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有什麼用

文言文有什麼用

發布時間: 2020-12-06 11:15:35

Ⅰ 學文言文到底有什麼

學習文言文有多種用處:可以研究我國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優秀文化。可以學習到古人的思想、政治、科技等等已經終結出來的成果並運用這些成果,避免我們現代人再走彎路……

Ⅱ 初中文言文是干什麼用的

是 shì
〈名〉
(1)商業、職業或政府的事務、業務或國務 [affairs]
「國是」並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是,則也」(《爾雅·釋言》),而「則,常也」,「法也」(《爾雅·釋詁》)。
君臣不合,則國是(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無從定矣。——范曄《後漢書》
(2)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國是
(3)姓
◎ 是 shì
目前姓氏在中國人口普查中,總數非常少,已屬極其稀有的姓氏。例如:是灝亮
〈代〉
(1)此,這 [this;that]
是謂伐德。——《詩·小雅·賓之初筵》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漢· 賈誼《論積貯疏》
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2)又如:是日(此日,這一天);是夕(這天晚上);是處(這里;此處);是長是短(這樣長這樣短;如此這般);是月(這個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 是 shì
〈形〉
(1)會意。小篆字形,從日正。本義:正,不偏斜。
(2)同本義 [right]
是,直也。——《說文》。按十目燭隱曰直,以日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體。——《禮記·玉藻》。疏:「謂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濟》
(3) 對的,正確的 。[correct]
王弗是。——《國語·楚語》。註:「理也。」
使目非是,無欲見也。——《荀子·勸學》。註:「謂正道也。」
立是廢非。——《淮南子·脩務》。註:「善也。」
彼人是哉。——《詩·魏風·園有桃》
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清· 林覺民《與妻書》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4)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窩);是非渦(矛盾糾紛的中心);是非場(矛盾糾紛的場所);
(5)概括之詞。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猶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處(到處;處處)
◎ 是 shì
〈動〉
(1)贊同;認為正確;肯定 [praise;justify]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劉開《問說》
(2)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貶低現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確的,否定錯誤的。指評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訂正 [correct]。如:是正(訂正;校正)
(4)遵從,以為法則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荀子》。楊柳橋詁:「《爾雅》:『是,則也。』」
(5)關系詞。表示肯定判斷之詞 [be]
正是四國。——《詩·曹風·鳲鳩》
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覺民《與妻書》
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閣。——《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6)又如:今天是端午節;只能是他來電話
(7)表示兩種事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
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
(8)又如:他不是學生
(9)表示陳述的對象屬於「是」後面所說的情況。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干。如:對是對,錯是錯,不能混為一團
(11)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場
(12)表示讓步 [be…,but]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宋· 柳永《雨霖鈴》
(13)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貴了點
(14)表示適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嘗試。用同「試」 [try]。如:是猜(試猜)
(16)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語(似說非說;旁敲側擊)
◎ 是 shì
〈副〉
(1)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如:是必(一定要;務必);是須(必須,務須);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買的票;他手藝是高明,做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2)「是」不重讀時,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問問,沒有別的意思
(3)用作虛詞,在回答問題、命令或要求時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興同你一起進午餐
(4)很,非常 [very]。如:是處(極為緊張處;到處)
◎ 是 shì
<連>
(1)表示讓步,有雖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則(雖然,雖則);是則是(是即是。雖則是)
(2)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詞。如:他瘦是瘦,可從來不生病。
(3)有雖然的意思。用於轉折句。如:他早走了,趕是趕不上了。
(4)表示原因、目的。「是」後可加「因為、由於、為了」 [because (of)]。如:他犯錯誤是[因為]平時太驕傲了
(5)選擇問句的格式是:「還是……還是……?」「是…還是……?」「……還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誰值班?還是你還是小王?
(6)或者 [or]
(7)回答選擇問句,要重復問句的一部分,一般不連「是」字。如:你的表走得快還是慢?——快
(8)有時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還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
(9)回答也可能超出問句的范圍。如:你的表走得快還是慢?——不快也不慢
◎ 是 shì
〈助〉
古漢語結構助詞,一般用於成語中,輔助動詞賓語前置,通常與「唯」聯合使用(有例外)。如:
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四年》
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二年》
名過其實,由於誇誑,內抱貪濁,唯利是圖。——晉·葛洪《抱朴子》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清· 劉開《問說》(此處「急」為形容詞活用做動詞的以動用法)

Ⅲ 學習古文有什麼好處

學習文言文能體會到了文化美感。中學語文課本中的一些文言文(包括古詩詞),都是千古傳誦的名家名篇,無論思想內容、感情因素,還是藝術技巧、語言形式都具有典範性和代表性,能直接陶冶中學生修養,提高中學生文化素養,有利於將來成為一個氣質高雅的人。一個對古代文學有一定基礎的人,在實際工作中會有得體的表達和行動,也更容易接近成功。它讓人充實,不輕浮。
了解古今詞彙的關系,擴展語言知識,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一脈相承,例如學習文言文可以了解成語的來源出處、確切含義和演變過程,也就能夠准確無誤使用成語詞彙。所以學習文言文能使我們的語言簡潔明快,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學習文言文能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我國許多現代大作家由於有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和語言修養,靈活地運用古典文學里固定下來的詞、短語或語句形式,因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成為文學大家的。
學習文言文能借鑒古代名家寫作技巧。古代作家所寫的詩文,無論是立意、構思、取材、剪材、用典、謀篇、布局、遣詞、造句以及敘事、寫景、記人、抒情、析理、言物等方面都各有特色,古代作家尤其是十分重視文章的意境、結構和語言,通過文言文學習,揣摩取法古代名家,對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和寫作能力大有裨益。中國有影響的文學大家無一不精通中國古代文學的。
任何國家的文化都是有根基的,而中國文化的底蘊始於古代文學,學習文言文,閱讀古文能使人切實接觸感染到中國的氣質。文言文記載了我國古代文化遺產,讀不懂文言文,也就讀不懂古代文獻,所謂繼承、吸收和發展也就無從談起。同學們學我國古代的文章,只要藉助簡單的工具書就能讀懂。我們能理解領悟漢唐詩文,甚至能讀懂甲骨和竹簡時代的文章。可是英國人要讀懂三百多年前印刷的莎士比亞的原作,非得專家藉助厚厚的工具書才能弄明白,中學生要想看懂可不是容易的。
初中學生形象思維好,抽象思維已形成,記憶能力正值巔峰,正是學習文言文最好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能錯過這一學習文言文的黃金階段。

Ⅳ "有什麼意義呢"用古文怎麼

何益? 有什麼好處呢的意思 基本可以和「有什麼意義呢」通用。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也。——《多言何益》
投劾而去何益?——《邵雍盡人力》
或者你可以用「徒勞也」來代替 我覺得古文和現代文的翻譯只要意思到了就行了 沒必要用現代文的說話習慣去套古文

Ⅳ 文言文有什麼用

我想是沒有。
我們的生命裡,只有在學校裡短短的幾年時間,有幸讀幾篇文言文,畢業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接觸了。文言文跟我們的緣分很短,短到似乎即使你從沒學過,一點也不妨礙你成為高貴且有教養的人。就像許多人沒上過學,大字不識,也不妨礙他可以成為高貴而有教養的人一樣。
讀書,識字,懂文言文,跟高貴與否沒什麼關聯,事實上書讀得越多,做壞事的能力反而越強。那麼我們要因為這個緣故一把火燒掉所有藏書,絕聖棄智,讓大家重返結繩記事的年代嗎?當然沒有人會這麼反智。
文字是一種工具,讓你記錄當下的心智活動,並且跨越時空,傳達到你想都想不到的地方,撞擊你根本不知道他是誰的人。文言文同樣也只是一種工具,一種讓當代中文讀者可以穿越時空、「尚友古人」的東西。
懂得白話文,你可以看書,讀報,上網,享受哈利波特的情節,但是懂得文言文,你的知識範圍就可以包括老子、莊子、孔子、史記、三國、唐詩宋詞……認識那兩三千年裡各種奇才異能之士。
那裡有博愛也有殺戮,有占卜也有非命,有半部論語也有千金要方;那裡保留著幾百個世代賢駑智愚的人類,盡力活過、想過、掙扎過的痕跡。
當然,不認識那些,一點也不妨礙我們歌照唱、卡照刷、日子照過。然而這些古老的經史典籍所形塑的世界,畢竟跟我們共同生活了千百年,我們的思想、禮俗、節慶、儀祭、典故、世界觀、座右銘、神話傳說,表面上可能看不出特別來歷,但追蹤起來,你總會回到那個龐大的、靜默的、古典的世界。
在哈利波特的情節裡,巫術世界平行在麻瓜世界之外,麻瓜不需要巫術,也不用咒語,每天過著自足的生活,完全可以對魔法世界無所感覺,但如果你穿過倫敦王十字車站九又四分之三號月台,你的世界就再也不同了。
古典的文化世界也一樣,雖然你可以完全無所感,但是那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是我們這個現存世界古老的源頭。
知識和眼界是智慧的基礎,透過文言文這樣的工具,你可以在一個平行的、靜默的宇宙裡,找到飽滿的知識和眼界(當然也包括愚昧和無知,但那也算是眼界的範圍)。
文言文並不是用來讓作文文筆優美用的,文言文是讓我們體會思想,培養視野,訓練洞察力,尋找精神上的啟蒙用的。有見識的人才寫得出好文章,不然也只是堆砌的詞藻罷了(別以為文言世界只能教養一種人,塑造唯一的觀點)。
無論我們願不願承認,我們大部分人的文字、語言、家族姓氏、宗族祭祀、鬼神傳說、飲食器物,淵源都來自那裡。包括你能讀懂這篇文章,也是因為那個古老的世界曾經存在。

Ⅵ 學文言文有什麼用

1.正確理解一些重點的實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義;2.要正確理解一些重點虛詞的用法;3.了解一些常見的文言句式,能夠翻譯一些重點的語句;4.了解一些古詩文的基本常識,為閱讀理解古詩文打基礎,進而不斷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5.理解文言文的內容,能順暢的朗讀和背誦一些基本篇目,並關注能力的培養,
情感的體驗,知識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6.能正確閱讀翻譯文言課文,即課外淺易的文言文,叢冢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Ⅶ 學文言文有什麼用

為了懟人不用罵臟話

Ⅷ 學習文言文有什麼用

反正也沒什麼用,為了考大學,考上大學就可以找到好工作,買房子等。

Ⅸ 「你在干什麼呢」用文言文中怎麼說

「你在干什麼呢」用文言文來說就是「汝於何?」。「你」在文言文中的用詞有很多,不過最多的用法就是「汝」,這也是我們最常用的。「何」常常用來表示做什麼,什麼事情之類的。所以這句話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就是「汝於何?」。

(9)文言文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文言文常用的句子翻譯:

1、哀莫大於心死一-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燼。指最可悲哀的事,莫過於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2、愛博而情不專一一 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很廣泛,而感情不能專一。

3、愛 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一一加諸膝: 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里。意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4、愛之欲其生, 惡之欲其死一一喜 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5、 安於故俗,溺於舊聞一一俗:習俗。溺:沉溺,陷入。拘守於老習慣,局限於舊見聞。形容因循守舊,安於現狀。

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區別

1、特點上的不同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文言的特點,是相對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而言的,主要表現在語法與詞彙兩方面。

白話文,淺顯通俗,在語言上,生動、潑辣、粗獷、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表現力。綜觀「五四」白話文運動,它廣泛吸收了西方的詞彙資源、語法結構,在語言、文字、思想等多層面展開。

2、概念上的不同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文雅的口語為基礎的書面形式,在遠古時代文言文與平常的口語的差異微乎其微。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Ⅹ 學文言文有什麼用

用作以後考大學找工作的工具。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