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古羅馬美術的特點

古羅馬美術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0-12-06 13:43:58

Ⅰ 古羅馬美術與古希臘美術的聯系和區別是什麼

古典主義作為一種藝術思潮,它的美學原則是利用古代的藝術理想與規范來表現現實社會的道德概念,以典型的歷史題材表現當代的思想主題,也就是借古喻今。古典主義繪畫以此為精神內涵,竭力在表現風格上追求一種完美的崇高感,在表現形式上創造一種完整的典範性。
古典主義的特徵
1、以古希臘、羅馬神話、歷史事件以及聖經
故事為繪畫題材,表現某種哲理觀念和社
會問題,宣揚一種理想化的崇高境界。
2、以古希臘、羅馬的雕塑和文藝復興時期大
師們的繪畫為典範,塑造一種類型化的藝
術形象。
3、技巧上,古典主義繪畫強調精確的素描技
術和柔緩微妙的明暗色調,並注重使形象
造型呈現出雕塑般的簡練和概括,追求一
種宏大的構圖形式和莊重的風格、氣魄。
古典主義的發展
從17世紀到19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發展先後有
種不同的藝術傾向:
1、以普桑為代表的崇尚永恆和自然理性的古典主義;
2、以達維特為代表的宣揚革命斗爭精神的新古典主義;
3、以安格爾為代表的追求完美形式和典範風格的學院古典主義。

Ⅱ 與古希臘藝術相比,古代羅馬藝術有哪些特點

羅馬藝術抄與希臘藝術的區別:
1. 羅馬藝術襲沒有希臘藝術的浪漫主義色彩和幻想成分,而是具有寫實和敘事性的特徵;
2. 羅馬藝術不象希臘藝術那樣單純.受伊特魯里亞、希臘、埃及、兩河影響;除帝國正統藝術外,還存在地方風格;
3. 希臘藝術主要用於敬神,帶有理性化的色彩;羅馬藝術大多數是以給帝王歌功頌德、滿足羅馬貴族奢侈的生活需要為目的;
4. 希臘人創造了古代世界最偉大的雕塑藝術;羅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有獨特成就.希臘雕刻強調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羅馬要求的是個性特徵鮮明的肖像,不僅滿足於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個性的刻畫;
5. 羅馬人在建築上取得了獨特的成就,技術上首先開始運用三合土,結構上廣泛採用拱券,類型上更豐富:希臘主要是神廟和劇院建築,羅馬除此之外還有各種類型的實用性和紀念性建築.
總之,希臘藝術是理想主義的、簡朴的、強調共性的、典雅精緻的;
羅馬藝術是實用主義的、享樂的、強調個性的、宏偉壯麗的.

Ⅲ 古羅馬與古希臘美術的特點

總體來說希來臘藝術源與羅馬藝術與他們的民族精神有直接關系。
希臘人不勞動、有人服侍、生活簡朴、對物質生活無過多需求。因而,生活優裕從容、充滿閑暇。閑暇時光,關心國事,致力於公共事務和戰爭,注重身體鍛煉、進行特殊教育,練就了最結實、最輕靈、最健美的身體。希臘藝術題材主要是運動員和神。神是希臘理想美的最高典範。如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勝利女神等都是希臘人心目中最完美的人。
羅馬是個金戈鐵馬的帝國,他們講究的是權力與征服。羅馬人崇拜希臘藝術,是希臘藝術的延續。但是羅馬的民族精神引成了羅馬藝術講求實際,強調功利的特點,他們追求外貌真實,強調個性及內心的表達。

古希臘理想美的原則是:
單純:反對繁瑣與浮華,強調主題突出手法洗練
合理:合乎自然真實客觀,合乎美的規律。
端莊:藝術形象莊重典雅
和諧:希臘藝術的最高典範,是單純、合理、端莊等因素的有機結合

Ⅳ 古羅馬美術與古希臘美術的聯系和區別

古典主義作為一種藝術思潮,它的美學原則是利用古代的藝術理想與規范來表現現實社會的道德概念,以典型的歷史題材表現當代的思想主題,也就是借古喻今。古典主義繪畫以此為精神內涵,竭力在表現風格上追求一種完美的崇高感,在表現形式上創造一種完整的典範性。

古典主義的特徵
1、以古希臘、羅馬神話、歷史事件以及聖經
故事為繪畫題材,表現某種哲理觀念和社
會問題,宣揚一種理想化的崇高境界。
2、以古希臘、羅馬的雕塑和文藝復興時期大
師們的繪畫為典範,塑造一種類型化的藝
術形象。
3、技巧上,古典主義繪畫強調精確的素描技
術和柔緩微妙的明暗色調,並注重使形象
造型呈現出雕塑般的簡練和概括,追求一
種宏大的構圖形式和莊重的風格、氣魄。

古典主義的發展
從17世紀到19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發展先後有 種不同的藝術傾向:
1、以普桑為代表的崇尚永恆和自然理性的古典主義;
2、以達維特為代表的宣揚革命斗爭精神的新古典主義;
3、以安格爾為代表的追求完美形式和典範風格的學院古典主義。

普 桑
從文藝復興運動以來,羅馬一直是歐洲美術的中心。各國的藝術家象朝聖者一樣,到這里來向大師們頂禮膜拜。1624年,30歲的法國畫家尼古拉·普桑,也來到了羅馬。這個出身農民的青年在這里完全被培育成為古典藝術法則的忠實捍衛者。
1640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召他回國為宮廷服務,他便把這偉大的古典法則原原本本地搬到了法國。在近代歷史上,巴黎成為世界藝術的中心,是因為拿破崙的遠征。但是在此之前,正是由於偉大的古典主義者普桑的努力,正宗的古典藝術才在巴黎深深地紮下了根。

《阿卡迪亞的牧人》1655年

《阿卡迪亞的牧人》是1655年在羅馬完成的。阿卡迪亞,原是古代希臘伯羅奔尼撤中部的一個城邦,後來被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們描寫成理想的幸福樂園,一種高尚風范的烏托邦。畫面上有3個青年牧人與1名少女,在田野中發現了一塊刻有古希臘文字的墓碑,一位身著藍色長袍的牧人;單膝跪地,用手指著碑文,一一辨認著上面的文字: 「Et in Akcadia ego」 (甚至在阿卡迪亞,我仍存在),另一位牧人正低頭沉思,似乎領悟到這句話蘊含的深刻哲理:即使是在最幸福的理想之國,人生也是短暫的,死亡不可避免。
新古典主義宗師,法國畫家達維特(1748--1825)

達維特生在羅可可美術流行的時代,隨同老師維昂到羅馬深造時,認真研究了古典美術,從而變成一位古典理想的堅定信徒。
在羅馬,他創作了《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1784),在這幅取材於法國大劇作家高乃依同名詩劇的作品中,他把人們引回到古羅馬的崇高世界。在明確簡潔的空間內,站立著荷拉斯家族英勇的男子,有力的直線構成了整個畫面的紀念性氣勢,老荷拉斯高舉的利劍,成為注視的焦點,奮臂宣誓的三兄弟的指尖指向它,人們彷彿能聽到回盪在大廳中的堅定誓言。

達維特的油畫《馬拉之死》表現的是馬拉剛剛被刺的慘狀:被刺的傷口清晰可見,鮮血已染紅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葯液,握著鵝毛筆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另一隻手緊緊地握著兇手遞給他的字條,我們可以看到上面寫著:「1793年7月13日,馬麗·安娜·夏綠蒂·科爾代,致公民馬拉:我是十分的不幸,為了指望得到您的慈善這就夠了。」顯然,女刺客夏綠蒂·科爾代是利用馬拉對她的同情趁其不備下的毒手,我們還可以看到丟在地上的帶血的凶器。在浴缸的旁邊立有一個木台,看來,這就是馬拉辦公用的案台,「案台」之上有墨水、羽毛筆、紙幣和馬拉剛剛寫完的一張便條:「請把這5法郎的紙幣交給一個5個孩子的母親,他的丈夫為祖國獻出了生命。」

《馬拉之死》

畫家有意將畫面的上半部處理的單純、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觀寫實表現,同時,加強死者身體的下垂感和這一令人震驚憤慨的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壓抑、憋悶即莫大的悲痛之感。馬拉工作的木台有如紀念碑一般,使畫面產生了一種凝重、庄嚴的氣氛;尤其是木台的立面畫家精心安排的法文:「獻給馬拉·達維特。」有如石碑上的銘文。這簡潔、嚴謹、明晰、理智的表現手法以及這深入、具體、真實再現細節的刻畫,不但反映了馬拉的真實斗爭生活、善良的人格和獻身精神,強調並記錄了歷史的精確性,反映了達維特對馬拉的無比敬重之情。同時,也反映了法國大革命期間,古典主義的盛行以及人們渴望尋求一種時代所需要的理想的英雄主義精神。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1780-1867)出生於法國蒙托邦,父親是裝飾雕刻家、皇家美術院院士,自幼受到家庭良好的藝術教育,6歲時進教會學校學習繪畫音樂,9歲時畫的素描頭像已顯示出超群的才能。爾後進入當地的繪畫雕刻學校學習,當他第一次見到老師給他們看拉斐爾《椅中聖母》臨摹作品時,激動得流下熱淚,這個印象決定了他的日後藝術追求和命運。
17歲的安格爾經格羅介紹入達維德畫室學習,由於成績優異使拿破崙免了他的兵役,19歲時升入美術學院。1806年因獲得羅馬大獎而赴羅馬法蘭西學院學習,四年期滿後不願回法國,因為他的古典主義傾向作品在巴黎歷遭冷遇,因而繼續留在羅馬研究古代藝術遺跡,成為義大利古典藝術的崇拜者。

《大宮女》 這幅畫在巴黎展出時,引起了觀眾更大的抨擊。
《大宮女》就嚴格的古典風格去要求,確實存在很多「越軌」之處,首先,色彩的「音域」受到嚴重破壞,背景上很強的藍色和裸體肌膚的黃色,以及人體的明暗和粉紅色調極不諧調,其次是前面所說的誇張了的形體,這個女裸體幾乎成了變形美的一種試驗,它完全背叛了老師的庭訓。安格爾的學生杜瓦爾為此曾竭力為他作辯解,他說:「我並不想說,安格爾先生是個浪漫主義者。但我也要肯定,他從來不是當時所理解的那種意義的『古典主義者』。」安格爾似乎在這幅畫上顯示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獨立性,但由於安格爾的美學信念的堅定性,這里的表現反而給人們造成對他的見解的模稜兩可性,攻擊與批評是在所難免的。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我們覺得安格爾具有他的探索勇氣,盡管他所畫的這個人物是有著很大的虛構性。

《大宮女》 1814年. 91 x 162cm
布油彩.藏巴黎盧浮宮

Ⅳ 古羅馬和古希臘藝術的異同

一、共同點

無論是古希臘還是古羅馬藝術,都是最接近人的藝術。希臘藝術的輝煌成就植根於深刻的人本主義精神,沒有絲毫扭曲、掩飾、誇張和造作而是真實。

如多立克柱式就是男性的陽剛之感,而愛奧尼柱式則具有女性的柔美之感 。甚至連同神話也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點,為神所製造的雕像其實也是為他們理想化了的人造像,如愛神維納斯的雕像是一個曲線玲瓏的女性;

即使是帶著翅膀的勝利女神,也是以女性為基礎創造的。

作為古希臘藝術的繼承者,古羅馬藝術也帶有相同的人本氣息。如它的雕刻,就是表現人的特點。

二、羅馬藝術與希臘藝術的區別:

1. 羅馬藝術沒有希臘藝術的浪漫主義色彩和幻想成分,而是具有寫實和敘事性的特徵;

2. 羅馬藝術不象希臘藝術那樣單純。受伊特魯里亞、希臘、埃及、兩河影響;除帝國正統藝術外,還存在地方風格;

3. 希臘藝術主要用於敬神,帶有理性化的色彩;羅馬藝術大多數是以給帝王歌功頌德、滿足羅馬貴族奢侈的生活需要為目的;

4. 希臘人創造了古代世界最偉大的雕塑藝術;羅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有獨特成就。希臘雕刻強調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羅馬要求的是個性特徵鮮明的肖像,不僅滿足於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個性的刻畫;

5. 羅馬人在建築上取得了獨特的成就,技術上首先開始運用三合土,結構上廣泛採用拱券,類型上更豐富:希臘主要是神廟和劇院建築,羅馬除此之外還有各種類型的實用性和紀念性建築。

古羅馬藝術是指從公元前2世紀後期到公元4世紀末古羅馬及其殖民地的藝術。與整個古羅馬文明一樣,其藝術來源於異族,大部分應歸功於希臘人、埃特魯斯坎人(the Etruscans)和埃及人。

在早期愛琴文明結束後的荷馬時代,古希臘的陶器上經常用各式各樣的幾何圖形進行裝飾,因此這個時期又被稱為「幾何風格時期」。

Ⅵ 古希臘和古羅馬美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麼

古希臘美術與古羅馬美術的異同:
1、希臘藝術題材主要是運動員和神。神是希臘理想美的最高典範。如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勝利女神等都是希臘人心目中最完美的人。而羅馬是個金戈鐵馬的帝國,他們講究的是權力與征服。羅馬人崇拜希臘藝術,是希臘藝術的延續。但是羅馬的民族精神引成了羅馬藝術講求實際,強調功利的特點,他們追求外貌真實,強調個性及內心的表達。
2、希臘藝術主要用於敬神,圍繞神廟和祭祀、紀念活動進行創作,帶有理想化的色彩。羅馬人的藝術則大多是以給帝王歌功頌德、滿足羅馬貴族奢侈的生活需要為目的的。希臘人創造了古代世界最偉大的雕塑藝術,使羅馬人望塵莫及,但羅馬人在肖像雕刻藝術方面卻有獨特的成就。希臘雕刻強調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而羅馬人要求的是個性特徵鮮明的肖像。藝術家不僅滿足於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個性的刻畫。
3、希臘人把強健的身體看成是一切善與美的本原,而把希臘神話視為藝術的精神本源,所以希臘藝術主要成就表現在神與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廟建築。希臘美術的主要特點是無所不包的和諧與規律性,還有庄嚴與靜穆。它主要標志是人體美,希臘人為人類貢獻了高不可及的藝術典範之作。羅馬藝術是希臘藝術的直接繼承和發展,它們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礎,成為西方文明的搖籃。羅馬本身的藝術並不發達,當羅馬人征服了許多文化藝術繁榮的國家,將那裡的大量藝術品,尤其是雕塑和繪畫當作戰利品劫運到羅馬,同時還把許多受過良好教育的藝術家、工藝師、工匠等當奴隸和人質集中到羅馬,這就為繁榮羅馬文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4、羅馬和希臘都是奴隸制國家,又都是半島國家,但羅馬人主要依靠農業為生,在同自然的斗爭中培養了對客觀事物冷靜思考和求實精神,所以務實是羅馬人的風格,不同於「外向型擴張」的希臘人的那種浪漫主義氣質。
5、簡言之,希臘和羅馬藝術可以這樣概括比較:希臘藝術是理想主義的、簡朴的、強調個性的、典雅精緻的;羅馬藝術是實用主義的、享樂的、強調個性的、宏偉壯麗的。

Ⅶ 古羅馬的繪畫特色是什麼

古羅馬的繪畫主要用於建築裝飾的壁畫,具有簡單的透視,明暗的描寫,題材回上有肖像、風景、動物答等。在羅馬帝國時代的大量壁畫就內容來說多數是出自希臘神話,就其形式來看,多是採用希臘的粉本。帝國時期的壁畫在繪畫藝術上的成就。不可忽視的是在賦色上的光的效果和主體人物之外的背景——風景、靜物的描寫,使作品具有更大的完整性與生活氣息。

Ⅷ 古羅馬美術的時代背景有哪些

額不知道你是什麼意思,不過帝國時代之羅馬復興也就是帝國時代1都是十分古老的游戲了,帝國時代2征服者比前作更加優秀相信你會喜歡的

Ⅸ 古代兩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美術特點

一、古埃及是四個地區中中受宗教文化影響最深的一個國家:

  • 藝術受到宗教思想意識支配,嚴格服從於上層社會的審美觀點和需要。所以其無論壁畫、建築還是雕塑來說,都給人一種庄嚴之感,神話與宗教已經侵入了國家政治中心;

  • 古埃及壁畫很是程式化,所有壁畫都遵從「正面率」;橫帶狀排列結構;按人物尊卑分配在畫面中的大小(跟中國古代國畫較為相似)。


二、古希臘人崇尚人體雕塑

  • 他們相信人是神按照他們自己的模樣創造的。所以他們算出完美的人體比例製作出他們心目中的神;

  • 以人為主體的希臘美術贊美人性,注重生活情趣。


三、 羅馬藝術

  • 是希臘藝術的直接繼承和發展,它們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礎,成為西方文明的搖籃;

  • 羅馬時期的繪畫主要包括鑲嵌畫和壁畫。早期繪畫多記載具體的歷史事件,用來裝飾公共場所和住宅迪種敘事性繪畫保存下來的很少人物造型已使用明暗法,立體感很強,人物動態具有希臘雕刻樣式。


四、古代兩河流域

  • 藝術主要為世俗生活服務,具有很強的現實性。

  • 建築:古代兩河流域人不重來世,不修築陵墓,他們的建築藝術僅見於豪華的宮殿。薩爾貢二世宮殿是其主要代表;

  • 浮雕:古代兩河流域王宮是用大量的石板浮雕來裝飾的,用長幅的畫面記載了歷代王的討伐、重大事件、宮廷生活等,表現了美術史上最長的歷史浮雕場面,既有紀念意義,又有裝飾牆面的作用。



補充:

古埃及指古王國至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686—1085年);

古希臘指從季克拉基斯文化開始至希臘化時期(約公元前2600—公元1世紀);

古羅馬指王政時期至帝國時期(約公元前8世紀中葉—公元476年)。

Ⅹ 古羅馬繪畫的藝術特徵

古羅馬美術 具有寫實和敘事性的特徵。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