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四年級語文下冊

四年級語文下冊

發布時間: 2020-11-21 12:52:17

A.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全套教案,共41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1.古詩詞三首
第一課時
獨坐敬亭山
一、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誰會背誦李白的詩呢?(抽背)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李白的詩——《獨坐敬亭山》。
二、出示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
2.正確、有感情地朗誦古詩,結合注釋理解古詩意思。
3.體會古詩表達的情感,背誦古詩。
三、自學指導
師:接下來我們進行三次比賽
第一次,比一比看誰能把古詩讀正確
四、比讀古詩,糾正字音(第一次先學後教)
1.先學 <自由讀古詩>
2.後教
指名讀古詩<盡量找中下等生>,同時引導其他學生認真聽,及時指正並更正讀錯的字音。
3.練讀
五、結合注釋,理解古詩的意思(第二次先學後教)
1.結合注釋或者藉助工具書理解以下重點詞語的意思
盡 閑 厭
2.藉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
3.指名說詩句的意思。師總結。
六、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背誦古詩(第三次先學後教)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教師指導並范讀古詩。
3.引導學生讀古詩的前兩行,體會作者的孤獨之情。
4.指名說說古詩的後兩行採用的修辭手法。
5.教師總結
6.背誦古詩

B. 小學四年下冊語文書6首古詩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古詩

1、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白話譯文:

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2、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白話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一枚青螺。

3、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話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4、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白話譯文:

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5、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白話譯文:

白天在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6、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白話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C. 四年級下冊的趣味語文

四年級有兩個趣味語文(語文園地二.語文園地八)
語文園地二:
說"信"
確實地相信叫確信
非常地相信叫深信
堅決地相信叫堅信
忠實的信仰叫篤信
對自己懷有信心叫自信
履行自己的諾言叫守信
取得別人的信任叫取信
講究誠實的餓信用叫誠信

語文園地八:
趣聯巧對
(一)
唐伯虎和祝枝山因事來到鄉村,看到農夫車水,祝枝山脫口說出了上聯:"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唐伯虎當即對出下聯:"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這副對聯,對得工整巧妙,被傳誦一時.
(二)
相傳清代的乾隆皇帝宴請群臣,他指著一位一百四十一歲的老者出了上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 .""花甲"是六十歲,"花甲重逢"是兩個六是歲,再加上"三七"二十一年,恰好是一百四十一歲.有個叫紀曉嵐的學者靈機一動,對出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古稀"指七十歲,"古稀雙慶"指兩個七十歲,再加上"一度春秋"也就是一年,正好是一百四十一歲,這副對聯稱得上是絕妙的"數字對聯"了 .

大概就是這樣了

D. 四年級語文下冊所有成語

巍為壯觀 鱗次櫛比 歌盡傾君 雁過留聲 秋風蕭瑟景色宜人 碧瓦紅牆 染指年華 金風送爽 春種秋收萬籟俱寂 魚米之鄉 白璧微瑕 秋色宜人 精妙絕倫別具一格 桂子飄香 紅塵畫卷 秋色宜人 秋風過耳金碧輝煌 人間天堂 滄桑年倦 春蘭秋菊 春蘭秋菊賞心悅目 雄偉壯麗 煙暖初妝 一叢金黃 秋蘭飄香滄海桑田 光芒萬丈 白璧微瑕 秋風過耳 秋風習習瞬息萬變 皎潔明媚 斜攬殘簫 秋蘭飄香 楓林如火古色古香 明月清風 靜水流深 春花秋月 秋花秋月美妙絕倫 紅牆黃瓦 如煙若夢 秋風蕭瑟 秋雨綿綿富麗堂皇 湖光山色 風華流沙 春種秋收 春種秋收回腸盪氣 遙遙相對 曲意風華 一叢火紅 秋風過耳瓊樓玉宇 相得益彰 指染浮華 丹楓迎秋 美不勝收天工巧奪 雕梁畫棟 翰墨流離 秋雨綿綿 秋意深濃曲徑通幽 江山如畫 斜攬殘簫 秋風蕭瑟 引人入勝詩情畫意 星羅棋布 伊人夕岸 一葉知秋 一葉知秋井然有序 花團錦簇 冷香金倪 秋意深濃 丹楓迎秋別有洞天 影影綽綽 倉央兮措 天朗氣清 秋色宜人雅俗共賞 水光接天 千秋幾世 秋風過耳 秋風蕭瑟光彩奪目 栩栩如生 盛夏光年 指染浮華 一葉知秋

E. (2020年春)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套教案(統編版)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一、《宿新市徐公店》:

1、學會生字,理解詩句。

2、通過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喜悅的心情。

3、有感情朗讀、背誦這首詩。 

4、培養學生運用方法理解詩句的能力。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5、以前我們學過哪些描寫春景的古詩?《詠柳》、《絕句》、《春曉》,這些古詩都從不同側面、角度向我們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有關描寫春景的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6、以前學習古詩理解詩句時常用哪些方法?(釋、調、連、補、留)。

7、今天也用這「五字法」理解這首詩。范讀。同時大屏幕打出背景圖。

二、《四時田園雜興》: 

1、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對古寺一定不陌生吧?許多孩子從咿呀學語,就開始背誦古詩了,同學們你們喜歡那些宋朝的古詩呢?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宋代詩人,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 

2、解題: 介紹時代背景和作者。 自主探究,了解詩意。 

3、自讀詩歌,讀准字音,圈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詞語。 

4、出示本課的生字:看拼音自由讀——指讀——去掉拼音自由讀——交流記憶方法——全班交流——指讀——開火車讀——齊讀。 

三、《清平樂 村居》:

1、原型啟發, 感知詞文:同學們,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請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上畫的內容,如果請你給這幅起個名字,你打算起什麼? 

2、分組互動,自悟詞意:剛才讀詩的過程中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自己不懂的地方? 我們先在小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後每小組派一名代表說說小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

3、朗讀成頌,領會詩情:請同學再看看圖,再讀讀詞,你感覺到詞中、畫中哪幾處最有情趣呢? 指名學生說,並講為什麼。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 

4、再現詩境,啟發吟唱:請同學們把連環畫拿出來,根據你對詞的理解、對詞中田園生活情趣的感悟和看圖後的想像,給連環畫配上文字說明。每組可以合成一本完整的連環畫,看看那一組完成得又快又好,寫好了到老師這兒來加上封面。

四、《鄉下人家》:

1、導入課題,揭示課題:同學們,你們了解鄉間那充滿溫馨和詩意的田園生活嗎?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走進「鄉下人家」,去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2、自由讀文,整體感知: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新詞。同桌互讀課文,並交流生字新詞的讀音。教師重點指導「巢」字的音和形;「冠」「率」的音、形、義。 

3、教師小結,再現全文: 鄉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你想像鄉村生活的畫面,再讀一讀全文吧!

五、《天窗》:

1、復習導入:通過學習,我們知道鄉村生活是多麼淳樸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將你最喜歡的語句讀給大家聽,讓我們一同來感受美、品味美。  

2、品味語言:組內品讀,交流感受。全班交流,指導朗讀。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擬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覺生動、自然)

F.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哪篇適合講公開課

《大自然的啟示復》適合講公開課。制

通過前面課文的學 習,你知道大自然帶給 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自然之道》讓我們懂得,如果不按 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 的願望相反的結果。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使我明白,要 保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 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蝙蝠和雷達》使我知道,科學家們 探究蝙蝠飛行的秘密,從中得到啟示, 發明了雷達。

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1、課題擴展法:即由課題進行內容上的擴展,總結出課文主要內 容。

2、找「六要素」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都包含了我們常說 的 「六要素」 。

3、段意合並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 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4、問題概括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 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 章的主要內容。適合寫景、狀物的文章。

5、找中心句法:一些文章,每段都有中心句,如說明文。

G.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所有古詩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詩句意思: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天上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天上的那片雲也悠閑地飄向遠方。 (「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寂」的境界。這兩句詩中這兩句詩中這兩句詩中這兩句詩中「「「「動動動動」」」」中中中中有有有有「「「「靜靜靜靜」」」」,,,,都烘託了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都烘託了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都烘託了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都烘託了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 ★意境及意義 ((((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孤獨寂寞的感情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孤獨寂寞的感情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孤獨寂寞的感情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孤獨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詩人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也正是詩人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也正是詩人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也正是詩人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以山為伴以山為伴以山為伴以山為伴,,,,尋找安慰的真實寫照尋找安慰的真實寫照尋找安慰的真實寫照尋找安慰的真實寫照。。。。後兩句運用後兩句運用後兩句運用後兩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了擬人的手法了擬人的手法了擬人的手法。)。)。)。) 2、《望洞庭》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詩句意思: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遠遠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蒼翠,就像銀盤子里放著一隻青青的田螺。 ★意境及意義 ((((詩人以輕快地筆觸詩人以輕快地筆觸詩人以輕快地筆觸詩人以輕快地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秋月圖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秋月圖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秋月圖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秋月圖。。。。前兩句總寫洞庭湖的前兩句總寫洞庭湖的前兩句總寫洞庭湖的前兩句總寫洞庭湖的秋色秋色秋色秋色,,,,後兩句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後兩句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後兩句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後兩句運用了比喻的手法。)。)。)。)

3、《憶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重點新知:「憶江南」是詞牌名。 ★詩句意思: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紅日東升,陽光燦爛,在朝陽的映照下,江畔奼紫嫣紅的鮮花比火還要紅;春江水清,波碧,在滿地綠草的映襯下,顯得比藍草還要綠。 ★意境及意義 ((((這首詞寫春天日出時的江南風光這首詞寫春天日出時的江南風光這首詞寫春天日出時的江南風光這首詞寫春天日出時的江南風光。。。。從從從從修辭修辭修辭修辭上說上說上說上說,,,,形容花紅和水綠的兩句詩形容花紅和水綠的兩句詩形容花紅和水綠的兩句詩形容花紅和水綠的兩句詩,,,,都是比喻都是比喻都是比喻都是比喻,,,,這樣形象的比喻這樣形象的比喻這樣形象的比喻這樣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絢麗多彩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絢麗多彩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絢麗多彩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絢麗多彩、、、、生機勃勃生機勃勃生機勃勃生機勃勃;;;;結尾結尾結尾結尾反問句反問句反問句反問句,,,,訴說了詩人對江南的深深的熱愛訴說了詩人對江南的深深的熱愛訴說了詩人對江南的深深的熱愛訴說了詩人對江南的深深的熱愛,,,,也激發著讀者對那美麗風光的深深也激發著讀者對那美麗風光的深深也激發著讀者對那美麗風光的深深也激發著讀者對那美麗風光的深深的嚮往的嚮往的嚮往的嚮往。。。。)))) 4、《鄉村四月》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詩句意思: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互輝映,杜鵑聲聲啼叫,天空中煙雨蒙蒙。 ((((作者描寫了江南水鄉的景色有作者描寫了江南水鄉的景色有作者描寫了江南水鄉的景色有作者描寫了江南水鄉的景色有::::綠原綠原綠原綠原,,,,白川白川白川白川,,,,子規子規子規子規,,,,煙雨煙雨煙雨煙雨)))) ★詩句意思: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四月到了,農民都開始忙農活,沒有人閑著,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才才才才」「」「」「」「又又又又」」」」充分地說明了農民的勞動的繁忙緊張充分地說明了農民的勞動的繁忙緊張充分地說明了農民的勞動的繁忙緊張充分地說明了農民的勞動的繁忙緊張,,,,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之心贊美之情也體現無遺之心贊美之情也體現無遺之心贊美之情也體現無遺之心贊美之情也體現無遺。)。)。)。) ★意境及意義 ((((前兩句寫了江南水鄉初夏的景色前兩句寫了江南水鄉初夏的景色前兩句寫了江南水鄉初夏的景色前兩句寫了江南水鄉初夏的景色,,,,後兩句寫了農民勞動的繁忙緊張後兩句寫了農民勞動的繁忙緊張後兩句寫了農民勞動的繁忙緊張後兩句寫了農民勞動的繁忙緊張,,,,表現了表現了表現了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

5、《四時田園雜興》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 詩句意思: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白天鋤地,夜晚搓麻,農家男女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生動描繪了鄉村裡男耕女織,日夜辛勞的情形,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敬重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敬重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敬重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敬重之情之情之情之情。。。。) ★詩句意思: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孩子不懂得從事耕田織布,也模仿大人的樣子,在靠近桑樹的下面學種瓜。 (一個「學」字,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 ★意境及意義 ((((描寫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描寫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描寫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描寫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展現了農家展現了農家展現了農家展現了農家夏忙時夏忙時夏忙時夏忙時熱烈的勞動場面熱烈的勞動場面熱烈的勞動場面熱烈的勞動場面,,,,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勤勞勤勞勤勞勤勞、、、、可愛的形象可愛的形象可愛的形象可愛的形象。。。。贊頌了農贊頌了農贊頌了農贊頌了農村勞動人民的勤勞村勞動人民的勤勞村勞動人民的勤勞村勞動人民的勤勞,,,,表達作者對天真表達作者對天真表達作者對天真表達作者對天真、、、、可愛的兒童的喜愛可愛的兒童的喜愛可愛的兒童的喜愛可愛的兒童的喜愛。)。)。)。) 6、《漁歌子》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詩句意思: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西塞山附近,白鷺展翅飛,桃花夾岸的溪水中,鱖魚肥美。 ★詩句意思: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 ★意境及意義 ((((前兩句點名的時間是春季前兩句點名的時間是春季前兩句點名的時間是春季前兩句點名的時間是春季,,,,地點是西塞山前地點是西塞山前地點是西塞山前地點是西塞山前。。。。描寫了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風描寫了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風描寫了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風描寫了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風光光光光。。。。全詩動全詩動全詩動全詩動靜結合靜結合靜結合靜結合,,,,意境優美意境優美意境優美意境優美,,,,用詞活潑用詞活潑用詞活潑用詞活潑,,,,情趣盎然情趣盎然情趣盎然情趣盎然,,

H.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全部內容

1、《古詩詞三首》:

三首詩在內容上都是寫南方自然風光的。學習這三首詩,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對詩詞的誦讀和欣賞,感受南方自然風光之美。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同時積累古詩詞名句,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豐厚文化積淀。

獨坐敬亭山: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孤獨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詩人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以山為伴,尋找安慰的真實寫照。全詩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見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雲也慢悠悠地越飄越遠,四周一片寂靜。我靜靜凝視著山,覺得山也在看著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總是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裡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望洞庭:湖光秋月互相輝映,顯得多麼和諧,平靜潭水無風,如一面沒經過打磨的迷濛的銅鏡,那月下洞庭湖裡蒼翠的君山,從遠處看,就好像在白銀盤里盛放著的一枚青螺。

2、《桂林山水》:

通過閱讀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3、《記金華的雙龍洞》:

這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情融於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

作者按游覽的先後順序,先寫了去雙龍洞途中的風光,接著寫雙龍洞洞口和來到外洞;再寫怎樣通過孔隙來到內洞;最後寫出洞。

4、七月的天山:

作者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個不同的方面:

一是從高到低,由遠及近,運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繪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匯成的溪流。一方面向讀者展示了天山的無限生機,另一方面解釋了為什麼盛夏季節進入天山會有秋天般的涼爽的原因。

二是描繪了天山密林幽靜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相映成趣。

三是描寫天山深處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點寫了五彩繽紛的野花,溪流兩岸,滿地鮮花,猶如進入了春天的花園。

作者就是這樣重點從天山的水、樹、花三個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間流淌著大自然的美,洋溢著作者的贊美之情。

5、中彩那天:

故事以汽車的得而復失和「我」的思想感情變化過程為線索展開。當商店擴音器高聲宣布父親幸運地成為獲獎者,而且獎品又是一輛嶄新的賓士牌汽車時,對當時正在上學的「我」來說是多麼高興。然而,當父親開著獲獎的賓士車緩緩駛過擁擠的大街時,卻發現父親的「神情嚴肅」,「看不出中綵帶給他的喜悅」。「我」自然會感到「悶悶不樂」。回到家裡,慈祥的母親揭示了其中的奧秘——「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我」迷惑不解,母親又詳細說出了事情的經過。最後在沒有人知情的情況下,父親毅然地撥通電話,通知真正的獲獎者庫伯。

這一動人的故事反映了一個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讓我們懂得,誠信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為珍貴。

6、萬年牢:

故事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製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雇於老闆後因不滿老闆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為而辭掉工作。

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

7、尊嚴:

本文講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故事。

故事以「尊嚴」為題,含義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說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愛、自強、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傑克遜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長者風范。

8、將心比心:

人人都希望能獲得更多人的關心和幫助。然而想獲得別人的幫助,首先要自己先去關心、幫助別人。要想得到別人的寬容和鼓勵,就要自己先去寬容、鼓勵別人。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2(轉載)

9、自然之道:

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遊,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看到一隻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不顧向導勸阻,要向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接著,成群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雖然「我們」拯救了一些幼龜,但仍然感到十分震驚和悔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課文先寫了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但它又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著,從黃河含沙量的現狀分析黃河變化的原因;最後寫科學家設計了治理黃河的方案。

11、蝙蝠和雷達:

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復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

中心: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12、大自然的啟示:

《「打掃」森林》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從前德國有個林務官,一上任就命令護林工人把森林裡的灌木、雜草、枯枝爛葉砍光除盡,結果此舉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好心辦了壞事,把森林漸漸給毀滅了。《人類的老師》短小而又充滿趣味,通過生動的實例,介紹了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研究大自然的特點和規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從中受到啟發,從而更好地指導人類的發明創造活動,更好地指導我們利用大自然的規律,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大自然,為人類服務。

13、夜鶯的歌聲:

課文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小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學鳥鳴,為游擊隊傳遞信息,協助游擊隊殲滅德國法西斯強盜的故事。課文充分表現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14、小英雄雨來:

講的是在那戰火連天、槍炮轟鳴的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少年雨來,聰明勇敢,游泳本領高強,為了掩護革命幹部,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的故事。

了解戰爭年代人們的生活,學習小英雄雨來勇敢機智的品質,從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15、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這篇課文屬書信體文章,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著深情回憶「我」的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並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緬懷那些為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們,引導我們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16、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這是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

全詩共五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節)描述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第二部分(第五小節)發出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3(轉載)

17、觸摸春天:

在春暖花開的美景中,一個小女孩穿梭在花叢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慢慢伸出雙手,悄然攏住了一隻逗留在花間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小女孩的臉上充滿了驚訝。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著翅膀飛走了。小女孩仰起頭來張望。

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作者也觸摸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誰都有把握春天的權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本篇課文講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經和准備為盲人捐獻角膜的動人事跡,贊美了他們高尚的情操。

文章以「永生的眼睛」為題,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揚了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必將世代相傳,永不泯滅。

19、生命 生命:

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20、花的勇氣:

課文細致而又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從只見綠地不見花時的失望、見到花兒藏身於草下時的吃驚,到離開前仍不見花兒冒出來時的遺憾,再到看見花的原野時的驚奇,最後被花兒的氣魄所震撼。作者在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中,被小小的花兒傲風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閃現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

21、鄉下人家:

本文正如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那房前順著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綠的藤蔓,門前空地上依著時令開放的美麗的鮮花和屋後伴著春雨從土裡探出頭來的嫩筍,那覓食雞群,那嬉水的小鴨,那鄉下人家在門前的樹陰下邊吃晚飯,邊閑話家常,其樂融融,夜裡伴著紡織娘美妙的歌聲甜蜜進入夢鄉……

文章按照房前屋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朴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22、牧場之國:

課文為我們描繪了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神秘含蓄:白日里,牧場是動物們的天堂,無論是花色多樣的牛,還是駿馬或羊、豬、雞,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綠草低地上」是那樣的悠然自得、愜意舒暢,廣闊無垠的草原無疑就是他們的自由王國,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閑遊憩圖。即使是傍晚出現了擠奶的人也並沒有打破草原的寂靜,奶牛仍是「嚴肅沉默」,擠奶人更是「默默無語」,連船隻行駛也是舒緩平穩的,車船的到來與離去也反襯出了草原的寂靜。直到夜幕降臨,荷蘭更是沉入一片靜謐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靜夜圖。

中心:讓我們感受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體會動物與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美好意境。

23、古詩詞三首:

《鄉村四月》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四時田園雜興》描寫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展現了農家夏忙時熱烈的勞動場面,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勤勞、可愛的形象。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詩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贊揚。全詩語言平白、朴實、自然,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漁歌子》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24、麥哨:

描寫了盛夏時節鄉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無拘無束地玩耍嬉戲的情形,展現了鄉村孩子天真、純朴、可愛的形象,全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讓我們感受田園風光的美好和鄉村孩子童年生活的歡樂、無拘無束。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4(轉載)

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這篇課文講述了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年輕時代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敢於挑戰權威,對人人信奉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所謂真理產生了懷疑,經過反復試驗求證後,在人們的辱罵與猜疑中走上比薩斜塔,用事實驗證了真理。課文贊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26、全神貫註:

記敘了法國大雕塑家羅丹邀請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裡做客,自己卻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記了客人的事。文中充分表現出了羅丹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和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

告訴我們學習做事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全神貫注的精神,培養一絲不苟的作風。

27、魚游到了紙上:

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為線索,隨著「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來越濃。

中心:讓我們從青年人做事勤奮、精神專注中受到的感染,培養堅持不懈的品質。

28、父親的菜園:

寫了「父親」通過艱辛的努力,在荒涼貧瘠的山坡上為家人開辟出了一處菜園。贊揚了父親執著、勤勞的品質。

29、寓言兩則:

《紀昌學射》講的是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例闡明了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

《扁鵲治病》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後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葯可醫。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30、文成公主進藏:

故事首先講述了文成公主進藏的原因——吐蕃年輕首領松贊干布愛慕漂亮又聰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順利通過了唐皇的考驗,求親成功;接著重點講述了文成公主進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搭橋、鋪路、遇到惡烏鴉和神鳥天鵝、移山等;最後點明了文成公主進藏的不朽功績。

31、普羅米修斯:

本文就是寫普羅米修斯為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不惜觸犯天規,勇敢地盜取天火,從而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智慧,並與宙斯進行不屈不撓斗爭的動人傳說,頌揚了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暴,為民造福不惜犧牲一切的偉大精神。

32、漁夫的故事

《漁夫的故事》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凶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但是故事卻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熱點內容
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練習 發布:2025-09-16 21:14:15 瀏覽:472
英語碟 發布:2025-09-16 19:47:24 瀏覽:412
什麼開放 發布:2025-09-16 17:40:01 瀏覽:800
麵包的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9-16 16:23:11 瀏覽:778
課堂教學調查問卷 發布:2025-09-16 15:20:04 瀏覽:965
地理坐標符號 發布:2025-09-16 10:17:44 瀏覽:938
幼兒教師師風師德演講稿 發布:2025-09-16 07:48:26 瀏覽:745
生物理論 發布:2025-09-16 02:01:48 瀏覽:37
奉化學古箏 發布:2025-09-16 00:20:13 瀏覽:386
人大美術學 發布:2025-09-15 22:07:45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