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話術
❶ 培訓學校電話邀約的腳本話術
我認為,在推薦免費課程前的鋪墊工作也很重要。
首先,要贏得與家長溝通的機會,不然介紹課程的機會都沒有了。
比如:可以這樣開始溝通:「您好!我是**少兒英語機構的老師,請問您的孩子是否報了英語培訓班?」如果沒有報,正好可以推薦課程。
大多數家長會說已經報過了,那麼我們可以問「您對孩子的學習效果還滿意嗎?是否存在什麼問題呢?」如果家長提出一些問題,我們結合自己學校的優勢給予簡單分析,引起家長興趣,這樣就可以開始介紹免費的試聽課程了。「多比較才能找到適合孩子的,您說是嗎?」我們可以這樣說。
如果家長沒有提出問題,那麼我們可以推薦作文,數學等課程,或者推薦有兩次免費的外教課可以聽。家長都是願意給孩子最好的,他們為了有所比較也會來看看。
在推薦課程的時候,應該能夠給予更多的附加值,比如:家長如何協助孩子學英語?如何檢驗孩子的學習效果?等等。能夠給予實際的幫助,才是保持長久關注的秘訣。
至於話術腳本,也許並不重要。因為每個孩子和家長的需要是不同的,每個進行邀約的工作人員也都是不同的,關鍵是針對不同的需求,用我們學校的亮點去吸引他。同時,邀約人員也可以發揮自己的特色,靈活運用就好。
宣傳亮點可以是:免費試聽,試聽次數多,有外教,課程種類全,學校環境好,師資力量強,服務周到等等。
希望能給你幫助,祝學校越辦越好~!
❷ 培訓班老師應該怎麼跟家長溝通
1、簡短談話
家長工作都非常忙,接送孩子都是來去匆匆,幾十個家長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現,這就決定了教師與家長談話的時間不可能太長,只能採用簡短談話的形式與家長溝通。溝通時明確目的是給家長帶來價值。
方法一:如有的家長想了解孩子近階段在校的表現,教師首先要肯定孩子的進步,然後針對孩子的不足,提出相應的改進辦法,以便家校隨時配合,促進孩子健康的發展。針對孩子出現的一些普遍性的問題,教師可同時向多位家長一起說,以便節約時間,一般談話時間不超過5分鍾。考慮到有些家長會對孩子的某些行為有不同看法時,教師可事先編制計劃,列出具體的談話內容,然後再分時間、分批向他們宣傳科學的育兒方法。
方法二:很多老師抱怨跟家長溝通沒有素材,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在和家長溝通過程中,與其匯報孩子在機構的學習表現,不如和家長聊聊孩子在家裡的表現,然後給家長做一些有意義的建議和意見。
2、便條、簡訊/微信
有時簡短談話並不能達到家校溝通的目的。此時,教師可採取便條、簡訊/微信的形式與家長溝通。如教師可把孩子在校的表現及要求家長配合做的工作以簡訊/微信的形式寫出來,讓孩子帶給父母。也可要求家長隨時將自己的想法、經驗、建議寫成便條、簡訊/微信,反饋給教師,教師通過對家長反饋的意見進行總結,與家長交流,力求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教師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向家長提供給一些具體適用的指導。這樣,有利於拉近家長與老師的距離,家長、老師之間暢所欲言,更加增進了教師與家長的情感交流,使家長對老師更加理解、尊重和信任。
❸ 畫畫給你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改變
1、豐富個人生活
成年人學習繪畫能夠讓那個他們的生活豐富起來,讓他們覺得有了繪畫不在孤單,也能夠消磨時間,因為只要在在哪裡繪畫,集中精力,一畫幾是很長時間,能夠解決他們的孤獨。
2、讓你更自信
學習繪畫能夠讓那個他們變得更自信,因為繪畫也是一種藝術,畫畫的人內在的修煉絕對高於普通人群,藝術范也增加了個人內涵,他們不管是在哪裡只要有機會就會把自身的繪畫技能展現出來,也會得到別人的誇贊,這樣也會讓那個他們變得更自信。
3、對事物的理解更深入
在繪畫的時候,你會觀察要畫的事物,或者是人物的心裡或者是特點,那麼你就能更深入的取了解事物,會鍛煉你的思維能力,能夠更好的取理解他人的心裡。別以為繪畫只是手上功夫罷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思維和感受,所以愛畫畫的人都是善於觀察樂於思考。
4、畫畫使人品位更高
學習繪畫能夠提升自己的品味,會畫畫的人他們擅長色彩搭配,有較高的審美能力,更懂得什麼裝扮適合自己,在繪畫的時候通過事物的觀察,就會使自己的品味變得精緻,在選擇衣服的時候也會變得有品味。
5、畫畫是終身的良伴
學習繪畫能夠自己的身心都得到放鬆,能讓自己的減輕壓力。在等到中年的時候,自己的孩子都會成家立業不會長長的配在身邊,那麼就可以用繪畫來消磨時間。豐富的精神世界是繪畫靈感的源泉,愛好畫畫的人都對繪畫樂此不疲,只要有個地方安安靜靜畫畫,他們就是無比的安逸幸福。
❹ 課程顧問話術心得:家長對藝術教育不關心怎麼辦
美術藝術行業課程顧問話術心得:家長對藝術教育不關心怎麼辦對於非傳統科目的教育培訓機構來說,在市場推廣與家長溝通的環節過程當中,最難突破的點自然就是很多家長對非傳統科目的輕視。往往認為學校不考的科目,孩子就沒必要花錢去學。這也是當前很多欠發達地區的家長普遍認識。
那麼對於課程顧問來說,面對家長的冷漠,我們應當怎樣向家長解釋,並闡述孩子學習美術類課程對孩子成長帶來的優勢呢?我們只有提出我們的賣點並刺激家長的痛點,才能使家長改變傳統的刻板觀念。
下面,我就和各位老師分享一篇孩子針對藝術類課程學習的意義,希望能夠給從事藝術教育行業的咨詢老師們帶來一些啟發。
美術藝術行業課程顧問話術心得:參與藝術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好處
成功教育網
記憶能力的提高
也許看到孩子毫無「藝術感」可言的繪畫,大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信手塗鴉」,這無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繪畫完全符合大人門的審美觀點,那樣就說不上「想像」了,如蘋果,因為「模仿」的蘋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創造。但是這並不表示孩子的繪畫作品是沒意義的,只是在我們成人思維里缺少對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在他們看來,一個小圈圈就是一片雲朵、一個人物形象,幾個粗細不均的線條就是一棟房子、幾棵樹,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無意識記憶」!
孩子們將自己在感受外物時儲存在腦海里的記憶翻找出來,然後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達出來。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們在5歲以前的創作性是最高的,幾乎能等同於繪畫大師。他們的繪畫內容並不是虛無的,是對現實的一種記憶恢復,只是表現方式不是我們成人慣有的接受方式而已。
觀察能力的提高
當您的孩子樂滋滋地指著自己畫中的「小古怪」說這是超級~,那是無敵~時,不要用滿帶不信任的眼神打擊他。雖然畫面有些混亂、形狀有些離譜,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因常見而不屑一顧的事物,是以怎樣的角色或姿態出現在他感知的世界裡呢?
其實這就是孩子觀察能力的表現,不受固定格局限制的他們能注意很多大人已經無法注意到的細節,他們的內心世界有時候比大人的還敏感細膩呢。
想像能力的提高
為什麼我們總是很難看懂孩子畫的是什麼呢?
因為我們跟孩子的想像力、認識能力有差別。成人都喜歡規矩、真實的東西,而孩子的世界裡充滿了童話般的爛漫,花兒會唱歌,太陽長鬍子,小兔子拿著氣球,電視機長著兩只手……這正是想像力的最好表現。
同時,對色彩的運用更能顯出孩子們大膽的想像力,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意願隨意塗抹顏色,紅色的小人兒、綠色的房子、藍色的小貓……不過不要用「離譜」去理解他們看到的世界,因為在他們眼裡,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
情緒的及時宣洩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指出:「畫1小時畫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心理學家有時候治療病人的時候要先讓病人畫幅畫的原因。在兒童心理學里也有這一項,通過對孩子的繪畫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緒、心理疾病根源。
孩子有著天性的童趣和強烈的表現欲,他們的喜怒哀樂躍然紙上。在他們還不能用豐富的語言來表達內心世界時候,通過手腦結合的方式——繪畫便產生了。也就是說,其實每一幅畫都是孩子真實內心思想的寫照,是孩子情緒的外在表現。告訴您一個小秘密:如果孩子的塗鴉中線條生硬、混雜、重疊,顏色暗淡,這些說明此刻他或許正有不良情緒。相反,如果孩子的塗鴉線條柔和、豐富,顏色明快,則表示孩子的情緒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錯。
繪畫使左右大腦一起「開工」
在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主要開發的是人的左半腦,思考畫什麼,怎麼畫,以及對手部運動的控制,這些都會促進左腦的智力開發。
在繪畫的時候,孩子無意間培養了對顏色、形狀、空間位置的判斷認知能力,這些對右腦智力的開發很有益處。
所以說,繪畫可以同時活動左右大腦。在不斷繪畫創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會不斷打破原有的思維和定式。當接受到外界的新鮮事物時,靈感一觸即發,左右大腦同時「開工」。
繪畫過程鍛煉孩子的種種能力
從簡單塗鴉開始,孩子就在不斷創新,從最開始運動軌跡的線條到有意義的形狀,再到顏色,再到內容,創造力可以無限發揮。
從大量的兒童繪畫作品和兒童繪畫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孩子繪畫是一種加強記憶力,促進孩子觀察力,培養孩子想像力的過程。它是由微妙精細的觀察能力、形象的思維能力、高效的記憶力、創造的想像力,再加上手的協調運動和豐富的表達能力組成的。這些能力可是補品不能輕易辦到的啊!
繪畫是一種表情達意的形式繪畫也是一種藝術,它跟音樂、舞蹈一樣富有魅力,可以說是人類表情達意的一種形式。無論是孩子的還是成人的繪畫作品,都附帶了個人感情因素在裡面。要知道,沒有感情的作品是僵硬死板,無生命力的。所以,要想您的孩子從小具有藝術細胞,不妨讓他試試!當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不能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