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範文
A. 誰能給我幾篇小學美術教案範例
第一課 各民族朋友(二課時)
課型 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更多地接觸人類文化傳承。
•通過學生的自我探索,觀察我國不同民族的特徵。
•學慣用各種方法去表現。
重點難點:
對各民族人物相貌特徵、服飾裝扮、風俗習慣的把握。並通過自己的概括加以表現。
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各類有關各民族人種的圖片、影視、文字的資料,各類表現不同民族人物的作品。
•學生准備:收集各類有關各民族人物的圖片、影視、文字的資料,各類可用於表現的材料(塗色工具、黏土、色紙等)
教學過程:
•情景創設
1、師生一起用收集來的少數民族圖片裝飾教室。
2、教師引導語:通過我們的美化,我們的教室成了一個少數民族大家園。我們的祖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著各自的民族文化,他們的裝扮都很特別,服飾都特別美麗,你們想不想來看一看啊?
欣賞與探索
展示圖片或播放多媒體演示素材讓學生欣賞各民族人物的形象。
以小組為單位,欣賞同學們自己收集到的相關資料。
介紹我了解的民族
著重介紹其三大特徵:
相貌特徵
服裝打扮
風俗習慣
•賞析與討論
引導語:這些精美的服飾不知吸引了多少畫家深情的畫筆。
觀看不同的表現各種族人物的美術作品。
•創作與表現
分析各類作品的表現方法,討論自己想用什麼方法去表現。
教師示範,並強調注意點:
抓住特徵
概括特徵
誇張特徵(注重細節)
學生嘗試用各種方法大膽表現。
•展示與評價:
1、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並為作品附以簡單的文字說明,如對所畫的人物種族及習俗的介紹等
3、互相觀摩作品,並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課 各種族朋友 (二課時)
課型 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讓學生感知無論哪個種族的人都是人類大家庭的成員
•了解不同種族人的相貌特徵,服裝打扮及風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欣賞圖片和大家討論,了解不同人種的特徵
•抓住外形特徵,用線條和色彩來表現不同的人種教學
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奧運會的五環標志,各種族人物圖片
•學生准備:了解不同人種的風俗習慣,彩筆。
教學過程:
•感知與體驗
1、師出示奧運會的五環標志:這是什麼標志?你知道它有什麼含義嗎?
2、引導學生觀察五大洲不同人種的特徵,可以從相貌、服裝等處進行分析
(地球上有50億人口,除了黃種人外,還有白種人、黑種人及其它有色人種)
你知道各種族的差異是怎樣產生的嗎?
答案:由於地面上各處自然環境不同,在溫度、雨量、陽光等存在差異,又隨著人類社會和人類本身體形的發展,就分化出了現在世界上不同的人種。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線的功能,可以保護皮下的血管、神經和肌肉免受紫外線的襲擊。所以長期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種變成了黑種人,他們的頭發捲曲、覆蓋頭部,有隔熱作用。而長期居住在高緯寒冷地區的人群,鼻子狹窄,使冷空氣較慢進入氣管和肺部。他們體形比熱帶地區要粗壯,膚色也較淺。這些特徵代代相傳,以至人類在地面上分衍成明顯體質差異的種族。
3、游戲:你知道嗎?
師來表演不同的「問好」形式?
請學生有肢體語言來表示不同人種的風俗,其它同學猜一猜
以小組為單位,用一個動作來表示你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以小組為單位,欣賞同學們自己收集到的相關資料。
介紹我了解的種族。
著重介紹其三大特徵:
相貌特徵
服裝打扮
風俗習慣
•創作與表現
師生共同欣賞各族人的圖片,認一認是哪個種族,哪個國家的人,你的依據是什麼?
推薦圖片:《地球上的小人》
學生以「各種族朋友」為題,畫人物肖像
教師示範,並強調注意點:
抓住特徵
概括特徵
誇張特徵(注重細節)
學生嘗試用各種方法大膽表現。
老師提示:
用簡練的線條和色彩來表現。
表現時抓住人物的外形及服飾特點。
•反思與評價
1、分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欣賞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見「如果……,那就更好了。」
2、課後學生可以舉辦一個各種族的服裝秀。
第三課 畫感覺(一課時)
課型 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認識自己的各種感官,了解自己的感知能力。
•學會用色彩、線條和形狀,畫出冷、熱、濕、涼爽、安靜、痛、癢等感覺。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大膽做畫的能力。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對身邊事物的感受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保護感覺器官的意識。
重點難點:
如何把自己的感知覺用獨特的繪畫語言表現出來。
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箱子和各種雜物、 課件、繪畫工具、一些食物,欣賞課件、范畫、圖案參考。
•學生准備:彩色水筆,調配顏色用的筆、盤、顏料等。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1、師:你們剛才走進教室的時候,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嗎?
生:聞到很香的味道。(教師同時板書部分課題:嗅覺)
2、師:聞著這么香的味道,你們想到了哪些愛吃的水果呢?
生:我想到了……(課件同時展示出各種水果圖片)
(上課前老師在教室里噴上清新劑,直接刺激學生的嗅覺,引出課題。)
1、品嘗水果:
師:老師今天就帶來了一個水果,想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嘗一嘗,嘗出這個水果是什麼?又是什麼味道的?
生:品嘗(蘋果、甜味)
(教師同時再次補充課題:味覺)
2、講解甜味
師:還有什麼食物也是甜的?你能說一說它們的顏色嗎?
生:指名回答
師:原來甜甜的食物讓我們想到了這么多漂亮的顏色!很能引起人們的食慾。你們瞧(課件展示甜味的顏色)
生:想著這么甜的味道,看著這么漂亮的顏色,真想把這種味道畫出來呢!(再次補充課題:畫)
師:這種甜味到底怎麼畫呢?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上來幫幫老師,誰願意做第一位小勇士。
生:創作
師:指導,點評(根據具體情況適當的進行修改。)
師:同樣的一種甜味,我們可以畫出多種作品呢!(課件顯示另外四張甜味作品)
師:你喜歡哪一張?有什麼是怎麼表現出來的?
生:指名回答
師:原來味道也可以用點、線、面來表現了,真是太有趣了。
3、引出酸味:
師:紅紅的蘋果是甜的,可是當蘋果在沒有成熟的時候就是青青的,酸酸的。
師:那酸味給你帶來的色彩感覺和甜味有什麼不一樣嗎?
生: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對酸味色彩的認識,讓我們來看看,是不是這樣呢?(電腦顯示酸味的色彩)
4、品嘗食物
師:老師今天要讓同學們過把癮,吃一吃食物,看看你還吃到了什麼味道的食物?通過你的表情告訴大家,並且說一說給你帶來了什麼色彩感覺。
生:指名回答
師:原來食物當中還有這么多的顏色呢!而且不同的味道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色彩感覺。(電腦岩演示體現其它味道的色彩)
5、聞一聞
師:老師這里還有三樣東西,想請你們上來聞一聞,猜猜是什麼?(大蒜、洋蔥、生薑)
生:我聞出了……
師:原來食物當中有這么多的味道,只要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加留意,還能發現更多的呢!
6、找一找
師:(教師出示一多花,讓學生聞一聞)除了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聞到之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的味道呢!讓我們一起到自然界中去找一找!(電腦演示自然風光圖片。如:大海、沙漠、花草、春雨、草原等)
生:指名回答
7、再次引申
師:原來自然界中也有這么多的味道,正是因為自然界如此的美麗,我們的生活顯得更加的幸福和快樂。你們瞧!我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學習是多麼的快樂呀;過生日的時候有爸爸、媽媽的祝福,親朋好友的祝福,還有小夥伴的祝福,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呀!(電腦演示一組幸福生活的圖片)
師:可是,在很多偏遠的山區還有很多的孩子卻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沒有寬敞的教室、沒有象樣的桌椅,有些孩子甚至由於家境的貧窮而被迫輟學!(電腦演示一組貧困山區孩子上學的情景)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看到這兩段片子心裡肯定充滿了不同的感受。老師今天准備了四種不同味道的飲料,想請兩位同學上來分別選出最能表達你感受的飲料。
•創作與表現
師:老師今天為同學們帶來了一本奇特的書,你們瞧,是一本「百味書」,這本書可神氣了,它能過散發出多種味道呢!你們想做一個嗎?(想)今天老師就滿足大家的願望,讓每位同學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共同完成一本「百味書」!
生:作業(每位同學可以畫多幅、多種味道的作品)
•展示與評價:
師:我們知道了食物當中、自然界中有各種味道,也知道了生活當中也有酸、甜、苦、辣等多種味道。老師真心的希望我們每個小朋友的生活就象喝著甜甜的飲料,吃著甜甜的食物一樣,永遠的甜甜蜜蜜,幸福快樂!
B.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折紙變變變的活動准備
優秀教學設計 中班美術活動:折紙「漂亮的小魚」 北關中心幼兒園 曾金花 活動目標: 1.導幼兒學習看折紙步驟圖,用中心對折的方法折出小魚。 2.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用簡單的語言表述步驟圖中折紙的方法,感受輕松的學習折紙的樂趣。 3.加強對幼兒同情心教育,使幼兒學會主動的幫助別人。 活動准備: 准備輕音樂的磁帶、背景圖、圖解、幼兒用的彩紙若干、範例。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範例,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1.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誰?」(教師出示範例小魚) 2. 「小朋友,看她是誰?」「對!小魚。這條小魚它叫小魚貝貝,生活在無邊的大海里。(教師將範例貼到背景圖上) 3.她獨自一人生活在這么大的海洋里,會有怎樣的感受?(引導幼兒說出小於生活孤單、寂寞等) 4.是呀,小魚生活在海洋沒有朋友陪它玩,很孤單,他想叫小朋友來幫助它。小朋友願意幫助它嗎?」那你想怎樣來幫助它?」(提問幼兒導入活動) 二、出示步驟圖,引導幼兒探索折紙的方法。 提問: 1. 「小朋友剛才想的辦法太好了,小魚聽了非常高興,那誰能告訴老師折小魚一共需要幾步?」(教師出示圖解) 2.誰來告訴大家著小魚用的是什麼形狀的紙?第一步應該怎樣折?誰想來試一試教教小朋友?」(教師提問幼兒,引導幼兒說出「沿中心線對折」,並提醒試折的幼兒沿摺痕用力壓平)依次探索嘗試其餘三步的折法。(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看第三步用相同的方法向後反折的方法) 3.小魚折好後還需要做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怎樣裝飾小魚) 三、幼兒折紙,教師巡視指導。 1.以小魚的口吻提出折紙的要求 「在折之前小魚貝貝還要給小朋友提三點要求: (1)要沿摺痕將紙壓平,折得平整漂亮。 (2)小魚很需要朋友,他希望我們能快點折。 (3)小朋友在折小魚的時候,想一句要跟小魚說的悄悄話。小魚貝貝提向小朋友一定要記得這三點要求,好下面我們一起來幫小魚貝貝找朋友吧!」 3.教師放輕音樂組織幼兒進行折紙(對活動中出現困難的幼兒教師重點要指導幼兒看圖解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組織評價。 1.幫助幼兒將折好的小魚粘在背景圖上。 2.引導幼兒進行評價 小朋友,你們折了這么多的小魚,老師看了非常的喜歡,小朋友,你們也喜歡嗎?那誰來告訴老師你喜歡哪一條小魚?為什麼?」(引導幼兒從折的平整、添畫眼睛的位置,魚鱗規則程度等等方面進行評價)「這是誰折的小魚,你說說剛才跟小魚說的什麼悄悄話?(教師提問個別的幼兒) 3. 教師評價 從作品的平整程度、添畫魚的眼睛、魚鰭、魚鱗等方面進行評價。 五、以參加舞會的形式結束活動 「剛才小朋友幫小魚找了那麼多得好朋友又說了那麼多安慰小魚的話,小魚現在可開心了,有了這么需朋友它再也不孤單寂寞了。他還說要謝謝小朋友,還誇我們小朋友是有愛心、愛幫助別人的好孩子。為了要謝謝小朋友,它還邀請小朋友去參加他們的節日舞會呢,現在我們一起學小魚游的動作去參加小魚的節日舞會吧!」(教師組織幼兒一起模仿小魚游的動作離開活動室)
C. 教師資格證面試是什麼形式
教師資格證面試形式是說課和考官提問兩部分。
1、說課:給10分鍾時間准備,然後把這段話以講課的形式也就是給學生上課的形式講出來。
2、考官提問:可能會涉及說課內容,但主要是關於教育教學發展動態、政治思想理論或者關於考生個人的,比如為什麼想當老師等等。
3、面試要求:不攜帶任何資料,即問即答,談話式交流。儀表端莊,服飾得體,行為大方,氣質文雅,師德良好。使用普通話,語言清晰、流暢、准確、完整,有感染力。解答針對擬教學科以及教育學、心理學、相關專業基礎知識的有關問題。

(3)美術教案範文擴展閱讀:
1、教師資格認定理論課考試每年3月、11月各舉行一次。報名時間為每年1月、9月(在普通高校在校學生的報名時間由自考辦另定)。教材由自考辦供應。 教學技能測試每年舉行1—2次,一般在上半年的5月和下半年的11月報名,具體時間由當地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確定後公布。
2、根據省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意見,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班學生,在未取得畢業證書前允許參加教師資格認定理論考試,但在申請參加教學技能測試時,應已獲得相應學歷證書。
3、教師資格證是教育行業從業教師的許可證。在我國,師范類大學畢業生須在學期期末考試中通過學校開設的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課程考試,並且要在全省統一組織的普通話考試中成績達到二級乙等(中文專業為二級甲等)以上,方可在畢業時領取教師資格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