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死文言文
A. 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向前跌倒 [fall forward]
仆,頓也。——《說文》。朱駿聲曰:「前覆曰仆,後仰曰偃。」
仆表回決漏。——《史記·司馬穰苴傳答》。索隱:「卧其表也。」
度水跌仆。——《素問·經脈別論》
卒仆濟北。——《漢書·鄒陽傳》。注:「僵仆也。」
衛士仆地。——《史記·項羽本紀》
又如:前仆後繼。仆然(撲通倒下的樣子)。仆頓(精疲力竭而倒仆)。仆僵(跌倒;翻倒)
(2)下墜;傾倒 [fall]
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舊碑斷折,其半仆地。——唐·韓愈《祭湘君夫人文》
又如:仆旗(放倒戰旗。借指休戰)
(3)敗滅 [be shattered;vanish]。如:隨起隨仆(隨時發生,隨遭敗滅)
B. 言文言中"仆"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的仆字翻譯:
(1) 向前跌倒仆,頓也。——《說文》。朱駿聲曰:「前覆曰仆,後仰曰偃。」
仆表決漏。——《史記·司馬穰苴傳》。索隱:「卧其表也。」
度水跌仆。——《素問·經脈別論》
卒仆濟北。——《漢書·鄒陽傳》。注:「僵仆也。」
衛士仆地。——《史記·項羽本紀》
(2) 又如:前仆後繼;仆然(撲通倒下的樣子);仆頓(精疲力竭而倒仆);仆僵(跌倒;翻倒)
(3) 下墜;傾倒
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舊碑斷折,其半仆地。——唐·韓愈《祭湘君夫人文》
(4) 又如:仆旗(放倒戰旗。借指休戰)
(5) 敗滅。如:隨起隨仆(隨時發生,隨遭敗滅)
「仆」字讀音:pū
C. 故覽仆詩者知仆之道焉文言文翻譯
先解釋詞語:
故:連詞,因此。因為前面說的原因,所以……
覽:看、讀。
仆:代詞,我。古人的謙稱。
道:個人的志向,為人處世所遵守的法則。
焉:兼有介詞「於」加代詞「此」的語法功能,相當於「於此」、「在這里」。
故覽仆詩者,知仆之道焉:因此,讀了我的詩的人,就了解了我所秉持的志向和原則都包含在其中了。
D. 一馬仆的仆古文意思
仆:仆倒、向來前跌倒。源《說文》:「仆,頓也。」清代大學者朱駿聲說:「前覆曰仆,後仰曰偃。」
一馬仆,語出《宋史·岳飛列傳》:「拐子馬相連,一馬仆,二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敗之。」
——「拐子馬聯在一起,一匹馬倒下,另兩匹馬不能前進。官兵奮起攻擊,於是大破兀術的軍隊。」
E. 文言文《智犬破案》全文翻譯。 1.解釋詞語 ①去杭州百里許。去許 ②盜劈僧首,立仆。仆 ③翌
1.詞解
1.去:距離。
2.許:左右、大約。
3.剎(chà) :寺廟。
4.頗:很。
5.夕:傍晚。
6.盜:古代盜是小偷.
7.逾:翻越。
8.覺:察覺。
9.遂:於是,就。
10越:搶劫。
11.亡:逃跑。
12.詣:到……去。
13.從:跟從,跟隨.
14.佇足:停步;停留。
15.肆:店。
16.怪:對……感到奇怪。
17.嚙:咬 。
18.置:放。
19.蓋:用在句首,表示推測
20.立仆:向前倒下(死了)仆:向前倒下。
21.疑:對……感到懷疑。
22.翌(yì)日:第二天。
23.俄而:一會兒
24.徒:酒徒。
25.越:搶奪。
26.古:古老。
27.蓋:發語詞,無實際意義。
28.縛:綁。
2.譯文
距離杭州一百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寺廟,香火很旺盛。一天晚上,有一個小偷翻越牆頭進入廟內。狗大叫起來,一位僧人醒了,(他發現了那個小偷)。小偷就砍下僧人的頭,僧人就倒在地上,死了。於是小偷搶劫完財物後逃走了。第二天,有兩個小僧人進入房間,看見了那位僧人的屍體,非常驚訝。於是他們就到官府報案,那隻狗也和他們一起去了。路上經過一個酒館,看見五六個酒徒在喝酒狂歡。狗停止腳步不向前走,僧人(對狗停止腳步不向前走這個舉動)覺得很奇怪。不一會兒狗跳進酒館,咬住其中的一個酒徒不放。僧人懷疑他是小偷,便綁起來送到官府。官吏審問後,果然是他。原來狗也是有智慧的。
3.用自己的話說說《智犬破案》中犬之「智」的具體表現。
答案:有勇有謀。一智是警覺,能夠及時發現盜賊,提醒僧人注意;二智是記憶,在第二天可以准確地從五六個人裡面發現盜賊。狗沒有思維能力,能夠把這兩點做到,可謂其智了。
F. 文言文翻譯:「……子謂余身死而名滅,仆亦笑子生死而無聞焉。本同末離,努力努力,夫復何言。
子謂余身死而名滅,仆亦笑子生死而無聞焉。本同末離,努力努力,夫復何言。
出自版《三國志臧洪傳》
【譯文權】:你(指陳琳)說我(不投降)就會被殺而除名,我也笑你會一直苟活到老死而默默無聞。唉!原本相契的朋友到最後互相成了敵人,多悲哀呀!努力吧努力吧,還須再說什麼話呢!
G. 文言文《甘寧殺仆》怎麼解釋
1、原文:
寧(即甘寧)廚下兒曾有過,走投呂蒙。蒙恐寧殺之,故不即還。後寧齎禮禮蒙母,臨當與升堂,乃出廚下兒還寧。寧許蒙不殺。斯須還船,縛置桑樹,自挽弓射殺之。畢,敕船人更增舸纜,解衣卧船中。蒙大怒,擊鼓會兵,欲就船攻寧。寧聞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赤腳步行)出諫蒙曰:「至尊(指吳主孫權)待汝如骨肉,屬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殺甘寧?寧死之日,縱至尊不問,汝是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聞母言,即豁然意釋,自至寧船,笑呼之曰:「興霸,老母待卿食,急上!」寧涕泣噓欷,曰:「負卿!」與蒙俱還見母,歡宴竟日。
2、譯文:
甘寧性情粗猛好殺。其廚房下一小童犯了過失。逃到呂蒙那裡,呂蒙怕他遭甘寧殺害,便把他藏匿起來,沒有馬上將他送回。後甘寧帶著禮物來拜謁呂蒙的母親,要升堂見母時,呂蒙才叫出那小童來還給甘寧,甘寧答應不殺他。可是,過了一會兒,回到船上,甘寧卻把小童捆在桑樹上,親自挽弓將他射死。然後,下令船上的人加固船的纜繩,自己解下衣服卧在船中。呂蒙大怒,鳴鼓聚兵,准備上船進擊甘寧。甘寧聽到動靜,故意躺著不起來。呂蒙的母親光著腳跑來勸阻呂蒙:「主上待你如同骨肉,把大事託付給你,怎麼能因個人的憤怒而想攻殺甘寧呢?甘寧要是死了,縱然主上不責問你,你作為臣子這樣做也是非法的。」呂蒙一向非常孝順,聽了母親的話,心裡明白過來。他親自來到甘寧船上,笑著招呼:「興霸,老母正等你吃飯,快上岸吧!」甘寧十分羞愧,流著淚對呂蒙哽咽著說:「我有負於您。」便與呂蒙一起回去拜見呂母,歡暢地宴飲一天。
H. 翻譯文言文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長者所教以觸罪罟
我因為任由自己意願直接前行做事,不採納年長的人的教誨,以至於犯罪入刑.
原文:
答畢仲舉書
蘇軾
奉別忽十餘年,愚瞽頓仆,不復自比於朋友,不謂故人尚爾記錄,遠枉手教,存問甚厚,且審比來起居佳勝,感慰不可言。羅山素號善地,不應有瘴癘,豈歲時適爾。既無所失亡,而有得於齊寵辱、忘得喪者,是天相子也。
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長者所教以觸罪罟。然禍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論巧拙也。黃州濱江帶山,既適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須,亦不難致,早寢晚起,又不知所謂禍福果安在哉?
偶讀《戰國策》,見處士顏蠋之語「晚食以當肉」,欣然而笑。若蠋者,可謂巧於居貧者也。菜羹菽黍,差飢而食,其味與八珍等;而既飽之餘,芻豢滿前,惟恐其不持去也。美惡在我,何與於物。
所雲讀佛書及合葯救人二事,以為閑居之賜甚厚。佛書舊亦嘗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獨時取其粗淺假說以自洗濯,若農夫之去草,旋去旋生,雖若無益,然終愈於不去也。若世之君子,所謂超然玄悟者,仆不識也。往時陳述古好論禪,自以為至矣,而鄙仆所言。
仆嘗語述古,公之所談,譬之飲食龍肉也,而仆之所學,豬肉也,豬之與龍,則有間矣,然公終日說龍肉,不如仆之食豬肉實美而真飽也。不知君所得於佛書者果何耶?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與仆輩俯仰也?學佛老者,本期於靜而達。靜似懶,達似放。學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為無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為獻。
來書雲處世得安穩無病,粗衣飽飯,不造冤業,乃為至足。三復斯言,感嘆無窮。無緣面論,以當一笑而已。 (選自《蘇軾文集》,有刪改)
譯文:
轉眼間分別已十多年了,我愚鈍缺乏識別能力而遭遇坎坷,因而不再能夠自列為朋友,沒想到老朋友尚能如此記懷,錄我在朋友之列。委屈你從遠方親手寫信教導我,問候得很殷切,並且讓我詳知你近來日常起居生活安好,感激欣慰得說不出話。羅山向來被稱為好地方,不會有瘴癘之毒氣,也許是四季舒適吧。既已沒有什麼喪失的東西,而且能夠感悟到受寵與受辱沒有區別、得失不應系於內心,這是上天在祐助你啊。
我因為放縱心意徑直向前,沒有聽從長者的教導而觸犯法律。然而禍事如果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就不用說當初是巧是拙了。黃州臨江靠山,既順適耳目觀賞之娛,並且生活所須各種物品也容易得到,早睡晚起,又讓我不知所說的禍事在哪裡呢?
偶然讀到《戰國策》,看到處士顏蠋說「推遲吃飯時間,從而飯便可變成肉一樣的美味」,我欣然而笑。像顏蠋,可以說是善於在貧困中生活的人。粗茶淡飯,在飢餓的時候食用,它的味道和山珍海味一樣可口;而已經吃飽了之後,各種美味的肉食堆滿面前,唯恐別人不端走。是好是壞在於自我的心態,哪裡與外物有什麼關系。
你所說的研習佛經與調配葯物救治百姓這兩件事,認為這是對閑居之人豐厚的賞賜。對於佛經,我過去也經常閱讀,然而頭腦昏昧,心智閉塞,不能夠領悟其中的精妙之處。獨處的時候,找些其中淺易的內容讀讀來洗去心靈的塵垢。這好像是農夫鋤草的過程,剛鋤掉,馬上又會長出來,雖然好像是沒有什麼補益,然而畢竟比沒鋤的好。像那世上的君子,離塵脫俗得以深悟的人,我是沒有認識的。過去陳述古喜好談論禪道,自己認為已經達到最高境界,因而視我所說的話為淺陋。
我曾對陳述古說:您所談論的,好像是食用龍肉,而我所學習的,是吃豬肉,豬肉與龍肉是有很大差別的,然而您整天空談龍肉,不如我吃豬肉感受到口味美、肚子飽的真實。不知道您從佛經中所得到究竟是些什麼?是為了超出生死和三乘,從而成佛嗎?還是注重同我們這類人不相上下相處?研習佛道的人,本來是追求寧靜和曠達的。而寧靜近似於懶惰,曠達近似於放誕。求學的人或許沒有達到期許的境界,卻先得到了那所相似的東西,不是沒有害處的。我常常因此懷疑自己,所以也把這些問題呈獻出來與你探討。
你的來信說人行於世間,但求平安無病,解決溫飽,不做壞事,就足夠了。我多次品味這些話,有無窮的感悟。沒有機緣當面交流,姑且讀讀笑笑吧。
I. 文言文中仆的翻譯
對自己的謙稱;奴僕;向前跌倒(前仆後繼/仆地)
J. 仆今追念,回首悵然豈非華胥之夢覺哉古文翻譯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序》:「古人有夢游華胥之國,其樂無涯者,仆今專追念,回首悵然,屬豈非華胥之夢覺哉?目之曰《夢華錄》。」
釋義:古人有夢游華胥之國的,快樂無比,我今天回憶往事,卻是悵然若失,這難道不是「華胥之夢」醒了嗎?因此給這本書取題目叫《夢華錄》。
華胥之夢指指夢境、仙境,或指無所管束的理想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