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水彩畫
⑴ 美術課上老師叫同學們畫水彩畫,可是小紅的彩筆忘記帶了,他想向同桌小明借,請你想一想他們會說什麼。
fhkybKTV龍圖今下午兔子…他現在心理健康教育偷懶吐了咯五天咯知我者謂我心憂呀!做作業屠龍布拉特考慮考慮路嚕嚕嚕鐵路局嚕嚕嚕阿拉勞勞碌碌嚕嚕嚕嚕嚕嚕路口路路通走啦焦作我有記錄
⑵ 有美術大神嗎,請問這張水彩畫上色的時候要先上哪裡怎麼畫出背景上它那種兩種顏色混合得很自然的感覺
可能是淺鋪了好幾遍,也有可能是拿筆揉的。
⑶ 最早的水彩畫
水彩畫,在人們的概念中,一直把它作為外來藝術。由於在英國流傳的時間較長,所以世界上總把英國作為水彩畫的發源地。
據史載最早出現的英國水彩畫,可追溯到16世紀後期,距今約四百年歷史。
但是人們又發現,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德國的畫家丟勒(Albrecht DUrer 1471-1528),早在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就用水彩作畫,他的一些色彩淡雅的小幅水彩畫「一簇櫻草」、「大草坪」等,至今仍不失為佳作。
而17世紀初期,荷蘭的獨立,給商業和文化帶來了繁榮,為此,一些描繪荷蘭景色的優美典雅的水彩畫,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市場上出現,深受人們的喜愛,當時荷蘭的繪畫成為世界美術行列中的高峰,並對英法等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水彩畫能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並在當時堪與油畫抗衡並流傳至今的,還是要算英國。
歐洲一些畫家,都不像英國畫家那樣嚴肅認真地對待這門藝術形式。英國水彩畫家在經過長期的努力後,克服了某種歧視,才奠定了它應有的地位,享有盛譽的英國皇家藝術學會,也直到20世紀的1943年才吸收了第一位水彩畫家為正式會員。
事實上歐洲在中古時代的4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就有了水彩畫的雛形,那是指經本上每一章文字首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貴族使用的一些手冊,草葯等植物的書籍等,都以手繪小插圖裝飾,這些在鋼筆(鵝翎筆)底稿上,用清水浸顏料所作的畫,畫得很纖細。後來為了使顏料加厚並粘附在紙上,進一步加雞蛋清,加可溶的阿拉伯樹膠,加蜂蜜和甘油等,又逐步製成糊狀或塊狀顏料,從現制現調現畫到稍能保存,這段歷史經歷了較為漫長的歲月。
英國在16世紀至18世紀後期的作品中,畫家們雖已懂得在製作顏料時要加凝固劑,但這些物質調成的顏料作畫容易變黃,所以當時很多畫家常用一種顏色作畫,或是黑色,或是偏淡的灰青、灰藍色,他們先用鋼筆(鵝翎筆)勾畫很精緻的線條,再在底稿上敷以深淺的單色,頗似建築渲染圖,所以這一段時期幾乎可稱為單色畫時期。 隨著歷史的演變,到18世紀時,英國逐步上升為歐洲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軍事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英國水彩畫在此形勢下相應得以進展。 「地形畫」的問世,無形中把水彩畫的色彩技巧問題推進了一步。
有「水彩畫之父」美稱的保爾·桑德比(Paul Sandby 1725-1809)在顏料製造和繪制技法方面,作了不斷的嘗試,他和他的哥哥托馬斯·桑德比(Thomas Sandby 1721-1798)都曾在倫敦軍事制圖部工作,先後擔任軍事觀察機構和皇家地形景物的繪圖員,在大量地形畫的繪制中,對大自然進行了深入的觀察研究,特別是 對天空、草地、樹木、岩石和建築物等的描繪,顯示了水彩畫已能表現陽光和空氣的能力。當然,在他們的前後或當時,還有不少從事地形畫的畫家,但在內容上僅有記錄性的特點,與欣賞性的水彩畫不能混為一談,而保爾·桑德比才使色彩和水彩畫的表現技巧展示了新的趨勢。
18世紀後期,托馬斯·吉爾丁(Thomas Girtin1775-1802)等人的作品,在保爾·桑德比所取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努力,力圖改革並擺脫過去固有的畫法,逐漸從傳統的偏冷色彩打底,改為暖色或相關色打底,或改變打底色的方法,分別用各種色彩將各種景物直接畫在紙上,
可以說,吉爾丁是真正擺脫單色畫的第一個畫家,雖然他僅活了二十七歲,但從他開始,英國水彩畫的色彩改革已初具面貌,吉爾丁對其後的水彩畫家的影響很大。
吉爾丁去世後,理查德·波寧頓(Richard Parkes Boninaton 1802-1828)這位巨星的閃現,進一步奠定了英國水彩畫的色彩基礎,並使之趨向成熟。他少年時期,隨家移居巴黎,後與法國的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羅瓦(Euaène Delacroix 1798-1863)成為摯友。又創造了在羅浮宮學習研究的條件,使他的風景畫在法國被認為是一次作品的革命,所以他的水彩畫成了法國水彩畫的啟蒙者,並多次在法國得獎,1827年重返英國時,還不太為人所知。過度的勤奮,過早地結束了他的生命,病逝前才為祖國所公認。他的作品《懸崖下》、《阿芒寺院》等的畫法,已與一些現代的作品風格極為相似。 與吉爾丁同年出生的威廉·透納(Joseph Mallard William Turner 1775-1851),是西方美術史上舉足輕重的畫家,他既以油畫著稱,又是英國水彩畫史上的巨匠。地形畫和18世紀其他一些畫家的作品,成了他藝術的起點,他對色彩的大膽嘗試,使他在水彩畫領域取得了革新的效果,他十四歲進入皇家美術院,二十七歲成為皇家美術院的院士,藝術道路比較順暢,一生創作了大量水彩畫和油畫,並有很多以海景為題材的作品,臨終時,留下大量水彩畫和油畫,這些作品都捐給了國家美術館,是他留給自己祖國最珍貴的禮物。
與威廉·透納齊名的約翰·康斯泰勃爾(John Constable 1776-1837)也是西方美術史上的巨匠,也以油畫和水彩畫著稱,一生以故鄉風光為創作題材,但他僅把水彩畫作為記錄和研究自然的素材,生前並沒有以一個水彩畫家的身份受到重視,直到本世紀,才為人們所公認。 從總結和研究的角度而言,英國的水彩畫在擁有波寧頓、透納、康斯泰勃爾後,其色彩、技法和畫風已日趨成熟,尤其在作品中就光對色彩所起的科學作用,個人畫風的鮮明性,已明顯地顯示了出來。當然,和他們同期或先後出現的一大批水彩畫家,都對英國的水彩畫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約翰·瓦利(John Vauey 1781-1873)的理論教學成就;約翰·塞爾·柯脫門(工ohn Sell Catman 1782-1842)帶有裝飾味又透明輕快的畫風;彼得·特·溫特(Peter De wint 1784-1849)細膩又抒情的作品;大衛·柯克斯(David COX1783-1859)粗獷而又耐人尋味的情趣等……都是英國水彩畫史上的先驅。一直延續到20世紀,水彩畫的特性及其面貌已為人們所熟悉,並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種種改革。
我國同西方文化藝術交流的歷史較早,遠在公元1271年時,義大利傑出的旅行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 1254-1324)已把西歐的工藝品和繪畫傳到中國。
隨著宗教的傳播,16世紀後期,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0-1610)來中國時,帶來了一些水彩畫的印刷品,18世紀初葉,義大利畫家、耶穌會員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來到北京,常使用水彩畫工具作畫,使中西繪畫技法熔為一爐;
之後,法國也派擅長水彩畫的傳教士蔣友億來北京,而此前後,歐洲一些國家已有外交使團和商務團體來到中國,其中,英國水彩畫家尤多。
可以說,西洋的水彩畫形式傳人中國,並在中國得以發展,約有百餘年歷史。
⑷ 學校美術展覽中,有50幅水彩畫,60幅蠟筆畫,蠟筆畫比水彩畫多幾分之幾

⑸ 美術高考色彩能不能用水彩畫
你是要用水彩顏料畫水粉還是畫水彩畫?
畫水彩畫的話,考試院校發的可都是水粉紙哦
⑹ 學校舉辦美術作品展覽,展出的水彩畫是蠟筆畫的60%,水彩畫比蠟筆畫少40幅。
X–60%X=40
X–0.6X=40
0.4X=40
X=40÷0.4
Ⅹ=100
⑺ 正式的美術考試,考的是素描,還是水彩畫
美術考試一般考素描和水彩,但根據不同學校的要求,有的素描會考半身像,水粉專基本是屬靜物考人物的少,還有的會加考工藝設計(這個貌似可以選擇,看你報的素描專業,有時也會考速寫),所以在平時應多加強美術的一些基本功練習,比如速寫可以鍛煉你的觀察能力,工藝設計可以鍛煉你的手頭功夫,石膏像可以鍛煉你的結構的把握!走上藝術的道路就是一生的追求,不要只看眼前,把眼光放遠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⑻ 美術中的水彩畫和水粉畫是不是一樣的如果不一樣的話,二者有什麼區別
一、顏料材質不同
水粉顏料由粉質的材料組成,用膠固定,覆蓋性比較強.所以畫水粉的時候經常會從最深的顏色下筆.可以一層層蓋上去.如果有耐心的話也可以話到油畫一樣的效果,不過顏料濕的時候顏色比較深,幹了顏色變淺.還有帶紫色的比如玫瑰紅,紫羅蘭這些顏色容易翻出來,所以不用來打底.水粉顏料色粒很洗,跟水溶了之後顏色很漂亮.但不能覆蓋底色.水彩顏料的群青、赭石、土紅等色屬礦物性顏料,單獨使用或與別的色相混都易出現沉澱現象.水彩顏料多數較透明。水彩可加強產品的透明度,特別是用在玻璃、金屬、反光面等透明物體的質感上,透明和反光的物體表面很適合用水彩表現。著色的時候由淺入深,盡可能避免疊筆,要一氣呵成。
二、畫法以及材料都不同
水彩注重干濕畫,水偏多,要用很淡的顏色,覆蓋性小,水粉畫重一些,在做畫上水粉具有覆蓋性,是比較乾的,要有層次感,水粉畫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它的題材范圍可分為靜物、風景、人物三大類。它雖然具有表現內容豐富,色彩明確穩定等優點:但水粉色在濕干過程中產生的種種變化特性,卻使水粉畫在學習和表現過程中有著相當的難度。
三、水粉畫是以水作為媒介,這一點,它與水彩畫是相同的。
所以,水粉畫也可以畫出水彩畫一樣的酣暢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沒有水彩畫透明。它和油畫也有相同點,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蓋能力。而與油畫不同的是,油畫是以油來作媒介,顏色的干濕幾乎沒有變化。而水粉畫則不然,由於水粉畫是以水加粉的形式來出現的,干濕變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現力介於油畫和水彩畫之間。水彩畫的特點是顏色透明,通過深色對淺色的疊加來表現對象。而水粉畫的表現特點是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如果在有顏色的底子上覆蓋或疊加,那麼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加法,底層的色彩多少都會對表層的顏色產生影響,這也就是它較難掌握的地方。
水粉畫是界於水彩畫與油畫之間的一個獨立畫種。就繪畫材料而言,用水調合膠和粉質顏料用於繪畫,大約是人類在繪畫中使用最早的表現方法,這在中國的敦煌壁畫和古埃及的墓室壁畫中都可以得到印證。但水粉畫卻是一個十分年輕的畫種,它雖然也是用水調膠粉顏料作畫,卻與古代的用水調合膠粉作畫沒有直接的繼承與發展關系。實際上它在藝術觀念、表現形式和繪畫體繫上都與水彩畫和油畫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因為它本身就是由水彩畫演變而成的一個畫種。
⑼ 水彩畫繪畫方法
一、構圖與景物選擇
自然界景物很繁雜 ,但並非到處都很美麗,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入畫,必須通過必要的選擇,在紛繁復雜的自然景物面前,憑借自己的洞察力和審美意識,尋找和發現自然景物的美感因素。在選景過程中,要確定表現什麼,主要景物中哪些能入畫,哪些要捨去,構圖怎樣處理,用什麼色調,用什麼技法來完成,是否打底或作肌理效果。有時比較平常的一些景物,變換一下視點與角度就會發現不少誘人的景色。一組錯落有致的農舍,一條通向小巷深處的石路,幾株造型獨特的小樹,幾處水波微動的倒影……都可以從中找到饒有趣味的畫面。
二、取捨與概括
「取」 是把能入畫的景物留下來 ,「舍」則是把有礙美觀和多餘景物去掉,必須有所選擇。取捨時要運用 歸納、整理、添加、誇張的方法對景物進行藝術處理 , 使畫面的景物更生動、更集中、更有情趣和更具有美感。取捨的目的是使畫面景物簡練概括 ,主次分明,層次清晰,藝術性更高。
三、對比與統一
畫面中的對比關系非常重要 ,明與暗、疏與密、動與靜、冷與暖、虛與實、遠與近、強與弱、濃與淡等都屬於對比范圍,恰當地利用這些因素,畫面才會感人。有些畫面非常平淡,其原因就是缺乏這些對比關系。但處理對比關系時,也要注意整個畫面的調協統一對比不能太強烈,整個畫面才能舒服,才會有整體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