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承宮文言文

承宮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6 07:47:26

❶ 承宮樵薪苦學文言文中所有「之」字的意思或用法

好像就兩個「之'吧
好之:代詞,代指《春秋》這本書。
見而欲笞之:代詞,代指專承宮
原文:
承宮,琅邪姑幕人。少屬孤,年八歲,為人牧豬。鄉里徐子盛明《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其廬下,見諸生講誦,好之,因忘其豬而聽經。豬主怪其不還,求索。見而欲笞之。門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宮門下。樵薪執苦,數十年間,遂通其經。
譯文:
承宮,是琅邪姑幕人,小的時候就死了父親,他八歲的時候,幫別人放豬。鄉里徐子盛精通《春秋》這本經書,給許多學生講解《春秋》。承宮從他房前經過,看見那些學生在朗誦,很好奇,於是忘記了他的豬就聽徐子盛講經書。豬的主人很奇怪他怎麼還不回來,就去找他。看見他在聽講經書,就想用竹鞭打他。眾位學生一起阻止,豬的主人才沒有打他。承宮於是就留在徐子盛門下學習。承宮上山打柴,吃苦受累,幾十年裡,就精通了這本經書。

❷ 承宮拾薪求學 翻譯

翻譯:

有一位漢朝人叫承宮,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這年八歲,替別人放豬。鄉里有一個叫徐子盛的人, 他給幾百個學生教授《春秋經》。承宮從他的學舍前經過,羨慕那些學生在學習,所以就靠近學舍聽他講經書,於是他就留承宮在門下學習。承宮為許多學生拾柴干苦活,勤奮學習多年而不厭倦。

原文:

漢之承宮,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豕。鄉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經》授數百人。宮過息廬下,樂其業,因就聽經,遂請留門下。為諸生拾薪,執苦數年,勤學不倦。

此文出自漢代·范曄《後漢書》

(2)承宮文言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承宮拾薪求學》這是一則感人至深的勤學故事。八歲的幼童承宮經受幼年喪父的苦痛,放豬的勞作,然而為了能「聽經」,自願為數百人拾薪,而且數年如一日,不中斷,不懈怠,沒有強烈的求知慾是難以支撐的,令人不禁為之動容,喝彩。

通過具體的行動表現人物的個性是這篇短文的顯著特點之一。文中除了結尾處點明「勤學不倦」外,都是以承宮一系列行動:從「牧豕」到「息廬下」,進而「就聽經」、「留門下」,雖「執苦」卻「不倦」,從而使好學少年的形象躍然紙上。

作者簡介:

范曄(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官至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曄因為「左遷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刪眾家《後漢書》為一家之作」。

開始撰寫《後漢書》,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謀反罪被殺止,寫成了十紀,八十列傳。原計劃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後漢書》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劉昭從司馬彪的《續漢書》中抽出來補進去的,因此,《後漢書》是二人的合作之作。

❸ 文言文《承宮拾薪》

原文
漢之承宮,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豕。鄉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經》授數百人。專宮過息廬下,樂其業屬,因就聽經,遂請留門下。為諸生拾薪,執苦數年,勤學不倦。(據《後漢書》改寫)

譯文:
漢朝承宮,(他)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他)這年八歲,(他)替別人放豬.鄉里有一個叫徐子盛的人, (徐子盛)給幾百個學生教授《春秋經》。承宮從他學舍前經過,(他)羨慕他們在學習,所以就靠近學舍聽老師講經書,(老師)於是就留承宮在門下學習。承宮為許多學生拾柴干苦活許多年,勤奮學習(而)不厭倦。

注釋:
1 薪:木柴
2 孤:失去父親。
3 豕:豬。
4 廬: 房屋,此指學舍。
5 樂:羨慕。
6 執苦:干苦活。
7 就:前往
8 為:替。
9 息:休息。
10因:於是
11 授:教。
12遂:於是。
13請:請求。

❹ 文言文閱讀。(8分)承宮,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豬。鄉里徐子盛明《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


小題1:①A②C
小題1:B
小題1:豬的主人對他不回來感到奇怪,去尋找他。(2分)
小題1:經過版徐子盛家權時聽見學生講誦《春秋》,因陶醉於這件事而忘記了豬。愛學習(讀書),肯吃苦。(意近即可)(2分,各1分)

❺ 承宮樵薪學 文言文的翻譯

承宮,琅琊姑幕人來,幼時喪父自,在他八歲的時候,幫別人放豬。鄉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這本書,有上百名學生。承宮從他房前經過,看見那些學生在朗誦,感到很喜歡,便忘記了他的豬,而(一心一意地)聽徐子盛講經書。豬的主人對他還未回來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宮索要(他的豬)。看見他在聽講經書,就想用竹鞭打他。學社內的學生一起阻止,豬的主人才沒有打他。承宮於是就留在徐子盛門下學習。承宮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後,最終精通了這本經書。

是這個嗎?

❻ 」承宮樵薪苦學「這則文言文你從承宮身上學到了什麼

「承宮樵薪苦學」, 在承宮身上體現了這些可貴的精神:

1.勤奮能使人有所作為
2.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3.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4.想要收獲,必須付出。

❼ 文言文承宮牧豬聽講的譯文

原文
承宮,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豬。鄉里徐子盛明《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其廬下,見諸生講誦,好之,因忘其豬而聽經。豬主怪其不還,求索。見而欲笞之。門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宮門下。樵薪執苦,數十年間,遂通其經。

譯文

承宮,是琅邪姑幕人,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他八歲的時候,幫別人放豬。鄉里徐子盛精通《春秋》這本經書,給許多學生講解《春秋》。承宮從他房前經過,看見那些學生在朗誦,感到很喜歡,於是忘記了他的豬就聽徐子盛講經書。豬的主人對他不回來感到奇怪,去尋找他。看見他在聽講經書,就想用竹鞭打他。眾位學生一起阻止,豬的主人才沒有打他。承宮於是就留在徐子盛門下學習。承宮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幾十年裡,就精通了這本經書。

解釋

  1. 少孤:年幼喪父。

2.明:精通;懂得。

3.授:傳授;教。

4.諸:所有。

5.好:喜歡,愛好,喜好。

6.怪:奇怪。

7.索:索要

8.承宮:東漢人。

9.琅邪:古郡名,在今山東境內。

10.門下生:指學舍里的學生。

11.樵薪:砍柴。

12執苦:干苦活。

13.廬:屋子。

14.笞(chi).:用竹片鞭打。

15數:幾。

16欲:想要。

17樵薪:砍柴。

18執苦:干苦活。

【啟示】勤奮能使人有所作為。


❽ 文言文:《承宮樵薪苦學》.請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承宮是個怎麼樣的人

承宮是個愛學習(讀書),肯吃苦的人。

❾ 閱讀下面文言文。(10分)承宮樵薪苦學承宮,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豬。鄉里徐子盛明《春秋》


小題1:A
小題2:孤兒鞭打
小題3:豬的主人見他還不回來,就去找。
小題4:被承宮回好學感動答,同病相憐。
小題5:學習刻苦必然成長。

❿ 求這個的文言文的翻譯。。。承宮什麼薪苦學

承宮拾薪苦學
原文
承宮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豕。鄉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經》授諸生數百專人。宮屬過其廬下,樂其業,因就聽經,遂留請門下。為諸生拾薪 ,執苦數年,勤學不輟。
譯文
承宮,幼時喪父,在他八歲的時候,幫別人放豬。鄉里有叫徐子盛的人,把《春秋》傳授給所有的學生。承宮從他房前經過,感到很喜歡,於是聽徐子盛講經書。承宮於是就留在徐子盛門下學習。承宮為所有學生撿柴 ,堅持辛苦幾年,勤奮學習沒有終止。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