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怎樣理解文言文

怎樣理解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6 00:49:11

怎麼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的閱讀,學習,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正音讀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朗讀,甚至背誦,所以朗讀背誦時都要把字音讀正確.一般說來,大多數讀音要以現代字典上的普通話讀音為准.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認准字形,讀准字音
文言文里有一些現在不常用的字,就要求我們認真地辨明字形,查明字音,不要把形近字的讀音當做正音.如《扁鵲見蔡桓公》中的「桓「讀「hu ;n「而不讀「恆「;《桃花源記》中的「髫「而不讀「召「,《狼》中「眈眈相向「中的「眈「讀「d ;n「而不讀「枕「。
2,多音字應辨明詞性,詞義
現代漢語中多音多義字很多,讀文言文時也常會遇到一些多音字,這就要求我們辨明這個字的詞性和詞義,確定讀音.比如《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說「當「喜悅「講,應讀「yu ;「,而在「桃花源記「中的「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句里,「說「字當「述說「講,應讀「shu ;「。
二,正確的斷句,停頓
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所以古人在讀書時要自己斷句.我們現在讀古文,編者已經用標點符號把句子給我們斷開了,但是在讀一些長一點的句子時,往往要在一句之中表達一個概念或意思的地方,有一些小的停頓,這個停頓正確不正確,直接關繫到對句意的理解正確與否。
區別停頓的辦法是通讀全文,通過對詞義的理解和文言文中詞與詞之間結構關系的分析,讀懂每一句話.如《狼》中有「其一犬坐於前「這句話,意思是「其中一隻(狼)像狗一樣坐在屠戶面前「,應在讀時停頓成「其一/犬坐於前「,如果讀作「其一犬/坐於前「,意思就變成「其中一隻狗蹲在屠戶面前「,其實,在《狼》文中,沒有狗出現過.同樣,對於「一狼洞其中「也應讀作「一狼/洞其中「,而不能讀作「一狼洞/其中「。
三,注意古今詞義的變化
詞義的變化有擴大,縮小和轉移幾種情形.詞義的擴大即今義所含內容大於古義,如《愚公移山》中的「河陽之北「中的「河「,在漢代以前專指黃河,一般的河流用「水「來表示,所以這個「河陽「就是「黃河北岸「的意思,而現在的「河「泛指所有的河流,詞義的縮小即今義所含內容小於古義,如《桃花源記》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一句里,「妻子「的含義包括「妻子兒女「,而今義指「男子的配偶「,不包含子女在內.詞義的轉移即今義所含內容與古義之間發生了變化,如古漢語中「涕「指眼淚,而今義指「鼻涕「。
四,一詞多義現象
文言文一詞多義現象普遍存在,閱讀時要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特別注意根據上下語境確定具體義項.如「去「有「距離「「離開「「消除「等義,而在「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為學》)句中,「去「只能理解為「兩地間的距離「的解釋.在「得錢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句中,「去「理解為「離開「之意。
五,注意通假字
文言文中通假字的出現,是原來古人在寫文章時本該用這個字時,卻借用了音同或音近意義不相通的字,就形成通假字,嚴格意義上講應講是「別字「了,但古人長期使用,並且得到社會認同,就不算錯了.比如《愚公移山》中有這樣一句話:「甚矣,汝之不惠「,其中「惠「本義是「恩惠「,但若按本義去解釋,整句話的意思就不通了,所以「惠「是個通假字,當「聰明「講,通「慧「.類似這樣的通假字在初一階段的文言文中還有「湯「通「燙「,「齊「通「劑「(《扁鵲見察桓公》,)「說「能「悅「,「知「通「智「(《論語》十則)等等這些都需要結合課文內容詳加體味.

如何快速理解文言文

首先要把書上的文言文讀懂,讀通,要把沒字每句都翻譯清楚。其次要總結虛詞的用法與含義,這在文言的閱讀中很重要。

還有要多讀一些課外文言文,可以買本書看看,有些書上既有原文,又有解釋,可以先自己口頭翻譯一句,再與譯文對照,這樣慢慢練,就可以對文言的閱讀有很大的提升

③ 怎麼閱讀文言文和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與解題呢

掌握一些常見虛詞,實詞是基礎;另外可以就題論題,找技巧的,譬如第一道,有關實詞的解釋,一些生僻的詞的釋義一般都是對的,反而是那些常見的詞,容易變性的,名詞作動詞的,或者望詞生意,作現代漢語講,這些都是愛出題迷惑我們的地方,總之到時候不要慌,難逃你的火眼金睛的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文言文翻譯是一種綜合性練習,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礎知識的運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和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盡量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文言文翻譯的步驟,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後,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

文言文翻譯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文言文翻譯的要求

文言文翻譯 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信」是指譯文要准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於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
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後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到完美。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文言文翻譯是一種綜合性練習,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礎知識的運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和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盡量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文言文翻譯的步驟,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後,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

文言文翻譯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

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二、文言文翻譯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

「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弧。

「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古代詞彙。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後置句、定語後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活澤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澤成「(湖面)風平浪靜」。

文言文翻譯「四重奏」

最近兩年高考對文言文翻譯的考察由選擇正誤改為筆譯。這就增加了答題難度,而且所出試題均出於課外,彷彿無跡可求,無從下手。其實,還是可以講究一點技巧,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譯四重奏」:

1. 翻譯要注意補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現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語、省略謂語動詞、省略介詞、省略賓語等。在大家做翻譯題時,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補充完整,否則譯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譯要注意調整語序。文言文中變式句時常出現,有主謂後置、定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賓語前置等四種類型。翻譯時調整好語序,才能便於翻譯,否則譯文易顛三倒四,給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3. 翻譯要注意活用現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實詞可以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改變它的詞性和用法,這就是活用。主要有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用作動詞,名詞作狀語等。翻譯時要抓住詞語的臨時含義。

4. 翻譯要抓住關鍵詞,聯系語境,重點突破。在文言文閱讀中,有些句子往往因為個別詞而影響全句的理解。這個詞就是一個關鍵詞。對於它,我們要聯系語境去理解、參悟。

綜上所述,文言文翻譯,只要平時努力,並注意以上四點,加以靈活掌握,要翻譯正確是不難的。

④ 怎麼自己理解文言文,古詩的意思

結合注釋,要結合語境,以及上下句來了解,還可以根據作者的風格,生平

⑤ 怎樣理解文言文中詞語的意思

建議你去買一本辭海,每到不容易解釋的詞語,去找下翻譯

⑥ 文言文怎樣去理解

這個問題原先給網友們回答過,很榮幸地被採納了,轉發給您,不知是否能令您滿意:
一、先要學習一下古漢語語法,了解一些常用句式和常用字詞的基本意義
二、手擁一本《古漢語常用詞詞典》,便於查閱不明白的文言字詞
三、多閱讀經典的古籍譯本,白話與文言對照並加油註解點評的,增強文言文的語感
四、做一些文言文翻譯練習

⑦ 文言文怎麼去理解

掌握好課本里的文章,課本的注釋多看(特別市考試前),重要的實詞與虛詞要掌握。語言這東西很難考試前突擊的,平時再多看點課外文言文作品,真正的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而不只是為了應試。如果能培養起閱讀古籍的興趣,那麼文言文想閱讀想考不好都難。推薦課外讀物:《古文觀止》、《史記》列傳與世家部分。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需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⑧ 怎樣理解文言文.ppt

一、積累重在文化常識的了解和名句名段名篇的記誦 中考文言文默寫題型主要有兩種:⑴識記填空題;⑵理解填空題。識記填空題一般給上句要求續下句,或給下句要求填上句,。這類試題測試的是機械記憶,考生只要能熟練背誦,不寫錯別字就能解題。理解填空題一般有明確的答題指向,要求按提示填出所要求的內容。這類題雖然同是默寫填空形式,但它只提示默寫課文的篇名和指示默寫語句的內容,沒有給出默寫語句的上下文。這已不是單純地測試背誦基本功的問題,同時也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是記憶與理解運用的結合。做此類題首先要能准確理解提示,然後調動積累才能正確填寫答案。這類試題在今年中考中已佔了默寫類試題的半數,將會成為今後中考文言文默寫的主要題型。因此文言積累應重視理解,重視細水長流式的日積月累。盡管如此,同學們要將所有學過的文言詩文全都一字不差的爛熟於胸仍會感到有些困難,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應將主要精力放在名句名段名篇以及相關的文學常識的理解記誦上。在初中階段學過的文言詩文中,有些文章可稱為經典,如《桃花源記》、《小石潭記》、《曹劌論戰》、《愛蓮說》、《出師表》等,對這類佳作必須將全文熟記於胸。也有些詩文,流傳於世主要是因為其中某些句子或段落特別出彩,學習這類詩文,就要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名句名段的積累上。文言文背誦在升學考試中是以默寫的形式來考查的,評分要求很嚴格,整句中錯一字就不得分,因此你在平時學習中,除了准確地背誦之外,還要在能准確無誤的默寫上多下工夫,既在動口的同時也要重視動手,避免因寫錯字而失分。二、認讀重在對重點字詞句基本含義的了解中考課外文言閱讀試題解題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都能在課文中找到根據,也就是說,課外文言的考點仍是課內知識以及建立在課內學習基礎上的文言閱讀能力。因此,初三學生要想具有「藉助註解與工具書讀懂文言文和理解其內容的能力」,關鍵是要積累一定數量文言字詞及常見句式的知識,所以學習文言文應該重視對字詞句的基本含義的了解和積累。所謂基本含義這里有兩重意思,從字詞的角度說,任何一個字詞都有它的本義與引申義,文言文學習應重視常見實詞的本義及主要引申義的認讀。積累這一類知識,有助於提高我們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這是語文學科工具性特點彰顯之處,也是文言文學習的目標之一。從句的角度說,把握基本含義的意思是理解句子表達的主要內容,初三學生認讀文言語句。不必拘泥於語法句式等知識,也不必拘泥於字字落實,能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能用現代漢語闡述句子的基本內容即可。在文言字詞的認讀中,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語言現象。比如,文言課文中有些詞語的意義,由於時代的發展,在現代漢語中發生了變化,認讀時要注意這些詞的古今詞義差別,決不能用今義去釋古義。古漢語中,還有一種我們稱之為「通假字」的現象,即古人用此字來代彼字,通假字的讀音和詞義,一般都同於假借的字,如「卧右膝,詘右臂支船」中的「詘」同「屈」,解釋為「彎曲」,學習文言文時,要重視這類通假現象的認讀。在句的認讀方面,除了要通過多讀熟悉文言常見句式,增加自己的文言語感之外,還應重視詞性活用的現象。在文言文中,詞性活用是較為普遍的一種語言現象,由於詞性的改變,詞義也就跟著變化,遇到這種情況,就不能根據這個詞原來的詞性去理解了,如今年中考第7題「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中的「汗牛」就不能解釋為「出汗的牛」,應解釋為「使牛出汗」。平時學習中要對這種詞性活用的現象勤加總結。三、理解重在對文章內容和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我們初中階段學習的文言詩文,有的描繪了祖國名山大川的壯美景色,有的揭示了社會人生的豐富哲理,有的表現了一代偉人的英雄氣概,有的寄寓了志士仁人的高風亮節,閱讀這些詩文能夠提高我們的文化修養,能使我們樹立民族自豪感,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和愛國主義精神。我們學習文言詩文要重在理解詩文內容和把握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這也是歷年中考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重點。學習文言詩文,首先應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子或關鍵句子,然後藉助這些句子正確劃分內容層次,概括段(層)意,弄清段(層)與段(層)之間的關系,梳理寫作思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把握課文的主旨。例如《愛蓮說》,全文僅有120字,文筆簡練,語言雋秀,文章先從陶淵明獨愛菊,世人甚愛牡丹說起,引出自己獨愛「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又以菊、牡丹、蓮三種不同的花來象徵「隱逸」、「富貴」、「君子」三種不同的人,並做出評價,抒發真隱者少,和自己同道的君子難尋,而世間愛富貴者獨多的感慨。作者通過愛蓮頌蓮,表明自己潔身自愛,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並對世間爭名奪利者表示了鄙視。經過以上的研讀梳理,才算真正讀懂了課文,考試時自然就能得心應手了。

⑨ 文言文中的,何如,怎麼理解

1、如何,怎麼樣。用於詢問。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子木問於趙孟曰:『范武子之德何如?』」《新唐書·哥舒翰傳》:「祿山見翰責曰:『汝常易我,今何如?』」 《東周列國志》第六回:「桓王素不喜鄭,又想起侵奪麥禾之事,怒氣勃勃。謂庄公曰:『卿國今歲收成何如?』」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先生如南來,就印陳老蓮畫集何如?」
2、如何,怎麼樣。又指怎麼辦。
《左傳·僖公九年》:「及里克將殺奚齊,先告荀息曰:『三怨將作,秦晉輔之,子將何如?』」《漢書·叔孫通傳》:「數歲,陳勝起,二世召博士諸儒生問曰:『楚戍卒攻蘄入陳,於公何如?』」
3、如何,怎麼樣。用於陳述或設問。
《史記·儒林列傳》:「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 金王若虛《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凡得一職,必先審問其同僚者何如人。」《老殘游記》第十回:「單彈沒有什麼意味。我看時候何如,再請一個客來,就行了。」 魯迅 《書信集補遺·致江紹原》:「聞廣東中大英語系主任為劉奇峰,不知何如人也。」
4、何似,比……怎麼樣。
晉葛洪《抱朴子·逸民》:「子謂呂尚何如周公乎?」 唐王昌齡《采蓮》詩:「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新唐書·李石傳》:「石曰:『陛下罪己當然,然責治太早……今自視何如即位時?』」明錢謙益《南征吟小引》:「今長安關河四塞,自古帝王之州,一旦為蟻賊殘破,伯應(袁可立子)之憂憤視子美又何如?」
5、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北史·盧昶傳》:「卿若殺身成名,貽之竹素,何如甘彼芻菽,以辱君父?」 宋蘇軾《諫買浙燈狀》:「如知其無用,何以更索?惡其厚費,何如勿買?」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二:「吾貴為尚書,何如秀水朱十,以七品官歸田,飯疏飲水,多讀萬卷書也?」劉大白《舊夢》詩:「與其向夢里尋詩做,何如向詩中尋夢做呢?」
6、猶何故。
《史記·魏公子列傳》:「今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 元 無名氏 《桃花女》楔子:「待孩兒去問他,要這個銀子何如?」 元劉祁《歸潛志》卷八:「久聞先生作詩,不喜蘇黃 ,何如?」
http://ke..com/subview/317251/10950238.htm?fr=aladdin

⑩ 怎樣更好的理解古詩文

如果想要更好地去理解古詩文的話一定要多讀一些古詩之類的鑒賞或者是講古詩的文章,可以多讀一些當代的散文和一些著名作家對古典詩詞的鑒賞,如果想要更好的理解古詩文的話可以多去欣賞一些古典詩詞。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