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各學科高校排名

各學科高校排名

發布時間: 2020-12-06 05:05:59

❶ 全國所有工科院校排名

清華 上交 浙大 哈工大 華東科大 天大 西交 北航 。。。。。。當然主要看你學啥專業。

❷ 大學13個學科門類的人數排名

沒有哪個高校是所有學科都最強的,即使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都各自有各自的弱勢學科(北京大學的工科整體不算強,清華大學的文科整體不算強)。所以要討論哪個學科最強,需要指明具體的學科才行。

❸ 中國大學各學科排名

2005中國大學管理學前100名

排名
等級
校 名

1
A++
西安交通大學

2
A++
浙江大學

3
A++
清華大學

4
A++
北京大學

5
A++
武漢大學

6
A++
南京大學

7
A++
中國人民大學

8
A+
上海交通大學

9
A+
中山大學

10
A+
復旦大學

11
A+
廈門大學

12
A+
上海財經大學

13
A+
天津大學

14
A+
華中科技大學

16
A
南開大學

15
A
四川大學

17
A
東南大學

18
A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9
A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
A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1
A
吉林大學

22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3
A
南京農業大學

24
A
北京師范大學

25
A
湖南大學

26
A
同濟大學

27
A
武漢理工大學

28
A
中南大學

29
A
中國農業大學

30
A
大連理工大學

31
A
暨南大學

32
A
華中農業大學

33
A
東北財經大學

34
A
山東大學

35
A
華南理工大學

37
A
西南交通大學

36
A
蘇州大學

38
A
東北大學

39
A
華東師范大學

40
A
中國礦業大學

41
B+
重慶大學

42
B+
南京財經大學

43
B+
南京師范大學

44
B+
華中師范大學

45
B+
安徽財經大學

46
B+
上海大學

47
B+
浙江財經學院

48
B+
浙江工商大學

50
B+
北京交通大學

49
B+
陝西師范大學

51
B+
湖北大學

52
B+
西南財經大學

53
B+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54
B+
湖南師范大學

55
B+
山西財經大學

56
B+
山西大學

57
B+
鄭州大學

58
B+
深圳大學

59
B+
雲南大學

60
B+
福州大學

61
B+
山東農業大學

62
B+
合肥工業大學

63
B+
電子科技大學

65
B+
雲南財貿學院

64
B+
江西財經大學

67
B+
南京理工大學

66
B+
華南農業大學

68
B+
河海大學

69
B+
黑龍江大學

70
B+
安徽大學

71
B+
北京工商大學

72
B+
中央財經大學

73
B+
天津財經大學

74
B+
揚州大學

75
B+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76
B+
浙江工業大學

77
B+
西北大學

78
B+
昆明理工大學

80
B+
北京理工大學

79
B+
廣東商學院

81
B
中國海洋大學

82
B
汕頭大學

83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84
B
福建農林大學

85
B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87
B
西南農業大學

86
B
河北大學

88
B
上海理工大學

89
B
河北經貿大學

90
B
山東經濟學院

93
B
哈爾濱工程大學

92
B
北京科技大學

91
B
蘭州大學

94
B
長沙理工大學

95
B
廣西大學

97
B
濟南大學

96
B
中國地質大學

98
B
湘潭大學

99
B
北京工業大學

100
B
山東財政學院

❹ 2017「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有哪些大學入選

10月12日,「中國最好學科排名」發布,排行榜涵蓋91個一級學科,如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等。

清華大學以12個全國前1%學科成為各校之首。北京大學有8個前1%學科,位列第二。中國人民大學有6個,名列第三。復旦大學有5個學科點入選前1%學科,排在第四。西安交通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各有3個學科點成為全國的前1%,也表現出眾。

❺ 全國排名前二十的高校各自的優勢科目

1 清華大學 :國家品牌專業4個:水利水電工程專業、車輛工程專業、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和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國家重點專業20個:建築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 北京大學 :哲學、理論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大氣科學、生物學、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口腔醫學、葯學
3 復旦大學 :人文社科、自然學科、管理領域的佼佼者,國家級學科漢語言文學、預防醫學、生物科學、哲學、物理學、基礎醫學、經濟學、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國際政治、核技術、管理科學。
4 浙江大學 :綜合實力很強的高校,擁有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
5 南京大學 :歷史悠久的百年名校,211、985高校,綜合實力較強
6 上海交通大學 :百年名校,在工科領域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7 武漢大學 :211、985高校,綜合實力很強
8 華中科技大學 :211、985高校,有7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9 吉林大學 :數學、化學、機械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專業實力較強
10 南開大學 :經濟、數學、歷史、光學等專業具有一定優勢
11 中國人民大學 :人文社科類實力雄厚
12 四川大學 :985、211大學,有46個國家重點學科
13 中山大學 :綜合實力較強的名校
14 西安交通大學 :老牌名校,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211、985高校,理工特色鮮明
15 中南大學 :211、985高校,材料科學、工程學、臨床醫學、化學、葯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等專業較強
16 哈爾濱工業大學 :東北地區綜合實力很強的高校
17 中國科技大學 :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的綜合性大學,211、985高校
18 山東大學:山東省綜合實力很強的高校
19 天津大學 :近代第一所大學,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 北京師范大學:師范類高校排名前列,心理學也很不錯

❻ 求各種系科,國內大學排名各是什麼

http://e.sina.com.cn/z/07xkph/index.html
非常詳細哦!!!!
:::2007中國大學各學科門類排行榜:::

2007中國大學自然科學強
自然科學(理科)共有52個學科類、146個本科目錄內專業。2006年,設立自然科學本科專業的大學共567所。與社會科學相比,自然科學在教師人數、學生畢業人數等方面都佔有優勢。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發表的統計數據,我國大學授予的自然科學學士占學士總數的67.13%……>>全文 [發表評論]
排 名
等 級
校 名

1
A++
清華大學

2
A++
浙江大學

3
A++
北京大學

4
A++
上海交通大學

5 A++ 南京大學↑
6 A++ 復旦大學
7 A+ 華中科技大學↓
8 A+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9 A+ 哈爾濱工業大學↑
10 A+ 中山大學↓

>>詳細榜單 [發表評論]

2007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
與自然科學相比,社會科學的教師人數、學生畢業人數較少。根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發表的統計數據,我國大學授予的文科學士占學士總數的32.87%,社會科學(文科)共有19個學科類、120個本科目錄內專業。2006年,設立社會科學本科專業的大學共595所……>>全文 [發表評論]
排 名
等 級
校 名

1
A++
北京大學

2
A++
中國人民大學

3
A++
復旦大學

4
A++
南京大學

5 A++ 清華大學↑
6 A++ 北京師范大學
7 A+ 浙江大學↓
8 A+ 武漢大學↓
9 A+ 南開大學
10 A+ 廈門大學

>>詳細榜單 [發表評論]

2007中國大學工學100強
工學是我國大學最大的學科,各類工學人才直接推動著我國的經濟建設和工程技術領域的發展。工學包括地礦、材料、機械、儀器儀表、能源動力、電氣信息、土建、水利、測繪、環境與安全、化工與制葯等21個學科類,共79個本科專業,2006年,開設工學專業的大學共535所……>>全文 [發表評論]
排 名
等 級
校 名

1
A++
清華大學

2
A++
上海交通大學

3
A++
浙江大學

4
A++
哈爾濱工業大學

5 A++ 天津大學
6 A+ 華中科技大學
7 A+ 西安交通大學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9 A+ 西北工業大學 ↑
10 A+ 華南理工大學↓

>>詳細榜單 [發表評論]

2007中國大學經濟學100強
經濟學只有經濟學1個學科類,4個本科專業。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發表的統計數據,我國大學授予的經濟學學士占學士總數的14.36%,在1999~2003年授予的碩士和博士學位中,經濟學碩士占碩士總數的8.41%,經濟學博士占博士總數的5.33%。2006年,開設經濟學專業的大學共434所……>>全文
排 名
等 級
校 名

1
A++
中國人民大學

2
A++
北京大學

3
A++
南開大學 ↑

4
A++
復旦大學 ↓

5 A++ 廈門大學 ↓
6 A+ 上海財經大學
7 A+ 浙江大學
8 A+ 南京大學
9 A 西安交通大學 ↑
10 A 武漢大學 ↓

>>詳細榜單 [發表評論]

2007中國大學管理學100強
管理學包括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農業經濟管理、圖書檔案學等5個學科類,共18個本科專業。2006年,開設管理學專業的大學共571所……>>全文
排 名
等 級
校 名

1
A++
西安交通大學

2
A++
清華大學

3
A++
浙江大學

4
A++
北京大學↑

5 A++ 上海交通大學↓
6 A++ 中國人民大學↑
7 A++ 武漢大學↓
8 A+ 南京大學↑
9 A+ 復旦大學↓
10 A+ 華中科技大學↑

>>詳細榜單 [發表評論]

2007中國大學法學100強
法學包括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政治學、公安學等5個學科類,共有12個本科專業。法學是成長中的學科。2006年,開設法學專業的大學共468所……>>全文
排 名
等 級
校 名

1
A++
北京大學

2
A++
中國人民大學

3
A++
武漢大學

4
A+
清華大學↑

5 A+ 中國政法大學↓
6 A+ 吉林大學↑
7 A+ 學復旦大學↓
8 A 西南政法大學↑
9 A 中南財經政法大↓
10 A 浙江大學↓

>>詳細榜單 [發表評論]

2007中國大學理學100強
理學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天文學、地質學、地理科學、地球物理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力學、電子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心理學等16個學科類,共有31個本科專業.2006年,開設理學專業的大學共518所……>>全文
排 名
等 級
校 名

1
A++
北京大學

2
A++
南京大學

3
A++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
A++
浙江大學

5 A+ 清華大學
6 A+ 復旦大學
7 A+ 南開大學↑
8 A+ 吉林大學 ↓
9 A 中山大學 ↓
10 A 北京師范大學 ↑

>>詳細榜單 [發表評論]

2007中國大學文學100強
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藝術等4個學科類,共有66個本科專業。我國大學授予的文學學士占學士總數的9.61%,文學是文科中比較大的學科。2006年,開設文學專業的大學共563所……>>全文
排 名
等 級
校 名

1
A++
北京大學

2
A++
南京大學

3
A++
復旦大學

4
A++
北京師范大學

5 A++ 南京師范大學
6 A++ 清華大學↑
7 A++ 四川大學
8 A+ 浙江大學↓
9 A 中國人民大學↑
10 A 暨南大學↑

>>詳細榜單 [發表評論]

2007中國大學醫學50強
醫學包括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口腔醫學、中醫學、法醫學、護理學、葯學等8個學科類,共有16個本科專業。醫學是強國的科學,衡量一個國家醫學水平的根本標志是這個國家全體國民的平均健康水平。2006年,開設醫學專業的大學共198所……>>全文
排 名
等 級
校 名

1
A++
北京大學

2
A++
復旦大學↑

3
A++
上海交通大學↑

4
A++
清華大學↑

5 A+ 中山大學↓
6 A+ 四川大學
7 A+ 浙江大學↑
8 A+ 中南大學
9 A+ 華中科技大學↓
10 A+ 首都醫科大學

>>詳細榜單 [發表評論]

2007中國大學農學50強
農學包括植物生產、草業科學、森林資源、環境生態、動物生產、動物醫學、水產等7個學科類,共有16個本科專業。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興衰關繫到國家的命運;因此,強大的農學是我國國家安定、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2006年,開設農學專業的大學共138所……>>全文
排 名
等 級
校 名

1
A++
中國農業大學

2
A++
南京農業大學

3
A++
浙江大學

4
A+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5 A+ 華中農業大學
6 A 山東農業大學↑
7 A 華南農業大學↓
8 A 揚州大學↑
9 A 福建農林大學↓
10 A 北京林業大學

>>詳細榜單 [發表評論]

2007中國大學歷史學50強
歷史學只有歷史學1個學科類,5個本科專業。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發表的統計數據,我國大學授予的歷史學學士占學士總數的1.44%,歷史學碩士占碩士總數的1.50%。2006年,開設歷史學專業的大學共181所……>>全文
排 名
等 級
校 名

1
A++
北京師范大學

2
A++
北京大學 ↑

3
A++
復旦大學↑

4
A++
南開大學↑

5 A+ 南京大學↓
6 A+ 四川大學
7 A+ 華東師范大學
8 A 中國人民大學 ↑
9 A 武漢大學↓
10 A 廈門大學↑

>>詳細榜單 [發表評論]

2007中國大學教育學60強
教育學包括教育學、體育學等2個學科類,共有9個本科專業。在本科專業分類中,心理學屬於理學,而在研究生專業分類中,心理學屬於教育學。為了使兩者統一,本書的教育學排名含心理學類的各本科專業的得分……>>全文
排 名
等 級
校 名

1
A++
北京師范大學

2
A++
華東師范大學

3
A+
華南師范大學

4
A+
浙江大學

5 A+ 北京體育大學 ↑
6 A 南京師范大學 ↓
7 A 西南大學
8 A 華中師范大學
9 A 上海體育學院
10 A 東北師范大學

>>詳細榜單 [發表評論]

2007中國大學哲學20強
哲學只有哲學1個學科類,3個本科專業。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發表的統計數據,我國大學授予的哲學學士占學士總數的0.19%,在1999~2003年授予的碩士和博士學位中,哲學碩士占碩士總數的1.36%,哲學博士占博士總數的1.73%。另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發布的博士生導師資料統計,在全國大學21406名博士生導師中,有310名是哲學博導,占博導總數的1.45%,哲學是較小的學科。2006年,開設哲學專業的大學共57所……>>全文
排 名
等 級
校 名

1
A++
北京大學

2
A++
中國人民大學

3
A++
南京大學

4
A+
復旦大學

5 A+ 武漢大學
6 A 清華大學↑
7 A 中山大學
8 A 北京師范大學↓
9 A 吉林大學↑
10 B+ 山西大學↓

>>詳細榜單 [發表評論]

❼ 中國各個學科的大學排名從哪裡能看

教育部評估中心(http://www.heec.e.cn/)可以有各個學校各個學科的評估情況。

大學排名是根據各項科學研究和教學等標准,以英文發表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針對相關大學在數據、報告、成就、聲望等方面進行數量化評鑒,再通過加權後形成的排序。世界很多教育機構都有針對國內外大學、商學院或MBA的排名,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社會和商業影響。其中,國內大學排名中,影響力較大的是武書連版中國大學排行榜,校友會版中國大學排行榜和網大版中國大學生源排行榜。
當前幾大主流世界大學排名分別為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QS世界大學排名、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雜志THE世界大學排名、荷蘭萊頓大學世界大學排名。排名對大學科研教學水平提升、形象推廣與其在與國際合作對象的行銷上,有著深遠的影響。

排行原則:
為了規范大學排名機構的行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華盛頓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於2004 年共同發起成立了大學排名國際專家組。2006 年5 月在柏林召開的第二次會議上,討論通過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排名的質量標准和操作範例,即柏林原則。該原則共有16 項,從排名的目的、指標設計與權重、數據收集與處理和結果公布4 個方面進行了規定,以作為對高等教育機構進行排名需遵守的共同准則。
排名目的:排名是評估高等教育投入、過程與產出質量的方式之一。排名可以提供比較的信息並增進對高等教育的了解,但不能是唯一一種用來評價高等教育應是什麼與應做什麼的方式。排名可以提供一種市場觀點,以作為政府、認證機構以及評價機構有關評估工作的補充。
排名的目的與對象應當非常清晰。排名必須根據其目的來設計。為特定目的或特定對象設計的指標可能並不適合於其他目的或對象。
指標設計與權重:盡可能選擇產出而非投入的指標來評價。投入指標可以反映出一所學校的一般情況,而且也較容易獲得;產出指標則更能提供高等教育機構或專業的聲望和(或)質量更為精確的評價。排名者應確保兩者之間的平衡。
數據收集與處理:排名要注重文中所有原則倡導的倫理標准和好的做法。為確保每項排名的可靠性,負責數據搜集、使用和進行實地訪問的評價者須盡可能客觀、公正。
盡可能地使用審核過的、可以核實的數據。採用這些數據有許多好處,比如高等教育機構認可這些數據,而且在機構之間具有可比性、一致性。
結果的公布:為受眾提供關於排名的全部信息,使他們清楚地了解排名的過程,讓其可以自由選擇排名的呈現方式。這樣,排名的使用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機構或專業排名的指標。另外,他們也應當有機會決定指標權重的分配。
通過恰當的方法減少或消除原始數據中的錯誤,組織、公布的方法要能保證出現的錯誤能及時被改正,高等教育機構和公眾應該被告知排名中曾出現的錯誤。

排名最初是由於本科生和其父母的關心應運而生的,後來延伸應用於大學招收優秀學生和擴大募款來源的用途上。
根據國際研究顯示,優秀學生認為大學排名前茅,有益於協助他們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更優厚的薪資結構和社會地位。各國排名居前的名牌大學和具有特色的新興大學常獲得政府巨額的教育補助和優秀學生的青睞。定位不明確並排名居末的大學,其學生來源和優秀學生比例則可能逐年下降。今天的排名影響著一大批與利益攸關的選擇;再者由於各校強項不一,有的是由於歷史悠久、校友貢獻良多、國家資源投入、科學研究地位而使其穩定領先;有的則迅速改善自身的缺失,並強化既有的特色,而得以在個類的排行榜上逐年提升。
一般認為,由於全球學習英語的人口最眾、英語對國際的影響力最廣泛,所以英語系國家的大學院校比較注重大學排名。而非英語系國家的眾多歐洲大學,雖然具有悠久的歷史(如法國),學術水平也較為平均(如德國),但英語並非為發表其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的語言,所以將之納入以英語世界大學排名榜內,實未達致客觀標准。此外,大學排名的標准項目內,特別是有關人文與社會科學的指標,由於需要本國的語言、文化、歷史、政治、商業、社會等特定背景參考,遂發展出另外以社會科學為主的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等更細膩的評鑒。

❽ 教育部高校學科排名的介紹

人民網官方微信公布了教育部曾發布的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統計了全國高校31門學科的整體水平得分。

❾ 95個學科高校排名,各大學都有哪些強勢學科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訊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葯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天文學、測繪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新聞傳播學、生物醫學工程、中西醫結合、管理科學與工程、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生態學、統計學、軟體工程、護理學、 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應該還漏了一些。

❿ 中國軟科大學排名

1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總榜)
排名 學校名稱 省市 學校類型 總分
1 清華大學 北京 綜合 852.5
2 北京大學 北京 綜合 746.7
3 浙江大學 浙江 綜合 649.2
4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綜合 625.9
5 南京大學 江蘇 綜合 566.1
6 復旦大學 上海 綜合 556.7
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理工 526.4
8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 綜合 497.7
9 武漢大學 湖北 綜合 488.0
10 中山大學 廣東 綜合 457.2
11 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 綜合 452.5
12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理工 450.2
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理工 445.1
14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師范 440.9
15 同濟大學 上海 理工 439.0
16 四川大學 四川 綜合 435.7
17 東南大學 江蘇 綜合 432.7
18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綜合 409.7
19 南開大學 天津 綜合 402.1
20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理工 395.

2軟科東北、西部地區高校排名
排名對象:提取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總榜)中所在省市為東北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和西部地區(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的大學,包括納入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公辦綜合性和單科性大學。地區的劃分方法參照國家統計局對經濟地帶的劃分標准。

東北地區

世人都知道舊上海、老香港的繁華,卻不知道曾經東北地區同樣是國際舞台上一顆閃亮的星。東北經濟起步較早,作為新中國發展的先驅地區,強有力地支撐了全國經濟的發展,成為中國近代版圖中極為重要的角色。短短幾十年,東北不僅實現了高度的工業化,還沉澱下了完善的教育資源,「國防七子」中就有2所位於此地。

東北地區首先就是赫赫有名的4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和東北大學,分居榜單的前四位,每所學校的誕生都與國家歷史進程密切關聯,誕生於對工業技術、對人才的迫切需要之時,大批青年師生響應國家的號召,從祖國四面八方匯聚到氣候寒冷的東北地區,紮根奮斗。哈工大有「八百壯士」的精神,「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吉大匯聚了合並前原六校的靈魂精髓;大連理工大學成立於新中國成立前夕,與共和國同歲;東北大學則更是一所具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大學。

西部地區

我國西部地區面積約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71%,截至2019年常住人口僅佔全國總人口的27%,西部由於地理位置等一系列客觀因素,發展速度不及東部地區。雖地緣上不佔優勢,但一直以來西部高校都有著深厚的底蘊,教育實力也不容小覷。

位於第一梯隊的6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和蘭州大學,它們或於民族危難之際誕生,從黃浦江畔西遷至此,西交大在西部高校百強榜上排名第一,成為西部地區的「無冕之王」;或最早經歷改革,川大被譽為「高校體制改革的先鋒」;或成為相關領域優勢強校,西工大獻身國防,書寫了新中國多個「第一」,電子科大合並了多所理工科強校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如今成為國內電子信息領域創新人才的基地;或在當時就有著深厚的學科基礎,重慶大學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成為擁有6個學院的國立綜合性大學;或在最艱苦的地方堅守,蘭大創造出化學「一門八院士」、中科院「蘭大軍團」等享譽國內外的「蘭大現象」。

西部地區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南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