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林學學科群

林學學科群

發布時間: 2020-12-06 05:08:43

A. 林學類有哪些專業

林學類有林學類設林學、森林保護、林學(城市林業方向)、林學(森林防火方向)(只招國防生)四個專業或專業方向。

林學專業培養具備森林培育、林木遺傳育種、森林病蟲鼠害防治與檢疫、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林業、農業、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森林培育、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林學是一門研究如何認識森林、培育森林、經營森林、保護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學科,它是在其他自然學科發展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綜合性的應用學科。

拓展資料

林學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林業、農業、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森林培育、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的崗位工作。

林學專業就業崗位包括:景觀設計師、林業技術員、GIS銷售經理、技術支持、景觀工程師、苗圃技術員、銷售經理、林業工程師、苗木采購員、農業儀器銷售助理、園藝 園林 景觀設計師、技術支持工程師等。

林學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於農學類中的森林資源類,其中森林資源類共4個專業,林學專業在森林資源類專業中排名第1,在整個農學大類中排名第9位。 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6823位林學專業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 4249 元。林學專業就業崗位最多的地區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區是廣州。

B. 林學類專業包括哪些專業 哪個專業好

林學類專業介紹
一、林學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森林培育、林木遺傳育種、森林病蟲鼠害防治與檢疫、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林業、農業、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森林培育、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森林培育(包括經濟林栽培)、林木遺傳育種、森林病蟲鼠害防治、野生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林木良種選育、造林、森林資源調查規劃、森林病蟲鼠害防治與檢疫、林火管理及野生植物利用的基本訓練,具有森林經營方案編制、森林培育、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林學、生物學、植物保護學、環境科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掌握土壤理化性質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資源調查、評價的方法,掌握林木良種選育、林木栽培撫育、森林病蟲鼠害防治和林特產品加工利用的技術;
4.具有森林經營方案編制、森林培育、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監測、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管理的基本能力;
5.熟悉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森林生態環境建設、森林資源保護和國土綠化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國內外林學學科理論前沿、生物工程技術應用前景、林業科技發展趨勢以及林業生產發展動態。
主幹學科:林學、生物學、植物保護。
主要課程:森林植物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營養學、林木遺傳育種、生物技術、土壤肥料學、森林環境學、森林昆蟲學、林木病理學、森林生態學、測量與遙感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實驗、課程設計、教學綜合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般安排28-3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二、園林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生態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城市建設、園林、林業部門和花卉企業從事風景區、森林公園、城鎮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施工、園林植物繁育栽培、養護及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態學、園林植物、觀賞園藝、園林設計、園林建築、園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繪畫及表現技法、規劃設計、園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藝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城鎮綠化、園林建築、園林工程、園林植物造景等規劃設計及園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養護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生物學、林學、建築學、設計藝術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掌握風景名勝區規劃、森林公園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管理的技術;
4.具有一定的繪畫技法及風景園林表現技法,能應用藝術理論及設計理論對植物材料、自然景觀進行藝術設計的基本能力和園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5.了解國內外園林學科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及發展動態;
6.熟悉我國國土綠化、風景名勝區及森林公園建設、環境保護、森林資源及國土資源管理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主幹學科:生物學、林學、建築學
主要課程:生態學(包括景觀生態、植物生態、城市生態)、觀賞植物學、園林植物遺傳育種、插花藝術、園林史、繪畫、設計初步、環境藝術學、植物造景設計原理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實驗、教學綜合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設計)等,一般安排25-3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三、森林保護
培養目標:培養具 備生態學、地理學、旅遊管理學、森林遊憩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林業、旅遊、城建等部門從事森林資源保護、森林旅遊開發、森林公園及森林遊憩資源規劃設計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在學習經濟學、管理學、旅遊學、生態學、地理學等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接受旅遊企業管理及業務操作、旅遊資源評價、旅遊區規劃、旅遊市場調研等方面的技能訓練。本專業畢業生應達到:
(1)掌握經濟學、管理學、旅遊學、營銷學基本理論和知識,熟悉運用相關知識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具有較強的調研與決策、組織與管理能力;
(2)掌握森林旅遊資源相關知識和評價方法,熟悉旅遊區規劃和旅遊資源開發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能適應旅遊企業管理或旅遊區規劃設計相關崗位工作;
(3)掌握景觀生態學、保護生物學、森林環境學相關知識,具備旅遊資源保護和旅遊環境監測的基本技能;
(4)了解國內外森林遊憩、旅遊管理、旅遊區規劃、旅遊資源保護等領域的理論前沿及發展動態,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
(5)熟悉計算機常用軟體的操作,能夠運用一門外語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獨立獲取更新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具有獨立分析的能力和較好的團隊協作精神,有較強的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
主幹學科:旅遊管理、生態學

C. 研究生的林學屬於哪個學科類別,能考什麼公務員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因為招考的職位表的專業要求是很嚴格的,所以建議你到招考時候參考職位表

我們有往年的招考的職位表,你可以去看看
或者就報不限專業的崗位也是可以的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D. 林學怎麼

樓上那個回答雖然比較具體,你可能不好理解。作為切身經歷,林學所學的專業課專,屬有些是跟以前所學的生物有掛鉤的地方。先不說以後就業的問題,很多以前的學長學姐都有說,你必須得讓自己對這個專業有興趣,不然大學四年,都是在大學宿舍度過的了,索然無味。專業課,比如植物學,樹木學,這些課程都是認樹種的,還是蠻有意思的,土壤學實習過程中,老師也會告訴你們一些山林樹種,還有一些岩石及土層剖面結構。如果你對自然的理解,是一種滿心歡喜的接納態度,我相信你會很喜歡這個專業的,畢竟當你從事這個工作的時候,你需要每天擁抱大自然,走進樹林,每天研究他們,朝夕相處。
希望你對林學的認識可以稍微有些了解了。

E. 山東農業大學的林學怎麼樣

山東農業大學的林學一般,不屬於特色專業。
下列為特色專業:
1、 國家重點學科:回 作物栽答培學與耕作學 果樹學
2、農業部重點學科: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果樹學
3、山東省一流學科: 作物學 園藝學 植物與動物科學
4、省級重點學科: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果樹學 蔬菜學
作物遺傳育種 植物生理學 植物病理學
農業經濟管理 園藝學 預防獸醫學
植物學 食品科學 基礎獸醫學
水利水電工程 森林培育 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農業機械化工程 土地資源管理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結構工程 應用化學

F. 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的學科設置

林學系
——歷史沿革
林學是百年農大建校之初的三個專業之一。
一個世紀以來,林學系為國家林業高等教育和林業科學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經過幾代人的奮斗, 特別是近幾十年, 在以梁玉堂、龍庄如和許慕農等為代表的老一輩林學家的不懈努力下, 林學系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並具有自己的特色,在以山東省為中心的區域林業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學科建設
本系設有「森林培育」博士點、同時擁有林學一級碩士點,下設「森林培育」和「林木遺傳育種」兩個碩士點,有林學和林學師范兩個本科專業。現有生態與環境工程實驗室,林木栽培生理研究室,林木遺傳育種研究室,林木種質資源研究室,擁有壓力室、PCR儀、蛋白質檢測儀、光合速測儀等先進設備。
——師資隊伍
本系現有教師1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講師1人。博士7人,碩士2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7人。
——科研水平
近10年來,先後承擔國家科委、林業部、省科委、省教委及橫向科研項目5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家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2項,廳(地)級獎38項。在《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林業科學》、《遺傳學報》、《園藝學報》等國內外著名雜志上發表論文共計280餘篇。出版《種苗學》、《經濟林培育學》等專著及教材30餘部。 ——教學水平
本系共承擔院(校)內外課程30餘門,共獲教學成果獎10餘項。本科生、研究生、函授生、推廣碩士教育形成了完整的教學體系,有豐富的理論、實踐教學經驗。為全省唯一一個具有培養林學專業高等人才的學科。共培養本專科生近萬人。校內教學基地40畝,校外固定基地5處。學生一次就業率達90%以上。
——學術交流與合作
近幾年來,先後派多名教師去美國、法國、日本、德國、瑞典等國家進行研修或合作研究。1名教師成為南京林業大學兼職教授,同時與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山東省林科院等單位進行了聯合科研攻關,並外聘教授5名,聯合培養研究生。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系
——歷史沿革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起步於1989年,1990年經山東省教委批准創建了水土保持專業,1991年開始招收水土保持專科,1998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招收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本科;2000年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碩士學位授權點,並於200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同時,於2004年開始與森林培育學科合作招收和培養博士研究生。
——專業特點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是多學科結合的交叉性學科,屬農學門類中的環境生態類專業,是我國目前僅有的三個環境生態類專業之一,與國家環境建設、生態安全和國土資源保護密切相關。本專業培養具備生物學、生態學、森林培育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水利水保工程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水利水保、國土資源、農業、林業、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規劃、設計、施工及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主要學習生態學、植物學、測量與遙感技術、工程制圖、土壤學、環境科學概論、水文學與水資源、水力學、土壤侵蝕原理、林業生態工程學、水土保持工程學、荒漠化防治工程學、水土保持規劃學、水土保持計算機輔助設計、水土保持信息技術、流域管理學、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受到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農業措施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的基本訓練,具有水土流失與荒漠化的防治、監測及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教師8人,博士6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7人,其中45歲以下且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75%以上;教授佔25%,副教授63%,講師12%。具有學歷高年青化、活力強、潛力大的師資隊伍優勢。另外從國家林業局、北京林業大學、中國林科院、中國科學院聘請5名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作為學科兼職教授。
——教學水平
本專業共承擔院(校)內外課程20餘門.本科生、研究生、推廣碩士教育形成了完整的教學體系,有豐富的理論、實踐教學經驗。是我國華東地區和淮河流域唯一一個具有培養水土保持專業高等人才的學科。至2005年,共培養碩士研究生28人,本科生300餘人,專科生180人;歷屆本科生考研率在55%以上,位居全國同類學科的領先水平;學生一次就業率達90%以上。
——科研水平
本專業緊密結合國家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重點領域開展研究,現承擔國家林業部、水利部、省科技廳、中國博士後基金、校博士基金、市科技局及橫向研究課題項目20餘項。已形成流域治理與信息技術、植被重建與生態修復、流域水文與水資源3個穩定的研究方向。近10年來,該專業獲得省科技進步獎3項,市科技進步獎3項;在《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水土保持學報》、《生態學報》、《應用生態學報》、《農業工程學報》、《水利學報》、《山地學報》、《植物生態學報》、《中國水土保持科學》、《乾旱區資源與環境》等著名雜志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6部,主編教材6部。在北方土石山區的植被重建與生態修復、庫區水源林和旱地水保林的水文與生態生理特性、旱地水文水資源循環規律與集蓄利用以及黃河故道沙地治理等領域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實驗條件
本專業設有水土保持林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設計2個實驗室和1個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研究所,實驗室面積 54m2 ;主要儀器設備有全自動微型氣象站、CIRAS-2攜帶型光合作用測定系統、植物冠層分析儀、露點水勢儀、土壤水分測定儀、土壤滲透儀、數字化儀等。具有平邑縣資邱鄉、山西王家莊鎮退耕還林科研示範點、泰安黃前流域、淄博市淄川區峨庄流域、肥城市潮泉鎮、泰安下港鄉馬蹄峪小流域等實習與科研基地。同時,具有《編制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乙級資格證書》和《水土保持監測國家乙級資格證書》兩個證書的資質條件。
園林系
總論 :
幾年來,我們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深入探索新概念園林教學的模式,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學內容更新,包括四個方面的工作--傳統教學任務的改革,技術類課程的調整,新興學科的融入與實踐,景觀規劃設計與理論的強化。
二是教學方法的探討,包括七個方面的工作--多媒體和虛擬現實教學手段的廣泛運用,應用復合式活頁教材,注重技術知識的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構築新的評價方法,建立研討會計劃,注重培養的階段性與整體性之間的貫通。
三是努力抓好培養方案的修訂和調整工作。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果之一,教學研究成果園林專業三結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李鵬波、趙蘭勇等)於2000年11月獲山東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同時榮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同時,2001年承擔校級教學研究課題現代景觀規劃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綜合改革的研究(陳東田、趙蘭勇),目前,課題進展順利。
專業研究方向:
一.園林植物栽培及生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花卉、觀賞樹木及草坪植物的繁殖及栽培理論與技術,以及抗性生理、花卉采後生理、花期調控等方面。關於該方向的研究工作,我們已經開展了多年,其中,切花植物引種選育及開發技術研究、切花種苗脫毒技術研究除選育出了一批優秀切花品種外,在切花的微體快繁、保護地栽培技術、鮮切花保鮮等方面,將進行全面深入研究,以取得更加重要的研究成果。預計今後幾年,將先後承擔省級課題5項,發表高水平論文20篇,獲省級成果獎3項。
二.園林植物遺傳育種
本研究方向以國際名花及中國傳統觀賞植物為研究對象,採用常規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手段,重點研究園林植物的觀賞性狀、適應性、抗逆性等的遺傳物質基礎、數量遺傳規律及種質資源評價,雜交育種及雜種優勢的利用,通過輻射、加倍、基因工程等方式培育新品種。通過本方向的研究,制定傳統名花的育種策略、新方法、新手段,採用傳統育種及新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培育出具有新的觀賞性狀、並具有高適應性、高抗逆性的新品種。預計今後幾年,將先後承擔省級課題3項,發表高水平論文15篇,獲省級成果獎2項。
三.環境藝術及景觀設計
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藝術設計基本理論、現代環境設計方法及工程設計等基本理論和工程技術。其主要特色是涉及面廣、研究內容多、創新能力強,能及時為城市建設解決理論與實際問題。預計今後幾年,將先後承擔省內橫向課題5項,完成各類規劃設計項目21項,發表學術論文5篇,獲市級成果獎5項。
四.現代景觀設計及風景旅遊區開發規劃
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景觀建築學、城市規劃原理、建築學、城市生態學、景觀生態學、旅遊學、風景名勝區及森林公園規劃、旅遊度假地及旅遊開發區、高科技園區等規劃理論、方法、技術及工程設計。主要特色是涉及面廣、研究內容多、創新能力強,能及時為城市建設和風景旅遊區開發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預計今後幾年,將先後承擔國家及山東省20餘項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工作,承擔國家及省內課題研究5項,先後在國內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篇,參編教材2部,獲山東省級優秀勘察設計成果三等獎5項。
五.CAD工程及現代景觀技術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CAD工程及相關現代景觀技術,已進行了多年研究,並取得了Autodesk公司的授權和認證,主要特色是應用性強、創新能力強,能及時為現代景觀規劃設計提供技術指導。預計今後幾年,將先後承擔山東省10餘項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工作,承擔省內課題研究2項,先後在國內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篇,參編教材1部。
人才培養方案:
一、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生態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能在城市建設、園林、林業部門、園林公司、花卉企業以及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風景區、森林公園、城鎮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施工、園林植物繁育栽培、養護、管理及科研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態學、園林植物、觀賞園藝、園林設計、園林建築、園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繪畫及表現技法、規劃設計、園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藝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城鎮綠化、園林建築、園林工程、園林植物造景等規劃設計及園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養護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扎實的數學、化學、計算機、外語等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生物學、林學、建築學、設計藝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掌握風景名勝區規劃、森林公園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園林建築設計、園林工程設計、園林植物造景設計方法、園林植物栽培、繁育及養護管理的技術;
4.具有一定的繪畫技法及風景園林表現技法,能應用藝術理論及設計理論對植物材料、自然景觀進行藝術設計的基本能力和園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5.了解國內外園林學科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及發展動態;
6.熟悉我國國土綠化、風景名勝區及森林公園建設、環境保護、森林資源及國土資源管理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從事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8.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與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具有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三、學制與學位
1.學制:學制4年
2.學位:農學學士學位
四、主幹學科與主要課程
1.主幹學科:生物學、林學、建築學。
2.主要課程:生態學、觀賞植物學、園林植物遺傳育種、插花藝術、園林史、設計初步(包括形態構成與表現技法)、環境藝術學、植物造景設計原理、園林建築設計理論。
五、學時、學分總體安排
1.課程學時、學分
①課程總學時2700學時,總學分185學分。其中課程總學分150學分;實踐教學35學分。
②必修課學時、學分:必修課共計1998學時,111學分,占總學分74%。
③選修課學時、學分:選修課共計702學時,39學分,占總學分26%。
2.實踐教學環節總學分(共計35學分)
①基礎實踐(8學分)
(1)軍事理論及訓練1周,計1學分;
(2)生產或公益勞動1周,計1學分;
(3)體育俱樂部訓練課2學分;
(4)讀書與社會實踐活動(兩課)4學分。
②專業實踐(12學分)
(1)美術實習2周,計1學分;第二學期。
(2)園林植物分類學實習1周,計1學分;第二學期。
(3)測量學實習1周,計1學分;第三學期。
(4)普通生態學實習0.5周,計0.5學分;第三學期。
(5)園林樹木學實習1周,計1學分;第四學期。
(6)花卉學實習1周,計1學分;第六學期。
(7)園林種苗學實習0.5周,計0.5學分;第六學期。
(8)園林綜合教學實習6周(含園林建築、工程、規劃設計),計6學分;第七學期。
③綜合實踐(15學分)
(1)畢業及生產實習,計10分;
(2)畢業論文(設計),計5分
六、教學進程表 (點擊查看)
1. 園林本科專業必修課教學進程表
2. 園林本科專業選修課教學進程表
3. 園林本科專業實踐教學計劃進程表
4. 園林本科專業計算機模塊課程教學進程表
七、畢業標准與要求
1. 達到德育培養目標。
2. 修滿本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總學分不少於185學分。
3. 達到國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准。
蠶學系
歷史沿革
蠶學專業始建於 1906 年的山東高等農林學堂,是當時僅有的農林蠶三個專業之一,招收本科生至解放前,之後停辦。 1972 年恢復招生,隸屬山東農學院蠶學系, 1979 年調整為林學系蠶桑專業, 1995 年調整為林學院蠶學系。 1995 年獲 「 特種經濟動物飼養 」 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6 年、 2002 年列為山東農業大學重點建設學科。近百年來,蠶學專業為我國蠶絲業輸送了大批的科學技術人才,培養的人才不但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更以操作能力強、適應性強而著稱,一直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恢復招生以來,本專業共培 養 博士生 7 人,碩士生 52 人,農業推廣碩士 22 人,本科生 1200 餘人,本、專科函授生 1000 餘人,為蠶桑生產部門培養技術人員 2000 餘人,目前是全國同類專業中招收本科生最多的專業點之一。目前在校博士生 6 人,碩士生 26 人,本科生 180 人。
目前,本專業在蠶病發生流行規律與防治技術、家蠶食性生理與人工飼料養蠶實用化、速生豐產省力化蠶桑綜合技術研究、生物制葯和桑樹轉基因技術等領域具有一定優勢和特色,部分研究成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

G. 南林的林學系怎麼樣尤其是學科內容和就業前景

林大的王牌的專業,林大的招牌!

一、培養目標及特色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備生態學、植物學、林木遺傳育種學、森林培育學、森林資源保護學、林業資源管理及開發利用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林業生產和管理部門、林業企業、林業技術推廣部門以及高等、中等林業院校、科研院所從事經營管理、技術推廣、技術指導、教學及科學研究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二、主幹學科與相近專業

植物學科、土壤學科、生態學科、遺傳育種學科、森林保護學科、森林經理學科、森林培育學科。

三、專業核心課程

植物學、樹木學、植物生理學、土壤學(含肥料學)、森林生態學、林木遺傳育種學、森林培育學、經濟林栽培學、森林昆蟲學、森林病理學、植物資源學、測樹學、森林經理學、水土保持學。

四、就業前景

主要到林業、農業、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森林培育、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的工作。

綜述:學科內容沒有一些實用類 新興類專業有意思,比較枯燥;就業方面 就業面相對來說,比較窄,但是林大的強勢專業,經過百年發展,就業渠道相對來說,已經成熟,所以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不是大問題。而且雖然社會需求少,但是實際這方面的人才也少,所以只要肯吃苦,工作還是很好找的,而且基本上都是不低的工資。

H. 林學專業要考哪些證

可以考的證有:咨詢師,環評工程師,造價員(園林方面),二級建造師,水保上崗證。

I. 研究生 林學一級學科 包括哪些專業

研究生 林學一級學科 包括的專業有很多,如林學、森林保護學等,具體可以去研招網查看專業目錄,因為不同招生單位的專業設置不同: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