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譯

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2-06 09:35:26

① 求文言文《正午牡丹》的翻譯~~~急

您好,歐陽修得到一幅古畫,畫面上是一叢牡丹,牡丹下蹲著一隻貓。歐陽修不知版道這幅畫精良和粗劣在什麼權地方。丞相吳育和歐陽修是兒女親家,他看到這幅古畫後說:「這是正午的牡丹。根據什麼判斷它呢?畫中的牡丹張口開放,顏色乾燥,這恰是花在正午陽光照射下的樣子;貓的瞳孔縮成一條線,也正是正午時貓的神態。如果是帶有露水的花,那麼花心是聚攏著的,而且顏色顯得光澤滋潤。貓的眼珠早晚都是圓的,太陽漸漸移向正中,貓眼珠漸漸變成狹長,到了正午就像一條線了。」吳育可謂善於探求古人繪畫的樂趣啊。

② 正午牡丹翻譯文言文

正午牡丹
【原文】
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叢,其下有一貓,未識粗精。丞相正肅吳公與歐陽公姻家,一見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貓眼也。有帶露花,則房斂而色澤;貓眼早暮則晴圓,日漸中狹長,正午則如一線耳。」此善求古人筆意也。
【譯文】
歐陽修先生曾經得到一幅古畫,畫面上畫的是一叢牡丹,牡丹下有一隻貓,(歐陽修先生)不知道(一幅畫的)優劣。丞相正肅吳公(吳育,謚號正肅)是歐陽修先生的親家,他看到這幅畫後說:「這是正午的牡丹。(我是)根據什麼來判明這是正午的牡丹的呢?畫中的牡丹下垂散開萎靡無力而且顏色乾燥,這是花在正午陽光直射下的樣子;貓的瞳孔縮成一條線,這是正午是貓眼的樣子。如果有帶露的(指早晨)花,那麼花心是聚攏的而且顏色顯得色澤滋潤。貓的瞳孔在早上和晚上都是圓的,(隨著)太陽漸漸移向正中間,貓的瞳孔就漸漸變得狹長,到了正午就像一條線了。」這就是善於研究探求古人筆下的意境的人啊。

③ 跪求《正午牡丹》的全文翻譯~

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叢,其下有一貓,未知其精粗②。丞相正肅吳公與歐公姻家③,一見,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④?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 ⑤。貓眼黑睛如線⑥,此正午貓眼也。有帶露花,則房斂而色澤⑦。貓眼早暮則睛圓,日高漸狹長⑧,正午則如一線耳。」此亦善求古人筆意也⑨。
[注釋]
①選自《夢溪筆談》。沈括,北宋科學家、政治家。
②歐陽修曾經得到一幅古畫,畫的是一叢牡丹。歐陽公: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嘗,曾經。其下:牡丹叢下面。其:指古畫。精粗:精良和粗劣。這里指古畫水平的高低。
③丞相吳育和歐陽修是兒女親家。姻家,兒女親家。
④何以:即「以何」,憑什麼,根據什麼。明之:辨別它。
⑤披哆:張開,下垂。燥,干。此日中時花也:這是正午時的花。
⑥黑睛:瞳孔。如線:像一條線。
⑦帶有露水的花,花冠是收攏的,花色是鮮潤的。
⑧太陽漸漸移到正中,貓的瞳孔就漸漸變得狹長。
⑨此:指吳育說的話。善求:善於探求。筆意:這里是指繪畫的樂趣。

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叢:歐陽修曾經得到一幅畫有一叢牡丹花的古畫
其下有一貓—:花叢下面有一隻貓
未知其精粗:歐陽修不知道這幅畫的水平怎樣
丞相正肅吳公與歐公姻家:丞相吳育與歐陽修是親家
一見,曰:「此正午牡丹也:一天看了這幅畫,說,這畫的是正午時候的牡丹花.
何以明之:用什麼來證明他呢
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這花中的花瓣都散開著,而且顏色枯澀,沒有光澤,這是太陽正中時候的花.
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之貓眼也:畫中貓的黑眼珠眯著,好像一條線,這也是正午時候的貓眼.
有帶露花,則房斂而色澤:如果是帶有露水的花,那麼花房是聚攏著的,而且顏色顯得光澤滋潤.
貓眼早暮則睛圓,日漸中狹長,正午則如一線耳。」:貓的眼珠早晚都是圓的,太陽漸漸移向正中,貓眼珠漸漸變成狹長,到了正午就像一條線了. 這也就是古人善於探求繪畫的樂趣啊。

④ 《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譯得到什麼啟示和幼時記趣。

【啟示來】:

生活中,源我們要留心細致觀察身邊的事物,正如《幼時記趣》中所說,「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力」才能「時有物外之趣」。

【原文翻譯】:

歐陽修曾經得到一幅古畫,畫面上是一叢牡丹,牡丹下蹲著一隻貓。歐陽修不知道這幅畫的優劣。丞相吳育是歐陽修的親家,他看到這幅古畫後說:「這是正午的牡丹。根據什麼來辨別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畫中的牡丹萎靡無力而且顏色乾燥,這恰是花在正午陽光照射下的樣子;貓的瞳孔縮成一條線,這就是正午時貓的眼睛。如果是帶有露水的花,那麼花心是聚攏的,而且顏色顯得光澤滋潤。貓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圓的,太陽漸漸移向正中間,貓瞳孔就漸漸變得狹長,到了正午就像一條線了。」這也是善於研究古人筆下的意境啊。

⑤ 正午牡丹的翻譯

一、譯文

歐陽修曾經得到一幅古畫「牡丹叢」,花下有一隻貓,不知道這幅畫是精妙還是粗糙。丞相吳公,與歐陽修是兒女親家,一見這幅畫就說:「這畫的是『正午牡丹』。怎麼證明它呢?

牡丹花朵鬆散下垂顏色發干,這是太陽在中天時的花,貓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條線,這是正午時候的貓眼。如果是帶著露珠的花,那麼花房一定緊緊收斂而且色彩鮮麗潤澤。貓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圓的,漸近中午就變得又窄又長,到正午時就像弓條線了。」這也是善於探求古人筆下的意境。

二、原文

正午牡丹

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叢,其下有一貓,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肅吳公,與歐公姻家,一見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貓眼也。若帶露花,則房斂②而色澤。貓眼早暮則睛圓,日漸中狹長,正午則如一線耳。」此亦善求③古人筆意也。

導讀:畫家善於觀察,才能畫出常人所不見之處。而要想識畫之妙,也非善於觀察不可。人做任何事皆如此,豈止一畫而已。

注釋:①其:它,指古畫。②房斂:花房緊收。③善求:善於探求。

(5)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閱讀拓展

牡丹:別名有百花王,驕傲花王,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葯、百雨金、洛陽花、富貴花等,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漢中是中國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為落葉亞灌木。喜涼惡熱,宜燥懼濕,可耐-30°C的低溫,在年平均相對濕度45%左右的地方可正常生長。

周敦頤《周元公集》「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節選自《愛蓮說》。

《夢溪筆談》:北宋科學家沈括所著的筆記體著作。大約成書於1086年-1093年,收錄了沈括一生的所見所聞和見解。被西方學者稱為中國古代的網路全書,已有多種外語譯本。

⑥ 正午牡丹的賞析和翻譯

賞析:
丞相吳育先指出畫中所畫的牡丹花、貓眼的特徵,然後對比說明畫回中牡丹花、貓眼的答特徵只有正午時才會出現。賞析書畫,要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還要有較高的觀察水平,才能看透書畫的內涵,懂得書畫的語言,心領神會,產生共鳴。這告訴我們,寫文章作畫要仔細觀察,實事求是。缺乏崇實的精神,就不能寫出生命力長久的作品。
翻譯:
歐陽修曾經得到一幅古畫,畫面上是一叢牡丹,牡丹下蹲著一隻貓。歐陽修不知道這幅畫的優劣。丞相吳育之是歐陽修的親家,他看到這幅古畫後說:「這是正午的牡丹。根據什麼來判斷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畫中的牡丹萎靡無力,顏色乾燥,這恰是花在正午陽光照射下的樣子;貓的瞳孔縮成一條線,也正是正午時貓的神態。如果是帶有露水的花,那麼花心是聚攏的,而且顏色顯得光澤滋潤。貓的瞳孔早晚都是圓的,太陽漸漸移向正中,貓瞳孔漸漸變成狹長,到了正午就像一條線了。」 這也是善於探求古人畫作的意境啊!

⑦ 正午牡丹的譯文和詞解釋

翻譯:
歐陽修曾經得到一幅古畫,畫面上是一叢牡丹,牡丹下蹲著一隻貓。歐陽修不知道這幅畫的優劣。丞相吳育之是歐陽修的親家,他看到這幅古畫後說:「這是正午的牡丹。根據什麼來判斷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畫中的牡丹萎靡無力,顏色乾燥,這恰是花在正午陽光照射下的樣子;貓的瞳孔縮成一條線,也正是正午時貓的神態。如果是帶有露水的花,那麼花心是聚攏的,而且顏色顯得光澤滋潤。貓的瞳孔早晚都是圓的,太陽漸漸移向正中,貓瞳孔漸漸變成狹長,到了正午就像一條線了。」 這也是善於探求古人畫作的意境啊!

⑧ 正午牡丹 它的翻譯,中心寓意

《正午牡丹》來
——宋自·沈括
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叢,其下有一貓,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蕭吳公與歐公姻家,一見,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多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貓眼也。有帶露花,則房斂而色澤。貓眼早暮則睛圓,日漸中狹長,正午則如一線耳。」此亦善求古人筆意也。

翻譯:
歐陽修曾經得到一幅有一叢牡丹花的古畫,花叢下面有一隻貓,不知道這幅畫的水平怎樣。丞相吳育與歐陽修是親家
,一天看了這幅畫,說,這畫的是正午時候的牡丹花。用什麼來證明它呢?這花中的花瓣都散開著,而且顏色枯澀,沒有光澤,這是太陽正中時候的花。畫中貓的黑眼珠眯著,好像一條線,這也是正午時候的貓眼。如果是帶有露水的花,那麼花房是聚攏著的,而且顏色顯得光澤滋潤。貓的眼珠早晚都是圓的,太陽漸漸移向正中,貓眼珠漸漸變成狹長,到了正午就像一條線了。

寓意:
寫文章作畫要仔細觀察,實事求是。缺乏崇實的精神,就不能寫出生命力長久的作品。

⑨ 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譯

一、譯文

歐陽修曾經得到一幅古畫,畫面上是一叢牡丹,牡丹下蹲著一隻貓。歐陽修不知道這幅畫的優劣。丞相吳育是歐陽修的親家,他看到這幅古畫後說:「這是正午的牡丹。根據什麼來判斷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畫中的牡丹萎靡無力而且顏色乾燥,這恰是花在正午陽光照射下的樣子。

貓的瞳孔縮成一條線,這就是正午時貓的眼睛。如果是帶有露水的花,那麼花心是聚攏的,而且顏色顯得光澤滋潤。貓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圓的,太陽漸漸移向正中間,貓瞳孔就漸漸變得狹長,到了正午就像一條線了。」這是善於研究古人筆下的意境啊!

二、原文

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叢,其下有一貓,未識精粗。丞相正肅吳公與歐陽公姻家,一見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貓眼也。有帶露花,則房斂而色澤;貓眼早暮則睛圓,日漸中狹長,正午則如一線耳。」此善求古人筆意也。

三、出處

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

(9)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一、啟示

畫家善於觀察,才能畫出常人所不見之處。而要想識畫之妙,亦非善於觀察不可。做任何事皆如此,豈止一畫而已。

二、作者簡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

元豐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禦西夏,後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聖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