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李勉傳文言文

李勉傳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6 04:09:27

Ⅰ 請幫忙翻譯李勉文言文李勉字玄卿,鄭王元懿曾孫也。長而沉雅清峻,宗於虛玄原文與譯文

李勉傳

——《舊唐書》卷一三一

[說明]李勉(717—788),字玄卿,唐朝宗室。肅宗時任監察御史、河南少尹、山南西道觀察使(治所在今陝西漢中),入朝為太常少卿。受宦官李輔國排擠,又出任汾州刺史、河南尹、江西觀察使。代宗時入朝為京兆尹,又受宦官魚朝思排擠,出任嶺南節度使(治所在今廣東廣州)、滑毫節度使(治所在今河南滑縣)、汴宋節度使(治所在今河南開封)。德宗時受李希烈叛軍圍攻棄汁州回朝,作了幾年宰相後去世。李勉性情淡泊,為人大度,在官廉潔。任嶺南節度使的六、七年內,對國外來貿易的商船從不利用權勢侵奪財物。卸任回朝,他特意在石門(今湖南石門)停下舟船,將家人所帶的各種南方珍寶搜出扔進江里,受到當時人的廣泛贊揚。

李勉,字玄卿,是鄭王李元懿的曾孫。父親李擇言,是漢、褒、相、岐四州刺史,封爵安德郡公,所到之處都以嚴厲干練聞名。在漢州時,張嘉貞是益州長史、判都督事,性情簡慢崇貴,與轄境內的刺史禮節相隔,但引李擇言同榻而坐,談論政治,當時人覺得很榮耀。李勉幼年勤讀經史,長大後沉靜文雅、清正嚴峻,崇尚玄虛。因皇親陪位典禮,歷任至開封縣尉。當時天下太平已久,況且汴州是水陸交通的匯合處,民居龐雜,號稱難治。李勉與同任縣尉的盧成軌等人,都有擒拿姦邪、揭發惡事的名聲。
至德初年,隨肅宗到靈武,拜官監察御史。適逢朝廷崇尚武功,勛臣依仗恩寵,多不知禮。大將管崇嗣在行宮的朝堂背朝宮闕而坐,談笑自如。李勉彈劾他,將他拘禁在有關部門。肅宗特別予以寬恕,感嘆地說:「我有李勉,才知道朝廷的尊貴啊。」升任司膳員外郎。當時關東獻上俘虜百餘名,詔書命一並處以斬首。有一個囚犯仰天長嘆。李勉過去問他,他回答說:「我被威脅不得不在那裡任官,不是反叛者。」李勉於是哀憐他,上言說:「首惡尚未滅絕,受玷污為這官的人居天下之半。他們都想洗心歸化。如果將他們殺盡,就等於是驅趕天下人去資助凶人奸逆了。」肅宗急命馳馬前往寬釋,於是每天都有歸化者前來。
收復西京長安後,歷任清要職官,升遷四次後任河南少尹。先後為河東節度使王思禮、朔方河東都統李國貞的行軍司馬,不久升任梁州都督、山南西道觀察使。李勉因為他的舊吏前密縣縣尉王(日卒)勤勉干練,讓他代任南鄭縣令。不久有詔書命將王(日卒)處死。李勉詢問原因,才知是被權貴們誣陷。李勉對眾將吏說:「聖上正依靠地方官作為民眾的父母,怎能因為有人說壞話而殺無罪的人呢!」於是停止實行詔令,同時拘禁王(日卒),迅速遞表奏給肅宗。王(日卒)於是得到寬宥,然而李勉竟然受到執政者的非難,催促入朝擔任大理少卿。謁見肅宗時,李勉當面陳述王(日卒)無罪,說他處理政事很有條理,是個盡力的官吏。肅宗嘉許他的恪守正道,於是授官太常少卿。王(日卒)後來因有推究演繹的才能,拜官大理評事、龍門縣令,最終享有能吏的名聲。當時人稱贊李勉有知人之明。
肅宗將重用李勉。適逢李輔國受寵任,他想讓李勉降低禮節面見自己。李勉不為他屈服,結果被李輔國排抑,出朝歷任汾州、虢州刺史,改官京兆尹、檢校右庶子、兼御史中丞、都畿觀察使。不久兼任河南尹。明年,停罷河南尹,以御史中丞官回長安御史台,又授官江西觀察使。盜賊首領陳庄接連攻陷江西州縣;偏將日太一、武日。升又相繼背叛。李勉與諸道軍奮力出戰,將盜賊全部攻滅平定。屬民中有人因父親有病,用毒蟲邪道祈禱,做木偶人,寫上李勉的姓名職位,埋在田隴中。有人以此事告訴李勉,李勉說:「為父親消災,也值得同情。」不予追問。
大歷二年,入朝,拜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為政崇尚簡明嚴正。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使,仍然知國子監事,依仗恩寵、內含威權,天命聖旨,皆在口舌間。前京兆尹黎干揣摩寫心意伺侯事務,動輒求媚。每次魚朝恩入國子監,他都盡用一府人吏,准備數百人的飯菜接待。到李勉上任月余,魚朝恩入國子監。京兆府吏提前請備飯,李勉說:「軍容使判國子監事,我如果前往太學迎侯,軍容使應該准備優厚的主人禮。我辱為京兆尹,軍容使如果惠顧我京兆府廷,我豈敢不準備飯菜呢?」魚朝恩聽說後銜恨在心,因此不再去太學,李勉不久也被替換了。
大歷四年,授廣州刺史,兼嶺南節度觀察使。廣州盜賊首領馮崇道、桂州叛將朱濟時等依據山洞為亂。前後數年,攻陷十餘州。李勉到任,派遣大將李觀與容州刺史工合力征討,全都斬殺,五嶺平定。在這前後西域泛海而來的船舶一年才四五艘,由於李勉性情廉潔,有船舶來全都不檢查,因此到他在任的後幾年,一年來船四十餘艘。在任數年,沒有增加車服與用具。到離任返京,在石門停船,將家人貯藏的南貨犀角象牙等財物盡數搜出,投進江中。父老認為他可以繼承前朝宋、盧奐、李朝隱之輩。官吏民眾赴官府請為李勉立碑,代宗批准了。十年,拜官工部尚書。到滑毫永平軍節度使令狐彰去世,遺表舉薦李勉代替自己,因而授李勉水平軍節度使。在藩鎮八年,以有德望的老臣的身份,清正肅重,刑法不嚴而境內大治。東邊諸侯中即使那些桀騖不馴的諸侯,也都尊敬他。
大歷十一年,汴宋節度留後田神玉死。詔書加李勉官為汴州刺史、汴宋節度使。尚未赴任,汴州大將李靈曜起兵抗詔,北邊連結田承嗣。田承嗣派侄子田悅領精銳兵卒前往戍守。詔書命李勉與李忠臣、馬燧等征討,大破敵寇,田悅隻身逃脫,僅免於難。李靈曜北逃,被李勉騎將社如江擒獲獻上。代宗褒獎賞賜十分優厚。不久,李忠臣代李勉鎮守汴州,而李勉仍然回守舊鎮。李忠臣對待部下貪婪殘虐,第二年被部下趕走,詔書又加李勉官為汴宋節度使,移治汴州,其它一並依舊。德宗繼位,加官檢校吏部尚書,不久又加平章事。建中元年,任檢校左僕射,充任河南汴宋滑毫河陽等道都統,其餘依舊。四年,李希烈反,以征討其他盜賊為名,傾其全軍來攻汴州。李勉守城數月,援兵不至,對他的大將們說:「李希烈凶惡反逆,十分殘酷,如果與他較勁,必然有許多無辜者被殺害,這是我不忍心看到的。」於是悄悄率軍突圍,南奔宋州。詔書以司徒、平章事征李勉入朝。勉到朝廷後,穿白衣請罪。詔書寬恕,恢復他本來的職位,但李勉只是引咎自責、在位充數而已。
不久,盧杞自新州員外司馬授澧州刺史。給事中袁高認為盧杞姦邪敗政,貶官尚不足以抵塞罪責,停罷詔書持表不發。於是援盧杞為澧州別駕。一日,德宗對李勉說:「眾人都說盧杞姦邪,朕怎麼不知道!你知道他的罪狀嗎?」李勉回答:「天下都知道盧杞姦邪,唯獨陛下不知道,這正是他的姦邪之處。」當時人稱贊他的正直,然而從此被德宗疏遠。屢次上表辭去職位,於是停罷知政事,加官太子太保。貞元四年去世,時年七十二歲。德宗很憐憫傷悼,冊書追贈為太傅,賜各種財物多少不等,喪葬由官家辦理。
李勉性情坦率素淡、喜好古風、崇尚奇異,為政清廉簡易,是宗室大臣的表率。善於鼓琴、愛好寫詩,精通音律,能自己制琴,又有巧思。等到地處相位,近二十年,俸祿都送與親友,身死而沒有私下積蓄。他在做大官時,以禮接待賢士,始終盡心不變。任用名士李巡、張參為判官,直到他們死於幕府。三年之內,每當宴飲時,一定在宴席上虛設二人座位,擺上膳食灑酒祭奠,言辭容色凄槍憂傷,輿論贊美此事。有人認為:「李勉失守汴州,也應該批評。」議論的人說:「不是這樣。當賊李希烈開始作亂,驃悍阻險肆為禍害,凶焰不可抵擋,上天正要加重他的毒害而降罰於天下。何況李勉不擅於應變,援軍也不到。又當時關中已開始受騷擾、人心已經動搖了。以文吏的才能,面對虎狼般軍隊,他能保全隊伍南奔宋州,就算不上量力而逃的恥辱。與其守城遭受喪敗,不是這樣更好一些嗎?!」
(黃正建譯)

[原文]

李勉,字玄卿,鄭王元懿曾孫也。父擇言,為漢褒相岐四州刺史、安德郡公,所歷皆以嚴干聞。在漢州,張嘉貞為益州長史、判都督事,性簡貴,待管內刺史禮隔,而引擇言同榻,坐談政理,時人榮之。勉幼勤經史,長而沉雅清峻,宗於虛玄,以近屬陪位,累授開封尉。時昇平日久,且汴州水陸所湊,邑居龐雜,號為難理,勉與聯尉盧成軌等,並有擒奸擿伏之名。
至德初,從至靈武,拜監察御史。屬朝廷右武,勛臣恃寵,多不知禮。大將管崇嗣於行在朝堂背闕而坐,言笑自若,勉劾之,拘於有司,肅宗特原之,嘆曰:「吾有李勉,始知朝廷尊也。」遷司膳員外郎。時關東獻俘百餘,詔並處斬,囚有仰天嘆者,勉過問之,對曰:「某被脅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曰:「元惡未殄,遭點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歸化。若盡殺之,是驅天下以資凶逆也。」肅宗遽令奔騎宥釋,由是歸化日至。克復西京,累歷清要,四遷至河南少尹。累為河東節度王思禮、朔方河東都統李國貞行軍司馬,尋遷梁州都督、山南西道觀察使。勉以故吏前密縣尉王晬勤干,俾攝南鄭令,俄有詔處死,勉問其故,乃為權幸所誣。勉詢將吏曰:「上方藉牧宰為人父母,豈以譖言而殺不辜乎!」即停詔拘晬,飛表上聞,晬遂獲宥,而勉竟為執政所非,追入為大理少卿。謁見,面陳王晬無罪,政事條舉,盡力吏也。肅宗嘉其守正,乃除太常少卿。王晬後以推擇拜大理評事、龍門令,終有能名,時稱知人。
肅宗將大用勉,會李輔國寵任,意欲勉降禮於己。勉不為之屈,竟為所抑,出歷汾州、虢州刺史,改京兆尹、檢校右庶子、兼御史中丞、都畿觀察使。尋兼河南尹,明年罷尹,以中丞歸西台,又除江西觀察使。賊帥陳庄連陷江西州縣,偏將呂太一、武日升相繼背叛,勉與諸道力戰,悉攻平之。部人有父病,以蠱道為木偶人,署勉名位,瘞於其隴,或以告,曰:「為父禳災,亦可矜也。」舍之。大歷二年,來朝,拜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政尚簡肅。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使,仍知國子監事,恃寵含威,天憲在舌。前尹黎干寫心候事,動必求媚,每朝恩入監,傾府人吏具數百人之餼以待之。及勉蒞職旬月,朝恩入監,府吏先期有請,勉曰:「軍容使判國子監事,勉候太學,軍容宜厚具主禮。勉忝京尹,軍容倘惠顧府廷,豈敢不具蔬饌。」朝恩聞而銜之,因不復至太學,勉亦尋受代。
四年,除廣州刺史,兼嶺南節度觀察使。番禺賊帥馮崇道、桂州叛將朱濟時等阻洞為亂,前後累歲,陷沒十餘州。勉至,遣將李觀與容州刺史王翃亻並力招討,悉斬之,五嶺平。前後西域舶泛海至者歲才四五,勉性廉潔,舶來都不檢閱,故末年至者四十餘。在官累年,器用車服無增飾。及代歸,至石門停舟,悉搜家人所貯南貨犀象諸物,投之江中,耆老以為可繼前朝宋璟、盧奐、李朝隱之徒。人吏詣闕請立碑,代宗許之。十年,拜工部尚書。及滑亳永平軍節度令狐彰卒,遺表舉勉自代,因除之。在鎮八年,以舊德清重,不嚴而理,東諸侯雖暴驁者,亦宗敬之。
十一年,汴宋留後田神玉卒,詔加勉汴州刺史、汴宋節度使。未行,汴州將李靈曜阻兵,北結田承嗣,承嗣使侄悅將銳兵戍之。詔勉與李忠臣、馬燧等攻討,大破之,悅僅以身免。靈曜北走,勉騎將杜如江擒之以獻,代宗褒賞甚厚。既而李忠臣代鎮汴州,而勉仍舊鎮。忠臣遇下貪虐,明年為麾下所逐,詔復加勉汴宋節度使,移理汴州,余並如故。德宗嗣位,加檢校吏部尚書,尋加平章事。建中元年,檢校左僕射,充河南汴宋滑亳河陽等道都統,余如故。四年,李希烈反,以他盜為名,悉眾來寇汴州。勉城守累月,救援莫至,謂其將曰:「希烈凶逆殘酷,若與較力,必多殺無辜,吾不忍也。」遂潛師潰圍,南奔宋州。詔以司徒平章事征。既至朝廷,素服請罪,優詔復其位,勉引過備位而已。無何,盧杞自新州員外司馬除澧州刺史,給事中袁高以杞邪佞蠹政,貶未塞責,停詔執表,遂授澧州別駕。他日,上謂勉曰:「眾人皆言盧杞姦邪,朕何不知!卿知其狀乎?」對曰:「天下皆知其姦邪,獨陛下不知,所以為姦邪也。」時人多其正直,然自是見疏。累表辭位,遂罷知政事,加太了太保。貞元四年卒,年七十二,上頗愍悼之,冊贈太傅,賻物有差,喪葬官給。
勉坦率素淡,好古尚奇,清廉簡易,為宗臣之表。善鼓琴,好屬詩,妙知音律,能自製琴,又有巧思。及在相位向二十年,祿俸皆遺親黨,身沒而無私積。其在大官,禮賢下士,終始盡心。以名士李巡、張參為判官,卒於幕,三歲之內,每遇宴飲,必設虛位於筵次,陳膳執酹,辭色忄妻惻,論者美之。或曰:「勉失守梁城,亦可貶也。」議者曰:「不然。當賊烈之始亂,其慓悍陰禍,凶焰不可當,天方厚其毒而降之罰。況勉應變非長,援軍莫至,又其時關輔已俶擾矣,人心已動搖矣。以文吏之才,當虎狼之隊,其全師奔宋,非量力之恥也。與其坐受喪敗,不猶愈乎!」
lz加點分啊!!!!!!!!!!

Ⅱ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 ,欲信大義於天下 出自哪篇古文

禮賢下士是指對賢者以禮相待;對學者非常尊敬,屬於褒義詞。
《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禮賢下士,聖人垂訓;驕多矜尚,先哲所去。」《新唐書·李勉傳》:「其在朝廷,鯁亮廉介,這宗臣表,禮賢下士有始終,嘗李巡、張參在幕府。」

求賢若渴
像口渴思飲那樣訪求賢士。形容羅致人才的迫切,指珍惜人才。
1、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周舉傳》:「昔在前世,求賢如渴。」
2、《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3、元·脫脫等《宋史·竇貞固傳》:"求賢若渴,從諫如流。」

欲信大義於天下
隆中對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Ⅲ 《原化記》的文言文義俠。

原文:
近者京都有數生會宴,因說人有勇怯,必由膽氣。膽氣若盛,自無所懼,可謂丈夫。座 中有一儒士自媒曰:「若言膽氣,余實有之。」眾人笑曰:「必須試,然可信之。」或曰: 「某親故有宅,昔大凶,而今已空鎖。君能獨宿於此宅,一宵不懼者,我等酧君一局。」此 人曰:「唯命。」明日便往,實非凶宅,但暫空耳。遂為置酒果燈燭,送於此宅中。眾曰: 「公更要何物?」曰:「仆有一劍,可以自衛,請無憂也。」眾乃出宅,鎖門卻歸。此人實 怯懦者,時已向夜,系所乘驢別屋,奴客並不得隨。遂向閣宿,了不敢睡。唯滅燈抱劍而 坐,驚怖不已。至三更,有月上,斜照窗隙。見衣架頭有物如鳥鼓翼,翻翻而動。此人凜然 強起,把劍一揮,應手落壁,磕然有聲,後寂(「後寂」原作「役寢」,據陳校本改)無音 響。恐懼既甚,亦不敢尋究,但把劍坐。及五(五字原缺。據陳校本補)更,忽有一物,上 階推門,門不開,於狗竇中出頭,氣休休然。此人大怕,把劍前斫,不覺自倒,劍失手拋 落,又不敢覓劍,恐此物入來,床下跧伏,更不敢動。忽然困睡,不覺天明。諸奴客已開 關,至閣子間,但見狗竇中,血淋漓狼藉。眾大驚呼,儒士方悟。開門尚自戰栗。具說昨宵 與物戰爭之狀,眾大駭異。遂於此壁下尋,唯見席帽,半破在地,即夜所斫之鳥也。乃故帽 破弊,為風所吹,如鳥動翼耳。劍在狗竇側,眾又繞堂尋血蹤,乃是所乘驢,已斫口喙,唇 齒缺破。乃是向曉因解,頭入狗門,遂遭一劍。眾大笑絕倒,扶持而歸,士人驚悸,旬日方 愈。(出《原化記》)
譯文:
近來京城裡有幾個讀書人聚在一起飲酒,便說起來人有勇敢和怯懦的,都來自內心的膽 氣。膽氣如果強盛,自己就無所恐懼,這樣的人可謂是男子漢。在座的有一個儒士自我介紹 說:「若說膽氣啊,我是真有哇。」眾人笑著說:「必須先試試,然後才可信你。」有個人 說:「我的親戚有座宅院,過去非常不吉祥,而今已經無人居住鎖上門了。如果您能獨自住 宿在這個宅子里,一夜不害怕,我們幾個人酬謝你一桌酒席。」這個人說:「就按你們說的 辦。」第二天便去了。其實並不是不吉祥的宅子,只是沒人住罷了。就備置酒肉瓜果燈燭, 送到宅院里。大家說:「你還要什麼東西?」他說:「我有一把劍,可以自衛。請你們不要 擔憂。」於是大家都出了宅子,鎖上門回去了。這個人實際是個怯懦的人。到了晚上,這人 把驢拴到另一間屋子裡,僕人也不許跟隨。他就在卧室里住宿,一點也不敢睡,只是熄滅了 燈,抱著劍坐著,驚恐不止。到了半夜,月亮升起來了,從窗縫中斜照進來。這人看見衣架 上面有個東西像鳥在展翅,飄飄地動。他鼓起勇氣勉強站了起來,把劍一揮,那東西隨手落 在牆根,發出了聲音,後來就一點動靜也沒有了。因為特別害怕,所以也不敢找尋,只握著 劍坐在那裡。到了五更,突然有個東西,上台階來推門,門沒有推開,卻從狗洞里伸進個頭 來,咻咻地喘氣。這人害怕極了,握著劍向前砍去,不由自主自己卻倒在了地上。劍也失手 落在地上。此人又不敢去找劍,怕那東西進來。他鑽到床下蜷伏著,一點也不敢動。突然困 倦起來,睡著了,在不知不覺中天亮了。人們已來開門,到了內室,但見狗洞里鮮血淋漓雜 亂。大家吃驚地大聲呼喊,儒士才醒過來,開門時還在戰栗。於是他詳細地說了昨晚與怪物 搏鬥的情形,大家也異常害怕,就到牆壁下去找。只見到帽子破成兩半散在地上,就是昨夜 所砍的那個「鳥」。原來是那個舊帽子,已經破爛,被風一吹,像鳥在扇動翅膀。劍在狗洞 旁邊,大家又繞屋尋找血跡,原來是他騎的那驢,已被砍破了嘴,唇齒破損。原來是天快亮 時掙脫了韁繩,頭伸入狗洞里才遭了這么一劍。眾人大笑,笑得前仰後合。大家攙著儒士回 去,儒士驚恐心跳,十天才好。

Ⅳ 幸君以此為我葬 文言文翻譯

出自《新唐書·李勉傳》,原文為:「左右無知者, 幸君以此為我葬,余則君自取之。」
幸:希望,期望。
譯文:希望您用這些(銀子)把我安葬。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