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呆若木雞

文言文呆若木雞

發布時間: 2020-12-06 09:11:41

⑴ 關於文言文《莊子.呆若木雞》

這段話整體翻譯如下: 紀渻子為國王養斗雞。 十天後(國王)問道:「內雞(訓練)完了嗎?」(紀容渻子答)道:「沒有(它)還沒本事卻驕傲而自負。」 十天後(國王)又問。(紀渻子答)道:「(它)還是受外界的影響(太大)。」 十天後(國王)又問。(紀渻子答)道:「沒有。還是目光犀利並有傲氣。」 十天後(國王)又問。(紀渻子答)道:「差不多了。雖然有雞叫,(它)已經沒有什麼反應了,看上去就像一隻木雞,它的素質已全了,別的雞沒有敢應戰的了,(見了它都會)逃走的。」 其中,「猶疾視而盛」的解釋為:還是目光犀利並有傲氣,裡面的「而」的意思是「並」因此,它表示承遞關系

⑵ 求譯文《莊子,呆若木雞》

一個人有些痴傻發愣的樣子,是一個貶義詞。然而它最初的含義正好相反,是一回個最高級的褒義詞答.
中文解釋
【解釋】:呆:傻,發愣的樣子。呆得像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拼音】dāi ruò mù jī
【英譯】stand like a log
【出自】:《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⑶ 《呆若木雞》這篇古文的寓意是什麼

呆若木雞 人們如不斷絕競爭之心,急功近利,則易樹敵,彼此仇視;如能消除急於求成的競爭心理,憑實力氣定神閑地戰勝競爭對手,乃為上策。

⑷ 翻譯下這篇呆若木雞的文言文謝謝。

太缺德了,一個字都不改地就復制過來了,害我老是不能提交答案,缺心眼的傢伙 樓上那個,大家都從網路上復制過來的嘛,你好歹也改一下嘛,一點公德心都沒有。你害我都不能回答了,缺德。

⑸ 呆若木雞文言文翻譯

這段話整體翻譯如下:
紀渻子為國王養斗雞.
十天後(國王)問道:「雞(訓練回)完了嗎?」(紀答渻子答)道:「沒有(它)還沒本事卻驕傲而自負.」
十天後(國王)又問.(紀渻子答)道:「(它)還是受外界的影響(太大).」
十天後(國王)又問.(紀渻子答)道:「沒有.還是目光犀利並有傲氣.」
十天後(國王)又問.(紀渻子答)道:「差不多了.雖然有雞叫,(它)已經沒有什麼反應了,看上去就像一隻木雞,它的素質已全了,別的雞沒有敢應戰的了,(見了它都會)逃走的.」
其中,「猶疾視而盛」的解釋為:還是目光犀利並有傲氣,裡面的「而」的意思是「並」因此,它表示承遞關系

⑹ 呆若木雞翻譯及賞析



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莊周《莊子·達生》:「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原文】
紀渻子為王養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紀渻[〔渻〕音shěng。]子為王〔王〕指齊王。養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
[〔雞已乎〕意思是斗雞養好了嗎?]曰:「未也,方虛而恃氣。」[〔虛而恃氣〕虛浮驕傲,而且自恃意氣。,通「驕」。]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猶應向景〕還是聽到聲音或者見到影像就有所反應,意思是心還是為外物所牽制。向,通「響」。景,通「影」。]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德〕德性,可以理解為作為斗雞的基本素質。]全矣,異雞[〔異雞〕別的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譯文】
紀渻子為周宣王馴養斗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雞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不行,正虛浮驕矜自恃意氣哩。」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不行,還是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還是那麼顧看迅疾,意氣強盛。」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問,回答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已不會有什麼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的德行真可說是完備了,別的雞沒有敢於應戰的,掉頭就逃跑了。」

⑺ 呆若木雞這篇文言文中馴養木雞的過程為什麼沒有寫出來

沒有寫出來就是沒有寫出來嘛,

不過他有說阻止木雞打鬥,
讓他再過十天、再過十天不是嗎?
這應該就算是馴養木雞了吧?

⑻ 文言文呆若木雞中的猶應向影是什麼意思

。」[〔猶應向影〕還是聽到聲音或者見到影像就有所反應,意思是心還是為外物所牽制

滿意望採納

⑼ 文言文回答:<<呆若木雞>> 紀省子為王養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驕而恃氣。」

這則寓言出自《莊子 》。具體哪一篇我記不住了。
解釋意思:雞已乎?
已:完成、這內里是訓練成功的意思。容
見者反走矣. 反:通假字,同返,返回、離開。
翻譯句子:
方虛驕而恃氣
正出於虛浮驕傲以氣用事的狀態。
猶疾視而盛氣
仍然盛氣凌人對其他的雞怒目橫眉。
指出這則寓言的寓意
大巧不工,返樸歸真才是修煉的最高境界。
說說《呆若木雞》這個成語的含義
原意是說,人要修煉的沒有稜角,隱而不發才能算是成功。
現在望文生義,一般理解為因為驚嚇或詫異表現的像木刻的雞一樣愚蠢、反應慢。含貶義。
此類由中性或褒義的詞轉變為貶義的詞還有「逃之夭夭」,原詞為「桃之夭夭」。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