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富貴不能淫文言文

富貴不能淫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6 07:55:43

❶ 富貴不能滛文言文翻譯

富貴不能滛文言文翻譯

景春說:「公孫衍(yǎn)、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氣回、作為的男子嗎?答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孟子說:「這哪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給以訓導。

女子出嫁時,母親給以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的丈夫的家裡,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的意願!』把順從作為准則,這是婦女之道。

富貴不能淫的作者是孟子及其弟子。典故【出處】: 《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富貴不能淫文言文擴展閱讀:

原文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❷ 孟子《 富貴不能淫 》原文

原文: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

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翻譯:

景春說:「公孫衍(yǎn)、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氣、作為的男子嗎?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哪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的丈夫的家裡,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

把順從作為首位,是婦人家遵循的行為准則。大丈夫應該住進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走著天下最正確的道路——『義』。

得志時,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時,就獨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

成語出處: 《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富貴不能淫文言文擴展閱讀:

景春認為公孫衍、張儀能夠左右諸侯,挑起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漢大丈夫。

孟子則認為公孫衍、張儀之流靠搖唇鼓舌、曲意順從諸侯的 意思往上爬,沒有仁義道德的原則,因此,不過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婦之道」,哪裡談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只是通過言「禮」來說明女子嫁 時母親的囑咐,由此得出「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這里值得 我們注意的是,古人認為,妻道如臣道。臣對於君,當然也應該 順從,但順從的原則是以正義為標准,如果君行不義,臣就應該 勸諫。

妻子對丈夫也是這樣,妻子固然應當順從丈夫,但是,夫 君有過,妻也就當勸說補正。應該是「和而不同」。只有 太監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問是非,以一味順從為原則,實際 上,也就是沒有了任何原則。

孟子認為,這「妾婦之道」還不能一般性地理解為婦人之道,而實實 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而只有儒家的仁、禮是「大丈夫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銳的,對公孫衍、張儀之流可以說是 深惡痛絕了。然而,孟子的挖苦真的是正確的嗎?縱橫家的思想是周旋於列國之間,通過結合、分割諸侯之間的關系(外交手段),實現「縱橫捭闔,天下為一」的理想與抱負,促進天下的統一。

他們不是沒有原則的「妾婦」而是傑出的古代外交家。孟子卻將其一味解釋為「妾婦之道」。從這個角度來看,孟子的說法有失水準。

孟子的辦法是針鋒相對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這就是他 那流傳千古的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怎樣做到? 那就得「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 還是回到儒學所一貫倡導的仁義禮智上去了。

這樣做了以後,再 抱以「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的立身處世態度,也就 是孔子所謂「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或孟子在 另外的地方所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盡心上》那就能夠成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關於「大丈夫」的這段名言,雖在批判縱橫家的方面上不妥,但「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名言仍閃耀著光輝,在歷史上曾鼓勵了不少志士仁人,成為他們不畏強暴, 堅持正義的座右銘。

❸ 富貴不能淫是不是文言文

是文言文!
語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專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屬,此之謂大丈夫。」。這是孟子提出的成為男子漢大丈夫的三大標准。其中「貧賤不能移」尤為重要。其現代解釋可譯為:榮華富貴無法擾亂其心志,貧困卑賤的處境無法改變其堅強的意志,強權暴力的威脅無法使其屈服。大丈夫只有做到這三點,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丈夫。

❹ 《富貴不能淫》全文翻譯

譯文: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嗎?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哪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的丈夫的家裡,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把順從作為首位,是婦人家遵循的行為准則。」

「大丈夫應該住進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走著天下最正確的道路——『義』。得志時,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時,就獨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

《富貴不能淫》,選自戰國孟軻的《孟子·滕文公下》。

原文: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4)富貴不能淫文言文擴展閱讀

題目中「淫」,按古語正解,應釋為「過分」,即富貴權勢不能使自己的言語舉止過分、超越常理;另一解為」迷惑「,即不受富貴權勢所迷惑,明道而行正。如若將」淫「釋為」淫色「、」荒淫「,是現代人見文生意,嚴格講偏離本意。

文言文《富貴不能淫》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被選入2017年部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1課《<孟子>二章》。

《孟子》一書共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游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本書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氣勢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風格特徵。這種風格源於孟子人格修養的力量。具有這種浩然之氣的人,能夠在精神上壓倒對方,能夠做到藐視政治權勢,鄙夷物質貪欲,氣概非凡,剛正不阿,無私無畏。

《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疊句等修辭手法。來增強文章的氣勢,使文氣磅礴,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❺ 文言文富貴不能淫的翻譯

景春說:「公孫抄衍和張儀難襲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發起怒來,諸侯們都會害怕;安靜下來,天下就會平安無事。」
孟子說:「這個怎麼能夠叫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父親給予訓導;女子出嫁的時候,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丈夫家裡,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以順從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至於大丈夫,則應該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上,走著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時候,便與老百姓一同前進;不得志的時候,便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富貴不能使我驕奢淫逸,貧賤不能使我改移節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❻ 《富貴不能淫》全文翻譯

一、《富貴不能淫》全文翻譯如下:

景春說:「公孫衍(yǎn)、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氣、作為的男子嗎?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哪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作準則,是婦女之道。(公孫衍、張儀在諸侯面前竟也像婦人一樣!)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理想時,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實現理想時,就獨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

二、《富貴不能淫》原文如下: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6)富貴不能淫文言文擴展閱讀:

《富貴不能淫》出處: 《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富貴不能淫》的例子:

富貴不能淫:文天祥兵敗被俘後,拒絕高官厚祿,寫詩明志,慷慨就義

貧賤不能移:戰國時齊國飢荒,一位窮人寧死不吃嗟來之食

威武不能屈:聞一多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死不屈

參考資料:網路——《富貴不能淫》

❼ 富貴不能滛文言文翻譯

富貴不能淫文言文翻譯:
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

全詩譯文: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氣、作為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怒,連諸侯都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哪裡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給予訓導;女子出嫁時,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的丈夫的家裡,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以順從為做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大丈夫。」

注釋
景春:與孟子同時代的人,縱橫家。
公孫衍:戰國時期魏國人,縱橫家。曾在秦國為相,又曾佩五國相印。
張儀:戰國時期魏國人,縱橫家,秦惠王時為相,游說六國連橫以服從秦國。
誠:真正,確實。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為、有氣節的男子。
懼:害怕。
安居:安靜。
熄:同「息」,平息,指戰火熄滅,天下太平。
是:這,這個。
焉:怎麼,哪裡。
子:你。
未學:沒有學。
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丈夫之冠: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則舉行加冠禮,叫做冠。古人二十歲既為加冠。
父命之:父親給予訓導;父親開導他。命:教導、訓誨。
母命之:母親給予訓導。
嫁:出嫁。
往:去,到。
戒:告誡。
女(rǔ):同「汝」,你。
必敬必戒;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當心,謹慎。
違:違背。
亂:擾亂。
夫子: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以:把。
順:順從。
為:作為。
正:正理,及基本原則。
道:方法。
居天下之廣居:第一個「居」:居住。第二個「居」居所,住宅。
廣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釋為:廣居,仁也;正位,禮也;大道,義也。
立:站,站立。
正:正大。
大道:光明的大道。
得:實現。
志:志向。
由:遵循。
獨行其道:獨自走自己的道路。獨:獨自。行:這里是固守;堅持的意思。道:原則,行為准則。
淫:惑亂,迷惑。使動用法。
移:改變,動搖。使動用法。
屈:屈服。使動用法。

❽ 富貴不能滛文言文的論證方法

【原文】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戰國詩人孟軻的《孟子·滕文公下》
【譯文】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氣、作為的男子嗎?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哪能算是有志氣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作正理,是婦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孫衍、張儀在諸侯面前竟也像婦人一樣!)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壓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
【注釋】
景春:人名,縱橫家的信徒。
公孫衍:人名,即魏國人犀首,著名的說客。
張儀:魏國人,與蘇秦同為縱橫家的主要代表。致力於游以路橫去服從秦國,與蘇秦「合縱」相對。
懼:害怕。
安居:安靜。
熄:平息,指戰火熄滅,天下太平。
是:這,這個。
焉:怎麼。
子:你。
未學:沒有學。
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丈夫之冠: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則舉行加冠禮,叫做冠。古人二十歲既為加冠。
父命之:父親給予訓導;父親開導他。
母命之:母親給予訓導。
嫁:出嫁。
往:去,到。
戒:告誡。
女(rǔ):通「汝」你
必敬必戒;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當心,謹慎
違:違背
夫子: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以:把
順:順從
為:作為
正:正理,及基本原則。
道:方法。
居天下之廣居:第一個「居」:居住。第二個「居」居所,住宅。
廣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釋為:廣居,仁也;正位,禮也;大道,義也。
立:站,站立。
正:正大。
大道:光明的大道。
得:實現。
志:志向。
由:遵循。
獨行其道:獨:獨自。行:這里是固守;堅持的意思。道:原則,行為准則。
淫:惑亂,迷惑。使動用法。
移:改變,動搖。使動用法。
屈:屈服。使動用法。

❾ 富貴不能淫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文言文嗎

"富貴不能淫"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文言文。
文言文《富貴不能淫》與《生於憂患版,死於安樂》被權選入2017年部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1課《<孟子>二章》。
"富貴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原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出自——《孟子·告子下》
譯文:憂患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❿ 富貴不能淫文言文注釋

富貴不來能淫:指意志不為自金錢和地位所迷惑。

【出自】戰國·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富貴不能使我驕奢淫逸,貧賤不能使我改移節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示例】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各級領導應該做到富貴不能淫,這是至關重要的。

【語法】復句式;作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淡泊明志

【反義詞】見利忘義

(10)富貴不能淫文言文擴展閱讀

1、富貴不能淫的近義詞

淡泊明志

【解釋】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戒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如果不恬淡寡慾,就不能有清明高尚的志向,如果不寧靜謙虛,就不能夠窮極遠大。

【示例】他從不計較功名利祿,淡泊明志,潛心於科學事業。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指不追求名利

2、富貴不能淫的反義詞

見利忘義

【解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出自】東漢·班固《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那些出賣朋友的人,是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的。

【示例】作者刻畫出了一個嗜錢如命、見利忘義的活靈活現的市儈形象。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