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唐朝美術史

唐朝美術史

發布時間: 2020-12-05 11:55:25

⑴ 陸機被稱為,唐代書法藝術史上貢獻最偉大的人嗎

陸機是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

陸機善書法,其章草作品《平復帖》是中國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書真跡,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跡,有「法帖之祖」的美譽,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

希望能幫助到你

⑵ 外來文化對唐代工藝美術史的影響都有什麼

唐代在中國歷史上綿延了近三百年,是中國封建社會強大興盛的時代。自唐太宗「貞觀之治」後,李氏貴族統治者多實行「開明專制」等一系列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政治經濟政策,於是唐朝逐漸富強起來,從武則天立號,一直到「安史之亂」前,是大唐的鼎盛時期,此間國富民殷,社會昌明發達,疆域廣大,外則並有西域而與薩珊王朝波斯相接,又以吐蕃直通到中印度地區,當時的對外交流日益頻繁,史載有絕域入貢、萬邦來朝之盛況。大唐與西域、波斯往來最多,還通過西域,遠接地中海沿岸的東羅馬(拜占庭)、希臘、埃及等國。這些交流,不僅是通商貿,更是對唐代輝煌時期到來做足了准備
從魏晉至隋唐時期西域藝術對我國藝術的影響,可以看到唐朝這個裝飾的全盛時代受到外來藝術的影響這一事實.
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美術。中國目前有各種 與它混用的相關概念。例如,最早採用的實用美術或應
用美術一詞,含義過於廣泛;圖案或設計一詞只是指意 匠而言,未能體現工藝製作;工業設計是指現代材料、 現代技術的大工業生產的美術;特種工藝則是指材料貴
重、加工復雜的傳統手工藝而言。
特徵 工藝美術從用途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裝飾欣 賞品;從製作分,有手工製作和機器生產,包括現代電 子生產;從材料分,有陶瓷、金工、木工、漆器、染織
等;從時代分,則有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
工藝美術既是一種物質生產,也是一種精神生產,具
有物質的和精神的雙重屬性,並直接為人們的生活服務。這是它在藝術領域中區別其他藝術的根本點。工藝美術 創作,包括設計和製作兩個過程;即它不只是紙面上的
美的圖案,而且要通過工藝材料,製成具體的物質成品。正是對於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美術加工,所以它的物
質功能是第一的,基本的;美觀則是第二的,從屬的。在歷史發展中,有的工藝美術品種已漸漸脫離實用而成 為純粹欣賞品,按其藝術本質說,它已脫離工藝美術范
疇而成為純藝術。
工藝美術是一種邊緣學科。它和以下諸學科有密切 聯系:①功能學,從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范疇研究人與物 在使用過程中的各種關系,以更高效能的解決實用性問
題;②美學,研究工藝美術的造型美、色彩美、裝飾美、 材料美、結構美等;③工藝學,主要指工藝材料和工藝
技術,通過一定物質材料和製作技巧以充分體現其設計 意匠;④心理學,研究物品及環境在生活使用中的心理 反映,特別是研究流行心理;⑤經濟學,研究有關工藝
美術成本、價值,以及動力、包裝、運輸等;⑥信息學, 研究歷史信息、現狀信息以及預測信息,為設計和製作 提供科學資料。
內容和形式 工藝美術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由生 活實用所規范的功能條件,由審美要求所體現的美的內
容。工藝美術側重表現美好的、積極的和肯定的題材。工藝美術主要是通過把握人們的精神世界,以表現出特 定的情趣、格調等生活趣味和精神面貌。
工藝美術的形式,也同樣具有兩個方面:符合生活使 用的功能要求的基本型,表現審美要求的外在形式。這
種外在形式受功能要求制約,通常是以造型、色彩、裝 飾三因素來體現。造型是以基本型為基礎的外在形式,一
切工藝美術種類,造型是最主要的;色彩是以工藝材料 或附加材料來體現,色彩具有重要的精神影響和藝術表 現力,但是沒有造型,也就沒有色彩;裝飾是為了加強
藝術效果的一種手段,優秀的裝飾不是附加物,而工藝 美術的美,也並不完全取決於裝飾的有無。
工藝美術的表現手法,由於要服從實用的要求,受 功能條件的局限,所以,一般不宜採用對客觀物象的描 寫,而以表現為主。通常是充分運用形式感,體現其特
定的審美意識、情趣和藝術格調。而這種體現往往是比 較含混的,非具象的。因而,工藝美術不只經常採用表 號、象徵、比擬、寓意、聯想等多種手法,而且要利用
人們在生活中對於形式的體驗、積漸形成的審美心理和 情感反映。
創作原則 實用、經濟、美觀是工藝美術的創作原 則。①實用,研究人與物的關系,研究人使用物品時在生
理和心理方面的關系和反映,以及在行動中的效果和變 化。例如:手在持物時的方便、省力、安全等,物品對 人的清潔、冷熱、軟硬感等,坐、卧、行走時所產生的
各種效果等。②經濟,不只涉及成本、價值、能源、運 輸等,積極方面更在於效能和流行。③美觀,指在創作 中所表現的造型美、色彩美、裝飾美,以及材料美、工
巧美等,所有這些又必須體現在時代美和民族美之中。
在工藝美術創作中,設計意匠還必須不斷開拓和深 化,以適應時代發展和生活需要。表現在工藝美術意象 中需要具有關於空間、時間、系統的概念。空間的概念
包括物體空間、行動空間和環境空間等:物體空間指物 品自體的內空間和外空間,如瓶的造型,內空間即瓶體,
外空間即瓶型;行動空間即使用時所體現的空間變化,物 品使用時的升降、開合、展折等效果;環境空間是表示
物與物之間、物與環境之間的空間關系。時間的概念包 括物品在使用過程中時間上的變化,以及流行心理在審 美上的變化。系統的概念要求在設計意象中表現出總體
性、聯系性和規律性。這是現代設計中最佳設計的高要 求。

地位和作用 工藝美術是通過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生 活用品和生活環境,對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審美情趣產生 著作用,它具有其他藝術無可比擬的經常性、廣泛性和
深入性。人們在孩提時期,工藝美術就以玩具、服飾等 形式對其產生影響;不論是在城市或鄉村,工藝美術都
以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方式美化著生活,美化著人們; 工藝美術以其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方式無時無刻的在
影響著人們。工藝美術對人們生活和思想的影響是潛移 默化的,它不如繪畫那樣具象和確定,而是烘托出一種 寬泛的藝術格調和審美情趣。在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
明的工作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過去,有人把工藝 美術稱為羈絆藝術,也有人稱它為次要藝術,都沒有把 握到它的藝術實質,或者是出於一種歷史的偏見。

⑶ 唐代美術史論文

《歷代名畫記》 唐代 張彥遠 著
這是比較有名的,其它的就不了解了。

⑷ 中國美術史名詞解釋 楚帛畫 唐代凌煙閣功臣像 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畫 南宋四家 斧劈皴 富春山居圖

帛畫一般指傳統絹本畫之前的以白色絲帛為材料的繪畫,楚國的就叫楚帛畫。
貞觀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眾位功臣,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真人大小的圖像,並時常前往懷舊。
岩山寺寺址在山西繁峙縣城東南天岩村,創建於金正隆三年(1158)。現存文殊殿是金代原物。殿內四壁滿繪壁畫,西壁為佛傳故事,描繪釋迦牟尼一生事跡;東壁為本生故事,描繪須闍提(養生)太子割肉孝養父母等故事;北壁描繪一組塔寺和五百商人航海遇難的故事;南壁兩側描繪殿閣樓台和供養人,剝蝕嚴重。壁畫風格轍麗精細,接近北宋院體畫風。
南宋四家指中國畫史上的南宋院體山水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的合稱,亦稱「南宋四大家」,
斧劈皴即唐李思訓所創之勾聽方法,筆線遭勁,運筆多頓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稱為斧劈皴,這種皺法宜於表現質地堅硬、稜角分明的岩石。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是黃公望為無用師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干濕並用,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⑸ 宋朝繪畫的主要藝術特徵

1、繪畫題材和表現體裁的多樣化。宋代繪畫題材擴大,繪畫分科變細,計有佛道、人物、山水、屋木、走獸、花卉、翎毛、墨竹、龍水等門類。繪畫形式中工筆繪畫有突出成就,青綠重彩仍然流行,水墨著色在山水畫中佔有重要地位,寫意畫開始出現。宋代繪畫體裁有巨幅壁畫、高屏大幃、長卷立軸、小幅繪畫、冊頁形式、白描粉本小樣等多種樣式。

2、文人參與繪事,文人繪畫漸成潮流。科舉制提高了整個官僚的文化水平,以科舉進身的文人力圖強調自己的文化英雄地位,將繪畫視為文化修養和風雅生活的重要部分。

宋代不少文人士大夫將繪畫看成文化修養和風雅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們在繪畫中以墨竹、墨梅、山水樹石及花卉等為題材,追求主觀情趣的表現,反對過分拘泥於形似的描繪,藝術上主張寧和平淡,追求天真清新的風格。米氏父子、蘇軾等人為典型代表。

3、在宋代,宮廷繪畫承載著宣傳教化、籠絡重臣、粉飾太平的主要功能。宮廷畫家在藝術上必須附和帝王的審美趣味,因此,宮廷繪畫的主要表現風格為:造型准確,格法嚴謹,精微細膩;賦色濃艷,華貴富麗;既有精密不苟之長,某些作品又有萎靡柔媚的傾向,形成「院體」畫的獨特風格。宋徽宗趙佶為典型代表。

4、出現了職業畫家。畫工解除了對貴族的人身依附,成為獨立的手工業者。宋代城市經濟繁榮,文化生活活躍,繪畫的需求增加,繪畫的服務對象有所擴大,為繪畫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和群眾基礎。一些畫師們的創作進入城市商業市場,不少技藝卓絕的畫家活躍在社會上,對促進宋代繪畫起重要作用。

這時期的職業畫家的創作具有明顯的商品畫性質。繪畫作為固定行業與社會建立更廣泛的聯系,突破了宗教題材與貴族題材的羈絆。擴大了視野,使世俗美術有了很大發展。宋代風俗畫的發展可以為證。

(5)唐朝美術史擴展閱讀:

宋代繪畫是中國繪畫藝術發展的高峰。它所反映的廣泛的現實生活內容,在古代繪畫史上是極為突出的。運用多採的優美的藝術形式,創造了很多的藝術表現手法,和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系,元明清繪畫中的風格樣式及理論大多可在宋代繪畫中找到根據,表現了中國繪畫的成熟與高度繁榮。

宋代繪畫藝術在技巧上有許多重要創造。著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狀貌及動人的情節,注重塑造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花鳥畫、山水畫追求優美動人的意境情趣,注意真實而巧妙的藝術表現,並努力進行形象提煉,有著高度的寫實能力。

文人士大夫繪畫對於繪畫藝術的繁榮提高也有促進作用,他們在主觀的表達和筆墨效果的探索上尤有貢獻。宮廷繪畫在整個社會繪畫的繁榮基礎上得到高度發展,其藝術成就也不容忽視。

宋代繪畫進入手工業商業行列,與更多的群眾建立較為密切的聯系。在五代南唐、西蜀建立畫院的基礎上,宋代繼續設立翰林圖畫院,以培養宮廷需要的繪畫人才。民間繪畫、宮廷繪畫、士大夫繪畫各自形成體系,彼此間又互相影響、吸收、滲透,構成宋代繪畫豐富多採的面貌。

⑹ 中國美術史唐代畫家( )的繪畫線條"磊落逸勢"."筆力勁怒'.被稱作"蒓菜條",以富有運動感,節奏感而著稱.大神

括弧中的內容填寫:吳道子

⑺ 為什麼說唐朝的工藝美術史基本達到我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峰

因為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上最為發達的一個朝代。詩歌、陶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當時唐朝也是比較開放的。

⑻ 求一篇中國美術史的論文唐朝以前 6000字左右

盛唐風韻
——從唐朝仕女畫看盛唐氣象

內容提要:唐朝是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也是中國美術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本文從
張萱和周昉的唐朝仕女畫說起,畫中所描繪的女子體態豐腴、衣著開放,充分體現出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以此為角度展現盛唐時期社會發展、社會風氣自信開放的圖景。
關鍵詞:唐朝仕女畫;女性地位;盛唐氣象;自信雍容

在中國的人物畫歷史中,唐朝的仕女畫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體態豐滿、衣著華麗鮮亮的貴婦人和手持紈扇的侍女,或沉靜地坐著,或在園子里賞玩,或策馬游春,或追逐嬉戲。與漢朝、兩晉、明清所欣賞的弱不禁風、「秀骨清像」的仕女相比,豐滿的唐朝的仕女大氣、雍容,充分體現了盛唐時期社會各方面的發達與人們的自信。

張萱和周昉的仕女畫
唐朝仕女畫的代表畫家是張萱和周昉。
張萱的代表作是《虢國夫人游春圖》和《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是描繪天寶年間楊貴妃的妹妹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帶隨從出遊的場面,畫中八個騎馬女性,以人物閑適歡愉的意態和華麗的服飾烘托「春」的感覺。虢國夫人「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不施粉黛,與侍女們自由騎馬在郊外漫步踏青,我們可以由此看出唐朝的封建禮教對女子束縛較少,女子可以拋頭露面、騎馬出行。《搗練圖》則描繪婦女搗練、絡線和縫制等勞動的情景。人物造型豐腴健康,神態生動,姿態各不相同,特別是通過動作細節,穿插三個小女孩,或幫忙,或玩耍,傳達勞動過程中的生活情趣。人物整個畫面色彩明艷華麗,疏密有致。 周昉作品的特點,據當時人記載是「衣裳勁簡」,「彩色柔麗」,所描繪的婦女形象是「以豐厚為體」,這些特點都可以在現存周昉的作品《揮扇仕女圖》、《簪花仕女圖》中見到。《簪花仕女圖》取材宮廷婦女的生活,裝飾華麗奢艷的嬪妃們在庭園中閑步,上身束抹胸,肥大曳地的團花大副長裙,肩披透體薄紗,盤起的發髻,簪上步搖釵,圓臉豐肌,氣質華麗富貴,動作從容悠緩,神情悠閑矜持。
從兩人的作品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唐朝的審美觀:雍容富態、健康自然成了評價美女的主導標准,且女性的衣著、活動都十分開放。
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
窺一斑而知全豹,從人物畫中的仕女我們可以看到唐朝女性的極大自由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社會經濟的繁榮昌盛、富有效率的開明政策,帶來了人民自我認同心理的加強,使得唐人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這一社會大背景下,唐代婦女以更為大膽的方式去追求美和表現美。
唐朝女性的打扮是中國歷代女性中最為大膽和性感的。社會對婦女的束縛相對較少,女性之美相應地呈現出了雍榮華貴的景象。唐代女子以豐腴的體態為美,加上高聳的發髻,飄揚的披帛,顯得華麗大方,充分體現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氣象」。女性著裝極其自由,寬袖窄袖,華服胡服,女裝男裝,皆從其便。唐代的貴婦大都「縑羅不著愛輕容」。因此,當時女子還盛行胡服打扮,翻領窄袖長袍,腰系皮帶,上掛各種金屬飾件,內穿條紋窄腿長褲。
唐朝是妝飾極盛的時代,從保存至今的美術、雕塑作品以及詩文的描述中可見一斑,唐代仕女圖、敦煌壁畫中的婦女服飾鮮明、新奇、精巧,開放的社會在服飾上也是不論古今外兼收並蓄的。但從發髻樣式和華美的種類來說,各不下十幾種,點唇的樣式也名目繁多。唐朝婦女對於「胡妝」的偏愛也是很有特色的。
唐朝婦女女性地位的尊嚴有顯著的提高。盛唐時期,有登基制誥、號令天下的女皇帝武則天,有設立幕府、干政決獄的女顯貴,有揮翰作詩的女才子,也有擅長絲竹管弦、輕歌曼舞、色藝皆佳的女藝人„„婦女們敢於追求理想,追求個性。她們都得以拋頭露面於社會。
婦女地位與社會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程度以及社會風氣有關,女性地位的提高推動了社會健康發展。唐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對婦女生活束縛較少,這一方面是由於李唐王族本身具有北方少數民族的血統,另一方面是由於整個社會提倡創新精神。唐代婦女都喜歡拋頭露面,甚至男女同席共飲、談笑唱和,而無所顧忌。唐朝皇室貴族中便男女無別,至於尋常百姓人家就更沒有什麼約束了。女子騎馬射箭、自由戀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開放的社會,繁榮的氣象,博大包容的胸懷表現在文化思想上必定是兼容並蓄,允許所謂各種「異端」存在的,表現在女性意識上也是自主性的,多元化的。唐朝婦女體現的這種自主性,一掃六朝充斥著的鉛華脂粉,體現出富麗堂皇、多姿多彩的美。
盛唐:自信雍容的力量
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充滿博大雄渾社會氣象的一個時代,在繪畫上是具有神奇魅力的輝煌時期。
經過初盛唐一百多年的經營,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政治開明,文化發達,對外交流頻繁,不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期。國力強盛與文明發達,使唐人充滿自信,唐成為一個高度開放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當時與唐交往的國家有130多個。不同文化的影響、交融,使唐人不拘於傳統,眼界開闊,熱烈放姿。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繁榮、國勢的強盛使得一種自信的意志和閎闊的氣勢高揚在唐帝國的文治武功和大一統事業上。宋代的詩論家嚴羽曾經用「盛唐氣象」來稱贊唐代開元前後的詩歌,事實上,這完全可以用來描繪唐代文化和社會在鼎盛時期的精神面貌。
唐文化的特有氣質,正是兼收並蓄、有容乃大的精神。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唐代國力達到頂峰,史稱「開元盛世」。唐朝文化在鼎盛時期的精神面貌,寬廣、博大、自信的胸襟,宏大、磅礴、灑脫的氣質。正因有此胸懷與氣質,唐朝文化,不僅在詩歌,而且在書畫、音樂、舞蹈、散文、宗教、思想方面,均達到發展的高峰,極一時之盛。 文化的盛世,不僅表現在對自己傳統文化的完美繼承與發揚,也表現在對異族文化、外域文化的汲取上。唐王朝採取開放的民族政策,不僅使得唐朝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擴大,更重要的是,多元文化的交匯,有助於促成文化隆盛的形成。游牧民族活躍、奮發進取的精神,與中原漢民族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相結合,迸發出勃勃生機,使唐文化性格在整體上有一種明朗、高亢、奔放、熱烈的時代氣質。唐朝的這種對異族文化和外域文化的大規模采擷,吸收,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可堪稱典範。有容乃大的精神,造就了唐朝的充實而又光輝的文化繁榮時代。
唐朝的時代精神,可以用開放、進取、尚武、多元等詞語進行概括,這是一種新民族新文化的優勢所在。在思想觀念和社會風尚方面,都給人以煥然一新的感覺放的胸懷、高揚的自信,使唐人具有了雍容大度的祥和與寧靜,昂揚堅定的進取精神,兼容並蓄的開放性格。因此唐人具有了一種與以往其他朝代都不一樣的審美取向,它所體現的是一種力量型的、開放兼容的文化視野。這一切體現了一個民族進入高度成熟、處於生命力最旺盛階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氣和高度自信。唐人崇尚並醉心這種氣魄、力量和開張的美,他們崇尚熱烈放姿、開拓進取、積極向上。
盛唐,傳遞給我們自信與雍容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佚名,周昉與中唐以後的繪畫,http://www.wenhuacn.com/meishu/history/meishu/022.htm 2 佚名,最美麗的仕女形象,新聞午報,2006年12月24日 3 林彬、陸珊珊,大唐的風韻,南昌高專學報,2003年第3期
4 孫家洲、劉後濱,唐代的開放性格與盛唐氣象,http://www.zxls.com/Article/Class163/Class128/200607/20060712161200_
14179.html, 2006年07月12日
5 李土生,有容乃大:盛唐氣象與唐代文化精神,http://news.21cn.com/luntan/retie/2006/05/17/2580708.shtml,2006
年5月17日
6 晴語,唐朝婦女女性意識的復甦與彰顯——唐朝女性文化研究,http://www.eyii.com/news/Sense/20071120/8782.html,

⑼ 舉例說明唐代人物畫的特點與變化。美術史作業求幫忙T_T急

舉例論述唐代人物畫的特點與變化。

答:唐代人物畫高度發展,代表畫家主要有閻立本、尉遲乙僧、吳道子、張萱、周昉等。

  1. 初唐人物畫繼承隋的細密畫風,風格上分為以閻立本為代表的中原風格和以尉遲乙僧為代表的邊陲風格。閻立本的代表作《歷代帝王圖》,描繪了西漢至隋朝十三個皇帝形象。畫家力圖通過對各個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畫,揭示出他們不同的內心世界、氣質和性格特徵。以重色暈染衣紋,色彩效果凝重,人物造型准確,用筆舒展,用線多為粗細均勻的鐵線描,體現出初唐人物畫的特徵。

  2. 唐代最負盛名的畫家是「畫聖「吳道子,他的創作成就表現在宗教繪畫上,吳道子獨創的宗教圖像樣式,稱為」吳家樣「,是繼南朝張僧繇」張家樣「之後一種更加成熟的中國佛教美術樣式。他以書法用筆,創作出頓挫起伏的」蘭葉描「,狀若」蒓菜條「,組成形象的線條富有運動感和強烈節奏感,獲得」天衣飛揚,面壁風動「的藝術視覺效果,這種風格被形容為」吳帶當風「。」吳家樣"與北朝曹仲達的「曹家樣」有顯著區別,被宋代評論家用「吳帶當風,曹衣出水」概括。

  3. 張萱為盛唐時期宮廷畫家,尤工仕女題材,常以宮廷游宴為題作畫,代表作有《虢國夫人游春圖》和《搗練圖》。其線條工細遒勁,設色富麗,其「豐肥體」的人物造型,表現出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唐代是人物畫走向成熟的時期,「綺羅人物」這一新的畫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4. 周昉繼承並發展了張萱的技法,在人物畫方面形成獨特風格,不但刻畫人物形象准確,而且能通過畫筆揭示出人物的心理特徵和性情,代表作有《揮扇仕女圖》。

    辛苦打字,望採納,老師要給你滿分了。。。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