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科研獎勵
㈠ 蘭州大學草業科學研究生學歷就業怎樣
就也很好的,蘭大的草科全國第一所以不用擔心其就業
㈡ 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研究生好考嗎
1、很難簡單說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研究生是否好考,總體來說應該難專度適中。
2、是否屬好考主要看學校的層次和所處城市,因為報考生源不同。蘭州大學是985重點大學,肯定有難度,但學校地處二區則想當發達地區的985高校來說又會好考一些。
3、打算報考就務必勤奮和自信,畢竟錄取看分數。加油!
㈢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的科研情況
2001-2005年間,緊密圍繞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在承擔國家研究項目內和省部級研究項目方容面,都超額完成了預定目標。實際主持國家和省級以上重大科研項目25項,其中有: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專項:西部高寒濕地生態環境恢復機理與安全監控研究(110萬,李自珍等);科技部項目:中國西部省區社會與經濟發展監測研究-甘肅、青海、寧夏項目區調查(340萬,陳文江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西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三農」問題及對策研究(45萬,聶華林等);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西部地區民族經濟發展問題研究(11萬,高新才等);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西北荒漠區綠洲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重建研究(12萬,李自珍等);國家發改委「十一五」規劃重點招標項目:「十一五」期間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任務及政策取向研究(5萬,高新才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青藏高原草原保護與特色經濟發展研究(15萬,張志良等)。共獲省部級以上獎項總計9項,包括:甘肅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3項;甘肅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5項;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㈣ 蘭州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環境科學研究生對比
蘭州大學全國排名34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全國排名60名,
肯定是蘭州大學的環境科學研究生好些!!
其實吧,這個要客觀的分析,雖然有人說好找工作,但是目前社會普遍問題是這個行業並不是特別被看好,現在機關單位都沒有鐵飯碗了,只有自己踏踏實實有個好手藝,比如說烹飪。
㈥ 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導師(帶專業型碩士)有那些
專業
姓名
職稱
研究方向
郵箱
無線電物理
安寧
教授
網路環境下的時空數據分析和處理
曹斌照
副教授
信息傳輸與現代通信、計算電磁學與原子頻標技術
[email protected]
蔣田仔
教授
生物醫學工程、計算生物學
馬義德
教授
信息傳輸與處理、計算機應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生物醫學工程
[email protected]
梅中磊
副教授
信息傳輸與現代通信、微波毫米波通信技術、計算電磁學與應用、人工電磁材料
[email protected]
萬毅
教授
信號處理、通信、嵌入式系統
[email protected]
張曉萍
教授
高速大容量全光傳輸系統及網路、新型光無源器件與智能光纖感測、部分相干成像理論及在集成電路工業光刻技術中的應用
[email protected]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安寧
教授
網路環境下的時空數據分析和處理
陳文波
陳曉雲
教授
數據挖掘、數據倉庫、Web挖掘、氣象信息處理
[email protected]
胡斌
教授
普適計算、協同工作技術、語義網
[email protected]
劉禮
副教授
無線感測器網路、普適計算、網格計算
[email protected]
李柏年
副教授
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通信技術
[email protected]
李彩虹
林和
副教授
智能軟體與智能網路控制技術
[email protected]
劉莉
副教授
數據挖掘、Agent理論和技術、計算智能
[email protected]
路永剛
副教授
圖象處理
[email protected]
馬義忠
教授
組播協議與擁塞控制、微機集群的組建與優化、移動Agent計算模型與信息安全
[email protected]
馬志新
副教授
數據挖掘、軟體工程
[email protected]
蒙應傑
副教授
軟體工程技術、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email protected]
屈志毅
教授
網路與多媒體信息處理
[email protected]
尚莉
副教授
[email protected]
申永軍
副教授
計算機控制、信息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
[email protected]
蘇偉
副教授
[email protected]
吳盡昭
教授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形式化驗證
張景春
電路與系統
陳文波
胡斌
教授
普適計算、協同工作技術、語義網
[email protected]
金斌玲
副教授
信息質量,信息處理,e-science,語義網路,地理信息系統
[email protected]
李紅信
副教授
工業自動化、工業通信網路
[email protected]
劉映傑
副教授
嵌入式系統智能控制與模式識別
[email protected]
馬義德
教授
信息傳輸與處理、計算機應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生物醫學工程
[email protected]
田亞菲
副教授
計算機控制、嵌入式系統應用、電子技術應用
[email protected]
許存祿
副教授
圖像處理,計算醫學,移動互聯網軟體理論與演算法設計
[email protected]
楊凌
副教授
智能信息處理、無線通信技術
[email protected]
張久文
副教授
小波分析、圖像處理、嵌入式系統
[email protected]
計算機應用技術
陳文波
陳曉雲
教授
數據挖掘、數據倉庫、Web挖掘、氣象信息處理
[email protected]
胡斌
教授
普適計算、協同工作技術、語義網
[email protected]
林和
副教授
智能軟體與智能網路控制技術
[email protected]
劉莉
副教授
數據挖掘、Agent理論和技術、計算智能
[email protected]
劉禮
副教授
無線感測器網路、普適計算、網格計算
[email protected]
馬義忠
教授
組播協議與擁塞控制、微機集群的組建與優化、移動Agent計算模型與信息安全
[email protected]
馬志新
副教授
數據挖掘、軟體工程
[email protected]
蒙應傑
副教授
軟體工程技術、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email protected]
屈志毅
教授
網路與多媒體信息處理
[email protected]
尚莉
副教授
[email protected]
申永軍
副教授
計算機控制、信息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
[email protected]
張景春
張瑞生
教授
高性能計算、服務計算技術、化學與生物信息學
[email protected]
通信與信息系統
金斌玲
副教授
信息質量,信息處理,e-science,語義網路,地理信息系統
[email protected]
李紅信
副教授
劉莉
副教授
數據挖掘、Agent理論和技術、計算智能
[email protected]
劉禮
副教授
無線感測器網路、普適計算、網格計算
[email protected]
劉映傑
副教授
嵌入式系統智能控制與模式識別
[email protected]
馬義德
教授
信息傳輸與處理、計算機應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生物醫學工程
[email protected]
梅中磊
副教授
信息傳輸與現代通信、微波毫米波通信技術、計算電磁學與應用、人工電磁材料
[email protected]
屈志毅
教授
網路與多媒體信息處理
[email protected]
田亞菲
副教授
計算機控制、嵌入式系統應用、電子技術應用
[email protected]
楊凌
副教授
智能信息處理、無線通信技術
[email protected]
閻石
張久文
副教授
小波分析、圖像處理、嵌入式系統
[email protected]
張曉萍
教授
高速大容量全光傳輸系統及網路、新型光無源器件與智能光纖感測、部分相干成像理論及在集成電路工業光刻技術中的應用
[email protected]
信號與信息處理
金斌玲
副教授
信息質量,信息處理,e-science,語義網路,地理信息系統
[email protected]
李紅信
副教授
劉傳義
副教授
人機交互
[email protected]
劉映傑
副教授
嵌入式系統智能控制與模式識別
[email protected]
梅中磊
副教授
信息傳輸與現代通信、微波毫米波通信技術、計算電磁學與應用、人工電磁材料
[email protected]
田亞菲
副教授
計算機控制、嵌入式系統應用、電子技術應用
[email protected]
萬毅
教授
信號處理、通信、嵌入式系統
[email protected]
楊凌
副教授
智能信息處理、無線通信技術
[email protected]
於小億
副教授
模式識別
[email protected]
張冠茂
副教授
光通信與光纖感測、表面等離子體激元學、無線通信工程
[email protected]
張久文
副教授
小波分析、圖像處理、嵌入式系統
[email protected]
計算機系統結構
林和
副教授
智能軟體與智能網路控制技術
[email protected]
馬義忠
教授
組播協議與擁塞控制、微機集群的組建與優化、移動Agent計算模型與信息安全
[email protected]
馬志新
副教授
數據挖掘、軟體工程
[email protected]
蒙應傑
副教授
軟體工程技術、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email protected]
申永軍
副教授
計算機控制、信息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
[email protected]
張景春
張瑞生
教授
高性能計算、服務計算技術、化學與生物信息學
[email protected]
生物醫學工程
王煒
教授
生物醫學工程與醫學儀器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許存祿
副教授
圖像處理,計算醫學,移動互聯網軟體理論與演算法設計
[email protected]
應用數學(計算數學)
尼古拉斯(Nicholas)
教授
可靠計算、嵌入式系統、實時操作系統、虛擬化技術
[email protected]
希望能幫到你,好運。
㈦ 蘭州大學 核技術及應用的研究生怎麼樣 好考不 接受跨專業不 我本科學的是熱能與動力工程
應該比較好考。。抄。我本人是調劑到蘭大的研究生。。。每年報考蘭大的人不是很多。。。每年都會調劑一大批人。。。因為本身蘭大是985,211,所以被譽為最適合調劑的學校。。。這里的導師很厲害,學習環境還可以,就是宿舍沒有獨立衛生間。。。雖然我不是你這個專業的,但是應該好考。。。只要學科間有一些聯系都可以報考。。。分數達到自然錄取。。。
㈧ 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大概多少分才有希望謝謝!
去年的錄取最高分372,最低分329.今年復試還沒結束!
㈨ 蘭州大學大氣科學院碩士生導師有哪些
蘭州大學大氣科學院碩士生導師
1.田文壽,教授, 博士生導師。1991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大氣科學系大氣環境和大氣物理專業。1994年在蘭州大學獲大氣動力學方向碩士學位。1998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英國EDINBURGH 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1999年至2002年在英國LEEDS大學環境學院攻讀博士並獲得動力氣象學方向博士學位。2002年至2004年在LEEDS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工作。主要從事大氣對流、大氣氣溶膠及大氣化學與氣侯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2.袁九毅,男,教授,生於1951年4月。1976年畢業於蘭州大學氣象專業,現任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黨總支書記,蘭州大學環境質量評價研究中心主任。現任中國環境學會,環境評價分會常委,甘肅省環境學會副理事長,蘭州市環境學會理事。
研究領域:
長期從事氣象與環境專業教學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擔任過大氣探測學,環境學概論,環境影響評價,區域環境影響與規劃等課程的講授。承擔過各類不同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主持完成了國家環保局區域環評重點試點項目「蘭州市西固地區發展環境影響評價」。榮獲全國環境保護傑出貢獻者稱號。
3.尚可政,男,1960年2月生,高級工程師、碩士生導師,在職博士生。1982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氣象專業,獲學士學位。1982年8月-1994年7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基地從事國防科學試驗的氣象保障工作,參加十多項國防科研項目,曾獲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國防科科技進步鼓勵獎兩項。1994年8月轉業到蘭州大學,擔任過天氣診斷分析、現代天氣預報技術、大氣環流、農業氣象學和天氣分析預報綜合實習的教學工作,主要從事乾旱氣候與氣象災害、環境氣象預報和醫學氣象學的研究。擔任過兩屆本科生班主任和大氣系教工黨支部書記。參加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參加「973」項目2項,完成1項,參加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發表論文30餘篇,參編出版著作兩部。獲蘭州市科學進步二等獎一項,甘肅省環境杯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蘭州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學院優秀班主任。
4.張文煜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1986年畢業於南京氣象學院。現任大氣科學學院副院長、院工會主席、中國氣象學會大氣探測與儀器委員會委員、甘肅省氣象學會雷電防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空氣動力學會風工程和工業空氣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大氣探測、大氣污染和環境質量評價、大氣氣溶膠、氣象信息處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參加了973計劃:全球典型乾旱半乾旱地區年代尺度氣候變化機理及其影響研究(2012CB9562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黃土高原半乾旱區氣溶膠對陸-氣間相互作用影響的觀測實驗研究」,面上項目「沙漠氣溶膠垂直分布的激光探測研究」,「省自然科學基金「輻射對乾旱半乾旱區下墊面生態環境影響的研究」,教育部「春暉計劃」,乾旱氣象科學研究基金「乾旱半乾旱地區激光雷達反演參數的標定及觀測實驗研究」,「蘭州市西固區域環境影響後評估污染氣象研究」,教育部「國家精品課程《大氣探測學》建設項目」等項目4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出版教材著作3部。指導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40多名。曾獲「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蘭州大學教學成果獎」六次、「甘肅省教學名師」、「師德標兵」、「隆基教學名師獎」、「安博獎」、「甘肅省高等學校優秀政治思想工作者」、「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主講課程《大氣探測學》是「國家精品課程」、主講課程《雷達氣象學》是「甘肅省高校精品課程」。
蘭州大學大氣科學院其餘碩士生導師
見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師資隊伍介紹,鏈接附後
http://atmos.lzu.e.cn/lzupage/B201012030937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