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歷史與社會學科

歷史與社會學科

發布時間: 2020-12-05 23:03:01

『壹』 歷史與社會學科的論文

歷史是一門既不同於自然科學也不同於社會科學的學科,它既是它的自身,又是自身的對象,它雖然與哲學似乎完全不同,但它所具有的反思性質即它自身的超越卻與哲學無異。正是這種超越性使它具有超文化性,從而為不同的歷史文化之間的比較提供一個共同的研究平台,歷史的自身、歷史的重寫、歷史研究、對重寫歷史與研究歷史的觀點和方法的反思即是性質上的同一,又是形式的同構,它暗示了不同的歷史文化之間存在的共同基礎,歷史在認識論的意義上所達到的深度可以把中西哲學帶到了一種互補的境界。

一、歷史與哲學

歷史總是多重意義的:時間意義上的過去的歷史,成為了現在的歷史事實——這首先是保存在人們的記憶中的歷史,然後是指包括文化遺跡和史料中的歷史,再就是由歷史學家重寫的歷史,這就是一般意義的被表達的歷史,最後是有關歷史理論包括關於歷史研究,史學觀點和方法、關於歷史的哲學思想等等,但這一切最終也是都是歷史即人類自身的歷史。
時間意義上的過去的歷史是一個真正的哲學問題,過去的存在比現在的存在更令人困惑,在哲學上更加困難,比如海德格爾 (1889-1976)對存在與時間的描述就給讀者一種夢境中的掙扎般的印象,但是,雖然時間意義的存在問題如此困難,但至少現在的存在在理性的思想中卻是確實的,笛卡兒(1596-1650)說:「我思故我在。」現在的存在因理性的思想而被自覺,或者說在理性的思想中因自覺而被證實,這句話是人類理性的自我意識最終從朦朧時代掙脫的句號,也是人類自身存在的理性自覺自身開始的問號,它宣告了人類從歷史的覺醒進入到了思想自覺的時代。
對於歷史來說,這意味著歷史的真正意義不能離開歷史的時間性本質,但是過去總是以被表達的重寫方式成為有意義的歷史,因此歷史學家和歷史哲學家相信有兩種歷史,基於時間的過去的歷史即歷史的存在和基於表達的歷史即被歷史學家重寫的歷史或稱之為現在中的歷史,他們留下了過去的存在問題去折磨哲學家們, 但是他們並不能逃脫歷史哲學,因為基於時間的歷史最終包括了現在,人們無法區別存在在歷史時間之中的現在與在現在之中的歷史存在,它的最高形式就是歷史學家和歷史哲學家在現實思想中的歷史反思,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就是歷史的反思或反思的歷史,這種歷史存在的超越同時性是歷史和歷史哲學所透露的世界最重要的秘密之一。
人類的歷史從不自覺的自身開始經過歷史表達的自覺而趨向自覺的歷史哲學,這正是人類自覺的一個組成部份,歷史的特殊性正在這里,它即是歷史的自身,同時又是歷史的表達與反思,一方面,作為歷史與歷史的反思,它們在時間上具有同時性意義,即歷史與歷史反思的同一;另一方面,作為被表達的歷史與對被表達的歷史的反思,它們總是以相同的表達的方式實現的,即具有形式的同構性,歷史的自身是這樣,歷史的反思也是這樣,因此歷史和歷史的反思在同一中進行,在同構中重演,人們總是反復地重新理解、思考歷史。或許有無數的具體的歷史,有千百萬曆史學中的歷史,但無論是時間意義的過去的歷史還是表達或被表達的歷史的過去,它們具有終級的一致性,否則就沒有歷史。——這也是一種歷史觀,也是一種哲學,即歷史哲學。
歷史哲學主要是關於對歷史的本質的認識和對歷史學的反思,它同樣基於兩個層次水平,第一是把歷史看作一個整體或作為部份的整體而研究它的原因趨勢,簡單地說;歷史為什麼?它是歷史哲學中的歷史本體論,與以往的用某種觀念來解釋歷史的哲學思想不同,現代歷史學家和歷史哲學家企圖從歷史的自身尋找答案而形成某種歷史理論,即思辯的歷史哲學。第二是把對歷史的研究、重寫、解釋的本身的觀點和方法看作為歷史的自身,甚至看成是歷史唯一有決定意義的部份,它實際上企圖回答這樣的問題:歷史是什麼?這時它就成為了歷史哲學中的歷史認識論,即分析的或批判的歷史哲學。
歷史哲學不等同於哲學,富有歷史精神的中國哲學也不等同於歷史哲學或者有一種中國歷史哲學,歷史哲學從歷史表達和對歷史的研究中抽象出自己,而中國思想是歷史自身的抽象與本質(參見「論中國思想」),因此歷史哲學是超越於歷史的史學理論,而中國思想是源於歷史本質的中國哲學,正是歷史自身本質的超越同一性使中國思想成為與西方傳統哲學相對照的哲學思想。雖然中國與西方的歷史與史觀千差萬別,它們在歷史反思的意義上卻是相同的,即歷史的反思與反思的歷史的互補一致性,歷史哲學所提供的思想不僅僅是歷史的,也是廣義文化意義的,同時又是哲學的,這也正是歷史多重性的本義。

『貳』 初中的歷史和歷史與社會兩個學科有什麼不同

1、學科性質不同

初中的歷史學科是單門學科,而社會和歷史是綜合性的一門學科,兩者是不同的。

2、學科內容不同

歷史是一門學科,學習的內容就是歷史史實,沒有別的。而初中的歷史與社會更像是高中的文綜,是地理、歷史、政治的結合體。

3、學科側重不同

初中的歷史學科側重於講述中國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包括古代歷史和近代歷史,以歷史史實為主。

初中的歷史與社會,七年級學習是地理部分,包括認識地圖、地球、氣候等等。而八年級內容就是完全的歷史部分,從遠古開始一直到現代。九年級主要分析近現當代的歷史狀況,提出未來發展的選擇。

『叄』 問下初中的歷史與社會,與歷史是一個學科嗎

歷史是2012年被教育局分開的一個學科,把歷史與社會分成了歷史和地理,而歷史與社會是在2012年之前教育局的老教材,一般都不會分開上

『肆』 初中的歷史和歷史與社會兩個學科有什麼不同

初中的歷史和歷史與社會兩個學科在於:學科性質不同、學科內容不同、學科側重不同。

一、學科性質不同:

初中的歷史學科是單門學科。

社會和歷史是綜合性的一門學科。

二、學科內容不同:

初中的歷史是一門學科,學習的內容就是歷史史實,沒有別的。

初中的歷史與社會更像是高中的文綜,是地理、歷史、政治的結合體。

三、學科側重不同:

初中的歷史學科側重於講述中國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包括古代歷史和近代歷史,以歷史史實為主。

初中的歷史與社會,七年級學習是地理部分,包括認識地圖、地球、氣候等等。而八年級內容就是完全的歷史部分,從遠古開始一直到現代。九年級主要分析近現當代的歷史狀況,提出未來發展的選擇。

(4)歷史與社會學科擴展閱讀:

所謂歷史,就是指記錄下以前所發生的事。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只有一個真相。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廣義歷史: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社會,漢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會在現代意義上是指為了共同利益、價值觀和目標的人的聯盟。

『伍』 歷史學科知識與歷史與社會學科知識之間的區別

一、內容不同

歷史:歷史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

歷史與社會:歷史與社會的內容主要是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二、特點不同

歷史:歷史學科具有對當下時代的映射、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等特點。

歷史與社會:歷史與社會具有體現現代課程的綜合性、活動性和創造性特徵的特點。

三、側重點不同

歷史:歷史學科的側重點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

歷史與社會:歷史與社會的側重點是將歷史事件和社會實際相結合,體現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


『陸』 歷史與社會學科核心素養有哪些

歷史學科核心素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核心素養在特定學科的具體化;帶有鮮明的學科特色,依託於具體學科的知識體系;是學生學習該學科之後所形成的、具有學科特點的思維品質和關鍵成就。
歷史素養是人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學生在接受歷史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識、關鍵能力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的綜合表現,是學生通過歷史學習能夠體現出的帶有歷史學科特性的品質。
確定歷史核心素養的依據:歷史學的本質,是對歷史的認識,即在一定的歷史觀的指導下對人類歷史的闡釋。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歷史進行認識,拓展歷史視野,發展歷史思維,使學生在探究歷史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歷史的正確認識。
(一)時空觀念
歷史的時空觀念是指歷史時序觀念和歷史地理觀念。任何歷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體的歷史時間和地理條件下發生的。只有將史事置於歷史進程的時空框架當中,才能顯示出它們存在的意義。歷史學科的知識是建構在歷史時空基礎上的,對歷史的認識必須從時空觀念的角度出發。
內涵:時空觀念是指在特定的時間聯系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觀念。 表現:1.能夠知道特定的史事是與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相聯系的。2.能夠知道劃分歷史時間與空間的多種方式,並能運用這些方式描述過去。3.能夠按照時間順序和空間要素,建構歷史事件、人物、現象之間的相互關聯。4.能夠在不同的時空框架下理解歷史上的變化與延續、統一與多樣、局部與整體,並對史事作出合理的解釋。5.在認識現實社會時,能夠將認識的對象置於具體的時空條件下進行考察。
(二)史料實證
歷史是一門注重邏輯推理和嚴密論證的實證性的人文社會學科。對歷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實為目標,以史料為依據,通過對史料的辨析,將符合史實的材料作為證據,進而形成對歷史的正確、客觀的認識。對史料的研習與運用,既是歷史學習與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釋歷史和評判歷史的重要能力體現。 內涵:史料實證是指通過嚴格的檢驗獲取可信史料,並據此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與方法。 表現:1.能夠知道史料是通向歷史認識的橋梁,了解史料的多種類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徑與方法。2.能夠通過對史料的辨析和對史料作者意圖的認知,判斷史料的真偽和價值,並在此過程中體會實證精神。3.能夠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為歷史敘述的可靠證據,並據此提出自己的歷史認識。4.能夠以實證精神處理歷史與現實問題。
(三)歷史理解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今人要對歷史有正確的認識,需要從歷史的角度上盡可能客觀地、實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過去的事物。對歷史事件的發生、進程、結果及性質、影響等,對歷史人物的言行、貢獻、歷史地位等,對歷史現象的出現、狀態、波及、後果等的認識,都需要將其放在歷史的條件中進行具體的考察。只有設身處地、盡可能符合歷史實際地對史事加以理解,只有從歷史發展的視野中理解歷史的變化與延續、繼承與發展,才能對歷史作出正確、客觀、辯證的認識。
內涵:歷史理解是指將對史事的簡單記憶和敘述提升為理解其意義的理性認識和情感取向。 表現:1.努力理解各種歷史敘述及其語境的含義。2.對歷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態度,即依據可靠史料設身處地認識具體的史事,對歷史境況形成合理的想像,更好地感悟和理解歷史上的各種事物。3.理解歷史敘述與歷史事實之間的差異。4.能夠在同情理解的基礎上盡可能實事求是地建構自己的歷史敘述。5.在對歷史和現實的認識中,能夠體現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觀處理問題的態度。
(四)歷史解釋
所有的歷史敘述在本質上都是一種對過去的闡釋和評判,既包含了敘述者對史事描述的整理與組合,又體現了敘述者對歷史的立場、觀念等。人們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解釋歷史和評價歷史,對歷史事物進行價值判斷。歷史評判是建立在對史事的掌握、理解、解釋的基礎上的,也是歷史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體現。
內涵: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能力。
表現:1.能夠區分歷史敘述中的史實與解釋,知道對同一歷史事物會有不同解釋,並能對各種歷史解釋加以理解和評析。2.能夠客觀論述歷史問題,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對歷史的看法。3.能夠認識歷史解釋的重要性,學會從歷史表象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4.面對現實社會與生活中的問題,能夠以全面、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評判。
(五)歷史價值觀
歷史研究所追尋的是求真、求通、立德。「求真」指的是對歷史的探究是以不斷接近歷史的真實為目的;「求通」是指「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揭示歷史發展的趨勢;「立德」是指歷史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觀念、文化傳統、情感認同、價值取向,提供了歷史的經驗、人生的哲理和人類的共同追求。任何對歷史的闡釋和評判,都蘊含著一定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判斷。
內涵:歷史價值觀是對歷史的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辯證統一,是從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練出來的價值取向。 表現:1.能夠理解對歷史的價值判斷是以史實為基礎的,但又是依據一定的價值觀對史實做出的主觀評判。2.能夠認識到分辨真偽、善惡、進步與倒退,以及公平、正義與否,是學習歷史的重要目的。3.能夠將對歷史的認識延伸到對自身成長和現實社會的認識上,能夠從歷史中獲取有益的養料,從實踐的層面體現歷史的價值。

『柒』 教師資格證里,歷史學科知識 與 歷史與社會學科知識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在於科目必修階段不同。

1、歷史學科知識:是指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件以及存在人物及其行為的記載和產生的作用。在基礎教育階段,它是中學階段必修科目。

2、歷史與社會學科知識:是指包括歷史知識在內的涉及政治、社會常識等領域綜合性的小學生必修科。


(7)歷史與社會學科擴展閱讀:

歷史與社會學科特

為體現現代課程的綜合性、活動性和創造性特徵,我國適時推出了一門新課程——《歷史與社會》。該課程包括了歷史、人文、思想品德、社會和地理等的內容,屬文綜學科。在美國,也存在一門與我國的《歷史與社會》相類似的學科——社會課(Social Studies,又譯為社會學科)。

與歷史的區別

歷史是一門學科,學習的內容就是歷史史實,沒有別的。而初中的歷史與社會更像是高中的文綜,是地理、歷史、政治的結合體。從現行的教材看,七年級學習的內容是地理部分,包括認識地圖、地球、氣候等等。

而八年級內容就是完全的歷史部分,從遠古開始一直到現代。九年級的內容主要分析近現當代的歷史狀況,提出未來發展的選擇。所以說,初中的社會和歷史是綜合性的一門學科,而歷史是單門學科,是不同的。

『捌』 「歷史與社會學科」是一門怎樣的學科它有什麼特點急求,越詳細越好,非常感謝!!

《歷史與社會》該課程包括了歷史政治和地理的內容,屬於文科類綜合學科。歷史與社會是地理、歷史、政治的結合體。

『玖』 歷史與社會的學科特點

為體現現代課程的綜合性、活動性和創造性特徵,我國適時推出了一門新課程——《歷史與社會》。該課程包括了歷史、人文、思想品德、社會和地理等的內容,屬文綜學科。
在美國,也存在一門與我國的《歷史與社會》相類似的學科——社會課(Social Studies,又譯為社會學科)。

『拾』 「歷史與社會學科」是一門怎樣的學科

《歷史與社會》該課程包括了歷史政治和地理的內容,屬於文科類綜合學科.歷史與社會是地理、歷史、政治的結合體.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