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小學科學課論文

小學科學課論文

發布時間: 2020-12-06 12:15:47

1. 小學科學課論文兩千多字以上的

這一切,歐洲西北部溫度將會下降5—8度之多,美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達到了20噸一年,很可能引發新的冰河時期,8月份最熱的天居然達到了40度以上,劇中的情景正是幾百年後對我們地球的一個真實寫照!汽車尾氣與工廠廢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們周圍的環境在惡劣地變化,甲烷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氣體,對金融來說是天價!所以環境保護不應只停留在口頭上,空調還會浪費掉許多電,地震。這是為什麼呢。再過7年,大量土地貧瘠,凍雨,冰風暴,如果你轉為素食主義者,是全人類為了挽救地球的唯一方法,咳嗽:龍卷風,我們應該盡量做到。但,喉嚨發炎……最重要的是全球變暖。其實環保並不難?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舍棄肉類(牛排)食品(牛消化中含有一氧化二氮。更可怕的是,降雨量加強!如今,新鮮的淡水供應成了問題,科學隨之產生的副作用逐漸體現出來,空調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呢。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不需要太多言辭,原本涼爽的秋天現在幾乎要到10月下旬才開始,如果人類不停止毀壞環境的話,還是不夠的,以後300年,更會牽連出許多負面影響,都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存!想必大家一定看過《後天》這部電影,對於一個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南北極冰川融化,大量淡水匯入北大西洋!天氣加熱,水資源破壞,輸送到外面,最終會導致人們的生活被嚴重影響,水污染嚴重?有人說,這將成為現實,如果一直拖延,大量的尾氣嚴重影響著我們,破壞了墨西哥暖流,就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同時臭氧層被嚴重破環,而要真正付之與行動了,同時由於礦物質被大量使用:二氧化碳,就是你給這個星球的最好禮物,生態鏈嚴重被破壞:森林銳減,乘公交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天氣炎熱,但人們可曾想過。同時,海平面上漲。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別說金融,汽車在全世界已有7億輛,最終的結果,而二氧化碳最可能導致溫室效應(即全球變暖)現在汽車逐漸增多,海濱城市,這還是最樂觀的數據,加劇了環境的惡化,由於北極冰融化!中國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排放量也有2,實驗證明,是人類自己惹的禍.5噸。有人統計,洪水,據統計全世界10%的河水被污染,是我們的地球面目全非,但那又能容納多少人呢,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減少1。 隨著人類高科技發展進程越來越快! 為了拯救地球,我們雖然也採取了行動,這一點,警惕全球變暖?原來,只要你支持環保,使用回收環保紙張,一旦墨西哥暖流被切斷後,海嘯……這並不是瘋狂的幻想,適當即可,燃燒出的CO2氣體導致了大氣污染,冰層斷裂,島國被淹。 這樣一來的悲劇是什麼呢:我們不是可以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答案雖是肯定的,英國.51噸一年科技小論文 ——警惕全球變暖 最近這幾年,全球變暖將會無可逆轉地持續?當然是顯而易見了,就連自己的生命也難保啊,所以要盡量避免用空調,在酷暑里泡空調成為了一項新的「業余愛好」,美國等國家紛紛行動起來:不開空調,大家覺得天氣一下子就變熱了,只要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到21世紀,海平面將上漲半米多,從而造成的影響。 所以,全球變暖就是一個例子,有人也許會說,空調排放的氣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日本,溫度急劇下降!全球變暖不僅僅是天氣變熱,南北極出現臭氧層洞!)不用塑料袋。這樣惡性循環的話:治理溫室效應的資金太大了

2. 小學五年級科學論文(至少2000字)

為什麼紙不掉下來?

有一次,科學課下課的時候,我聽見幾個同學在議論紛紛,我湊上前去,仔細一聽,原來,大家都在討論一個問題:一個空杯子裝滿水,蓋上一張紙,再將杯子倒過來,紙會不會掉、水會流出來嗎?能有這么神奇的事發生嗎?我決定親自做一個實驗。

於是放學回家後,我迫不及待找來一個紙杯,一張大小合適的白紙,接著將杯子裝滿了水,將紙蓋在杯上。此時我有點緊張,擔心實驗不成功。為了知道結果,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拿起杯子輕輕地倒過來。哇噻!果真如此,紙緊緊地「貼」在杯子口上,水也一滴不漏,太神奇了!

可這又是為什麼呢?為了揭開謎底,我便上網查找有關的資料。原來是因為裝滿水的杯中空氣壓力被堵住,壓力就自然很小。加上水的表面有脹力,才能使杯中的水穩穩地被「固定」住,紙也能吸在上面。

我恍然大悟,原來是空氣和紙托住了杯子中的水!

[五年級作文]科技小論文

月食是由月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指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暗影部門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由於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望到月球缺了一塊。也就是說,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剛好或幾乎在統一條直線地球在太陽與月球之間,因此從太陽照射到月球的光線,會被地球所掩蓋。以地球而言,當月食發生的時候,太陽和月球的方向會相差180度。古代月食記實有時可用來推定歷史事件的年代。中國古代迷信的說法又鳴做天狗吃月亮。月食可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種。當月球整個都入進本影時,就會發生月全食;但假如只是一部門入進本影時,則只會發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作文600字作文

在月全食時,月球並不是完全望不見的,這是由於太陽光在通過地球的淡薄大氣層時受到折射入進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到月面呈紅銅色。視乎月球經由本影的路徑及當時地球的大氣情況,光度在不同的月全食會有所不同。

有時月球並不會入進本影而只入進半影,這就稱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發生期間,月亮將略為轉暗,但它的邊沿並不會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擋。不外望月全食必需在晚上望,而且觀望月食的機率迸食的機率少的多。

關於月食,還有一個故事:16世紀初,哥倫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買加,與當地的土著人發生了沖突。哥倫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個牆角,斷糧斷水,情況十分危急。懂點天文知識的哥倫布知道這天晚上要發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品來,就不給您們月光!」到了晚上,哥倫布的話應驗了,果然沒有了月光。土著人見狀誠惶誠恐,趕緊和哥倫布化干戈為玉帛。

科技小論文

隨著能源的減少,人們逐漸變得重視節能了。在我還上小學時老師教育我們節約能源,是為了讓我們人類能在地球上永遠的生活下去。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大多數人仍不清楚怎樣節能,讓節能只是一個說的到,卻不能完全做的到的事情,往往還因缺乏科學的節約常識和「小竅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費。現在我來就家庭節電方面給大家介紹幾個小竅門。

一、電飯煲節電小竅門

現在市面上的電飯煲分為兩種:一種是機械電飯煲,另外一種是電腦電飯煲。使用機械電飯煲時,電飯煲上蓋一條毛巾,注意不要遮住出氣孔,這樣可以減少熱量損失。當米湯沸騰後,將按鍵抬起利用電熱盤的余熱將米湯蒸干,再摁下按鍵,燜15分鍾即可食用。電飯煲用完後,一定要拔下電源插頭,不然電飯煲內溫度下降到70度以下時,會自動通電,這樣既費電又會縮短使用壽命。盡量選擇功率大的電飯煲,因為煮同量的米飯,700瓦的電飯煲比500瓦的電飯煲要省時間。電腦電飯煲一般功率較大,在800瓦左右,從而節能。

二、電視機節電小竅門

電視機節能可以通過如下幾條途徑:首先控制好對比度和亮度。一般彩色電視機最亮與最暗時的功耗能相差3O瓦至50瓦,建議室內開一盞低瓦數的日光燈,把電視對比度和亮度調到中間為最佳。其次控制音量,音量大,功耗高。另外,一個省電的辦法是觀看影碟時,最好在AV狀態下。因為在AV狀態下,信號是直接接入的,減少了電視高頻頭工作,耗電自然就減少了。其次是看完電視後,不能用遙控器關機,要關掉電視機上的電源。因為遙控關機後,電視機仍處在整機待用狀態,還在用電。一般情況下,待機10小時,相當於消耗半度電。最後是給電視機加防塵罩。這樣可防止電視機吸進灰塵,灰塵多了增加電耗。

三、電腦節電小竅門

不用電腦時盡量把電源開關給關掉,這樣可以降低耗電量。不用電腦的時候要用一個套子把它套住,不要讓灰塵進入電腦,降低用電量,還要不定期的把主機內部的主板和其他部件拿出來清洗,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降低用電!!能盡量不用電腦的時候就不要用電腦。

節能是很重要的,人人都應該用這些小竅門,不應該因嫌麻煩就不去做這些事。這些事對誰都有極大的好處的,僅僅需要舉手之勞而已。有關部門也應該加大節能力度,多多宣傳。讓人類都來節約這並不是永遠都有的能源吧!也讓我們每個人為造福我們的後代而加油、努力吧!

科技小論文範文——無污蒼蠅拍

夏秋天經常有蒼蠅爬到食物和碗筷上,嚴重影響飲食衛生,吃了這些帶細菌的食物,人們常常會生病。為了消滅蒼蠅,經常用蒼蠅拍打蒼蠅,這樣家裡的蒼蠅逐漸減少。但是打過一陣蒼蠅後,在桌上和白牆壁上到處留下許多蒼蠅內臟的污點,非常難看,也不衛生。

去年我們參加科技活動小組,輔導老師組織我們開展小發明活動,鼓勵我們動腦筋找小發明課題,想辦法解決課題中的難題。我們將上述問題帶到科技小組一起討論,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案。我們想了幾種辦法,最後大家一致認為在蒼蠅拍加幾排小點,點的高度比蒼蠅的大小矮一點。這樣打蒼蠅時,蒼蠅被打死了,而桌面和牆壁上不會留下討厭的污點,效果很好,受到老師和家長的稱贊。

這項發明將普通蒼蠅拍加幾排小點(用萬能膠滴膠),就解決了普通蒼蠅拍拍打蒼蠅時留下污點的難題,這是這項發明的創造性貢獻。由於它打蒼蠅不留污點,所以我們給這項發明命名為「無污蒼蠅拍」,我們建議塑料廠今後生產這種無污蒼蠅拍

3. 小學科學教師教學論文 科學課有效性教學的幾點做法(

如何實現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指小學科學課堂必須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三維目標。促使學生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學生在三維目標上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指標。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可以採用以下五點做法。

(一)利用學生親身感觸,創設教學情境。
讓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成為教學設計的有用資源。小學科學教學內容有著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背景,我們可以建立起「生活科學」的理念,以課程標准為指導,以教材為框架,大膽應用生活中的素材創設學習情境進行教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創設教學情境,可以引導學生感受科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產生「情境效應」,它能有效地激勵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從被動學進入主動學狀態,從而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地震》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導入新課:課件打出字幕:新華網北京5月12日電據中國國家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縣(北緯31.0度,東經103.4度)發生7.6級地震。接下來播放災後損失的文字、圖片和視頻。由於對這場大地震學生們非常熟悉,就使得學生在驚心動魄的事實和觸目驚心的損失數據中深深地感受到研究地震現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生會很自然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當中去。
這樣,使我們的科學課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用鮮活生動的實例引導學生理解科學概念,使學生實實在在感到科學知識有用,體會科學知識就在身邊,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過程中。
(二)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促使學生可持續發展。
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必須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的現在發展區,分析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經驗、情感和思想狀態,是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的前提和基礎。這些知識和經驗可能是下一步學習的鋪墊和助力;也可能形成思維定勢,成為下一步發展的障礙。
在《使沉在水裡的物體浮起來》一課教學中,我們分析學情後認為:學生對水中加鹽能夠增加水的浮力科學概念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教學了解到這一基礎,就可以把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增加物體的排水體積上,做好小潛水艇的沉浮實驗上。
這一課的過程和方法目標是「讓學生親歷探究,找到使沉在水裡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 基於學生原有生活經驗積累,本節課就是要讓他們再度體驗和經歷這一系列探究過程。

(三)為學生提供有結構的材料,促進有效探究
所謂有結構的材料就是教師經過精心設計的典型教學材料的組合。「材料引起學習,材料引起活動」。教師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有結構的材料,讓學生與材料親密接觸,是科學活動中重要的環節,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途徑。這些蘊涵著典型的科學概念的材料,會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起來,帶給不同起點水平的學生不同層次的體驗和經歷。
在「觀察水」的教學中,每組一套學生實驗材料:牛奶(或有色飲料)、白醋、糖水、水裝在燒杯里,准備幾根筷子用於品嘗。在教學中,如果選擇替代實驗材料一定要考慮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選擇材料不當、分發材料的時機不當等都會造成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的困難,影響教學的有效性。

(四)教師的有效指導,及時反饋和評價也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肢體語言,及時了解學生理解科學概念的程度和學習的狀態,採取與之相應的教學行為:激勵性評價、調節語氣、講話的頻率及需要重復或細講等,把學生的思維不斷地引到課堂教學上來。教師如果能及時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機會,及時、巧妙的進行激勵性評價,促進師生、生生心靈的溝通,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獲。
我們還可以通過提問、分組討論等形式從學生的表述過程中,及時准確地獲得他們對問題的思考方法、思維途徑及對問題理解的深度和廣度。我們在實驗課上可以問學生實驗要控制哪些因素?實驗時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麼?以及在分析實驗數據、獲取結論的過程中,當學生不能圍繞研究問題展開時,當學生在交流中詞不達意時,特別需要教師及時的有效指導。

(五)通過及時復習,促使學生鞏固科學概念。
在課的起始階段,適當的對上幾節課的科學概念進行復習;在課的結束階段,利用多種形式對本節課或單元的科學概念進行練習。練習的過程同時也是信息反饋的過程,教師可以從學生做練習的准確性和速度的快慢程度來全面獲取學生理解科學概念和掌握科學概念的情況,而後根據反饋得到的信息給予恰當的彌補和點撥,以便使學生對科學概念有一個再學習、再理解吸收的過程。適時、適度的練習能夠有效地促進三維目標的實現。

教學過程是一個鮮活的動態過程。所謂「教學有法,貴在得法」, 有效的課堂教學就是要立足於學

4. 小學科學論文:如何在科學課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引導學生進入知識殿堂大門的向導,學生對科學課感興趣,就會孜孜不倦地學習鑽研,學習起來就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學《科學》的興趣呢?結合本人教學經驗淺談以下幾點見解。
一、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我們周圍的一切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都有一種神秘感,科學課本身就蘊涵著一種內在的吸引力,許多秘密往往能引起他們刨根問底,總想問個「為什麼」,恰恰科學課就是解決他們這些「為什麼」的「金鑰匙」。教學時如果教師努力創設有趣的情景,把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謎語、游戲、詩歌等與教材有機融合,形成一個切入點,學生就能迅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既激發了本節課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和學習態度。我通過多媒體和網路技術,利用卡通、動漫、錄像、演示、唱歌、游戲,將教學內容和學習的過程與各種靈活多變的方法融為一體,變得更加形象、直觀、有趣,順應了小學生天性好動、趨樂、善於模仿、可塑性強的生理、心理特徵,極大地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學習興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樂學,愛學,增強了求知慾望和學習自信心。
二、展現科學趣味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我適時地介紹科學史中一些趣味性的發現,可以使學生意識到一些偉大的發現總是在平淡的學習探索之中造就。這樣對於激勵學生大膽自主地去創造、去探索很有鼓動作用,無形之中就強化了學生對於學習科學的興趣。還可以介紹一些生活中的有關科學知識,這些現象多發生在學生自己的周圍,所以學生一定會表現出十足的興趣,他能夠看到自己所學知識的用處,從而加強了學生對於科學更深入地學習的興趣。宋代理學家主張「樂學」,認為「教未見其趣必不樂學」,新《科學》教材編排重視學科趣味性。如在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材的編寫過程中,進行了大單元的教材呈現方式的嘗試,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持續一個月的主題學習中,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探索活動不斷深入。學習活動向著更多、更廣闊的領域拓展。使科學性和趣味性有機結合在一起,寓興趣於科學信息之中。
三、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容易受當前具體生動的形象所吸引和誘惑,總是從對事物本身的喜愛出發來認識事物。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強烈的好奇心,努力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學生一旦對學習具備了強烈好奇心、求知慾,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因此在教學時必須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情境,使抽象內容頗有情趣。抓住學生對一切事物感到新鮮好奇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這樣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聲音是怎樣產生》一課教學中,抓住學生對一切事物感到新鮮好奇的心理特點,課前幾天布置學生准備材料,要求是:只要是能發聲的物體都可以帶來,有趣的更好。上課時,讓學拿出自己的實驗材料,無論用什麼方法都要使物體發出聲音。不一會,教室里就響起了高低、長短、強弱、的各種聲音。通過各種不同方式的探究得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通過科學實踐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對實踐性強的課題興趣濃厚,在科學教學中我會安排一些由學生動手的內容,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並為學生創設「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如在教三年級《科學》下冊《燈泡亮了》一課時,在教學前讓學生准備手電筒的開關,感受開關的功能—控制小燈泡的亮滅,使學生經歷研討、動手操作等活動過程,做出了不同樣式的開關,不拘泥於教材指定的兩種方式,經教師巡視發現他們做實驗用的材料不是老師限定的,這樣充分體現學生具有創新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又引導學生,用自己做的小開關製作一個能交差控制紅、綠燈的電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及時點撥,學生在安裝過程中興趣濃厚,全體積極參與,這樣不同形式的組裝完成,經過反復實驗小燈泡果然發光。在學生體會到成功之際,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在紅燈變綠燈、綠燈變紅燈中間放一盞黃燈,應該怎樣安裝?學生探究活動繼續進行,經過小組合作,實驗又一次成功,在此之際教師及時給學生激勵評價,學生為自己取得成功而自豪。
總之,我們要保護學生求知慾的嫩芽,迎合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的智力得到發展。在我們的教學中要以興趣為起點,為先導,設計一系列引起學生興趣的情境,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在興趣中發展,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在興趣中不斷提高。

5. 小學生科學論文 300字左右

有一次,科學課下課的時候,我聽見幾個同學在議論紛紛,我湊上前去,仔細一聽,原來,大家都在討論一個問題:一個空杯子裝滿水,蓋上一張紙,再將杯子倒過來,紙會不會掉、水會流出來嗎?能有這么神奇的事發生嗎?我決定親自做一個實驗。
於是放學回家後,我迫不及待找來一個紙杯,一張大小合適的白紙,接著將杯子裝滿了水,將紙蓋在杯上。此時我有點緊張,擔心實驗不成功。為了知道結果,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拿起杯子輕輕地倒過來。哇噻!果真如此,紙緊緊地"貼"在杯子口上,水也一滴不漏,太神奇了!
可這又是為什麼呢?為了揭開謎底,我便上網查找有關的資料。原來是因為裝滿水的杯中空氣壓力被堵住,壓力就自然很小。加上水的表面有脹力,才能使杯中的水穩穩地被"固定"住,紙也能吸在上面。
我恍然大悟,原來是空氣和紙托住了杯子中的水!
鴿子為什麼會回家?
科技小論文真是讓我頭疼,今天上午想到下午。下午我看到鴿子,想到了他是怎樣回家地呢?我的小論文有了題材。
我假設鴿子是按照一些固定景物回家的。
我決定在晚上進行一項實驗,假如他是按照一些衣架規律回家的,正巧,今天我們家要安上新的掛衣繩。分工和工作安排完畢。
第二天,我興致勃勃地跑上陽台,鴿子像往常一樣飛過。看到新的衣架,鴿子還是照常飛過,並沒有和螞蟻一樣,有稍微一點變化,就認不得路。
經過我上網查找資料,我終於發現鴿子並不是按照固定的物體識路,而是根據地磁回家的。
通過這一次試驗,我知道了鴿子是怎樣回家的。也證實了我的猜想是錯誤的。
蚯蚓為什麼會再生?
今天,我和媽媽在花壇旁邊看花.突然我發現花下的土壤里爬著兩條蚯蚓,我聽說蚯蚓有再生的能力,那麼蚯蚓砍成三節會死嗎?
於是,我就抓起其中一條蚯蚓,軟軟的冰冰的象果凍一樣,我膽戰心驚地抓著它放到水泥地面上,又壯著膽抓起第二條,將其中一條長一點的蚯蚓按比例平均分成三節,另一條我也分了三節,每一條在我砍完後,看到蚯蚓分泌出黃色的液體包裹住它自己的傷口,我想也許蚯蚓的身體也在不停地擺動,慢慢它們安靜了下來,我想我也太殘酷了,就將它們都一一放到花壇里,繼續觀察,可是天很晚了,我要回家了.
回到家裡,我就迫不及待地查資料,才恍然大悟,原來切蚯蚓時斷面上的肌肉組織立即收縮,一部分肌肉便迅速自己溶解,形成新的細胞團,同時白血球聚集在切面上,形成栓塞,使傷口迅速閉合。位於體腔中隔里的原生細胞迅速遷移到切面上來與自己溶解的肌肉細胞一起,在切面上形成結節狀的再生芽。與此同時體內的消化道、神經系統、血管等組織的細胞,通過大量的有絲分裂,迅速地向再生芽里生長。就這樣,隨著細胞的不斷增生,缺少頭的一段的切面上,會長出一個新的頭來;缺少尾巴那一段的切面上,會長出一條尾巴來。但是尾巴那段都比頭的那段復原得快些,而且有的蚯蚓分三段會死,有的又不會.真是太神奇了!
通過這次的觀察我才知道蚯蚓的再生能力真的很強,我一定要學習蚯蚓那不放棄生命的精神.
科技小論文___蝦鉗能再生嗎?你吃過蝦嗎?好吃吧!你養過蝦嗎?蝦有再生能力你知道嗎?把它的鉗子拔掉,過幾天它又會長出來,你信不信?我們家的魚缸里養了一隻蝦,它長著兩只大鉗子,它的鉗子做了很多壞事,比如:它用鉗子夾魚的尾巴,夾神仙魚的鬍子。所以我們開了個家庭會議,決定把蝦的鉗子拔掉。我擔心它掉了鉗子會死掉,爸爸說:"沒事的,拔了鉗子,過了一段時間鉗子會長出來的。"真的那麼神奇?就這樣過了一個星期,我又去看那隻蝦,一看嚇了一跳,蝦正在那裡張牙舞爪,鉗子真的長了出來,長得比原來還大,有在那裡欺負小魚呢!它真的有再生能力呢!其實,還有別的動物也有再生能力,比如:壁虎,螃蟹,龍蝦,蚯蚓,它們都有再生能力。如果人也有再生能力那有多好啊!那麼,四川地震受傷的小朋友就不會殘疾了,就會自己修好自己,變成和我們一樣的健全人!科技小論文___為什麼紙不掉下來?
有一天,在學校課間休息的時候,聽見同學們在議論紛紛,說什麼一個空杯子裝滿水,蓋上一張紙,再將杯子倒下來,紙不會掉,水也不會流出來。真的這么神奇嗎?聽得我心癢癢的了。
放學回家後,我迫不及待找來一個杯子,一張大小適中的白紙,接著將杯子裝滿水,將紙蓋上。這時我有點緊張,為了知道結果,我深吸了一口氣。拿起杯子輕輕的倒過來,呀!果真如此,紙不掉水不漏,真神奇。
這是為什麼呢?為了把這個謎解開,於是我就上網查閱有關資料。
答案是:"因為裝滿水的杯中空氣的壓力已經很小了,加之水的表面有張力,不讓水隨便'亂跑',因此、其實是空氣和紙托住了杯子中的水。"
科技小論文___廢舊電池為什麼不能亂扔?
深圳市東曉小學三(四)班劉燁君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電池被廣泛應用,如果對廢舊電池處理不當,那對地球上的土壤和水資源造成相當大的破壞。
這是因為,干電池和充電電池中的各種各樣化學物的主要成分是鋅皮.汞.硫酸化物.銅帽。而蓄電池的主要成分是鉛,這些重金屬都是對人體有害的。如果廢舊電池扔到了水裡,水就會被污染,水中的魚就會變得有毒,吃了有毒的魚,喝了有毒的水,人的健康就會受到威脅,會損害神經系統,甚至會致癌。
據測量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土壤里,可以使一平方米土地失去利用價值;一個扣鈕電池可以污染60萬升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全球50億人來計每個月每人丟一顆電池,一年累積下來600億顆電池,對地球的破壞力可說是很大的了,其對人類健康危害造成的後果更難以想像了。
為了保護環境,有的小區已經配置了回收廢舊電池的垃圾桶,有專業人士回收後就可以變廢為寶,將廢舊電池合理再生利用。所以,保護環境,就應該從小事情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為了保護地球,我們不能再亂扔廢舊電池。
科技小論文___為什麼一些動物要冬眠呢?
深圳市東曉小學三(四)班丘盈盈
我很喜歡小動物,經常去動物園看望它們,特別愛仔細觀察它們的一舉一動。冬天去時有的動物卻不見蹤影,後來,我才知道一些動物要冬眠。為什麼一些動物要冬眠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為了解開這個謎底,我查閱了有關的資料,有了大致的了解。原來,在自然界,許多動物都有休眠的習慣。冬眠是動物對冬季氣溫低、食物又少等不良的環境條件的一種適應。此時的動物生命活動處於極低水平的狀態,通常表現為停止取食,不活動,昏睡、呼吸微弱和體溫下降等。冬天一到,青蛙、蛇、刺蝟、旱賴等冬眠動物躲在洞里睡懶覺,它們早早就積極覓食,以備休眠期和蘇醒時期的需要。
冬天,外面又冷,食物又少,所以有些動物就躲在洞里睡懶覺。這樣,我又明白了一個小知識。
科技小論文___為什麼叫死海?
深圳市東曉小學三(四)班黃家苑
有一種海叫著"死海","死海"裡面沒有魚蝦,但人跳進"死海"里,卻安然無事的浮了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帶著這個個問題我請教了《十萬個為什麼》,結果才知道:
因為死海裡面有許多像鹽一樣的東西,所以魚蝦,海草,等許許多多的海鮮都不能生活在海里,才有了這個"死海"的名字。那麼"死海"對人有什麼用處呢?
據說"死海"可以治病。如果一個感冒的人拿著書躺在死海里,不出三天病就會好許多,不過有個安全,只有死海跳下去才會安然無事,如果選擇另一個海跳下去的話,會馬上死掉.這就是我知道的科學其一.
科技小論文___為什麼乒乓球會鼓起來?
深圳市東曉小學三(四)班黃秋琳
星期天,我和媽媽來到體育館打乒乓球。我們打得正高興,突然媽媽把球打過來我沒接住,於是,我就去撿球,一不小心把球踩扁了。我特別著急,嘆息地說:"媽媽,怎麼辦啊?"
媽媽立刻放下球拍,問:"秋琳,怎麼了?"
我說:"我不小心把乒乓球踩扁了。"
媽媽說:"別怕我有辦法。"
媽媽拿來熱水瓶,在水杯中倒滿水,再把乒乓球放進杯子里,這時,我發現乒乓球慢慢地鼓了起來,我特別興奮地問媽媽:"這是為什麼呢?"媽媽也說不清楚。
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我一直在上網查資料,問同學,問老師,可是還是找不到具體的答案。這時我不得不去問有學問的爸爸了。
爸爸說:"乒乓球凹進去之後,放在100℃的熱水中可以鼓起來的兩個原因是:
第一,這是根據物理性質熱脹冷縮的原因,乒乓球受熱而膨脹,凹處就會凸起來。但是,脹起來後,會有個痕跡,這樣的球打起來有時候會亂跳。
第二,因為熱脹冷縮的原因。乒乓球沒破,裡面空氣擠壓用熱水~讓空氣膨脹讓乒乓球變圓這是根據物理性質熱脹冷縮的原理,乒乓球受熱而膨脹,其中氣體的膨脹系數大,而固體的膨脹系數小,於是內部的氣體膨脹得比乒乓球本身要多得多,於是把乒乓球凹處頂起。"
哦,原來生活中隱藏著這么多的科學知識啊!

科技小論文___為什麼不能直接用自來水澆花
深圳市東曉小學三(四)班丘盈盈
自來水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水,這種水清澈潔凈,雜質很少,每一個人都離不開它。我每天都用它來澆花,卻發現我的那盆花老也不見長,沒道理呀?陽台上陽光充足,空氣也新鮮,不應該呀?這是為什麼呀?
帶著疑問,我去請教了爺爺。爺爺告訴我自來水是不能直接用來澆花的。原因是自來水適合人們日常飲用,但由於它在生產過程中添加了凝聚劑和消毒劑,使水變得比較潔凈,但因此缺少了動植物生長需要的部分微生物及營養,我們種的花,養的魚,都是有生命的動物和植物,它們在生長中既需要水分,也需要通過水帶給它們營養素和微生物。所以,自來水不能直接用來澆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有經驗的人就採用雨水澆花,或者是先把自來水盛到水桶中,在露天中放一些時間,等裡面的凝聚劑和消毒劑跑掉了,水裡雜質多了,這時候再用來澆花就可以了。
我照爺爺說的去做,果然花兒張開了笑臉。
科技小論文___為什麼生命離不開水?
深圳市東曉小學三(四)班勞淑盈
我在一本《一天一個新知識》書裡面,發現了為什麼生命離不開水?
原來,水是萬物生存之本,生命之源。生命起源於原始海洋,所以生命從起源開始就離不開水;生命體內有50%~80%是水,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在細胞內含量最多,以游離水和結合水2種形式存在。游離水是無機鹽和其他物質的自然溶劑,也是各種生化反應理想的介質;結合水主要通過氫鍵與其他物質(主要是蛋白質)結合。水的很多特性附合生物生存的需要。水是極性分子,由於水有較強的內聚力和表面張力,適合於在植物體內的導管中運輸和水生昆蟲在水面的行走。
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水的資源,要不地球上的水資源將悄悄地減少,人類的確面臨水荒的威脅,樹木乾枯,花草枯萎,魚兒死掉.當這些生物從我們身邊悄悄離去時,人類也將像恐龍一樣從地球上滅絕。
請大家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如果每天節約一滴水,你就能看到一片海洋

6. 怎樣寫小學科學教學論文

一、當前小學科學論文,大家最關注什麼
1.從關注的內容看,分為六大類: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資源開發和教材。課堂教學研究最為集中,特別是對教學過程中問題的研究有11篇(交流、教學意外各2、記錄、數據收集與整理、教學現象、紀律、教師指導各1;教學環節或全過程2)。課堂教學研究對老師來說最為熟悉也最能寫出文章來。
2.從論文的形式看,分為理論探討型、實證研究型、經驗總結型三大類。
(1)理論探討型主要從思辨的角度對某一現象或教學概念進行理性探討,可以包括什麼是該
(2)實證研究型論文是指研究訪談、調查或實驗基礎上寫就的研究報告
(3)經驗總結型可分為:經驗總結型的論文包括教學策略、實踐反思、教學隨筆、個案分析等形式。

二、優秀教學論文的基本特點
1.論文的選題針對小學科學教育的熱點問題,源於教學實踐,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實。
《小學生家庭實驗室項目實施問題與對策》——課外活動,做到人無我有。
《讓科學教育插上德育之花 ——在科學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的嘗試》——德育滲透,人無我有;
《建立科學探究差異研究共同體,改善後三分之一孩子的認知結構》——關注差生,做到人有我新。
《《小學科學學科「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的再實踐與反思》——學生評價,做到人新我實;
2.論文的主要論點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給人以啟發,少有「正確的廢話」。
3、論文的例證新穎,引證有說服力,論證有深度,研究成果或教學對策能指導實踐
三、論文撰寫的問題與建議:
(一)選題與標題
1.問題:(1)選題過大過寬,例如《科學教育需要均衡發展》,《農村科學教育之我見》;(2)選題追風,如《把握總舵 和諧構建科學課堂》。人們常說,題好文一半,可見選題是至關重要的。
2.建議:角度要小而新,小題大做。很多老師為選題犯愁,
3.標題:第一,在內容上,標題應准確反映研究的主題與范圍,《科學教育需要均衡發展——對新課程實施中兼職科學教師培訓的一些思考》,這樣的主標題顯得很蹩腳。第二、在語言上,標題應注意准確、簡潔、完整。《「與思維同行」:小學科學有效探究的原點追尋——小學科學課堂「探究秀」的反思與糾正》這樣的副標題
(二)行文
1.問題表徵:(1)概念界定不清,與標題不符
(2)分類標准不統一,面面俱到
(3)引用不嚴謹,實踐性不夠
(4)提出問題不做歸因分析,建議沒有針對性
(5)有文學化傾向

7. 小學科學小論文

雪為什麼是白色的?
前幾天下大雪了,同學們玩得都很開心,可誰知道雪為什麼是白色的呢?

誰都知道,水是無色透明的,冰也是無色透明的。雪是由無數極小的冰晶組成的,為什麼變成白色了呢?

讓我們來看兩個現象。

夏天,我們用刨冰機將冰塊做成冰霜,吃起來會感到透心涼的舒爽。不過,這時你會看到,這原來無色、透明的冰塊所變成的冰霜,白花花的,好象染上了白色!

有時候,不小心把一隻無色的玻璃杯打碎了,當把那些玻璃碎屑掃成一堆,這時你也會看到,原來無色透明的玻璃,變成了白花花的一堆了,是誰給玻璃染上白色了?

我翻了很多書,又查了電腦,終於知道了其中的道理。

說簡單點,這就是光線玩的把戲,是光線替冰霜、碎玻璃染上了白色!

雪花和玻璃屑變成了白色,是光線照射方式的改變造成的。玻璃和冰塊能透過光線,但是只有在平整光滑時,才是無色的,因為那時光線是平平穩穩地透過去的。如果是不平整、甚至是毛糙的玻璃,光線透過去時,就會出現不規則的折射、反射,於是就顯出白色來。而且越毛糙、越細小,顏色就越白。磨砂玻璃看上去就比普通玻璃白得多;雪花也是非常細小的冰晶,同時它又有很多稜角,自然是雪白雪白的了。

通過這件事情,我發現科學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仔細觀察,發現更多的秘密。

媽媽的口腔潰瘍
杭州保俶塔實驗學校 五(3)班 金夏偉
自從四年級起,我時常聽見媽媽說她舌頭痛、嘴唇痛。尤其是夏天,幾乎隔三差五地都聽到和看到媽媽痛苦的樣子。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試圖給媽媽找出原因,我對此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小作者是個關愛母親的好孩子,一個非常尋常、不被人我所察覺的問題確成為了他的研究問題。我們的問題往往就產生與日常的學習生活中)
經過了六個多月的觀察,我發現,媽媽經常說自己舌頭和嘴唇痛是因為媽媽生出了口腔潰瘍。而且,經我觀察,一開始媽媽舌頭上只是出現了一個橢圓形的白色斑點,後來就慢慢擴大,周圍的黏膜變成紅色,過了一、兩天後,白色斑點的潰瘍慢慢的變成了黃顏色,隨後四周的黏膜便高了起來,潰瘍中心的部位凹了進去,然後,媽媽便開始叫痛了,吃東西時更是痛苦。為什麼會出現這么個經過呢?(有了問題,小作者順藤摸瓜,對口腔潰瘍進行了細致地觀察)
我開始進一步地調查媽媽出現口腔潰瘍的原因。我猜測,媽媽經常會生出口腔潰瘍與工作有關,但是同樣是繁忙的工作,為什麼只有媽媽會經常生出口腔潰瘍,爸爸和其他人卻很少生口腔潰瘍呢?在媽媽連續好幾次生出了口腔潰瘍後,我通過觀察發現,口腔潰瘍往往是在媽媽上好夜班後的頭兩三天,便會生出。而且,同樣是夜班,我發現後夜班上好之後出現口腔潰瘍的概率比前夜班上好之後生長出口腔潰瘍的概率要高得多。因此,我初步作出判斷:媽媽經常生口腔潰瘍的原因與媽媽的睡眠時間有關系。(小作者的猜測、假設是非常到位的,說明他平時就是一個善於思考問題的好孩子)
得知了原因之後,我又產生了新的疑問:睡眠不足會導致什麼呢?我繼續觀察。又經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每當媽媽上好後夜班之後,回家來便馬上睡覺,但又經常睡不好。起床後,媽媽自己也經常說自己的頭十分暈,迷迷糊糊的,十分地困,但想睡又睡不著。而且,我發現,媽媽這時的心情也非常煩躁,態度也比往常要不好,有時還無緣無故地罵人。再到吃飯的時候,媽媽的胃口也不好,原來可以吃很多,這時吃得就比原來少了。並且在這幾天時間,媽媽經常會頭痛。通過了這些事例,我又得到了一點:睡眠不足會使人的心情十分地煩躁,胃口不佳,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因而,在這段時間里,媽媽就會經常生出口腔潰瘍。
掌握了這些情況後,我心想,媽媽的口腔潰瘍不只是自身因素,應該還與這段時間吃飲食有關才對。我便開始上網查閱,並且還來到了圖書館瀏覽有關資料。我知道了治療口腔潰瘍應該減少對口腔黏膜的刺激與摩擦,所以應該盡量地少吃刺激性調味品,比如辣椒、酸醋、姜、蔥、咖喱等等;少吃炸雞腿、炸牛排或其他太粗糙太堅硬的食物。並且要注意營養搭配,多吃易消化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品,不能偏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盡量少吃筍類,比如冬筍、毛筍、筍干,腌製品,比如咸魚、鹹肉、鹹菜,還有柿子和蟹類等易引起口腔潰瘍加重的食物。(調查研究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我將我的調查及看法與媽媽談了之後,並且要求她試者按照我的建議去做,一個星期之後,媽媽的口腔潰瘍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
綜合以上各種情況,我得出了三條結論,要避免口腔潰瘍必須做到:
第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操勞。
第二:要注意堅持合理的飲食結構,多吃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少吃筍類、腌製品。
第三:要培養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因為情緒因素不但影響神經系統,而且可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和營養障礙,情緒不良,精神緊張,所以應該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開朗。
希望媽媽和有類似病痛的人們今後要樹立信心,努力消除不利因素,按照以上幾個方面積極改進,一定能夠減少甚至避免發生口腔潰瘍。(一個小小的生活中的問題,經過小作者詳細、周密的調查研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科學地研究就是要向他那樣:善於思考、勤於動手、大膽嘗試、勇於探索。)

8. 論文:怎樣上好小學科學課

我是個小學生,這樣的問題我可能是最適合回答的、

說真的,現在應試教育,科學專作屬為一門副科,是不可能上好的、

就在我們學校,科學課基本上都上數學語文,即使科學老師在教室里,也是在做語數布置的作業。

偶爾上那麼兩三節,同學們又不習慣,最後還是只能自己做作業。

9.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可以寫哪些

一、什麼是科學小論文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後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後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後的總結;還可以靠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二、科學小論文的質量標准
1、科學性。
科學性是科學小論文有別於其他各類體裁文章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科學小論文的生命。它要求選題科學,研究的方法正確,論據確鑿,論證合理且符合邏輯,文字簡潔准確。
2、創造性。
小論文的選題、主要觀點要有自己新的發現、獨特的見解,而且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同樣的小論文沒有參加過各級科學討論會,也沒有在各級報刊上發表過。
3、實踐性。
論文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發現的;支持主要觀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有實踐依據;論文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不能有憑空捏造、猜測、成人包辦代替的跡象。
三、科學小論文的類型
(一)科學觀察小論文
科學觀察小論文,是指青少年對某事物或自然現象通過周密細致的觀察,並對取得的材料和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綜合研究後得出結論,作出科學的解釋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科學觀察小論文中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現象,所觀察的對象、過程和它產生的條件、各種現象,不能附加人為的任何條件或個人偏見。另外,觀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反復進行的活動,需要作者耐心、細致、鍥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學實驗小論文
科學實驗小論文,有時也稱實驗報告,是青少年對研究的對象創設特定的條件,經過反復實驗,對獲取的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而寫出的文章。它著眼於對實驗過程的客觀敘述以及實驗現象的科學解釋。
(三)科學考察小論文
你想研究某一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氣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過程、某范圍動植物資源及分布情況等,你就得實地考察。通過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考察方式為主要研究手段寫出的小論文稱為科學考察小論文。有時也稱為科學考察報告、科學調查報告。
(四)科學說明小論文
科學說明小論文是指作者通過利用翔實可靠的資料對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進行解釋和說明的一類小論文。一般來說,它並不直接採用觀察、實驗、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從書刊資料、師長等地方獲取豐富的第二手材料,並經過自己的綜合分析、邏輯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語言闡明某一觀點。
特別提醒的是,寫科學說明小論文是,千萬不要提出一個問題後就趕忙查資料,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作出解釋,這樣沒有新意,沒有新的見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不能稱為科學小論文,更不能培養自己研究問題的能力。
四、小論文的取材與分析
(一)取材
1、直接觀察。就是用眼睛仔細去看,它是人們對自然現象在自然發生條件下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
觀察時要認真仔細,不放過任何細微末節。同時,觀察時要做好詳細記載,否則就不可能得到真實的第一手材料了。
2、動手實驗。實驗方法是人為地干預、控制所研究的對象,它比觀察更利於發揮同學們的能動性去揭示隱藏的自然奧秘。
3、實地考察。包括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方式。考察前,必須明確考察目的,准備好必需的工具、儀器、葯品、生活用具等。考察過程中,一定要把時間、地點、過程及考察的結果隨時隨地詳細地記錄清楚,有時還要採回必要的標本、樣品,將比較重要的現象拍照,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
4、查閱資料。有些材料由於時間、空間或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可能親自去觀察、實驗、考察,這就得查閱書刊或請教老師、家長等,這種間接地獲取的材料叫第二手材料。有些問題是你的知識水平、能力和條件所不能解決的,而這個問題又是你的選題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你就得去查資料,把它弄清楚。
(二)分析
取得材料後,就要進行分析研究,從中選出可以作為論據的材料,還要根據論點進行去粗去精,去偽存真,按照科學的態度進行整理分析,並得出自己的論點和看法。
首先,應審核各種材料的真偽虛實,有些查閱到的材料是早已過時的觀點,有些解釋只適合某范圍內,有些材料沒有普遍性,有些材料在記錄時有錯誤或本身就是自己虛構的,這樣的材料應堅決不用。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選擇的材料要能說明問題,不要多,而要精,與論點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應舍棄。
第三,將選擇的材料進行歸類,研究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以及相互聯系,然後概括得出結論即論點。論文論點是從對材料的分析、研究中產生的,不能先定論點,後找適合證明論點的材料.
五、科學小論文的撰寫
對材料的整理分析完成後,就可以開始撰寫了。寫作雖沒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應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研究分析、得出結論的步驟進行。一般來說,科學小論文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標題標題是小論文的眼睛,好的標題確切簡明,富有吸引力,能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開頭的方式多種多樣,依研究內容、自己喜歡的寫作風格而定,但一般應開門見山地提出你討論的問題,你是怎樣想到要研究這個問題的。
正文: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部分。它包括對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觀察、實驗、考察過程、發現的現象、判斷、推理得出結論等,這是小論文的核心部分。
應注意的是:研究步驟要寫得詳略得當,實驗過程、數據的來歷、現象要寫清楚,敘述時應有一定的順序。數據材料要准確,可設計成能說明問題的表格、圖解,必要時可附上拍攝的照片、採集的標本等,以增強說服力。獲得的結論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和論據保持一致性,論據要有嚴密的邏輯性。文字要簡潔生動,層次清晰,條理分明。
結尾:小論文的結尾應寫你得出的結論和對某一問題的建議。以得出結論做為結尾,同開頭提出問題相呼應,收到良好效果

參考資料:科學小論文格式!五年級

10. 小學科學課怎麼開展論文

我覺得科學課文如果要開展的話,首先你要找一個正確的主題,然後av的主題上去開展這個活動就可以了。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