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小論文
數學小論文 高一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關鍵時期。我發現,許多小學、初中數學學科成績的佼佼者,進入高中階段,第一個跟斗就栽在數學上。要學好高中數學,要求自己對高中數學知識有整體的認識和把握。 集合 進入高中,學習數學的第一課,就是集合。概念抽象、符號術語多是集合單元的一個顯著特點,例如交集、並集、補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集合與元素的關系及其表示方法,集合與集合的關系及其表示方法,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的定義等等。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三性」:(1)確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應該是確定的,不能模稜兩可。(2)互異性:集合中的元素應該是互不相同的,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個。(3)無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無次序關系的。例:已知集合M={X|X²+X-6=0}集合N={Y|aY+2,a∈R},且N∩CuM=Φ,則實數a=多少?解:因為N∩CuM=Φ所以N⊆ M 因為M={X|X²+X-6=0}={-3,2}所以N={2}或{-3}或{-3,2} 當N=Φ時,a=0 當N={2}時,2a+2=0,a=-1 當N={-3}時,-3a+2=0,a=2/3 所以實數a=0或a=-1或a=2/3注意:不能忘記Φ時的情況 不等式(1)絕對值的問題,考慮去絕對值,去絕對值的方法有:對絕對值內的部分按大於、等於、小於零進行討論去絕對值;通過兩邊平方去絕對值;需要注意的是不等號兩邊為非負值。含有多個絕對值符號的不等式可用「按零點分區間討論」的方法來解。(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通解變形為整式不等式;(3)不等式組的解法:分別求出不等式組中,每個不等式的解集,然後求其交集,即是這個不等式組的解集,在求交集中,通常把每個不等式的解集畫在同一條數軸上,取它們的公共部分。(4)解含有參數的不等式:解含參數的不等式時,首先應注意考察是否需要進行分類討論.如果遇到下述情況則一般需要討論:①不等式兩端乘除一個含參數的式子時,則需討論這個式子的正、負、零性.②在求解過程中,需要使用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單調性時,則需對它們的底數進行討論.③在解含有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時,需要考慮相應的二次函數的開口方向,對應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狀況(有時要分析△),比較兩個根的大小。例:解關於x的不等式x-a/x+1<0解:將題目整理變形(a-1)x/a<-1,分類討論x的系數(1)當(a-1)/a>0,即a<0或a>1時,x<a/(a-1).(2)當(a-1)/a<0,即0<a<1時,x>a/(a-1).(3)當(a-1)/a=0,即a=1時,x取任意實數不等式恆成立. 函數一、函數的三要素: , , 。(1)函數解析式的求法: ①定義法(拼湊):②換元法:③待定系數法:④賦值法:(2)函數定義域的求法: 含參問題的定義域要分類討論; 對於實際問題,在求出函數解析式後;必須求出其定義域,此時的定義域要根據實際意義來確定。(3)函數值域的求法: ①配方法:轉化為二次函數,利用二次函數的特徵來求值;②逆求法(反求法):通過反解,用y來表示x,再由x的取值范圍,通過解不等式,得出y的取值范圍;④換元法:通過變數代換轉化為能求值域的函數,化歸思想;⑤三角有界法:轉化為只含正弦、餘弦的函數,運用三角函數有界性來求值域;⑥基本不等式法: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公式來求值域;⑦單調性法:函數為單調函數,可根據函數的單調性求值域。⑧數形結合:根據函數的幾何圖形,利用數型結合的方法來求值域。二、函數的性質: 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單調性:定義:注意定義是相對與某個具體的區間而言。判定方法有:作差比較和圖像法。應用:比較大小,證明不等式,解不等式。奇偶性:定義:注意區間是否關於原點對稱,比較f(x) 與f(-x)的關系。f(x) -f(-x)=0 f(x) =f(-x) f(x)為偶函數; f(x)+f(-x)=0 f(x) =-f(-x) f(x)為奇函數。例:已知f(x)為奇函數,當x>0時,f(x)=x(1-x),則x<0時,f(x)=_______ 解:設x<0,那麼-x>0代入f(x)=x(1-x),得f(-x)=-x(1+x), f(x)為奇函數 所以f(-x)=-f(x) 得f(x)=x(1+x),
⑵ 問一下大家高中數學小論文要從什麼方面寫喲真的很急了,勁急、急啊,
他的自由何時來,
勸她們往前,朝他的聲音與雙手走去,
這里連鍾乳的分秒也停止了滴落。
和它們那朦朧的塔影。
從一個純靜的睡眠中醒來。
了的么這是寧靜時候才會鋪的的篇章,
⑶ 高中生數學小論文
例:
數學小論文
關於「0」
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我們祖先開始只認識沒有和有,其中的沒有便是0了,那麼0是不是沒有呢?記得小學里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數減去它本身即等於0,0就表示沒有數量。」這樣說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知道,溫度計上的0攝氏度表示水的冰點(即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態和液態的區分點。而且在漢字里,0作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數目的。2)不夠一定單位的數量……至此,我們知道了「沒有數量是0,但0不僅僅表示沒有數量,還表示固態和液態水的區分點等等。」
「任何數除以0即為沒有意義。」這是小學至中學老師仍在說的一句關於0的「定論」,當時的除法(小學時)就是將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個整體無法分成0份,即「沒有意義」。後來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為極限的變數(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小於任意小的已定正數),應等於無窮大(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大於任意大的已定正數)。從中得到關於0的又一個定理「以零為極限的變數,叫做無窮小」。
「105、203房間、2003年」中,雖都有0的出現,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卻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數的空位,不可刪去。203房間中的0是分隔「樓(2)」與「房門號(3)」的(即表示二樓八號房),可刪去。0還表示……
愛因斯坦曾說:「要探究一個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宏觀上看來,我始終認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數字,不如先了解0這個「不存在」的數,不至於成為愛因斯坦說的「荒唐」的人。作為一個中學生,我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對0的認識還不夠透徹,今後望(包括行動)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發現「我的新大陸」。
⑷ 高一數學論文1000字
數學,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平凡而又美麗。你也許會說:「數學不就是幾個阿拉伯數字嘛,那也談得上美麗?」然而,正是它的簡潔,才造就了它的美麗與神奇。
初識數學,是再簡單不過的「1、2、3」,難道這就是我想像中的數學?可是,我錯了,我看到的僅僅是一個表面,它有著更深層的含義。數學的難度漸漸的加深。從加、減、乘、除到小數、分數,數學的奧妙與美麗正逐漸向我展現。數學就像一個大集體,而那一個個數字則像一個個快活的小精靈,整天舞動著。「1」是它們的大哥,將身體挺得筆直,顯得威風凜凜;而「2」則像個恬靜的少女,扭曲著身體,顯得羞答答的;「3」是個健壯的小夥子,天性樂觀,懷抱遠大的理想……其他幾個兄妹更是俊俏、清秀,個個身懷絕技。這十個小精靈朝夕相處,團結一心,見姐妹太少,它們還會進行自我組合,產生新的數字呢!看,「1」見「0」一個人太寂寞,膽子又小,便主動與它組合,陪伴在它身邊,便產生了「10」。其他兄妹受到啟發,紛紛響應,龐大的數字從此遍布天下。
有數字還不夠,小精靈們覺得不夠熱鬧,便請來了更多的玩伴。於是,小數點來了、分數帶著家人來了、字母們也應邀而來……凡是受到邀請的,都從四面八方趕來了。數學王國熱鬧極了!可是,盡管來了,調皮的本性依舊改不了。瞧,「頑皮鬼」小數點趁主人不注意,從「2」的身邊一蹦蹦到了「3」的前面。見主人心急火燎地尋找,它卻在一旁哈哈大笑,活像是在與主人捉迷藏。為此,我也沒少被它愚弄。見它「勝利」後得意洋洋的模樣,我暗下決心:一定要養成細心的好習慣,抓住這調皮的小數點!很快,在考試時,我倆又相遇了,一見是我,小數點輕蔑地說道:「嘿嘿,手下敗將,怎麼又回來了?」說著,又想使用「看家本領」來迷惑我。早有防備的我一舉看穿它的詭計,迅速將它揪住,將它放回原位去了。調皮的小數點終於被制服了,望著它那垂頭喪氣的模樣,一絲快慰不禁湧上心頭。
如果僅僅是外表,數學還不足以稱得上美麗,它那獨特的內在美,更是使它留名千古。數學的范圍很廣,得到的傳播空間也較多,幾千年前,印度人創造了它,阿拉伯人將期修正,它有著很強的表達力,形象以及快捷鑄就它不朽的歷史。古今中外,它成就了多少事物的誕生,世界七大奇跡,有哪一樣不是在數學的熏陶下完成的?從祖沖之精密的推算到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從愛迪生數千種發明到高科技世界,數學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沒有數學,哪有許許多多的發明?哪來猜想與定理?會有哪一個工程能順利進展?數學是無私的,它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大家,從不索取什麼;數學是公平的,它只將自己奉獻給勤奮努力的人,鼓勵他們繼續奮斗;數學是「無情」的,它憎恨懶惰,面對那一隻只貪婪而不肯付出的手,它一概置之不理。數學就像一根絲帶,將自己與人們的生活緊緊地連在一起。
如果沒有這根絲帶,世界將會是怎樣呢?其實,數學的美麗還遠遠不只這些。它帶給人們獨立性,帶給人們成功的喜悅,帶給人們探索與發現的精神,它將自己的「美」獻給每一位熱愛數學的人。數學是春天的第一滴春雨,滋潤大地;數學是夏日的太陽,充滿激情;數學是深秋豐收的田野,帶給人無限喜悅;數學是寒冬的一片雪花,潔白無暇。它是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它是送給奮斗者最好的禮物,它是千古文化不朽的功臣。啊,朋友,愛上數學,播下智慧的種子,灑下辛勤的汗水,收獲成功的喜悅吧!
⑸ 跪求一篇高中學習數學心得小論文【200字左右】
學習數學就是一個做習題的過程。只有有不斷地練習,不斷地鞏固舊題、嘗試新題,才能掌握好數學知識。書本上的內容只是「紙上談兵」,如果完全靠老師在課上講的完全不能為己所用,學到的也只是過眼雲霄,不能融入自己的頭腦中,很快就會他們忘記。自己在課下不斷鞏固,不斷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把數學的方法、解題思路完全掌握。因此,不斷地鞏固才是學習數學的「王道」。
⑹ 高一數學小論文200字
高一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關鍵時期.我發現,許多小學、初中數學學科成績的佼佼者,進入高中階段,第一個跟斗就栽在數學上.
要學好高中數學,要求自己對高中數學知識有整體的認識和把握.集合 進入高中,學習數學的第一課,就是集合.概念抽象、符號術語多是集合單元的一個顯著特點,例如交集、並集、補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集合與元素的關系及其表示方法,集合與集合的關系及其表示方法,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的定義等等.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三性」:(1)確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應該是確定的,不能模稜兩可.(2)互異性:集合中的元素應該是互不相同的,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個.(3)無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無次序關系的.例:已知集合M={X|X²+X-6=0}集合N={Y|aY+2,a∈R},且N∩CuM=Φ,則實數a=多少?因為N∩CuM=Φ所以N⊆ M\x09因為M={X|X²+X-6=0}={-3,2}所以N={2}或{-3}或{-3,2}\x09當N=Φ時,a=0\x09當N={2}時,2a+2=0,a=-1\x09當N={-3}時,-3a+2=0,a=2/3\x09所以實數a=0或a=-1或a=2/3注意:不能忘記Φ時的情況 不等式(1)絕對值的問題,考慮去絕對值,去絕對值的方法有:對絕對值內的部分按大於、等於、小於零進行討論去絕對值;通過兩邊平方去絕對值;需要注意的是不等號兩邊為非負值.含有多個絕對值符號的不等式可用「按零點分區間討論」的方法來解.(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通解變形為整式不等式;(3)不等式組的解法:分別求出不等式組中,每個不等式的解集,然後求其交集,即是這個不等式組的解集,在求交集中,通常把每個不等式的解集畫在同一條數軸上,取它們的公共部分.(4)解含有參數的不等式:解含參數的不等式時,首先應注意考察是否需要進行分類討論.如果遇到下述情況則一般需要討論:①不等式兩端乘除一個含參數的式子時,則需討論這個式子的正、負、零性.需要使用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單調性時,則需對它們的底數進行討論.③在解含有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時,需要考慮相應的二次函數的開口方向,對應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狀況(有時要分析△),比較兩個根的大小.例:解關於x的不等式x-a/x+1
⑺ 高中數學建模小論文
高中數學建模的三種教學形式
作者(來源):左雙奇* 位育中學 發布時間:2007-09-06
高中數學建模的三種教學形式
左雙奇* (位育中學)
問題的提出
數學建模的教學實踐在我國己有十多年的探索了,新的國家課程標准和新的教材都將數學建模內容列入學生必修內容。在探究性學習的探索中,一些學校選擇了數學建模做為突破口;在進行數學課題學習的教學實踐中,數學建模是其中的一種重要形式。近年來,我校為配合上海市中學生數學知識應用競賽,對數學建模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針對人為地將數學建模教學與曰常課堂教學相割裂、教師和學生對數學建模這種具有多樣性、新奇性的學習形式存在的畏難心理等困難,我校在數學建模的教學中主要採用了以下循序漸近的三個不同層次的教學形式來克服以上的困難。
研究方法和過程
一、常規課堂教學中的數學建模教學
廣義地說,一切數學概念、數學理論體系、數學公式、方程式和演算法系統都可以稱為數學模形。如「橢圓的方程及圖象」就是一個數學模型,「用『二分法』求方程的一個近似解」也是一個數學模型。針對學生在數學建模中不會對實際問題進行抽象、簡化、假設變數和參數,形成明確的數學框架的困難,我們在常規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模仿實際問題中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來處理教材中常規的學習內容,從而為學生由實際問題來建立模型奠定基礎。
譬如,對於二面角內容的教學,在學生原有生活經歷中,有水壩面和水平面成適當的角的印象;有半開著的門與牆面形成角的印象,那麼我們在讓學生形成二面角的概念時,應當從學生已有的這些認識中,舍棄具體的水壩、門等對象,而抽象出「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在這里,半平面是相對於水壩攔水面、門等的具體對象而進行合理假設得到的理想化對象,而在進一步研究如何度量一個二面角的大小時,我們是讓學生提出各種方案,然後通過討論、比較各方案所定義的幾何量對給定的二面角是不是不變數,同時又簡潔表達了二面角中兩個半平面閉合程度的大小。以上關於二面角的概念及其度量方法的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建立數學模型並研究模型的過程。
這個教學案例說明,在常規的曰常課堂教學中,完全可以選定適當內容,創設出數學建模的教學情景來處理教學內容,從而為學生真正面對實際問題來建立模型、研究模型創造條件。
二、教師提供問題的數學建模教學
教師提供問題的數學建模,基本上同目前開展的大學生、中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需要完成的建模任務相同。這種形式的數學建模學生不需要自己選定實際問題研究,而是由教師選定適合於學生水平的實際問題呈現給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小組通過討論,自己完成模型選擇和建立、計算、驗證等過程,最後用小論文的形式呈現自己的研究成果,這種形式的數學建模學生已真正接觸到實際問題,並經歷建模的全過程。
經過了曰常課堂教學中的數學建模教學,學生對什麼是數學建模已有了一定的認識,並已經歷了由具體問題抽象出明確數學框架的鍛練,因此,我們在這種形式的數學建模教學中,主要是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
1.提供的實際問題必須難易適度,應當適合於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於較難的問題,我們往往給出必要提示,如啟發學生通過提出合符常理的假設來將復雜的問題化為可以建模的問題;通過提示學生設定相關變數來達到使模型容易建立等。
教師可從選定的實際問題、模型假設、變數設定等方面來控制難度,其中模型假設和變數設定是直接影響到模型建立的關鍵因素,對此關鍵點教師沒計適當的教學形式,是「教師給定問題型」建模教學的關鍵。
2.在「教師給定問題型」的數學建模的實踐中,學生將經歷建模的全過程,其中在模型的求解這一環節,往往需要藉助計算機選擇一個合適的數學軟體平合,通過數學實驗來求解模型。我校近年來,對這一環節的教學比較重視,每年都對將參加上海市中學生數學建模夏令營的學生團隊進行數學軟體Matlab的使用輔導,通過使學生精通一種軟體的使用,再介紹學生自己鑽研其它幾種數學軟體的使用,從而為學生正確求出模型的解,鋪平了道路。
3.在近五年對學生的輔導過程中,我們感到以下一些問題可用來訓練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它們是:(1)路橋問題,(2)限定區域的駕駛問題,(3)交通信號燈管理問題,(4)球的內接多面體問題,(5)螺旋線問題,(6)最短路問題,(7)最小連接問題,(8)選址問題,(9)麵包進貨問題等。
4.在「教師給定問題型」的數學建模實踐中,學生的研究結果,必須會用論文進行表達,會表達自己的研究思路及結果,是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由於數學建模論文的撰寫有一定的格式要求,當然這種格式要求是為了更好地使作者展現自己的研究結果,也是對論文質量的保證。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對學生論文撰寫的格式進行了專門的輔導,一般地說,中學生的數學建模論文格式,應當具有以下的形式。
(一) 論文摘要:做什麼?用什麼方法?藉助什麼工具?得出什麼結論?為什麼用這個工具?所得結果還有何推廣應用?
關鍵詞:用以體現論文主要特色的幾個詞彙。
(二) 問題的重述:用自己的語言將問題重述一遍,有自己的理解。
(三) 必要的假設或假定:(1)根據實際情況假定,要合乎常理,簡化原始問題;(2)變數的定義和聲明。
(四) 問題分析:變數之間會有什麼關系?已知了什麼?需在數學上解決什麼?
(五) 模型:能夠寫成數學表達式的一定要寫,可用幾種不同的模型。
(六) 模型求解:用各種手段、包括藉助計算器和計算機得出結論。
(七) 問題的討論:模型及使用的工具的優缺點(准確性、局限性),所得結論和所用方法可否延伸到其他領域。
(八) 附錄:引用的原始資料,編寫的程序等。
從以上八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輔導,提出要求,將會有效保證學生正確用論文表達自己的研究結果。
三,學生自選問題的數學建模教學。
有了前面兩種形式的建模教學。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建模水平後,就可進入學生自選問題的數學建模教學階段了。這一階段是要求學生依據自己已掌握的建模知識和具備的經驗,自己選定一個實際問題,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加以解決,最後以論文的形式反映自已的研究成果。這一階段的數學建模教學實踐,若開展的好,則廣大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所表現出的挑戰困難的勇氣和豐富的想像力都將是我們老師始料未及的。近年來我校在這種形式的建模教學實踐中,主要是加強了如下三個方面的指導。
⑻ 幫忙想個高中數學小論文的題目
淺談中學數學中的反證法
數學選擇題的利和弊
淺談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
論研究性學習
淺談發展數學思維的學習方法
關於整系數多項式有理根的幾個定理及求解方法
⑼ 高一數學小論文(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數學作業還這么變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