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小傳文言文
㈠ 文言文 岳飛 的主要內容
每當軍隊休整,岳飛就督促將士騎馬馳斜坡、跳壕溝,提高騎術,都讓他們穿著很重的鎧甲來練習。士兵只要奪取老百姓的一根繩子縛草料,就立刻斬首示眾。士兵夜裡宿營,老百姓開門表示願意接納,可是沒有敢擅入的。軍隊的口號是:「寧可凍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燒火取暖,寧可餓死也不搶老百姓的糧食充飢。」士兵生病,岳飛親自為他調葯。將士遠征,岳飛的妻子去他們的家慰問。為國事而戰死的,為他流淚痛苦並且撫育他的孤兒。朝廷有賞賜犒勞,都分給軍吏,一絲一毫也不佔有。岳飛善於以少擊眾。凡是有所行動,就召集全部統制,商議定然後作戰,所以兵鋒所向,皆能取勝。突然遇到敵軍進犯也毫不慌亂。所以敵人就說:「搖動山容易,搖動岳家軍困難。」張俊曾問用兵的方法,岳飛說:「仁義、信用、智慧、勇敢、嚴厲,缺一不可。」每次調運軍糧,一定皺起眉頭憂慮地說:「東南地區的民力快用盡了啊!」非常尊重賢能的有學問的人,平時唱唱雅詩,玩玩投壺之戲,謙遜和善好像個讀書人。每次辭謝立功後朝廷給他加官時,一定說:「這是將士們貢獻的力量,我岳飛又有什麼功勞呢?」 岳飛十分孝順,母親留在河北,(他)派遣人去求訪(母親),(並且把母親)迎接歸來。他的母有很難治癒的疾病,端葯喂葯一定要親自來。(他的)母親過世之後,他不喝水不吃飯三天,他的家裡沒有姬妾陪侍。吳玠向來佩服岳飛,想要和他結交,裝扮了有名的女子送給岳飛。岳飛說:「(現在)主上到了很遲的時候還(憂新天下)沒睡,怎麼會是(我們當)大將的人享受安樂的時候?」岳飛推遲不肯接受,吳玠更加尊敬佩服他。(岳飛)年輕時候喜歡大量喝酒,皇帝告戒他說:「你在某天到達河朔的時候,在可以痛快喝酒。」(岳飛)就在也不喝酒了,皇帝開始的時候想為岳飛建造府邸,岳飛推辭說:「敵人還沒有被消滅,怎麼能夠建立自己的家呢?」有的人問天下什麼時候太平,岳飛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岳飛的部隊每次安營紮寨的時候,(他)命令將士下陡坡跳戰壕,將士們都穿著厚重的鎧甲練習。(岳飛的)兒子岳雲曾經練習下陡坡,馬失蹄了,(岳飛)憤怒地拿鞭子抽他。兵卒里有拿百姓一縷麻用來綁草垛的人,(岳飛)立刻斬殺了他來遵循(法令)。士兵們晚上休息,百姓開了自家的門願意接納他們,沒有敢進入的兵卒。(岳飛部隊的)軍號是「凍死不拆屋,餓死不鹵掠。」士兵有疾病,(岳飛)親自為他們調葯;各個將士到遠方戍邊,(岳飛)派遣妻子問候慰勞他們的家屬;死於戰事的士兵,(岳飛)為他們哭泣而且養育他們的孤兒,或者把兒子和他們的女兒婚配。大凡有頒獎犒賞,平均分配給軍官小吏,一點都沒有私心。 (岳飛)擅長用少數人攻擊很多人。(他)想要與所舉動的時候,就全部招集各個統制來一起謀劃,決定了計謀以後再戰斗,所以只有勝利沒有失敗。他突然遇到敵人的時候,就按兵不動。所以敵人說他們是:「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張俊曾經問(他)用兵之術,(他)說:「仁義、智慧、信心、勇氣、嚴格,缺少一樣都不可以。」(他)調配軍糧,一定會皺著眉頭說:「東南的百姓的力量,消耗凋敝的很嚴重。」荊湖平定,招募農民經營田地,又作為屯田,每年節省一半的漕運。皇帝親手書寫曹操、諸葛亮、羊祜三人的事跡賞賜給他。 岳飛在文章後提跋,單單指出曹操是奸賊所以鄙視他,特別被起秦檜所討厭。 張所過世了,岳飛感念他的舊恩,養育他的兒子張宗本,上奏請求給他一個官職。李寶從楚地來歸順,韓世忠留下他,李寶痛哭著要歸順岳飛,韓世忠用書信來告訴(岳飛),岳飛答復說:「都是為了國家,何必分你我呢?」韓世忠贊嘆佩服。襄陽是戰役,下詔光世作為援軍,六郡已經光復,光世才到,岳飛上奏先犒賞光世的軍隊。(岳飛)喜歡賢明識禮的士人,瀏覽經史典籍,高雅地放歌喝兩口酒,恭順得象書生一樣。他每次推辭官職,一定說:「將士們效力,岳飛有什麼功勞呢?」但是忠心悲憤(太)激烈,發表議論保持正直,不因別人而挫敗,就因此得到了禍患。
㈡ 岳飛的文言文,求答案,必採納,在線等

回答如下:
岳母刺字:據說岳飛母親擔心無賴帶壞兒子,於是在他背上刺上盡內忠報國的字。
十二道金容牌:岳飛將收復失土,但是卻被皇帝一天十二道金牌攔截退兵,飲恨而歸。
岳家軍:岳飛帶出來的軍隊,所向披靡,屢立奇功,因此有岳家軍稱號。
讀音略
1)第一層是開頭到「天下太平矣」,第二層是從「師」字開始到「東南民力竭矣」,第三層就是最後內容。
2)即——仁、信、智、勇、嚴,闕一不可(翻譯:仁義、信用、智慧、勇敢、嚴厲,缺一不可)
1)翻譯:岳飛對母親非常孝順,家中沒有侍女小妾。吳玠一直很佩服岳飛,想與岳飛結交,打扮了一個美女送給他。岳飛說:「皇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歇息,難道現在是武將享受安樂的時候嗎?」推辭掉了。吳玠大為贊嘆佩服。有人問岳飛:「天下什麼時候可以稱為太平?」岳飛回答說:「當文官不愛錢財專心為民謀利,武官不懼犧牲奮勇為國效力的時候,天下就太平了。」
2)岳飛每次辭謝立功後朝廷給他加官時,一定說:「這是將士們貢獻的力量,我岳飛又有什麼功勞呢?」
㈢ 岳飛——古文翻譯
飛事親至孝,家無姬侍。吳玠素服飛,願與交歡,飾名姝遺之。飛曰:「主上宵旰,寧大將安樂時耶!」卻不受。玠大嘆服。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師每休舍,課將士注坡跳壕,皆重鎧以習之。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者,立斬以徇。卒夜宿,民開門願納,無敢入者。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卒有疾,親為調葯。諸將遠戍,飛妻問勞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無犯。善以少擊眾。凡有所舉,盡召諸統制,謀定而後戰,故所向克捷。猝遇敵不動。故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張俊嘗問用兵之術,飛曰:「仁,信,智,勇,嚴,闕一不可。」每調軍食,必蹙額曰:「東南民力竭矣!」好賢禮士,雅歌投壺,恂恂如儒生。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
岳飛伺候父母極為孝順,家裡沒有侍女(自己親自伺候父母)。吳玠素來佩服岳飛,希望與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來送給他。岳飛說:「皇上整天勤於政事,天沒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飯,難道現在是大將安心享樂的時候嗎?」推辭不接受。吳玠大為嘆服。有人問(岳飛):「天下什麼時候能太平?」岳飛說:「文臣不貪戀錢財,武臣不貪戀生命,天下就太平了!」軍隊每次休整,(岳飛)督促將士跑下山坡、躍過壕溝,都(讓將士)穿著沉重的鎧甲來訓練。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縷麻來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斬首示眾。士兵晚上宿營,百姓開門希望接納,沒有人敢進去。軍隊的號令是」凍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餓死也不搶劫掠奪」。士兵生病,(岳飛)親自為他們調葯。將領們到遠方戍守,岳飛的妻子便慰問犒勞他們的家人;為國而死的將領,為之痛哭,並撫育他們的遺孤。(皇上)有賞賜犒勞,都分給軍中官吏,絲毫不侵佔百姓的財物。善於以少打多。凡是有軍事行動,都要召集所有的統制,計策定瞭然後才開戰,因此攻打哪兒都能獲勝,即使突然遭遇敵人也不驚慌。敵人因此說:「撼動大山容易,撼動岳家軍難。」張俊曾經問作戰術,岳飛說:「仁愛、誠信、智慧、勇敢、嚴厲,缺少一個都不可以。」每次調集軍糧,一定皺著眉頭說:「東南百姓的財力用盡了!」(他)尊敬賢土,唱雅詩,做投壺游戲,謙和得就像一介書生。(他)每次推辭陞官,一定說:「將士出力,我岳飛有什麼功勞!」
㈣ 文言文《岳飛》的全文翻譯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湯陰〕今屬河南省。人也。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因以為名。未彌月〔彌月〕滿月。,河決內黃〔內黃〕今屬河南省。,水暴〔暴〕突然。至。母姚氏抱飛坐臣瓮中,沖濤乘流而下,及岸〔及岸〕靠岸。,得不死。
飛少負氣節,沉厚寡言〔沉厚寡言〕深沉寬厚,很少說話。,天資敏悟,強記書傳〔書傳〕指經書及解釋經書的著作。,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家貧,拾薪為燭〔拾薪為燭〕撿來柴照明。,誦習達旦不寐〔誦習達旦不寐〕(一直)讀到天亮,不睡覺。。生有神力,未冠〔未冠(guàn)〕不到二十歲。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加冠之禮。,能挽弓三百斤,學射於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的(dì)〕箭靶子。,以示飛;飛引弓一發破其的〔飛引弓一發破其的〕岳飛拉開弓射一箭(就)穿透了靶子。引,開弓,這是「引」的本義。發,把箭射出去,這是「發」的本義。,再發又中。同大驚,以所愛良弓贈之。飛由是益自練習〔益自練習〕練習得更勤快。益,更加。自,沒有實義。,盡得同術。
未幾,同死,飛悲慟不已。每值朔望〔朔望〕朔,夏歷每月初一;望,夏歷每月十五。,必具酒肉,詣同墓奠〔奠〕祭奠。而泣,又引同所贈弓發三矢,乃酹〔酹(lèi)〕把酒灑在地上,表示祭奠。。父知而義之,撫其背曰:「使汝異日得為時用,其殉國死義乎〔使汝異日得為時用,其殉國死義乎〕如果你將來能夠為國家效力,你定然會為國、為正義而獻身吧?使,如果。異日,他日、將來。其,表揣度。!」應曰:「大人許〔許〕同意。兒以身報國家,何事不可為!」
㈤ 文言文《岳飛》翻譯
原文:
飛事親至孝,家無姬侍。吳玠素服飛,願與交歡,飾名姝遺之,飛曰:「主上宵旰,寧大將安樂時耶!」卻不受。玠大嘆服。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師每休舍,課將士注坡跳壕,皆重鎧以習之。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者,立斬以徇。卒夜宿,民開門願納,無敢入者,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卒有疾,親為調葯。諸將遠戍,飛妻問勞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無犯。善以少擊眾。凡有所舉,盡召諸統制,謀定而後戰,故所向克捷。猝遇敵不動。故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張俊嘗問用兵之術,飛曰:「仁、信、智、勇、嚴、闕一不可。」每調軍食,必蹙額曰:「東南民力竭矣!」好賢禮士,雅歌投壺,恂恂如儒生。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 然忠憤激烈,議論不挫於人,卒以此得禍。
翻譯:
岳飛對母親非常孝順,家中沒有侍女小妾。吳玠一直很佩服岳飛,想與岳飛結交,打扮了一個美女送給他。岳飛說:「皇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歇息,難道現在是武將享受安樂的時候嗎?」推辭掉了。吳玠大為贊嘆佩服。有人問岳飛:「天下什麼時候可以稱為太平?」岳飛回答說:「當文官不愛錢財專心為民謀利,武官不懼犧牲奮勇為國效力的時候,天下就太平了。」每當軍隊休整,岳飛就督促將士爬斜坡、跳壕溝,都讓他們穿著很重的鎧甲來練習。士兵只要奪取老百姓的一根麻繩綁草料,就立刻斬首示眾。士兵夜裡宿營,老百姓開門表示願意接納,可是沒有敢擅入的。岳家軍號稱「寧可凍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燒火取暖,寧可餓死也不搶老百姓的糧食充飢。」士兵生病了,岳飛親自為他調葯。將士遠征,岳飛的妻子去他們的家慰問,有戰死的,為他流淚痛苦並且撫育他的孤兒。朝廷有賞賜犒勞,都分給手下官兵,一絲一毫也不佔有。岳飛善於以少擊眾。凡是有所行動,就召集手下軍官,商議確定然後作戰,所以兵鋒所向,都能取勝。突然遇到敵軍襲擊也毫不慌亂。所以敵人評論岳家軍說:「動搖山容易,動搖岳家軍難。」張俊曾問岳飛用兵的方法,岳飛回答說:「仁義、信用、智慧、勇敢、嚴厲,缺一不可。」每次調運軍糧,岳飛一定皺起眉頭憂慮地說:「東南地區的民力快用盡了啊!」岳飛尊重賢能禮遇士人,平時唱唱雅詩,玩玩投壺游戲,謙遜謹慎得像個讀書人。岳飛每次辭謝立功後朝廷給他加官時,一定說:「這是將士們貢獻的力量,我岳飛又有什麼功勞呢?」但是岳飛對國事意見激進,談論問題都沒有給人留餘地,終於因為這點惹了禍患。
㈥ 岳飛傳文言文全文翻譯
紹興七年,岳飛覲見。宋高宗從容地問:「你是否得到良馬?」 岳飛答復說:「我本來有兩匹良馬。它們每天要吃潔凈的小豆數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凈良好的食料或飲料,它們寧可挨餓而不承受。裝上鞍甲,騎著它起跑,初時並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賓士奮進。從中午跑到黃昏,還可以多跑兩百里。此時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氣,也不出汗,展現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這是因為它們度量大卻不貪隨便之食,精力充沛卻不逞一時之勇。它們是跑遠路的良駒啊!
可是,不幸的是,它們在歷次戰役中已相繼死了。目前我所騎的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糧食只有數升,對食料從不挑剔,對飲用的水也不作選擇。馬鞍尚未套好,就要舉蹄奔跑。剛跑完百里路,力氣就用完了,汗水也濕透了,好象就要死去那樣。這是因為它度量小,所以攝取的食物雖少卻容易飽和,喜愛逞強但卻外強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馬而已!」
㈦ 《岳飛》文言文翻譯~~~~~~~~~
飛事親至孝,家無 姬待。吳價素服飛,」 願與交歡,飾名蛛遺 之產飛回:『土上宵吁,」 寧大將安樂時耶卜』卻 不受。價大嘆服。或問: 「天下何時太平?」飛 回:「文臣不愛錢,武 里不惜死,天下太平 矣卜』師每休會,課將 士注坡跳壕,皆重銷以 習之。」卒有取民麻一 縷以束芻者,立斬以 佝。卒夜宿,民開門願 納,無敢入者。軍號「凍 死不拆屋,餓死不擄 掠」。卒有疾,親為調 葯。諸將遠戍,飛妻問 勞其家;死事者,哭之 而有其孤。有頒犒,」 均給軍吏,秋毫無犯。 善以少擊眾。凡有所 舉,盡召諸統制,謀定 而後戰,故所向克捷。 摔遇敵不動。故改為之 語日:「撼山易,撼岳 家軍難。」張俊嘗問用 兵之術,飛回:「仁, 信,智,勇,嚴,閻一 不和。「」每調軍食,必 暨額回:」『東南民力竭 矣!」好賢禮上,雅歌 投壺,佝河如儒生。」 每辭官,必曰:「將士 效力,飛何功之有!
親:父母,文中指母親
索:平素;平時
卻:推脫;推卻
育其孤:撫育他們的遺孤
克捷:獲勝
闕:缺少
每當軍隊休整,岳飛就督促將士騎馬馳斜坡、跳壕溝,提高騎術,都讓他們穿著很重的鎧甲來練習。士兵只要奪取老百姓的一根繩子縛草料,就立刻斬首示眾。士兵夜裡宿營,老百姓開門表示願意接納,可是沒有敢擅入的。軍隊的口號是:「寧可凍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燒火取暖,寧可餓死也不搶老百姓的糧食充飢。」士兵生病,岳飛親自為他調葯。將士遠征,岳飛的妻子去他們的家慰問。為國事而戰死的,為他流淚痛苦並且撫育他的孤兒。朝廷有賞賜犒勞,都分給軍吏,一絲一毫也不佔有。岳飛善於以少擊眾。凡是有所行動,就召集全部統制,商議定然後作戰,所以兵鋒所向,皆能取勝。突然遇到敵軍進犯也毫不慌亂。所以敵人就說:「搖動山容易,搖動岳家軍困難。」張俊曾問用兵的方法,岳飛說:「仁義、信用、智慧、勇敢、嚴厲,缺一不可。」每次調運軍糧,一定皺起眉頭憂慮地說:「東南地區的民力快用盡了啊!」非常尊重賢能的有學問的人,平時唱唱雅詩,玩玩投壺之戲,謙遜和善好像個讀書人。每次辭謝立功後朝廷給他加官時,一定說:「這是將士們貢獻的力量,我岳飛又有什麼功勞呢?」
㈧ 岳飛這篇文言文的翻譯!
岳飛 畢沅 飛事親至孝,家無 姬待。吳價素服飛,」 願與交歡,飾名蛛遺 之產飛回:『土上宵吁,」 寧大將安樂時耶卜』卻 不受。價大嘆服。或問: 「天下何時太平?」飛回:「文臣不愛錢,武 里不惜死,天下太平 矣卜』師每休會,課將 士注坡跳壕,皆重銷以 習之。」卒有取民麻一 縷以束芻者,立斬以 佝。卒夜宿,民開門願 納,無敢入者。軍號「凍 死不拆屋,餓死不擄 掠」。卒有疾,親為調 葯。諸將遠戍,飛妻問 勞其家;死事者,哭之 而有其孤。有頒犒,」 均給軍吏,秋毫無犯。 善以少擊眾。凡有所 舉,盡召諸統制,謀定 而後戰,故所向克捷。 摔遇敵不動。故改為之 語日:「撼山易,撼岳 家軍難。」張俊嘗問用 兵之術,飛回:「仁, 信,智,勇,嚴,閻一 不和。「」每調軍食,必 暨額回:」『東南民力竭 矣!」好賢禮上,雅歌 投壺,佝河如儒生。」 每辭官,必曰:「將士 效力,飛何功之有! 親:父母,文中指母親 索:平素;平時 卻:推脫;推卻 育其孤:撫育他們的遺孤 克捷:獲勝 闕:缺少 每當軍隊休整,岳飛就督促將士騎馬馳斜坡、跳壕溝,提高騎術,都讓他們穿著很重的鎧甲來練習。士兵只要奪取老百姓的一根繩子縛草料,就立刻斬首示眾。士兵夜裡宿營,老百姓開門表示願意接納,可是沒有敢擅入的。軍隊的口號是:「寧可凍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燒火取暖,寧可餓死也不搶老百姓的糧食充飢。」士兵生病,岳飛親自為他調葯。將士遠征,岳飛的妻子去他們的家慰問。為國事而戰死的,為他流淚痛苦並且撫育他的孤兒。朝廷有賞賜犒勞,都分給軍吏,一絲一毫也不佔有。岳飛善於以少擊眾。凡是有所行動,就召集全部統制,商議定然後作戰,所以兵鋒所向,皆能取勝。突然遇到敵軍進犯也毫不慌亂。所以敵人就說:「搖動山容易,搖動岳家軍困難。」張俊曾問用兵的方法,岳飛說:「仁義、信用、智慧、勇敢、嚴厲,缺一不可。」每次調運軍糧,一定皺起眉頭憂慮地說:「東南地區的民力快用盡了啊!」非常尊重賢能的有學問的人,平時唱唱雅詩,玩玩投壺之戲,謙遜和善好像個讀書人。每次辭謝立功後朝廷給他加官時,一定說:「這是將士們貢獻的力量,我岳飛又有什麼功勞呢?」
㈨ 岳飛 古文翻譯
《宋史 岳飛傳》
岳飛,字鵬舉,相州府湯陰縣人。世代以務農為業。岳飛從小版就很有志氣,話不權多,家中貧困,卻很愛學習,尤其愛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天生就力大無窮,尚未成年,就能拉開三百斤的弓,八石的硬弩,他向周同學習射箭,把他的本事都學到了,能左右開弓。周同死後,每月初一十五嶽飛都在他墳前祭祀,他父親認為他很重大義,說:「你被時代任用後,會為國殉難來成全義吧」
康王即位後,岳飛向康王上了長達千字的疏,大概是說:「陛下已經即位,天下又有了主人,北上討伐敵人的策略也有了,四方前來勤王的軍隊也日漸集中,金人說我方一直很弱,正好趁他們懈怠的時候向他們攻擊。黃潛善、汪伯彥這些人不能擔當聖上恢復河山的聖意,不斷南徹,恐怕不能把恢復河山寄託在他們身上。我希望陛下趁敵人還沒站穩,御駕親征北上攻敵,那麼將士們必會士氣大震,收復中原也有希望了
㈩ 文言文 岳飛傳 全文翻譯
岳飛——英雄的歿落!悲哉!(據《宋史》翻譯)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代務農。其父岳和,常節省糧食周濟窮人。鄉人耕種侵佔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讓給人家;鄰居向他借錢,他從不去強迫人家還債。岳飛出生時,有大雁般的鳥,在屋頂上飛鳴,其父母便為他取名「岳飛」。
岳飛出生不足一月,黃河決堤,洪水暴至,岳母抱著他坐進一個大缸,隨水流漂到對岸得以活命,鄉人都為此感到驚異。
年少時的岳飛就有志向,不太愛講話,家裡雖窮但他勤奮好學,特別喜歡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天生力量大。十五歲時,岳飛就能拉開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他向周同學習射箭,盡其所學,可以左右開弓。周同死後,岳飛每日清晨都去墳上設祭拜望。岳和認為兒子為人仗義,就對他說:「時下你應該去報效國家,即使為國捐軀也是大義凜然。」
宣和四年,真定宣撫劉韐招募義勇士卒,岳飛應征入伍。
相州有賊陶俊、賈進和率眾作亂,岳飛請求劉韐給他百餘騎兵收剿賊軍。他先令軍士扮作商人進入賊境,賊將這些人擄掠充軍。岳飛又設百人埋伏在山下,自帶幾十個騎兵逼近賊的工事。賊出巢與岳飛作戰,岳飛佯裝敗北,賊緊跟追趕,遭致岳飛伏兵的圍殲,當下擒下陶俊、賈進和等押回軍營。
康王趙構來到相州,劉浩向趙構薦岳飛去招降賊人吉倩,吉倩率三百八十人向岳飛投降,岳飛因此升職,補承信郎的軍缺。
岳飛率三百鐵甲騎兵奔赴李固處,渡河與金人試戰,挫敗敵軍。
岳飛跟隨劉浩解東京之圍,與敵軍在滑南相持不下,便率百餘騎兵在黃河操練人馬。此時敵軍突然來到,岳飛對屬下道:「敵軍雖多,但不知我軍虛實,當在他們立足未穩迅速擊破。」於是搶先疾馳迎敵。敵軍一悍將揮舞馬刀前來,岳飛立馬將其斬殺,敵軍大敗。岳飛因而升任秉義郎,隸屬東京留守宗澤管轄。
因岳飛在開德、曹州的作戰中皆立軍功,宗澤認為岳飛不同於常人,就對他說道:「你有勇有謀,才藝出眾,即使古往名將也不過如此,但你好與敵野戰,非萬全之策。」於是就將布陣圖授予岳飛。
岳飛道:「先布陣,後與敵作戰,這是兵法中常用的作戰方式。但若想將陣形運用的好,就完全取決於為將者心中的謀劃。」宗澤聽罷,很認同岳飛的說法。
康王趙構即皇帝位,岳飛向朝廷上書,揚揚灑灑幾千文字,大致內容為:「陛下您已即位,可謂社稷有主,為討伐金人、制定攻略提供了保障。而協助陛下收復河山的將士日漸增多,金人常說我軍一貫羸弱,恰好乘敵懈怠之際一舉殲敵。黃潛善、汪伯彥不能秉乘您的聖意收復河山,卻奉您的車駕漸漸向南轉移,這恐怕辜負了中原百姓的期望。臣希望陛下能在金人落足不穩之時,親自統領六軍向北渡河,則將士鬥志大增,中原有望收復。」趙構看過岳飛的上書,以越職罪罷了岳飛的官,令返歸鄉里。
岳飛投奔招討使張所,張所以國士之禮接待岳飛,借軍缺任岳飛為修武郎,統領中軍。張所問岳飛道:「你有什麼對敵的好辦法嗎?」
岳飛道:「僅僅依靠軍隊的戰鬥力絕對不行,用兵關鍵在戰前的謀劃,所謂『欒枝曳柴以敗荊,莫敖采樵以致絞』,這都出自事先的謀劃。」
張所驚道:「把你安在行伍之間真是太屈才了。」
岳飛道:「國家既設都在汴梁,就要倚仗黃河以北防守牢固。我軍如能占據北面要塞,羅列軍隊把守重鎮,則一城被圍,其他各城可以及時幫援,金人就不敢再有南下的幻想,如果真如此汴梁就會平安穩固。張招討若能提大軍向北渡河與敵交戰,我岳飛唯命是從。」
張所大喜,又查軍缺任岳飛為武經郎,命岳飛隨王彥向北渡河,軍隊抵達新鄉地界,金兵人多,王彥不敢前進。岳飛獨自帶領管下部隊與敵展開地面戰,奪下敵人的大旗向全軍炫耀,各軍鬥志昂揚,奮勇爭先,攻克新鄉。
次日,岳飛與金人在侯兆川交戰,負傷十幾處,士卒見此都拚命應戰,敵軍再次潰敗。入夜岳飛率軍屯紮在石門山下,謠傳金兵翻而復至,管下將士無不驚駭。但岳飛卻命軍隊堅守營寨,就地休養,金兵竟一時不敢冒近。糧食吃光,岳飛到王彥處求糧,王彥不給。岳飛就帶兵向北進發,與敵在太行山交戰,擒獲金將拓跋耶烏。軍隊在太行山駐扎數日,又遭遇金兵的襲擊。岳飛隻身騎馬手持丈八鐵槍,刺死金將黑風大王,金兵敗走。岳飛自知與王彥關系不睦,就又投歸宗澤,擔任東京留守司統制。宗澤死後,杜充接替宗澤,岳飛仍居舊職。
第二年(趙構即位後),在胙城、黑龍潭的作戰中,岳飛部皆大獲全勝。後跟隨閭勍保衛皇陵,與敵在汜水關交戰,射殺金將,大破金兵。
岳飛駐兵竹節渡,與金兵相持不下,就挑選出三百精銳士卒埋伏在前山腳下,命他們每人准備二束草繩綁紮好的木柴,午夜時分,令士卒將每束木柴的兩端點燃,雙手持木柴高舉過頭。金人誤以為是宋朝的援軍來到,驚駭之間潰退。
第三年,賊王善、曹成、孔彥舟聚眾五十萬,襲擊南薰門。岳飛部僅有八百人,將士都害怕無法克賊。岳飛道:「我來為各位消滅他們。」便左手挾弓,右手持矛,橫沖敵陣,賊軍大亂,岳飛遂大破賊兵,並在東明擒獲賊將杜叔五、孫海。岳飛因此升任代英州刺史。王善圍困陳州,岳飛與賊軍在清河交戰,擒獲賊將孫勝、孫清,正式擔任英州刺史。
杜充將率軍退還建康,岳飛道:「中原尺寸之地也不能拋棄,如我軍一走,則此地就非大宋所有,他日若想再來收復,非用數十萬軍隊不可。」
杜充不聽,岳飛於是隨杜充向建康方向撤退。岳飛部行至鐵路步,遭遇賊張用,行至六合,遭遇賊李成,岳飛部分別與賊交戰,皆大破賊軍。
李成派輕騎兵搶劫勞軍的軍餉,岳飛帶兵救援,李成逃往江西。此時宋朝命杜充駐守建康,金人與李成聯手進犯烏江,杜充關閉城門不予應戰。 岳飛哭泣著請求杜充檢閱出擊部隊,杜充竟不出房門。
金人從馬家渡渡江,杜充派岳飛等出建康迎戰,宋將王燮搶先逃跑,只余岳飛部孤軍與敵力戰。正值建康的杜充已投降金人,諸將大多向百姓剽掠錢財,唯獨岳飛的部隊對百姓秋毫無犯。
金將兀術進兵杭州,岳飛邀兀術在廣德境內開戰,六戰六捷,活捉金將王權,擄獲金人簽軍頭領四十餘人。從中挑選出可用的,皆施以恩惠,命他們返回金營,於夜裡間在金營放火,岳飛乘金營內大亂,縱兵突擊,大破兀術。
岳飛率軍駐扎鍾村,軍中無糧,將士忍飢受餓,不敢擾民。投靠金人的原宋軍士卒都相互轉告:「這是岳爺爺的軍隊。」都爭著來投降岳飛的隊伍。
第四年,兀術進兵常州,宜興縣令迎接岳家軍屯紮此地。賊郭吉聽說岳飛到來,就率眾逃入湖中,岳飛派王貴、傅慶追擊襲取賊眾。另派辯士馬皋、林聚去游說當地各處賊匪,盡力招降賊人。賊中有個叫張威的武夫,不想投降,岳飛單人匹馬直入其營,斬殺張威。再有些不肯投降的賊匪,如想不被岳飛剿滅,就畫張岳飛像,設下祠堂供奉。
金人二次攻打常州,岳飛四戰皆克敵軍,後又在鎮江東、清水亭與金人作戰,皆大獲全勝,金人橫屍十五里。兀術進兵建康,岳飛在牛頭山設下伏兵襲擊金兵。夜裡令百餘人身穿黑衣混入金營內禍亂金兵,金兵大驚,自相攻擊。
兀術進兵龍灣,岳飛以三百騎兵、二千步兵奔赴新城,大破兀術。
兀術逃往淮西,岳飛隨即收復建康。
岳飛上奏朝廷:「建康是要害之地,應選精銳將士堅城固守。更須增兵守衛淮南,以防衛腹心之地。」趙構准了上奏。
兀術去而復返,岳飛邀兀術在靜安開戰,大敗金軍。
朝廷下詔令岳飛討伐戚方,岳飛率三千人在苦嶺扎營。戚方逃走,不久又增兵前來,岳飛自帶千餘士卒,與戚方部作戰數十次,皆大勝。
恰巧張浚率兵來到,戚方便投降宋朝。
范宗尹對張浚說,因張浚是從浙西調來此地,不清楚岳飛的能力,就大加稱贊岳飛,要張浚重用岳飛。張浚便升岳飛任通州、泰州鎮撫使兼管泰州,卻遭到岳飛的反對。岳飛向張俊說明,只求擔任淮南東路鎮撫使,待收復此路的州郡後,大軍可乘機漸進,逐步收復山東、河北、河東、京畿等路的要害。
適逢金人進攻楚州,形勢危急,宋朝下詔命張浚救援。張浚推辭,派岳飛救援楚州,又命劉光世出兵支援岳飛。岳飛部駐扎在三墩,作為楚州的援軍,追擊金兵到承州,三戰三捷,殺死金將高太保,俘虜酋長多達七十餘人。但劉光世等不敢近前,岳飛部兵少力孤,楚州遂淪落金人之手。宋朝下詔,命岳飛撤軍守衛通州、泰州,聖旨上說如果通、泰能守則守,不能守,則以沙州為屏障掩護百姓轉移,等待戰機與金人進行大規模作戰。岳飛因泰州無險礙可依賴,就退兵守衛柴墟,與金人在南霸橋開戰,金軍大敗。岳飛在沙州安排百姓渡河,並以二百精銳騎兵殿後,金軍不敢近前。
事後,岳飛因泰州失守等待朝廷治罪。
紹興元年,張浚請出岳飛一同討伐李成,正值李成的將領馬進進犯洪州,在西山結營。岳飛道:「賊軍只貪眼前不顧身後,如命騎兵由長江上流襲取生米渡,則出乎賊軍意料,必然大破賊軍。」岳飛向張浚請求自為先鋒官,張浚大喜。
岳飛身披重鎧,馳馬狂奔,暗暗來到賊軍的後方,沖進賊陣,部下將士亦跟隨岳飛往來沖突,馬進大敗,逃奔筠州。
岳飛追到筠州城東,賊軍出城,布下十五里營陣。岳飛設下伏兵,用紅布製成軍旗,上刺「岳」字。挑選出二百騎兵持軍旗向前。賊軍認為騎兵人少,十分輕慢,但岳飛的伏兵突然出擊,賊軍敗走。岳飛命人大喊:「只要不再跟隨馬進做賊,我軍就枉開一面,不殺你們。」此話一出,就地而降的賊人多達八萬餘人。
馬進帶領殘兵投奔南康的李成。岳飛連夜帶兵抵達朱家山,斬殺馬進手下將領趙萬。
李成聽說馬進戰敗,自帶賊兵十餘萬前來迎戰。岳家軍在樓子庄與李成軍遭遇,大破李成軍,追擊斬殺了馬進。李成逃奔蘄州,投降偽齊。
張用進犯江西,張用也是相州人,岳飛給張用寫信道:「我與你是同鄉,南薰門、鐵路步的戰事,你應該都很清楚。現在我就駐守在此地,你若想戰,就出軍刀兵相見;如果不想,請你速速投降。」
張用收到岳飛的手書道:「果然是岳爺在此。」就投降岳飛。
江、淮平定,張浚上奏朝廷「岳飛建功第一」,宋朝授岳飛任神武右軍副統制,留守洪州,鎮撫當地盜匪。又加封岳飛為親衛大夫、建州觀察使。
建州盜匪范汝攻陷邵武,江西安撫使李回傳檄給岳飛,請求分兵支援建昌和撫州。岳飛派人送去「岳」字旗,插在撫州城門上,賊軍老遠望見,相互警惕,不敢近前。盜匪頭目姚達、饒青逼近建昌,岳飛派王萬、徐慶出擊,擒獲二匪。岳飛升任神武副軍統制。
紹興二年,賊將曹成聚眾十餘萬人,由江西進犯湖、湘,占據道、賀二州。宋朝命岳飛管理潭州,並兼任荊湖東路安撫都總管,賜金字牌、黃旗去招安曹成。
曹成聞岳飛即至,大驚道:「岳家軍來啦。」立刻與賊眾分道而逃。
岳飛抵達茶陵,奉詔書招安曹成,曹成不從。
岳飛上奏朝廷:「往年大多命人去招安盜匪,如今盜匪強悍,須全力剿殺,待盜匪力盡,再將其招安。若對盜匪絲毫不予剿除,等匪眾形成氣侯,我軍將應接不暇。」宋朝廷批准了岳飛的上奏。
岳飛進兵賀州地界,俘獲曹成派出的奸細,將其捆綁在軍帳內。岳飛出軍帳詢問部卒的伙食,管事官向岳飛報告:「我們的糧食都吃光了,怎麼辦啊?」
岳飛假裝說道:「部隊暫且退還茶陵吧。」即而回頭打量曹成的奸細,裝出一副無奈樣,返身跺足進帳。暗自派人故意放走奸細,奸細回去將岳飛撤軍的事報告給曹成。曹成大喜,想次日帶兵追擊岳飛。
岳飛命將士帶上干糧,繞嶺潛向賊營,天還沒亮,就已到達太平場,攻破曹成營寨。曹成倚仗險礙拒抗岳飛。岳飛指揮部隊掩殺,賊軍大潰。曹成敗走,占據北藏嶺、上梧關,岳飛未布下戰陣就令手下擊起戰鼓,將士們奮勇爭先,奪下賊軍的兩處關卡。曹成又在桂嶺紮下營寨一直聯結到北藏嶺,控制了這一路的關卡要道,並親統賊眾十餘萬,守衛蓬頭嶺。岳飛部隊只有八千人,一通戰鼓岳家軍登上蓬頭嶺,大破曹成賊眾。曹成逃往連州。岳飛對張憲說道:「曹成余黨各自散去,你帶兵追擊剿殺,那些被逼作賊的百姓確實可憐,如果放過他們,他們還會聚眾為盜。現在派你去斬獲各路賊軍的頭目,盡力安撫其手下,切忌不可隨意殺戳,否則有負聖上保民之仁。」
於是張憲在賀州、連州,徐慶在邵武、道州,王貴在郴州、桂嶺分別收剿曹成的余黨。招降賊眾有二萬餘人,與岳飛在連州會合。岳飛又派兵追擊曹成,曹成投到連州宣撫司處請降。
時值盛夏岳家軍行入瘴氣險地,因岳飛預防有方,軍士竟無一人死於癘病。
岳飛於桂嶺上表朝廷曹成賊眾已平定,宋朝授予岳飛武安軍承宣使官職,令屯兵江州。岳家軍剛到江州地界,江西安撫使李回就傳檄岳飛收捕劇盜馬友、郝通、劉忠、李通、李宗亮、張式,岳飛皆一一平定。
紹興三年春,宋朝命岳飛奔赴行在。
江西宣諭劉大中上奏朝廷:「岳飛的部隊紀律嚴明,百姓都倚仗岳家軍維護治安,今日派岳飛赴行在,恐此地盜匪復起。」宋朝因此收回派岳飛赴行在的指令。
此時虔州、吉州的盜匪相互勾結,在循、梅、廣、惠、英、韶、南雄、南安、建昌、汀、邵武諸郡間游擊捋掠,宋帝趙構專門命岳飛平定盜匪。
岳飛到達虔州,固石洞的盜匪彭友率眾賊到雩都迎戰岳飛,躍馬直奔岳家軍,岳飛指揮將士於馬上俘獲彭友,餘下頭目退軍守護固石洞。固石洞位於高山之上,四下環水,只有一條路可入。岳飛在山下排列好騎兵陣形,命他們弓弩上滿弦,扣上箭。黎明時分,岳飛派敢死隊伍快速登山,賊眾隨之混亂,棄山而下,騎兵立刻將賊兵包圍。賊軍大喊「饒命」,岳飛下令「勿殺」,接受賊眾的投降。岳飛又按徐慶等人的計策,收剿各郡的盜匪,皆一一擊破後招降。
起先,因隆佑一帶盜匪猖獗,震驚朝廷,宋朝就下密旨令岳飛全部收斬虔城盜匪。岳飛向朝廷請求只誅殺罪大惡極的賊首,赦免受脅從的賊眾。朝廷不準,岳飛又請求三四次,趙構才勉強答應赦免脅從人等。
賊眾感念岳飛的恩德,繪制岳飛的畫像,設立祠堂進行供奉。
余賊高聚、張成進犯袁州,岳飛派王貴平定高、張。
紹興三年秋,岳飛入朝進見趙構,趙構親手寫下「精忠岳飛」四個大字,並製成大旗賜給岳飛。趙構又封岳飛為鎮南軍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後改任岳飛為神武後軍都統制、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宋軍將官李山、吳全、吳錫、李橫、牛皋都劃歸岳飛管轄。
偽齊派李成帶著金人南下入侵,擊破襄陽、唐、鄧、隨、郢諸州和信陽軍,洞庭湖盜匪楊么也和偽齊勾結,想順流而下,李成又想從江西陸行,奔赴兩浙和楊么會回。趙構命岳飛做好迎戰准備。
紹興四年,趙構除去岳飛荊南、鄂岳州制置使的職務。
岳飛上奏:「襄陽等六郡為收復中原的基本,如今應先收取六郡,以除心頭之患。李成兵敗遠逃後,我軍就可在湖湘增設部隊,以威懾群盜。」
趙構將岳飛的奏章給趙鼎觀看,趙鼎說道:「熟悉上流地形好壞的,非岳飛莫屬。」趙構於是授予岳飛黃復州、漢陽軍、德安府制置使。
岳飛在中流渡江,對左右幕僚說道:「岳飛如不擒獲亂賊,就不過此江。」岳家軍抵達郢州城下,偽齊將領京超人稱「萬人敵」,在城上拒抗岳飛。岳飛親自擊鼓,令軍士登上城頭,京超跳崖而死,岳飛收復郢州,派張憲、徐慶收復隨州,岳飛率軍開赴襄陽。
李成迎戰岳飛,在襄江邊上列陣,岳飛笑道:「步兵在險阻要害可發揮其能,騎兵在平川曠野能盡其力。李成在江岸下邊擺下騎兵,卻在上邊的平地上安下步兵,就算他有十萬人馬,又有何能與我軍廝殺?」便舉起馬鞭指向王貴:「你用長槍步兵進攻他的騎兵。」又指向牛皋:「你用騎兵沖殺他的步兵。」
兩軍一開戰,李成的騎兵就應槍而倒,後續的騎兵向前擁進結果都擁入江里,而他的步兵更是死傷無數,李成連夜出逃,岳飛收復襄陽。偽齊的劉豫撥給李成人馬屯紮在新野,岳飛和王萬對其進行夾擊,相繼擊破賊匪。
岳飛上奏朝廷:「金賊所愛,僅是子孫妻妾、金銀綢緞,其性情已十分驕奢懶惰;劉豫雖奸詐虛偽,但其內心終不會忘記我大宋朝。如果我軍以精兵二十萬,徑直搗入中原,收復北邊要塞,想劉豫也必然為我軍出力。襄陽、隨州、郢州土地肥沃,我軍就在此營造田地,自行耕種,有利於為朝廷為百姓節省開支。臣只等糧餉備足,就過江向北剿戮金賊。」
當時宋朝十分看重中原的收復,所以岳飛營田耕種的建議因而付諸實施。
岳家軍進兵鄧州,李成和金將劉合孛堇紮下營寨拒抗岳飛。岳飛派王貴、張憲掩殺賊軍,賊眾大潰。劉合孛堇丟盔棄甲保下條命。賊黨高仲退守鄧州城內,岳飛率兵僅一通戰鼓就攻下城頭,擒獲高仲,收復鄧州。
趙構聞訊,大喜道:「朕常聽說岳飛行軍有紀律,卻不曉得他作戰如此厲害。」
岳飛次後又收復唐州、信陽軍。襄漢平定後,岳飛向宋朝辭去制置使職務,請求委以經畫荊襄的要職,朝廷不準。
趙鼎上奏:「湖北鄂州、岳州是上流最關鍵的要害之地,請求命岳飛屯紮鄂州、岳州,不僅江西可仰仗岳家軍的聲勢,且湖、廣、江、浙都能飽受安妥。」趙構於是將隨、郢、唐、鄧各州和信陽軍以及襄陽各府路統統調歸岳飛管轄,並授予岳飛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官職,加封武昌縣開國子。
兀術、劉豫合兵圍困廬州,趙構手書命岳飛前去解圍,岳飛提兵奔赴廬州,偽齊已派五千鐵甲騎兵進逼廬州城。岳飛亮出「岳」字旗和「精忠岳飛」旗,金兵一戰而潰,廬州平定。岳飛上奏:「襄陽等六郡人民缺少耕牛、糧食,請求聖上按量供給官錢,免去拖欠的賦稅,州縣官當務之急是要招集逃亡的百姓重歸故里。」
紹興五年,岳飛入朝,趙構封岳飛的母親為國夫人。授予岳飛鎮寧、崇信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職務,進封武昌郡開國侯。除去荊湖南北、襄陽路制置使,神武後軍都統制之職。命岳飛招捕楊么。
岳飛部眾都是西北人,不習水戰,岳飛道:「軍隊具備哪種作戰專長,就要在作戰中充分發揮他的長項。」
賊黨黃佐道:「岳節度使號令如山,如果與其對抗,恐怕我輩很難活命,不如前去請降。岳節度使一向誠信,必然善待我輩。」於是黃佐向岳飛請降。
岳飛上表朝廷封黃佐為武義大夫,隻身單騎至黃佐營寨,拊著黃佐的背說道:「你應該清楚背叛和盡忠的不同結果。如你能建下大功,封個侯位絕非滿嘴胡說。我想派你再回湖裡,尋找時機擒下賊首,如有可勸的人就招降他們,你看怎樣?」
黃佐感激泣零,發誓以死報答岳飛。
此時張浚在潭州尋查軍事,參政席益對張浚說道,懷疑岳飛與盜匪勾結。張浚說道:「岳侯,一向忠孝,他肯定有不可外泄的軍機,你怎能胡亂傳謠?」 席益自覺慚愧不敢再言。
黃佐襲取了周倫的營寨,殺死周倫,擒獲其統制陳貴等人。岳飛向朝廷表彰黃佐,黃佐升任為武經大夫。由於統制任士安不服從王燮的命令,岳家軍在此戰中竟無半點功勛。
岳飛用鞭子抽打任士安,以引誘盜匪。並對士安道:「三天內拿不下盜匪,就殺了你。」
任士安向盜匪狂呼:「岳太尉二十萬大軍到此。」
盜匪見只有任士安一支部隊,就合力攻擊任士安。岳飛早設下埋伏,任士安率軍緊緊拖住賊軍,突然間伏兵四起,圍擊眾匪,賊兵敗走。
適逢朝廷命張浚立刻還防,岳飛從袖內取出一副小地圖給張浚審閱,張浚想待來年再與岳飛商議。岳飛道:「我已有了謀劃,只求都督你能小住幾日,八天之內定然破賊。」
張浚道:「怎會說來這般容易?」
岳飛道:「王四廂用官兵攻擊水寇困難,但我岳飛用水寇攻擊水寇就易。水戰,我軍欠缺、水寇擅長,以所短攻取所長,所以才難。如果任用賊將賊兵襲取賊人,使其手足不能相輔,離間他們之間的關系,令其個個孤立,爾後我軍乘機進攻,八天之內,肯定俘獲各賊頭目。」張浚答應了岳飛的請求。
岳飛於是奔赴鼎州。黃佐招來楊欽投降岳飛,岳飛喜道:「楊欽驍悍,既已投降,則賊眾的心理防線已然崩潰。」
岳飛上表授楊欽為武義大夫職位,厚加善待,並令他返回湖中。兩日後,楊欽說服余端、劉詵前來投降。岳飛突生奇計,大罵楊欽道:「賊匪沒有全部投降,你回來干什麼?」將楊欽打了一頓棍棒,令其重返湖中。當夜,楊欽掩殺賊營,招降數萬賊軍。
楊么態度堅決,不肯投降,將浮船置於湖中,船底飛輪激起水浪,小船行走如飛,船體外圍裝有撞竿,官船一旦觸上就被擊的粉碎。
岳飛令人砍伐君山的樹木製成木筏,封鎖湖內各處港口,又在上游投下朽木亂草,專撿水淺的地方,派善於叫罵的軍卒向賊挑畔,邊行船邊叫罵。賊眾大怒,駕船追趕,因水下草木壅積,使賊船飛輪受阻,無法行駛。岳飛立即命軍士圍擊,賊眾逃奔港內,遭到官軍木筏攔阻。官軍載筏追擊,用大張牛皮遮蔽賊兵發放的箭、石,又用大木撞擊賊船,賊船盡被撞毀。
楊么投入水中,被牛皋捕獲,殺死楊么。
岳飛襲取賊巢,各賊頭目都大驚道:「這真是天將神人啊!」全部投降。
岳飛親自到各賊寨安撫慰勞賊眾,將老弱賊匪釋放歸田,徵用少壯賊匪編入岳家軍。此一戰,果然是八天內平定洞庭湖賊匪。
張浚嘆道:「岳侯真是神機妙算啊。」
起先,賊眾倚靠湖內天險自詡:「欲犯我輩的官軍,除非是能夠飛著進來。」至此,賊匪們方感覺先前說過的話得到應驗。
此役岳飛部俘獲賊船千餘艘,可謂鄂諸沿江地帶儲備水軍資源最多的部隊。
宋朝下詔命岳飛兼任蘄、黃制置使,岳飛以眼睛有疾為由請求辭去軍務,但宋朝不許,又加封岳飛為檢校少保,進封公爵之位,仍然駐軍鄂州,除去荊湖南北、襄陽路招討使職務。
紹興六年,太行山忠義社梁興等百餘人,因仰慕岳飛的忠義大名率眾來投奔。岳飛進覲趙構,當面陳說:「襄陽自從收復後,未設置監司,無法對下屬州縣進行監察考核。」趙構批准,命李若虛任京西南路提舉兼轉運、提刑;又命湖北、襄陽府路上自知州、下到通判,完成本崗工作的好壞,都由岳飛進行考核監督,或留用升遷或降職罷免。
張浚到江上組織各路元帥召開會議,宣稱只有岳飛和韓世忠可以託付大事,命岳飛屯兵襄陽,伺機進取中原,並對岳飛說道:「這正是你平生的志願啊。」
岳飛將部隊移到京西,改任武勝、定國節度使,除去宣撫副使職務,並在襄陽設立監司,命人去武昌調動軍隊。
此時岳母病故,岳飛就將軍務簡化處理,然後動身扶空棺前往廬州老家,並連連上表,請求為老母守孝,期滿後再還軍營。但朝廷不準,三番五次下詔催岳飛即刻起程。岳飛無奈,唯有返回軍中。朝廷命岳飛收復河東,節制河北路。
岳飛先派王貴等進攻虢州,虢州攻克,截獲十五石糧食,並收降虢州數萬軍卒。
張浚道:「岳飛謀劃、行事不同凡響,今日已打到伊、洛地帶,則太行周邊山寨,必會響應我軍。」
岳飛派楊再興進兵長水縣,再戰再捷,中原義勇之士為之響應。岳飛又派人去蔡州將糧草燒毀。
九月,劉豫派兒子劉麟、侄子劉猊分道進犯淮西,劉光世想丟棄廬州,張俊想舍下盱眙,二人一起上奏宋朝召回岳飛東下,想用岳飛抵住劉麟、劉猊的進攻,而自身得以退保。
張浚道:「岳飛一動,襄漢由誰管理?」就竭力阻勸宋朝駁回劉光世和張俊的上表。
但趙構擔心劉光世、張俊不足以抵擋劉麟、劉猊,就命岳飛率部東下。
岳飛自破曹成、平楊么,共六年間,都是在盛夏季節行軍,導致眼睛生疾,而此時,眼疾犯的更加厲害。但一見詔書,他便即日動身,尚未到達目的地,劉麟等就聞風敗走。
岳飛向朝廷上奏軍情,趙構對趙鼎說道:「劉麟敗北不值得高興,諸將都知道尊從朝廷的安排,這才是可喜之事。」於是就給岳飛寫迴文,說道:「敵兵已赴淮,卿等無須追趕,恐襄、鄧、陳、蔡之敵有機可乘,卿須從長措置。」岳飛於是率隊伍重返舊地。
此時偽齊軍隊屯紮在唐州附近,岳飛命王貴、董先等襲擊偽齊軍,焚燒其營寨。然後上奏朝廷想徑直拿下蔡州以備進軍中原,朝廷不準,岳飛唯有召回王貴等人。
紹興七年,岳飛面君,趙構從容地問道:「卿有沒有好馬?」
岳飛道:「臣原有二匹馬,每天各吃數斗芻豆,各飲一斛水,但如果草料不精,水質不凈,它們就不會食用。二馬披著戰甲奔跑,起先跑的不快,但跑出百里後就變的迅速,自午時到酋時,可以跑上二百多里。而馬背、腹的鞍甲毫無松動,且沒有汗水,跟無事一樣。這二匹馬可謂負重但無怨言,體力充沛但不逞能,是善長遠馳的良馬啊。不幸二馬後來相繼死去。如今臣所騎的馬,每天食用不過數升,所喂草料從不挑選,所飲之水從不在意,轡頭尚未裝好,就想躍躍狂奔,剛跑出百來里地,馬兒就力盡汗出,大口喘息,累的如死了一般。這馬可謂食少就能飽肚,克意逞能體力才下降迅速,實在是笨馬一匹啊。」
趙構道聲「好」,說道:「你今日所說很有意義。」就拜岳飛為太尉,繼而除去宣撫使兼營田大使職務。又命岳飛掌管建康軍務,令王德、酈瓊部歸屬岳飛管轄,並下詔給王德道:「卿等須聽從岳飛號令,岳飛號令代表朕的旨意。」
岳飛幾次拜見趙構,都與趙構談論恢復中原的策略,又給趙構寫信:「金人所以將劉豫安放在河南,就是想控制住中原,讓中國人打中國人。期間粘罕就可休整部隊,坐收漁利。臣期望陛下給臣些時間,准備妥當就提兵襲取京、洛,拿下河陽、陝府、潼關,從而收服這五路叛將。叛將歸我大宋後,我軍就可北上前進,金人必然丟下汴梁撤往河北,到時京畿、陝右就可收復。然後我軍分兵進攻浚、滑,占據兩河地帶,如此就能擒獲劉豫,殲滅金人。社稷長久的大計,就在此一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