾對王維的評論詳解如下:
一、簡介:
形容長於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
出處:宋·蘇軾《東坡題跋·書摩詰〈藍關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代表有: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等等。
二、詳解:
代表詩人:王維。宋·蘇軾《東坡題跋》下卷《書摩詰藍田煙雨圖》評論唐代王維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其所成就,不僅僅能詩善畫,而是把藝術中的詩與畫,通過他的他作,給以融化。
這畫有機的結合,是中國畫的傳統,也是中國畫的特點。《宣和畫譜》中提到王維的詩句如「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之類,說是「皆所畫也」。王維繪畫、創作,其作品筆墨清新。格調高雅,傳達出一種詩意的境界 ;蘇軾從文藝本質、創作、作品三個方面確立了以詩畫"一律"、詩畫"略同"為核心思想的詩畫關系理論體系。他對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評論就是建立在這個理論體系基礎之上的。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