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美術作品
1. 大手拉小手 共建生態文明家園 徵文 我要體參賽作品可以是徵文、繪畫作品、手工藝品中任一形式,要體現作者
生態環境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黨和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伴隨著「基本國策」、伴隨著新的世紀正邁著希望的腳步,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地球是人類唯一居住的地方,人類要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間唯一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說拯救地球與我無關?山不孤獨水孤獨,所以水繞著山;夢不孤獨心孤獨,所以夢把心牽住;樹不孤獨鳥孤獨,所以鳥在樹上住;我們不能讓水孤「獨」,不能讓心孤獨,更不能讓鳥孤獨,讓我們共建綠色家園,讓綠色回歸自然,我們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紀凝望地球:空氣污染嚴重、土地遭到破壞、溫室效應威脅著人類、生物多樣性銳減、森林面積日益減少、淡水資源受到威脅、化學污染日益嚴重、混亂的城市化、海洋生態危機加劇、極地臭氧空洞,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嗎?曾記否,我們的前人生活的環境是那樣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綠草覆蓋著大地,清新的空氣中瓢著陣陣花香,豐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著大地上的生物,鳥兒在樹上歌唱,魚兒在蔚藍的大海中暢游……如今,面對滿目瘡痍的地球,我們是否應該深深地反思:時代要進步,文明要發展,我們再也不能吃祖宗飯、斷路的路子了,人類向大自然一味掠奪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們應該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保護生態環境,倡導文明新風。我們應該積極地,自覺地行動起來,快快加入到生態環境保行動中來。保護環境,建設綠色家園,應從身邊的事做起: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就要大力倡導和樹立綠色文明理念。將綠色文明當成是人與自然相和諧與共、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新的文明。將這一文明成為每個成員的共同認知。從而自覺傳播、實踐人與自然和諧與共的綠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長,綠是自然的顏色。綠色是多麼寶貴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樂,讓我們行動起來,為珍惜綠色,創造綠色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就是要立足安康實際。安康地處秦頭楚尾,是西北、華中和西南三個經濟區的幾何中心,漢江即是長江水系最大的支流,也是陝南安康人的母親河,它孕育著安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歷史上曾譽為「黃金水道」。「九五」以來,我們始終把保護漢江流域生態環境安全,保護漢江水質免受污染作為環保工作的重點,不斷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漢江環境保護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雖然堅持了「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堅定不移地走生態環境保護型之路。如今,隨著西部大開發進程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啟動,大大推動漢江經濟走廊的開發·安康作為國家南水北調工程中線主要調水區,優質水源涵養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庫在我省境內漢江、丹江流域集流面積659萬公頃,涉及漢中、安康、商洛、寶雞4市的29個縣區、298萬人口。漢江全長1537公里,在我省就有600多公里;總流域面積9.52萬平方公里,在我省達4萬多平方公里。安康不僅是調水區,而且是水源涵養區,同時也擔負著保護水源地水質的重大責任。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區,水土流失嚴重,導致土地資源破壞,水源涵養能力降低,生態環境惡劣,泥沙下泄淤積河床、水庫,使水利工程運行壽命和運用效率降低,丹江水質惡化,制約當地經濟的發展,也給南水北調工程水質安全留下了隱患。
隨著安康經濟的發展,隨著安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動員人士履行義務、參與生態建設;架起方便人民群眾監督生態環境建設的橋梁;想方設法鼓勵力量投入生態環境建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安康山多水多,山青水秀,山多植物種類多,水多工業利用價值大,山青水秀又處南北過渡帶,孕育著宜人而鮮有的氣侯資源。大可以「水」牽線搭橋,聯結北京等五省市構建「同飲一江水,共建新生活」的新認識、新資源,立足資源優勢,運作生態資本,把綠色價值轉化為較高的經濟附加值,以而賦予整個經濟以新的活力和競爭力,獲得更多的政策和財政的反哺,實現經濟跨越勢發展。安康氣候宜人,以山為雄,以山抒情,以水為靈,以水表情,游者有所依,情有所寄,使生態旅遊成為主體。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就要形成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現在做起。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為了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安全的、多樣的生態系統,營造安全健康舒適的生存空間,我們積極呼籲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和強化自然山水的整體布局,積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從安康的生態環境的實際出發,就是要以人為本,立足自身,點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厲行節約,防止浪費,珍惜資源,植綠護綠,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為人類永續生存與發展盡綿薄之力。只要全民動員起來,群策群力,積極行動,持之以恆,我們安康天空湛藍湛藍,空氣清新清新,山野翠綠翠綠,溪流水溝清澈清澈,山中野獸出沒……這些是多麼的令人羨慕啊!生態良好、景觀優美、植物多樣、清新舒適的人居環境。安康大地就一定會安寧康泰富有美意,山川秀美、江山如畫!
2. 生態環保繪畫簡介怎麼寫
這是美麗的傍晚,山水環繞,我們要保護生態環境,就可以留下這美麗的山水。
3. 大連工業大學怎麼樣
大連工業大學(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原名大連輕工業學院,是遼寧省屬、「卓越計劃」、「20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學校創建於1958年,是中國最早建立的4所輕工業學院之一,原隸屬輕工業部,1998年劃歸遼寧省管理。
截止2014年7月,學校總佔地面積1064畝,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59.2萬冊;截至2006年底,教學科研設備總值8959萬元。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其中研究生1445人,每年招收外國留學生近400人。
學校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藝、文、管、經六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以培養輕工、紡織、食品、藝術等專業人才為辦學特色的高等學府。
2013年12月19日,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朱蓓薇教授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實現了學校培養院士的重大突破,使學校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4. 馮驥才簡介50字
馮驥才簡介:
馮驥才,男,1942年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寧波慈溪縣(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當代著名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民間藝術工作者,民間文藝家,畫家。

拓展資料:
個人經歷:
1942年2月9日出生於天津,他從小就喜愛美術、文學、音樂及各種球類活動。1960年高中畢業後到天津市書畫社從事繪畫工作,對民間藝術、地方風俗等產生了濃厚興趣。由於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個人閱歷,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擔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從事文學創作等活動,並且擔任《文學自由談》雜志和《藝術家》雜志主編。
1995年親自出任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的藝術顧問。2000年出任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2000年5月擔任中國小說學會會長,天津市作協主席,北京唐風美術館名譽顧問。2001年,馮驥才戴上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這頂「烏紗帽」。
2003年開始,大馮發起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普查工作,他和他的志願者們的努力已有了成果,一大批搶救出來的圖文資料已經出版,還有更多的音像資料也正在整理,無論對國家對民族,這都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2004年馮驥才成立了"馮驥才民間文化基金會"。」馮驥才民間文化基金會"是由「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倡導者和領導者馮驥才發起並創立的非公募基金會,也是國務院頒布實施新的《基金會管理條例》之後成立的第一家以當代文化名人命名的公益性民間機構。
2006年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榮譽院長,央視《感動中國》推選委員。2007年擔任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主席,2009年1月16日被國務院聘為參事。
2009年馮驥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數據中心,存錄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田野普查中所獲得的數百萬字的文字資料、幾十萬張圖片資料、幾千小時的錄音資料和上千小時的影像資料。
2011年擔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生態書畫院顧問。2013年3月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2013年7月12日任2014年春晚藝術顧問。
參考:網路-馮驥才
5. 以生態文明為題的創意設計作品書畫美術
這個你可以上圖書館看一下兒童書畫,兒童簡筆畫等等裡面的內容.主要是找創意和靈感 你知道的美術這東西是要求靈感的 強硬的的要不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