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文言文
『壹』 曹操縛「虎」的文言文全文翻譯
劉基
虎之力,於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無之,又倍其力焉。則人之食於虎也,無回怪矣。
然虎之食答人不恆見,而虎之皮人常寢處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敵百,雖猛必不勝。
故人之為虎食者,有智與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與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類也。其為人獲而寢處其皮也,何足怪哉?
譯文
老虎的力氣,比人的力氣不止大一倍。老虎有鋒利的爪牙,但是人沒有,又使它的力氣加倍。那麼人被老虎吃掉,不奇怪了。
然而老虎吃人不常見,而老虎的皮常被人拿來做坐卧的物品,為什麼呢?老虎使用力氣,人運用智慧;老虎只能使用它自身的爪牙,但是人能利用工具。所以力氣的作用是一,但是智慧的作用是百;爪牙的作用各自是一,但是工具的作用是一百。用一對抗一百,即使兇猛也一定不能取勝。
所以,人被老虎吃掉,是因為有智慧和工具而不能利用。因此世界上那些只用力氣而不用智慧,和(只發揮)自己的作用而不藉助別人的人,都跟老虎一樣。他們像老虎被別人捕捉到(殺死)而被坐卧在他們的皮上,有什麼值得奇怪呢?
『貳』 曹操捉刀文言文怎麼做
魏武帝將要會見匈抄奴使臣,認為自己形象醜陋,不能夠揚威遠方的國家,讓崔季珪代替,魏武帝親自舉著刀站在床邊。見面完畢以後,讓間諜問(匈奴使臣):「魏王怎麼樣?」匈奴的使臣回答說:「魏王風雅威望不同常人,但床邊舉著刀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英雄。」魏武帝聽到之後,派人追殺這個使臣。
原文: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為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此文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

(2)曹操文言文擴展閱讀
這是發生在魏武帝曹操身上的一件事,曹操因為自己的面相原因甘願在旁邊做侍衛,等到接見過後,派人訊問後,得知匈奴使臣的想法,即可派人追殺這名使臣。
曹操認為該使者認出了自己,那麼自己由於自卑而讓人替代的事傳出去,就不好聽了。殺他滅口。 可能認為這個使者眼光非常,又會說話,是個人物,無論是嫉妒還是謹慎,都是殺他的理由。
『叄』 描寫曹操的故事文言文
望梅止渴
曹操奸詐
原文
魏武少時,嘗與袁紹好為游俠。觀人新婚,因潛入主人園中,夜叫呼雲:「有偷兒至。」廬中人皆出現。帝乃抽刃劫新婦,與紹還(xuán)出。失道,墮枳棘中。紹不能動,帝復大叫:「偷兒今在此。」紹惶迫自擲出,俱免。
魏武又嘗雲:人慾危己,己輒心動。因與所幸小人曰:「汝懷刃密來,我必心動,便戮汝。汝但勿言,當後相報。」侍者信焉,遂斬之,謀逆者挫氣矣。
又袁紹年少時,曾夜遣人以劍擲魏武,少下不著。帝揆其後來必高,因貼卧床上。劍果高。
魏武又雲:我眠中不可妄近,近輒斬人,亦不自覺。左右宜慎之。「後乃佯凍。所幸小人,竊以被覆之,因便斫殺。自耳莫敢近之。
譯文
魏武帝(也就是曹操),年少的時候,曾經與袁紹都是游手好閑的街頭小混混。看見別人在舉行婚禮,就偷偷的進入新郎家中,半夜的時候大叫:「有小偷來了。」屋裡的人全部跑出來了。曹操拔出刀劫持了新娘,與袁紹按原路出去。兩人迷路了,迷失在一片樹林中。袁紹不想走了,曹操又大叫:「小偷在這呢。」袁紹驚慌的拚命逃跑,兩個人才免於被抓。
魏武帝又曾經說:別人要危害自己,自己一定會害怕。於是對自己寵幸的人說:「你拿著刀來,我心裡一定會害怕,便要殺你。你別在外面說,以後我一定會報答你。」服侍他的人信了,就被殺了,這是謀劃殺他的人挫傷了氣焰。
當袁紹年紀還小時,曾經在夜裡派遣人用劍扔魏武帝,第一下稍微偏下了一點沒打著。魏武帝猜第二劍一定會偏高,便緊貼在床上。那一劍果然偏高。
魏武帝又說:「我睡著後別人不能妄自接近,走近了我就會殺掉他,這不是我自覺的。你們侍者因該謹慎。」然後故意在睡覺時蹬開被子,它所寵幸的侍者,悄悄地幫他蓋好被子,於是侍者被魏武帝殺了。從此沒人敢接近他。
『肆』 《曹操墓誌銘》文言文版是什麼
海岳孕靈 器識弘廣 志性端貞 德備珪璋
天符上善 克享遐算 烈望守道 流謙凝煌
業優儒肆 無愧父望 懸壺濟世 利惠鄉邦
坦腹姑射 豈為樽觴 海運不停 鵬圖其敞
夫人某某 郡姓曰昂 進學某某 才藝兼兩
青眼燭炬 比翼期翔 婦德母儀 遽而山藏
瑟餘弦斷 卅載其殤 永為秦晉 萃英騰芳
陵谷崩圮 宏廈頹梁 痛慕罔極 泣血摧腸
『伍』 《曹操奸詐》文言文翻譯
原文
魏武少時,嘗與袁紹好為游俠。觀人新婚,因潛入主人園中,夜叫呼雲:「有偷兒至。」廬中人皆出現。帝乃抽刃劫新婦,與紹還(xuán)出。失道,墮枳棘中。紹不能動,帝復大叫:「偷兒今在此。」紹惶迫自擲出,俱免。
魏武又嘗雲:人慾危己,己輒心動。因與所幸小人曰:「汝懷刃密來,我必心動,便戮汝。汝但勿言,當後相報。」侍者信焉,遂斬之,謀逆者挫氣矣。
又袁紹年少時,曾夜遣人以劍擲魏武,少下不著。帝揆其後來必高,因貼卧床上。劍果高。
魏武又雲:我眠中不可妄近,近輒斬人,亦不自覺。左右宜慎之。「後乃佯凍。所幸小人,竊以被覆之,因便斫殺。自耳莫敢近之。
譯文
魏武帝(也就是曹操),年少的時候,曾經與袁紹都是游手好閑的街頭小混混。看見別人在舉行婚禮,就偷偷的進入新郎家中,半夜的時候大叫:「有小偷來了。」屋裡的人全部跑出來了。曹操拔出刀劫持了新娘,與袁紹按原路出去。兩人迷路了,迷失在一片樹林中。袁紹不想走了,曹操又大叫:「小偷在這呢。」袁紹驚慌的拚命逃跑,兩個人才免於被抓。
魏武帝又曾經說:別人要危害自己,自己一定會害怕。於是對自己寵幸的人說:「你拿著刀來,我心裡一定會害怕,便要殺你。你別在外面說,以後我一定會報答你。」服侍他的人信了,就被殺了,這是謀劃殺他的人挫傷了氣焰。
當袁紹年紀還小時,曾經在夜裡派遣人用劍扔魏武帝,第一下稍微偏下了一點沒打著。魏武帝猜第二劍一定會偏高,便緊貼在床上。那一劍果然偏高。
魏武帝又說:「我睡著後別人不能妄自接近,走近了我就會殺掉他,這不是我自覺的。你們侍者因該謹慎。」然後故意在睡覺時蹬開被子,它所寵幸的侍者,悄悄地幫他蓋好被子,於是侍者被魏武帝殺了。從此沒人敢接近他。
詞義
【嘗】曾經 【因】於是 【廬】家 【還出】按原路返回 【失道】迷路 【惶】驚恐的 【迫】被迫 【擲出】跳出
『陸』 曹操所寫的所有詩及文言文
度關山 曹操 詳細內容 到網路里查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鑠賢聖,總統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獄。
有燔丹書,無普赦贖。
皋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哉後世,改制易律。
勞民為君,役賦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國,
不及唐堯,采椽不斫。
世嘆伯夷,欲以厲俗。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許由推讓,豈有訟曲?
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
短歌行 曹操 詳細內容 到網路里查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短歌行 曹操 詳細內容 到網路里查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後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
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孔子所嘆,並稱夷吾,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
對酒 曹操 詳細內容 到網路里查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
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禮讓,民無所爭訟。
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
斑白不負載。
雨澤如此,百穀用成。
卻走馬,以糞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愛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養有若父與兄。
犯禮法,輕重隨其刑。
路無拾遺之私。
囹圄空虛,冬節不斷。
人耄耋,皆得以壽終。
恩德廣及草木昆蟲。
--------------------------------------------------------------------------------
觀滄海 曹操 詳細內容 到網路里查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龜雖壽 曹操 詳細內容 到網路里查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蒿里行 曹操 詳細內容 到網路里查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柒』 曹操的求賢詔(文言文)
求賢令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變得而用之。
《舉士令(一作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
舉賢勿拘品格令
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污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陣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第一篇:「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指的是管仲,這個人愛財的很,相府造的比恆公還好,所以說不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
指的姜子牙。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指的是陳平,這個人據說和嫂子有一腿,當官的時候誰給他送禮誰就陞官,誰不送,誰就貶退,無知,是人名,魏無知,舉薦陳平給劉邦的人。
第二篇,你可以按人名去查他們的事跡,陳平前面講過了,蘇秦主要是說他守信用,但司馬遷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他死後,張儀為了破壞合縱故意誣陷他的,但他確有和燕王論述有德有罪,無信有功的道理。
第三篇所講的人也都有名有姓,你可以自己去查,伊尹,傅說,商代明相,伊尹更是後按國相的楷模,都是從奴隸身份提撥至相位的,所以說出於賤人。管仲,恆公的敵人。蕭何,曹參,漢初論功分列一二位,原秦縣吏。陳平,前面講過了。吳起,原來家中有錢,被他敗光了,與母親立誓,不為將相不回家,事曾參,因為母死不歸,被至孝的曾參趕走了,後在魯國做官,齊進攻魯國,魯國打算讓他領軍,但因為他老婆是齊國人,所以對他有懷疑,他就把老婆殺了,後來到魏國,通過行賄當了大將,但這個人非常有才能,兵家代表人物,與孫子齊名,稱孫吳! 希望對你有幫助
『捌』 許邵論曹操文言文
《三國來演義》的第一回:源
汝南許邵,有知人之名。操往見之,問曰:「我何如人?」邵不答。又問,邵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操聞大喜。
孫盛《異同雜語》:
太祖嘗問許子將,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第一個對曹操一生作出評價的是當時的太衛喬玄: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

『玖』 曹操得巨象文言文
原文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輕重,不能稱。操之幼子名沖,告曹曰:「置象於船上,回刻答其水痕所至。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復稱其他物,則象重刻知矣。」
譯文
曹操得到一隻大象,想要知道大象的體重,但是沒辦法稱出來,曹操的小兒子叫曹沖,跟曹操說:只要把大象放進船里,記錄水痕到達的地方,牽走大象,把其他東西放進船里,使得水面到達原來的水痕,然後稱出同樣重量的物體放到船里,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拾』 曹操墓誌銘文言文版
海岳孕靈來 器識弘廣 志性端源貞 德備珪璋
天符上善 克享遐算 烈望守道 流謙凝煌
業優儒肆 無愧父望 懸壺濟世 利惠鄉邦
坦腹姑射 豈為樽觴 海運不停 鵬圖其敞
夫人某某 郡姓曰昂 進學某某 才藝兼兩
青眼燭炬 比翼期翔 婦德母儀 遽而山藏
瑟餘弦斷 卅載其殤 永為秦晉 萃英騰芳
陵谷崩圮 宏廈頹梁 痛慕罔極 泣血摧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