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廣耳文言文

廣耳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6 14:24:41

❶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譯

翻譯:

宋國有個姓丁的人,家裡沒有水井,需要出門去打水,經常派一人在外專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時候,他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一個空閑的人力。」有人聽了就去傳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

全國人都把「鑿井得一人」這個消息相互傳說著,一直傳到宋國國君的耳朵里。宋國國君派人向姓丁的問明情況,姓丁的答道,「得到一個空閑的人力,並非在井內挖到了一個活人。」像這樣以訛傳訛、道聽途說,還不如什麼都沒聽到的好。

原文: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穿井得一人》出自春秋時期的呂不韋的《呂氏春秋》

(1)廣耳文言文擴展閱讀

一、穿井得一人故事的啟示

①道聽途說不能輕信,不能盲從,更不能以訛傳訛。 

②不要輕信流言,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③在現實生活中對待傳聞要有調查研究的審慎態度和去偽存真的求實精神。

二、作者簡介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1-3]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

呂不韋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於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

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並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後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復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飲鴆自盡。

❷ 「過」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在文言文中,「過」充當實詞,有兩種讀音。由於其所處的語義環境不同,意思也不相同。即:

一、當「過」讀音是「guō 」時
「過」是名詞,其意思如下:

1、 古國名,在今山東省掖縣稍西北近海處。例如:《左傳·襄公四年》:
處澆於過,處豷於戈。

2、 姓。過國滅亡之後,原過國的人改姓「過」。

二、當「過」讀音是「guò」時

1、「過」是動詞時,其意思如下:
1) 本義:走過,經過。例如:《說文》:過,度也。又如:《孟子·滕文公上》: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再如:杜牧《阿房宮賦》: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2) 超出,勝過。例如:《史記·項羽本紀》: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又如:《左傳·隱公元年》: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再如:《聊齋志異·促織》: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
3) 過去(過後)。例如:《聊齋志異·促織》: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過此已忘。又如:宋·沈括《夢溪筆談》:花過而采,則根色黯惡,此其效也。
4) [婉詞]:去世。例如:《晉書·苻登載記》:陛下雖過世為神,豈假手於苻登而圖臣,忘前征時言邪?
5) 給予;遞給。例如:《論衡》:郵人之過書,門者之傳教也。又如:《通雅》:予亦謂之過。辰州人謂以物予人曰過。
6) 度過;過活。清·林覺民《與妻書》:吾家後日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
7) 來訪;前往拜訪;探望。例如: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戰國策·齊策四》:又如:《史記·魏公子列傳》:自迎嬴於眾人廣坐之中,不誼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
8) 交往,相處。例如:宋·黃庭堅《次韻德孺五丈新居病起》:稍喜過從近,扶筇不駕車。
9) 錯,犯錯誤。例如:《呂氏春秋·審應覽·具備》:微二人,寡人幾過。又如:《孟子·告子下》:人恆過,然後能改。再如:《戰國策·趙策》:(趙太後)曰:「君過矣,不若長安石之甚。」
10) 怪罪,責難。例如:《論語·季氏》: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這恐怕應該責備你吧!)」又如:《史記·項羽本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得去,已至軍矣。
11) 繼入、贅入或嫁人。例如:元·關漢卿《竇娥冤》:孩兒也,他如今只待過門,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

2、「過」是名詞時,其意思如下:
1) 無意的犯法或作惡行為;錯誤。例如:《說文》:過,罪愆也。又如:《史記·汲黯列傳》:出入禁闥,補過拾遺。再如:《論語·學而》:過則無憚改。
2) 通「禍」。災殃。例如:《周禮·天官·大宰》:八曰誅以馭其過。
(5) 又如:大過(大災大禍)

3、當「過」是形容詞時,其意思如下:
1) 過分;過於;太甚。例如: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又如:清·黃宗羲《原君》: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比之如父母;擬之如天,誠不過也。

4、當「過」是量詞時,其意思如下:
遍,次。例如:過兒(次;遍);一過(一遍);過子(次數;遍)

❸ 廉頗負荊文言文翻譯

譯文:

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想在西河外的澠池與趙王進行一次友好會見。趙王害怕秦國,打算不去。廉頗、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顯得趙國既軟弱又膽小。」趙王於是前去赴會,藺相如隨行。

廉頗送到邊境,和趙王訣別說:「大王此行,估計路程和會談結束,再加上返回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三十天還沒回來,就請您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的妄想。」趙王答應了,便去澠池與秦王會見。

秦王飲到酒興正濃時,說:「我私下裡聽說趙王愛好音樂,請您奏瑟一曲!」趙王就彈起瑟來。秦國的史官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彈瑟。」藺相如上前說:「趙王私下裡聽說秦王擅長秦地土樂,請讓我給秦王捧上盆,來相互為樂。」

秦王發怒,不答應。這時藺相如向前進獻瓦缻,並跪下請秦王演奏。秦王不肯擊缻,藺相如說:「在這五步之內,如果我自殺,脖頸里的血可以濺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從們想要殺藺相如,藺相如睜圓雙眼大聲斥罵他們,侍從們都嚇得倒退。

因此秦王很不高興,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頭來招呼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國的大臣們說:「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獻禮。」藺相如也說:「請你們用秦國的咸陽向趙王獻禮。」

直到酒宴結束,秦王始終也未能壓倒趙王。趙國也部署了大批軍隊來防備秦國,因而秦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澠池會結束以後回到趙國,由於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廉頗說:「作為趙國的將軍,我有攻戰城池作戰曠野的大功勞,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藺相如本來就出身卑賤,我感到羞恥,無法容忍在他的下面。」

並且揚言說:「我遇見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藺相如聽到這話後,不願意和廉頗相會。每到上朝時,藺相如常常聲稱有病,不願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後。沒過多久,藺相如外出,遠遠看到廉頗,藺相如就掉轉車子迴避。

於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向藺相如規勸說:「我們之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頗傳出壞話,而您卻害怕躲避著他,膽怯得也太過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恥,更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有出息,請讓我們辭去吧!」

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眾人都說:「廉將軍比不上秦王。」藺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害怕廉將軍嗎!

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呀。如今我們倆相鬥,就如同兩猛虎爭斗一般,勢必不能同時生存。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將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而將個人的私怨擱在後面罷了!」

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鞭,由賓客引領,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他說:「我這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的胸懷如此寬大啊!」二人終於相互交歡和好,成了生死與共的好友。

原文(節選負荊請罪片段):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

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

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

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3)廣耳文言文擴展閱讀:

負荊請罪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了發生在趙國首都邯鄲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稱為將相和。 在邯鄲市串城街(邯鄲道)有一處巷子回車巷,這里就是藺相如迴避廉頗的窄巷。還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車巷碑記,記述負荊請罪的故事。

作者簡介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縣)人,約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父司馬談,歷任太史令。司馬談卒後,司馬遷繼任太史令。他自幼生活在民間,二十歲起游覽名山大川,考察文物古跡,廣為搜集史料,為他日後撰寫《史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司馬遷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被當局判處腐刑。出獄後,擔任中書令。在此期間,他一直從事《史記》的寫作。直至武帝征和二年(前91),才基本完成全書的撰寫工作。他的卒年,約在完成《史記》以後的一二年或二三年,已無從查考。

❹ 文言文翻譯

翻譯:

因為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認識,第三要持之以恆。有志向就不甘心為下游;有見識就知道學無止境,不敢一得到自我滿足,如河伯的看到的海門,如井底之蛙的看天,都沒有認識的人了;一般的人就沒有不成功的事。這三者缺一不可。

(4)廣耳文言文擴展閱讀:

文言文翻譯要點:

1、關鍵實詞

關鍵實詞,從詞性上看,以動詞居多,其次是形容詞和名詞。把關鍵實詞翻譯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活用詞語(名詞用作狀語、形容詞用作動詞、意動用法、使動用法等)、特殊難解詞語准確理解,並且在譯文中正確地體現出來。

2、關鍵虛詞

關鍵虛詞,主要指文言語句中的副詞、連詞、介詞。虛詞的翻譯要注意兩點:

(1)必須譯出的:有實詞義項的要譯出實義,如作代詞的「之」「其」等;現代漢語中有與之相對應的虛詞進行互換的,如「之」「而」「以」「於」等。

(2)不必譯出的:在句中起語法作用的「之」、發語詞及句末語氣助詞等。關鍵虛詞的翻譯,要仔細辨明詞性及意義,能譯則譯,不需要譯出的切不可強行譯出。

3、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在翻譯題目中是重要的得分點,考生審出譯句中的特殊句式是關鍵。考生要注重積累,重點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❺ 呂蒙入吳,王勸其學。這篇文章的譯文是

譯文:

呂蒙為吳國效力後,吳國的主公孫權勸他學習,呂蒙按照《易經》為主,看了很多的書籍。有一次他在先主公孫策宴會上喝酒喝多睡著了,忽然在夢中將《周易》背誦了一遍,然後突然醒了過來。大家都問他怎麼回事。

呂蒙說:「我夢到了伏羲、文王、周公和我談論國運興衰的事情,日月運行的道理,都非常的精妙,我沒有完全理解,所以只有背誦這篇文章罷了。」在座的人都知道呂蒙說夢話在背誦《易經》。

拓展資料

一、原文

呂蒙入吳,王勸其學,蒙乃博覽群籍,以《易》為宗。常在孫策座上酣醉,忽於眠中,誦《周易》一部,俄而驚起,眾人皆問之。蒙雲:「向夢見伏羲、文王、周公,與我論世祚興亡之事,日月廣明之道,莫不精窮極妙,未該玄言,政空誦其文耳。」眾坐皆知蒙囈誦文也。

二、本文出自《太平廣記》,主要講述三國時期,呂蒙進入吳國後,吳國主公勸他要學習文化的故事。

三、學習後的啟示

1)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

2)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

3)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4)呂蒙的變化告訴了我們,一個人只要肯學習,什麼時候也不算晚.只要你肯刻苦努力,就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

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16分)梅花書屋陔萼樓後老屋傾圮,余築基四尺,乃造書屋一大間。旁廣耳室如


小題1:(1)花 時/ 積 三 尺 香 雪(2)西 溪 梅 骨/古勁(西 溪 梅/ 骨 古 勁)
小題2:①我②每年③覆蓋④它(代詞)
小題3:台階下長著厚厚的青草,草間疏疏地點綴一些秋海棠。
小題4:示例:張岱的修辭手法用得很妙,如「壇前西府二樹,花時積三尺香雪」,把繁茂的花朵比作積聚了幾尺高的香雪,寫出了花的清麗可人,語言簡潔,卻給人以無盡的想像。
小題5:示例:我覺得他們的交友觀值得借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選擇高雅的人交朋友可以提高自己的修養,完善自己的品行,可以讓自己的學識得到提升。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