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繪畫美術
Ⅰ 大班繪畫教案:一樣不一樣
教材簡解:
照鏡子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幼兒平時照的都是平面鏡,鏡中的影像和自己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本次活動,我將為幼兒介紹哈哈鏡,讓幼兒通過照哈哈鏡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並通過美術繪畫的方式,將不一樣的自己畫出來,從中感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
三、目標預設:
1.嘗試用誇張的方式表現自己照哈哈鏡時變形的樣子。
2.通過照平面鏡和哈哈鏡,觀察出哈哈鏡中人物的頭部或身體等各個部分變形的特徵。
3.感受照哈哈鏡的樂趣,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四、重點、難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把重點歸納為:在感受照哈哈鏡的樂趣的基礎上能夠用誇張的方式畫出鏡子中的自己;難點歸納為:能夠根據哈哈鏡中的影像,用流利的線條進行繪畫。
五、設計理念: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在藝術活動中要為幼兒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和豐富的物質材料環境」,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採取照哈哈鏡類似游戲的方式開展活動,讓幼兒能夠充分享受活動,並通過幼兒自己的探索發現來進行繪畫,尊重幼兒自發的、有個性的藝術表現與創造,摒棄傳統的教師范畫、幼兒臨摹的方式,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繪畫來展示每一個幼兒的獨特性。
六、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以幼兒照鏡子的方式導入,幼兒先選擇平面鏡發現自己的模樣沒有變化,再選擇哈哈鏡發現不一樣的自己,將前後兩次照鏡子的結果進行對比,激發幼兒對哈哈鏡中不一樣的自己的興趣,為之後的活動做好鋪墊。緊接著,就是幼兒介紹自己在哈哈鏡中的模樣,與大家交流分享自己到底哪裡變得不一樣了。最後,在老師的引導下,鼓勵幼兒用誇張的方式、流利的線條把不一樣的自己給畫出來。
七、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照鏡子
1.出示平面鏡,請幼兒照一照,說一說你在鏡子中看到了什麼?
(1)師:今天,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帶來了兩面鏡子,請你們先拿起第一面鏡子,照一照自己,你發現了什麼呀?
(2)師:你在鏡子中看到的模樣和自己一樣嗎?
2.出示哈哈鏡,再次請幼兒照一照,說一說這回在鏡子中看到的自己是什麼模樣。
(1)師:現在,請你們取出第二面鏡子來照一照,這一回你發現了什麼變化?
(2)幼兒交流討論在哈哈鏡中看到的自己的模樣。
3.教師小結:我們在照平面鏡的時候,發現鏡子中的模樣和自己一樣沒什麼變化,但是當我們照哈哈鏡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變得不一樣了!
(二)美術繪畫——哈哈鏡中的我
1.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引導幼兒畫一畫哈哈鏡中的自己。
師:這么特別的自己,我們平時是不是很少看見呀?那老師想把這個特別的自己畫出來,以後每天都能見到啦,你們願意嗎?
2.重點指導美術繪畫時的方式方法。
(1)師:在哈哈鏡中,我們的臉變得怎麼樣了?身體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2)師:在繪畫的時候,請你們把這些變化用誇張的方式表現出來,比比看,誰最特別。
3.幼兒進行繪畫,教師播放背景音樂,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
師:繪畫的時候,如果你忘記樣子了,可以再照一照哈哈鏡。
(三)作品展覽——不一樣的我
將幼兒完成的美術作品貼到展覽板上,幼兒互相欣賞,並交流討論畫中的幼兒是哪一位幼兒。
(四)活動延伸
將哈哈鏡放置到班級美工區中,供幼兒在平時區域活動時玩耍、繪畫。
Ⅱ 求有關繪畫、美術的社團名字!!!
大概有這么幾種起名方法:
一、視覺感受上。
由於繪畫會用到五顏六色,所以就會有人,用彩虹,或者直接用五彩,七色之類的詞作為社團名字的主要部分。
二,使用名家名字命名
比如「大芬村」市面上看到的很多,有用中國畫家的名字的,也有用外愛國畫家名字的。
三,從情趣,情懷取名
一般都用一些閑情逸致,「朵雲社」「聽松」「聽潮」
四,直接用地名,單位名的
這個是最常見的,比如「西泠印社」就是在印社西邊有個「西泠橋」,再比如「黃山畫派」,「北京畫院」……
Ⅲ 美術有幾種畫法
美術的畫法大致有:素描、中國畫、油畫、版畫、手繪、指畫、水粉畫、水彩畫、壁畫、漫畫、白描等。
1、素描
一種主要以單色線條和塊面來表現物象的繪畫形式,比較簡單,大多是用2H、2B等鉛筆繪制而成,著重結構和形式。素描是其他藝術的基礎,尤其是水彩,油畫,版畫,雕刻(浮雕),另外對平面設計,也是畫草圖的必要基礎。
2、中國畫
用毛筆、墨以及中國畫顏料,在特製的宣紙或絹素上作畫。十分重視筆墨,運用線條、墨色和輕重彩色,通過鉤皴點染,干濕濃淡並用,來表現客觀物象的形體結構,陰陽向背結合;並運用虛實疏密結合和「留白」等手法來取得巧妙的構圖效果。

3、油畫
一種將植物油與顏料樹脂進行混合,繪制與經過處理的畫布、木板、紙板以及建築牆面的繪畫。能充分發揮線條、形體、色彩、明暗調子以及質感、量感和空間感等因素的綜合表現力。准確、真實地表現特定時空環境中的事物,創造感人的視覺藝術形象。
4、水粉畫
用不透明的粉制顏料加水調和後畫出的圖畫。色彩鮮艷明快,顏料覆蓋力強便於修改。有一定覆蓋能力,干濕變化很大。因此,它的表現力介於油畫和水彩之間。它可以畫出和水彩畫一樣酣暢淋漓的效果,但它沒有水彩畫透明。
5、水彩畫
用水調和透明的粉制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簡稱水彩。一層顏色覆蓋一層顏色會產生奇特的效果,但是顏色覆蓋過多,會顯得骯臟。水彩可用把握多少水的多少來展現酣暢淋漓的效果,色彩渲染性強。特點是顏色透明,通過深色對淺色的疊加來表現對象。
Ⅳ 什麼是創意美術教育
新課程標准將美術教材劃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其中「欣賞評述」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小學美術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並重,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繪畫課與手工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基礎,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害擔憤桿蒞訪縫詩俯澗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像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而在我們通常的課堂教學中,會產生「重繪畫、輕欣賞」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我們老師缺乏對欣賞課的重視的態度,認為欣賞就是看看,不重要,從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欣賞的教學研究。改變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然後了解兒童的美術欣賞心理及欣賞習慣,選擇合適的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為了增加欣賞內容的趣味性,充實課堂內容,教師不光要備好課,寫好教案,對於搜集到的美術欣賞作品一定要先選好題材內容。美術欣賞課不應是一味地欣賞,有的時候應該讓學生進行臨摹作品,從中體味作品的內涵,這樣就打破了欣賞課紙上談兵、光說不練的局面,更有助於學生理解作品。舊的「一言堂」、「滿堂灌」、保姆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習慣於坐享其成的聽權威答案,是教師的絕對權威地位使他們習慣了當「配角」。新課程理念強調「啟」和「導」。學生經過了探究過程,必然要得出結論,這是一個歸納、推理、演繹的提升過程。教師要善於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對過程的體驗,運用談話、提問、研討等方法,指導學生得出問題的結論。教師應該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者和創造者,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協調者,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和服務者。從學生的視角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營造和諧的心理氛圍,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鼓勵每個同學運用美術的語言說出自己的看法,啟發同學們對審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復雜性和深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美術課程的價值首先應體現在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通過欣賞獲得審美感受之外,還應用語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的感受、認識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另外,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許多時候會增加一些欣賞內容。然後教師往往以自己的愛好選擇作品,忽視了學生的已有認識與欣賞水平及欣賞的心理傾向。因此,在學生欣賞的題材與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要選擇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貼近,要選擇與兒童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的,能激發兒童興趣的作品;要選擇的是本身富有兒童情趣的、易於兒童接受與理解的作品。為此,可採取以下策略:(1)課前對收集的欣賞作品進行挑選、歸類,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題材。(2)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作為補充材料。這樣,學生就不會對欣賞作品產生距離感,而是感到很有吸引力,欣賞的興趣也就又提上來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有了,還怕學不好嗎?
Ⅳ 少兒美術繪畫輔導心得
成人怎樣指導幼兒進行美術活動
一 幼兒美術作品的特點是什麼?
幼兒豐富的情感是他們參與到各種活動的原動力,因此在進行幼兒美術教育時,大人應首先考慮到幼兒的情感需要。不是因為需要一份作品,而是幼兒將繪畫作為他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途徑。如果大人依據成人對於美術作品好壞的標准來衡量,其結果只會埋沒了幼兒的創造性。而幼兒美術作品珍貴之處,恰恰就在於她不受任何條框和規則的限制,不用考慮邏輯和比例。正如大師畢加索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要想像兒童畫一般純凈。」因此,大人在看幼兒的美術作品時,要多站在的角幼兒度,用欣賞和發現的眼光來評價。
二 開展幼兒美術活動應尊循的原則
1 要創造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如信任幼兒,減少不不必要的規定,讓幼兒進行不受評價干擾的自由活動等。
2 要豐富幼兒的經驗,多給幼兒欣賞優秀的圖書和藝術作品。
3 不必過分強調技能、技巧的訓練,但適時恰當地幫助幼兒提高藝術表現的技能、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4 要正確認識和使用示範和範例。
我們不妨這樣:開始時,盡量讓幼兒自由地、無拘無束地畫他自己的;之後,大人可以幫助幼兒獲得滿意的效果而必須的技巧,如通過分析、解決繪畫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最後,在幼兒發展到有一定的繪畫能力和目標後,讓他充分接觸各種偉大的名畫,並意識到繪畫的表現手法是多種多樣的,鼓勵幼兒有創造性地研究、模仿。
三 幼兒繪畫的特點
1 塗鴉期(2___4歲)
2 象徵期(4—6歲)
這個階段的兒童畫能在塗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目的,有一定的內容。這時期的兒童畫有時要與他們交流,才能了解到他們在畫什麼,他們把畫畫當做喜歡的游戲。
3 圖式期(5—11歲)
也叫高峰期,是兒童表達對世界看法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的兒童繪畫興趣濃厚,想像力、創造力達到他人生中的最高峰。在這時期,要不斷地引導兒童觀察生活,留心生活細節。
4 轉折期(11—13歲)
到了這個階段的兒童畫,雖然有了寫實的傾向,也注意了比例大小、結構透視,但畫出來的作品反而沒有了情趣,失去了兒童畫的生動。這個階段,如果引導不正確,會使兒童在這個時期喪失繪畫興趣。所以,這一時期稱為「轉型期」或「危險期」。
四 幼兒美術教育的目標是什麼?
1 初步感受周圍環境與美術作品中的形式美與內容美,對美有敏感性。
應注意引導幼兒觀察和感受自然環境、美術作品,使他們的感知活動漸漸適應對象世界中對稱、均衡、節奏、和諧等美的活動模式,從而形成對這些模式的敏銳的選擇能力和欣賞能力。通過多種途徑,豐富幼的生活經驗和審美經驗。欣賞時,多讓幼兒說一說、摸一摸,感受一下,引導幼兒重點觀察它們的色彩、形狀、結構,培養幼兒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2 積極投入美術活動,並通過各種造型要素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美術創造的樂趣。
美術活動是幼兒進行情感表達和交流的工具,在幼兒的情感滿足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美術活動的宗旨就是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與熱愛,使幼兒自主自願地參與美術活動。因此,大人應關注的是「積極投入」、「自由表達」、「體驗樂趣」等字眼,這些意味著「要尊重幼兒的個人意志,給幼兒自己選擇表達內容和方式的自由」,要給幼兒提供寬松的、具有心理安全感的創作環境。
3 初步嘗試不同美術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出來。
多種的操作工具和材料,如繪畫、剪刀、泥工、膠水,以及水粉、水彩筆、宣紙、線、珠子、面、泥等等,可以大大地刺激幼兒的表現和創造慾望。大人應盡可能地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美工材料,引導幼兒去探索、使用。
五 幼兒繪畫教育的目標是什麼?
1 初步學慣用造型、色彩、構圖等美術語言進行創造性地表現,具有創造的意識;
2 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能積極投入繪畫活動;
3 初步嘗試不同繪畫工具和材料的用法,形成良好的繪畫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對於幼兒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繪畫活動中,要求幼兒養成主動整理工具和材料的好習慣,如安置自己的用品,活動結束時主動清理垃圾並收拾自己的用具等。
六 怎樣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美術活動中的觀察指: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形狀、色彩、空間等形式因素,及其表現的對稱、均衡、節奏、多樣統一等形式美的模式上,還集中在事物的主體和背景、情節、形象等。
要遵循這樣的感知順序:先從遠處感知事物的整體和背景;再到近處感知事物的局部特徵和構成;最後,再回到整體的感知上,讓幼兒形成牢固的整體印象。
在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時,不僅通過眼睛來體現事物的特徵,還可以摸一摸、聞一聞、說一說等多種感官形式來體驗和表現。
七 怎樣讓幼兒大膽地繪畫
1 要給幼兒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
首先是信任幼兒,也就是在相信幼兒能畫畫的基礎上,為他提供充分的機會;其次,允許幼兒表達自己的觀念。要尊重幼兒不同尋常的提問和想法,肯定其想法的價值,不因為其想法不要用成人固定的思維模式去限制他。寬松的心理環境還要求注意減少規定,過多、多細、過於整齊劃一的限制,勢必會阻礙幼兒創造力的發揮。
2 要給幼兒提供多樣的繪畫工具和材料。
多樣的繪畫工具和材料能夠刺激他們的操作慾望,讓他們在「玩工具」、「玩材料」的過程中積極從事美術活動。
3 盡量採用情景、游戲的形式開展繪畫活動。
4 盡量採用「鼓勵法」評價幼兒的作品
畫完後,可以和幼兒一起高興地欣賞作品,引導幼兒說出畫的是什麼,同時給予表揚。評價時要注意不要求幼兒作品和事物的「形似」,而應更多地看重幼兒作品中的神韻。要多表揚鼓勵,對其不足之處也盡量用建議、商量、誠懇的口吻提出。提出意見也應該是具體的、幼兒可以理解和執行的,如「畫上的人物很生動,如果再添上背景就更豐富了」
八 如何培養幼兒的審美想像和藝術創造
幼兒的審美想像和藝術創造如果不正確地加以引導,就會被大人不經意地扼殺。在幼兒繪畫活動中,應盡可能保護、培養好幼兒的想像力合創造力。要豐富幼兒的生活內容並藉助其他學科領域來幫助幼兒拓展想像的內容。
培養幼兒的審美想像
1有意識地帶他們到大自然去體驗,多參加社會活動,多與人交往,注意多讓幼兒參加一定的家務勞動和公益活動,這樣他們會有多點生活的體驗和感受;
2欣賞文學作品、音樂作品時,利用作品提供的特有情景空間,對幼兒進行想像的提問;
3經常帶領幼兒觀察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動物、植物、風、雨、雷、電)、人造物(車輛、建築物、服裝、櫥窗設計等),利用他們的新奇發現,進行聯想性的解釋;
4可以和幼兒一起做游戲,結合一些有趣的游戲,也能培養他們的想像力。
培養幼兒的藝術創造
1 要為幼兒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
要尊重幼兒的創造慾望,不要強迫幼兒接受成人多的創造意圖,不要交代過細,以免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限制幼兒。
2 以啟發式言進行提問和指導。
一定要用啟發式提問,如:「這是什麼?」、「為什麼?」、「可以怎樣做?」,而不要用「是不是這樣」等封閉性提問,這樣的提問幼兒只需答「是」或「不是」,封閉式的提問會造成幼兒思維的惰性。
3 在創造過程中不強迫幼兒模仿。
可以給幼兒提供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現形式,這樣可以幫助幼兒打開思路。例如,幼兒畫房子,成人提供各種房屋的圖片——中國的四合院、古代宮殿、高層建築、歌特式建築、羅馬式建築、、、等古今中外的建築,這樣幼兒在進行創造時的思路會很開闊。又比如,畫花。成人提供各種各樣的花卉圖片給幼兒,讓他們自由取材。
4 創造活動宜採用多樣的教學形式和組織方法。
如:畫一畫音樂里說了什麼,畫一畫詩歌的意境,畫出故事的結尾、畫一封給朋友的信,為童話劇設計服裝、製作道具、海報、、、、。
5 盡量正面評價幼兒的作品,多鼓勵。
Ⅵ 美術有哪些基礎知識
1、三度空間。指由長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縱深)三個因素構成的立體空間。繪畫中,為真實地再現物象,必須在平面上表現出三度空間的立體和縱深效果。
2、量感。藉助明暗、色彩、線條等造型因素,表達出物體的輕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覺。如山石的凝重,風煙的輕逸等。繪畫中表現實在的物體都要求傳達出對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實在感。運用量的對比關系,可產生多樣統一的效果。
3、空間感。在繪畫中,依照幾何透視和空氣透視的原理,描繪出物體之間的遠近、層次、穿插等關系,使之在平面的繪畫上傳達出有深度的立體的空間感覺。
4、體積感。指在繪畫平面上所表現的可視物體能夠給人以一種佔有三度空間的立體感覺。在繪畫上,任何可視物體都是由物體本身的結構所決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塊面所組成的。因此,在繪畫上把握被畫物的結構特徵和分析其體面關系,是達到體積感的必要步驟。

(6)趣繪畫美術擴展閱讀
美術來源
歐洲17世紀開始使用「美術」這一名詞時,泛指具有美學意義的活動。及其產物,如繪畫、雕塑、建築、文學、音樂、舞蹈等。
也有 認為「美術」一詞正式出現應在18世紀中葉。18世紀產業革命後,美術范圍益見擴大,有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在東方還涉及書法和篆刻藝術等。中國五四運動前後開始普遍應用這一名詞。近數十年來歐美各國已不大使用「美術」一詞,往往以「藝術」一詞統攝之。
工具材料
油畫是用油質顏料在布、木板或厚紙板上畫成的。以油劑(亞麻仁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操作的的一個畫種。
表現方法
傳統的油畫家採用焦點透視法作畫。在畫面構成上,它講究畫面景物充實,按自然的秩序布滿畫面,呈現出自然的真實境界。
Ⅶ 創意繪畫與趣味手工有什麼區別
從實質上來說沒有太大區別,它們都屬於美術包含的分類。都是在進行創造,一張普通的白紙可以通過繪畫給人以視覺的享受,或者製造成一件掛飾、一個玩具給人實在的感覺。
如果說區別的話,那就在於表現手法或方法不一樣吧。但它們之間有很大的聯系,比如一件工藝品(折紙、陶瓷)可以用過繪畫起到點綴作用;又或者一件物品是通過設計圖製作出來的。
Ⅷ 兒童美術繪畫有哪些種類
家長們常常發現孩子喜歡把傢具、地板、牆壁當紙,把各種能畫出痕跡的東西當筆,種類包括:線描、水粉、拼貼、版畫、水墨畫、寫生、剪紙、藝術創想。凡是能塗到的地方都塗上各種點、線、圈等組成的可笑幼稚的「圖案」,繪畫是幼兒表達自己美好願望的語言和符號,這一時期的幼兒雖然語言和動作還不很協調、完善,但是他們對繪畫卻情有獨鍾。十歲以前孩子的繪畫,都叫兒童畫。孩子的畫表達了什麼?教幼兒學習裝飾畫,隨著幼兒繪畫經驗的不斷增長,他們已經能夠通過看、學、畫的過程來掌握繪畫的技能技巧; 幼兒的塗塗畫畫實際上包含著積極的視覺形象思維。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靈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心靈感受生命的陽光,捧一泓詩意的清泉,讓您的孩子學會去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與提高。內容包含有:塗鴉、拼貼、手工、游戲、繪畫等形式,又分為個人和集體創作。兒童繪畫的發展劃分四個階段最符合實際情況、概括兒童繪畫發展特點的階段。他們認為能畫的紙、書、牆、桌面等材料上任意塗畫。知道的、看到的、想到的東西或彼此無關的東西都拼湊羅列到畫面上,兒童繪畫教程直到畫滿為止哦!殘缺也是一種美; 幼稚也是一種美。通過把繪畫的內容編成故事,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指導幼兒繪畫。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繪畫興趣,在易於理解、樂於接受,兒童美術繪畫創作的高峰期和思維創造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兒童繪畫不受客觀真實影響,能充分表達自己內心感受。孩子藝術潛能主要在這個時期里重點培養,對於同伴間的繪畫作品,幼兒學會欣賞和借鑒,在會看、會評價的基礎上,兒童的心純真無邪、自由浪漫、幼稚可愛,充滿了想像和創造。繪畫是兒童心靈的寫照,兒童通過繪畫表現出誠實、坦率和天真的特點,通過各種不同種類形式的繪畫,不僅能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他們的繪畫技能,還能豐實幼兒的繪畫經驗, 在培養幼兒自信中開啟創造的空間。這一時期幼兒已經能自由地選擇繪畫工具來表現不同的題材和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畫出生動有趣的形象來,可系統的學習繪畫技能與技巧。逐漸培養孩子自由作畫和創作主題畫的意識,發展他們快樂認知的個性,發揮孩子們的想像力及創造情趣!
Ⅸ 美術(繪畫)都分為幾類
按繪畫載體來分,繪畫主要有以下幾類:
1、在牆上繪畫,就是手繪牆、牆體手繪、壁版畫,叫法有權很多,主要用於室內外裝飾場景中;
2、在手繪板和電腦上繪畫,就是手繪插畫,主要用於包裝、宣傳、游戲、漫畫等場景中;
3、在紙上和布上繪畫,就是大家俗稱的畫畫,藝術家和畫家多在紙上畫,跟市場結合的產物是手繪裝飾畫,主要用於定製場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