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淳於髡文言文翻譯

淳於髡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2-05 11:46:33

1. 淳於髡一日而見七士 (文言文)回答

我聽說千里之內有一位賢士,這賢士就是並肩而立了
如今您一個早晨就引薦七位賢士,那賢士不也太多了嗎?

2. 古文 淳於髡薦才 翻譯

【原文】

淳於髡一日而見七人於宣王①。王曰:「子來,寡人聞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②;百世而一聖,若隨踵而至也③。今子一朝而見七士,則士不亦眾乎?」淳於髡曰:「不然。夫鳥同翼者而聚居,獸同足者而俱行。今求柴葫、桔梗於沮澤,則累世不得一焉④。及之睾黍、梁父之陰,則郄車而載耳⑤。夫物各有疇⑥,今髡,賢者之疇也。王求士於髡,譬若挹水於河,而取火於燧也⑦。髡將復見之,豈特七士也。

【注釋】
①見:使之見,此處有引薦之意。
②比肩:並肩。
③隨踵:接踵。
④柴葫:桔梗:都是中葯名,生長在山上。沮澤:低濕的地方。累世:世世代代。
⑤睾黍、梁父:都是山名,梁父在今山東泰安縣東南。睾黍今地不詳。陰:山的北坡。郄車而載:猶言敞開車裝載。
⑥疇:類。
⑦挹:汲取。燧:古代取火的工具,有金燧、木燧兩種。

【譯文】

淳於髡一天之內向齊宣王引薦七個人。齊宣王說:「您過來,我聽說千里之內有一位賢士,這賢士就是並肩而立了;百代之中如果出一個聖人,那就像接踵而至了。如今您一個早晨就引薦七位賢士,那賢士不也太多了嗎?」淳於髡說:「不對。那翅膀相同的鳥類聚居在一起生活,足爪相同的獸類一起行走。如今若是到低濕的地方去採集柴葫、桔梗,那世世代代採下去也不能得到一兩,到睾黍山、梁父山的北坡去採集,那就可以敞開車裝載。世上萬物各有其類,如今我淳於髡是賢士一類的人。君王向我尋求賢士,就譬如到黃河裡去取水,在燧中取火。我將要再向君王引薦賢士,哪裡只是七個人。」

3. 古文(淳於髡受魏璧馬)的翻譯,急需!拜託了各位

又曰:齊欲伐魏,魏使謂淳於髡曰:「弊邑寶璧二雙,天馬二駟,請致之內。」髡入說齊王,曰:「容魏,齊之與國,今伐之,名丑而實危。」齊王乃不伐。客謂齊王曰:「髡受魏璧、馬。」王謂髡曰:「先生有之乎?」曰:「有之。伐之事便,魏雖刺髡,於王何益?若誠不便,魏雖封臣,於王何損?百姓無被兵之患,髡有璧、馬之寶,於主何傷?」

翻譯:
(又有這樣一個例子): 齊國想要攻打魏國,魏國的使者對淳於髡說:「我們國家有兩塊寶玉,兩乘天馬,請收下》」淳於髡進宮游說齊王,說道:魏國,是齊國的盟國(與,參與,依附),現在攻打它,名聲不好(師出無名)而且危險。」齊王於是沒有出兵。齊王的門客對齊王說:「淳於髡接受了魏國的玉璧和寶馬。」齊王對淳於髡說:「先生有這件事嗎?」淳於髡說:「有。如果攻打魏國的事真的進行了,魏國即使刺殺了我,對大王有什麼好處呢?如果這件事沒有進行,魏國即使封賞我,對大王又有什麼損害呢?百姓沒有收到戰爭的禍患,我收到了玉璧、寶馬,對於大王你又有什麼損害呢?

絕對正確,隻字不差。

4. 一顧求榮 文言文翻譯

蘇秦為燕國去游說來齊國,自沒有見齊威王之前,先對淳於髡說道:「有一個賣駿馬的人,接連三天早晨守候在市場里,也無人知道他的馬是匹駿馬。賣馬人很著急,於是去見伯樂說:『我有一匹駿馬,想要賣掉它,可是接連三天早晨,也沒有哪個人來問一下,希望先生您能繞著我的馬看一下,離開時回頭再瞅一眼,這樣我願意給您一天的費用。』伯樂於是就照著賣馬人的話做了,結果一下子馬的身價竟然漲了十倍。現在我想把『駿馬』送給齊王看,可是沒有替我前後周旋的人,先生有意做我的伯樂嗎?請讓我送給您白璧一雙,黃金千鎰,以此作為您的辛苦費吧。」淳於髡說:「願意聽從您的吩咐。」於是淳於髡進宮向齊王作了引薦,齊王接見了蘇秦,而且很喜歡他。

5. 文言文翻譯

.從前鄒忌靠彈琴謁見齊宣王,宣王待他很好……於是就拜他做了齊國的宰相。淳內於髡之類的容七十個稷下先生都輕視他,以為他們如果說話語意隱晦含糊一些,鄒忌必定回答不上來。於是他們就一同前往見鄒忌。淳於髡這幫人態度傲慢無禮,鄒忌則禮儀謙卑,淳於髡等人說:「純白的狐皮大衣上補上一塊破羊皮,你看怎麼樣?」鄒忌說:「我謹表贊同,請相信我不敢把沒有才德的人摻雜在賢良有識之士的中間。」淳於髡說:「方枘而圓孔,你看怎麼樣?」鄒忌說:「我謹表贊同,請相信我會謹守宮門,決不敢擅留賓客。」淳於髡等人又說:「三個人一同放牧一隻羊,羊得不到飼養,人也得不到休息,你看怎麼樣?」鄒忌說:「我謹表贊同,我會裁減多餘的官吏,不讓冗吏騷擾百姓。」淳於髡等人多次提問留難,鄒忌也多次明白他們的用意,答應迅速,就像回聲一樣。淳於髡等人無話可說,只好離去。

不肖:沒有才能的人

6. 文言文翻譯蘇代為燕說齊,未見齊王,先說淳於髡曰

【原文】

蘇代為抄燕說齊,襲未見齊王,先說淳於髡曰:「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於市,人莫知之。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於市,人莫與言,願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賈。』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今臣欲以駿馬見於王,莫為臣先後者,足下有意為臣伯樂乎? 臣請獻白璧一雙,黃金千鎰,以為馬食。」淳於髡曰:「謹聞命矣。」入言之王而見之,齊王大說蘇子。

【譯文】
蘇代為燕國去游說齊國,沒有見齊威王之前,先對淳於髡說道:「有一個賣駿馬的人,接連三天早晨守候在市場里,也無人知道他的馬是匹駿馬。賣馬人很著急,於是去見伯樂說:『我有一匹駿馬,想要賣掉它,可是接連三天早晨,也沒有哪個人來問一下,希望先生您能繞著我的馬看一下,離開時回頭再瞅一眼,這樣我願意給您一天的費用。』伯樂於是就照著賣馬人的話做了,結果一下子馬的身價竟然漲了十倍。現在我想把『駿馬』送給齊王看,可是沒有替我前後周旋的人,先生有意做我的伯樂嗎?請讓我送給您白璧一雙,黃金千鎰,以此作為您的辛苦費吧。」淳於髡說:「願意聽從您的吩咐。」於是淳於髡進宮向齊王作了引薦,齊王接見了蘇代,而且很喜歡他。

7. 翻譯古文

全文翻譯如下:
淳於髡是齊國的「招女婿」。個子不到七尺,辭令機智善辯,幾次出使諸侯國,從沒有受過屈辱。齊威王在位時喜歡隱語,愛恣意作樂整夜唱酒,陷在裡面不理朝政,把國事託付給卿大夫。官吏們怠工腐化,諸侯國一起來犯,齊國即將危亡,就在朝夕之間了,左右沒有一個敢諫諍的。淳於髡用隱語來勸說:「國內有一隻大鳥,棲息在大王的宮庭里,三年不飛也不鳴叫,大王可知道這鳥是為什麼?」威王說:「這鳥不飛則罷,一飛就直沖雲天;不鳴叫則罷,一鳴叫就震驚世人。」於是上朝召集各縣令縣長七十二人,獎勵了一個,處死了一個,重振軍威出戰。諸侯國一時震驚,都歸還了侵佔齊國的土地。從此聲威盛行三十六年。這事記在《田敬仲完世家》中。
齊威王八年,楚國對齊國大舉進攻。齊王派淳於髡到趙國去請救兵,帶上贈送的禮品黃金百斤、車馬十套,淳於髡仰天大笑,笑得系在冠上的帶子全都斷了。齊王說:「先生嫌它少嗎?」淳於髡說:「怎麼敢呢?」齊王說:「那你的笑難道有什麼可說的嗎?」淳於髡說:「剛才臣子從東方來,看見大路旁有祭祈農事消災的,拿著一隻豬蹄,一盂酒,禱告說:『易旱的高地糧食裝滿籠,易澇的低窪田糧食裝滿車,五穀茂盛豐收,多得裝滿了家。』臣子見他所拿的祭品少而想要得到的多,所以在笑他呢。」於是齊威王就增加贈禮黃金千鎰,白璧十雙,車馬一百套。淳於髡辭別動身,到了趙國。趙王給他精兵十萬,戰車一千乘。楚國聽到消息,連夜撤兵離去。
齊威王大為高興,在後宮辦了酒席,召見淳於髡賞他喝酒。問道:「先生能喝多少才醉?」回答說:「臣子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威王說:「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麼能喝一石呢?其中奧妙能聽聽嗎?」淳於髡說:「在大王面前賞酒,執法官在旁邊,御史在後邊,髡心裡害怕跪倒喝酒,不過一斗已經醉了。如果家父來了嚴肅的客人,髡用袖套束住長袖,彎腰跪著,在前邊侍候他們喝酒,不時賞我點多餘的清酒,我舉起酒杯祝他們長壽,起身幾次,喝不到二斗也就醉了。如果朋友故交,好久沒見面了,突然相見,歡歡喜喜說起往事,互訴衷情,喝到大概五六斗就醉了。如果是鄉里間的節日盛會,男女坐在一起,酒喝到一半停下來,玩起六博、投壺,自相招引組合,握了異性的手不受責罰,盯著人家看也不受禁止,前有姑娘掉下的耳飾,後有婦女丟失的發簪,髡私心喜歡這種場面,喝到大概八斗才有兩三分醉意。天色已晚,酒席將散,酒杯碰在一起,人兒靠在一起,男女同席,鞋兒相疊,杯盤散亂,廳堂上的燭光熄滅了,主人留住髡而送走其他客人。女子的薄羅衫兒解開了,微微地聞到一陣香氣,當這個時刻,髡心裡最歡快,能喝到一石。所以說酒喝到頂就要做出亂七八糟的事,樂到了頂就要生悲,世上所有的事都是這樣。」說的是不能到頂,到頂就要走下坡路的道理,用來諷諫的。齊威王說:「說得好!」就停止了通宵達旦的喝酒,用淳於髡擔任諸侯主客的職務。王室宗族舉辦酒宴,淳於髡常在一旁陪飲。

8. 心不在焉文言文翻譯

翻譯
有個賓客向梁惠王推薦淳於髡,惠王喝退身邊的侍從,單獨坐著兩次接見他,可是他始終一言不發。惠王感到很奇怪,就責備那個賓客說:「你稱贊淳於先生,說連管仲、晏嬰都趕不上他,等到他見了我,我是一點收獲也沒得到啊。難道是我不配跟他談話嗎?到底是什麼緣故呢?」那個賓客把惠王的話告訴了淳於髡。淳於髡說:「本來么。我前一次見大王時,大王的心思全用在相馬上;後一次再見大王,大王的心思卻用在了聲色上:因此我沉默不語。」那個賓客把淳於髡的話全部報告了惠王,惠王大為驚訝,說:「哎呀,淳於先生真是個聖人啊!前一次淳於先生來的時候,有個人獻上一匹好馬,我還沒來得及相一相,恰巧淳於先生來了。後一次來的時候,又有個人獻來歌伎,我還沒來得及試一試,也遇到淳於先生來了。我接見淳於先生時雖然喝退了身邊侍從,可是心裡卻想著馬和歌伎,是有這么回事。
客有見淳於髡於梁惠王者,再見之,終無言也,惠王怪之,以讓客曰:「子之稱淳於生,言管,晏不及,及見寡人,寡人未有得也。寡人未足為言邪?」客謂髡髡,髡曰:「固然也!吾前見王,志在馬:後見王,志在音,吾是以默然。」客具報王,王大駭,曰:「淳於生誠聖人也!前淳於生之來,人有獻龍媽者,寡人未及視,會生至。後來,人有獻謳者,寡人未及試,亦會生至,寡人雖屏左右,私心在彼。」
有個賓客向梁惠王推薦淳於髡,惠王喝退身邊的侍從,單獨坐著兩次接見他,可是他始終一言不發。惠王感到很奇怪,就責備那個賓客說:「你稱贊淳於先生,說連管仲、晏嬰都趕不上他,等到他見了我,我是一點收獲也沒得到啊。難道是我不配跟他談話嗎?到底是什麼緣故呢?」那個賓客把惠王的話告訴了淳於髡。淳於髡說:「本來么。我前一次見大王時,大王的心思全用在相馬上;後一次再見大王,大王的心思卻用在了聲色上:因此我沉默不語。」那個賓客把淳於髡的話全部報告了惠王,惠王大為驚訝,說:「哎呀,淳於先生真是個聖人啊!前一次淳於先生來的時候,有個人獻上一匹好馬,我還沒來得及相一相,恰巧淳於先生來了。後一次來的時候,又有個人獻來歌伎,我還沒來得及試一試,也遇到淳於先生來了。我接見淳於先生時雖然喝退了身邊侍從,可是心裡卻想著馬和歌伎,是有這么回事。」

9. 求高中文言文翻譯閱讀中《淳於髡》

淳於髡是齊國的一個入贅女婿。身高不足七尺,為人滑稽,能言善辯,屢次出使諸侯之國,從未使國家受過屈辱。齊威王在位時,喜好說隱語,又好徹夜宴飲,逸樂無度,陶醉於飲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託給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縱,各國都來侵犯,國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間。齊王身邊近臣都不敢進諫。淳於髡用隱語來規勸諷諫齊威王,說:「都城中有隻大鳥,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飛又不叫,大王知道這只鳥是怎麼一回事嗎?」齊威王說:「這只鳥不飛則已,一飛就直沖雲霄;不叫則已,一叫就使人驚異。」於是就詔令全國七十二個縣的長官全來入朝奏事,獎賞一人,誅殺一人;又發兵御敵,諸侯十分驚恐,都把侵佔的土地歸還齊國。齊國的聲威竟維持達三十六年。這些話全記載在《田完世家》里。 齊威王八年(前371),楚國派遣大軍侵犯齊境。齊王派淳於髡出使趙國請求救兵,讓他攜帶禮物黃金百斤,駟馬車十輛。淳於髡仰天大笑,將系帽子的帶子都笑斷了。威王說:「先生是嫌禮物太少么?」淳於髡說:「怎麼敢嫌少!」威王說:「那你笑,難道有什麼說辭嗎?」淳於髡說:「今天我從東邊來時,看到路旁有個祈禱田神的人,拿著一個豬蹄、一杯酒,祈禱說:『高地上收獲的穀物盛滿篝籠,低田裡收獲的莊稼裝滿車輛;五穀繁茂豐熟,米糧堆積滿倉。』我看見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東西太多,所以笑他。」於是齊威王就把禮物增加到黃金千鎰、白璧十對、駟馬車百輛。淳於髡告辭起行,來到趙國。趙王撥給他十萬精兵、一千輛裹有皮革的戰車。楚國聽到這個消息,連夜退兵而去。 齊威王非常高興,在後宮設置酒餚,召見淳於髡,賜他酒喝。問他說:「先生能夠喝多少酒才醉?」淳於髡回答說:「我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威王說:「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麼能喝一石呢?能把這個道理說給我聽聽嗎?」淳於髡說:「大王當面賞酒給我,執法官站在旁邊,御史站在背後,我心驚膽戰,低頭伏地地喝,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假如父母有尊貴的客人來家,我捲起袖子,躬著身子,奉酒敬客,客人不時賞我殘酒,屢次舉杯敬酒應酬,喝不到兩斗就醉了。假如朋友間交遊,好久不曾見面,忽然間相見了,高興地講述以往情事,傾吐衷腸,大約喝五六斗就醉了。至於鄉里之間的聚會,男女雜坐,彼此敬酒,沒有時間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壺一類的游戲,呼朋喚友,相邀成對,握手言歡不受處罰,眉目傳情不遭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環,背後有丟掉的發簪,在這種時候,我最開心,可以喝上八斗酒,也不過兩三分醉意。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殘余的酒並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混雜在一起,杯盤雜亂不堪,堂屋裡的蠟燭已經熄滅,主人單留住我,而把別的客人送走,綾羅短襖的衣襟已經解開,略略聞到陣陣香味,這時我心裡最為高興,能喝下一石酒。所以說,酒喝得過多就容易出亂子,歡樂到極點就會發生悲痛之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這番話是說,無論什麼事情不可走向極端,到了極端就會衰敗。淳於髡以此來婉轉地勸說齊威王。威王說:「好。」於是,威王就停止了徹夜歡飲之事,並任用淳於髡為接待諸侯賓客的賓禮官。齊王宗室設置酒宴,淳於髡常常作陪。
從前,齊王派淳於髡去楚國進獻黃鵠。出了都城門,中途那隻黃鵠飛走了,他只好托著空籠子,編造了一篇假話,前去拜見楚王說:"齊王派我來進獻黃鵠,從水上經過,不忍心黃鵠干竭,放出讓它喝水,不料離開我飛走了。我想要刺腹或勒脖子而死,又擔心別人非議大王因為鳥獸的緣故致使士人自殺。黃鵠是羽毛類的東西,相似的很多,我想買一個相似的來代替,這既不誠實,又欺騙了大王。想要逃奔到別的國家去,又痛心齊楚兩國君主之間的通使由此斷絕。所以前來服罪,向大王叩頭,請求責罰。"楚王說:"很好,齊王竟有這樣忠信的人。"用厚禮賞賜淳於髡,財物比進獻黃鵠多一倍。

10. 淳於髡譯文

從前,齊王派淳於髡去楚國進獻黃鵠。出了都城門,中途那隻黃鵠飛走了,他只好托著空籠回子,編答造了一篇假話,前去拜見楚王說:"齊王派我來進獻黃鵠,從水上經過,不忍心黃鵠干竭,放出讓它喝水,不料離開我飛走了。我想要刺腹或勒脖子而死,又擔心別人非議大王因為鳥獸的緣故致使士人自殺。黃鵠是羽毛類的東西,相似的很多,我想買一個相似的來代替,這既不誠實,又欺騙了大王。想要逃奔到別的國家去,又痛心齊楚兩國君主之間的通使由此斷絕。所以前來服罪,向大王叩頭,請求責罰。"楚王說:"很好,齊王竟有這樣忠信的人。"用厚禮賞賜淳於髡,財物比進獻黃鵠多一倍。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