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攘雞文言文

攘雞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5 23:18:54

文言文 攘雞

【原文】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日:每天)攘(攘:偷)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道:行為)。』曰:『請損(損:減少)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如知其非義,斯(斯:那麼)速已矣,何待來年?
-----《孟子·滕文公下》
【注】
① 攘,盜竊,竊取。
② [戴盈之]宋國大夫。
③ [什一]古代田賦法,即徵收農產品的十分之一。
④ [去關市之徵]去掉在市場上徵收的商業稅。去,去掉。關市,位於交通要道的集市。征,抽稅。
⑤ [今茲]今年。
⑥ [輕之]使田賦和關市之徵減輕些。輕,用作動詞,使……減輕。之,指上文的「什一」和「關市之徵」。
⑦ [以待來年然後已]等到明年再完全廢除。來年,明年。已,停止,指完全廢除。
⑧ [日攘其鄰之雞]每天偷鄰居一隻雞。這是假設之辭。
⑨ [或告之]有人告訴他。或,有人。之,指「日攘其鄰之雞」者。
⑩ [請損之]請允許我減少(偷雞的次數)。
⑾ [斯速已矣]就(應該)馬上停止。斯,就,則。速,立即,馬上。已,停止。

【譯文】
戴盈之說:「只徵收十分之一的田賦,去掉在市場上徵收的商業稅。今年怕是做不到了。請讓田賦和關市之徵減輕些,等到明年再完全廢除,怎麼樣?」
孟子說:「現在有一個人,每天偷鄰居家一隻雞。有人勸告他說:『(做)這種事情,不是有道德的人該有的行為。』那個偷雞的人說:『(好吧),請允許(我)減少一點兒,每月偷一隻雞,等到了明年再停止。』——如果知道這樣做不是正當的行為,這就要迅速停止,為什麼要等到明年呢?

【寓意】
孟子名軻,是儒家學說的繼承者和發展者,是戰國時期的儒學大師。戰國時期的宋國有個當大官的人叫戴盈之。 孟子知道他願意取消部分捐稅,但又推說今年只能減輕,要到明年才能全部取消。孟子並沒有直接回答戴盈之的話,而是舉了一個「偷雞賊」的例子,用這則故事來勸說戴盈之。

⑵ 文言文攘雞悟出什道理

深入生活:攘雞就像是學習,今天要做功課,絕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本文中心:知道錯了的時候,要及時改正,決不能借故拖延,明知故犯。

以上來自網路

⑶ 《攘雞》文言文課文用「/」停頓

斷句供參考:


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專已,何如?」孟子屬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⑷ 告訴我《月攘一雞》的翻譯,是文言文

典故
今有人日攘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專之,月攘屬一雞,以待來年而後已。」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出自《孟子》
[譯文]
現在有這么一個人,每天都要偷鄰居家的一隻雞。有人勸告他說:「這不是君子的做法。」
他回答說:「那我就逐漸改吧,以後每個月偷一隻雞,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既然知道這樣做不對,就應該馬上改正,為什麼還要等到明年呢?
[啟示]
做錯了事情要立即改正,而不應該像這個人一樣."知錯即改"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寓意]
知道錯了的時候,要及時改正,決不能借故拖延,明知故犯。

⑸ 《攘雞》古文翻譯

一、譯文

宋國大夫戴盈之說:「稅率十分抽一,免除關卡和市場的賦稅,今年還辦不到,先減輕一些,等到下年然後實行,怎麼樣?」

孟子說:"現在有一個人,每天都要偷取鄰居家的一隻雞,有人勸告他說:『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做法 。'(他)說:『請允許我減少偷雞的次數,每月偷一隻雞,等到第二年,就停止(偷雞)。如果知道這是不道德的,就趕快停止,何必要等到來年呢?"

二、出處

戰國·孟子《孟子》之《攘雞》。

三、原文

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5)攘雞文言文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宋國有個當大官的人叫戴盈之。有一天,他對孟子說:「百姓們對我們現在的稅收政策很不滿意,我打算改正一下,廢去目前的關卡和市場的征稅方式,恢復過去的稅法。你看怎麼樣?」

孟子知道戴盈之的做法是願意取消部分捐稅,但又推說今年只能減輕,要到明年才能全部取消。孟子並沒有直接回答戴盈之的話,而是舉了一個「偷雞賊」的例子,用這則故事來勸說戴盈之。

二、賞析

明明知道做錯了,卻不願意徹底改正,只是以數量減少來遮掩已有的錯誤。這則寓言生動幽默,看似荒唐可笑,實際上是人心寫照。它啟示我們:知道錯了的東西,要及時改正,決不能借故拖延,明知故犯。

⑹ 攘雞者強辯譯文

譯文:

孟子說:「現在有個每天偷鄰居雞的人,有人告訴他說:『這不是君子的行為。』他便回說:『我預備減少偷雞的次數,先每個月偷一隻,等到明年,就停止偷雞了。』他如果知道這種行為不正當,便應趕快停止下來,為什麼要等到明年呢?」

《攘雞者強辯》

出自:《孟子》

作者:孟答子及其學生

原文: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6)攘雞文言文擴展閱讀: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皺國(今山東皺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

⑺ 求《孟子 攘雞》原文全文

戴盈之曰:「什一來,源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⑻ 在攘雞這篇文言文中孟子是個怎樣的人

【原文】
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注釋】
1)選自《孟子·攘雞》。攘,扣留有偷的意思。
2)戴盈之:宋國大夫。
3)什一:古代田賦法,即徵收農產品的十分之一。
4)去關市之徵:去掉在市場上徵收的商業稅。去,去除。關市,位於交通要道的集市。征,抽稅。
5)今茲:今:今年。茲:年。
6)輕之:使田賦和關市之徵減輕些。輕,減少。之,指上文的「什一」和「關市之徵」。
7)以待來年然後已:等到明年再完全廢除。來年,明年。已,停止。
8)日攘其鄰之雞:每天偷鄰居一隻雞。這是假設之辭。
9)或告之:有人告訴他。或,有人。之,指「日攘其鄰之雞」者。
10)請損之:請允許我減少(偷雞的次數)。
11)斯速已矣:就(應該)馬上停止。斯,這。速,立即,馬上。已,停止。
12)道:行為。
13)來年:明年。
14)斯:就,則。
15)去:除掉,去掉。
16)日:每天
17)攘:偷
18)道:行為
19)損:減少
【翻譯】
宋國大夫戴盈之說:「稅率十分抽一,免除關卡和市場的賦稅,今年還辦不到,先減輕一些,等到下年然後實行,怎麼樣?」現在有一個人,每天都要偷取鄰居家的一隻雞,有人勸告他說:『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做法 。』說:『請允許我減少偷雞的次數,每月偷一隻雞,等到第二年,就停止(偷雞)。如果知道這是不道德的,就趕快停止,何必要等到來年呢。
【寓意】
深入生活:攘雞就像是學習,今天要做功課,絕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本文中心:知道錯了的時候,要及時改正,決不能借故拖延,明知故犯。

⑼ 攘雞者的古原文

今有人日攘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內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容,而後已。」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翻譯:現在有一個人每天偷鄰居家的雞,有人對他說:「這不是君子的行為。」(他)說:「那就減少點每

月偷一隻雞,等到明年,然後就不偷了。」

如果知道那是不對的,應該馬上停止,為什麼還要等來年?

————————————————————

或:有的人
非義:不道德、不正確的

⑽ 《攘雞》文言文 帶拼音 謝謝了

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何如版?」孟子曰:「今有人權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