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科技小論文
① 初中生科技小論文(500~600)
水 的 壓 力---科學小論文
記得有一次我在海中潛水。穿上皮質的潛 水衣,戴上密不透風的潛水鏡,背上一個氧氣瓶,再配一個潛水員做指導,你就可以潛水了。在潛水中,我興致勃勃,看著海底亦奇亦幻的美景,不斷地往下 潛。突然,我感覺耳朵有一點疼,我覺得很好玩就忍著,又往下去了一點。哎呀,不行,耳朵疼得越來越厲害,我這才戀戀不舍地浮出海面。問潛水員:「叔叔,我 為什麼會感覺耳朵疼?」潛水員叔叔告訴我:「因為你潛得很深了,有8-10米,水的壓力比較大,你的耳朵承受不了,所以就疼了。
我對壓力產生了好奇,想知道水壓的大小是由什麼決定。回家後,我上網查了一些資料,知道了水的壓力由深度決定,水越深,壓力就越大;水越淺,壓力就越小。
為此我做了個試驗。材料是:1個裝牛奶的矩形豎直紙盒、1卷膠帶、1個釘子、1個平盤。
我 放好牛奶盒,用釘子在任意一個側面戳三個孔。三個孔的位置分別是底部、中部和上部。然後用膠帶把三個孔封住,將紙盒中加滿水,再將平盤放在有孔的側面的下 方,將膠布撕開。你知道出現什麼現象了嗎?三個孔的噴水有什麼不同嗎?當然不同。從底部流出的水噴射得最遠,其次是中部的水,噴得最近的是從頂部噴出的 水。這證實了水的深度不同,水的壓力不同。水越深,壓力就越大;水越淺,壓力就越小。所以我在海中位於水深不同的位置,耳朵感受到的壓力是不同的。
為 了知道壓力還和什麼因素相關。我又做了個小試驗:我用一根吸管插入一個小紙盒的口,插得緊緊的。然後我通過吸管往紙盒裡加水。當水快到吸管口時,小紙盒的 底部裂開了。多次試驗,結果都是這樣。原來,水壓還和重量有關。因為紙盒底部須承受水的重量最大,因此承受的水壓也就最大,所以紙盒在底部裂開。
壓力無處不在,有水壓,還有大氣壓,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壓力真是既遠在天涯,也近在咫尺啊!
② 求一篇中學生科技小論文範文
在簡單回顧人類對風能的認識及風能開發史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當前世界上風能資源開發利用
的現狀、風電業發展特點及趨勢,以及國際上一些主要風能開發國家的風能開發利用政策、實施特點及啟示;最後基於當前世界風能開發業發展形勢,認為風能將是21世紀人類理想的替代能源。
關鍵詞:風能;開發現狀;開發政策
③ 中學生科技小論文怎麼回事啊
有些同學把寫科技小論文看得很平常,認為是科學工作者的事,對我們少年兒童是高不可攀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同學們不僅能寫而且可以寫出質量較高的論文來。
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是指作者根據所制定的科研項目和確定的科研課題,通過實驗、觀察等手段,獲得大量的科學數據,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從而寫出的科研報告。同學們寫的科技小論文,比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要短一些、淺一些。
科技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後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後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後的總結;還可以靠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那麼,科技小論文有沒有質量標准呢?有。它必須具備「三性」=三種 要求 。
二、撰寫科技小論文的科技小論文是學生科學研究的總結,而不是文學作品。小論文的寫法有一定的規范性,它包括以下內容:
1、論文題目:題目要與研有些同學把寫科技小論文看得很平常,認為是科學工作者的事,對我們少年兒童是高不可攀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同學們不僅能寫而且可以寫出質量較高的論文來。
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是指作者根據所制定的科研項目和確定的科研課題,通過實驗、觀察等手段,獲得大量的科學數據,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從而寫出的科研報告。同學們寫的科技小論文,比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要短一些、淺一些。
科技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後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後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後的總結;還可以靠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那麼,科技小論文有沒有質量標准呢?有。它必須具備「三性」=三種 要求 。
二、撰寫科技小論文的方法和技巧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文不對題。題目要求簡潔、新穎、吸引讀者。如《為什麼鹹蛋黃會出油?》明了,吸引讀者。研究的題目不能太大,不然無從下手。
2、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簡單說明進行該研究的目的或作者是怎樣想到要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起因。
3、材料和研究方法:要寫清考察和觀察對象、實驗的材料及材料來源;採用什麼研究方法以及具體研究步驟;使用了哪些儀器等,這都要如實交代清楚,以便經得起他人的重復試驗。
4、結果:是論文的論據部分。除了用文字,還可用表格中的數據,圖片,照片,這樣具有說服力。數據的真實可靠是實驗研究的關鍵所在。
5、討論:這是論文的論證和論點部分。通過實驗得出了什麼科學結論。並要在理論的基礎上加以說明。論點必須是以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為依據,要恰如其分,實事求是。如果脫離實際,故意擴大研究成果,就失去論文的科學性,結果將是一事無成。
本次的科技小論文選題可以參考叢書的有關課題,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手段。也可圍繞自己勞技創意和製作過程等方面內容進行論述。
二:撰寫一篇高質量的科技小論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選好課題
撰寫科技小論文,首先要考慮寫什麼,也就是課題的選擇。選擇課題是寫好論文的關鍵。要注意以下原則:價值原則,即選題的理論價值和實用價值。要對其他的同學有啟發、指導和參考的意義;可行原則,指主觀和客觀條件的可能性,即撰稿者個人的專業知識、理論修養、知識面、手頭資料、實驗條件、周圍環境,不可貪大求深,應該量力而行;新穎原則,指課題應是他人未曾研究或研究過但未解決或完全解決,要注意「文貴創新」。
二、 擬定題目
文題如目,好的題目能夠叫人拍案叫絕,一眼難忘。它好似推銷產品的廣告詞,對吸引讀者起著關鍵作用。好的科技小論文題目要講求三個字:准、小、新。准,指的是題目要用精練的文字將論文內容確切的揭示出來。如某位同學撰寫的科技小論文的題目是《肥皂的去污原理和最佳洗衣濃度》,一看題目,就可以知道論文闡述的內容,一目瞭然。小,指的是題目的角度小。角度小,就具有較好的指向性,文章的思路隨之明朗,容易寫得集中、緊湊。題目過寬,往往由於我們投入研究的精力少,范圍窄,專業知識不深,而難以駕馭。如某位中學生撰寫的科技小論文的題目是《靜電除塵黑板擦的研究與製作》,題目小且具體,學生可以作深刻的闡述。新,指的是力求在題目中透露出新鮮的立意。選題新鮮,才有閱讀價值。沒有獨特的見解,沒有新的發現,即使表達再好,論證再有力,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三、 寫好開篇
文章開頭處於定調的特殊位置,歷來為寫作者們重視。古人雲:」若起不得法,則雜亂浮泛」。開頭部分雖短,卻是全篇的有機組成部分,提示作者的思緒和對眾多材料的截取,因此落筆之前必須對全篇有總體把握。
科技小論文的開頭,不一而足,並無固定的格式,但卻有章法可循,這就需要對各種開頭的技法細加領悟,根據寫作實際靈活運用。
1、 例題引路法
寫作科技小論文,開篇引題,顯示了研究問題的實在性,激發讀者順藤摸瓜的願望。如某同學撰寫的《一道容易解錯的力學題》一文,作者開頭就擺出了一道同學們很熟悉而又容易出錯的力學題,並將錯誤的解答過程陳述給讀者,引起讀者的強烈的興趣,而急於讀完全文,以知道這道題究竟錯在何處。
2、 揭示背景法
將研究的問題,放置到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和大背景下,讓讀者在較高的層次體味其研究的意義乃至方向性。如《鄉鎮工業環境污染防治對策》一文是這樣開頭的:「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迅速崛起和蓬勃發展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使農村經濟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在一些發達和比較發達地區,鄉鎮企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伴隨著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鄉鎮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影響日益突出。
這一開頭就將研究的問題與命題的發展趨勢,當今鄉鎮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影響緊扣一起,使人們認識到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
3、 指出危害法
許多爭鳴、糾錯的小論文,常常指出某些弊端,讓人們驟然心驚,曉知解決問題的緊迫性。
4、 概述論點法
在前言部分,作者將主要觀點集中呈現給讀者,給人一種整體感,這無異於交給讀者一串鑰匙,往下閱讀便是嘗試去打開一扇扇大門。
5、 設置疑問法
設置疑問主要是給讀者留下懸念,讓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迫不及待地關注研討的問題。
以上是寫好科技小論文開頭的五種方法,值得說明的是開頭的方法不勝枚舉,且各種方法常常是有機結合,滲透並用。
四、 分述要點
經驗材料繁多復雜,怎樣使它們井井有條地統一於中心論點呢?在小論文的主體部分,採用分條論述的方法,往往得心應手。這種寫法的好處是條理性強,層次清楚,給人全面深刻的立體感。當然,每個觀點,都必須是深思熟慮的結晶,概述性要強,客觀性要強,創新性也要強。
五、 用好材料
科技小論文不是簡單地將手頭材料羅列成文,深透的說理,規律的導引是其本質特徵。觀點和材料是相輔相成的,論文的價值體現在論題的價值,論題的價值又通過材料的論證體現,二者的有機融合,就會形成一篇很好的科技小論文。
六、文稿寫作常識
為了減少編輯發稿時的困難,也為了減少論文排版時的差錯,作者在撰寫科技小論文時,還要注意掌握一些文稿寫作常識。
一般來說,要注意以下問題:文稿用標准稿紙書寫清楚(或者用電腦列印)。每格一字,標點單獨佔一格。不需排印的說明文字一律用鉛筆標注。書寫時應使用規范的簡化字,防止錯別字,更不要杜撰生字。除成語、古文和引用文獻的數字外,一般數字用阿拉伯數字。公元的世紀、年、月、日、時、分、秒均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如1999年不能簡寫成99年)。五位以上的數字可用「億」、「萬」作單位。四位以上的數字連寫,不用分節點;外文字母、化學符號等要寫得端正清楚。外文應用印刷體書寫,大小寫必須分明,並用鉛筆標明玩兒文種,正斜體和上下角標。此項內容請以中學教材中的寫法為准,化學結構式中各個線條位置的排列必須准確;數學公式和化學方程式應另行居中書寫,並使用規範字體;使用規范的標點和其它的符號。書寫時,破折號占兩格、省略號占兩格、連接號佔半格,其餘符號佔一格。並注意頓號、逗號、冒號、分號、引號的書寫位置;文稿中涉及到的計量單位應使用法定計量單位,文字敘述中用法定漢語名稱;文稿中的表格應由作者填寫清楚。表號和表名一般在表前,說明在表後。同一表格另頁再寫時,前面應註明「續表」字樣。表內文字末尾不加標點符號,回行頂格;文字能敘述清楚的內容,一般不用插圖。使用插圖必須起到圖文並茂的作用。要注意文字與插圖的銜接搭配,插圖均應按序編號。方法和技巧
④ 中學生科學小論文一篇
水面上的硬幣
在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時,有個同學無意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把一塑料尺子豎放(或側放)在水面時,發現尺子迅速下沉了;而當他把尺子平放在水面時,即可發現尺子漂在水面上。
豎放(或側放)尺子在水面上時,尺子下沉,是由於尺子所受的浮力小於它自身的重力而引起的;那又為什麼在平放尺子時,它卻是漂浮在水面上,若按物體的浮沉條件,物體漂浮時浮力可是等於重力的呀。這兩者豈不自相矛盾了嗎?問題症結在哪裡呢?
在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冊「固體和液體的性質」一章中,有一個小實驗:要求學生用棉紙把縫衣針墊起放在水面上,當棉紙被水浸濕下沉後,觀察現象並說明原因,很多同學認為縫衣針浮在水面是由於液體表面張力作用的原因,以為針受重力、浮力和液體表面張力三者相平衡而使針能漂在水表面上。
那麼就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液體表面張力吧。
什麼是液體的表面張力呢?
液體表面附近的分子由平衡位置向外運動時,因為外部空氣和蒸氣分子對它的斥力很小。不起顯著作用。它只受到內部分子的吸引力,因此使它恢復到平衡位置的作用力就沒有在液體內部時大,使得表面層里的分子振動的振幅要比液體內部分子的振幅大,一些動能大的分予就可能沖出吸力范圍,成為蒸氣分子,結果形成表面層里的分子分布比液體內部的分子分布稀疏,分子之間的距離就比較大(r>r0)、正是由於液面分子分布較內部稀疏,分子間距r>r0,分子間引力占優勢而產生了液體表面張力,由此可知,液體表面的張力實質是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合力,它指向液體內部,可見托起硬幣的力不可能是液體表面張力。那麼讓我們再來看看浮力吧。
先讓我們先做一個實驗:
在一盛有水的燒杯的水面平放一張濾紙,把一枚面值一角的硬幣平放在濾紙上,待濾紙被浸濕而下沉後,發現硬幣仍漂在水面上。注意觀察硬幣周圍會發現水面向下凹陷,而硬幣並未浸入水中,只是漂在水表面上。由此可見,此時硬幣並未受到浮力作用。那是什麼力與重力相平衡而使硬幣漂在水面上呢?
由上一實驗現象可知,水面向下凹陷,發生了形變,從而產生了一個與形變方向相反的彈力——支持力,這就如在一個吹氣的氣球上放上一個物體,由於物體的重力而使氣球形變(向下凹陷),而產生了豎直向上的支持力一樣。是這個與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支持力使硬幣漂在水表面上。( 上面幾個實驗中的塑料尺子、縫衣針漂在水面上與此相同 )
為什麼側放或豎放尺子、縫衣針以及硬幣時,它們都將沉到水底呢?我們還是以硬幣為例,當它側放或豎放時,液面的受力面積很小,壓強很大,壓力作用效果顯著;這與穿高跟鞋踩在沙地,鞋跟將陷入沙中一樣,硬幣陷入了水中,從而打破了水面的彈性形變,使水表面對它的支持力不復存在。此時硬幣只受浮力和重力作用,而由於重力大於浮力,所以硬幣很快就下沉到水底了。而平放時,對水面壓強很小,就不會發生上述現象,而使硬幣浮在水表面上保持平衡。在自然界中,也有許多相類似的現象。有些小昆蟲可以在水面上跑來跑去或停留在水面上,不致於陷入水裡,也是同樣的道理。
⑤ 初中科技小論文600字
學術堂整理了一篇600字的初中科技小論文,供大家進行參考:
星期天早上,我打開冰箱拿雞蛋,准備煎一個荷包蛋。我猛地一拉,發現橫卧的幾只雞蛋經不住猛烈的搖晃,流出了鮮艷的蛋黃和透明的蛋液。而豎卧的雞蛋卻完好無損。這是為什麼呢?我跑去問正在看報紙的爸爸,爸爸說:「你自己做個實驗就明白了。是這樣做的...」
我為了探個究竟,照爸爸說的做了一個小實驗:我拿了一大團橡皮泥,分成四小團。上面豎直放上四隻雞蛋和一塊木板,再放上《新華字典》和《小學生作文》兩本書。讓我驚訝的是,結果雞蛋毫發未損!我想如果雞蛋是橫放又是什麼結果呢?動腦不如動手,我就在橡皮泥上橫放了四隻雞蛋。哎!讓我沒想到的是:剛放上一本《新華字典》,雞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這幾只雞蛋的殼剛好是薄的呢?不如換別的蛋試試看!但結果還是一樣。我再想:一邊放豎的蛋,一邊放橫的蛋,在橫放的雞蛋下墊點橡皮泥,讓這兩只雞蛋一樣高,結果又是怎麼樣呢?我又做了個小實驗,結果放上一隻鉛筆盒,原封不動,又放上一隻瓷盤,橫放的雞蛋「啪」地一聲就碎了。
這是為什麼呢?我仔細思考:這蛋是不是都是兩端殼硬,中間殼軟呢?我這想法是對還是錯呢?如果是對的,為什麼是兩端殼硬、中間殼軟呢..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問題。後來,我翻翻科學書,查了查資料,又問了問老師,得出了一個結論:我的想法是錯的。正確的答案應該是:把雞蛋橫放,一壓就破了,如果把它豎起來,就不易破,這說明同樣的材料的強度大小,決定於形狀的不同。這就像拱橋和平橋,兩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橋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經過做這個實驗,我養成了遇見問題就要仔細思考,爭取弄懂的好習慣。
⑥ 初中科技小論文 700字左右
神奇的魔術師——鎂
人的血液里含有許多金屬元素,這些金屬元素就像是一個個的魔術師,維持著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的身體里一旦缺少了這些魔術師們中任何的一個,一些可怕的疾病也就會接踵而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魔術師大家庭中的一分子——鎂。
鎂在燃燒時會釋放出大量的光和熱,燃燒後會變成灰白色的細細的粉末。另外,由於鎂能夠和二氧化碳發生燃燒反應,因此鎂燃燒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言歸正傳,來說一說鎂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吧。很多人容易在夜裡睡眠時發生腿部「抽筋」,特別是在夜裡著涼的時候比較嚴重。不少人把這種「抽搐病」統統歸咎於缺鈣,殊不知從人體對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需求來說,缺鎂時也會發生這種症狀。而且,據國內外科學家研究數據表明,人到了中年以後要多吃富含鎂的食物以保持健康。因為人們在中老年多發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肌梗塞、糖尿病等疾病與人體內鎂元素的降低有著重大的聯系。另外,鎂參與人體內的一系列新陳代謝的過程,包括骨及細胞的形成等,調查結果表明鎂與神經肌肉和心臟功能有密切關系。人體內如果缺鎂,可導致肌肉無力,耐久力降低。由於運動,特別是長時間高強度運動大量消耗體內的鎂,從而降低肌肉的活動功能,嚴重時甚至還會發生抽搐、痙攣等。
專家認為,在正常攝入食物的情況下,一般不存在缺鎂和補鎂的問題。若出現缺鎂症狀時,應該多吃一些谷類、豆類、綠色蔬菜、蛋黃、牛肉、豬肉、河鮮產品、花生、芝麻、香蕉等含鎂豐富的食物。另外,豆腐中也含有豐富的鎂。所以,多吃一些鹵水豆腐也能夠有效地避免和治療身體因缺少鎂帶來的各種疾病,如抽搐病等。鎂普遍存在於食物中,由於葉綠素是鎂卟啉的鰲合物,所以綠葉蔬菜中含有豐富的鎂。食物中諸如糙糧、堅果也含有豐富的鎂,而肉類、澱粉類食物及牛奶中的鎂含量則不是很高。除了食物之外,從飲水中也可以獲得少量鎂。
由於酒精中毒的人通常有缺鎂的現象,所以常喝酒、喝濃茶和喝濃咖啡的人最好多攝取鎂。
但是攝取鎂也不能過量,否則將會適得其反。過量攝入鎂會導致惡心、胃腸痙攣等胃腸道反應,出現昏睡不醒、肌肉無力、肌麻痹,嚴重時甚至有可能導致心臟傳導阻滯或者心跳停止。
如果體內含鎂量過多,也可以攝入一定量的鈣來緩解。
鎂不單單對人的身體健康起著重大的作用,作為一種金屬元素,鎂在其他方面也有著重大的作用。比如說鎂常用做還原劑,去置換鈦、鋯、鈾、鈹等金屬。主要用於製造輕金屬合金、球墨鑄鐵、科學儀器脫硫劑脫氫和格氏試劑,也能用於制煙火、閃光粉、鎂鹽等。鎂的結構特性類似於鋁,具有輕金屬的各種用途,可以作為飛機、導彈的合金材料。但是鎂在汽油的燃點可以燃燒,這一點也限制了鎂在這方面的應用。
總的來說,我們的身體健康正是因為有了鎂等元素的參與才得以維持。
自己的原創哦~~~不知道有沒有幫助~~
⑦ 關於中學生科學小論文
論新時期的師生交往》
提到教師,人們容易聯想起的,往往是「蠟燭」,是「春蠶」,是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的奉獻精神。「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說法,更把教師的地位上升到神聖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師道尊嚴神聖不可侵犯,學生幾乎不可能對老師提出質疑。師生關系也是單純的長與幼、傳授者與接納者的關系。
現代社會,隨著民主、平等觀念的滲透,師生關系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和學生稱兄道弟」的大朋友式的老師受到歡迎。「賞識教育」的強調,一方面,肯定了鼓勵與贊賞對樹立學生自信心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卻也讓一些老師把對學生必要的批評和引導視為畏途。
逐漸顯現的「後喻文化」趨勢,知識更新的速度和傳播的多樣化,迫使人們必須終身學習,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教師,無法再像從前一樣,以對知識的佔有來樹立自己的威信和地位。老師要怎樣調整自己的角色和心理定位?新時期的師生關系又會表現出怎樣的特點?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在我國歷史過程中,時而聖人化,時而卑微化,遺憾的是就沒有職業化。教師職業的要求,是向學生傳授人類延傳下來的文明,傳播先進的自然和人文理念,使年輕一代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弘揚創新,創造出更符合時代的物質和精神文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們的社會中,教師傳授知識和傳播文明的主體功能常常被忽略,情感功能被過分強調,混淆了目標和手段之間的關系,造成教師非職業化傾向愈演愈烈。
綜觀優秀教師的報告會,他們幾乎發出同一個聲音———無條件地愛學生,而很少談及如何鑽研教育方法,如何學習教育教學最新成果。這是教師非職業化的結果,也是更多非職業化的開始。再沒有哪一個行業評選先進是以人際情感為標准,而忽略職業理論和職業技能本身的。這無疑會誤導教師的自我評價,也會使師生關系偏離正常軌道。
一. 規范交往模式
每一位職業人都會對自己的職業投注感情,而這種感情應該是客觀、理性和成熟的。年輕老師與學生年齡差距小是教育的優勢,但如果使用不當,又會造成師生交往模式混亂,影響到教師形象的確立。
在學生眼中班主任就是朋友、哥們兒,朋友之間「你有病,我有病」這樣的話使用率很高,絕無傷害的意味,而用在師生關系中則是對老師尊嚴的挑戰。
年輕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中盲目隨和無原則的放任是對自己的教育能力不自信,無論學生表面上多麼喜歡,內心都會對教師持審視或敬而遠之的態度,如果任由這種情緒蔓延,學生將不會配合教師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更大的危害,可能使學生缺乏對應有的社會交往規則的認識。
教師是學校教育思想和教學任務的執行者,從學校管理角度看,教師是學校和學生間的橋梁,教師可以保留對學校某些規則的個人看法,但絕不應該把自己的情緒帶給學生。
有的老師工作很投入,但不算敬業,因為他並沒有真正地「敬」教育事業。學校在管理上可能會存在問題,但如果每個班的學生都根據自己的好惡任意而為,那麼學校將不再是學校。
作為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如何面對沖突,如何處理矛盾,如何尋找積極的解決辦法,而不是隨意宣洩不滿和對立情緒。這是合作精神的體現,也是未來人際交往的一條重要原則。另外,國強老師處理問題的態度,可能會惡化他自己與同事的關系,這對他未來的職業生涯是很不利的。
教師工作的目標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肩負著學生優良品質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不是當你站在講台上才是教師,平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 恪守職業倫理
教師勞動的產品是成長中的學生,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渴望探知這個世界,而有的探究造成的挫敗感,會影響他們的一生。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開始關注異性,女生會認為同齡的男生太幼稚,不懂感情,年輕的老師獨立、有學問、有包容心,非常容易吸引學生視線。如果教師不能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一點點的曖昧,對學生不合理的想法和做法沒有及時加以有效的提醒和控制,就會出現尷尬的局面。年輕的老師一定要小心,不要讓自己在學生的心目中佔領不應有的位置。學生正處於這個多夢多思的年齡,無論他們做什麼都可以理解,但如果老師做出有違職業道德和職業倫理的事,則有不可推卸的罪責。
三. 明確角色認知
教師是學生心理環境中的重要他人,學生對教師會有許多敬畏,許多教師由此產生「救世主」情結,對學生生活的心理捲入程度過高。
有的老師不但關心學生在學校的表現,還關注著學生的生存環境。當發現學生的家庭出現問題時,比學生還憂心忡忡。老師的出發點是善良的,遺憾的是忽略了自己的社會角色,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介入,使許多問題尖銳化,並間接宣告了一個家庭的毀滅。
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各自獨立的心靈空間,教師在情感上的「過度投資」,使學生喪失了自我隱私的保護能力,失去了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心理上產生強烈的壓抑感和反叛。
心理捲入程度高,一方面表明心理獨立性發展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把自己與職業區分開來;另一方面則是由於缺乏必要的社會知覺和人際交往技能,不會恰當地判斷一件事與自己的關聯程度,以及自己的行為可能給對方造成的影響。而這恰恰是職業人的大忌。
綜上所述,新時期的師生交往模式是一個具有重大研究價值的課題。今後我們將繼續開展這方面的研究,並進而在面上逐步推廣,爭取在研究和推廣中推進學校集體教育和課堂教學,並推進整個教育、教學和管理的改革!
⑧ 中學生的科技小論文
每到星期天,我總要完成媽媽交給我的擦鞋任務。告訴你,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錢的來源哦!拿到沾滿灰塵的皮鞋後,我先把鞋面的灰塵擦掉,然後塗上鞋油,仔仔細細地擦一擦,皮鞋就會變得又亮又好看了。可這是為什麼呢?
我找了同樣牌子同樣款式的新舊兩雙皮鞋進行對比觀察。我先用手觸摸兩雙皮鞋的鞋面,發現新皮鞋的表面比舊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舊皮鞋塗上鞋油,仔細擦過後,雖然亮了許多,但仍無法與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與鞋面的光滑程度有關呢?
我取來一雙沒擦過的舊皮鞋,在放大鏡下鞋面顯得凹凸不平的。然後,我在在皮鞋上圈出兩塊表面都比較粗造的A區和B區,A區塗上鞋油並仔細擦拭,B區不塗鞋油作空白對照。我發現A區擦拭後,表面明顯變光滑了許多,而且放在陽光下也比B區有光澤。為什麼兩者會產生這樣的差別呢?
我想到在自然課上老師曾經講過:影劇院牆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這樣可以使聲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讓觀眾不受回聲的干擾。同樣道理,光線照到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產生反射,假如這個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線就會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這個平面是光滑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來就不是絕對的光滑,如果是舊皮鞋,它的表面當然更加的不平,這樣它就不能使光線在一定的方向上產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沒有什麼光澤。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顆粒,擦鞋的時候這些小顆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讓鞋油塗得更均勻些,就會使皮鞋的表面變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線的能力也加強了。
通過實驗,我終於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
⑨ 急!!!!中學生科技小論文!!
前些日子,我們物理課上學習了磁.
老師說:一些物體在磁體或電流的作用下會獲得磁性,這種現象叫做磁化.
磁化後也分磁化成永磁體或者電磁鐵.
永磁鐵就是能夠長期保持其磁性的磁體稱永久磁體,而電磁鐵則是再有電流通過時有磁性,沒有電流時就失去磁性。
學完以後,我對這種磁現象感到很好奇.
那麼磁現象究竟是不是真的?磁現象都有哪些?懷著這個疑問,我做了實驗.
一:
1:很普通的大頭針
2:隨便拿一根在頭發上隨便摩擦幾下
3:然後把大頭針插入一小塊泡沫中,以便浮在水面,
4:將插了泡沫的大頭針放進水中
當做完這個實驗後,我發現了大頭針居然能夠指示南北了!
很奇怪這樣也會成為指南針,一般人會很自然的想到摩擦起電,但是這里的大頭針是金屬的啊,不會起電的吧!那麼是如何實現磁化的呢?
晚上的時候,我習慣性的打開錄音機,習慣性的聽聽英語單詞,但是,錄音機發出的不是清脆悅耳的聲音,而是沙啞難聽的聲音!於是我讓爸爸查找錄音機是否有問題,奇怪的是錄音並沒有毛病,磁帶也沒有問題呀!難不成是我耳朵有問題?不,不會的。那一定是錄音機的問題!但為什麼錄音機會有雜音?以前不是好好的嗎?為什麼偏偏是這一天錄音機出現雜音呢?爸爸說:「你是不是在錄音機旁放了磁鐵?」我才恍然大悟,因為書包上分明有吸鐵石呀 。 為什麼 磁鐵放在錄音 機旁就會產雜音?
是不是這也是磁現象?
對於這個問題,我查找了許多資料,我發現:錄音機的磁帶上塗有特殊磁粉,而錄音機在錄制磁帶的時候,就將強弱不同的聲波轉化成磁訊號。在我們聽英語單詞的時候,這種磁訊號又被還原成了聲波。這樣,我們就能聽見錄制在磁帶上的聲音了。磁帶如果接近磁體,這時磁場的訊號就會附著在磁帶上,磁帶上的磁訊號就發生了改變,不同於原來的磁訊號了,這樣就形成雜音。
果真是這樣嗎?資料上的東西還不能全信,我們還得親手實驗才能得出結論。實驗的工具有:一塊較大的磁鐵,一台錄音機,一塊完好的磁帶。我先把磁帶放到錄音機里聽幾分鍾,然後把磁鐵放在錄音機旁再聽幾分鍾,你會發現磁鐵放到錄音機旁的確有雜音,距離越近,雜音越大,靠近時錄音機里的聲音變成了怪腔怪調,太逗了!當你把磁鐵拿走,錄音機的聲音又恢復正常了。
我不由得感嘆,磁真的是個讓人覺得變化無常,但是卻又樂趣非凡的東西.
以後我會繼續探索磁,尋找磁的秘密
⑩ 中學生科技小論文
採納吧。。。
媽媽曾給我出過這樣一個謎語:「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排下八卦陣,單捉飛來將。」這則迷語告訴我們:蜘蛛專吃活的東西,難道它不吃死的東西嗎?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做了實驗。
我從牆角處捉來一隻小蜘蛛,把它放進一個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蓋有玻璃,便於觀察)。沒等蜘蛛織網,我又撿來一隻死的小蟲、一隻死蒼蠅,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隨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為了徹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蒼蠅,第二天,我又來到盒子前觀察,看到死昆蟲、死蒼蠅還在原來的地方,可盒子角處多了一個網,蜘蛛在網上安靜地趴著。這時,我想:昨天死蒼蠅、死昆蟲沒被吃掉是不是因為沒有網呢?於是,我又將死蒼蠅拿起來輕輕地放在網上,可蜘蛛還是一動不動,緊接著,我又用筆輕輕地觸動了一下網的邊緣,咦,蜘蛛好像有了反應,開始向顫動的方向爬去,我把筆收回,網停止了顫動,信號斷了,它就停了下來,不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我又用筆尖觸動網上死蒼蠅的身體,網開始顫動,蜘蛛就開始向這邊爬來,我又把筆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樣,過了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噢!我終於明白了:原來蜘蛛是靠網的顫動來產生感覺的,靠織網而捕食的。於是,我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為了證實蜘蛛靠網的顫動產生感覺,我又做了實驗。將筆尖放在網上死蒼蠅的身上,長時間的顫動,網的震動越來越大,蜘蛛產生的感覺好像也越來越強烈,蜘蛛便匆匆地趕過來,等蜘蛛碰到蒼蠅,我將筆尖收回,只見蜘蛛尾部很快噴出黏乎乎的絲將蒼蠅捆住,接著又看著蜘蛛的背一動一動的,好像在吸食蒼蠅,不一會兒,網上就剩下一個完整的空殼了。這個實驗證明蜘蛛吃動的昆蟲。
我們探密小組又到圖書館、書店查閱了大量有關蜘蛛的書籍。其中《普通動物學》一書中寫道:蜘蛛為食肉性動物,其食物大多數為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但口無上顎,不直接吞食固體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當昆蟲等動物觸網時,會用力在網上掙扎,使網絲顫動而使蜘蛛很快發覺,蜘蛛便順著縱向絲向獵物爬去,用蛛絲包裹獵物,固定於網上,先用螯肢內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獲獵物體內,將其殺死,再由中腸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獲物的組織中,很快將其分解為液汁,然後吸進消化道內,最後吃剩下的體殼,就被完整的棄留在蛛網上了。這些充分證明:飛來的昆蟲使蜘蛛網顫動,網顫動會使產生感覺,蜘蛛產生感覺就會將獵物捕獲,因此,證實了蜘蛛只吃活動物,而不吃死的昆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