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學科地帶

學科地帶

發布時間: 2020-12-06 03:36:05

⑴ 國家 加拿大介紹

加拿大概況

加拿大位於北美大陸的北部,面積為99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國。人口3000多萬,其中70%的人口居住在靠近美國的南部地區,以東部和西部人口最為集中。加拿大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鼓勵多元文化共同發展,民族構成以英裔和法裔為主,英裔佔40%,法裔居民佔27%.華裔人口占目前加拿大總人口的4%。1931年加拿大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加拿大是雙語國家,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加拿大的首都渥太華,是全國政治和文化中心,位於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交界處。加拿大三大城市分別是多倫多、蒙特利爾、和溫哥華。加拿大多次被聯合國評為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家。

自然環境和氣候

加拿大位於北溫帶,四季分明,全國各地氣候差異較大。若是在7-8月的白天,夏裝就已足夠,但加拿大日夜溫差很大,早晚涼爽,因此要准備一件外衣。夏日的加拿大,日落時間非常較晚。加拿大大部分地區從每年4月的第一個星期天凌晨2時開始到10月最後一個星期天凌晨2時止實行夏令時。到了晚上9時左右,太陽還沒有下山。加拿大北部北極圈以內的地區還有極晝現象。春秋去加拿大旅遊應准備春秋穿的羊毛衫。冬季來加拿大旅遊一定要准備好全套的防寒衣物,同時冬天必須穿著防滑的鞋子。

加拿大的地域廣闊,因此氣候也因區域的不同而有差異,服裝應配合前往的目的地加以准備。在太平洋沿岸區域,如溫哥華及維多利亞等區域的氣候,由於受到海洋氣候的影響,氣候溫和。但是晝夜的溫差較大,從傍晚開始,溫度就開始下降,因此,夏天也必須准備外衣。此地的秋天來臨得比較快。而冬天不太寒泠,但要准備雨具,因為這里冬天經常下雨。加拿大落磯上脈地帶,如在班芙國家公園,氣候屬山地氣候。冬季嚴寒、夏季涼爽、紫外線強烈。因此,別忘了戴上防紫外線的太陽眼鏡。冬季則要准備厚重實在的防寒衣物。中部平原和五大湖區域,如卡爾加里、多倫多、尼加拉瀑布等地區為大陸性氣候,夏季高溫潮濕,但是在陰霾的天氣里,卻會感受到寒意,因此,要准備長袖上衣。冬天則要准備厚重的外套、帽子、手套、長筒靴等,以做好防寒措施;東部、大西洋沿岸區域如蒙特利爾、魁北克市等區域,夏天涼爽、冬季酷寒。因此到這些地方要做好防寒准備。

加拿大國家和各級政府

加拿大實行三級政府制度,即聯邦政府、省或地區級政府和市政府。聯邦政府的職責包括國防、各省之間和國際商務貿易、移民事務、金融貨幣制度、刑法以及漁業等。

加拿大在行政制度上奉行議會負責制。聯邦政府包括總督、樞密院、總理和內閣。加拿大是英聯邦國家之一,英國女王是名義上的國家領袖。加拿大總督是名義領袖的代表,他由英國女王根據總理的提議任命。加拿大總督的職責包括:召集或解散議會,主持總理、最高大法官、內閣和樞密院的就職儀式,統帥三軍等。在聯邦政府機構內,由當選的官員組成主要的決策機構,即總理領導下的部長內閣。聯邦政府通過與其他當選官員、省級和市政代表以及加拿大人民共同協商,領導國家的民主統治政體。聯邦政府的首要責任就是保證並支持國家經濟的運營。另外還負責:國防、各省之間和各國之間的商業貿易、移民、銀行和貨幣系統、刑法和漁業等方面的事務。聯邦政府還對一些產業,比如:航空、船運、鐵路、電訊和原子能實施監督。

省政府和地區政府的組織結構類似聯邦政府的結構,由選民選舉產生,並負責各自地區在教育、財產與公民權利、司法審判、醫院系統、自然資源、社會保障、保健和市政機構等方面的事務。

市政府由選民選舉產生,主要負責市政建設、商業牌照、垃圾處理等公共事業建設。

加拿大經濟狀況

擁有3000萬人口的加拿大,199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9579億加元,是世界經濟強國之一。作為八個工業大國成員國之一,加拿大擁有令人羨慕的生活品質和完善的基礎設施,並有一支高素質、熟練的勞動力隊伍,堪稱世界上成功的貿易國。加拿大是西方八國之一,工業生產自動化、電氣化和現代化水平在世界各國中處於領先地位。農業生產專業化、商品化和現代化的程度也很高,加拿大在電訊、微波、衛星、光纖通訊等方面擁有世界先進水平,在航天、微電子工業、醫葯和生物技術方面具有世界領先地位。加拿大的交通很方便,擁有鐵路10萬公里、公路73萬公里、有600個大型機場,有900 家航空公司往返於加拿大各地。

⑵ 雲南省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地理學科知識的考試題型是什麼分值比例是多少

雲南省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地理學科知識的考試題型&分值比例:

三、題型示例

1.單項選擇題

(1)形成我國東部地區冬季氣溫分布特點的主要成因是

A.太陽輻射差異 B.距海遠近不同

C.地勢高低差異 D.下墊面性質差異

(2)《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依據居住環境、生態環境等14項指標,對我國200個城市2006年度宜居狀況做出了評估。圖中數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級行政區的分布個數。讀圖完成下列兩題。

①前30名城市中,擁有個數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有

A.遼、魯、蘇 B.蘇、浙、粵

C.浙、閩、粵 D.蘇、浙、皖

②西北地區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投資環境 B.旅遊資源

C.城市景觀 D.生態環境

2.簡答題

(1)舉例說出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2)有人說「初中區域地理教學應該要求學生多記地名。」你是否贊成這種說法?為什麼?

3.材料分析題

(1)閱讀下面初中課堂教學導入片段,回答問題。

某地理教師在講述地球上的五帶時,這樣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介紹了不同經度地點上的時刻不同,各個時區的區時不同。這一節課要講不同緯度地帶的氣候不同。通過本課的學習,將使我們了解地球上有哪五帶、五帶是怎麼劃分的、為什麼這樣劃分、五帶各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有這些特點,為以後學習世界的氣候打好基礎」。

問題:

①請就這堂課的導入方式予以評述。

②地理課的導入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2)閱讀下面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西北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新疆沙漠邊緣的一些農場,由於植被遭到破壞,已有1萬多平方千米的固定、半固定沙丘變為流動沙丘。塔里木河沿岸的天然胡楊林,近20年來,林地面積已縮小一半,18萬公頃的林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脅。

材料三:位於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古日乃湖附近的灌木梭林,近幾十年已縮小了約30平方千米,導致1.2萬公頃固定沙丘變為流動沙丘。

問題:

①描述圖中自然景觀的變化規律並解釋原因。

②分析該地區面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解決途徑。

4.教學設計題

閱讀下面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義務教育階段地理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是:「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

材料二:「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比較」圖:

問題:

(1)寫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植被類型等方面的自然地理差異」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2)說明教學目標設計意圖。

以上是教師資格考試網整理出的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大綱,專業科目考試是比較難的,考生一定要吃透考試大綱,努力復習,爭取能在2019年 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能順利通過,距離下半年的考試還有半年的時間,考生還 有充足的時間復習。

⑶ Ψ的讀音是什麼

英文讀法:Psi(大寫Ψ,小寫ψ),是第二十三個希臘字母。

西里爾字母的 Ѱ (Psi) 是由 Psi 演變專而成。

釋義:根據古屬希臘人有看法,它代表標志所有有生命事物的那種活力氣息的概念。

中文讀法:普西

釋義:Ψ 表示角速;介質電通量(靜電力線)。

為了定量地描述微觀粒子的狀態,量子力學中引入了波函數,並用ψ表示。在量子力學中,ψ是波函數。

(3)學科地帶擴展閱讀

Ψ的其他用法:

1、在心理學中,ψ可以追溯到學科名稱的源起;

2、在數學中,ψ是斐波納契常數的倒數和;

3、在生物化學中,它是種核苷酸,假尿嘧啶的符號為ψ;

4、在計算機科學中,它是程序的返回值;

5、在天文學,ψ是海王星;

6、在神話中,ψ是波塞冬;

7、在果殼網中,ψ是認證的標志;

8、在網路用語中,ψ一般是「中指」的意思。

⑷ 什麼叫夏季風

中文名稱:夏季風 英文名稱:summer monsoon 定義1:季風區夏季盛行的風。如印度半島的西南季風, 我國東部的東南季風。 應用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氣候學(二級學科) 定義2:季風區夏季盛行的風。如印度半島的西南季風,我國東部的東南季風。 應用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氣候學(二級學科) 定義3:季風區夏季盛行的風。如印度半島的西南季風,我國東部的東南季風。 應用學科:海洋科技(一級學科);海洋科學(二級學科);海洋氣象學(三級學科)
夏季風是指季風地區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陸的盛行風。由於夏季亞洲大陸上為一巨大的熱低壓控制,海洋上是高氣壓,氣流由高壓區吹向低壓區。
夏季風
位於低壓南部的南亞、東南亞及中國西南一帶,盛行西南季風;位於低壓東部的中國東部地區,盛行東南季風。通常夏季風在3月初影響中國華南沿海,然後以漸進和急進兩種方式向北推進,7月到達黃河以北,為夏季風極盛期 七月夏季風
。9月初開始由北向南撤退,10月中完全撤出中國大陸。中國夏季風主要來源於熱帶和副熱帶海洋,含有豐富的水汽,故夏季風往往與降水密切相聯;到達各地的日期,基本上是這些地區雨季的開始日期。夏季風使我國東部植物雨熱同期。 東亞季風是影響我國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夏季雨帶位置的變化就受控於東亞夏季風的活動。我國地處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冬夏高低氣壓中心的活動和變化顯著,季風的影響強烈,是一個比較顯著的季風區:除新疆、柴達木盆地中部和西部、藏北高原西部、賀蘭山和陰山以北的內蒙地區屬大陸性無季風氣候區外,其他地區均屬季風區。由於季風環流的作用,夏季風在高溫季節給我國廣大的亞熱帶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形成溫暖濕潤的氣候,使得這些地區的農業十分發達,最適宜種植水稻;而世界同緯度的許多地區(回歸線附近),由於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而不是季風的影響,多表現為荒漠或乾旱草原,如北半球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大沙漠,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大沙漠、南非的納米比亞沙漠、卡拉哈里沙漠等。同時,由於季風在一年中存在冬夏交替和南北進退,對我國自然景觀的形成和發展也起著重要作用。我國東部和西部地區的差異以及東部地區自然地帶的南北遞變,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風的控制。

⑸ 請問各位學長學姐:台風和鋒面氣旋有什麼區別台風的多發地帶在哪兒台風雨的成因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台風 英文名稱:typhoon 定義1:發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2~13級(1988年底以前,我國曾規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8級或以上)的熱帶氣旋。 所屬學科: 大氣科學(一級學科) ;天氣學(二級學科) 定義2:發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較強的熱帶氣旋。 所屬學科: 地理學(一級學科) ;氣候學(二級學科) 定義3: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2級或以上, 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 所屬學科: 海洋科技(一級學科) ;海洋科學(二級學科) ;海洋氣象學(三級學科) 定義4:發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或以上的熱帶氣旋。 所屬學科: 水產學(一級學科) ;水產基礎科學(二級學科)
台風是熱帶氣旋的一個類別。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本地近義字(local synonym),颶風的名稱使用在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使用的近義字是台風(typhoon)。
英文名稱(Frontal cyclone)鋒面出現在低壓槽中,鋒線往往與低壓槽線重合。這是因為水平氣流在低壓槽中輻合上升,冷暖氣流在此相遇形成鋒面;而在高壓脊中水平氣流輻散,冷氣團氣流不能相遇,不可能形成鋒面。所以只有氣旋才能出現鋒面。當冷氣團與暖氣團相遇形成降雨。 地面氣旋一般和鋒面聯系在一起,我們稱之為鋒面氣旋。它是我國北方中高緯度地區常見的天氣系統。
台風活動帶來的降水現象,稱為台風雨。台風不但帶來大風,而且相伴發生降水。台風雲系有一定規律,台風中的降水分布在海洋上也很有規律,但是在台風登陸後,由於地形摩擦作用,就不那麼有規律了。例如風中有上升氣流的整個渦旋區,都有降水存在,但是以上升運動最強的雲牆區降水量最大,螺旋雲帶中降水量已經減少,有時也形成暴雨,台風眼區氣流下沉,一般沒有降水。
台風雨是熱帶海洋上的風暴帶來的降雨。這種風暴是由異常強大的海洋濕熱氣團組成的,台風經過之處暴雨狂瀉,一次可達數百毫米,有時可達1000mm以上,極易造成災害。稱為台風雨。台風不但帶來大風,而且相伴發生降水。台風雲系有一定規律,台風中的降水分布在海洋上也很有規律,但是在台風登陸後,由於地形摩擦作用,就不那麼有規律了。例如風中有上升氣流的整個渦旋區,都有降水存在,但是以上升運動最強的雲牆區降水量最大,螺旋雲帶中降水量已經減少,有時也形成暴雨,台風眼區氣流下沉,一般沒有降水。
台風區內水汽充足,上升運動強烈,降水量常常很大,台風到來,日降水量平均在800毫米以上,強度很大,多屬陣性。台風登陸常常產生暴雨,少則200~300毫米,多則在1000以上。我國台灣新寮在1967年11月17日,由於6721號台風影響,一天降水量達1672毫米,兩天總降水量達2259毫米,台風登陸後,若維持時間較長,或由於地形作用,或與冷空氣結合,都能產生大暴雨。我國東南沿海,是台風登陸的主要地區,台風雨所佔比重相當大。

⑹ 初二下冊所有學科復習提綱

你去我的空間去看吧,都有。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