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素描基礎知識
自學難度還是挺大的,你可以多買點書籍,多自學視頻,然後多練習,微博上有很多美術基礎知識,會分享很多畫畫的精髓及要點,包括頭像怎麼畫的細節都會很清晰,你可以多找點資料參考下;學素描一般從石膏幾何體開始,然後畫靜物、石膏像、人像,由簡單到復雜,漸漸學會把復雜的形體歸納成幾何形。
2. 學習素描基礎知識有哪些
素描基礎入門理論知識學素描必看
素描的概念
素描從廣義上講,顧名思義,包含有「樸素的描寫」之意。它是用鉛筆、毛筆、鋼筆、碳筆,甚至是現在流行的手寫版的畫筆等工具做單色的描繪。
但從狹義上講,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包括繪畫、建築、雕塑等)的基礎訓練學科。是通過線條、色塊的深淺把我們所畫的物象的體積的感覺和空間的感覺真實的表現在平面的紙上。學習美術必須打好素描基礎。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素描也是獨立的藝術形式。藝術使人產生美感,只有建立在美感基礎上的訓練,才是我們需要的。在素描的基礎聯系過程中,必須循序漸進、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日積月累才能做到得心應手,以情動人、以美悅人。相信大家都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做到心專、腦動、眼准、手勤,持之以恆必將會有令人驚喜的收獲。
一、畫素描需要的工具及如何使用
1、用筆的要求
炭筆:炭筆的用法和鉛筆相似,炭筆的色澤深黑,有較強的表現能力,是畫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畫人物肖像尤佳.但畫重了很難擦掉。
木炭條:木炭條是用樹枝燒制而成,色澤較黑,質地鬆散,附著力較差,畫完成後需噴固定液,否則極易掉色破壞效果。
炭精棒:炭精棒常見的有黑色和赭石色兩種,質地較木炭條硬,附著力較強,可用可不用固定液。
鉛筆畫使用橡皮擦注意事項:
(1).初學時往往總覺得畫一筆不滿意時,就馬上用橡皮擦去了,第二次畫得不對時又再擦去,這是最不好的習慣。一則容易傷害畫紙使紙張留下疤痕,再則畫時就越畫越無把握了,所以應極力避免。
(2).當第一筆畫不對時,盡可再畫上第二筆,如此畫時就有一個標准,容易改正,等濃淡明暗一切都畫好之後,再把不用之處的鉛筆線,用橡皮輕輕擦去,這樣整幅畫面就清楚可愛多了。
(3).其實畫面上許多無用的線痕,通常到最後都會被暗的部份遮沒了,我們只需把露出的部份擦去,這樣也較為省力。同時不用的線痕,往往無形中成為主體的襯托物,所以不但不擦去無害於畫面,有時反而收到無形的效果,這是我們不可不注意的地方。
3、用紙的要求
畫素描通常在專用的素描紙上進行(不過我的素描紙就是電腦屏幕,當然我的筆也就是畫板的畫筆了),選用素描紙時,要注意紙質堅實、平整、耐磨、紋理細膩、不毛不皺、易於修改(好麻煩啊,不過為了能畫出好的作品,也沒辦法,呵呵),如素描紙、鉛畫紙,如太粗、太薄、太光滑的紙都不適合鉛筆畫素描。初學者使用的紙張大小以8開或4開為宜,16開大小的銅版紙和復印紙,則適合用鋼筆、圓珠筆畫素描。
4、畫板和畫夾
畫板和畫夾都有不同的型號,大小可隨自己的畫幅而定,初學者選用
590X440mm左右的為宜.畫板比較堅固耐用,畫夾則方便攜帶,是外出寫生的好幫手。
另外還需准備美工刀等其他一些工具。
二、學習素描應注意的一些事項
1、位置的選擇和作畫姿勢
正確的寫生姿勢、有助於整體觀察和表現方法的運用。在繪畫時身體應與畫板相距一臂左右。如有條件,畫板放在畫架上最好,如果沒有畫架,畫板放在大腿上也可以。畫架一般放置在繪畫者的右前方。畫者與寫生對象之間的最佳距離,通常是對象高度或寬度的3倍到5倍之間,良好的習慣有助於繪畫技能的提高。
2、握筆方法
畫畫的握筆方法是和平時寫字有區別的.通常的握筆方法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鉛筆(如圖1),小指作支點支撐在畫板上(或懸空),靠手腕的移動來畫出線條(如圖2),只在細部刻畫時才會採用象平時寫字的握筆姿勢,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點來移動手腕完成、作業時間控制
通常一幅素描一般安排在2-3小時之間,若是畫面復雜,一次不能完成的,可以用多次完成。
3、作業目標安排
按造型因素做分解練習,有目的地集中解決難點,如:形體概括練習、比例和結構分析聯系、透視與結構聯系、結構與色調表現練習,作業目標應明確,以利於學習和掌握技法表現規律及藝術表現規律。
4、培養科學思維方法
造型規律的掌握與運用是培養正確的思維方法的過程。在素描訓練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習者解決各種關系的思維能力,如正確把握主觀與客觀、感性與理性、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等。素描基礎教程(二)
--學習素描
造型基本因素
1、形體的點、線、面
我們所描繪的物體都是立體的,而最基本的形體是立方體、球形、柱體與椎體。素描寫生可從這四類形體出發,去研究主體構成的基本因素與形體塑造的關系
點點表示位置,是形體塑造的標記,對於造型有著特定的數量意義。先看位置點,找出它的基點與頂點、右點、左點、近點和遠點,這些點規定著物體的整體范圍和個面之間的大小比例關系。再看轉折點,這些點如同交通樞紐,聯系著形體中的線與面。
線線由點的定向運動產生。線條是點運動的延續,連接起點和終點的是線,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無數的線組合而成。線是形體塑造的中堅,線有著無窮的魅力。
輔助線是指在形體塑造的過程中所藉助的假設線。這些線,有助於我們把握形體的動勢和形體的整體特徵,有利於我們表現形體時能做到從整體到局部有序的進行。
輪廓線輪廓線反映的是形體轉折部分。在繪畫過程中,輪廓線的表現要求由直線到曲線,有外輪廓到內輪廓,從而形成物體的立體框架。
面無數點的組合或無數線排列後的效果,在視覺上形成了面,而面運動產生了體。在造型過程中,面可分為兩類,即直面與曲面。
直面立方體在畫面上一般是以正面、側面、頂(底)三個面呈現。
曲面球體藉助於光線,在畫面上一般是以亮面、暗面、明暗交界線(面)、反光面和投影組合而成。
任何一種復雜的形體,都可以由立方體、球體體面關系去理解和分析。
2、比例與分割
比例是指物體間或物體各部分的大小、長短、高低、多少、窄寬、厚薄、面積風諸方面的比較。不同的比例關系形成不同的美感,觀察與表現比例關系有個
較好的方法,如先抓住相比關系因素的兩極,再確定中間部分,依次分割下去,就可以確定出任何復雜的比例關系
3、特徵與基本形
物體的形體特徵,是指物象都有自己的特徵,使之相互之間得到區別。我們要對形狀進行概括與歸納,形成了一個基本形的概念,如圓形:人臉、蘋果、罐子、太陽;方形:課桌、書籍、電視機、房子等,因此可以這樣說,抓住了基本形就基本抓住了形體的主要特徵。
從形體總體出發,對物體的原形進行簡化,省去煩瑣的細枝末節,以形成簡單的幾何形狀。首先是抓住它的平面形,是方、是圓還是角;再看它的體積特徵,屬於立方體、球體還是柱體。在具體作畫時,先目測高度,再目測寬度,最後作上、下的寬窄比較,就能把握住形體的基本特徵。
4、轉折與輪廓
當構成物體的面發生方向上的變化,形體的面就出現了轉折。方形物體轉折明顯,稱為折,圓形物體轉折緩慢,稱為轉。一般的物體的邊緣可以看作是轉折,立方體外緣內的棱為轉折,叫內輪廓。球體內側的明暗交界可視為轉折,也屬於內輪廓。在造型過程中,當我們以線去體現形體的轉折處,即為輪廓線。根據形體轉折內外的部位,輪廓線可分為外輪廓線和內輪廓線。在作畫起稿過程中,應集中表現物體的輪廓,抓住輪廓的方法可採取由外到里的方法。
5、結構與構成
結構是指物體本身個部分組合和構造。物體都有內部和外部的構成因素和結構關系,個部分的互相連接穿插、重疊、相離等決定了物體的形體。在素描訓練中,對結構加進一些主觀成分和表現手法,反映在畫面上的形體結構,可看作一種構成。
6、透視與空間
一切物象佔有一定的空間,物與物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空間距離。如畫者與寫生物的空間距離,被畫物體之間的空間距離,被畫物本身前後的空間距離,被畫主體與背景的空間距離。。。。在素描中,利用物體的透視變化產生距離感,表現空間的技法,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透視原理的運用。
3. 繪畫的基礎知識!
沒有美術基礎的人,首先可以先從線條練起,接著就是幾何石膏體了,結束之後是花瓶或者杯子、罐子、碗一類的靜物,有時可以穿插一些水果或者背景布之類的到畫中。然後是人體五官,先是塊面的,再是圓面的。接著是頭像,也先是塊面的,可以先從貝多芬畫起,這是最簡單的頭像,然後再到圓面。這些都是脖子以上的頭像,後面還有胸像,坐像等。
建議先買一些石膏體的素描書,先從石膏體入手。沒有美術基礎的人學素描,一定要先掌握美術基礎,而這些石膏體(比如圓柱體、圓錐體、正方體、長方體……)正是學美術的人必須經歷過的基礎課程,多臨摹就會有提高。好一點的石膏體素描書在前幾頁都有講透視之類的知識,要把這些知識參透就少走好多的彎路;每一幅成功的素描作品都要有分步的步驟圖,有步驟圖的書對沒有美術基礎的人來說很簡單易懂。
幫你總結一下:1、要是石膏體素描書;2、書的前幾頁有講透視之類的知識;3、書內前幾幅作品都要有步驟圖。
你可以到這個網站去挑一挑
http://www.china-pub.com/browse/typeid/04-01-04-03/ordertypeid/1
4. 美術色彩素描的基礎知識
色彩構成理論知識講義篇 編輯 | 刪除 | 許可權設置 | 更多▼ 設置置頂 推薦日誌 轉到私密記事本 ゞ-7~水墨ぐ 發表於2009年06月19日 23:30 閱讀(2) 評論(0) 分類: 色彩 許可權: 公開 一、關於色彩
視覺藝術語言的元素包括造型要素、色彩要素、肌理要素三個方面:
平面 —— 二維:點、線、面
造型要素 實空間:點、線、面
立體
虛空間:點、線、面
色相
色彩要素 明度
純度
肌理要素———視覺產生的觸覺、幻覺
視覺藝術的三大要素是相互關聯的、相互依存的整體。色彩是視覺藝術、造型藝術的重要要
素之一,色彩起著先聲奪人的作用。但色彩又不能脫離形體、空間、位置、面積、肌理等單獨存
在,所以研究色彩問題必然牽扯以上諸方面的關系。
1、色彩構成
將兩個以上的單元,按照一定的原則,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單元稱之為構成。將兩個以上的
色彩,根據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則,重新組合、搭配,構成新的美的色彩關系就叫色彩
構成。
2、繪畫色彩與設計色彩
繪畫色彩、設計色彩其原理是一致的。繪畫色彩包含著寫實色彩和裝飾色彩,設計色彩同樣
也包括裝飾色彩和寫實色彩,只是各自的側重不同而已。現代繪畫中,裝飾的配色方法被廣泛的
使用,使繪畫色彩與設計色彩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當然繪畫色彩和設計色彩存在著區別,如寫實
繪畫的色彩側重於科學再現,設計性的色彩側重於抽象的裝飾但它們都是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
二、色彩物理學
小林秀雄在《近代繪畫》中評論莫奈一章中說:「色彩是破碎的光-----,太陽的光與地球相
撞,破碎分散,因而使整個地球形成美麗的色彩-----。」
根據現代物理學證實,色彩是光刺激眼睛在傳到大腦的視覺中樞而產生的一種感覺,人對色
彩感覺的完成,首先要有光,要有對象,要有健康的大腦和眼睛,其中缺一不可,因此為了更好
的研究、應用色彩,就需要掌握光到達眼睛的物理學知識,光進入眼睛至腦引起感覺作用的生理
學知識。
1、 光譜
17世紀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用三棱鏡揭開了彩虹的奧秘。如果我們把白色日光從一夾縫倒入
黑暗的房屋中,並使這一白光穿過玻璃棱鏡,棱鏡就會將白光分離成紅、橙、黃、綠、青、藍、
紫各種顏色的光,當這些光投照在白色牆壁上時,我們就會在這黑暗之中見到與彩虹有相等顏
色秩序的光色譜。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分解或光譜。
2、 單色光與復色光
牛頓以前的學者,認為白色是最簡單的光線。牛頓用三棱鏡把白光分解為紅、橙、黃、綠、
青、藍、紫色光,如在光線分散的中途加一塊凸透鏡,使分散的光線在凸透鏡與映幕之間的某
一點集中,而集中的一點則又是白色光。所以白色光即為復色光。
經三棱鏡分解的紅、橙、黃、綠、青、藍、紫任意一個色光再經三棱鏡不再分解,映幕上
仍是原來的色光,這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單色光。
3、 可見光譜與不可見光譜
用三棱鏡分解太陽光形成的光譜,是人類眼睛所能看的范圍。從最長的紅色光波約780毫
微米,依次縮短,到紫色光波約380毫微米,這個區域為可見光譜,也就是說使我們人類所能
看到的顏色。換句話說,色彩是一種視知覺,是光作用於眼睛的結果。那麽,780毫微米以外
的則是紅外線、電波等不可見光譜,通過儀器才能觀測。
4、 光源色
由各種光源(標准光源:1、白熾燈2、太陽光3、有太陽時所特有的藍天的晝光)發出的
光,光波的長短、強弱、比例性質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如:普通燈泡的光所
含黃色和橙色波長的光多而呈現黃色味,普通熒光燈所含藍色波長的光多則呈藍色味。那麽,
從光源發出的光,由於其中所含波長的光的比例上有強弱,或者缺少一部分,從而表現成各種
各樣的色彩。
5、 顏料色
在白紙上塗上紅顏料就可看到紅色,塗黑顏料就可看到黑色,是什麽原因呢?和電燈的
色一樣,從光源射來的光直接進入眼睛是看不到顏色的,從光源來的光若碰到紙或顏料等不
透明的物體,在那裡一部分被吸收,剩下的反射入眼睛,這才可以見到色。太陽光的白色光
遇到紙,紙完全不吸收光,全部反射,於是,紙也等比例的包含各種波長的光而可以看到白
色。灰色也是反射著等比例的各種波長的光,但是白色是全部反射照射光,而灰色則是把各
種波長的光全部少量的吸收,剩下的再反射出去,所以看著比白色暗。再一張紙上塗上黑顏
色,由於光全部吸收而不再反射,結果就看到了黑色。那麽紅顏料只反射所照射的白色光中
的紅單色光,吸收了剩餘的光才可以紅紫這樣的光譜表示,可是黃稍帶著綠和藍的色消失了。
這就是說,紅顏料是反射以紅色為中心的光譜色,吸收所剩的光色。這樣,類似顏料的物體
色雖同樣是紅色,但並不同於單光色,而是產生以幾個單光色混合為一個色的感覺,故而把
這樣的色叫做復合光的色。
其次,色玻璃等透明物體的色,是由玻璃吸收一部分光源來的光,透過所剩的光後進入眼
後所見到的色,它也是一種復合光的色。
6、物體色
這樣我們看到的色,無論是動植物的色、服飾的色還是建築和器物的色,幾乎都是取決於光源光、反射光、透射光的復合色光。把這樣的色特別命名為物體色,以與自己發光的光源色相區別。但是物體色不是一成不變的,光源色的改變也會使
物體色發生變化。
三、色彩的體系
1、色的三屬性
世界上幾乎沒有相同的色彩,根據人自身的條件和觀看的條件我們大約可看到200萬到800
萬個顏色,這些色彩大致區分的話,可以分為白、灰、黑那樣不著彩的色叫無彩色,和紅、黃、
藍等那樣有彩的色叫有彩色。
各種色彩現象都具有色相、明度和純度三種性質。對色彩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是學習色彩
構成的基礎。
①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區別色彩種類的名稱。指不同波長的光給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紅、橙、黃、綠、藍、紫等每個字都代表一類具體的色相,它們之間的差別屬於色相差別。在應用色彩理論中,通常用色環來表示色彩系列。處於可見光譜的兩個極端紅色與紫色在色環上聯結起來,使色相系列呈循環的秩序。最簡單的色環由光譜上的6個色相環繞而成。如果在這6色相之間增加一個過渡色相,這樣就在紅與橙之間增加了紅橙色;紅與紫之間增加了紫紅色,以次類推,還可以增加黃橙、黃綠、藍綠、藍紫各色,構成了12色環,12色相是很容易分清的色相。如果在12色相間再增加一個過渡色相,如在黃綠與黃之間增加一個綠味黃在黃綠與綠之間增加一個黃味綠,以此類推,就會組成一個24色的色相環。24色相環更加微妙柔和。色相涉及的是色彩「質」方面的特徵。
②明度: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任何色彩都有自己的明暗特徵。從光譜上可以看到最明亮的顏色是黃色,處於光譜的中心位置。最暗的是紫色,處於光譜的邊緣。一個物體表面的光反射率越大,對視覺的刺激的程度越大,看上去就越亮,這一顏色的明度就越高。因此明度表示顏色的明暗特徵。明不可以說是色彩的骨架,對色彩的結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明度在色彩三要素中可以不依賴於其他性質而單獨存在,任何色彩都可以還原成明度關系來考慮,例如黑白攝影及素描都體現的是明度關系,明度適於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空間感。黑白之間可以形成許多明度台階,人的最大明度層次辨別能力可達200個台階左右,普通使用的明度標准大都為9級左
右。
③、 純度:指色彩的鮮艷度。從科學的角度看,一種顏色的鮮艷度取決於這一色相發射光的
單一程度。人眼能辨別的有單色光特徵的色,都具有一定的鮮艷度。不同的色相不僅明度
不同,純度也不相同。例如顏料中的紅色是純度最高的色相,橙、黃、紫等色在顏料中純
度也較高,藍綠色在顏料中是純度最低的色相。在日常的視覺范圍內,眼睛看到的色彩絕
大多數是含灰的色,也就是不飽和的色。有了純度的變化,才使世界上有如此豐富的色彩。
同一色相即使純度發生了細微的變化,也會帶來色彩性格的變化。
2、色的表示方法
由於工業的發展,在印染、塗料、裝飾材料、印刷等許多門類的工業中都需要更多種類的顏色。
面對如此發展的色彩需求,必須有一個系統的科學的色彩表示方法,以求使用中對色彩便利的選擇
和正確的應用。其中有適用於藝術家與設計師使用的通過用三維空間來表示明度、色相與純度的色
立體。色立體的科學性在於它所標示顏色,它是以精密的測色儀所測定的標准色樣,可供印刷、印
染、造紙、美術設計等各行業為配色的參照。在藝用色彩學中,色立體的用途不僅限於配色方面,
對於藝術工作者來說有色立體所顯示出的色彩體系結構,有助於對色彩進行完整的邏輯分析。為方
便藝術家、設計師、印刷技術人員使用,後又發展為色立體圖冊。
四、色彩的混合
1、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指的是色光的混合 兩種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會提高,混合色的總亮度等於相
混各色光亮度的總和,因此叫加法混合。色光混合中,三原色光是朱紅、翠綠、藍紫,這三種色
光不能用其他色光相混而產生。朱紅 翠綠=黃、翠綠 藍紫=藍、藍紫 朱紅=品紅。當三原色光按
一定的比例 相混時,所得到光是無彩色的白色光。如果只通過兩種色光相混就產生白光,那麽這
兩種色光就是互補關系。如:朱紅 藍、翠綠 紫紅、藍紫 黃都是互補關系。
2、減法混合
指的是顏料、染料的混合,透過重疊的彩色玻璃紙或色玻璃所映現的混合色。減法混合的三
原色是加法混合三原色的補色,即翠綠的補色品紅、藍紫補色淡黃、朱紅的朱紅的補色天藍色,
這三原色,是不能用任何顏色混合出來的,用兩種原色混合出來的顏色稱為間色。如:紅 藍=
紫、黃 紅=橙、黃 藍=綠。如果兩種顏色能混合出黑色或灰色,那麽這兩種色就是互補色。用
三種原色相混會產生含灰的復色如棕色、橄欖綠色等,當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可以產生黑色
或黑灰色。在減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純度也會下降。在印刷中重疊透明的油墨
所表現的混色就是減法混合的一種。
3、中性混合
無論是色光的混合還是色料的混合,都是色彩未進入眼睛之前以在視覺外混合好了,再由眼
睛看到。這種視覺外的混色為物理的混色。另一種情況是顏色在進入視覺前沒有混合,而在一定
的條件下通過眼睛的作用將色彩混合起來。這種發生在視覺內的混色為生理混色。由於視覺混色
效果在知覺中沒有變亮也沒有變暗的感覺,它所得到的亮度感覺為相混各色的平均值,因此叫中
性混合。
有兩種視覺混合的方式:①顏色旋轉混合,這是由於轉動的色盤使眼睛的視網膜在同一位置
上不斷快速更換色彩刺激的緣故。混合效果在色相方面與加法混合的規律相似,但在明度上卻是
相混各色的平均值。②空間混合,是指由於空間距離和視覺生理的限制,眼睛辨別不出過小或過
遠物象的細節,把各不同色的色塊感受成一個新的色彩,這種混合受空間距離的影響,稱為空間
混合。空間混合屬中性混合,即不加光也不減光。用空間混合的方法達到的混色效果比用顏料直
接混合的效果要明亮。印刷中的三色版網點的排列,就是這種混合原理。
五、色彩對比
1、同時對比與連續對比
當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同時並放在一起,雙方都會把對方推向自己的補色。如:紅和綠放在
一起,紅的更紅,綠的更綠;黑和白方在一起,黑的更黑,白的更白,這種現象屬於色彩的同時
對比。色相對比、純度對比、明度對比都屬於同時對比整體中的各個部分。
連續對比現象與同時對比現象都是視覺生理條件的作用所造成的,它們出於一個原因,但發
生在不同的時間條件。同時對比主要指的是同一時間下顏色的對比效果,連續對比指的是不同時
間的條件下,或者說在時間運動的過程中,不同顏色刺激之間的對比。如:當我們長久的注視一
塊紅顏色之後,看到周圍的東西發綠;當我們在暖色光的環境適應後,突然來到正常光線下,會
覺得顏色發冷。這種視覺殘像屬於色彩的連續對比現象。掌握色彩的連續對的規律,可以使設計
師利用它加強視覺傳達的印象或用於減輕緊張工作造成的視覺疲勞。
2、色相對比
不同顏色並置,在比較中呈現色相的差異,稱為色相對比。如:湖藍與鈷藍比較就覺得湖藍
帶綠味,鈷藍帶紫味,在對比中,這兩種顏色的特徵更明確了。
色相對比中包括:
①原色對比:紅黃藍三原色是色環上最極端的三個顏色,表現了最強烈的色相氣質,它們之間的對比屬於最強的色相對比。如用原色來控制色彩,會使人感到一種極強烈的色彩沖突。如各國都選用原色來作為國旗的色彩;京劇臉譜也使用強烈的三原色突出人物的特徵等。
②間色對比:橙色、綠色、紫色為原色相混所得的間色,色相對比略顯柔和,自然界中的植物的色彩呈間色為多,如:果實的黃橙色、紫色的花朵、
綠與橙、綠與紫這樣的對比都是活潑鮮明具天然美的配色。
③補色對比:在色環直徑兩端的色為補色。確定兩種顏色是否為互補關系,
最好的方法是將它們相混,看是否能產生中性灰色,如達不到就要對色相成分,進行調整才能找到准確的補色。一對補色並置在一起,可以使對方的色彩更鮮明。最典型的補色對是紅和綠、黃和紫、藍與橙。黃紫色對由於明暗對比強烈,
色彩個性懸殊,是補色中最突出的一對,藍橙色對明暗對比居中,冷暖對比最強活躍而生動,紅綠色對,明度接近,冷暖對比居中,因而相互強調的作用非常明顯。補色對比的對立性促使對立雙方的色相更加鮮明。
④鄰近色相對比: 在色環上順序相鄰的基礎色相,如紅與橙、黃與綠、橙與黃這樣的色並置的關系稱鄰近色相對比。屬於色相弱對比范疇。它最大的特徵是其明顯的統一調性,在統一中不失對比的變化。
⑤色相對比稱為類似色相對比,是最弱的色相對比效果。常用於突出某一色相的色調,注重色相的微妙變化。
⑥冷暖體系與對比:我們對一部分色彩產生暖和的感覺,一部分產生寒冷的感覺。從色環上看,有寒冷印象的有藍綠至藍紫的色,其中藍色是最冷的顏色;
有暖和印象的是紅紫到黃的色,其中紅橙是最暖的色。從視覺上,冷暖對比產生美妙、生動、活潑的色彩感覺。冷色和暖色能產生空間效果,暖色有前進感和擴張感,冷色有後退感和收縮感,在藝術表現中,冷暖色都又豐富的精神內涵。
3、純度對比
一個鮮艷的紅和一個含灰的紅相比較,能感覺出它們在鮮濁上的差異,這種色彩性質上的比
較,稱為純度比較。純度對比可以體現同一色相不同純度的對比中,也可體現在不同的色相對比
中,純紅與純綠相比,紅色的鮮艷度更高;純黃與黃綠相比,黃色的鮮艷度更高。
可以通過2個方法降低飽和色相的純度:①混入無彩色黑白灰②混入該色的補色。在改變一
個色彩的純度過程中無論加白、加灰還是加黑,都會在不同程度上使色彩的色相及冷暖傾向發生
變化。一般來說,冷色有些變暖,暖色有些變冷。
將一個飽和度很高的色相按一定比例不斷往裡增加和它明度相等的灰色,直至變成完全的中
性灰,就可以獲得一個完整的純度色階。利用這一色階,可以獲得純度的強中弱各種各種對比效
果。
位於純度色階兩端的飽和色或近似飽和的色與中性灰色或近似中性灰色相比較,產生純度強
對比;在色階上間隔大約3-5個等級的對比屬純度中間對比;間隔只有1-2個屬純度弱對比。
現實中的自然色彩和應用色彩大都為不同程度含灰的非飽和色,而每一色相在色相上的微妙
變化都會使一個色彩產生新的相貌和情調。
4、明度對比
每一種色彩都有自己的明度特徵。飽和的黃和紫比較,除去它們的色相不同以外,還會感覺
有明暗的差異,這就是色彩的明度對比。
明度對比與其它兩種要素的對比一樣,大體上劃分為三種對比關系。與孟賽爾色立體的明度色
階表作為劃分等級的參照標准。該表從黑至白共有11個等級,凡顏色明度差在3個級數之內的為
明度弱對比,在3-5個級數差之內的為明度中間對比,在5度以上的,為明度強對比。
色彩的認識度主要取決於形狀與周圍色彩的關系,特別是它們之間的明度對比關系。明度對
比強,色彩的認識度就高,圖形也就越清楚。
色彩的認識度向我們提供了一個有基本意義的規律:在色彩構圖中,突出形態主要靠明度對
比。因此要想使一個色彩的形態產生有力的影響,必須使它和周圍的色彩有強的明度差。反過來
說,要想削弱一個形態的影響,就應該縮小它和背景的明度差。這些
5. 美術素描技巧
第一章 素描基礎理論 美術的概念;( ;(1 美的藝術的簡稱;( ;(2 造型藝術, 1 美術的概念;(1)美的藝術的簡稱;(2)造型藝術,既造型藝術是指佔有 一定的空間,構成一定美感形象,並通過視覺來欣賞的形象藝術。它包括繪畫, 一定的空間,構成一定美感形象,並通過視覺來欣賞的形象藝術。它包括繪畫, 雕朔,建築等( 專指繪畫。 雕朔,建築等(3)專指繪畫。 素描;用單色來畫的意識。 指單色的意識, 指畫的意識。 2 素描;用單色來畫的意識。素,指單色的意識,描;指畫的意識。 幾何形體;由平面和曲面所圍成,佔有一定空間的多種立體圖形。如正方體, 3 幾何形體;由平面和曲面所圍成,佔有一定空間的多種立體圖形。如正方體, 長方體,圓柱體等等。 長方體,圓柱體等等。 比例;比例是繪畫因素尋找可比參照物進行可比因素的比較, 4 比例;比例是繪畫因素尋找可比參照物進行可比因素的比較,比較的內容為 長度,寬度,高度,角度,距離。比較的程序是先整體,後局部。( 。(比例有整 長度,寬度,高度,角度,距離。比較的程序是先整體,後局部。(比例有整 體比例和局部比例) 體比例和局部比例) 素描調子;是指塗明暗的意識。所描繪的物體, 5 素描調子;是指塗明暗的意識。所描繪的物體,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明暗 關系。在有明暗的前提下,形體才能有一定的空間關系,遠近關系, 關系。在有明暗的前提下,形體才能有一定的空間關系,遠近關系,虛實關系 等。 形體結構;在素描訓練中形體結構是素描訓練的核心, 6 形體結構;在素描訓練中形體結構是素描訓練的核心, 指物體的基本形狀, 形 ; 指物體的基本形狀 , 這個形狀一般指外部輪廓和外部輪廓內的形體位置安 排. 一般指在外部形狀表現完成以後, 對形狀體積的表現, 體 ; 一般指在外部形狀表現完成以後 , 對形狀體積的表現 , 體積一般是指形狀 所佔空間的面積,既不同的面形成一定的體積,但要先有形而後考慮體積的問題. 所佔空間的面積,既不同的面形成一定的體積,但要先有形而後考慮體積的問題. 體積是依附在形體的基礎之上的空間因素. 體積是依附在形體的基礎之上的空間因素. 結構;在繪畫上,結構一詞是借用建築的名詞,意識的組合與連接的意識 接的意識, 結構;在繪畫上,結構一詞是借用建築的名詞,意識的組合與連接的意識,在繪畫 結構一般有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從人物分析的角度來考慮的話, 上 , 結構一般有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 , 從人物分析的角度來考慮的話 , 內部結構 一般指人物內部的骨骼肌肉連接與組合後所形成的外在結構形式和起伏形式. 一般指人物內部的骨骼肌肉連接與組合後所形成的外在結構形式和起伏形式. 外在結構指一個形體是由若干個局部所組成的, 外在結構指一個形體是由若干個局部所組成的 , 而這些局部在形成一個整體的 時候, 所體現出來的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連接形式和組合形式,就是外部結構. 時候, 所體現出來的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連接形式和組合形式,就是外部結構. 形體結構是素描的訓練重點,是素描的核心理論, 形體結構是素描的訓練重點,是素描的核心理論,在素描的訓練上如果把結構的 基本理論理解和掌握的話,那在素描的基礎理論上就可以過關了. 基本理論理解和掌握的話,那在素描的基礎理論上就可以過關了. 二 素描解決的主要任務 重點的解決學生的形體表現能力,既對物體形狀和體積的表現能力。 1 重點的解決學生的形體表現能力,既對物體形狀和體積的表現能力。 完成素描范圍內應解決的全部基礎訓練課題,內容包括;幾何形體, 2 完成素描范圍內應解決的全部基礎訓練課題,內容包括;幾何形體,靜物素 石膏像,頭像,半身像,速寫共六個內容。 描,石膏像,頭像,半身像,速寫共六個內容。 在形體准確的前提下,如何的把形體朔造起來,把形體畫的立體。 3 在形體准確的前提下,如何的把形體朔造起來,把形體畫的立體。 三 素描從幾何形體學起的意義 在觀察和表現形體時, 1 在觀察和表現形體時,可以概括所任何形體的外部結構特徵和內部的結構特 包括整體的組合結構和局部結構。 征。包括整體的組合結構和局部結構。 以幾和幾何形體的方式來觀察和分析,簡化形體,概括形體,表現形體, 2 以幾和幾何形體的方式來觀察和分析,簡化形體,概括形體,表現形體,對 形體有特別的整合的作用。對於提高形體的分析能力是非常關鍵的基礎理論。 形體有特別的整合的作用。對於提高形體的分析能力是非常關鍵的基礎理論。 四 素描觀察方法細解 整體觀察;在素描訓練中整體的觀察是整體表現的前提 觀察是整體表現的前提。 1 整體觀察;在素描訓練中整體的觀察是整體表現的前提。是捕捉形體和表現 形體的靈魂。整體的內涵有三個內容;( 整體的觀察是指聯系的觀察, ;(1 形體的靈魂。整體的內涵有三個內容;(1)整體的觀察是指聯系的觀察,既將 形體的各個局部聯系起來進行觀察( 整體的觀察是指概括的觀察。( 。(3 形體的各個局部聯系起來進行觀察(2)整體的觀察是指概括的觀察。(3)整 體的觀察也是指整體與局部之間的交替觀察,既以整體觀察為主, 體的觀察也是指整體與局部之間的交替觀察,既以整體觀察為主,以局部的觀 察為輔進行交替的觀察和交替的表現。 察為輔進行交替的觀察和交替的表現。但從觀察的角度講必須是以整體的觀察 來開始,以整體的調整來結實。 來開始,以整體的調整來結實。 用幾何形體的方式來觀察; 2 用幾何形體的方式來觀察;用幾何形體的方式來觀察主要是用幾何形體的方 式來分析和概括形體。在簡化形體以後,把形體的整體抓住。 式來分析和概括形體。在簡化形體以後,把形體的整體抓住。 用綜合比較的方法來觀察;綜合比較的方法主要是運用比例的方式來進行 主要是運用比例的方式來進行。 3 用綜合比較的方法來觀察;綜合比較的方法主要是運用比例的方式來進行。 比較的方法是先整體,後局部。 比較的方法是先整體,後局部。主要的目的是把整體的定位與局部的定位通過 不利的方式來完成。 不利的方式來完成。 素描用筆方法細解; 五 素描用筆方法細解; 用筆以「寧方勿圓,寧拙勿巧,寧贓勿凈」的方式來指導自己的用筆。 1 用筆以「寧方勿圓,寧拙勿巧,寧贓勿凈」的方式來指導自己的用筆。 用筆的方向以隨形體為主。 2 用筆的方向以隨形體為主。 用筆訓練應以直線訓練和調子訓練為主。 3 用筆訓練應以直線訓練和調子訓練為主。 在用筆的要求上,一般以上述的要求來考慮用筆的情況。在隨形體的同時, 4 在用筆的要求上,一般以上述的要求來考慮用筆的情況。在隨形體的同時, 也要考慮如何的把以前的用筆破一破。把畫面上的用筆方向靈活一些。 也要考慮如何的把以前的用筆破一破。把畫面上的用筆方向靈活一些。 六 素描調子訓練細解 光源分析是畫調子的一個基本前提,光源的種類分為以下幾點; (一) 光源分析是畫調子的一個基本前提,光源的種類分為以下幾點; 順光;順光是指作者同光源的位置相同,所畫的對象基本全部都是亮部, 1 順光;順光是指作者同光源的位置相同,所畫的對象基本全部都是亮部,看 不見投影。 不見投影。 側光; 度角來看被畫的的對象. 2 側光;側光是指作者的位置與光源的位置成 90 度角來看被畫的的對象.被畫的 對象有一半是亮部,一半是暗部.這個角度便於表現物體的結構關系. 對象有一半是亮部,一半是暗部.這個角度便於表現物體的結構關系. 逆光; 度角,作者的視線面對光源的方向, 3 逆光;作者的位置與光源的位置成 180 度角,作者的視線面對光源的方向,被畫 的對象基本上是以暗部為主.. 的對象基本上是以暗部為主.. 頂光;光源從被畫對象的頂部來,其投影在被畫對象的根部,只有頂部是受光. 4 頂光;光源從被畫對象的頂部來,其投影在被畫對象的根部,只有頂部是受光. 其餘全部是中間調子或者是暗部. 其餘全部是中間調子或者是暗部. 多光;是指被畫對象有兩種以上的光源照射在被畫的對象上, 5 多光;是指被畫對象有兩種以上的光源照射在被畫的對象上,這種情況一般選 擇對於對象表現形體結構有利的一個光源來表現對象 結構有利的一個光源來表現對象. 擇對於對象表現形體 結構有利的一個光源來表現對象 . 其餘的光源以反光的形 式出現或省略. 式出現或省略. (二) 素描五大調子 素描的五大調子是指;明暗交界線, 過渡調, 亮調, 反光, 素描的五大調子是指;明暗交界線, 過渡調, 亮調, 反光, 投影 關於素描五大調子的基本論述; 關於素描五大調子的基本論述; 素描的五大調子一般是以明暗交界線先畫為主,在繪畫上, 1 素描的五大調子一般是以明暗交界線先畫為主,在繪畫上,一般在步驟上一般 都是從暗部開始畫,而才暗部開始的話 , 一般必須從明暗交界線開始 , 都是從暗部開始畫 , 而才暗部開始的話,一般必須從明暗交界線開始,這是一個 規律.在畫交界線的時候,必須考慮好交界線的位置,如果位置定錯了, 規律.在畫交界線的時候,必須考慮好交界線的位置,如果位置定錯了,其他的調 子也都白畫,這疑點必須注意. 子也都白畫,這疑點必須注意. 過度調;過度調有兩個,一個是暗部的過度調,一個是亮部的過度調, 2 過度調;過度調有兩個,一個是暗部的過度調,一個是亮部的過度調,兩者的區 別是亮部的亮,暗部的重,要區別好.但在畫的時候.,一般是從暗部開始. .,一般是從暗部開始 別是亮部的亮,暗部的重,要區別好.但在畫的時候.,一般是從暗部開始.或從交 界線往兩邊畫.同時的進行.在過度調的繪畫上,是素描中最主要的部分. 界線往兩邊畫.同時的進行.在過度調的繪畫上,是素描中最主要的部分. 亮調的素描有兩部分;一個是從高光到過度調的部分,盡管在亮部但也有調子. 3 亮調的素描有兩部分;一個是從高光到過度調的部分,盡管在亮部但也有調子. 只是很輕,但必須要畫,不能不畫,直到高光部分為止. 只是很輕,但必須要畫,不能不畫,直到高光部分為止. 反光;關於反光的畫法,主要考慮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在畫反光的時候, 4 反光;關於反光的畫法,主要考慮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在畫反光的時候,不管反 光有多亮,但反光再亮也不能比亮部的亮度還亮.二是無論有沒有反光, 光有多亮 , 但反光再亮也不能比亮部的亮度還亮 . 二是無論有沒有反光 , 考慮暗 部的反光的時候,必須把反光畫出來.只是在畫反光的時候,有的亮,有的不亮, 部的反光的時候 , 必須把反光畫出來 . 只是在畫反光的時候 , 有的亮 , 有的不亮 , 為此在考慮反光的. 無論有沒有反光,都要畫出來. 為此在考慮反光的.時候,無論有沒有反光,都要畫出來. 關於投影的畫法;在畫投影的時候,要考慮投影的透視關系的合理性, 5 關於投影的畫法 ; 在畫投影的時候 , 要考慮投影的透視關系的合理性 , 如果在 透視上出現問題,,會影響整個畫面的效果. ,,會影響整個畫面的效果 透視上出現問題,,會影響整個畫面的效果. (三) 素描調子的表現原理; 素描調子的表現原理; 素描調子應以表現形體結構為核心,並貫穿其全過程,調子是一個手段, 1 素描調子應以表現形體結構為核心 , 並貫穿其全過程 , 調子是一個手段 , 所要 表現的是形體結構是表現的目的.和表現的核心. 表現的是形體結構是表現的目的.和表現的核心. 調子的黑白灰;調子的黑白灰是指在表現畫面上的調子的時候, 2 調子的黑白灰;調子的黑白灰是指在表現畫面上的調子的時候,以表現畫面上 的最亮和最黑為目的.免得畫面上調子畫的特別的灰. 的最亮和最黑為目的.免得畫面上調子畫的特別的灰. 3 以側重表現畫面的光源為主.只有通過表現畫面上的光源才能把畫面上的立 以側重表現畫面的光源為主. 體與空間關系表現出來. 體與空間關系表現出來. 排隊法; 將畫面上的調子進行排隊要以整體出發, 4 排隊法; (1) 將畫面上的調子進行排隊要以整體出發,先進行局部與局部的之 間的排隊來進行.之後再把局部內部的上下左右關系按照與光源的遠近, 間的排隊來進行.之後再把局部內部的上下左右關系按照與光源的遠近,來考慮 畫面上的區別與排隊. 排隊法以黑白灰為基礎理論. 畫面上的區別與排隊. (2) 排隊法以黑白灰為基礎理論.將畫面分成黑白灰三大 系統. 在排隊的時候,需要把擋與擋之間的差距拉開的大一些.. ..以把區別的 系統. (3) 在排隊的時候,需要把擋與擋之間的差距拉開的大一些..以把區別的 差距明顯一些. 差距明顯一些. (四) 素描調子的四技法 立破法;基本原則是;」先立後破.邊立邊破.立破相伴,立破結合」 ;」先立後破 1 立破法 ; 基本原則是 ;」 先立後破 . 邊立邊破 . 立破相伴 , 立破結合 」 在立破的 反復中,求得一個最佳值. 反復中,求得一個最佳值. 加減法;以圍繞形體結構為主」邊加邊減,加減適度,加減結合」. 2 加減法;以圍繞形體結構為主」邊加邊減,加減適度,加減結合」. 松緊法;在這個技法上,一般是」邊畫邊松,松緊適度,近實遠虛,」. 3 松緊法;在這個技法上,一般是」邊畫邊松,松緊適度,近實遠虛,」. 虛實法; 近實遠虛」為主,視心部位實,非視心部位為虛. 4 虛實法; 以」近實遠虛」為主,視心部位實,非視心部位為虛. 素描調子的步驟; (五) 素描調子的步驟; 先畫出明暗兩大部分;先從暗部開始畫起,從整體的角度同時進行. 1 先畫出明暗兩大部分;先從暗部開始畫起,從整體的角度同時進行. 以控制話滿調子的」 為主.以逐步的加重為主,最忌諱一步到位. 2 以控制話滿調子的」度」為主.以逐步的加重為主,最忌諱一步到位. 從明暗交界線開始往暗部開始畫,或從明暗交界線往亮部過渡. 3 從明暗交界線開始往暗部開始畫,或從明暗交界線往亮部過渡. 七 繪畫透視基礎 繪畫透視; 透視是研究所描繪的對象在平面狀態下的立體結構和空間結構. 1 繪畫透視; 透視是研究所描繪的對象在平面狀態下的立體結構和空間結構. 視點; 2 視點; 指畫者眼睛的位置 視線; 視點與物體之間的虛擬連線 3 視線; 視點與物體之間的虛擬連線. 視閾;先固定視點,60 度視角內所看到的范圍為正常的視閾. 4 視閾;先固定視點,60 度視角內所看到的范圍為正常的視閾.可視視閾為左右 視角為 140 度.上下約 110 度. 視平線;畫者平視,與畫者視點等高的一條水平線為視平線. 5 視平線;畫者平視,與畫者視點等高的一條水平線為視平線. 視中線;; 視點與主點之間的連線. 6 視中線;; 視點與主點之間的連線. 滅點;(也稱消失點); ;(也稱消失點 7 滅點;(也稱消失點); 主點;視平線中最中間的一個主點; (1) 主點;視平線中最中間的一個主點; 余點;視平線上除主點以外的任意一點都叫余點. (2) 余點;視平線上除主點以外的任意一點都叫余點. 天點;視平線上的任意一點均稱為天點; (3) 天點;視平線上的任意一點均稱為天點; 地點; 視平線以下的任意一點均為地點. (4) 地點; 視平線以下的任意一點均為地點. 俯視; 低頭看視平線一下的形體透視為俯視. (5) 俯視; 低頭看視平線一下的形體透視為俯視. 平視; 指物體正處在視平線上的形體透視 視平線上的形體透視. (6) 平視; 指物體正處在視平線上的形體透視. 仰視; 抬頭看視平線以上的形體透視為仰視. (7) 仰視; 抬頭看視平線以上的形體透視為仰視. (8) 平行透視; 一個正方體有六個面,其中一個面與地面平行,一個面與畫面平 平行透視; 一個正方體有六個面, 其中一個面與地面平行, 的正方體稱平行透視,平行透視只有一個滅點. 行,的正方體稱平行透視,平行透視只有一個滅點. 成角透視;一個六面的正方體,一個面與地面平行. (9) 成角透視 ; 一個六面的正方體 , 一個面與地面平行 . 其餘五個面均與畫面不 平行,並成任意角度.(也稱餘角透視)成角透視有兩個滅點. .(也稱餘角透視 平行,並成任意角度.(也稱餘角透視)成角透視有兩個滅點. 曲線透視; 主要運用方這求圓的辦法來表現., .,曲線透視是由直線透視來 (10) 曲線透視 ; 主要運用方這求圓的辦法來表現 ., 曲線透視是由直線透視來 完成的. 完成的. 形體透視; 用線來表現畫面上的空間透視, 也叫形體透視, (11) 形體透視 ; 用線來表現畫面上的空間透視 , 也叫形體透視 , 也有叫線透視 的. 色彩透視 用色彩表現空間深度的方式叫色彩透視.也叫空氣透視. (12) 色彩透 視 ; 用色彩表現空間深度的方式叫色彩透視 . 也叫空氣透視 . 如近 處的色彩比較純,遠處的色彩比較灰或對比弱等. 處的色彩比較純,遠處的色彩比較灰或對比弱等. (13)正形體與實體; 正形體是指不透明的形體結構,或稱實體. 13)正形體與實體; 正形體是指不透明的形體結構,或稱實體. 負形體與虛體; 負形體是指透明狀態下的虛體結構或稱虛體. (14) 負形體與虛體; 負形體是指透明狀態下的虛體結構或稱虛體. 正形體與虛形體之間的關系;正形體透視關系的正確與否, 正形體與虛形體之間的關系;正形體透視關系的正確與否,可以通過負形體類求 證和檢驗. 證和檢驗. (15) 幾何形體的演變與還原 正方體是幾何形體最基本的形體,其他異型幾何形體都可以由正方體和長方體 正方體是幾何形體最基本的形體, 演變而來.具體的方法可以由方中求圓的方法來進行演繹和還原. 演變而來.具體的方法可以由方中求圓的方法來進行演繹和還原. (16) 透視的基本規律 近大遠小,近寬遠窄 近長遠短 近實遠虛 近的對比強 遠的對比弱 透視的基本規律;近大遠小 近寬遠窄 近長遠短,近實遠虛 近的對比強,遠的對比弱 近大遠 近寬遠窄,近長遠短 近實遠虛,近的對比強 遠的對比弱.
6. 怎麼自學美術基礎素描怎麼入門
素描是所有美術繪畫的敲門磚和奠基石,打好素描基礎便能順暢地繪畫,創作和表達。
先學會如何運筆,如何畫出流暢的線條,然後學習結構素描,從簡單幾何形體寫生到復雜幾何形體,再到石膏頭像和靜物寫生。掌握用線條來表達結構關系、空間透視關系的方法
熟悉上邊的接下來就是光影素描,通過光影素描寫生的方式學習如何用光影來表達物體空間結構,如何推理光影塑造體積感,如何表現各種不同的材質,虛與實的對比
然後臨摹,繪畫學習的初期是離不開臨摹的,但是我們千萬不能盲目地臨摹,那麼具體應該如何臨摹呢?
1、初期:進行積累性臨摹,也就是將一些東西儲存到腦袋裡,以便日後繪畫的時候隨時調用。積累當然是越精華越好,越多越好,量變才能達到質變。
2、中期:進行研究性臨摹,研究對象不是指的原作,而是指的美術基礎知識。比如說,人體的比例結構和解剖知識、透視的基礎原理、構圖的原理、光影的知識等等。
3、後期:有一定基礎之後,就可以在畫面中加入自己的創造,將原先積累的知識信息和自身的想法進行整合與輸出。如果喜歡一幅圖畫的風格,那麼可以仿照它的風格畫一張自己的創作。也可以多張圖結合起來,做打散、重組、和變形的處理。
7. 素描的基本知識有哪些
結構
素描當中的物體主要是物象的外形特點。結構又分為兩個方面:
1、
構成、解剖結構。
2
、形體結構。
解剖結構:人和動物的肌肉及骨骼所形成的解剖關系。它是人和動物的造型基礎。
構成結構:物體的內部構成關系及框架。
形體結構:是指結構形體化的概念。
現代繪畫所表現的立體和空間的基本觀點是立體是面的集合。所以在對立體形象把握是從面開始。分面是對物象形體概括與對結構的分析。物象的立體框架的構成是由面的概括而來。然而,圓或近似於圓的物體則可以用概括的面來塑造它。
比例
比例:物體間的大小比例關系(同一物體的中部與整部、局部與局部、色調陰暗深淺之間的比例關系。
比例關系:物體的形體結構在造型因數上所體現的必然的相同與不同的尺度關系。
任何物體的形體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關系所連接起來的。比例的對與錯直接關系著畫像的准與不準。所以比例變了的話那麼物象的形狀也就變了,在素描當中比例是相當重要的。在我們繪畫當中對物體之間的比例把握應該注意立體物象在一定環境下的角度及透視變化中的比例關系,不要過分計較繁瑣細節比例。
明暗
任何物體在光的照射下都會呈現一定的明暗關系。光源的強弱與距離光源的遠近和照射角度的不同,都會讓物象呈現出不同的明暗面。所以明暗形成的先決條件是光,物象明暗變化的外在因數也是光。
物體在受到光的一定角度照射下都會呈現出背光與受光兩部分,它們構成了兩個既對比有相互聯系的明暗系統。明暗變化的基本規律就是物體的明暗層次以一定的色階關系聯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明暗除了表現形象的立體感更是畫面中表現整體空間效果的主要因數之一。其明暗層次的處理及虛實、強弱的對比作用,是表現前後空間關系和整體氣氛的基本手段。
透視
透視現象:我們平時所看到的自然界物象所呈現的遠小近大的空間形象。
繪畫透視:就是用科學的方法吧透視現象准確的表現在畫面上是畫面的空間、位置、形象與實景感覺相同。
透視是一門比較復雜的科學,這里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視點:繪畫者眼睛的位置。
視線:物象與視點之間的連接。
視域:視點固定後
60
度視角所看到的范圍。
視平線:就是畫者向前平視與視點等高的一條水平線。
平行透視:物體正前面的一個平面與畫面平行所形成的物象透視關系。
成角透視:物體的一面與地面平行,其畫面與立面成一定角度。
形體
它是客觀物象存在於空間的外在形式。任何物象都以其特定的形體存在又區別於其他的事物,形體是素描造型的基本依據和因素。
形體可以分為外形和體積兩個方面的因素,
1
、外形:平面的視覺外像;
2
、體積:空間的立體體量。它們在素描中都有其自己的意義和價值,又相輔相成。外形是體積的外像,體積也需要有外形來體現。所以,我們對形體也可以理解為有體積的外形。總而言之我們對素描的形體認識,是在立體空間的概念之上的。
任何復雜的形體都可以概括為幾何形體:立方體、圓球體、圓柱體、圓錐體。而我們所見的則是這些幾何體的復雜組合。
8. 怎麼自學美術基礎素描怎麼入門
基本素描,首先從排線條開始。初學者畫的素描一般都是線條構成的……橫的,豎的,斜的,各 種方向,用的要靈活,一般是順著結構,外加整體的線條,擺的是膀臂,不是手腕,不然你的線條是彎的,當然畫人物時也就沒有那麼多規矩了,不知道哪個匝碎偏 偏要求新手必須這么做,坑害了多多少少廣大素描愛好者的一顆純潔善良無暇的心。現在拿個畫板,找個小凳子,把畫板架在腿上〔不是平放在腿上〕,用素描紙, 固定,用多種線條組合從左向右或者從右向左,漸漸過度,注意最好少用垂直交叉的線條,那個用不好會很醜的,甚至會比我還丑,用筆姿勢是拿毛筆的姿勢,只不 過我們用的是上面的一端,小拇指可以抵在紙上,擺動膀臂,用筆尖畫(其實沒有什麼規定的,只是我建議)(用側鋒也一定要試試,很多時候也是很有用的),熟 練了後你會發現很方便的。
下面就說說打型,就是畫外輪廓,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雖然我不知道是誰說的,but這傢伙說的太對了,再好的明暗畫在一個錯誤的型上,這幅畫也不是一幅好畫(部分特別的除外),畫幾何,你剛剛學的線條派上用場了……
我 們先從圓開始,用長直的線條(要輕,最好用側鋒,便於定型和修改)畫一個正方形(線不要太死,不要太認真,它只不過是輔助畫圓的),然後用直線削去它的 角,得到正8邊型,然後再去除角它的角得到正16邊型,再去除角……反復下去,切了n次,得到4×2?邊型,一個類似於圓的平面物體誕生(p1),再把邊 緣弄的圓滑一點,這就是圓了,非常熟練後就可以一圈一個(別說難,達芬奇就是這么過來的……圈的還不圓,和雞蛋一樣,人家不也是堅持多少年嗎,最終可以畫 雞蛋了),畫橢圓的原理和此相似(p1),需要掌握一下透視,估計你要想歪了,你看你什麼思想……
說明,此透視非彼透視,不是透過現象看本質,也不是透過衣服看mm,而是我們繪畫中的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實遠虛的空間關系。不解釋了,顧名思義。實在不懂的再說吧……
在素描中,沒有完全平行的線,再平行的線從一頭向它的遠處看,也是交會於一點(p2),所以就有了以上的透視關系
: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實遠虛(這個可以突出主體,製造出空間效果),
我們的紙上已經有了一個圓型的東西,怎麼才能讓它變成球呢,……我們需要製造出立體感。我覺得如果哪個女生覺得自己太平了的話有必要看看。想像一下,當有 了光,我們看見了一個球,這個球於是就有了受光面和背光面,也就有高光(最亮),灰面(處於高光向明暗交界線的過渡處區),明暗交界線(最深,都是順著結 構),反光(外界對物體的影響),投影(影子),(p3)原理就不說了,結合初二的物理的光的反射,想想就行了,犯不著用法線折射率什麼的去計算的,實在 不懂的就給我把它給記住,
一般來說,先找出物體的明暗交界線,排線條從明暗交界線開始,順著明暗交界線,一層層加深,過渡,物體和投影的交接處要最深,這樣物體就會有質量,然後向亮面過渡,直到畫面完成,結束……
其實所有東西的畫法都一樣,打型,找出明暗交界線,過渡,畫投影……就用這個公式套套就行了……
下面是正方體,打型上注意一下透視關系,近大遠小,(p2)畫它的明暗相對於球容易的多,明暗交界線位於亮面與暗面交接處,向暗面過渡,然後注意一下留出反光,注意各個面大致顏色深淺的對比,結束,……
現在是圓錐體,它是一個絕對對稱的圖形,可以先把它的對稱軸畫出,確定上下左右的位置,它的底面是一個橢圓形,可以根據上面的畫橢圓的方法畫(確定橢圓所 在的正方體平面,找出中間兩條關於對稱的線,然後切割)(p1),橢圓與旁邊的兩條棱相交處沒有角,是圓滑地下去的(p4)
好了……下面新手練習 一下吧,學會如何去找到明暗交界線(重要,一般是順著結構,多觀察一下就知道了),順便再試試別的物體,12面體,四稜柱,還有那個圓柱與圓錐十字相交的 物體(打型的時候當作圓錐和圓柱透明的,把裡面的結構畫出來),棱錐,稜柱,圓台,圓柱,(p5)等等……
下面說說初學者應該注意的細節:
1、線條不可太亂,太散
2、畫圓柱與圓錐十字相交的物體的時候,兩邊圓柱的位置要在一條線上
3、圓錐的底面不可有角,打型時可以先這么畫(p4)
4、投影與物體交接處一定要大膽加深,錯了還有橡皮擦的
5、明暗過渡要自然
6、明暗對比要強烈,該黑的黑,亮的亮(否則會灰掉,就是黑的不夠黑,白的不夠白,幾乎都是過渡的灰面)
7、保持畫面整潔(否則會臟掉,)
8、哪裡有投影,明暗交界線一定要找全了!
組合的石膏,畫的時候要一起畫,也就是我們老說的整體,步驟:
1、確定整體畫面的最高點和最低點,每個物體的位置,
2、打型,用側鋒輕筆觸,簡單確定它們的大致形狀,然後確定無誤,勾勒出它們的具體形狀(注意透視關系:近大遠小)
3、找出全部的明暗交界線,
4、同步上明暗……包括投影……和灰面一起畫……(否則容易花掉,就是畫面的部分不統一)(注意透視關系:近實遠虛)
5、建議再找一些黑色的表面光滑的物體練練,如花瓶。
9. 美術中素描的基本內容
素描的基礎知識
1、構圖
構圖是指形象在畫面中佔有的位置空間所組成的畫面結構形式。構圖包含著許多因素。從畫面視覺因素來看,包括有形體、線條、明暗、空間等。構圖就是通過以上諸多因素,在畫面結構關系的組織中呈現出來的
(1) 構圖的基本原理
構圖的基本原理是「變化與統一」。
變化,是相異的因素並置在一起所形成的對比效果。在素描造型中,各種造型因素如結構、形體、比例、明暗等形成的差異、矛盾、叫做變化。變化的實質是一種對比關系。變化趨於動感,給人以新鮮、豐富多樣的感覺。要注意的是,過分的對比容易造成構圖的雜亂、鬆散而失去美感。
統一,是指構圖中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在素描造型中通過各種相同或類似的因素,將變化的局部組成有機聯系的整體叫做統一。統一的本質是一種和諧與協調的關系。統一趨於靜感。給人以和諧有條不紊的感覺。但是,過分的統一容易造成構圖的單調。
(2)對稱與平衡
在構圖中,對稱是同形同量的組合。對稱又可分為相對的和絕對的兩種對稱形式。一般來說,在素描構圖中很少使用絕對的對稱形式。
均衡是異形同量的組合,即不同形狀,同等數量的物體組合在一起。平衡體現了變化的原理,其畫面結構生動而有變化,且富於動感。平衡式構圖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