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語文課堂環節

語文課堂環節

發布時間: 2025-05-03 16:31:15

1. 小學語文生本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有哪些

一、二年級課堂教學生本環節
一、趣味導課 質疑課題 引入初學
這一環節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對課文產生濃厚的、主動探索的慾望,並初步了解課題涉及的內容。注意此環節不易占時太多。
二、整體感知 了解學情 以學導教
此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初步掌握一些直觀、簡單的自學方法,進行最高效益的自學,幫助老師及時有效的進行檢查,掌握學情,以學導教。
1、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2、明確自學要求
3、檢查自學,肯定鼓勵
(1)認讀字的檢查
多種形式識字認讀。
(2)檢查課文朗讀,指導讀准、讀流利。
(3)二年級可以訓練針對課題初步質疑的意識與能力。可以是對一個字、一個詞的質疑,使學生學會初步質疑,集體解惑。
三、精讀課文 評鑒領悟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學習探究、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有一定語氣的朗讀課文。課文的學習探究主要通過運用情境幫學法、朗讀感悟法,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理解體會課文內容,適當採用問題導讀法來深入理解。
密切關注學生的閱讀、詞語的理解、合作探究式學習、提問、關注想像。
四、總結全文 延伸拓展
1、回歸全文,朗讀課文
2、思維、閱讀拓展
五、積累內化 指導背誦、復述
六、自主識字 指導書寫
程序:我來記(要體現認記生字的方法,引導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記住生字);我來組詞(擴詞訓練,鼓勵向課外延伸,與生活結合);我來描(教師在田字格示範,學生書空,然後描紅);我來寫(本上書寫、組詞)。
說明:以上六步可以作為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一二三四)主要理解課文內容、培養語感;第二課時(五六)主要積累語言、學習生字詞。


三 —六年級課堂教學生本環節
一、交流預習,整體把握,以學定教
這部分主要解決「課文寫了什麼」,涉及對文章內容及字、詞、句的理解。
1、交流預習,了解學習重、難點。
2、梳理問題,明確目標,以學定教。
二、讀書感悟,自主探究,平等對話
這部分主要解決「課文為什麼這樣寫」,涉及對上面問題的理解和深化,分析要結合課文特點進行。
1、潛心讀書,用心感悟,自主學習。
2、多維活動,合作探究。
3、平等交流,展開對話。
4、上鉤下聯,帶動全篇,再次質疑,深化認識。
三、重點閱讀,領悟表達,從讀到寫
這部分主要解決「課文是怎麼寫的」,涉及文章的思路、寫作手法、表現手法等方面,既要從文章整體進行關照,又要從細節、局部進行探究。
1、回顧內容,領悟表達方法。
2、積累語言,展示情感。
四、拓展閱讀,豐富認識,發展能力。
要有坡度的推進學案引領,擴大閱讀,一篇引入,多篇跟進,一篇帶多篇帶一本書的多種閱讀方式。大力提倡使用「主題學習叢書」,開展「主題學習」實驗。
說明:1、以上四步可以作為兩課時,第一課時(一二)主要處理內容(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第二課時(三四)主要處理形式(從思想內容到語言文字)。
2、 三——六年級的教學,都要重視字詞教學,一定要讓學生會認會寫生字,要體現出年級段的訓練重點,做到課堂教學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要求。
3、學案式預習可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靈活操作。
4、多維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應視學情而定,力求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

2. 如何搞好高中語文課堂導入環節教學

如何做好語文的課堂導入
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它是一堂課效果好壞的關鍵,是課堂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在一堂課中,新課導入得好,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和學習興趣,收到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教學效果。因此,導入新課要講究藝術和方法,為課堂教學創造一個良好開端。初中語文課的課堂導入,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問題導入法

有針對性地設置一些恰當的問題導入,這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心理學上認為:思維過程通常是從需要應付某種困難,解決某個問題開始,概括地說,思維總是從某個問題開始。根據這個原理,新課的導入,教師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既體現教學重點又饒有趣味的問題,誘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創設逐疑探秘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如在教《為你打開一扇門》時,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來導入:課文題目的「門」是指什麼門呢?你們見過這樣的「門」嗎?怎麼樣才能這個「門」打開呢?這樣就能引起學生去探討課文的興趣。

二、講故事導入法

故事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它有生動的情節、豐富的內涵。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或事例來感染學生,從而順利、生動地導入新課。如《天上的街市》導入逗腔就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皇帝的新裝》可以讓聽過這故事的同學來講一下等等。通過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不僅順利導入新課,又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三、音樂導入法

音樂導入法是指先讓學生聽音樂,再讓學生從音樂中感受到我們所要學習的有關內容。如在上《水調歌頭》時可以先放音樂版的給學生聽,並要求學生學會唱,這樣學生學會了唱歌,課文也就能夠背出來了,也 加深了對這首詞的理解。

四、直觀導入法

初銷指歷中生還處在青少年時期,偏重感性認識,思維正處於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時期。根據這種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應大膽採用直觀教具導入。這種方法是利用實物、標體、模型或掛圖等直觀教具,引虧搜發注意力,激發興趣。直觀教具可利用現成材料,也可自己製作。如學習《七根火柴》一課時,就可以直接拿著七根火柴進課堂導入新課,引導學生理解紅軍對黨的一片赤誠。《核舟記》一課,又同樣可以拿幾顆隨地可拾的桃核導入新課,普通的桃核,激發了學生對古代藝術的贊嘆。

五、情感導入法

語言是表達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學中,教師用優美、生動的語言,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誦,會把學生帶進教材內容的情境之中。心理學家用大量的實驗結果表明:一旦學生對學習失去感情,則學生的思維理解、記憶等認識機能會受到壓抑阻礙。強烈的情感,能提高學生學效果。因此,語言感情對一堂課的導入是很重要的。如:學習古詩歌的時候,我一般的做法是自己有感情地朗讀一遍或先放朗讀錄音給學生聽,感染學生,然後轉入正課。

六、實驗導入法。

實驗,並不只是理化課堂上才有的。一名成功的語文教師,還應當是一名實驗員。用實驗導入,讓學生親眼看到所發生的一切,所產生的現象,可以誘發學生探索的興趣。如:學習《斜塔上的實驗》一課,根據課文內容,我事先准備了兩個大小不一的球體。課上,我先叫一學生到講台上做個實驗,讓學生把兩個球舉到同一高度,然後同時放開,並問學生發現了什麼問題,這樣課堂的氣氛就活躍了起來。學生紛紛把自己的發現說了出來,我簡單地歸納了一下,就此導入了課文。又如《松樹金龜子》這一課,根據松樹金龜子的發音的原理,我也採用實驗導入,我讓學生用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來回摩擦,然後解釋說這就是金龜子的叫聲,這樣就誘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實驗導入新課不愧是一種「催化劑」。

七、直接導入法

直接導入法,是一種開門見山,直接入題的導入方法,如:《天上的街市》,教師可直接講:今天,我們學習郭沫若先生寫的詩--《天上的街市》,接著就板書課文標題及作者。

八、多媒體導入法

現代媒體技術的發展。為語文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如講《三峽》一文,我們可以用投影儀放映《三峽》中壯麗的景色,放映三峽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三峽。又如在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爾賽宮》時,我們均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方式把這三個地方以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這樣就能夠「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繁為簡」強化視覺,增強學習效果。以多媒體的課件來導入新課,確實能增強學生學習語文課的趣味性與直觀性。

在語文教學中設計課堂導入,要做得好也並不是容易的事,我認為導入還必須要注意一定的藝術。

一、要有針對性,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可接受的程度,採用不同的導入法,不能生搬硬套,要靈活機動,不刻板,不單一。如一些課文,既可用「語感」法,又可用圖示的直觀法,還可用多媒體導入。這就要根據實際需要,採用最佳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既扣「文筆」,又扣「心弦」。

二、要明確「導入」與「整個課堂」的關系,不能讓「導入」淹沒整個課堂的教學。「導入」只能是「導火線」。時間方面亦應控制在 5分鍾左右,不能太長。

三,對於可供操作的導入,為保證課堂質量,要精心設計,有時還需預演摹擬,做到「萬無一失」。

總之,一名好的語文教師,選取導入方法時要實事求,深刻體會當前教學的指導思想,精心設計導入,靈活的掌握,充分發揮導入「導火線」「催化劑」「潤滑劑」的作用。同時,還要明確,應將教學過程各個環節處理好,使之成為一個緊湊的、有機的統一體,課堂教學才能取得成功。一堂課的成功,必須注重導入新課的藝術。新課導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新課的導入,只有通過形式多樣的導入方法,才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

3. 談高中語文教學的幾個基本環節

淺談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幾個環節
近幾年來,教學模式與時俱進,形式多種。我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學習和借鑒優秀教學經 驗,在結合語文學科教學實際的基礎之上,選擇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注重課堂教學中幾個有效環節:
一、情境導入,創設氛圍 每一節語文課的課前導入是必不可少的, 好的導語能深深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激起他 們的求知慾,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它是語文教學至關重要的步驟。也是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 環節。導語的設計不能離開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無論設計何種類型的導語,都要針對教學目 標。都要有利於學生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
二、目標展示,明確要求 有了目標,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有追求和方向。教學設計目標要追求簡潔、精要, 只有明確這節課所學的任務,學生在目標的引導下,才能明確自己要學的主要內容。才能使 這堂課的有效性得到進一步的體現。如在教《落花生》時,我是這樣設計學目標的。
1,學 習本課生子詞。
2、朗讀課文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3,結合實際談談怎樣做有用的人?
三、課前預習,整體感知 通過自讀課文。自查字典解決預習內容,生字詞、層次段落、文章內容、寫作方法等等。 自己解決一些疑難問題,這是自主、合作交流學習型課堂的個重要環節。自主學習的主要形 式,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要做到靈活的運用,在導入課文之後。一定是讓學生對課文認真 的閱讀。 一節書聲朗朗的課堂才是一節真正的語文課堂。 當然, 課文的閱讀, 形式是多樣的, 可以是教師的范讀。學生的范讀。也可以是聽課文的錄音,其實不管何種形式的讀,最終一 定不能少了學生的自讀,在學生自讀課文的過程中,總是帶有一定的問題。這便是對課文的 整體感悟,要求學生在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己掌握生字詞、 概括課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在此基礎上感悟文本、揣摩情感、探討行文方法。
四、合作探究,重點突破 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感悟的基礎上, 引入對文章重點語段的品讀探究。 就一定要 在學生對語段的品讀的基礎上完成。 這個過程中, 可以設計幾個有關的問題促進和加深學生 對語段的研讀。這個環節也是自主互助合作型課堂的關鍵環節,首先體現自主合作,讓學生 先自己探究,把自己解決不出來的標注,然後進行互助合作交流,加深對重點語段的理解。 這個環節小組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將得到完整的體現。 通過小組的合作互助交流, 一些難點重 點逐漸予以突破。
五、拓展延伸,深入理解 課文僅僅是個例子、是個典型,在我們充分利用好這個例子的同時,我們要適當地做 好課本的延伸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和知識視野。 拓展延伸要以文本為依據。 我們要避免脫離 文本。例如教學《落花生》後,引導學生課外了解作者為什麼取筆名為落華生?生活中你還 見過哪些默默奉獻的人?這里的拓展是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六、檢測反饋,強化鞏固 學了就要有一定的收獲。 檢驗這堂課目標的達成度。 學習的有效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及 時進行當堂檢測反饋。 檢測的題目可以多種形式。 可以是課後的練習題、 可以是課文的背誦、 也可以是教師自主設計的小題目。例如在學習《落花生》後,我給學生設計了課文內容填空 題,句子理解思考題,課文感想小練筆和一課一測題。其目的是為了達到鞏固的效果。
總之,我們在教學時遵循模式,又不能拘泥於模式。不同的課要上出不同的特點。而不 同的教師更要上出不同的特色, 我們要提倡在基本模式的指導下, 每個教師都綻放出自己獨 具魅力的色彩,使我們語文教學的天空更加異彩紛呈、光輝燦爛。

熱點內容
五年級數學補充 發布:2025-05-04 05:52:20 瀏覽:914
散打老師 發布:2025-05-04 05:48:32 瀏覽:408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 發布:2025-05-04 04:25:56 瀏覽:921
中山教學平台 發布:2025-05-04 04:11:09 瀏覽:508
關於歷史的題 發布:2025-05-04 04:10:58 瀏覽:613
化學氣標 發布:2025-05-04 03:57:35 瀏覽:696
寧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2025-05-04 03:33:47 瀏覽:735
高中物理和數學哪個難 發布:2025-05-04 02:49:32 瀏覽:471
獻給幼兒園老師的賀卡 發布:2025-05-04 02:46:24 瀏覽:419
化學視頻高中 發布:2025-05-04 02:04:35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