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出人頭地文言文

出人頭地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6 03:10:00

⑴ 出人頭地 有能力了 有實力了 用文言文怎麼

一個字「達」,兩個字「大成」「有成」

⑵ 文言文翻譯:出人頭地

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縣人。十歲的時候,其父蘇洵到外地去游學,母親程氏則親自教他讀書,蘇軾每聽聞古今興衰成敗的歷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讀到《後漢書.范滂傳》時,發出深深的慨嘆,蘇軾對她說:「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樣為名節而不顧生死,母親您答應嗎?」程氏說:「你如果能成為范滂一樣的人,我又怎會不和范滂的母親一樣深明大義呢?」成年後,蘇軾博通經學史學,寫文章每天能寫數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著作。不久又讀《莊子》,嘆道:「我當初有一些自己的見地,但總說不出來,今日讀到這本書,發現這本書真是深得我心啊。」嘉佑二年,參加禮部主持的科考。評為第二名,而又以「《春秋》對義(對答經義方面的問題)」一文為第一。後參加殿試,中乙科(天子親自主持的考試)。後蘇軾憑借寫信的方式見到了歐陽修,歐陽修對梅聖俞(北宋詩人)說:「我應該讓這個人出人頭地。」聽說這句話的人一開始議論不休,很久以後才終於信服。

⑶ 文言文 出人頭地 譯文

譯文: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縣人。十歲的時候,其父蘇洵到外地去游學,母親程氏則親自教他讀書,蘇軾每聽聞古今興衰成敗的歷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讀到《後漢書.范滂傳》時,發出深深的慨嘆,蘇軾對她說:「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樣為名節而不顧生死,母親您答應嗎?」程氏說:「你如果能成為范滂一樣的人,我又怎會不和范滂的母親一樣深明大義呢?」成年後,蘇軾博通經學史學,寫文章每天能寫數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著作。不久又讀《莊子》,嘆道:「我當初有一些自己的見地,但總說不出來,今日讀到這本書,發現這本書真是深得我心啊。」嘉佑二年,參加禮部主持的科考。當時社會上崇尚詭譎不合正道的文風,主考官歐陽修希望能(通過主持考試選人的方式來)挽救這種弊病,看見蘇軾的《刑賞忠厚論》時,非常驚喜,乃想評為第一,但又懷疑可能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於是最終只評為第二名,而以「《春秋》對義」一文(這篇反而是曾鞏的文章)為第一。後參加殿試,中乙科。後蘇軾通過寫信的方式見到了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堯臣說:「我當避開此人,好讓他出人頭地。」聽說這句話的人一開始只當是歐陽修的戲言而不信,後來才終於信服。
傻子,問我就好了啦~
——你前同桌

⑷ 文言文 出人頭地

選D。
典故來自當時蘇軾進京考進士,同考的有才子曾鞏。閱卷的是歐陽修,而曾鞏是歐陽修的門生。當時歐陽修讀到一篇文章,寫的非常好。由於考卷密封,歐陽修看不到名字,而他思量,寫的出這么精彩文章的人,一定是文壇能手,而京城裡的文人,歐陽修基本都是了解的。而風格又有點像他的門生曾鞏,本來想評為第一,但考慮到曾鞏是他的門生,怕別人說他偏袒,就評為了第二。
直到發榜那天,歐陽修才知道那篇文章是剛到京城的青年蘇軾寫的。蘇軾後來去拜訪主考老師歐陽修,歐陽修覺得他氣度大方,才華出眾。蘇軾走後,歐陽修對同事梅堯臣說:「像這么才華出眾的人,我真的應該讓他高出一頭啊。」出人頭地就是這里來的。

⑸ 《出人頭地》文言文、、告訴我們的學習道理

【原文】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試禮部。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後以書見修,修語梅聖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聞者始嘩不厭,久乃信服。
【譯文】 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縣人。十歲的時候,其父蘇洵到外地去游學,母親程氏則親自教他讀書,蘇軾每聽聞古今興衰成敗的歷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讀到《後漢書.范滂傳》時,發出深深的慨嘆,蘇軾對她說:「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樣為名節而不顧生死,母親您答應嗎?」程氏說:「你如果能成為范滂一樣的人,我又怎會不和范滂的母親一樣深明大義呢?」成年後,蘇軾博通經學史學,寫文章每天能寫數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著作。不久又讀《莊子》,嘆道:「我當初有一些自己的見地,但總說不出來,今日讀到這本書,發現這本書真是深得我心啊。」嘉佑二年,參加禮部主持的科考。當時文風不正、內容怪僻的弊端不斷蔓延,主考官歐陽修希望能(通過主持考試選人的方式來)消除這種弊病,看見蘇軾的《刑賞忠厚論》時,非常驚喜,乃想評為第一,但又懷疑可能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於是最終只評為第二名,而以「《春秋》對義」一文(這篇反而是曾鞏的文章)為第一。後參加殿試,中乙科。後蘇軾通過寫信的方式見到了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堯臣說:「我當避開此人,好讓他出人頭地。」聽說這句話的人一開始只當是歐陽修的戲言而不信,後來才終於信服。
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實事求是,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
現代作為成語使用,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

⑹ 出人頭地 文言文 答案

1、下面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D 歐陽修贊揚蘇軾才學出眾
2、本文告訴我們學習方面的道理是,只有認真學習、才華過人,才能獲得社會的認可。

⑺ 古文出人頭地在學習方面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道理。。道理是什麼、、、

⑻ 出人頭地文言文翻譯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試禮部。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後以書見修,修語梅聖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人頭地。」聞者始嘩不厭,久乃信服。

【譯文】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縣人。十歲的時候,他的父蘇洵到外地去游學,母親程氏就親自教他讀書,蘇軾每每聽聞古今興衰成敗的歷史,都能說出其概要。程氏讀到《後漢書.范滂傳》時,發出深深的嘆息,蘇軾對她說:「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樣為名節而不顧生死,母親您答應嗎?」程氏說:「你如果能成為范滂一樣的人,我又怎會不和范滂的母親一樣深明大義呢?」成年後,蘇軾博通經學史學,寫文章每天能寫數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著作。不久又讀《莊子》,感嘆道:「我當初有一些自己的見地,但總說不出來,今日讀到這本書,發現這本書真是深得我心啊。」嘉佑二年,參加禮部主持的科考。當時社會上崇尚詭譎不合正道的文風,主考官歐陽修希望能挽救這種弊病,看見蘇軾的《刑賞忠厚論》時,非常驚喜,乃想評為第一,但又懷疑可能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於是最終只評為第二名,而以「《春秋》對義」一文(這篇反而是曾鞏的文章)為第一。後參加殿試,中乙科。後蘇軾通過寫信的方式見到了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堯臣說:「我當避開此人,好讓他出人頭地。」聽說這句話的人一開始只當是歐陽修的戲言而不信,後來終於信服。

⑼ 文言文《出人頭地》,求答案!

1、帽子,意指成年

2、喜歡

翻譯: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縣人。十歲的時候,其父蘇洵到外地去游學,母親程氏則親自教他讀書,蘇軾每聽聞古今興衰成敗的歷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讀到《後漢書.范滂傳》時,發出深深的慨嘆,蘇軾對她說:「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樣為名節而不顧生死,母親您答應嗎?」程氏說:「你如果能成為范滂一樣的人,我又怎會不和范滂的母親一樣深明大義呢?」成年後,蘇軾博通經學史學,寫文章每天能寫數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著作。不久又讀《莊子》,嘆道:「我當初有一些自己的見地,但總說不出來,今日讀到這本書,發現這本書真是深得我心啊。」嘉佑二年,參加禮部主持的科考。當時文風不正、內容怪僻的弊端不斷蔓延,主考官歐陽修希望能(通過主持考試選人的方式來)消除這種弊病,看見蘇軾的《刑賞忠厚論》時,非常驚喜,便想評為第一,但又懷疑可能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於是最終只評為第二名,而以「《春秋》對義」一文(這篇反而是曾鞏的文章)為第一。後參加殿試,中乙科。後來蘇軾通過寫信的方式見到了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堯臣說:「我當避開此人,好讓他出人頭地。」聽說這句話的人一開始只當是歐陽修的戲言而不信,後來才終於信服。

⑽ 文言文 出人頭地 的意思(譯文)

【原文】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試禮部.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後以書見修,修語梅聖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人頭地.」聞者始嘩不厭,久乃信服.
【譯文】
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縣人.十歲的時候,其父蘇洵到外地去游學,母親程氏則親自教他讀書,蘇軾每聽聞古今興衰成敗的歷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讀到《後漢書.范滂傳》時,發出深深的慨嘆,蘇軾對她說:「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樣為名節而不顧生死,母親您答應嗎?」程氏說:「你如果能成為范滂一樣的人,我又怎會不和范滂的母親一樣深明大義呢?」成年後,蘇軾博通經學史學,寫文章每天能寫數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著作.不久又讀《莊子》,嘆道:「我當初有一些自己的見地,但總說不出來,今日讀到這本書,發現這本書真是深得我心啊.」嘉佑二年,參加禮部主持的科考.當時社會上崇尚詭譎不合正道的文風,主考官歐陽修希望能(通過主持考試選人的方式來)挽救這種弊病,看見蘇軾的《刑賞忠厚論》時,非常驚喜,乃想評為第一,但又懷疑可能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於是最終只評為第二名,而以「《春秋》對義」一文(這篇反而是曾鞏的文章)為第一.後參加殿試,中乙科.後蘇軾通過寫信的方式見到了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堯臣說:「我當避開此人,好讓他出人頭地.」聽說這句話的人一開始只當是歐陽修的戲言而不信,後來才終於信服.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