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學科史前言

學科史前言

發布時間: 2020-12-06 08:17:35

A. 歷史教學設計前言怎麼

在北宋時期,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他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專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屬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
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
一天,楊時同一起學習的游酢向程頤請求學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勸告游酢不要驚醒老師,於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游酢卻還立在雪中,游酢實在凍的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阻攔住了。
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於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之後,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
後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贊揚那些為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

B. 初一 歷史課本前言

本冊教材首先考察人類在古代創造文明的歷程。人類文明的發生是多元的內,多個源頭匯成容了世界文明的浩瀚大海。我們將了解世界各主要區域社會和文化的獨特成就,這些富有特色的區域文明的發展,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最基礎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元素,共同構成了絢麗多彩的古代世界文明景觀。接著,我們將看到,當中世紀的西歐被神靈的光環所籠罩,經濟文化處於較為落後的狀況之時,亞洲的區域已經發展得光輝燦爛,多姿多彩。此後,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及西方的對外擴張,相對分散和封閉的區域文明逐漸走向聯系和整合。人類社會由此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經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西方文化實現了從中世紀向近代的轉變。通過革命這一暴力手段,英、法、美等率先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跨入了工業文明時代,它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同時也拉大了東、西方社會的差距,出現了近代西強東弱的世界格局。不僅如此,工業革命還帶來了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使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工人運動的發展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馬克思主義隨之誕生,成為無產階級爭取自向解放的強大思想武器。

C. 教育學科發展的歷史

隨便找本教育學的書,上面基本上都有教育學的發展歷史。一、教育學萌芽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人民對教育的認識主要停留在經驗和習俗的水平,沒有形成系統的理性知識,沒有成為獨立的學科。但是有一些體現在哲學中的教育學思想,如,孔子的《論語》,孟子的《孟子》,荀子的《荀子》,莊子的《莊子》,韓愈的《師說》,朱熹的《四書集注》等等。其中《學記》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西方的如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培養》等等。
二、獨立教育形態的產生和發展。17世紀以後,隨著教育知識的積淀、教育實踐的豐富、以及教育經驗的積累,人民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認識逐步深入。近代以來學科分門別類的發展總趨勢和一般科學方法論的奠定以及一些著名學者和教育家們的不懈努力,使得教育學開始從哲學中獨立出來,成為相對獨立的學科。
獨立教育學創立的標志主要有:研究對象方面,教育問題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使用概念和范疇方面,形成了專門反映教育本質和規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疇的體系;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方面;有了一些專門的系統的教育學著作;組織機構方面;出現了專門的教育學研究機構;
1650年,培根在《論科學的價值和發展》首次明確提出建立教育學。1632年,誇美紐斯撰寫了近代最早一本教育學著作《大教學論》。1776年,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康德在格尼斯堡大學開始講授教育學。1806年,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成為教育學成為獨立學科的標志。
三、20世紀以來教育學的發展
20世紀是教育學活躍和發揮在那的世紀,這一階段突出的特點是,教育理論的多樣化。出現了眾多的教育流派,而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理論的形成則打破了資產階級教育理論一統天下的局面。1、實驗教育學;2、文化教育學;3、實用主義教育學;4、制度教育學;5、馬克思主義教育學;6、批判教育學;

D. 學科前言講座的論文有沒有拜託各位大神

論文格式 當我們對一個問題研究之後,如何將其展現於眾人面前是一個重要的工作。在這里我們結合具體的事例,給大家介紹科研的一個重要部分棗論文的一般格式及其注意事項。當然,要寫出一篇好的論文,絕不是單單這么一個簡要的介紹就夠了,還需自己多寫、多練。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涉及到學術論文的寫作領域,那麼怎樣寫學術論文、學術論文寫作是怎樣要求的、格式如何,下面就介紹一下學術論文的寫作,希望能對您論文寫作有所幫助。 (一)題名(Title,Topic) 1、論文格式的論文題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論文題目是一篇論文給出的涉及論文范圍與水平的第一個重要信息,也是必須考慮到有助於選定關鍵詞不達意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 論文題目十分重要,必須用心斟酌選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話:論文題目是文章的一半。 對論文題目的要求是:准確得體;簡短精煉;外延和內涵恰如其分;醒目。對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准確得體 要求論文題目能准確表達論文內容,恰當反映所研究的范圍和深度。 常見毛病是:過於籠統,題不扣文。關鍵問題在於題目要緊扣論文內容,或論文內容民論文題目要互相匹配、緊扣,即題要扣文,文也要扣題。這是撰寫論文的基本准則。 2.簡短精煉 力求題目的字數要少,用詞需要精選。至於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並無統一的硬性規定,一般希望一篇論文題目不要超出20個字,不過,不能由於一味追求字數少而影響題目對內容的恰當反映,在遇到兩者確有矛盾時,寧可多用幾個字也要力求表達明確。 若簡短題名不足以顯示論文內容或反映出屬於系列研究的性質,則可利用正、副標題的方法解決,以加副標題來補充說明特定的實驗材料,方法及內容等信息使標題成為既充實准確又不流於籠統和一般化。 3.外延和內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內涵屬於形式邏輯中的概念。所謂外延,是指一個概念所反映的每一個對象;而所謂內涵,則是指對每一個概念對象特有屬性的反映。 命題時,若不考慮邏輯上有關外延和內涵的恰當運用,則有可能出現謬誤,至少是不當。 4.醒目 論文題目雖然居於首先映入讀者眼簾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題目是否醒目的問題,因為題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現的內容是否醒目,其產生的效果是相距甚遠的。 有人對36種公開發行的醫學科持期刊1987年發表的論文的部分標題,作過統計分析,從中篩選100條有錯誤的標題。在100條有錯誤的標題中,屬於省略不當錯誤的佔20%;屬於介詞使用不當錯誤的佔12%)。在使用介詞時產生的錯誤主要有: ①省略主語棗第一人稱代詞不達意後,沒有使用介詞結構,使輔助成分誤為主語; ②需要使用介詞時又沒有使用; ③不需要使用介詞結構時使用。屬主事的錯誤的佔11%;屬於並列關系使用不當錯誤的佔9%;屬於用詞不當、句子混亂錯誤的各佔9%,其它類型的錯誤,如標題冗長、文題不符、重復、歧意等亦時有發生。 (二)作者姓名和單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這一項屬於論文署名問題。署名一是為了表明文責自負,二是記錄作用的勞動成果,三是便於讀者與作者的聯系及文獻檢索(作者索引)。大致分為二種情形,即:單個作者論文和多作者論文。後者按署名順序列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厖。重要的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對研究工作與論文撰寫實際貢獻最大的列為第一作者,貢獻次之的,列為第二作者,余類推。註明作者所在單位同樣是為了便於讀者與作者的聯系。 (三)摘要(Abstract) 論文一般應有摘要,有些為了國際交流,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論文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其他用是不閱讀論文全文即能獲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應包含以下內容: ①從事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內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獲得的基本結論和研究成果,突出論文的新見解; ④結論或結果的意義。 論文摘要雖然要反映以上內容,但文字必須十分簡煉,內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數不超過論文字數的5%。例如,對於6000字的一篇論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論文摘要不要列舉例證,不講研究過程,不用圖表,不給化學結構式,也不要作自我評價。 撰寫論文摘要的常見毛病,一是照搬論文正文中的小標題(目錄)或論文結論部分的文字;二是內容不濃縮、不概括,文字篇幅過長。 (四)關鍵詞(Key words) 關鍵詞屬於主題詞中的一類。主題詞除關鍵詞外,還包含有單元詞、標題詞的敘詞。 主題詞是用來描述文獻資料主題和給出檢索文獻資料的一種新型的情報檢索語言詞彙,正是由於它的出現和發展,才使得情報檢索計算機化(計算機檢索)成為可能。 主題詞是指以概念的特性關系來區分事物,用自然語言來表達,並且具有組配功能,用以准確顯示詞與詞之間的語義概念關系的動態性的詞或片語。 關鍵詞是標示文獻關建主題內容,但未經規范處理的主題詞。關鍵詞是為了文獻標引工作,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篇論文可選取3~8個詞作為關鍵詞。 關鍵詞或主題詞的一般選擇方法是: 由作者在完成論文寫作後,縱觀全文,先出能表示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或詞彙,這些住處或詞江,可以從論文標題中去找和選,也可以從論文內容中去找和選。例如上例,關鍵詞選用了6個,其中前三個就是從論文標題中選出的,而後三個卻是從論文內容中選取出來的。後三個關鍵詞的選取,補充了論文標題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內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選出,與從標題中選出的關鍵詞一道,組成該論文的關鍵片語。 關鍵詞與主題詞的運用,主要是為了適應計算機檢索的需要,以及適應國際計算機聯機檢索的需要。一個刊物增加關鍵詞這一項,就為該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開辟了一個新的途徑。 (五)引言(Intorction) 引言又稱前言,屬於整篇論文的引論部分。其寫作內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識空白,理論依據和實驗基礎,預期的結果及其在相關領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長,內容選擇不必過於分散、瑣碎,措詞要精煉,要吸引讀者讀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並無硬性的統一規定,需視整篇論文篇幅的大小及論文內容的需要來確定,長的可達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六)正文(Main body) 正文是一篇論文的本論,屬於論文的主體,它占據論文的最大篇幅。論文所體現的創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結果,都將在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這一部分內容充實,論據充分、可靠,論證有力,主題明確。為了滿足這一系列要求,同時也為了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常常將正文部分人成幾個大的段落。這些段落即所謂邏輯段,一個邏輯段可包含幾個自然段。每一邏輯段落可冠以適當標題(分標題或小標題)。段落和劃分,應視論文性質與內容而定。 (七)參考文獻 [序號]. 編著者. 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頁碼 [序號]. 作者. 論文名稱[J],期刊名稱,年度,卷(期),起止頁碼 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及其標識 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的加快,電子文獻的採用量逐漸加大,其標注方式的規范化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現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的有關規定,對來稿提出如下要求: 一、對於資料庫、計算機程序及電子公告等電子文獻類型的參考文獻,以下列雙字母作為標示: 電子文獻類型 資料庫 計算機程序 電子公告 電子文獻類型標識 DB CP EB 二、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及其標識 對於非紙張類型載體的電子文獻,當被引用為參考文獻時需在參考文獻類型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 《規范》採用雙字母表示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磁帶(magnetic tape)MT,磁碟(disk)DK,光碟(CD-ROM) CD,聯機網路(online)OL,並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獻載體類型的參考文獻類型標識: [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 如:[DB/OL]——聯機網上資料庫(database online) [ DB/MT]——磁帶資料庫(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碟圖書(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碟軟體(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網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網上電子公告(electronic pulletin board online) 如:[1]王明亮.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准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DB/OL].文獻網址, 1998-08-16/1998-10-04. 以紙張為載體的傳統文獻在引作參考文獻時不必註明其載體類型。 編寫要求 頁面要求:畢業論文須用A4(210×297)標准、70克以上白紙,一律採用單面列印;畢業論文頁邊距按以下標准設置:上邊距為30mm,下邊距為25mm,左邊距和右邊距為25mm;裝訂線為10mm,頁眉16mm,頁腳15mm。 頁眉:頁眉從摘要頁開始到論文最後一頁,均需設置。頁眉內容: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類本科畢業論文,居中,列印字型大小為5號宋體,頁眉之下有一條下劃線。 頁腳:從論文主體部分(引言或緒論)開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頁,頁碼編寫方法為:第×頁共×頁,居中,列印字型大小為小五號宋體。 前置部分從中文題名頁起單獨編頁。 字體與間距:畢業論文字體為小四號宋體,字間距設置為標准字間距,行間距設置為固定值20磅。

E. 論文前言怎麼寫

前言應含概的內容

前言作為論文的開頭,以簡短的篇幅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和目的,緣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現實情況,以及相關領域內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況,說明本研究與前工作的關系,目前的研究熱點、存在的問題及作者的工作意義,引出本文的主題給讀者以引導。
前言也可點明本文的理論依據、實驗基礎和研究方法,簡單闡述其研究內容;三言兩語預示本研究的結果、意義和前景,但不必展開討論。
前言在內容上應包括:為什麼要進行這項研究?立題的理論或實踐依據是什麼?擬創新點?理論與(或)實踐意義是什麼?代寫畢業論文首先要適當介紹歷史背景和理論根據,前人或他人對本題的研究進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學術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學術觀點。明確地告訴讀者你為什麼要進行這項研究,語句要簡潔、開門見山。
如果研究的項目是別人從未開展過的,這時創新性是顯而易見的,要說明研究的創新點。但大部分情況下,研究的項目是前人開展過的,這時一定要說明此研究與被研究的不同之處和本質上的區別,而不是單純的重復前人的工作。
2、前言的寫作方法

(1)、開門見山,不繞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講述歷史淵源和立題研究過程。
(2)、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應過多敘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書中的常識性內容,確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時,只需以參考引文的形式標出即可。在前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觀點時,意思應明確,語言應簡練。
(3)、回顧歷史要有重點,內容要緊扣文章標題,圍繞標題介紹背景,用幾句話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時,不要求寫出方法、結果,不要展開討論;雖可適當引用過去的文獻內容,但不要長篇羅列,不能把前言寫成該研究的歷史發展;不要把前言寫成文獻小綜述,更不要去重復說明那些教科書上已有,或本領域研究人員所共知的常識性內容。
(4)、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在前言中,評價論文的價值要恰如其分、實事求是,用詞要科學,對本文的創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國內首創、首次報道」、「填補了國內空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本研究內容國內未見報道」或「本研究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等不適當的自我評語。

F. 緒論、序言、引言、前言、導言之間有什麼區別

概述、緒論、序言、導言、引言和前言的區別為:指代不同、出處不同、側重點不同。
一、指代不同
1、概述:大略地敘述。
2、緒論:學術著作的開頭部分。
3、序言:寫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4、導言:書籍或論文開頭說明主旨和內容的部分。
5、引言:寫在書或文章前面類似序言或導言的短文。
6、前言:前面說過的話。
二、出處不同
1、概述:辛小羽《我的小學》:老師簡要地概述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2、緒論:瞿秋白
《海上述林·別林斯基的百年紀念》:「
別林斯基論普希金的許多文章的前面,還有一篇很長的關於歷史的緒論,是說明從狄爾若文到普希金的俄國文學史的。」
3、序言:宛思鴻《感情專家》:感情是人生的一部分,親情是序言,友情是目錄,愛、恨、戀、想是感情故事的主題。
4、導言:《楚辭·離騷》:「理弱而媒拙兮,恐導言之不固。」
白話譯文:理由不足說話就顯得笨拙,驚恐中說話就很難鏗鏘有力。
5、引言:葉聖陶
《文心》十七:「
振宇把方才的一段話作了引言。」
6、前言:所雲平
史超
《東進東進》第七場:「
陳將軍
,聽說省韓終於撕下偽裝,背棄前言,出動大軍向黃橋進攻了?」
三、側重點不同
1、概述:論述需要詳細的描述該事實的前因後果。
2、緒論:緒論里會講一些這門課程的基本概念,以及所學這門課程的方法和實用性和這門課程所關注的領域重點以及前景。
3、序言:通常是該書的導讀和說明,如創作意圖,創作原則。
4、導言:用於說明自己撰寫著作的目的、過程、資料來源,並扼要地說明書中闡述的觀點和結論。
5、引言:提出文中要研究的問題,引導讀者閱讀和理解全文。
6、前言:由作者向讀者說明撰寫本書的意圖及書中闡明的主要問題。其內容包括對書稿的介紹,閱讀時應注意的問題。

G. 語言學的學科歷史

語言學的歷史非常古老。人類最早的語言研究是從解釋古代文獻開始的,是為了研究哲學、歷史和文學而研究語言的。中國在漢朝時產生了小學,包括文字、音韻和訓詁。在印度和希臘,公元前4世紀到3世紀,就建立了語法學。現代的語言學建立於18世紀初期,隨著西方語言學家發現了印歐語言與梵語之間存在類似之處,產生了歷史比較語言學,旨在尋找各種語言的原始語。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溝通方式,在生物或心理層面上反映人類高度演化的心智能力,在社會文化層面上反映人類文明進步。語言學就是要研究人類最核心本能的語言能力,透過對口語、書面語甚至手語進行分析和研究,進而了解人類的本質。
除了認識人類語言本質外,語言學研究還具有多種應用價值。在語言教育方面,藉由對於語言本身的了解,編成各種詞典、文法書、教科書供人學習語言,也有助於改善應對語言學習過程中遭遇到的困難與錯誤的能力。在不同語言翻譯方面,語言學理論對於筆譯和口譯有更多具體的指導,也有助於利用科技來進行機器翻譯。 現代語言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語言和文字。語言學的工作就是研究:
語言結構
語音
構詞
句法
語意
言談篇章
語言應用
語用
語言學習及教育
翻譯
小學
文字學
聲韻學

H. 論文的前言要寫些什麼

引言的主要任務是向讀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內容和輪廓。它可以包括以下五項內容中的全部或其中幾項:
介紹某研究領域的背景、意義、發展狀況、目前的水平等;
對相關領域的文獻進行回顧和綜述,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經解決的問題,並適當加以評價或比較;
指出前人尚未解決的問題,留下的技術空白,也可以提出新問題、解決這些新問題的新方法、新思路,從而引出自己研究課題的動機與意義;
說明自己研究課題的目的;
概括論文的主要內容,或勾勒其大體輪廓。
如何合理安排以上這些內容,將它們有條有理地給讀者描繪清楚,並非容易之事。經驗告訴我們,引言其實是全文最難寫的—部分。這是因為作者對有關學科領域的熟悉程度,作者的知識是淵博、還是貧乏,研究的意義何在、價值如何等問題,都在引言的字里行間得以充分體現。
我們可以將引言的內容分為三到四個層次來安排。第一層由研究背景、意義、發展狀況等內容組成,其中還包括某一研究領域的文獻綜述;第二層提出目前尚未解決的問題或急需解決的問題,從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動機與意義;第三層說明自己研究的具體目的與內容;最後是引言的結尾,可以介紹一下論文的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引言中各個層次所佔的篇幅可以有很大差別。這一點與摘要大不一樣,摘要中的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項內容各自所佔的篇幅大體比例一樣。而在引言中,第一個層次往往佔去大部分篇幅。對研究背景和目前的研究狀況進行較為詳細的介紹。研究目的可能會比較簡短。
引言與摘要還有一點不同的是,摘要中必須把主要研究結果列出,而在引言中(如果摘要與正文一同登出)結果則可以省略不寫,這是因為正文中專門有一節寫結果,不必在引言中重復。
比較簡短的論文,引言也可以相對比較簡短。為了縮短篇幅,可以用一兩句話簡單介紹一下某研究領域的重要性、意義或需要解決的問題等。接著對文獻進行回顧。然後介紹自己的研究動機、目的和主要內容。至於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及論文的組成部分則可以完全省略

I. 什麼是學科前沿

前沿是學科發展的關鍵,研究和解決前沿領域的問題,既可以帶動學科內其他相關問題的解決,又可將學科向前推進,取得更大的發展。

判斷准則:

1、具有重要基礎文獻集合。

2、存在主要研究問題共識。

3、在國際前沿有進展活力。

(9)學科史前言擴展閱讀:

各學科前沿技術

1、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將成為21世紀引發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動力量,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正在引領生物技術向系統化研究方向發展。

2、信息技術將繼續向高性能、低成本、普適計算和智能化等主要方向發展。納米科技、生物技術與認知科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將促進基於生物特徵的、以圖像和自然語言理解為基礎的「以人為中心」的信息技術發展,推動多領域的創新。

3、新材料技術將向材料的結構功能復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與器件集成化、制備和使用過程綠色化發展。突破現代材料設計、評價、表徵與先進制備加工技術,在納米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發展納米材料與器件,開發超級結構材料、新一代光電信息材料等新材料。

J. 學科教學歷史和歷史學有什麼區別嗎.專業課上

1、本科師范類歷史學專業,考研准備考學科教學(歷史),不算跨專業。師范類專業報考教育學碩士屬於相同學科。2、是否跨考都不重要,即使是歷史學專業報考學科教學也一樣可以。大部分專業都允許跨考而且沒有什麼要求。具體查看招生單位公布的專業目錄。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