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老師的文言文
① 感謝老師的古詩詞名句
1、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 唐 《奉和令公綠野回堂種花》
譯文: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答的精華,路人指路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2、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鄭板橋 清《新竹》
譯文:新長出來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竹筍將長滿池塘邊。
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唐《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譯文: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紅燭自焚殆盡,滿腔熱淚方才乾涸。

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 清《乙亥雜詩》
譯文: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
5、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 唐 《春夜喜雨》
譯文: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② 向老師表達感恩的詩詞古文有哪些
1、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綠野堂建成之後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2、遠師
唐代: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譯文: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什麼時候能再相見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
3、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田野小徑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邊漁船上的一點漁火放射出一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時候,那潮濕的泥土上必定布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4、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5、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個在詩中是描寫愛情的忠貞的,現在被人們用來歌頌老師。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唐 白居易 《遠師》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山高水長有時盡,唯我師恩日月長。
師,老師的通稱, 自先秦至清未.
師傅:先秦時代.
師資:先秦時代對老師的敬詞.
師保:古代擔任教導貴族的學官.
師父:宋朝時代對教師的尊稱.
博士:先秦來的國學老師.
祭酒:漢代始作官學中老師之稱謂.
司業:古代教音樂的老師.
助教:國子監老師.
先生;先秦時代的國學老師.
門館先生:宋元時代對家塾老師的稱謂.
門客:宋元時代對家塾老師的另一個稱謂.
教授:原為宋代學官,後用以對教書先生的尊稱.
老師:古時稱年輩最尊的學者為老師.或宋元代稱教授歌曲,戲劇武書的技藝的人為教師.
教諭:宋代京師設立的小學教師.
教習:明代掌課試之事的教師.
教職:原是周禮小宰六職之一,清代時沿用為教師之稱.
學官:漢代太學教師.
講郎:東漢太學老師.
學政:宋代太學的教師.
學正:宋元明清國子監教師.
監學:清中學堂以上設監學,管學生功課及考勤之事.
監丞:明清時期,對太學中國子監教師的稱謂.
④ 跪求:寫給老師或恩師的古文(文言文)就是古時候寫給老師的那種感人的文章,謝謝。
《師說》
唐代: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⑤ 有什麼感謝老師的古詩
感謝老師的古詩有:
1、《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
全詩如下:
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
明·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5)感謝老師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1、《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白話譯文如下:
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賞析:
其中「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在此贊美老師的那種無私奉獻精神,也常用這一句來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之情。
2、《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白話譯文如下:
綠野堂建成之後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賞析:
此詩運用借代的修辭,以桃李代學生,綠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這首詩通過寫裴度房子不用種花就占盡了萬物的精華(房子顯眼氣派)。表現了對一個老師桃李滿天下芳名遠播的贊美。
3、《蜂》白話譯文如下:
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佔領。
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後,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賞析:
這首通過對蜜蜂形象的描寫,歌頌了不辭辛苦為他人釀造幸福生活,並諷刺了那些不勞而獲的人。當然在這里主要表達對老師那種孜孜不倦的贊美。
4、《春夜喜雨》白話譯文如下: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
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
明早再看帶露的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
賞析:
其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
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藉此表達了老師對於學生就是那種無意的討「好」,間接表達了對老師的贊美之情。
5、《無題》白話譯文如下: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賞析:
其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春蠶」句首先是人的眷戀感情之纏綿同春蠶吐絲綿綿不盡之間的聯想,又從蠶吐絲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寫出了「到死絲方盡」,使這一形象具有了多種比喻的意義。
藉此比喻老師的那種無畏的教書育人,表達了對老師這種職業的敬佩。
⑥ 感謝老師的古文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2、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3、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4、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5、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6、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7、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8、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經途經好其人愛戴教授自己的人虛心向他們求教。隆禮尊崇禮義——《荀子勸學》
9、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10、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12、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13、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以上是出國留學網的感恩老師古代名言
⑦ 感恩老師的古文有哪些
1、 唐復•白居易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制花》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2、 唐•杜甫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3、 清•鄭燮 《新竹》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4、 唐•李商隱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5、 明•劉基 《題太公釣渭圖》
璇室群酣夜,璜溪獨釣時。浮雲看富貴,流水淡須眉。
偶應非熊兆,尊為帝者師。軒裳如固有,千載起人思。
6、 唐•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7、清•龔自珍 《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⑧ 古文中如何寫感激老師的文章。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個在詩中是描寫愛情的忠貞的,現在被人們用來歌頌老師。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唐 白居易 《遠師》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山高水長有時盡,唯我師恩日月長。
師,老師的通稱, 自先秦至清未.
師傅:先秦時代.
師資:先秦時代對老師的敬詞.
師保:古代擔任教導貴族的學官.
師父:宋朝時代對教師的尊稱.
博士:先秦來的國學老師.
祭酒:漢代始作官學中老師之稱謂.
司業:古代教音樂的老師.
助教:國子監老師.
先生;先秦時代的國學老師.
門館先生:宋元時代對家塾老師的稱謂.
門客:宋元時代對家塾老師的另一個稱謂.
教授:原為宋代學官,後用以對教書先生的尊稱.
老師:古時稱年輩最尊的學者為老師.或宋元代稱教授歌曲,戲劇武書的技藝的人為教師.
教諭:宋代京師設立的小學教師.
教習:明代掌課試之事的教師.
教職:原是周禮小宰六職之一,清代時沿用為教師之稱.
學官:漢代太學教師.
講郎:東漢太學老師.
學政:宋代太學的教師.
學正:宋元明清國子監教師.
監學:清中學堂以上設監學,管學生功課及考勤之事.
監丞:明清時期,對太學中國子監教師的稱謂.
⑨ 自己創新一首關於感恩老師的文言文。
千禧八年,辛酉之月。余有廣大中文十又一學子叨擾六十七中,時近月余,有感於受師長育教之恩,是以為情造文,銘而致謝。
六十七中,肇於國立,錫名棠溪。臨白雲山之靈氣,承三元里之英華。櫻木掩路,桂樹當庭。五十二載風雨,歷經滄桑。七十二門子弟,遍布華夏。弦歌繼響,薪火相傳。
吾等自入貴校以來,累受眾師長教育之恩,沒齒難忘。憶往初,吾等皆初登台傳道解惑,以生轉為師者,居講台之高,心惶惶然也。所幸眾師長循循善誘,發蒙啟蔽,苦心孤詣,魚漁雙授。於之修身,眾師以身作則,行端表正,不言之教,桃下之蹊。於之日用,師更備極關懷,以便利於吾等。何以述眾師教育之功?艟艨巨艦,非槳舵導引之助不能乘風破浪;北溟鯤鵬,非長風托舉之力不能奮翼九天。
更欲備述余之垂教之恩,然恩長筆短,述之則掛一漏萬。歌曰: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六十七中之生,敏而好學,各擅所長,材稱棟梁。一月之餘,諸生與吾等朝夕相處,情之甚洽。巍巍雲山,滔滔珠水,菁菁校園,莫不盡染余等之芳華。
嗟乎!時若白駒過隙,目之閉合間,吾等踐習已至,楊柳依依,頓生不舍之情。今吾等懷感激涕零之心境,謹祝六十七中登高望遠,又上一層樓。
⑩ 對老師的感謝信 古文
見信如晤:
歲月倏忽,猶記初見時學生尚小,青澀處不足道。乍逢新校,一心難穩專。賴恩師多加安屬慰,方略安此。白雲蒼狗,恩師一如既往,風雨不阻,不問得失,悉心教導。而今諄諄教誨猶縈耳畔,殷殷勸導尚寄心間,然會分別之時,昨日一堂,今日風流雲散。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教導之恩終生不能忘,特致書信一封,望恩師珍重,願恩師長安。
弟子敬上
不知道你和你老師之間具體的事,所以只能寫這么短了=。=
希望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