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貪的文言文

貪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6 04:58:35

『壹』 文言文:似廉實貪 翻譯

裴佶小抄時候,他姑夫在朝中為官,名聲很好。一次,裴佶到姑夫家看望姑父,正趕上姑夫退朝回來,深深嘆口氣,自言自語地說:「崔昭是什麼人,眾口一致說他好。這一定行賄得來的美譽。這樣下去,國家怎麼能不混亂呢。」裴佶的姑夫話還未說完,守門人進來通報說:「壽州崔刺史請求拜見老爺。」裴佶的姑夫聽了後很是生氣,呵斥門人一頓,用鞭子抽打守門人。過了很長工夫,裴佶姑父整束衣帶強行出來。又過了一會兒,裴佶的姑夫急著命家人給崔刺史上茶。一會兒,又命准備酒宴。一會兒,又命令給他馬吃草,給他僕人吃飯。送走崔刺史後,裴佶的姑姑問他姑夫:「你為什麼前邊那麼傲慢而後又那麼謙恭?」裴佶的姑夫臉上顯出得意的神色走進屋門,揮手讓裴佶離開這里,說:「去,到書房休息去。」裴佶出屋還沒走下門前的台階,回頭一看,見他姑夫從懷中掏出一張紙,上面寫著:贈送粗官綢一千匹。

『貳』 古代有沒有關於貪字的文言文如題,最好是比較經典的

沒找到清代的,sorry,

敏求字次道,賜進士及第,為館閣校勘。預蘇舜欽進奏院會,出簽書菜慶軍判官。王堯臣修《唐書》,以敏求習唐事,奏為編修官。持祖母喪.詔令居家修書。卒喪,同知太常禮院。
石中立薨,子繼死,無他子。其孫祖仁疑所服,下禮官議。敏求謂宜為服三年,當解官,斬衰。同僚援據不一,判寺宋祁是其議,遂定為令。加集賢校理。從宋庠辟,通判西京。為群牧度支判官。墜馬傷足,出知亳州。治平中,召為仁宗實錄檢討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判大常寺。
英宗在殯,有言宗室服疏者可嫁娶,敏求以為大行未發引,不可。逾年,又有言者。敏求言宗室義服,服降而練,可嫁娶矣。坐前後議異,貶秩知絳州。王珪、范鎮乞留之,使成實錄。神宗曰:「典禮,國之所重,而誤謬如是,安得無責。」然敏求議初不誤,曾公亮惡禮院劉瑾附敏求為說,故因是去之。是歲,即詔還。
徐國公主以夫兄為侄奏官,敏求疏其亂天倫,執正之。王安石惡呂公著,誣其言韓琦欲因人心,如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出之潁州。敏求當草制,安石諭旨使明著罪狀,敏求但言敷陳失實。安石怒白於帝,命陳升之改其語,敏求請解職,未聽。
會李定自秀州判官除御史,敏求封還詞頭,遂以本官右諫議大夫奉朝請。策試賢良方正,孔文仲對語切直,擢置優等,安石愈怒,罷文仲。人為敏求懼,帝獨全護之,除史館修撰、集賢院學士。鄧潤甫為帝言:「比群臣多尚告訐,非國家之羌,宜登用敦厚之士,以變薄俗」乃加敏求龍田閣直學士,命修《兩朝正史》,掌均國公箋奏。元豐二年,卒,年六十一。特贈禮部侍郎。 (《宋史·敏求列傳》有刪節)
[注]①斬衰:喪服名,衰(cuī)通「縗」。「五服」中最重的喪服。用最粗的生麻布製成,斷處外露不緝邊,喪服上衣叫「衰」因稱「斬衰」。表示毫不修飾以盡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臣為君,男子及未嫁女為父,長房長孫為祖父,妻妾為夫,均服斬衰。②大行:指的葬禮

『叄』 文言文《較貪》

讀了此文,不禁想起一句話——苛政猛於虎也。
「且以為助軍之用,豈一一於軍哉?今十未有二三及於戎費,余悉為外用。又黠吏貪官,盈索萬變。」反映的是貪官巧設名目,收取苛捐雜稅,害得民不聊生。
」若然,則人不如獸也遠矣!「那些貪官污吏,遠不如禽獸,禽獸只求一飽,而貪官卻是貪得無厭!可惡至極。
總的說來,《較貪》反映的是」當時一些貪官污吏巧設名目,中飽私囊,魚肉百姓「這一社會現實。

『肆』 翻譯文言文《較貪》

楊某在卞山的北邊遊玩,遇見一個鄉村老者(他)頭巾殘缺,鞋子破爛,背著柴火仰面向天,又是嘆息又是號哭,因此上前去問他:「是有喪事還沒料理完呢,還是有冤沒處訴呢,怎麼聲音如此哀痛心情這么悲苦啊?」老人放下柴火哭道:「欠著助軍的賦稅,兒子被囚禁在縣里,已經斷糧三天了。今天將要去探視他。前天所拖欠的,已經用賣耕牛的錢抵了;昨天的欠帳,又把小女兒抵押了;現在的田地貧瘠再頻繁地播種也別想有收成,賣也賣不出價錢的。況且說是助軍隊用的,難道錢全會用到軍隊去嗎?現在不到十分之二三是用於軍費,剩下的錢全都挪做他用了。還有狡猾的貪官污吏,超額索費名目萬變。去沒地方去,修建住房(我)沒有錢,沒有指望活著了,怎麼還不死呢!」楊某聽了他的話,也跟著他嘆息,回頭想想,這世間萬物中對人最有害的,莫過於老虎的殘暴了,在賦稅這事上警告貪官污吏,也許可以解救民眾的疾苦

當天晚上,(我)夢見老虎用人言說道:「你想警告貪官,卻拿我出頭,雖然你是廉潔,干嗎這么過分地侮辱我呢?」我說:「偷人所養的牲畜,吃飽你自己的肚子,你不是貪嗎?」老虎說:「沒有豢養動物沒有耕種莊稼,用什麼維持生命?如果不捕食野物,沒東西填飽我的嘴。我是飢餓了要吃飽肚子,如果吃飽了,就平靜地銷聲匿跡,不會再圖謀什麼的。豈是象你們人類憑點智慧就奴役萬物,豢養、畜牧、畋獵、捕魚,用來滿足你們的食慾;養蠶喂桑、栽培養育、治理、謀劃,用來滿足你們的享用。有一樣東西就要謀求,有利就圖,絞盡腦汁思謀,念念不忘地記掛著,欲壑如澗,無法填滿。怎能象我只求一飽,就安然熟睡,想想這怎麼能比呢?」楊某驚醒,仔細思量:這樣的話,人不如野獸的多啊!

『伍』 文言文中「貪字近貧」是什麼意思請熱心的朋友幫忙解釋一下,謝謝!

第一,貪和貧兩個字的字形類似,這是表面意思;

第二,做人太貪得無厭最終可能會一無所有,這是深層次的含義,告誡人們要知足要適可而止。比如賭徒賭錢,贏了還想贏,結果反而輸光,由貪而導致的貧。

『陸』 愛名即貪文言文翻譯

愛名即貪 易宗夔

易宗夔生於同治十三年(1874)原名易鼐,戊戌變法後改名易宗夔,字蔚儒,又字味腴。湖南湘潭人。早年與譚嗣同等創立南學會。戊戌變法期間,任《湘學報》史學編輯。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赴日本留學,未幾返國。1909冬,被選為資政院議員。1912年任法典編纂會纂修。民國成立後,任中國國民黨政事部幹事。1913年被選為眾議院議員,旋被選為憲法起草委員。國會解散(1914)後,攜眷回湘,經營實業。1916年第一次恢復國會時,仍任眾議院議員。1922年第二次恢復國會時,再任眾議院議員。1923年3月,任北京政府國務院法制局局長。1924年5月免職。1925年病逝,享年51歲。著有《新世說》和《湖海樓詩文集》

原文
劉毅齋①嘗撫新疆,每食必與幕友偕。欲辦一事,往往自挾文牘,就友商榷。一日言某事將出奏,有袁齡者,佐公幕久,乃駁之曰:「此中丞②職所應為,何必入告?」公曰:「藉此見某之多所興辦耳。」袁曰:「吾向以中丞為貪,觀此益信。凡貪者不必愛錢也,即愛名,亦謂之貪。」他友竊議其贛,公竟受之,不以為侮。(清末民初·《新世說》)

注釋

① 劉毅齋:劉錦棠字毅齋,湖南湘鄉人,同治十年授新疆巡撫,在新疆為官十年多。
② 中丞:御史中丞的簡稱,秦漢時,人「二丞相」,明清時作巡撫的別稱。

譯文
劉毅齋曾巡撫新疆,每次吃飯都帶著幕友。想辦什麼事,經常是自己夾著公文案卷,到幕友那裡商談。有一天劉毅齋跟幕友說有件事准備向上頭匯報。幕友裡面有個叫袁齡的,跟劉毅齋時間長了,反駁他說「這本來就是你職權裡面的事,何必匯報?」劉毅齋說「不匯報領導們咋知道我幹事多。」袁齡說「我一直知道你貪,今天才知道你這么貪啊。貪的人不一定都是貪財,也有喜歡博取名聲的,也是貪。」其它幕友私下說袁齡這人太耿直了。劉毅齋竟然欣然接受這個貪名,不生氣。

『柒』 文言文中"愛"有貪的意思嗎

①<動>喜愛.《師說》:「~其子,擇師而教之。」
②<形>親愛的;心愛的.《柳毅傳》:「版見大王~其女牧羊權於野。」
③<動>愛護.《陳涉世家》:「吳廣素~人,士卒多為用者。」
④<動>憐惜;同情.《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若~重傷,則如勿傷。」
⑤<動>愛惜.《指南錄後序》:「國事至此,予不得~身。」
⑥<動>吝嗇.《齊桓晉文之事》:「吾何~一豐?。」
⑦<動>愛好.《阿房宮賦》:「秦~紛奢,人亦念共家。

『捌』 用文文言文來寫貪污腐敗

正樂府十篇·貪官怨
年代:【唐】 作者:【皮日休】
國家省闥吏,賞之皆與位。素來不知書,豈能精吏理。
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
傷哉堯舜民,肉袒受鞭棰。吾聞古聖王,天下無遺士。
朝廷及下邑,治者皆仁義。國家選賢良,定製兼拘忌。
所以用此徒,令之充祿仕。何不廣取人,何不廣歷試。
下位既賢哉,上位何如矣。胥徒賞以財,俊造悉為吏。
天下若不平,吾當甘棄市。

『玖』 文言文中貪錢的事例.

(一)文徵明習字《書林紀事》
【原文】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譯文】文徵明監貼寫《文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准,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緻美好。

(二)薛譚學謳
【原文】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譯文】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於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拍節,高唱悲歌。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雲。薛譚於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學習。從此以後,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

(三)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譯文】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經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於有人說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養罷了。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四)司馬光好學《三朝名臣言行錄》
【原文】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譯文】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五)歐陽修苦讀《歐陽公事跡》
【原文】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譯文】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六)張無垢勤學《鶴林玉露》
【原文】張無垢謫橫浦,寓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執書立窗下,就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譯文】張九成被貶官到橫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間一扇短窗,每天天將亮時,他總是拿著書本站在窗下,就著微弱的晨光讀書。這樣一直堅持了十四年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頭上,雙腳踏出的痕跡還隱約可見。

(七)王冕僧寺夜讀《宋學士文集》
【原文】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譯文】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由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凶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

(八)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原文】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發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 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 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或有所聞。
【譯文】我幼年時候,就喜好讀書,因為家裡貧寒,沒有辦法買到書看,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閱,親手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到時歸還。遇到天寒,硯台里結成堅冰,手指頭不能屈伸,(仍然堅持抄寫)一點也不敢偷懶。抄寫完,立刻送人家,從不敢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別人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我所以能夠讀了許多書。
到了成年,更羨慕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又恐怕沒有大師、名人來開導自己,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地方上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先輩是德高望重的人,學生擠滿屋子,他說話態度從沒有流露一點客氣。我(畢恭畢敬地)站著侍候在先輩的左右,向他提出問題,詢問道理,彎著腰,側著耳朵專心地請教;有時遭到了斥責,態度越發恭敬,禮節越發周到,不敢回答一句話;等待他高興了,就向他請教問題。所以我雖然很愚笨,還是得了知識,增長了見聞。

(九)師曠論學
【原文】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譯文】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已經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主,但是恐怕已經晚了。」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點上蠟燭呢?」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開玩笑的呢?」師曠說:「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敢戲弄君主。我曾聽說:少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初升的太陽一樣;中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正午的太陽一樣;晚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點蠟燭一樣明亮,點上蠟燭和暗中走路哪個好呢?」平公說:「講得好啊!」

(一0)程門立雪《宋史》
【原文】楊時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譯文】楊時到洛陽求見程頤。楊時大概當時有四十歲了。一天拜見程頤的時候,程頤偶爾坐著打瞌睡。楊時與游酢站在門外等著沒有離開。等到程頤醒後,門外積雪已經一尺多厚了。

『拾』 求幾句關系形容人貪婪自私的文言文,最好多舉幾句,謝謝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選自唐代柳宗元《蝜蝂傳》)

譯文:
現今世上那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不避開,用來增加他們的家產,不知道財貨已成為自己的負擔,還只怕財富積聚得不夠。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來的時候,(他們)有的被罷官,有的被貶往邊遠地區,也算吃了苦頭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們又不思悔改,天天想著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祿,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於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訓。即使他們的外形看起來龐大,他們被名為"人",可是見識卻和小蟲一樣,也太可悲了!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