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疑鬼文言文

疑鬼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5 03:46:42

『壹』 活見鬼文言文久之,不語,疑為鬼也.什麼意思

久之,不語,疑為鬼也:走了好一陣,那人也不說話,他懷疑是鬼。
久之:很長時間。
不語:不說話。
疑:懷疑。
為:是。

『貳』 "浴肆避鬼"文言文翻譯

1、翻譯:

杭州的八字橋,相傳有鬼,迷惑行客。東邊有澡堂,深夜就有熱水,有人夜半獨自行走,途中遇雨,他打開雨傘,忽然看到有人躲在他雨傘下避雨,他暗想此必是「鬼」了。他忙快步走,當行至橋上時,他把「鬼」逼下河水中,便匆匆跑開,趕到到了澡堂。不久,見一人滿身濕淋淋進來,口喘著氣說:「我被打傘鬼逼下河中,幾乎被淹死。」這時,他們講起剛才的遭遇,才明白這是一場誤會。
又有一人半夜行走,但是沒有燈而且下著小雨,(他)聽到身後面有木屐的響聲,回頭一看,是一個大頭,身高二尺多,他立定想仔細觀察,看到「大頭」又隨即立定不走,他開步走「大頭」又跟著走,他走快點「大頭」又走快點。他恐慌起來,懷疑是自己遇到了「鬼」,急忙跑進澡堂,未及掩門,「大頭」也跟著闖進來,把他嚇得膽都快破了。他在燈光下一看,原來「大頭」是一個小孩。小孩戴著一頂大斗笠擋雨,也怕「鬼」,故緊緊跟著大人的身後面,尋求大人的保護,所以他停小孩也停,他走小孩也走。這也是一場誤會。
現在(那些以為)看見鬼的人,還值得驚慌失措嗎?

2、這篇文章出自:《七修類稿》卷十四

3、具體文章如下:

吾杭八字橋,相傳多邪穢,蠱於行客.東有浴肆,夜半即有湯.一人獨行迂雨.驀有避雨傘下者.其人意此必鬼也,至橋上,排之於水,乃急走,見浴肆有燈,入避之.傾一人淋漓而至,且喘曰:帶傘鬼擠我於河中,幾為溺死矣."兩人語,則皆誤矣.

又一人宵行,無燈而微雨.聞後有屐聲,回頭見一大頭,身長二尺許.佇立觀之,頭亦隨立.及行,頭亦行,及趨,頭亦趨.其人大恐,縝馳至浴肆,排闥直入;未及掩門,頭亦隨入.此人幾落膽矣.引燭觀之,乃一小兒也.蓋以大斗障雨,亦懼鬼,故緊隨之耳.是亦為錯者也.

向使此四人各散去不白,則以為真鬼矣.今之見鬼者,可卒懼也哉?

4、啟示:大凡人怕"鬼",必先從心理上恐懼,往往先入為主,產生誤會,誤將人或其他事物看成是"鬼",並以此以訛傳訛,以為真見"鬼"。其實,這是自己嚇自己。要使這些人明白世上本無"鬼","鬼"是自己心造的"幻影"。要弄清"鬼"的真相,就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凡事必細心觀察,弄清實情,才下結論,絕不能捕風捉影,臆測有"鬼",自造恐慌。當今,社會改革復雜繁紛,常人往往為一些假象所迷惑。也會生出許多"暗鬼",使一些人無所適從,以至走入歧途。警惕啊,世人!

5、作者:郎瑛,(1487~1566)明藏書家。字仁寶。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因身患疾病,而淡於功名。稍長,乃博覽藝文,探討經史。家藏圖書有經史文章,雜家之言、鄉賢手跡等,每日坐於書齋中誦讀,攬其要旨,撮取精華,辨同異,考謬誤,著《書史袞鉞》60卷。另著有《萃忠錄》2卷、《七修類稿》55卷。

『叄』 活見鬼文言文久之,不語,疑為鬼也.什麼意思

「久之」意思是好長一段時間。「不語」意思就是沒有說話。「疑」意思是懷疑。「為鬼」即是鬼。「也」語氣詞,表示肯定的陳述。「久之,不語,疑為鬼也」意思應該是: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說話,被懷疑是個鬼。

『肆』 涓蜀梁疑鬼文言文答案

是譯文?還是作業的抄答案,那題目呢?
夏首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其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見其影,以為伏鬼也;昂視其發,以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氣而死。豈不哀哉?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間、疑玄之時正之。此人之氫無有而有無之時也,而己以正事。故傷於濕而擊鼓——鼓痹,則必有敝鼓喪豚之費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故雖不在夏首之南,則無以異矣。
[現代漢語譯文]: 夏首的南邊有一個人,名叫涓蜀梁,他生性愚蠢而容易害怕。在月光明亮的夜晚行走,低頭看見自己的身影,就以為是趴在地上的鬼;抬頭看見自己的頭發,就以為是站著的妖怪;於是轉身就跑,等跑到自己的家中就斷氣死了。這難道不可悲嗎?大凡人認為有鬼,一定是在他精神恍惚的當口、疑惑迷亂的時候來判定它的。這正是人們把有當作沒有、把沒有當作有的時候,但他們自己卻在這個時候去判定事物。有人得了風濕病卻想敲鼓來驅除疾病,並烹豬求神,那就一定會有打破鼓、喪失豬的破費了,而不會有治癒疾病的幸福。所以這種人即使不住在夏首的南邊,卻也與涓蜀梁沒有什麼區別的了。

『伍』 荊人畏鬼 文言文譯

楚國有個非常怕鬼的人,聽到乾枯的樹葉落地,或者蛇鼠爬行的聲音,都以為是專鬼。有個小屬偷知道這個情況後,就在晚上爬到他家的牆頭偷看,並且裝出鬼叫的聲音。這個怕鬼的人被嚇得連斜磁卡眼睛瞄一下也不敢。小偷又照樣裝了四五次鬼叫的聲音,然後鑽進他的屋裡,偷走了他家的全部財物。有人欺騙他說:「你家的財物實在是給鬼偷走了。」他心裡雖有點懷疑,但暗中卻還以為是鬼偷走了。過了不久,他家裡果然發現了「鬼」,他丟失的東西在小偷家裡找出來了,然而他始終還是認為,這是鬼偷走後送給小偷的,並不相信那個人就是小偷。

【說明】這則寓言故事告誡人們,一個人一旦中了迷信之邪,就會置事實於不顧,疑神疑鬼,而有被壞人欺騙、利用和愚弄的危險。

『陸』 翻譯古文《疑鬼疑神》

成語
疑鬼疑神
發音

guǐ

shén
解釋
懷疑這個,又懷疑那個。形容神經過敏,無中生有,胡亂猜疑。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多疑

『柒』 有沒有一個古文名叫疑神疑鬼五年級上的一課一練里有古文,誰幫翻譯

夏首的南方有一個人,他的名字叫涓蜀梁。他做人愚蠢而且膽小。在有明亮月亮的晚上行走時,低頭看見他自己的影子,以為是趴著的鬼;仰望上面的頭發,以為是站著的魅。轉身逃跑,等他到家,已經絕氣身亡。

『捌』 文言文畏影惡跡 疑鬼給我們的啟示

要解決問題,首先必須懂得什麼是事情的根本,不抓根本而抓枝節,絕對不可能解決問題,反倒會被問題壓倒。

『玖』 文言文翻譯 急~~

原文:
十一月,謝玄遣廣陵相劉牢之帥精兵五千人趣洛澗,未至十里,梁成阻澗為陳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擊成,大破之,斬成及弋陽太守王詠,又分兵斷其歸津,秦步騎崩潰,爭赴淮水,士卒死者萬五千人。執秦揚州刺史王顯等,盡收其器械軍實。於是謝石等諸軍水陸繼進。秦王堅與陽平公融登壽陽城望之。見晉兵部陣嚴整,又望見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為晉兵,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何謂弱也!」憮然始有懼色。主陽平秦兵逼肥水而陳,晉兵不得渡。謝玄遣使謂陽平公融曰:「君懸軍深入,而置陳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移陳小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秦諸將皆曰:「我眾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萬全。」堅曰:「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我以鐵騎蹙而殺之,蔑不勝矣!」融亦以為然,遂麾兵使卻。秦兵遂退,不可復止,謝玄、謝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擊之。融馳騎略陳,欲以帥退者,馬倒,為晉兵所殺,秦兵遂潰。玄等乘勝追擊,至於青岡。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什七、八

譯文:
十一月,謝玄派遣廣陵相(封國在廣陵的地方長官)劉牢之率領精兵五千前往洛澗,沒有到十里,梁成以澗為阻列陣以等待他。劉牢之向前渡水,攻擊成功,大破對方,斬梁成及弋陽太守王詠;又分兵截斷他們歸途中必經的渡口,前秦的步騎崩潰,爭著趕往淮水,士兵死去一萬五千人,捉獲前秦揚州刺史王顯等,全部收繳對方軍用器械及糧草之類。於是謝石等各路軍隊,水路繼續前進。秦王符堅與陽平公符融等上壽陽城眺望他們,發現晉兵布陣嚴整,又望見八公山上草木,都以為是晉兵,回頭看符融說:「這也是強敵,怎麼說弱小呢?」惆悵失意開始有恐懼的神色。

前秦軍隊緊靠肥水(也作「淝水」)而擺開陣勢,晉軍不能渡河。謝玄派遣使臣對平陽公苻融說:「您孤軍深入,而布置陣勢又逼近水邊,這是准備持久作戰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戰的作法。如果移動陣勢稍微後退一點兒,讓晉國軍隊得以渡河,以此來決定勝負,不也很好嗎?」秦國的眾將都說:「我們兵多,他們兵少,不如阻止他們,使他們不能攻上來,可萬分安全。」苻堅說:「只是率領軍隊稍微後退,讓他們渡過一半,我們以精銳騎兵逼迫上去殺死他們,沒有不勝利的。」苻融也認為可以這樣,於是指揮軍隊讓他們撤退。前秦軍隊就撤退,不能再制止。謝玄、謝琰、桓伊等人率領軍隊渡過淝水進擊前秦軍。符融騎馬在陣地上飛跑巡視,想統帥約束那些退卻的士兵,戰馬倒了,被晉兵所殺,前秦軍隊於是潰敗。謝玄等人乘勝追擊,到達青岡。秦兵大敗,自己互相踐踏而死的,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那些敗逃的秦兵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以為是東晉的追兵即將感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軍,露水中睡覺,加上挨餓受凍,死去的人十之七八。

『拾』 求內容怪異的文言文

《畫皮》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獨奔,甚艱於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麗。心相愛樂,問:「何夙夜踽踽獨行?」女曰:「行道之人,不能解愁憂,何勞相問。」生曰:「卿何愁憂?或可效力不辭也。」女黯然曰:「父母貪賂,鬻妾朱門。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將遠遁耳。」問:「何之?」曰:「在亡之人,烏有定所。」生言:「敝廬不遠,即煩枉顧。」女喜從之。生代攜襆物,導與同歸。女顧室無人,問:「君何無家口?」答雲:「齋耳。」女曰:「此所良佳。如憐妾而活之,須秘密勿泄。」生諾之。乃與寢合。使匿密室,過數日而人不知也。生微告妻。妻陳,疑為大家媵妾,勸遣之,生不聽。偶適市,遇一道士,顧生而愕。問:「何所遇?」答言:「無之。」道士曰:「君身邪氣縈繞,何言無?」生又力白。道士乃去,曰:「惑哉!」世固有死將臨而不悟者!」生以其言異,頗疑女。轉思明明麗人,何至為妖,意道士借魘禳以獵食者。無何,至齋門,門內杜不得入,心疑所作,乃逾垝坦,則室門已閉。躡足而窗窺之,見一獰鬼,面翠色,齒巉巉如鋸,鋪人皮於榻上,執彩筆而繪之。已而擲筆,舉皮如振衣狀,披於身,遂化為女子。睹此狀,大懼,獸伏而出。急追道士,不知所往。遍跡之,遇於野,長跪求救,請遣除之。道士曰:「此物亦良苦,甫能覓代者,予亦不忍傷其生。」乃以蠅拂授生,令掛寢門。臨別約會於青帝廟。生歸,不敢入齋,乃寢內室,懸拂焉。一更許,聞門外戢戢有聲,自不敢窺,使妻窺之。但見女子來,望拂子不敢進,立而切齒,良久乃去。少時復來,罵曰:「道士嚇我,終不然,寧入口而吐之耶!」取拂碎之,壞寢門而入,徑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妻號。婢入燭之,生已死,腔血狼藉。陳駭涕不敢聲。
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道士怒曰:「我固憐之,鬼子乃敢爾!」即從生弟來。女子已失所在。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遠。」問:「南院誰家?」二郎曰:「小生所舍也。」道士曰:「現在君所。」二郎愕然,以為未有。道士問曰:「曾否有不識者一人來?」答曰:「仆早赴青帝廟,良不知,當歸問之。」去少頃而返,曰:「果有之,晨間一嫗來,欲佣為仆家操作,室人止之,尚在也。」道士曰:「即是物矣。」遂與俱往。仗木劍立庭心,呼曰:「孽鬼!償我拂子來!」嫗在室,惶遽無色,出門欲遁,道士逐擊之。嫗仆,人皮劃然而脫,化為厲鬼,卧嗥如豬。道士以木劍梟其首。身變作濃煙,匝地作堆。道士出一葫蘆,拔其塞,置煙中,飀飀然如口吸氣,瞬息煙盡。道士塞口入囊。共視人皮,眉目手足,無不備具。道士卷之,如卷畫軸聲,亦囊之,乃別欲去。

陳氏拜迎於門,哭求回生之法。道士謝不能。陳益悲,伏地不起。道士沉思曰:「我術淺,誠不能起死。我指一人或能之。」問:「何人?」曰:「市上有瘋者,時卧糞土中,試叩而哀之。倘狂辱夫人,夫人勿怒也。」二郎亦習知之,乃別道士,與嫂俱往。見乞人顛歌道上,鼻涕三尺,穢不可近。陳膝行而前。乞人笑曰:「佳人愛我乎?」陳告以故。又大笑曰:「人盡夫也,活之何為!」陳固哀之。乃曰:「異哉!人死而乞活於我,我閻羅耶?」怒以杖擊陳,陳忍痛受之。市人漸集如堵。乞人咯痰唾盈把,舉向陳吻曰:「食之!」陳紅漲於面,有難色;既思道士之囑,遂強啖焉。覺入喉中,硬如團絮,格格而下,停結胸間。乞人大笑曰:「佳人愛我哉!」遂起,行已不顧。尾之,入於廟中。迫而求之,不知所在,前後冥搜,殊無端兆,慚恨而歸。既悼夫亡之慘,又悔食唾之羞,俯仰哀啼,但願即死。方欲展血斂屍,家人佇望,無敢近者。陳抱屍收腸,且理且哭。哭極聲嘶,頓欲嘔,覺鬲中結物,突奔而出,不及回首,已落腔中。驚而視之,乃人心也,在腔中突突猶躍,熱氣騰蒸如煙然。大異之。急以兩手合腔,極力抱擠。少懈,則氣氤氳自縫中出,乃裂綹帛急束之。以手撫屍,漸溫,覆以衾裯。中夜啟視,有鼻息矣。天明竟活。為言:「恍惚若夢,但覺腹隱痛耳。」視破處,痂結如錢,尋愈。異史氏曰:「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然愛人之色而漁之,妻亦將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還,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哀哉!」

來源:《聊齋志異》 作者:蒲松齡(清)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