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應用
⑴ 初中數學應用題
25天,16小時。
(1)甲每天生產:10÷5=2,乙每天生產:9÷3=3,125÷(2+3)=25天。版
(2)假設工作量為1(總的工作量)權,則甲每小時做1/40,乙每小時做1/30,乙先做2個小時就是1/30×2=2/30。
然後設x為兩人合作時間:2/30+(1/40+1/30)x=1(總的工作量),(1/40+1/30)x=14/15
通分:(3/120+4/120)x=14/15,7/120x=14/15,可得x=16小時。
(1)初中數學應用擴展閱讀:
在解答這類應用題的時候,主要是要求出一個人的工作效率,然後列方程等式進行求解,這里我們用到了假設總的工作量為1,每人的工作效率,可以用分數進行表示。使得運算簡單,合情合理。
⑵ 初中數學應用題的有幾種
初中數學應用題應該是有四種幾何題,還有那個計算題,還有證明題,還有一個普通的大題吧
⑶ 初中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角形的穩定性,比如自行車三腳架
函數最值問題,比如運貨物怎麼更省錢,利潤問題
⑷ 初中數學知識應用小論文
首先題目要吸引人,很簡單的,只要你智商有20以上就寫得出來 o(∩_∩)o...接著一個很簡單的引入,中間加入一些有規律的式子或定義,或者發現,然後寫出自己的見解。如果是有規律的式子那麼可以總結出公式(用n代替);如果是定義,那就舉例說明一下定義;如果是自己的發現,那就寫出發現的內容和它與數學的關系。結尾也可以很簡單,可以總結,可以感嘆。
以下是我自己寫的一篇論文可以參考參考哦
平方的奧妙
最近我發現,平方有很多的奧妙,在求這個數的平方時,我發現:
一、
1 =0 +(0+1)=1
2 =1 +(1+2)=4
3 =2 +(2+3)=9
……
10 =9 +(9+10)=100
11 =10 +(10+11)=121
12 =11 +(11+12)=144
……
20 =19 +(19+20)400
21 =20 +(20+21)=441
22 =21 +(21+22)=484
……
總而言之,一個正整數的平方等於比它小1的數的平方加上這兩個數的和的結果:n =(n-1) +(n-1+n)
利用這條公式,我又進行推算,如果n=0和負整數,是否合適這條公式:
0 =(-1) +((-1)+0)=0
(-1) =(-2) +((-2)+(-1))=1
(-2) =(-3) +((-3)+(-2))=4
(-3) =(-4) +((-4)+(-3))=9
(-4) =(-5) +((-5)+(-4))=16
從這幾個算式看出,0和負整數也符合這條公式。通過這些說明n =(n-1) +(n-1+n)適合所有的整數。
二、
一個算式:(3+4) =?這道題看似很簡單,但是如果換成是字母,如:(A+B) =?那你還會做嗎?
(A+B) =(A+B)×(A+B)
把後面的(A+B)看成一個整體,利用乘法分配律,得
=A×(A+B)+ B×(A+B)
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得
A +AB+BA+B
合並同類項,得
A +2AB +B
所以(A+B) = A +2AB +B
最後驗算一次。
那如果算式是(A-B) =?是否也能用剛才的方法算出來呢?
(A-B) =(A-B) ×(A-B)
= A×(A-B) -B×(A-B)
=A -AB-BA+B
= A -2AB+B
最後驗算一次。
看來平方里也有這么多得奧秘,值得我們細細觀察!
⑸ 初中數學:(應用題)
因為他投中了3個三分球,所以單單三分球就得到9分了, 就是說他兩分球和發球的得分之和是28-9=19分, 又因為他總共投中了14球,其中三球是三分球,所以兩分球和罰球加起來總共是14-3=11球, 這樣就可以組成方程組了
解:設投中兩分球x個,罰球y個,得方程組:
x+y=14-3
2x+y=28-3*3
解得 x=8, y=3
答: 投中兩分球8個,罰球3個
⑹ 初中數學應用題有幾種
1.一項工程,甲乙兩隊合作需6天完成,現在乙隊先做7天,然後甲隊做4天,共完成這項工程的十五分之十三,如果把其餘的工程交給乙隊單獨做,那還要幾天完成?2.一項工程,甲隊單獨做15天完成,乙隊單獨做10天完成,甲乙兩隊合作若干天後,甲隊因另有一項緊急任務,中間臨時調走幾天,因此完成任務用了8天,甲隊中間調走了幾天?3.一項工程單獨做,甲要10天完成,乙要30天完成,兩人合作期間甲休息2天,乙休息8天(不在同一天休息)。從開始到完工共用了幾天?4.甲乙兩人騎自行車,從環形公路上,同一地點同時出發,背向而行。現在已知甲隊走一圈的時間是70分鍾,如果再出發後第45分鍾甲乙兩人相遇,那麼乙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分鍾?5.甲乙兩人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走完全程甲需60分鍾,乙需40分鍾,出發後5分鍾,甲因忘帶東西而返回出發點,取東西又耽誤了5分鍾。甲再出發後多少時間兩人相遇?相關說明:什麼方法都行,方程也行1.甲乙兩隊效率之和為6分之1,題目條件相當於甲乙合作4天,乙再做3天6分之1×4=3分之215分之13-3分之2=5分之1——乙做3天5分之1÷3=15分之1——乙效(1-15分之13)÷15分之1=2天2.甲乙效率和:15分之1+10分之1=6分之18×6分之1=3分之4(3分之4-1)÷15分之1=5天3.2×10分之1+8×30分之1=15分之7(1+15分之7)÷(10分之1+15分之1)=11天4.相遇時甲還差25分鍾走完全程乙走這一段要45分鍾可知時間比,甲:乙=5:9所以甲走45分鍾的路程,乙要走81分鍾81+45=1265.等甲再出發時,乙已經走了15分鍾40×15=8分之3,還剩8分之58分之5÷(60分之1+40分之1)=15
⑺ 初中數學應用(盈虧問題)
你好,你這個題目有問題的,600元一件,你拿360元,一件都買不到的,如果是60一件的話可以下面這樣計算:
因為我們具體不知道他打了多少折,所以只能推算:①假設他打八折:那麼:60*0.8X=360 可得:x為小數 所以假設不成立 ②假設打七折,那麼:60*0.7X=360 可得:x=8.5,所以假設不成立 ③假設打六折,那麼:60*0.6X=360 可得X=10件,所以王老師買了十件商品
安裝第一個推算結果可得,450>360,所以王老師這時也打了六折,那麼,假設買了X件,則:60*0.6X=450 可得:X=12.5 所以無法買到15件該商品
⑻ 初中數學應用
1.設甲現在X歲,乙就是98-X歲
由題意,兩人年齡差別不變:(98-X)/2-X=X-(98-X)
解得:X=42 98-X=56
所以現在甲乙分別為42和56歲。
2.假設全程都走路,一小時只能走4公里,差24公里才能到。坐車每小時比走路多行進36-4公里,那麼要多走24公里就要坐24/(36-4)=0.75小時,
因此,汽車走了0.75小時,路程為0.75*36=27公里,人走路0.25小時,走了1公里。
3.設X=0,代人得:3A-8B=10
設X=-1,代人得:A-B==2
解此方程組,得:A=-4/5, B=6/5.
4.解二元一次方程組:2X+Y=3,3X-Y=2,得:X=1,Y=1
把X=1,Y=1代人2X-MY=-1,得:M=3
⑼ 初中數學應用解答
∵∠AOB與∠DOC為對角,所以相等
∵∠B=∠C,且∠A=90°
∴∠D=∠A=90°
又∵AC=BD
根據全等三角形邊角邊相等的條件,△ABO與△CD0為全等三角形
所以AB=CD